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12的博文

噩梦成真了!!《东成西就2011》

  开演之前突然想到:看完的时候不会让我产生"还不如花这些钱让我在电影院重看一遍18年前的东成西就"的想法吧?      没想到!特么噩梦成真了!      槽点多到无力吐……      八个天将的组成:民工样的摇滚青年,少林俗家弟子,包包子的装修工,犯贱的女人,犯贱的男人,太监(?!),歌厅出来的仙女,长乌鸦翅膀的Joker……      谭维维,文艺青年也不用天天抹一脸油泥吧?白天挖矿,晚上唱歌啊亲?      苏永康,一上来体操加的士速递,变身之后你的功夫都哪去了?带着X战警里面独眼巨人的眼睛,您倒是发射个激光啊亲!      郑伊健,一上来以为是给人装修刷墙的,后来知道是包包子的,你是用脸和面吗亲?还有,怎么也想不明白有什么必要把他设定为聋哑人?博同情?拓宽电影受众群体?      黄奕,离婚的女人真可怜,沦落到卖肉的地步了……你的胸也不大,就别费劲挤了亲~~      钟镇涛,离婚的男人也可怜,家丑被人放到电影里演……生活不容易啊亲……      房祖名,先少胳膊,再少腿,最后少JJ,你是来cosplay的吗亲?      莫文蔚,就靠你那双腿,才让我坚持着没中途退场,身为天神,迷宫里为啥不飞起来找人啊亲?      陈奕迅,演技没的说,可是编剧没脑子,真是难为你了亲……      还有无数的槽点……      服装造型是来骗钱的吗亲?天神啊!穿的能稍微格调高点吗?      配乐是从婚庆请来的吗?就那么几首歌来回放,而且太特么突然了,好几次都吓我一跳,以为旁边人手机响了呢!      天神的名字都是印度佛教里面的,为啥最后向玉帝忏悔啊亲?观音菩萨怎么不出来求情啊亲?耶稣怎么不出来替你受过啊亲?(这条吐槽对这个电影来说,实在是太专业,太苛刻了……)      一直叫天神,最后怎么又说是天人了?是向大话西游里面的"人妖"致敬吗亲?(对不起,又苛刻了……)      广州塔里真的有装满纸箱子的仓库?(我特么错了,太认真了……)      突然想起来了!资金不足!都是因为资金不足!对于有这么多"明星"的电影来说,植入广告太少了!      操!一个翘班出来,忙里偷闲的下午,就特么毁在这电影手里了……      PS。本来点了"有关情节透露",又给取消了,有特么"情节&quo

《金陵十三钗》,好片是经得住考验的,好导演是经得住诋毁的

 还是想说几句,关于《金陵十三钗》。         看的时候笑中有泪,泪中有恨,时而沉重,时而抑郁,时而幽默,时而感动。这绝对是张艺谋最好的作品。回家的路上跟某人说,要是《十三钗》都拿不了奥斯卡,我觉得中国人从此真没必要凑那个热闹了。就像诺贝尔文学奖一样,中国人没拿过,就能说中国没有特别优秀的文学作品吗?我们多数时候是自己要硬往西方价值观的套子里钻。         昨晚很晚才睡。原因是睡不着。心里一直有各种复杂的感情作祟,主要是沉重。突然间有很多问题。关于人性,关于日本人,关于战争。我拉着某人给我讲历史,为什么南京最惨,后来中国怎么赢的。好像自己白学了历史一样,对抗日战争的概念淡化到竟然忘了这场战争打了 8 年。         《南京南京》上映的时候,我也是第一时间去看了,当时还是一个人去的。虽然有亮点——江一燕扮演的妓女很出色,但总体我是轻松地心情看完的。事后内心未起任何波澜。看《金陵十三钗》的时候,很多细节都让我哭了。并不是说导演在煽情,电影很克制,注意了情绪的调和,秦淮妓女的嬉笑挑弄和地道的南京腔都给电影增添了不少笑点。但是由于南京大屠杀的背景,整个故事基调始终无法轻松起来。观影时,内心一直处于痛苦的纠结中,以致于把他的手都掐疼了。         想想佟大为饰演的国军战士们如何用身体来抵挡坦克,我就心惊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惨景,真的很揪心。那种惨,好像不是能够想象的,不敢看那些画面,那种仇日情绪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腾。很多观众看到这里,大声嘲笑她们的傻,竟然会为了琵琶弦而跑出去送命,当时觉得这些公然藐视她们的男人很可恶,男人重命,女人却是重情。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己的世界里求生存。         在战争中,生命太卑微。活着既难又屈辱的,不是这些妓女,而是平凡人。是心灵纯洁的孩子。电影中设计的很好的一段是,把十二钗化妆为女学生之后,她们相互感慨曾经的纯真。玉墨说,她的生活就是在13 岁的时候被彻底改变了,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了一个坏女人。这些被逼良为娼的女人们, 13 岁的时候都是纯真烂漫的女孩,就像教堂里的女学生一样。受过摧残的她们更懂得保护年幼的女孩,所以她

