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 2022的博文

由阿德勒哲学引发的关于儿童学习的思考《被讨厌的勇气》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  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原作名:  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 译者 :  渠海霞 出版年:  2015-3-1 页数:  194 定价:  39.8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1495482   此书虽说是阿德勒哲学的衍生,读罢个中感受却比读阿德勒要更深刻。书中举的几个例子,都让我想起自己童年的困扰。 从小我的学习成绩都不错,初中有几年,门门功课都是年纪第一,父母也没少被邀请去学校分享育儿经验。在我看来,努力争上游得优秀是天经地义的事,学生的首要任务不就是学习吗。 后来有一次,我期中考试物理没考好,期末开家长会,班主任要我父母给我上补习班,以免一门功课拖后腿。我坚持不从,因为自信期末考试成绩不会差,只是那时成绩还未公布。无奈父母不相信,无法达成共识的结果就是我被狠狠修理一顿。过了两天成绩公布,我的确考了99分,但父母还是执意要我去上补习班,原因是,他们答应了班主任,反正我发挥也不稳定,就去巩固一下吧。 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自此,我对我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考第一产生了怀疑。之前很少质疑父母为我做好的安排,独独此刻充满不安。父母的颜面不能驳回,难道我的学习成绩只是他们炫耀的资本?是他们有个聪明的女儿还是他们训导有方?想到这里就令我兴味索然。 所以,读到青年和哲人的对话,说到关于要不要按照父母的意图行事,他不想继承家业遭到父母责备,我就想起了自己的经历,也开始思考今后对儿子的教育——我为了什么而学习?儿子将来为了什么而学习?我对他的学习持什么态度? 第一个问题,这些年我问了自己很多遍,也基本得出结论:为了充实自己,学以致用。事实上,毕业这么多年,我从未停止学习。从学习语言到学习乐器,学习文学到学习经管,学习科学常识,学习生活技巧,处处都是学习。只是我不为文凭、不为证书学习,不需要别人的认可和仰望,纯粹是自我修行。意外发现,这个观点和本书主旨是一致的。 第二个问题,我固然也希望儿子的学习目的和我一样。教育书籍中也多有提及,重要的是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不是强迫学习。但他还是必须经过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现行教育体制,要直面竞争压力,这个过程能否让他快乐、让他充满探索的兴趣就不得而知了。惟有在家庭教育中,尽可能

认知能力决定人生上限《认知觉醒》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  周岭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品方:   智元微库 OPEN MIND 副标题:  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出版年:  2020-10 页数:  276 定价:  59.8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5543424 归结起来,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认知觉醒》 王小波说过一句话,“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焦虑可谓是当今人类对生活的一种的无声的愤怒,人们面对这种情绪又或者说是心态,似乎根本没有办法。而网络上却大肆利用这种心态贩卖焦虑,导致人们在浏览“克服焦虑”的文章的时候变得更加焦虑。 也许有人在浏览手机里的标题类似“如何让你不焦虑”这类文章的时候,明明知道这样的文章并不能真正拯救自己,并不能真正救治自己的“焦虑”。但是在碰到这类文章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点开文章去看。在我们点开这类文章的背后是我们内心深深的焦虑感,对生活的无力感。 如果你也和我我一样遇到这类文章会忍不住去点开,然后收藏,完了就没有然后了,让它静静地在收藏夹吃灰。你应该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大家都会这样,都会在某个阶段很焦虑。其实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这种行为以及行为背后深层次的思维模式。 焦虑的背后其实是我们过于担心未来,就像我文章开头引用的那句话一样“焦虑的原因其实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情,但又想立即看到效果。”我们担心未来,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我们想要变得更好,想要掌握技能,想要提升自己,可是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总觉得在有限的24小时内,自己能做的事情寥寥无几。于是我们焦虑到底该怎么办,到底该如何打破现状,身心都被满满的无力感所充满。 如果你现在感到焦虑,想要行动却很难踏出第一步。我想向你推荐这本书,它或许不能根治你的焦虑,(似乎根治焦虑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焦虑不可能根治,只要我们活着,每时每刻都会有让我们焦虑的问题,都有亟待解决的难题),但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你灵感,可以帮助到你,至少可以认清焦虑,帮你一定程度上减轻焦虑,重新认识焦虑。 这本书是周岭老师的《认知觉醒》,相信你读了这本书之后,一定会和作者产生思想的火花的。 这本书可以讲的点实在是太多了,就像书中周岭老师在序言中提到的一样。“更多的时候你要把它当成一本工具书,时常回顾、思考、实践、直到自己发生真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