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二月, 2011的博文

坚守自己还是改变自己。《动物园看守》

又一部电影院看的作品。        不是大片,没有绚丽的视觉和音觉效果,也不深奥,不是消耗脑细胞的考验智商的游戏,选择它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冲着动物去的。        一直觉得自己不是恶语伤人的人,所以对于任何过激的负面评价都采取屏蔽或者反驳的态度。上来豆瓣,没有想到得分竟然这么低。也许在我眼中,大多数电影都有它的意义,哪怕整篇电影只讲述了一个人的故事,只说了一个道理,但是只要这个道理说得通,只要演员演得出色,我都会给予我的掌声。做任何事情,看任何电影之前,我都有一个期待的区间,在区间内的,即为满意,能过好于期望的,即为惊喜。这么一部普通的电影,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如果说你来期待主人公能给你揭示什么人生在世的大道理,能告诉你如何迈向成功的大门,能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和震人心魄的悬机,那就是胡扯。不要说什么幼稚,什么老套,因为能够真正明白导演想说的道理并且做到的人,并不是多数。        一直很佩服那些可以“随机应变”的人,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改变永远是难的,但是面对改变可能带来的好处还可以坚守自己更加难。爱情很简单,如果你们老老实实做自己还能吸引彼此,那就是对了,因为毕竟面具带多久都会有要摘下来的一天,而摘下来的心理误差,可能不是轻易承担起的。        动物很可爱,一直想拥有和动物交流的技能,要是这群小东西真的能说人话多好。 你认为这篇评论:  有用   12   没用   3   作为剧情不是很饱满的爆米花电影 片长2个多小时有些许的感觉拖沓 尤其是从半夜12点开始看 感觉更强烈 嘻嘻~        这个大隐隐于世的城市动物园主角们比较中规中矩 有森林之王的狮子[从小被zookeeper保养喂奶 纯人工饲养的]和他智慧温柔的媳妇母狮子 有可爱的长颈鹿妹妹 呆傻的大黑熊兄弟 很感恩也很享受照顾的大象弟弟 冒充人的黑猩猩[剧中n次让我闪回到了人兽恋的金刚...] 矫邪的小猴子 恩 超有范的狼 还有一直团队意识很强而非团队成员的乌鸦 哈哈~        动物兄弟姐妹们为了挽留住尽职尽责且真心爱它们的zookeeper 帮他追嫌弃他zookeeper身份的超美女模特 以各自物种特有的求爱方式用语言与之沟通 这期间的爆米花式喜剧桥段超多 男主人公虽然不帅气高大 但自信幽默可爱的强大气质征服了动物们 也几乎打动了

有马克思就不会有僵尸《新月魅影 》

 这是个神奇的电影,先不说片名是否切题、表演是否自然、故事如何狗血,只谈谈那个一跳一跳的东西。     本片大有回归传统,向林正英致敬的意思,搬出了经典的清官服跳跳僵尸。对于那蹦蹦跳跳真有似曾相识久未相见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可是直觉告诉我这僵尸蹦�不了几分钟就该没了。这类直白的恐怖片不论精彩还是狗血都根本进不了电影院 。果然影片在镇长以及镇长妹妹的帅气美丽下开始偏斜,最终不能自拔的滑向犯罪悬疑片。开始给自己捣鼓出来的僵尸以合理的解释。这就好比给自己带上恐怖僵尸片头衔的本片跟大家开了次不大不小的玩笑,自己把僵尸的头盖骨掀起来给大家看,你很难想象一部主打僵尸的恐怖片最后的结局是告诉你僵尸不存在并且还对你嬉笑着脸。所以看完本片不但要忍受故事烂表演烂的各种折磨,还要面对那副石棺就是没打开般的憋闷。     不过我倒是不想责怪片方如何的虚伪,因为在这个电影审查力度强大的环境下,给创作者的发散思维的空间有限,信仰马克思的国度里断然不会让真的僵尸出现在大屏幕上。电影局的审查官员对马克思的信仰就如同片中留洋回来的镇长妹妹,信仰告诉他们僵尸不存在。     当然好僵尸也得遇上好剧组,依本片的水准来看,这个剧组给它再多的创作空间再多的僵尸,蹦�出来依然是带着腐臭味的烂片,没准劣质道具营造出来的青面獠牙还会中途掉下来。       为了这个片子,我第一次注册来豆瓣评价,,        之所以看完,我是想知道跟自己猜的有没有出入,,果然,没什么出入,从道士说出大将军墓有宝藏开始,我就知道了大概的剧情,当然一开始我不知道谁是坏人,心想留着这个悬念到最后也不错,但是很快就知道了,好没悬念啊。。。难道是我类似的电影看多了?总觉得剧情在哪看过。        还有就是女鬼一开始杀人不都是用獠牙么,后来怎么都那么费劲的用手捂着,,捂就捂吧,为什么捂着嘴都能死人捏???        而且觉得有些演员演技真的很生疏,好假的感觉,还没跑龙套的演的好,还有就是,这个片子也不是现代片,前清的青铜鸳鸯,真的价值连城么,,我觉得编剧好歹也弄个年代久远一点的啊,,        总结一下,剧情很老套,没有太感人太吓人太搞笑等让人记得的画面,总觉得应该是十几二十年前的片子。。。

