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先看的原著。07年《人民文学》第10期。悬疑小说不少,谍战题材也挺多,可这本书把两者揉到一起,而且憋足了劲把悬疑进行到底,直到一切都尘埃落定,湮没于历史中,答案的揭晓让人恍然大悟。一口气读完只觉酣畅淋漓,回肠荡气。后来听说得了“茅盾文学奖”,吃惊之余也为这奖项不带有色眼镜来看这部通俗味道的确很浓的作品的“不拘一格”深感庆幸。然后就听说拍了电影。
昨天看过之后,觉得电影和原著相比,逊色太多。
最大的败笔就是过早揭露谜底。这是悬疑片。导演在前面铺垫工夫作得十足十的前提下赛程过半就急于抖包袱。有嫌疑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我这时还期待着让所有人都惨烈地不动声色地死去,让观众在一团迷雾中最后真相大白。多《无人生还》啊!可是他竟然就把谁是老鬼就那么轻轻松松地抖了出来。然后还莫名其妙地加了“老枪”这个人物。呵呵,我觉得这明显是为了加戏,或者不甘心就这么让顾晓梦和吴志国当路人甲,担心浪费了周迅的苦情戏和张涵予的一脸正气。
其二是人物设置的变化。李宁玉是老鬼,原著里把这个人物设置得合情合理,也震撼人心。而电影预告片一出来我就心说“坏了”,周迅不论是在预告片里占的比重和打的灯光亮度就让我认识到周迅绝对是主角,她绝对不会只演一个军统女特务。果不出所料。原著里的顾晓梦背景是B+C,李宁玉是A+C,到电影里就变成了周迅是A+B,李冰冰是C+C了。为了映衬女地下党的高大形象而把所有光环都加在她身上。而这才显得她的牺牲尤其不值。
其三,原著里老鬼想放出去的情报是真情报。因为被敌人截获,并且情报内容非常重要(共产党组织代表集会的时间地点暴露了,必须取消),所以才如此迫切地不顾一切地宁肯牺牲生命也要把情报送出去,这里面有很多不得已。而电影里是因为周迅送了假情报,觉得对不起同志,所以牺牲了自己。这两件事不能相提并论。顾晓梦是花了一架飞机的重额贿赂才得以被安插进司令部的一个小干事。如此高昂的代价最终只换来了暗杀行动中一名同志的牺牲得以避免。我觉得这绝对是意气用事。这说明她缺乏一个深谋远虑的共产党员的素质,“你很重要,花了这么大心血才安插下去的棋子,为了避免一次刺杀行动的失败就彻底断了这条线,我觉得顾晓梦的死不太值得。她留在司令部绝对比吴志国更有价值(因为吴根本没有机会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情报)。为了理想光荣地死和屈辱地活哪个更崇高。同志牺牲保全自己,自己也奋不顾身地去死还是眼睁睁看着同志的牺牲把指甲掐断可脸上还神色如常哪个更让人震憾?不能因为周迅就得拍感情戏,不能因为她演技好就自动乱了阵脚。
原著里顾晓梦是军统特务,那一架飞机是戴笠拿钱的。最后所有人里只顾晓梦全身而退。我觉得这个有说服力。而顾和李的情谊也可以理解为国共面对日伪时的敌忾同仇。那多好。
其四,小细节的问题。原著中李宁玉的衣袋里插了一支钢笔让那个送情报的清洁工不靠近她。而电影里没有丝毫这样的暗示。那两个地下党因为故意不看他还引发了日本人的怀疑。还有就是笔迹的问题。我觉得彩票上传递情报的文字不可能是老鬼亲笔。原著里说情报是从老鬼手里送出的传递过程中被截获,这才有了老鬼的笔迹。唉,电影里的笔迹鉴定没有来由。
还有就是刑具的设置,很血腥。而且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可导演显然在这方面很有偏好。可你的牌是悬疑啊,不是血腥恐怖啊。怎么能放着自己的好牌被生生浪费呢?悬疑啊,如果能拍成中国谍战版《无人生还》那得多牛X啊!可是导演放弃了成为一个牛X的机会,低估了观众的智商(不过这也说不定。昨天看完电影出来在洗手间里听到有人问,到底谁是老鬼啊?当场晕死)再加上过高估计了观众对重口味的期待。唉。
这片整体看来还行。冲着那么多明星卖力出演,冲着给黄晓明终于找了个配音,冲着电影场景、道具、氛围、音乐,还有苏有朋的演技,都值得一进电影院。但是可能我看过原著对它期待太高。平心而论,它也算一部很好的国产类型片了。
