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 2010的博文

那个陌生的女子、这个薄情的男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   这两天反复地看一部电影,徐静蕾的新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影片改编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短篇小说。那部原著曾在我初中的时候就深深地感动我,并影响过我的成长。对那个暗恋的故事,我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2   在看片之前,我一直在思考:电影,该如何不突兀地表现那作家是在生日那天收到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不料,徐静蕾用一碗长寿面轻轻松松就将我鄙下去了。      3   一个作家在生日那天收到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在她死了儿子并将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她写信向他诉说她的一生,关于她从童年时候就爱上他,并从此为他倾尽一生的故事——      “从那一秒钟起,我就爱上你,我知道女人们经常向你这个娇纵坏了的人说这句话。可是请你相信,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的爱过!过去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这样。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趋意奉迎、热情奔放,这和成年女人那种欲火炙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的热情聚集起来。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里,就像跌进一个深坑,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就是你。”      4   “那是我第一次走进你的房间,里面的一切都那么昏暗、懒散、舒适,像一个暧昧的邀请。我闻到你的味道,烟的味道,感到一股史无昏沉的幸福。那匆匆几分钟,是我童年时代最幸福的时刻,我要把这个时刻告诉你,是为了让你,这个从来没有认识过我的你,终于感到有一个生命依恋着你,并且为你而憔悴……”      关于气味的描述,印象中是原著小说里头说没有的。气味,是记取一个人特别的印象。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小女孩得以进入男作家的房间几分钟。在那几分钟,她记下了他的气味,珍藏至死。      徐静蕾在影片里加入了许多原著小说里没有的细节。比如过年的时候,妈妈让她送甜汤过去“北屋”。她倔强地不愿“巴结”人家,其实是害怕与心上人那么近距离地接触吧?可当看见妈妈和他走的那么近,有说有笑,女孩心里又开始后悔了。      5   有天,妈妈要改嫁他处,女孩将搬离这座城市。望着搬空了的屋子,在那最后一夜,女孩鼓起勇气去敲对面的门……      电影里,女孩搬家到考回北平上大学这段时间是6年,上大学的年纪都是19、20吧?减了6岁,那时的小女孩只有13、1

《打擂台》:港片最深情的一次回眸

  经常看些邵氏的老片,经常会想,姜大卫、狄龙、陈观泰,这几位中能有一个出场,那这片子对于我来说,就是有票房号召力的,号召我去贡献一下票房。      后来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见龙卸甲》里的狄龙,《锦衣卫》里的陈观泰,在我看来还是索然无味的,倒是《黑社会》里的姜大卫看着更舒服些(遗憾姜爷少时的灵气早已磨灭,成了如今的沉稳老练),所以港片味道不仅靠几个当年大腕的客串,能否带出当年的味道,能否激发我辈的情怀,还得看编导的用意和能力。      以前在很多香港电影人的集会,主要是香港电影金像奖上,经常会听到“香港精神”或者“香港电影精神”,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香港区区一岛,地狭人稠,在二战后跟随当年的经济起飞的大势所趋,迅速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至今仍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地少而人多,经济发展世人瞩目,所以众所周知的香港精神中都有奋力拼搏类似的说法,但要说的香港电影的精神,在努力、拼搏之外,至今仍让我们怀念和津津乐道的,可能还是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那种恣意纵横甚至胆大妄为的感觉,和其中的俏皮劲儿、人情味儿。      所以在这个港片在港岛遭遇瓶颈,纷纷北上合拍的时代,让我们幼年热血沸腾又可以快乐享受的港片味道已经渐渐远去,反正我在《十月围城》、《叶问II》这些经过精心的商业算计出的所谓商业片里,是找不到当年的感觉的,《十月围城》的主题是热血沸腾的,而个个义士也有春秋侠骨风范,但就是给自己的条条框框太多,你总感觉创作者在旁边敲算盘而不是在和你一起激动一起沸腾;《叶问II》口碑算是上佳,但主题的单调越发揭示出当下华语电影的理念是何其苍白,当《十月围城》里的义士倒下的时候,当叶问打败洋人的时候,我也无法情绪平静,但没有当泰迪罗宾饰演的罗新师父在酒吧里唱《万里长城永不倒》时的感慨那么舒服。      《打擂台》这样的电影能拍出来真不容易,刘德华能投这样的片子也令人敬佩,陈观泰、梁小龙、泰迪罗宾、陈惠敏这些人聚在一起,已经是不少港片迷的梦,更能让人重温那个黄金岁月的,是整个影像风格的自由奔放带来的舒畅无比的感觉。      我觉得用老当益壮来形容几个老大腕们就太没劲了,因为泰迪罗宾演的罗师父20年之后一醒来,片子就开始亢奋起来了(之前应该也有亢奋的地方,但我去迟了,没看到),师徒几个因为师父的记忆错乱搞出的闹剧一刻都不能消停,这老师父把一个后生认作两个徒弟和于一身,把自己的两个