我们的生活――《互换身体》

 这是一部挺有意思的片子,虽然故事老了一点,但还好。它无意评判究竟哪一种生活是更好的,如绅士一般的商务人士,还是如痞子一般的业余演员。就好像莎士比亚和辛普森一家,究竟哪个更高尚,好吧,这个对我们来说并没有意义。    片子用很老套的情节再一次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无论我们的生活已经多么麻木、枯燥、千篇一律,它依然有我们无法割舍的东西。包括烦人的孩子,乏味的工作,还有一个烂朋友。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无论如何。    其实,我们的生活正是我们身上那些无法割舍的东西所造就的,比如性格、经历、学识。是谁把我们的生活搞得一片糟?是谁让我们的生活让别人嫉妒?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憎恨这一切,同时又无比适应着这一切,就是这么矛盾。    一旦我们离开了我们的生活,变成另外一个人,甚至成为我们所羡慕的人,然后呢?恐怕不是享受,可能一开始是,但终究会开始怀念那个属于我们的,让我们无时无刻不想逃离的生活。原因只有一个,这不是属于我们的。这里没有我们所熟悉的一切,这里也没有我们所能掌控的,有的只是极度的不安。而长此以往,成为了我们所羡慕的人的我们,又会回到原来的轨迹和样子。根性所致,无可逃脱。    既然如此,还是活的真实一些吧,去掉那些迷六根之障,回归本我。不要刻意去追求那些我们所艳羡的生活,或是艳羡,但不要刻意变成那样。因为那不是真我,你不会喜欢的,你也不能适应的。除非你真的已经成为另外一个人了。    当然电影中的情节并不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感谢上帝。来到电影外,让我们重新看待我们的生活,寻找那些我们无法割舍的,甚至是那些我们无比憎恨的。孩子虽然讨厌,但他是我们的宝贝;老婆虽然审美疲劳,但她还是我的最爱;工作或许辉煌,但那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    是的,活得真实一些,扪心自问……这才是我们的生活。   两个男人,一个是靠谱型传统型,学习优秀,事业成功,媳妇漂亮,孩子成群,一个是典型不靠谱乱世型,长相英俊,爱好不良,问题家庭,道德薄弱,这两个人居然还是好朋友,在过厌了自己的生活以后互相羡慕,居然还因为在一个奇怪的喷泉下许了个愿而互换了生活,典型的美国人情节,然后两人开始过起了对方的生活,虽然困难重重,虽然搞砸了一堆事,但是最终当然还是在对方的生活里成功了,然后在那个瞬间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还是喜欢自己的生活。美国篇的套路和情节肯定是没有任何让

