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月, 2011的博文

人生从来没有捷径《永无止境 Limitless》

  你是否为屡次重修考不过高数2痛苦?   你是否为考不过专八外语几近吐血?      你是否为女友嫌你"没车没房父母健在"抛弃你而夜夜宿醉?   你是否被房贷车贷孩子贷逼得恨不得一刀捅死自己而忧伤?      你是否为毕业找工作而烦恼?   你是否为写不出一份像样的回报报告抓耳挠腮?      你是否为股票投资节节败退险些跳楼?   你是否为竞选不上某个高管职务忍气吞声多年?      现在你有救了,艾文公司为你研发一颗喂养你大脑的"伟哥"NZT,让你大脑利用率由原来人类最多20%在30秒内迅速提高到100%,激发无线潜能,神马都是浮云,你懂的!      这就是电影《永无止境 Limitless》给你一个命题。这篇剧本很俗,故事情节一般,没有剧情BUG,男主角金发碧眼挺TM帅的,但我看完以后有点的思索。      男主角Eddie是个三流小作家,大学毕业和女友结婚没几个月女友因为他实在是太没出息了离开了他,几年后Eddie一如既往苦困的生活在唐人街一个中餐馆楼上的小房间里。有一天他终于拿到了出版商的合约,但接近Deadline却写不出任何故事。这时他遇上昔日以贩毒为生的老娘舅,老娘舅给了他艾文公司没有经过审批的私自研究的小药丸NZT,说吃了什么灵感都有了。Eddie吃完NZT以后大脑飞速运转,确实利用小小的NZT完成了大作,一时备受出版商青睐。他想要更多NZT,他博回了出走的女友,凭借10万高利贷在股市创造奇迹收到了媒体和金融大鳄的关注,接着他也掉进了大鳄们为他精心设计的陷阱。      但Eddie的娘舅死于一场谋杀,艾文公司已不再生产该类药物,同时很多人想要拿剩下的一包NZT,世上仅有的一包NZT被Eddie在谋杀现场偷得。每天一颗NZT,Eddie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什么语言张口就来,三天学会钢琴,十天炒股赚几千万,Eddie上了报纸头条,Eddie无所不能,魅力非凡,很多人盯上了他,其中有二道毒贩子,高利贷借贷者,有金融大鳄德尼罗。德尼罗希望他参与并购案,并给予他高额回报,Eddie依旧靠着每天一颗NZT完成自己的急速飞跃。中间情节依旧离不开好莱坞追杀和一环一环的连环计谋,最后的结局并无新颖。Eddie依靠着服用NZT扶摇直上开始竞选美国总统,当然最后Eddie也应该成功了。可是Eddie万万没有想到德...