《葬礼上的死亡》:一瓶春药再次引发的血案

   英伦喜剧遭遇黑人班底,冷基调遭遇热冲击,翻拍版《葬礼上的死亡》的结果就是让我们看到了迥异于原版的风格大改造。3年前,原版《葬礼上的死亡》用一瓶致幻药片外加一位侏儒同学成功地制造出一大堆麻烦事,让一个在我们眼中本应庄严肃穆的告别仪式演变成一出既欢快闹腾,又黑色幽默从生的闹剧。如今,好莱坞又发挥拾人牙慧的优良传统,邀请了多位或当红或过气的黑人同学领衔主演,重新将这个故事搬上了大银幕。       除了细枝末节的修改以及更为本土化的笑料话题设定之外,新版基本上沿袭了前作的框架,但是编导在喜剧风格的厘定上作出了相当大的改动。这样的改动,首先体现的就是在葬礼的问题以及对待死者的态度上,在影片抛出了第一包袱之后这就已经清晰可见。本来拿葬礼来开刷就足以窥见老英老美的百无禁忌,葬礼跟其他聚会的最大不同可能就在于前者需要统一穿上黑西装,而后者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在领教过韦恩斯兄弟两位“黑哥”在《惊声尖笑》当中一手策划的葬礼大搅局之后,就不难理解美版《葬礼》为何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要拿死者来当笑点。相比之下,英版的“冷”就在这里得到了最为显著的表现,演员相对克制的表演,略带严肃的整体氛围,干净的剪辑,摄影机摆位所带来的安稳的感觉都符合一般对待死亡的态度。随后再用意想不到的情节去打破原有的安静格局,但是笑声迅速得到收拢,一下子归复到平静当中。英式幽默在逗人笑的同时仿佛也隔了一层膜,抿嘴一笑就够了,没必要咧开嘴来哈哈大笑。换做是美版,黑哥们早就敞开嗓子,喋喋不休起来了。       正如为什么《怪物史莱克》系列要找来艾迪·墨菲来为那头聒噪的“驴友”配音一样,黑人笑星的功夫大抵集中在背台词的秒速以及说FXXK的力度上。所以云集了太多黑人演员所面临的弊端就是表演模式上过于催同,无奈引领笑点的四架马车全都是打了鸡血的黑哥们。所幸编导选择了黑白搭配,着重肢体动作,装疯卖傻的 “春药裸男”的重担落在了白人演员上。不过,这哥们也让人不敢恭维,极端过火做作,将发癫演成了智障。英国版是在这方面的优势就在于,在情节突变,情况不受控制而带来喜剧效果同时,演员的集体发挥同样能够带来喜感,而这是新版所感受不到的。       新旧两版还有一个迥异的地方,那就是它们所分别对应的阶层不尽相同。旧版尽管搞笑的尺度并不低,但依然有种绅士的做派,更加贴近中产阶级。新版绅士风提炼成市井味,将原本的家庭内部成员的暗潮汹涌改