一烂到底的水下版人皮客栈《鲨鱼惊魂夜》

 一群美国的大学生一起到湖边共度周末,却没想到湖里窜出巨大的鲨鱼,夺去了多个同伴的性命。并且更加不幸的是他们发现鲨鱼不是一只而是一群,多种多样,有人饲养。饲养人恰恰是本地的警长,他们专以出售鲨鱼吃人的视频赚钱。当然最终,仅剩下的两个学生还是凭借勇气战胜了这个黑心的警长。    故事的情节比较的俗套,完全属于一看开始就知道结尾的那种。由于制作成本不高,特效效果也一般,有些镜头一看就知道是假的。看着一群人热热闹闹的“演戏”,真觉得累得慌。恐怕本片唯一可看的就是美女了。但是由于是PG-13级别,也不可能出现什么太多裸露的镜头。最多就是比基尼,秀秀胸部曲线了,没什么特别的。    (女主角的身材偏瘦,眼睛的颜色很好看,显得很清纯)  虽然今年的恐怖片市场很萎靡,评论要本着宽容的原则,但是我还是想跟导演说一声:大哥,你拍这什么B玩意啊?不能这么糊弄观众啊。。。             角色的设计相当失败,连恐怖片中最初级的脸谱化都没做到。高帅富的傻逼、火辣的骚逼、泡不到妞的矮穷丑,这样不需要任何演技的角色怎么还能如此失败呢?             说到演技,这些演员都TM像屎一样。演的不好就算了,你们长的性感一点也行;长的不好看就算了,你们多露一点也行。。。我带着恐怖青春片的期待去的电影院,你怎么能一个元素都不给我啊。。。导演你是不是故意的!!!             说到导演,他的叙事能力极其差。女主角的故事讲的前后矛盾,草草了事。另外,导演在电影里面加了很多完全无必要出现的镜头和对话,把电影弄的又长又乏味。恐怖片能把人看得昏昏欲睡,今年这还是第一部。             电影的动作场面设计也是相当失败。既不惊险又看不到细节,几个人忽忽悠悠的就被鲨鱼吃了。导演抓住3D这个卖点使劲炫技,所以每个动作场面都是以一只鲨鱼张嘴向屏幕冲过来结束,相当乏味。             最后的Boss战就更不用说了,既无脑又无力,导演急急忙忙的就糊弄过去了,一点诚意都没有啊!!!                 综上,Shark Night 3D是年度最差恐怖片的第一候选(国产那几个我还没看,不好评价)。从头到尾一烂到底,如果你不是超级无敌恐怖片NC粉的话,那就不要去电影院浪费钱了。             最后对导演说一句:你们这做恐怖片的也真是不争气。砸了

别夸大“盗窃”的力量《硅谷传奇》

  斯蒂夫乔布斯是个不安分的小子,整日琢磨着大事情,想做个大人物。他和几个同伙就研究电板,成立公司,最后盗窃富士施乐的计算机技术,从而大红大紫,登《财富》上《时代》,志得意满。在向IBM挑战即将成功的时候,却发现被一个“没品”的小个子盗窃了。这个小个子哄得他团团转,表面上处处示弱以示谦恭,暗地里却把自己盗来的操作系统卖给了NEC,得到了大订单,事业开始起飞,这个人后来就成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这下傻眼了,志高气傲的乔布斯终于遭受到了打击,竟然被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嘴硬,说“我们终究会比你们好”,结果比尔盖茨干脆得回应了一句”It doesn't matter"。    当海盗的结果就是这样,不抢别人就被别人抢。自己一个疏忽就能满盘皆输。这或许就是《硅谷海盗》的编剧和导演想告诉我们的。    但是,很可惜,这个结论太肤浅。    没错,苹果和微软的起飞都是偷窃了别人的东西,但是决定他们成功的绝对不是这些“偷窃”。如果成功这么简单,大家就可以全部当小偷了,还要那么多的研发人员干什么?    导演可能这样认为,要把盖茨和乔布斯几十年的经历浓缩到这一个半小时的电影里,必须要有所压缩,突出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于是乎,就突出乔布斯的天才预见和说服能力,同时突出盖茨的以柔克刚和顽强斗志,这些立意都是很好的,可是,这样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压缩后的东西还是真实的东西吗?    查一下盖茨和乔布斯事业起点的资料,你就会发现,“苹果”和“微软”能称霸世界根本不是靠什么“偷窃”,而是靠持之以恒的奋斗。乔布斯就像他的名字“Jobs”,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而当“微软”只是几个人的小团队时,盖茨更是连续工作几天都不换内衣,惹得周围的同事捂着鼻子工作。他们能带领公司开创时代绝对是有很大的汗水浸泡在其中的。    很可惜,这些情节在“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 / 硅谷传奇”里都没出现,我们看到的只是整日扮酷骂人的老板和不停发表高论的“传奇”,还有那个佝偻着身子好像营养不良却内心一肚子坏水的小个子比尔,无语了。    毕加索说:“好的艺术家复制,伟大的艺术家盗窃。”便被导演拿过来当作真理,大讲一通。只是导演忽略了毕加索说“盗窃”只是指入门阶段的模仿,入门之后就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了。“盗窃”只是一时的手段,而非全部的事实。

