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暴力美学"所积攒的声誉和市场,吴宇森获得了执导真正的好莱坞大制作的机会。拍过好莱坞片子的华人导演不少,陈凯歌(《温柔地杀我》)不用提了,于仁泰(《杰森大战弗雷迪》)剑走偏锋,徐克(《双重火力》)反响几乎没有。除了李安确实是华人之光,凭《断背山》的一座最佳导演小金人奠定了其真正大师的地位。但一来他的电影生涯完全植根美国,不能算狭义的华人导演,二来也毕竟没拍过如《变脸》这样大卡司大制作的商业大片。(《绿巨人》算吗?但票房口碑双输是事实)
之所以只有吴宇森在好莱坞商业大片中如鱼得水,几部片子票房口碑都不错,还得从他发家的"暴力美学"说起。简单说,暴力美学就是枪战场面的风格化:血浆共子弹一色,玻璃与鸽子起飞。加上慢镜、教堂圣像的空镜头,还要有双雄的举枪对峙。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大家都找的到他的套路。但开创一个风格,并成为经典,就真的是天才一般的创举了。
其实吴宇森本质上是个极度浪漫的人,看一看他对满镜几乎到了滥用的程度,就知道这种浪漫有多纯情。这种纯情的浪漫植入"江湖"这一载体,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暴力美学。事实上,这跟武侠小说的风骨是最接近的,因而这种暴力美学其实最对少年的胃口――萌动的荷尔蒙在倾泻的子弹和刺激中得到了释放,而唯美的画面也是最符合纯情少年的口味的。当然这种唯美要用暴力来包装,因为少年们不好意思直接纯情,就像他们鄙视女同桌看琼瑶小说,自己偷偷一看却泪流满面――行走江湖,最重要的是面子。你看《此间的少年》多敏锐,就是把武侠小说的言情内核抽出来,男生没有不喜欢的。
这样的纯情自然也体现在叙事层面,人物形象往往鲜明到有些脸谱化,主人公是英雄主义的,在故事中往往还要完成成长的过程。好人一定非常讲义气,同时对爱情毫无保留,甘愿赴死。背叛了兄弟的人一定会变成最坏的人。这种人与人之间关系很理想主义的设定,当然也最对纯情少年的胃口。
这样的纯情的浪漫,放在江湖这个格局下,用暴力美学的画面风格表现,可以说兼具武侠小说的形意。但一但到了更大的格局,就显得有些幼稚、孩子气。比如那部《喋血街头》,暴力美学的风格没丢,人物设定和走向也很经典,但他追求了宏大的叙事,结果就显得有点情怀太弱。
说回这部《变脸》,我认为这是吴氏电影的最高峰。一个导演的最高成就,跟其他所有工作是一样的,除了自己的努力,机缘巧合也很重要。而《变脸》就是机缘巧合之下的好结果:首先两大一线男星的精彩表演,使得经典的"双雄"套路得以完成。而吴氏的暴力美学,也得到了良好的保证甚至更加如鱼得水:好莱坞的专业技术使得枪战场面更加火爆好看,而符号化的教堂在西方语境之下也有了真正找到语义的迹象。
真正让这部片子超越其他吴氏作品的关键,在于剧本本身的水准。吴宇森曾经抱怨过,在好莱坞当导演束手束脚,各方面的限制很多。这当然是一把双刃剑,束缚了导演的创造力是不好,但是也贡献了更多人的智慧。《变脸》的剧本一方面给足了吴宇森发挥的空间,另一方剧本本身的张力也促使吴宇森跳出了自己的小格局。变脸这一身份互换所造成的荒谬感,以及"身份"对人本质的影响,剧本都有着力刻画。Sean丧失身份后的痛苦所带来的巨大张力,也是其他吴氏电影所不具备的。以商业片的层面来说,这样的探讨已经足够深刻了,而且相当鲜活有力。这就跳出了传统吴氏片英雄主义的窠臼,触及了人生的更加深层次的话题。这就使得浪漫纯情上了一个档次,浪漫的同时兼具了些许深刻。
当然结尾的甜腻还是暴露了吴宇森纯情的本质。但在以编剧为首的一大帮专业而睿智的电影人的协助下,吴宇森一方面能够保持并完善着自己的风格,还能在他们的帮持下跳出自己的小天地,暂时收敛的纯情无碍浪漫,但用姜文的话来说,整了回稍稍"高级"的电影。