陈嘉上的爱情裹脚布《画壁》

 莫名其妙的故事设定、丑到家的人物造型、渣一样的恶俗台词、山寨般的混搭场景和拙劣特效,陈嘉上成功拍出了一部超越和刷新《画皮》的烂片。      借助网友整理的人物关系图,我终于确信,《画壁》有模仿《大话西游》的意思。故事很简单,每一次入画就是穿越,画中是另外一个世界。书生回去找牡丹,却发现他最爱的人是芍药。受迫于种种无奈和各种原因,他不得不放下这段感情,继续上路。但是,陈嘉上充分暴露了他的低俗审美,他以为,放入一百号轻薄纱衣的美女,观众就能对着银幕意淫起来,满意而归。问题在于,如果你把目光移到主角以外的龙套配角们,顷刻间,你便会理解张达明在《大内密探零零发》的心情。      其实真要这么说,那已经太抬举《画壁》了。回想起来,整部电影最好的部分是片头字幕。从第一幕开始,《画壁》就像陈木胜的《新少林寺》,山谷追凶,然后误闯寺庙,一股烂片气息,扑面而来。紧接着,陈嘉上熟门熟路,玩起了《画皮》的爱情游戏。她爱他,他不爱她,她爱的好像是他,她最后发现爱的是他……满篇的陈腔滥调,拖沓冗长的戏份。他让毫不相干的人大声质问,什么是爱,如何处理三角恋,如此操蛋,如此老掉牙。有人还以为,《画皮》大赚后,陈嘉上能否有点追求,现在看来,他已经沉浸在了骗钱和洗钱把戏中,继续透支信誉,乐在其中。      从人物造型上,《画壁》彻底失败。以次充好不说,众仙女清一色的破布蔽体,纯属地摊货。从大远景看,你会以为是女儿国版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就近一看,你又会觉得它是装纯的《肉蒲团》;不远不近的话,它又只能是一部没有逻辑的爱情肥皂剧。当然,《画壁》以上都不是,它就是一劣势的合拍大片。一会给你肥皂剧般爱情,一会给你骗三岁小儿的魔幻把戏。想看动作的话,它会安排一出莫名其妙的石头打架,再不然是崩溃版的海龟找它爸。想看特效的话,你会看到跟场景完全剥离的火焰,再不然是满屏幕的激光射灯。      在故事设定上,《画壁》依然失败。仙女们思慕凡间没错,渴望世俗生活也没错,但仙女的终极追求不应该是思春,更不会是希望他去干一番事业(到底谁死得早啊)。也难怪有人说,陈嘉上肯定在二三线小城市混熟了,深知广大女性观众的知音体需求。没有男人不能活,一边还要痛骂男人是条狗。最无厘头的事情莫过于挑老婆的场面,影片肯定会叫人想起电视台的相亲选秀,一群托。      至于台词,《画壁》更是失败中的失败。孙俪要凭空对话,...

拼命逞强,是香港人的浪漫《无敌福禄寿》

  香港电影早就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响当当金灿灿的名字了,这是难以否认的。狭小的市场,陈旧的题材,受众有限的文化模式,把处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纯粹香港电影一步步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所以我们越来越多的看到香港电影人走向外面的市场,大陆,东南亚,美国,似乎原汁原味的香港情怀已经很难再见了。    不过,这种困兽犹斗,竭力一搏的逞能,大概就是香港的最后一脉血液。       喜剧很难拍,要放得下自己的尊严和面子,又要拉得住观众的兴趣和投入。前者做不好,容易变成自我作践的耍宝,后者做不好,就是赤裸裸侮辱着观众的智商。在这方面,香港的市民喜剧倒是很好的表率。    写小人物,永远是喜剧成功的不二法则。小人物的特点很明显,活在鸡毛蒜皮的事情里却有心比天高的梦想,喜怒无常的生活里却有咬牙坚持的决绝,纷繁往复的红尘里却有单纯执着的动力。为了五十万,去打擂台,就是这么简单的逻辑。要说从中分解出多少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心理挣扎,那是并没有多少的。可是当一部作品想要呈现的就是这种热腾腾的血气方刚的拼劲儿的时候,你还要要求什么呢?    而市民喜剧厉害的地方恰好在于,无论用多么直白干脆的情节,无论用多么扁平虚构的人物,无论故事和情节是多么一根筋没脑子,但是它确确实实让你在看完最后一个镜头的时候热血喷涌,咬紧槽牙,似乎一站起来,也能双脚一使劲,就旱地生拔上房顶似的。这是血性的东西。       王祖蓝的角色在片中说,拼命逞强,是男人的浪漫。我听着这话,脑子里出现的是张彻镜头前盘场大战的壮烈,是周润发从摩托车上摔倒的悲情,是李小龙尖叫着独自冲入敌阵的畅快。这是男人的浪漫,也是香港人的浪漫。    不管怎么样,当看到那些粤语的笑话还在,看到神经质的悲喜还在,看到油麻地和旺角还在,那我就知道,香港电影还在,还在拼命逞强,还在咬牙坚持。   