《逆战》:去香港化的警匪片

http://img3.douban.com/view/photo/thumb/public/p1374419043.jpg  作为港片中仅次于功夫片的重要类型,警匪片进入内地生存空间越发狭小,因为限于内地审查,警匪题材的故事发生地只能在香港,最多到澳门啊台湾啊转转,再大不了到东南亚或者北美洲走个过场,这就注定故事本土、格局不大,难以争取更多观众,新世纪以来只有《无间道》系列、《窃听风云》系列比较成功,陈木胜的《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叶伟信的《杀破狼》和《导火线》也算个中翘楚,坚守本港的老杜的警匪黑帮一入内地则面目全非……港产警匪渐渐地也成了内地市场的小众类型。      林超贤是北上的香港导演中在08年以后还坚持警匪片创作的,从《证人》、《神枪手》、《火龙》、《线人》一路走来,足见其在原有港产警匪基础上的努力探索,直到《逆战》,终于让人看到了香港警匪片的进化突破,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华语电影在警匪片上的成型,但起码让香港电影在这一类型上的创作力有了可转嫁接之处。      【诚意十足的现代枪战戏】   两个小时的《逆战》贡献了分量十足的激烈枪战动作场面,林超贤在影片中毫不吝惜在枪战上的经验和才华,将他擅长的枪械、肉搏、追击、翻车、跳楼等等几乎以动作镜头集锦的方式全盘托出,而且在大投资的保证之下,还像模像样地在开头来了一场远东重火力阻击战,之后转战东南亚进入了林超贤擅长的警匪对决,但枪战动作无论数量和质量都较其前作全面升级。      无论是否军事、兵器爱好者,或者对战争、枪战片是否偏爱,《逆战》中动作戏的品质都让人兴奋,中国人真实硬朗的铁血气质在银幕上看着也长精神,何况在欧美类型片的强势压境之下,《逆战》做到了最接近好莱坞现代动作大片的品质,直升机在仰拍镜头中升空,车队带着镜头穿过中东特色浓郁的街头,镜头在国际刑警、劫匪和当地警察之间切换,然后直接进入影片第一场高潮戏。而从在约旦上空俯拍的大全景开始,热烈的土黄色调和急促的背景音乐强烈的代入感让人想起美国同类大片。当然,始终一口流利英语与世界各国人民对话的“国际巨星安志杰”给本片的国际范儿提供了有力保障。      《逆战》的动作戏占比极大,导演在保证叙事主线基本完整的情况下,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场景和道具尽情长枪短炮地High翻天,开片的约旦阻击战和马来西亚火车站追逐战都显示了导演一流的动作场面调度

新婚快乐,我的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7月份的时候从香港书展带回同名小说,直到前几天才真的看完。   并不是很特别的故事,甚至要说它有点平淡也不为过。   但就是这么平淡无奇的一段叙述,让每个人都记起自己十七岁的那个夏天,然后嘴角上扬的狠狠想念了一把。      没有华丽的镜头或者刻意营造的小清新气氛,就是普普通通的台湾巷子,简简单单的中学教室。   对白说了五句我便找到了这电影不能在内地公映的原因,"鸡巴","勃起",层出不穷;   再看下去,上课看着老师打手枪,男主角在家一直处于光屁股的状态,连背英语的时候也被插入很多次I FUCK YOU这样的台词……   全场观众好多次都笑到鼓掌,刀大真的有够犀利。   但,尽管有地区差异,我们的青春期,就是如此荒唐和叛逆的没错啊!      由于是改编的关系,书中的很多细节在电影里没有被提到,这也是改编电影一直存在的一种遗憾。   然而我敢说,就算没有看过原著单看电影,你的感动绝对不会少一分一毫。      因为那就是,一定曾经发生在你我身上的,谁都没比谁多或者少的,叫做青春的故事。      品学兼优的女孩受全班男生的青睐,有的耍帅,有的变魔术,有的学识渊博想用内涵取胜……   而她却偏偏喜欢不爱读书却很热血,讲话幼稚但很可爱,整天亏她只会读书却也会在关键时刻把英语书递过来自己被罚举着凳子跳一百圈的那个男孩。   于是白衬衫背后被戳出的蓝色点点变成了初恋最甜的印记。   那时候的男孩,真的觉得,恋爱是一件能够改变生命的事情吧。   努力做题是为了能和她打无聊的小赌,晚上留校是为了能和她一起读书,毕业后的志愿,是想要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起码要这世界因为自己有一点点不一样,而这世界,是女孩的心。   如果不是因为男孩害怕被拒绝,也许便不会有这么遗憾的结局。   如果不是因为女孩担心在一起之后男孩便不再这么喜欢她,那么也许我们在读的是另一个俗气难当、分分合合的故事。   可是啊,就是那么一点点的小错过才最不可挽回。      921地震那晚,男孩拿着因为线路超忙没有讯号的手机跑了好远,听到女孩声音的时候他说:"你可是我追了N年的女生诶,如果你没了,我要跟谁一起回忆我们的故事?"   那时的两人,已经处于平行的时空。   长达两个小时的,两年来第一次的通话,结束在女孩那句:"谢谢你喜欢我&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