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是个聪明人。他入行后拍了三部电影,除去第一部不好说他和姜文谁才是真正主导的《寻枪》之外,后面两部《可可西里》和《南京!南京!》都是利用题材牢牢地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国人又往往是会有意或无意地将题材和影片本身混淆在一起的(关于本片的讨论很多都是关于反日的,而无关电影本身),所以这种占尽先机的选题无疑是聪明的。成为话题,就是成功的,作为一部电影作品如何,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眼下,这部影片引发的话题已经降温了,影片的票房也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聪明的陆导又该策划他的下一部影片去了。我总是在一部影片的喧闹退去之后才看,因为这样可以拨开题材,关注电影本身;可以不谈国耻,只谈电影。
影片开始时,镜头分别给了日军攻城和国军内讧,我以为这会是一部纪录片风格的电影。当看到刘烨扮演的陆剑雄他们就义时突然高喊“中国不会亡”时,我知道,不是的,镜头里的内容并不是忠实记录的,而是随时准备应导演的要求煽一把情的。与这场戏相对应的,江一燕扮演的小江等人自告奋勇去给日军当慰安妇那场戏,煽情更是不遗余力。我明知道是在煽情,而且相当生硬,眼睛还是湿润了。在煽情这个问题上,我能理解导演,在拍摄这个题材时,控制住自己不煽情,何其难也!不过,既然导演选择了走煽情路线,影片就需要有一个主线,需要有一个持续的推动影片发展的内在力量。可是没有。结果就是导致了影片前后风格的割裂,更主要的,导致了影片视角的凌乱。
影片的视角在中日双方视角的交替中进行,双方的镜头基本各半。中国方面主要人物比较多,次第登场又次第谢幕,接力一般各领风骚数分钟,只有范伟扮演的唐先生勉强算一个线索人物,他们一家人的命运在一段时间内构成推动影片发展的重要元素。相比陆剑雄、高圆圆扮演的姜老师等人的不知所云,这个唐先生还算是丰满一些、真实一些。不过最后,他为了让拉贝的另一个随从离开而自己留下,形象瞬间高大起来了,可是想到之前他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向日本人告密说安全区里有受伤的中国军人,这个原本显得比较真实的人物也变得不可信了。他死后,接力棒传给了小豆子,他能否活下去成了一个新的悬念。可就在这一次次接力棒的传递中,视角一次次地变化,越来越混乱,到小豆子接棒时已经完全失控了。
日本方面的主人公是角川,他也是整部影片唯一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他的心理历程构成了这一边对于影片发展的推动力。可是他虽然一以贯之,但他是游离于影片之外的,特别是跟日本这一边格格不入。他是一个保有人性的日本士兵,面对杀戮,他会恐惧;他会想家;在把第一次给了一个叫百合子的慰安妇之后,他会想要娶她;百合子以及长得像她的女人的死,会让他受到很大的刺激。可是除他之外,日本方面更多的还是对日本人暴行的展示。于是,角川这个人物就因为与他所在的背景格格不入而显得不伦不类,他的个人成长乃至最后的毁灭与影片基本上是两个故事。导演希望更客观地表现这场人间悲剧,可是如果不对这场大屠杀产生的原因和日本士兵变态行为的背后进行思考的话,将镜头对准个别良心未泯的士兵是没有意义的,角川最后的自杀也显得毫无说服力。关于角川的自杀,想多说两句。在这里导演实在用力过度了。当看到角川在接近结尾的庆典中的表现时,我以为本来良心未泯的他会在那样一场仪式中变得坚定起来,成为与他的战友一样的杀人机器。如果电影这么拍,我至少会补上一颗★。
就这样,在中国这边混乱的视角和日本那边薄弱的视角的不断切换中,这部电影已经完全成了一锅浆糊,不知道导演究竟想表现什么。
影片采用了黑白的形式,很容易让人想起《辛德勒的名单》和《鬼子来了》。前者是影史经典,后者虽说遭遇了禁映和诸多口水,但是在我看来,它是表现抗日战争和中国人人性的最佳范本。这两部影片之所以优秀,情绪的克制和视角的把握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后者。观众始终在用主人公的眼睛进行观察,用主人公的大脑进行思考,所以可以跟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而本片视角的杂乱使得观众常常无所适从,不知该关心谁,于是只好关注题材本身带给我们的震撼,这种震撼也许可以让观众忽略对影片的关注。这正是陆导选择这种题材的聪明之处。