二代目的绿灯《绿灯侠》

 之前没对这片有太高期待,看了之后,发现并没有传说的那么差,尤其是对于DC漫迷来说。但是,本片的漫画感较强,换句话说,本片有点儿宅向。其实,本片已经对原作的设定做了不少更改。我个人对这些更改倒不大介意,但也许这种改动会两边不讨好。      本片不惜工本,营造了庞大的外星世界。特效确实非常强大,银河和外星人的科幻感也很好,毕竟绿灯侠的看点就是用能量制造各种形象,再适合CG不过。片中绿灯侠变出的那些武器都很棒。有些小细节也蛮有意思,比如解剖阿宾・苏时对于外星人生理的观察、不同星球的人制服表面有微妙的区别等。      之前令人颇为担心的一点是绿灯侠制服,因为是纯CG。事实证明这个制服在多数情况下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中景和近景。但是在某几个远景(特别是外星背景的)就有些像游戏CG了。      比较糟糕的是眼罩,这种东西在漫画里是合理的,看起来也正常,但是放到真人版里怎么看怎么别扭。(眼罩这玩意就是和现实世界不搭,即使是漫画,如果画风超级写实比如Alex Ross,他笔下的绿灯侠眼罩也看着很奇怪。)而且这眼罩完全不能起到隐藏身份的效果,影片里哈尔也一下子就被认出来了……这算是对"漫画世界的规则"的吐槽么……         在Marvel系列影片的冲击下,华纳(和DC漫画)想要借这部影片树立DC宇宙的电影系列。在这样的野心之下,这部影片照理说应该对不看漫画的一般观众较为友好,并吸引他们进一步了解DC世界才对。但是本片尽管朝这个方向在努力,但平衡把握得还不大好。      如果你很了解绿灯侠和DC,那么这片子的内容很丰富。而且有各种致敬――像是哈尔说的那些很�的誓词、模仿超人电影的"阳台把妹"、以及最后的大拳……如果不了解,就会觉得它的安排比较奇怪,有些地方缺乏交代,有些地方却又略显过度。      本来这种英雄片的剧情就是不太复杂的――主角获得能力、经受磨练、把妹、拯救世界,从蜘蛛侠到阿凡达莫不如是。但是,由于这既是整个系列的第一部,又要担负开创DC系列的责任,片子里被塞进了太多的线索:绿灯侠的背景;Parallax的来源;哈尔的成长;哈尔和卡罗尔的关系;政府的秘密研究计划;哈蒙德的故事;绿灯军团……      单是要说清绿灯军团和Parallax就不容易了。所以影片里的世界尽管十分宏大,但由于不够深入,给人的感觉像...

《恶老板》:笑点三俗,结构精巧

  最近网上反三俗的消息似乎消停了,原因相信大家都明白,跟飞涨的CPI,不断频发的事故相比,三俗算多大点事啊,真是白瞎了那些道貌岸然的专家,高举道德的旗帜大呼爱国爱民的良苦用心了。其实,审美和审丑都是一种个人趣味倾向,你可以对着领袖头像高山仰止,我也能看着芙蓉姐姐玉照艳羡不已(特别是她成功减肥后),你喜欢向着明月、鲜花咏哦,我愿意冲着狗屎、小草低吟,本来就两不相干,何必硬扯到一起,彼此看着都恶心。          我无意挖苦任何人,我只是觉得有时候生命比所谓道德更重要,自由比金钱更重要,快乐比权利更重要。这也是我由一个习惯性审美的人变成喜欢审丑的最大原因之一,也可能跟这个社会风气的是非颠倒有关,审美已经无法给人愉悦,反而通过审丑获得暂时的欢乐和放松。毕竟太压抑,总要有个渠道释放,芙蓉姐姐和凤姐的微博粉丝量连名人明星都望尘莫及也充分印证了这点。所以,当我看电影《伴娘》和《恶老板》时,那种莫名的兴奋是不言而喻的。          《伴娘》一度被影评人冠以本年度黑马的称号,不料《恶老板》紧随其后,以截然相反的男星豪华阵容,精巧的故事结构,更加三俗的爆棚笑料横空杀出,"年度黑马"是否被《恶老板》抢走不得而知,至少给影评人增加困扰是一定的了。作为我,一个备受老板鸟气历史由来已久的窝囊废来说,则更喜欢《恶老板》出尽恶气后的酣畅淋漓。《恶老板》不像《两杆大烟枪》有花哨的叙事架构和复杂的人物关系,也不像《伴娘》在恶搞的同时形而上的去探讨友情和生活方式,它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平铺直叙中,将简单的故事讲的不仅有《两杆大烟枪》的精妙有趣,而且极尽恶搞之能事,把三俗进行的纯粹彻底。个人以为,这种不带任何说教的单一叙事模式,非但不招人厌恶,反而黑色幽默的轻松,三俗恶搞的可爱。          不走寻常路是喜剧电影的基本套路,在观众日渐疲劳,笑点越来越高的今天,想让观众大笑都难,更别说把喜剧效果控制满全场。这点《伴娘》和《恶老板》都做到了。粗口和恶搞是本故事最大的特点,加之三个倒霉蛋级别的男主,阴错阳差中搞出的那些低幼的糗事,想不笑都难。影片的很多笑料来自前半部分三个半吊子被欺负时的桥段,而观众在笑过之后一抒郁闷则赖于三个人颠覆式的故事结局。          本片的亮点还在于两套超豪华的明星阵容,第一套:三位男主分别由杰森-贝特...