总结笑点《暮色大电影 Vampires Suck》

  本片就是给我们这种被暮光的强大宣传攻势折磨的欲死不能强烈怀疑自己审美有问题的人看的。。。。   笑点:   1、爱德华脱衣准备自爆,全身那个SHINNG,镜头下移,关键部位挂着镭射球。。。恩,真够闪的   2、男女主初次见面,女主被男主的阴郁苍白吸引,男主边走边擦粉。。。   3、男主潜入女主房间,头上全是发圈。。也是,不然发型怎么保持呢?   4、小狼脱衣服,露出六块腹肌,女主问小狼,你怎么老是脱衣服?小狼拿出合同:合同规定我每十分钟脱一次衣服   5、女主去男主家,手被包装纸割破,血喷的跟喷泉似的,然后是手臂被割破,女主顺势撑在桌子上,瞬间血倒满了桌上的香槟塔,男主家人每人喝了一杯= =   6、吸血三人组摆POSE,受害人惊喜大叫:你们是黑眼豆豆吧!   7、女主他爹和他的朋友(小狼他爹,印第安人)追踪吸血鬼,警长发现脚印大叫:TMD肯定是那些死印第安人干的,他们抢了我们的地盘、工作不说,现在还来犯罪了。警长的朋友在一边黑线。。。   8、车祸场景,男主救护女主,顺手拉来路人甲(女主朋友之一,那个亚裔)当肉垫,路人甲痛苦呻吟道:难道配角就没有人权么?   9、结局男主求婚成功,然后立刻被一群疯狂的女粉丝拍翻,她们大喊:贝拉是雅各布的!   大家想想还有什么狗血的

《志明与春娇》:从“形而下”到“形而上”

 SDMS评分:89.5 分             24号晚上坐在香港会展中心的演讲厅看完《志明与春娇》的首映,我坐在座位上还多愣了一会儿,然后和坐在身边的台湾影评人麥先生说:“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的香港电影了。”他“嗯”了一声表示赞同。从《月满轩尼诗》、《分手说爱你》再到《志明与春娇》,今年的港片从一开始就显得非常的强劲,如此下去,可以预言,2010年对于香港电影来说,可能会是极其重要的一年。       想到现在的彭浩翔,让我很自然地想到去年的昆汀·塔伦蒂诺。为什么呢?两个人都是怪才,并且在我看来,他俩一先一后地将过分强烈的个人风格锻造成了一种可以称为极致的个人艺术。如果说过去我们喜欢彭浩翔的电影,是因为“他有绝佳的搞笑台词”或者是“他有离奇到离谱的情节创意”。那么就如同昆汀在《无耻混蛋》中,将话痨从“目的”转化为“手段”一样,彭浩翔的搞怪也从“形而下”走到了“形而上”。       这一步的跨越,就像是一条无限长尾地接近X轴的抛物线,突然从负到正,这里蓄积的个人能量是无法估量的。我不清楚彭浩翔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但是从《志明与春娇》之后,我想,观众对彭浩翔的认识将要发生质变。这种质变,就像本·艾弗莱克在07年拍出《失踪宝贝》一样。       《志明与春娇》的故事情节几乎不值一书,一男一女因为抽烟而相识,继而擦出火花,而在更进一步的发展之前,却出现了某种像是阴谋论般的你躲我藏,直到最后,在香港提高香烟售价的那个夜晚,两人的感情僵局被冲破。其实我更喜欢这部电影的英文片名《love in a puff》,很清淡,也很贴切。       这部电影的格局很小,就像所有彭浩翔的其他电影一样。从“抽烟”而出发,这个点选得非常的自然。不过这并不值得惊奇,彭浩翔电影一贯的特点就是起飞总是很平稳,而在降落的时候,却难免总有颠簸。但是《志明与春娇》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的杂讯,这种处理的精巧简直不像是一部香港电影该有的素质。整个观影过程,如果要说个人的体验,我觉得更类似于观看贾森·杰特曼的《在云端》。       彭浩翔的镜头语言一直很干净利落,有些人拍电影是大刀阔斧的,但有些人就是玩小刀的。看贾森·杰特曼的电影镜头,感觉就像是小刀削苹果,一圈又一圈,皮也不会断,削完了就是一串。而彭浩翔的镜头语言则散乱的多,但是乱中有序,就像是雕豆腐,这一刀那一刀,雕完一看,是个美女,也许还露