眼下,这部影片引发的话题已经降温了,影片的票房也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聪明的陆导又该策划他的下一部影片去了。我总是在一部影片的喧闹退去之后才看,因为这样可以拨开题材,关注电影本身;可以不谈国耻,只谈电影。
影片开始时,镜头分别给了日军攻城和国军内讧,我以为这会是一部纪录片风格的电影。当看到刘烨扮演的陆剑雄他们就义时突然高喊“中国不会亡”时,我知道,不是的,镜头里的内容并不是忠实记录的,而是随时准备应导演的要求煽一把情的。与这场戏相对应的,江一燕扮演的小江等人自告奋勇去给日军当慰安妇那场戏,煽情更是不遗余力。我明知道是在煽情,而且相当生硬,眼睛还是湿润了。在煽情这个问题上,我能理解导演,在拍摄这个题材时,控制住自己不煽情,何其难也!不过,既然导演选择了走煽情路线,影片就需要有一个主线,需要有一个持续的推动影片发展的内在力量。可是没有。结果就是导致了影片前后风格的割裂,更主要的,导致了影片视角的凌乱。
影片的视角在中日双方视角的交替中进行,双方的镜头基本各半。中国方面主要人物比较多,次第登场又次第谢幕,接力一般各领风骚数分钟,只有范伟扮演的唐先生勉强算一个线索人物,他们一家人的命运在一段时间内构成推动影片发展的重要元素。相比陆剑雄、高圆圆扮演的姜老师等人的不知所云,这个唐先生还算是丰满一些、真实一些。不过最后,他为了让拉贝的另一个随从离开而自己留下,形象瞬间高大起来了,可是想到之前他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向日本人告密说安全区里有受伤的中国军人,这个原本显得比较真实的人物也变得不可信了。他死后,接力棒传给了小豆子,他能否活下去成了一个新的悬念。可就在这一次次接力棒的传递中,视角一次次地变化,越来越混乱,到小豆子接棒时已经完全失控了。
日本方面的主人公是角川,他也是整部影片唯一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他的心理历程构成了这一边对于影片发展的推动力。可是他虽然一以贯之,但他是游离于影片之外的,特别是跟日本这一边格格不入。他是一个保有人性的日本士兵,面对杀戮,他会恐惧;他会想家;在把第一次给了一个叫百合子的慰安妇之后,他会想要娶她;百合子以及长得像她的女人的死,会让他受到很大的刺激。可是除他之外,日本方面更多的还是对日本人暴行的展示。于是,角川这个人物就因为与他所在的背景格格不入而显得不伦不类,他的个人成长乃至最后的毁灭与影片基本上是两个故事。导演希望更客观地表现这场人间悲剧,可是如果不对这场大屠杀产生的原因和日本士兵变态行为的背后进行思考的话,将镜头对准个别良心未泯的士兵是没有意义的,角川最后的自杀也显得毫无说服力。关于角川的自杀,想多说两句。在这里导演实在用力过度了。当看到角川在接近结尾的庆典中的表现时,我以为本来良心未泯的他会在那样一场仪式中变得坚定起来,成为与他的战友一样的杀人机器。如果电影这么拍,我至少会补上一颗★。
就这样,在中国这边混乱的视角和日本那边薄弱的视角的不断切换中,这部电影已经完全成了一锅浆糊,不知道导演究竟想表现什么。
影片采用了黑白的形式,很容易让人想起《辛德勒的名单》和《鬼子来了》。前者是影史经典,后者虽说遭遇了禁映和诸多口水,但是在我看来,它是表现抗日战争和中国人人性的最佳范本。这两部影片之所以优秀,情绪的克制和视角的把握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后者。观众始终在用主人公的眼睛进行观察,用主人公的大脑进行思考,所以可以跟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而本片视角的杂乱使得观众常常无所适从,不知该关心谁,于是只好关注题材本身带给我们的震撼,这种震撼也许可以让观众忽略对影片的关注。这正是陆导选择这种题材的聪明之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