《窃听风云2》:一次伟大的复仇

 文/公元1874      (有剧透)      坦白说,两年前的《窃听风云》我是不怎么喜欢的。那部电影尽管叙事沉稳,演员发挥良好,但这应该算是电影的基本要求而非亮点(或者说大家对华语电影的要求已经降低到这个层面了?),整个故事波澜不惊,一群警察窃听嫌疑人、发现股票内幕、贪心、接着被贪心害,这样的故事更像是《法制晚报》一类的社会版上的内容。这个故事警醒而富于教育意义,但我对麦庄的要求应该是要放到《无间道》那个层面的,于是像《窃听风云》这样平铺直叙的电影,我只能给一个及格分数。      好在电影票房不错,有了第二集的续集,所以我很期待另起炉灶的续集,因为这次古天乐、吴彦祖和刘青云三位主演不再都是警察,他们有着各自的身份,针锋相对,势均力敌,这样的格局看起来,会比第一集好玩许多。      看完了《 窃听风云2 》,我确然感觉到,它的确是在各方面都超越了第一集,尤其是在叙事上。      第一集是没有什么包袱的,故事的转折点是他们发现股票的内幕交易,故事纠结的核心点在于"警察应该不应该贪赃枉法"上;而第二集则要高明许多,变成了三层的推进:第一层,一场车祸引发出"谁在窃听刘青云"的疑问;接着逐渐解开第一层,转而进入第二层:"吴彦祖为什么要窃听刘青云?",接着在揭开第二层的过程里凸显出第三层:"吴彦祖为什么要对付地主会?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观众会在这三层悬疑的逐渐揭露里获得观影的快感,而且情绪一直被提起来,加上麦庄对于每一层故事设计的精致,让我在电影院里有一种迫不及待想知晓真相的欲望。      这是一个有那么一点荡气回肠意味的故事。吴彦祖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刘青云只是一个跟其他地主会的人一样的棋子(从每个人手机一样那场戏上可以体现出这个角色的"可有可无"性,换成任何一个地主会的人都行),而古天乐则是推动整个故事向前发展的行动派。我在看《 窃听风云2 》之前,无论如何没有想到这会是一个复仇的故事,而且是那么伟大的复仇。吴彦祖这次的角色十分让人喜欢,他身负杀父之仇,孤身一人对抗势力庞大的地主会,从一开始就没想过活着离开。而他一切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自己能有钱,而是要把地主会的钱吐给慈善基金,再让那些被749套牢的股民能够有松一口气的机会。他精心设计了整个局,...

