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讨厌自己,如果你无法在人际关系中获得自由,如果你希望改变,那么,太好了!这本书并没有什么卵用!!!它是一颗随便在便利超商就能买到的缓释药丸,易吞咽,非处方药,无副作用,却难解七情六欲的毒。所以,如果你不着急的话,可以一读。没准儿能帮你看清自己一点点。
全书由两人对话组成,通过“对人生感到无望的青年”与“幽默智慧的哲人”之间一问一答的对白,传递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哲学思想。书中大段文字不多,语言非常平实,偶尔尴尬卖萌,通过讲述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生活中的鸡毛蒜皮被一一解析,最后给出思考的方向,希望能最终解决读者日常生活中的烦恼。
下面总结了书里几个让我惊艳的点,先总结书中观点,再给出个人看法。语言以放飞自我为主,读者慎服用。
作者:愤怒是被捏造的手段 + 并不存在的心理创伤
有一天母亲和女儿在大声争吵。正在这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喂喂?”慌忙拿起话筒的母亲的声音中依然带有一丝怒气。但是,打电话的人是女儿学校的班主任。意识到这一点后,母亲的语气马上变得彬彬有礼了。就这样,母亲用客客气气的语气交谈了大约5分钟之后,挂了电话,接着有勃然变色,开始训斥女儿。
愤怒是达成目的的一种可放可收的“手段”。它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释放出来。这位母亲并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训斥女儿的,事情的顺序正好相反,她是为了用高声震慑住女儿进而使其听自己的话,才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换句话说,这位母亲先有了“训斥女儿要听话”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目的而制造出愤怒的情绪。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目的论”。既然情绪可以捏造,那么心理创伤呢?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一个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然而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我的看法:有时候,人会通过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来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这种控制别人的做法甚至有时是不经意的。控制是合理的心理诉求,没有对错。人会利用情感来达到目的,作者很直白地讲了出来,我很欣赏。
作者:自卑情结 + 虚假的优越感
自卑感是追求卓越的表现,但是,自卑情结不是。
“自卑情结” 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它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例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 或 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 等想法。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理论,是一种自卑情结。它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是一种“外部因果律”。
自卑情结有时会发展成——“优越情结”。
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去改变。即便如此,又无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例如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可以是班组领导,也可以是知名人士,其实就是在通过此方式来显示自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逐名牌等也属于一种权势张扬、具有优越情结的特点。这些情况都属于“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
我的看法:自卑情结的人,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看起来是为自己的不足而苦恼,其实还是拿自卑说事,来逃避现实中不能自控的自己。有时候,说出口的自卑,也许只是为了让自己好过,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甚至为了快速让自己好过,人会偷懒走捷径,自夸以表现得自己很优秀,沉浸在虚假的虚荣里。要警惕这些做法,因为人人都会这样。我自己也是如此。现在社会的商品经济,很多时候是在利用人这些弱点,这更可怕。
作者:夸耀不幸
阿德勒: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在我们的文化中,如果要问谁最强大,那答案也许应该是婴儿。婴儿其实总是处于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婴儿就是通过其弱势特点来支配大人。并且,婴儿因为弱势所以不受任何人的支配。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是一种称为“夸耀不幸”的行为。
夸耀不幸,即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而且,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
负伤之人所说的”你无法体会我的心情“之类的话中也包含着一定的事实。谁都无法完全理解痛苦的当事人的心情。但是,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我的看法:当一个人通过展示自己的伤口来支配别人的时候,他在把自卑感当作人际交往的武器。换句话说,“自怜”的人就好像血吸虫,擅长吸取别人的善意来补充能量……想想还是蛮可怕的,但是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少,甚至我也曾是这样的人。往开里想,网络上抨击的所谓“绿茶婊”,也是通过示弱来获得特权;还有那些诈捐的人,借助陌生人的善良情绪来消费自己的不幸,从短期看,这一招是挺有效的。但是长期依赖不幸来生存的人,实在是很辛苦,很可悲,很残忍。因为,会中招的永远是爱你关心你的人。嗯。
作者:赏罚教育在操纵你
试着想象下面的场景:如果你在工作单位捡了垃圾,但是周围的同事根本没人注意到这一点;或者即使注意到了,也没有人说一句感谢或表扬的话。那么你还会继续捡垃圾吗?*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我为了大家流汗受累,却连一句感谢的话都得不到。再也不做了,伤心!事实上,这是认可欲求在作祟。人们寻求别人的认可,与赏罚教育有关。
赏罚教育指的是,如果做了恰当的事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评这种赏罚式的教育。在赏罚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
作者:不要害怕被别人讨厌
没有人愿意故意招人厌。近代哲学巨人康德将“不想被人讨厌”的自然欲望称作 倾向性,它是一种本能。人如果按照这种“倾向性”去生活,就像从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一样,只是欲望的奴隶。这样不断地磨损自己,直至失去形状变成浑圆的球体,并不是“真正的自我”。
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人究竟能否承受自由之重呢?人有那么强大吗?能够自以为是地将错就错,即使被父母讨厌也无所谓吗?事实上,并非如此。这时需要使用课题分离来解决。
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课题分离的核心辨别方法是,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我的看法:如果在我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选择,我会选择后者。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
作者:拼命寻求认可的家伙们
认可欲求的实质是——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受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所以,必须把“对自己的执著”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我的看法:不想被人讨厌是普遍欲求,依赖普遍欲求的人,尚未摆脱生理上的需求,在当欲望的奴隶。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才是真正的自由。课题分离只是人际关系的起点,终点是将“对自己的执著”换成“对他人的关心”。不断寻求他人认可的人,只盯着自己,是一种真正的自私任性。
作者:认怂得很温柔
如果人能够拥有 ”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因为人对本真的自己没有信心,所以才尽量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展露本真的自己,所以产生了过多的自我意识。解决过多自我意识的方法是——建立共同体感觉,把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系。具体包括三点: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自我接纳与自我肯定有很大的区别。
“自我肯定“ 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而 “自我接纳” 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例如,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就是自我肯定;相反地,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学着自我接纳,首先要分清楚“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东西,看明白事实真相。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作者: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请将人生理解成点的连续。 如果用放大镜去看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 “现在” 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之存在于刹那之中。
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
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 “此时此刻” 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 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 “此时此刻”。只关注当下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