PS. 一部真正的好电影,不在于你用了多少明星,靠的绝对是剧本剧情。导演很重要,明星也很重要,投资当然更重要。但没有好剧本,那就是南辕北辙。
昨天看过之后,觉得电影和原著相比,逊色太多。
最大的败笔就是过早揭露谜底。这是悬疑片。导演在前面铺垫工夫作得十足十的前提下赛程过半就急于抖包袱。有嫌疑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我这时还期待着让所有人都惨烈地不动声色地死去,让观众在一团迷雾中最后真相大白。多《无人生还》啊!可是他竟然就把谁是老鬼就那么轻轻松松地抖了出来。然后还莫名其妙地加了“老枪”这个人物。呵呵,我觉得这明显是为了加戏,或者不甘心就这么让顾晓梦和吴志国当路人甲,担心浪费了周迅的苦情戏和张涵予的一脸正气。
其二是人物设置的变化。李宁玉是老鬼,原著里把这个人物设置得合情合理,也震撼人心。而电影预告片一出来我就心说“坏了”,周迅不论是在预告片里占的比重和打的灯光亮度就让我认识到周迅绝对是主角,她绝对不会只演一个军统女特务。果不出所料。原著里的顾晓梦背景是B+C,李宁玉是A+C,到电影里就变成了周迅是A+B,李冰冰是C+C了。为了映衬女地下党的高大形象而把所有光环都加在她身上。而这才显得她的牺牲尤其不值。
其三,原著里老鬼想放出去的情报是真情报。因为被敌人截获,并且情报内容非常重要(共产党组织代表集会的时间地点暴露了,必须取消),所以才如此迫切地不顾一切地宁肯牺牲生命也要把情报送出去,这里面有很多不得已。而电影里是因为周迅送了假情报,觉得对不起同志,所以牺牲了自己。这两件事不能相提并论。顾晓梦是花了一架飞机的重额贿赂才得以被安插进司令部的一个小干事。如此高昂的代价最终只换来了暗杀行动中一名同志的牺牲得以避免。我觉得这绝对是意气用事。这说明她缺乏一个深谋远虑的共产党员的素质,“你很重要,花了这么大心血才安插下去的棋子,为了避免一次刺杀行动的失败就彻底断了这条线,我觉得顾晓梦的死不太值得。她留在司令部绝对比吴志国更有价值(因为吴根本没有机会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情报)。为了理想光荣地死和屈辱地活哪个更崇高。同志牺牲保全自己,自己也奋不顾身地去死还是眼睁睁看着同志的牺牲把指甲掐断可脸上还神色如常哪个更让人震憾?不能因为周迅就得拍感情戏,不能因为她演技好就自动乱了阵脚。
原著里顾晓梦是军统特务,那一架飞机是戴笠拿钱的。最后所有人里只顾晓梦全身而退。我觉得这个有说服力。而顾和李的情谊也可以理解为国共面对日伪时的敌忾同仇。那多好。
其四,小细节的问题。原著中李宁玉的衣袋里插了一支钢笔让那个送情报的清洁工不靠近她。而电影里没有丝毫这样的暗示。那两个地下党因为故意不看他还引发了日本人的怀疑。还有就是笔迹的问题。我觉得彩票上传递情报的文字不可能是老鬼亲笔。原著里说情报是从老鬼手里送出的传递过程中被截获,这才有了老鬼的笔迹。唉,电影里的笔迹鉴定没有来由。
还有就是刑具的设置,很血腥。而且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可导演显然在这方面很有偏好。可你的牌是悬疑啊,不是血腥恐怖啊。怎么能放着自己的好牌被生生浪费呢?悬疑啊,如果能拍成中国谍战版《无人生还》那得多牛X啊!可是导演放弃了成为一个牛X的机会,低估了观众的智商(不过这也说不定。昨天看完电影出来在洗手间里听到有人问,到底谁是老鬼啊?当场晕死)再加上过高估计了观众对重口味的期待。唉。
这片整体看来还行。冲着那么多明星卖力出演,冲着给黄晓明终于找了个配音,冲着电影场景、道具、氛围、音乐,还有苏有朋的演技,都值得一进电影院。但是可能我看过原著对它期待太高。平心而论,它也算一部很好的国产类型片了。
PS. 一部真正的好电影,不在于你用了多少明星,靠的绝对是剧本剧情。导演很重要,明星也很重要,投资当然更重要。但没有好剧本,那就是南辕北辙。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