【赤色危机2010】动作有型 剧情没劲

睁大眼睛,这可是《猛龙》前传! 方聿南 发布于: 2011-09-16 16:48   神作《猛龙》诞生至今已经六年,在此期间猛龙帮翘首以盼,可李仁港悠然自得鼓捣起了古装大片圈钱,一切续集的可能都成了泡影。      好在导演无心,演员有意,《猛龙》里老外大反派迈克尔・宾早就想过一回导演瘾,于是拉上《猛龙》里被他秒杀的高级警察任达华,再找来样貌颇似Q姐的Phoenix Chou,这出《赤色危机》实打实可算是《猛龙》的前传。      只是演员被山寨了的情况下,电影质量也不免要被山寨。迈克尔・宾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演员,在《猛龙》中甚至是表演最上佳的一位,但他的导演功力就跟片中那些配角的演技一样稚嫩。剧本也同样不堪,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精神领袖的保镖和最危险的恐怖分子会以这么一种弱智的形式来回搏杀,不需要军事迷和格斗迷,就能挑出无数毛病来。把他们的角色换成孩子,手中的刀枪换成玩具,打斗的方式换成王八拳大挥,这就是一出现实中随处可见的幼儿园儿童追逐打闹。      但这部前传,有一个地方做到了创新,是必须夸奖的。一般动作片,最厉害的大反派都在最后才被灭,本片却是例外,他的大反派,谁也想不到:绝不是任达华,这家伙和迈克尔・宾打了半天,被寝技加匕首加主角光环弄死――而是一开始在露天大排档暴打迈克尔・宾的几个小混混,他们看上去不自量力,但一出手就把迈克尔・宾揍得满地滚,比看似大反派的任达华厉害百倍。在他们趴下的那一刻,导演就在暗示观众,大反派挂了,都散了吧,再看下去可就浪费时间啦。 整体拍摄色调不错,全部演员说英文,看到粤A、粤Y的蓝牌车才知道是广东省内郊区拍摄完成的!女主不漂亮却有一股特别的诱惑力,迈克尔・宾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演员,在《猛龙》中甚至是表演最上佳的一位,但他的导演功力就跟片中那些配角的演技一样稚嫩。 一般动作片,最厉害的大反派都在最后才被灭,本片却是例外,他的大反派,谁也想不到:绝不是任达华,这家伙和迈克尔・宾打了半天,被寝技加匕首加主角光环弄死――而是一开始在露天大排档暴打迈克尔・宾的几个小混混,他们看上去不自量力,但一出手就把迈克尔・宾揍得满地滚,比看似大反派的任达华厉害百倍。在他们趴下的那一刻,导演就在暗示观众,大反派挂了,都散了吧,再看下去可就浪费时间啦。 著名宗教大师到亚洲国家博玛向信众演讲,同行的包括一班高僧及随...