本来可以是一部很聪明的完结篇《死神来了5》

  之前看到很多媒体评价《死神来了5》为“系列最佳作”,想说还真是夸张,看到豆瓣的评分和短评后也在降低期待。结果今天去看了3D场,没想到惊喜连连。《死神来了5》本来可以是一部很聪明的完结篇。聪明之处在于它不仅在故事层面完成与第一部的衔接,更是对系列最初始的概念演绎了一次精彩的回归。        【慢性死亡 & 新奇死法】    如同“电锯”系列的核心在于各种变态机关,《死神来了1》的成功核心其实并不是角色瞬间死亡的新奇方式,而是在于死亡前比死亡本身还恐怖的慢性折磨过程。在导演刻意的暗示和悬念设置之下,角色进入一个观众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环境,他的每一个行动都有可能导致最终死亡,但观众却始终悬着心焦躁等待那一刻的到来。这种悬念方式有点像希区柯克的“定时炸弹”理论,观众提前知道某个人物要死,那么这个“等死”的过程就是极佳的惊悚氛围营造。这就是为什么《死神来了1》死的人不多,但是每一个都“死很久”,导演精心营造每个人物的慢性死亡过程,而最终就算是像女老师那样只是被刀捅死,或是像男主角的好朋友那样被”简单“的勒死,其实都没有之前的慢性折磨过程重要。    反观整个系列最失败的《死神来了4》,导演则完全陷入了制造“新奇死法”的泥潭无法自拔。纵然观众很期待看到各种意料之外的震惊死法(从豆瓣条目的短评就看得出来),但是如果少了之前“慢性死亡”的悬念过程,那死法再怎么新奇,终究也只是血腥和特效的乏味展示。        因此有影迷抱怨《死神来了5》的死法不够新奇,其实正好说明了这一部回到了“正轨”上。着重描述的慢性死亡人数不超过6个,比第二,三四部都要少,但几段慢性死亡过程的展现都足够沉得住气。如同第一部,《死神来了5》的死法大多其实很一般,不过导演成功营造了整个慢性死亡过程的惊悚氛围,让观众再度体验到了那种坐如针毡无法呼吸的窒息快感。例如片中的Issac,他的死亡过程诙谐讽刺又充满了血腥味,令人大呼过瘾。从走入按摩院,到最后的死亡,导演并不急着向观众展示他如何死,而是设置精彩的悬念和模凌两可的暗示,将重头戏放在死亡前的慢性折磨上。        【死神的规则】    《死神来了1》的成功原因除了上文提到的慢性死亡过程,还有就是更具噱头的死亡规则。第一部开创了”按照顺序死“的固定模式,并设置了“将死者若被救,死亡顺序则跳过他/她”的剧情转折,而结尾还不忘“一轮结束