最后说句题外话,影片一开始就是Travolta的儿子被杀,他悲痛不已的场面。而在戏外,他的爱子Jet也在2009年他们一家度假时猝死了。戏中的悲剧照进了现实,不知道Travolta要多久才能抹去心头的那道疤。
之所以只有吴宇森在好莱坞商业大片中如鱼得水,几部片子票房口碑都不错,还得从他发家的"暴力美学"说起。简单说,暴力美学就是枪战场面的风格化:血浆共子弹一色,玻璃与鸽子起飞。加上慢镜、教堂圣像的空镜头,还要有双雄的举枪对峙。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大家都找的到他的套路。但开创一个风格,并成为经典,就真的是天才一般的创举了。
其实吴宇森本质上是个极度浪漫的人,看一看他对满镜几乎到了滥用的程度,就知道这种浪漫有多纯情。这种纯情的浪漫植入"江湖"这一载体,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暴力美学。事实上,这跟武侠小说的风骨是最接近的,因而这种暴力美学其实最对少年的胃口――萌动的荷尔蒙在倾泻的子弹和刺激中得到了释放,而唯美的画面也是最符合纯情少年的口味的。当然这种唯美要用暴力来包装,因为少年们不好意思直接纯情,就像他们鄙视女同桌看琼瑶小说,自己偷偷一看却泪流满面――行走江湖,最重要的是面子。你看《此间的少年》多敏锐,就是把武侠小说的言情内核抽出来,男生没有不喜欢的。
这样的纯情自然也体现在叙事层面,人物形象往往鲜明到有些脸谱化,主人公是英雄主义的,在故事中往往还要完成成长的过程。好人一定非常讲义气,同时对爱情毫无保留,甘愿赴死。背叛了兄弟的人一定会变成最坏的人。这种人与人之间关系很理想主义的设定,当然也最对纯情少年的胃口。
这样的纯情的浪漫,放在江湖这个格局下,用暴力美学的画面风格表现,可以说兼具武侠小说的形意。但一但到了更大的格局,就显得有些幼稚、孩子气。比如那部《喋血街头》,暴力美学的风格没丢,人物设定和走向也很经典,但他追求了宏大的叙事,结果就显得有点情怀太弱。
说回这部《变脸》,我认为这是吴氏电影的最高峰。一个导演的最高成就,跟其他所有工作是一样的,除了自己的努力,机缘巧合也很重要。而《变脸》就是机缘巧合之下的好结果:首先两大一线男星的精彩表演,使得经典的"双雄"套路得以完成。而吴氏的暴力美学,也得到了良好的保证甚至更加如鱼得水:好莱坞的专业技术使得枪战场面更加火爆好看,而符号化的教堂在西方语境之下也有了真正找到语义的迹象。
真正让这部片子超越其他吴氏作品的关键,在于剧本本身的水准。吴宇森曾经抱怨过,在好莱坞当导演束手束脚,各方面的限制很多。这当然是一把双刃剑,束缚了导演的创造力是不好,但是也贡献了更多人的智慧。《变脸》的剧本一方面给足了吴宇森发挥的空间,另一方剧本本身的张力也促使吴宇森跳出了自己的小格局。变脸这一身份互换所造成的荒谬感,以及"身份"对人本质的影响,剧本都有着力刻画。Sean丧失身份后的痛苦所带来的巨大张力,也是其他吴氏电影所不具备的。以商业片的层面来说,这样的探讨已经足够深刻了,而且相当鲜活有力。这就跳出了传统吴氏片英雄主义的窠臼,触及了人生的更加深层次的话题。这就使得浪漫纯情上了一个档次,浪漫的同时兼具了些许深刻。
当然结尾的甜腻还是暴露了吴宇森纯情的本质。但在以编剧为首的一大帮专业而睿智的电影人的协助下,吴宇森一方面能够保持并完善着自己的风格,还能在他们的帮持下跳出自己的小天地,暂时收敛的纯情无碍浪漫,但用姜文的话来说,整了回稍稍"高级"的电影。
最后说句题外话,影片一开始就是Travolta的儿子被杀,他悲痛不已的场面。而在戏外,他的爱子Jet也在2009年他们一家度假时猝死了。戏中的悲剧照进了现实,不知道Travolta要多久才能抹去心头的那道疤。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