吴宇森的最高峰。《变脸》

  凭借"暴力美学"所积攒的声誉和市场,吴宇森获得了执导真正的好莱坞大制作的机会。拍过好莱坞片子的华人导演不少,陈凯歌(《温柔地杀我》)不用提了,于仁泰(《杰森大战弗雷迪》)剑走偏锋,徐克(《双重火力》)反响几乎没有。除了李安确实是华人之光,凭《断背山》的一座最佳导演小金人奠定了其真正大师的地位。但一来他的电影生涯完全植根美国,不能算狭义的华人导演,二来也毕竟没拍过如《变脸》这样大卡司大制作的商业大片。(《绿巨人》算吗?但票房口碑双输是事实)   之所以只有吴宇森在好莱坞商业大片中如鱼得水,几部片子票房口碑都不错,还得从他发家的"暴力美学"说起。简单说,暴力美学就是枪战场面的风格化:血浆共子弹一色,玻璃与鸽子起飞。加上慢镜、教堂圣像的空镜头,还要有双雄的举枪对峙。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大家都找的到他的套路。但开创一个风格,并成为经典,就真的是天才一般的创举了。   其实吴宇森本质上是个极度浪漫的人,看一看他对满镜几乎到了滥用的程度,就知道这种浪漫有多纯情。这种纯情的浪漫植入"江湖"这一载体,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暴力美学。事实上,这跟武侠小说的风骨是最接近的,因而这种暴力美学其实最对少年的胃口――萌动的荷尔蒙在倾泻的子弹和刺激中得到了释放,而唯美的画面也是最符合纯情少年的口味的。当然这种唯美要用暴力来包装,因为少年们不好意思直接纯情,就像他们鄙视女同桌看琼瑶小说,自己偷偷一看却泪流满面――行走江湖,最重要的是面子。你看《此间的少年》多敏锐,就是把武侠小说的言情内核抽出来,男生没有不喜欢的。   这样的纯情自然也体现在叙事层面,人物形象往往鲜明到有些脸谱化,主人公是英雄主义的,在故事中往往还要完成成长的过程。好人一定非常讲义气,同时对爱情毫无保留,甘愿赴死。背叛了兄弟的人一定会变成最坏的人。这种人与人之间关系很理想主义的设定,当然也最对纯情少年的胃口。   这样的纯情的浪漫,放在江湖这个格局下,用暴力美学的画面风格表现,可以说兼具武侠小说的形意。但一但到了更大的格局,就显得有些幼稚、孩子气。比如那部《喋血街头》,暴力美学的风格没丢,人物设定和走向也很经典,但他追求了宏大的叙事,结果就显得有点情怀太弱。   说回这部《变脸》,我认为这是吴氏电影的最高峰。一个导演的最高成就,跟其他所有工作是一样的,除了自己的...

看《白蛇传说》三个意想不到

  “白蛇传”的故事可以说是最为深入人心的一个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之一,它有着中国文化意义上的价值观,以及属于中国的神话以及魔法设定。假若按照好莱坞魔幻大片的手法来拍,是可以拍出中国式的大片的,而这方面,比起诸如《无极》这样的白手架空魔幻电影,或者《唐吉可德》这样的借鉴国外故事的电影来讲,是取巧而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的。不过白蛇和许仙的故事因为传统故事的深入人心和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印象,也让电影的突破有了难度。《白蛇传说》很有魄力,排山倒海般的特效动作场面,很快就颠覆电视剧版“白蛇传”那种黄梅小调的印象,而程小东糅合动作、爱情,加上神怪、特效等手段,呈现出了一种耳目一新的中国魔幻商业大片。看这部电影,起码有三个意想不到。           第一个没想到的是特效动作场面十分刚猛。“白蛇传”是一个爱情故事,重点在于美好的爱情,那种爱恨缠绵,以及法海棒打鸳鸯的戏剧冲突。不过《白蛇传说》没这么拍,以开阔境界的特效场面让电影直奔魔幻大片而去,爱情成了电影的元素之一,而非绝对重点,这也是大片的通行原则。不提重场戏水漫金山,开场的雪山擒妖一场戏就明确提示观众,这不仅是一部爱情片,更是一部特效动作片。特效景象之宏大磅礴,动作场面之生猛奇幻,使得《白蛇传说》足以在中国古装大片中占有一席之地。个人最喜欢的一段动作场面戏是夜河大战蝙蝠妖,画面炫目,情节诡异,动作凌厉,扣人心弦。看完电影回来想了想也是,程小东做导演显然是要加码动作戏,否则就请一位擅长爱情戏导演了。而这一点也是商业大片和文艺片的区别,举个例子,徐克的《倩女幽魂》是商业片,而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就是文艺片。两者的区别在于,我们看《倩女幽魂》看到的是徐克在视觉特效上的革命,而《东邪西毒》的动作场面都是徐克玩过的,它的出彩之处在于对情感的细腻表现。           第二个没想到的是喜剧副线设置得如此娱乐。作为一部商业色彩浓郁电影,如何让观众在刚猛的特效冲击下不产生视觉疲劳?当然是无伤大雅的喜剧细节了,这也是娱乐大片里常有的。《白蛇传说》有一条负责搞笑的副线,即法海大徒弟“能忍”和青蛇这一对新鲜组合,就像《哈利波特》里有罗恩这个负责喜剧的角色一样,能忍和青蛇的娱乐“笑果...