这不是艺术,是现实。我对《孤儿》的另类解读

  我平时只是爱看评论,而这是我第一次在豆瓣上发影评,如果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多指教。    首先,我是很爱看恐怖片的,尤其是讲鬼怪的那种,虽然这部片并不是讲什么鬼怪,而是一部惊悚片,但我仍然觉得它刺激了我的大脑中枢。    本片主要是讲一个心理畸形的女主角做出种种让人意想不到的变态事情,最后罪有应得的故事。片中对孤儿Esther与众不同的刻画手法相当到位,文静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个个阴险毒辣的诡计,而你想发飙的时候却找不到任何破绽,就像偷吃了鱼的猫还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的一样,一个劲的讨你喜欢,看了直让人咬牙切齿。愚蠢的丈夫?束手无策的妻子?还是胆小的,能力有限的小孩?当然最后Esther勾引养父未遂,和她的秘密曝光那一段,浓浓的伪装卸下来,黑色眼影流满脸颊,那直逼人心的恐怖荧光画,似乎导演想表达一种由悲愤产生的怨恨来稍稍的为Esther寻找一个情有可原的理由。当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破碎的镜中所映射出的她才是真正的她。而当Esther拿着枪四处搜寻的时候,我已经无法将她和原来形象联系起来了。不过Esther也有她的苦衷,让人恐怖之余,多少也有点让人同情。。。。。。。    说到这,我不得不佩服该片的导演,因为导演用很艺术的手法描写了一个能激起人大脑活动的惊悚故事,到后面又抑或是一部情感故事,但这也只是表面的感觉,而我认为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政治讽刺片,或者说是讽刺政治片。    在大约到四分之一的时候,看到Esther种种成熟的心态,我就已经猜到她其实是一个有孩童面孔的成年人,因为我出租屋所在的村子就有这么一个人,看似小孩,实际成年。而这有什么意义呢?这个等下再解释。    故事的套路大概是这样的:夫妻俩收养了一个孤儿,然后越发感觉该孤儿的与众不同,接着家里被该孤儿搅得是天翻地覆,最后脱离魔爪。从头到尾,这一家子都是被Esther牵着走,几乎一切都没脱离Esther的算计,所以,Esther实际上就象征着统治阶级,对应的,那稀里糊涂的父亲就是那些永远也不知其所以然的普通百姓。当然,毕竟总有清醒的人,那就是母亲、两个孩子,还有黑人修女,而这些清醒的人又各有不同:黑人修女知道的最多,也是最危险的,这种人称作“威胁”,必须尽早“阴”掉;男孩是看见真相,并要以行动加以改变的“实施派”,这种人的危险系数也不小,但毕竟愚昧,有利用的可能性,不过倘若不能恐吓成功,也只有