我爱你,与你无关,与你的贱更加无关《人约离婚后》

 不得不承认,叶念琛这两年在变态的爱情理论方面,真的是越走越远。        上一部《婚前试爱》里, 他和大家说:呐,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啦,你爱一个人呢,就要偷吃,劈腿,可着劲伤他心,因为这样,你心中的愧疚才能叫这份爱愈加持久。        可惜,本片一开头,他已借着四个无良伴郎伴娘之口,在麻将桌上狠狠地抽了自己一个耳光:“北鼻,还记得婚前试爱的那俩二货吗?貌似分手了的说哟~”        然而紧接着,他又在这部电影里面变本加厉地推出一套更可怕的理论:        点解哥这么贱?那是因为哥爱你啊!!!    点解姐这么爱你?那还不是因为你特别贱!!!        为了对这个理论加以佐证,他给这部戏设定了一个贱得喜感的男主角,然后用这个角色深化和夸张了一种男人的族群,这种族群最大的特点是:咸湿,放荡,道德底线低,并且对于做一个好的前男友的兴趣永远大于做一个好的男朋友。        尖鼻子尖下巴的方力申在不做飞鱼王子许多年之后,果断迎来了他的发福期,软塌塌的发型,皱巴巴的衬衫,一脸掩饰不了的纵欲过度状。嬉皮笑脸,口甜舌滑,关键是对于ex隐藏作用的深度发掘,已经无耻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人当他是心尖儿上的一块肉,随播随叫,随传随到,一颗心早就自由落体掉进尘埃里。他倒好,想吃饭了人家就是饭搭子;想聊天了人家是心理辅导;玩儿腻小女朋友了,人家是万年金刚不坏的超级挡箭牌;想泡人妻了,人家又摇身一变成了你进入换妻俱乐部的另一半门票。        你当这个前妻姓孙名悟空啊?        现实生活中,这种贱得离谱又肤浅的男人,在一段爱情里最大的贡献,大概就是用那些毫无技术含量的手段去把一个个小龙女玩儿成李莫愁,然后让她们在安慰姐妹失恋的时候可以弹一弹烟灰,感同身受地说:“宝贝儿,乖,不哭,谁特么年轻的时候没爱过一个贱人啊。”        居然还敢幻想有一个女人肯放弃有大块胸肌的高帅富跑回来和你破镜重圆。对于这种莫名的天真,只有一句经典模板可以套用给他做ending:        嘿!哥们儿,醒醒,工头喊你去搬砖了。        作为一名TVB的忠实观众,眼看着佘诗曼从苗若兰走到周芷若,从董佳尔淳走到三圣母,虽然不是粉,但这个年纪才转战大银幕,还得一众嫩模争饭碗,想来不是不唏嘘的。饶是如此,佘视后影片前半段的表现倒还是可圈可点,略胜邓

女人唔易做《伴娘》

 今天断断续续把Bridesmaids看完了,看的是TS版,缺了大概十几秒,而且也没有看到Wiig姐和Maya姐的恶搞片尾。看毕就想到了那部港剧的名字:女人唔易做。         最开始听到Wiig姐夸张的喘息声,特别想笑,然后看到躺在床上一脸享受的Jon Hamm大叔,我直接就笑场了。两人后来还变换体位什么的,可怜的Wiig姐在Jon大叔醒来之前特地跑去补妆,就为了得到大叔那么几句廉价的表扬,而后还得独自一人悲凉地翻墙出去,开着她那辆尾灯坏掉的破车去上班。         电影里的Wiig姐是个名叫Annie的老剩女,一个loser,曾经有过一个男朋友,曾经拥有过一家叫做Cake Baby的蛋糕店,当蛋糕店倒闭了Annie赔光了所有的积蓄之后,男朋友也离她而去了。现在的她,在一家gift shop当店员,即便是这份工作也是托她老妈的福才有的;有一个固定的fuck buddy,不过,在Jon Hamm大叔演的fuck buddy眼中,她只是他的三号选手;身为一个大龄女青年,她甚至没有能力单独负担房租,不得不和两个神经兮兮的英国兄妹(亲爱的Matt Lucas)合租;作为一个loser,她最最最宝贵的东西,应该就是她很要好很要好的bestie,Lillian:她俩为了省那12块钱学费,一块到公园里蹭瑜伽课,一块在cafe里谈论各自的sex life,当Lillian订婚了,她要Annie和其他四个女人一起做她的伴娘。         那四个女人,一个是三个男孩的妈,有事没事fucking这fucking那地骂她那三个娃;一个光鲜亮丽,傍了个大款,Annie头一次见到她,就被这位Helen小姐身上发出的光芒刺瞎了双眼;一个胖子,你永远都说不清她到底是缺了根筋还是多了根筋;剩下那个,是个貌似纯洁无比的姑娘——她和她老公是在迪士尼乐园度的蜜月。         订婚Party上Annie就跟Helen杠上了。两人争相发言,分别强调自己才是Lillian的BFF。loser们比任何人都要脆弱,女loser 尤其。因为女人其实一生都在和身边其他女性比较:孩童时代比谁穿的裙子更好看,学生时代比谁的成绩更好,有了男朋友比谁的男朋友更有钱更有背景更帅,有了老公比谁的老公更成功更听话,有了孩子又比孩子,老了还要比谁家的孩子更孝顺。而女性之间的友情,又比男性之间的友情要复杂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