我会给她装上一副翅膀《灰姑娘:很久很久以前》

  记得小的时候姑姑给我买了格林童话全册,那么多故事我总是在睡前颠过来掉过去的看,很费解的是,一直对灰姑娘的故事情有独钟,寻找爱情过程总是很艰难,还 有很经典的最后那句"从此,王子和王妃过着幸福的生活",越长大越对这句话嗤之以鼻,童话毕竟是童话,一切的美好结局都只在童话里。       感谢在睡前看了这部电影,天知道有多久没有看电影了,一直内心浮躁的要命,总是无法沉淀下来,可是当Danielle热情的对待生活,对待大自然的时候, 我又好似看到了儿时童真的回忆。导演把新时期的独立女性身上的特质几乎全安在了Danielle的身上,王子怎能不爱她呢?当我看到王子在浑身脏兮兮、尤 其满手都是泥的灰姑娘面前求婚的时候只有一种想法:浪漫的爱情之路哪一个是容易的?最近身边的女性朋友一直在抱怨为什么自己为何没有找到对的人?为什么要 找呢,也许正如王子所言,彼此相遇,皆为巧合。我宁愿相信这有上天的旨意,虽然估计又被人笑为是迷信的傻姑娘,但是至少让我们依旧相信童话吧!       就电影而言,虽然是一个很俗很大众的爱情童话,但是至少会让人很舒服的看下去。其中几个情节还是很有趣的,一个是他们被吉普赛人制服时,人家说"只要你能 拿得动的东西,你都可以拿走"的时候,她先是从容地强调"我愿你说的话算数",然后背着王子就走,不矫情,不造作,弄得吉普赛人哈哈大笑。       --- 如果水中的鱼爱上了天上的飞鸟,可是它们是没有办法生活在一起的       --- 那我会给她装上一副翅膀       这是我觉得整个电影当中最令我动容的话,好久没写影评了,思维已经枯竭的要命了,至少脑海里还剩一句话:             相信爱,相信感觉,相信简单    在明珠台偶尔看到一点片段,喜欢这种文艺复兴时代为背景的片子,华丽,温和,就像我喜欢的拉斐尔的油画!    却原来是甜姐Drew Barrymore的作品,描绘发生在中世纪的法国一个简单故事,描述一个善良而坚强的女子,怎样获得自己不平凡的爱情的简单故事……    开篇的8岁女孩儿丹尼尔已经是一个聪明机灵活泼可爱的小淘气,期待着新妈妈与新姐妹的来临,希望这是一个美好生活的开始;可是,随着父亲的骤逝,一切以往 的美好...

[电影] 《启示》:梅尔・吉普森的血腥图腾!