《鬼5虐》:惊吓升级,质量后退

  文章配圖版本,請到我的blog:http://copenlee.blogbus.com/logs/46100175.html      文中所有劇情介紹均來自影片預告片,因此本文并無關鍵劇情透露,可放心閱讀。      其實從《鬼亂5》開始拍攝之時,就注定要面臨被比較的命運。作為泰國四段式恐怖電影的開山力作,《鬼4虐/死神的十字路口》不但在泰國國內獲得票房與口碑雙響炮,在海外市場也廣受好評。因此晚到的《鬼亂5》注定就是要和《鬼4虐》拼個你死我活的,不僅僅是導演和演員要拼,看片的諸位看官也應該會不自覺地將兩片進行比較吧!而我個人的觀點,《鬼亂5》無疑是完敗了。      先簡單回顧一下《鬼4虐》的精彩:第一個故事“寂寞”,從頭至尾除了死亡的慘叫之外,完全沒有一句對白,僅通過手機短信的往來就把恐怖氣氛推向高潮;第二個故事“催命符”,用獨特的鏡頭特效以及不太成熟的CG技術講述了一個血腥的復仇故事;第三個故事“中間人”,既搞笑又恐怖的劇情給相當多的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最后一個故事“224航班”,密閉空間內的鬧鬼事件,雖牽強但效果極佳。《鬼4虐》的4個故事都有自己頗為強烈的特點,也有各自被觀眾喜歡的理由,4個鬼故事相對獨立,卻又巧妙相連,無一絲多余,無一點累贅,宛如一塊完美的豬里脊肉。      但《鬼亂5》是一塊注水豬肉,有肥肉,有瘦肉,更有毫無價值濫竽充數的垃圾水分,5個故事雖互有關聯,卻顯得牽強做作,可有可無。            第一個故事《帶刺的棕櫚》,由《鬼肢解》,《鬼4虐之催命符》導演巴韋恩指導,《愛在暹羅》小Tong飾演者九主演。      影片講述一個曾經犯過大錯的男孩,被母親送到邊境當苦行僧以逃避法律的追究,男孩跟隨其他僧人到了一個村莊,那個村莊的人都很敬畏鬼神,而當時適逢村裡舉行的餓鬼祭奠,村民相信通過祭祀喂食餓鬼可以保佑村民免收鬼怪侵擾。在村中暫住時,男孩發現餓鬼似乎和自己過失所犯的罪孽有不可分割的聯系,而那些罪孽正在回來,讓他受到應有的報應。      這個故事以泰國民間傳統的鬼故事出發,配合曾轟動全泰國的頭條新聞事件,佐以佛教傳統的因果報應思想,讓全片充滿了濃濃的南洋神秘風采。導演巴韋恩喜歡用CG制造鬼的形象,但泰國的CG技術未能達到亂真的地步,因此《鬼肢解》和《催命符》中如動畫般的厲鬼形象非但不可怕,反而令人感到一絲滑稽。因此在《帶刺的棕

看它太久,你会没命的《荡寇》

  这部电影有太多东西要说,仅举几例,有贫穷、犯罪、腐败、复仇、背叛、愚忠和谋杀。我们很难琢磨出余力为的用意,抑或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James Wegg(影评人)      很不幸,我看了《荡寇》。 —— Derek Elly(影评人)       ■ 文艺补白       最新文艺片评鉴       《荡寇》       ●导演:余力为       ●主演:小田切让、黄秋生      《荡寇》的出现和存在是种奇迹,它有华丽丽的卡司、不远万里寻找的外景地以及跨国合作的制作班底。相比把兄弟情给玩残了的《天堂口》,它的故事其实说不上特别难懂。遗憾的问题就在于余力为确实不擅长说故事,导致影片空有摄影和画面、没有线索和灵魂。另一种好听的说法则是余力为太前卫了,他要表达的东西超越了普通观众的想像能力。      影片有太多的非正常,有的人物神出鬼没,有的人物起死回生,突然的文艺腔和一些无解名词,实在有够崩溃。余力为展示了他在追求画面美感上的功力,可惜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不要以为威尼斯的记者和影评人们会比大家好过,他们当初看的是近两小时版本的《荡寇》。电影节给余力为大开绿灯,结果他带去一个初剪版本,晦涩难懂、支离破碎,遭到媒体的口诛笔伐。余力为嘴巴很硬,他坚称这是艺术风格的探索,有人吃不消实在太正常,私底下又跟马克·穆勒说回去会重新剪过,所以就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90多分钟的版本。      事实证明,即便只有90分钟,余力为讲的故事依然会让人坐不住。《荡寇》的剧情很简单,一对非血缘关系的父子靠走私卖假货起家,生意慢慢做大。不想有人见不得他们风光,设计打压,两人陷入危难之中,无法解脱。      《荡寇》是一部想往悬崖小路上走的犯罪类型片,余力为加了很多个人化的东西,比如半月形高桥墩上的对决混战,可能他就想让人一看就知道那是余力为拍的。然而想像是美好的,可对战那场的效果,一出来就有人要失笑:搞怪的架势、熊猫人的妆还有日本剑戟片里的对砍和飙血,这一把玩得够远。不管是被誉为日本“演技一代男”的小田切让,还是香港的“虎标万金油”黄秋生,他们被角色的浮浅所约束,表现只能用失败来形容。至于黄奕等人,完全是失败中的失败。同样无法忍受的还有演员的配音,小田切让的一口中文配音,实在是半死不活。      这部片子有太多的非正常,不像黑帮的黑帮,不像老大的老大,有的人物神出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