     梅尔・吉普森导了三部电影,《勇敢的心》、《耶稣受难》、《启示》,个个血腥无比,一个把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泼墨于大银幕,一个专门针对汉语中“皮开肉绽”一词进行了深刻地银幕阐释,第三次,他干脆让一只黑豹生生撕碎一个土著猎人的脸……他的电影,往往把文明发展过程中残暴的一面作为故事巨大的背景,他的故事,却都是不折不扣的通俗剧。          《启示》没有想当然地滥用电脑特效(这方面,他一向相当节制),整体上采用了较为写实的风格——最早我还以为这会是个类似《木乃伊》那样的猎奇电影,结果完全不是。这种过于写实的影像风格,相必会叫一些对用电脑特效再现古玛雅文明怀有憧憬的观众相当失望,我倒觉得还好,梅尔・吉普森用一个惊心动魄的丛林故事,大大补偿了这种失望情绪。看这部电影,就像完成一次热带雨林腹地的神奇探险,大多数时间里,你难以预料故事的走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看这种电影,总是最令人愉快的。我自己简单梳理一下整个电影大致的脉络:       第一场戏用打猎和分猪肉交待人物关系和角色的性格特征,很奇妙;    第二场戏是丛林部落里的性玩笑,人物关系也从一小撮猎人扩大为整个部落,气氛很生动;    第三场戏引出部落屠杀这场突发的危机,打乱了部落内部相对简单的人物关系,建立全新的,敌对的矛盾关系,丰富了戏剧性;    第四场戏是俘虏被押解到城市,视野再度打开,故事格局变得更大,同时情节上则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未知因素;    第五场戏是竞技场上的杀人游戏,叙事在这里放弃了宏大的故事格局,把矛盾重新拉回到第三场戏交待过的俘虏和猎人们之间的敌对;    第六场戏,整个故事格局再度缩小,变成一场参与人数有限,惊心动魄的追捕游戏,一场生与死的猎杀故事,这大概也是正部影片最精彩和最具可看性的一个部分,平行蒙太奇不断切换两个重要危机场景:猎杀故事和地洞求生故事,直到两条线索合并。    最后的高潮部分,恰到好处地引出另一个重要景观:海岸上突然出现的西班牙战舰,意味着域外文明到达南美大陆,更深刻的危机、更宏大的主题,露出了冰山一角……          梅尔・吉普森是本片的编剧之一,能对结...

《波斯王子:时之刃》:玩月光宝盒的哈姆雷特

 这是一部结合了中国武术、自由搏击、跑酷、蹦极、滑板、攀岩、狗血爱情和月光宝盒的电子游戏版《王子复仇记》,虽然我对《波斯王子》这类动作冒险游戏不大感冒,但育碧的养成型游戏可是我的最爱,拿游戏改编电影固然能节约宣传成本,可也无形中拉抬了观众的期望值,一旦得罪了游戏迷,这堆胶片难免被愤怒的口水淹死——之前好莱坞那一堆臭名昭著的游戏改编电影就是前车之鉴。      现在看来,《波斯王子:时之刃》倒是一部做得很出色的商业大片,养眼之余,整个故事有头有尾,悬念与高潮迭出,应该说达到了制片人布莱克海默所说的“一个好的故事才是电影成功的关键”的标准(我觉得本片特别适合6~14岁的小朋友观赏)。不过跟让布莱克海默和迪斯尼捞遍全球的《加勒比海盗》系列比起来,《波斯王子:时之刃》还是欠了好几分火候——但愿续集能上一个档次——《波斯王子》系列本就是《加勒比海盗》商业逻辑的顺延,异域风情加上夺宝奇兵的故事构架(不要忘记布莱克海默也是《国家宝藏》的制片人),再弄点眩目的特技和能让影迷花痴的俊男靓女,迪斯尼就擎等着收钱吧。      赚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要说弱,《波斯王子:时之刃》还真就弱在演员上。女一号杰玛•阿特登一出场,影院里就有人大呼失望,看来,这位还没来得及红起来的007邦女郎距离观众心目中的中东绝世美女还是有相当的差距,不过,考虑到陈好都演过貂蝉了,我觉得阿特登也不难接受,起码胸和小蛮腰还是很有点肚皮舞女郎意思的。至于格伦哈尔,应该算好莱坞新生代里的演技派了,但跟海盗船长强尼•戴普比起来,那不在一个量级上。格伦哈尔在片中不停的袒胸露乳,而且身手矫健,完全走偶像派的路子;强尼•戴普塑造的海盗却是浑身上下包得严严实实,脏兮兮的一副犀利哥打扮,应该是怎么邋遢怎么来,但在我看来,强尼叔叔的性感还是格伦哈尔目前所无法企及的。至于反派,老戏骨本•金斯利的演技勿庸置疑,只是人物一出场就化了个坏蛋妆,也没啥发挥的空间。      影片的成功多半还应该感谢布莱克海默找到了迈克•内维尔来执导,后者既有《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这样的魔幻大片经验,又有《少年印第安纳•琼斯》这样的小成本探宝片打底,两相结合,就有了这部不落下风的《波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