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特拉维斯·奈特
编剧: 马克·海姆斯 / 克里斯·巴特勒
主演: 查理兹·塞隆 / 阿特·帕金森 / 拉尔夫·费因斯 / 鲁妮·玛拉 / 竹井乔治 / 更多...
类型: 动画 / 奇幻 / 冒险
官方网站: www.facebook.com/KuboTheMovie/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7-01-13(中国大陆) / 2016-08-19(美国)
片长: 101分钟
又名: 久保与二弦琴 / 酷宝:魔弦传说(台) / 捉妖敢死队(港) / 久保与二胡
IMDb链接: tt4302938
编剧: 马克·海姆斯 / 克里斯·巴特勒
主演: 查理兹·塞隆 / 阿特·帕金森 / 拉尔夫·费因斯 / 鲁妮·玛拉 / 竹井乔治 / 更多...
类型: 动画 / 奇幻 / 冒险
官方网站: www.facebook.com/KuboTheMovie/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7-01-13(中国大陆) / 2016-08-19(美国)
片长: 101分钟
又名: 久保与二弦琴 / 酷宝:魔弦传说(台) / 捉妖敢死队(港) / 久保与二胡
IMDb链接: tt4302938
长篇,话痨。PS,反派妹妹真的好吓人,我会说其实一开始我是为了反派去看的?!
装逼开始于说完那句你没看懂 - 各种剧透 - 想看电影的就不要往下阅读了
Kubo and Two Strings(魔弦传说)这是我近年看过的动画电影之中最好的那一部,并且相比较Zootopia(疯狂动物城)我更喜欢这部影片。
Z是一部用来反映和记录这个时代的改变而必然产生的结果,讲实话Z唯一的笑点就只有树懒那个部分,有些地方看得我甚至有点尴尬,因为太过于政治正确。虽然按道理来说“这是在体现正确的三观”,但是总觉得是在迎合大家认为正确的三观而让观众产生了某种共鸣。更不要说其实一眼就能看穿的结局。当然最后我还是给了五星,毕竟不可否认确实是一部好动画。
反观拍摄Kubo的公司(也是拍摄了鬼妈妈的公司 - Laika @小明),还是专注于微观的家庭观念,而不是宏观的时代观念。加上可能因为是东亚文化(日本)所以更能让我产生共鸣。但是!它又有些不一样,之前说了,虽然是东亚文化,但是主打日本背景,所以我无奈且惊讶于豆瓣某个打了一星的人的无知,他说了一句,“非常不推荐能看懂中文的人去看——不被气死也会被无聊死的。”
讲真的,一个人是有多无知且自大才会把日本和中国混为一谈。不管历史上发生的种种与曾经中国对日本的文化的影响,客观而言日本完全是一个独立并且有自己一套成熟的文化背景和国风民情的国家。还有,欧美有很多对东亚文化的接触,在早期很大一部分上都是通过日本才了解的,接着才是中国和韩国。而韩国现在的流行文化对外(国际)一样比中国的影响力要大。我只想说有大国梦不可耻,可耻的是把无知当荣耀。
画外内容:讲实在的功夫熊猫对我而言才是庸俗的故事,不过是做到了卖萌(熊猫)加热点(功夫),一样是成长加历险,最后打败大魔王,就因为是用了中国做为故事背景所以能够获得更高的分数吗?能不能不要这么不要脸。能不能不要一看到以东亚文化为故事背景的就往自己(中国)身上贴?特别是贴完之后还以一个中国人身份说这个(日本/东亚)文化刻画的“不正确”或者文化背景了解的不够深刻,知不知道这很不礼貌?说到底日本不过是和中国有共通性,别人其实并不是在拍中国人的故事,好吗?你就是放大了来看,别人也只是在拍一个历险故事,不一定要和日本有关系(那不过是等同于选择了一个风格)但是和日本没关系也不一定要和中国有关系。
PPS,还有些人觉得日本人在用中国字,别人用的只不过是汉字而已,和现代中文无任何关系。
讲回内容,以我所受到仅有的历史知识里来判断制作方刻画的日本精神和东方家庭观还算是蛮正确的。
首先他们融合了几个元素,第一个是,日本 - 猴子的形象并没有让我想到孙悟空,而是桃太郎(为什么每次有的人一看到猴子就要联想孙悟空我也是不懂)。第二个是,欧美 - 甲虫,它让我想起了暗杀教室的某一集好像说到日本盛产某种天牛(Beatle甲虫)然后当时还有人特意捕捉收藏,当然这个或许联想的有些牵强了,因为我也不知道那个是不是天牛,但是主题曲是Beatles(披头士)的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真的很好听强烈推荐!),所以更可能是因为披头士,哈哈蛤。第三个是,中/日(东方) - 宝莲灯加七仙女的感觉,七仙女只不过是因为故事里的妈妈没有兄弟(二郎神)只有两个姐妹,主要核心故事和宝莲灯相似度有80%以上,所以共鸣非常大。我一直都觉得能把一个老故事,甚至很容易俗套(在国人眼里要是国产这样的故事目测只能卖个情怀)的故事说得有趣,还是很厉害的。更不要说这还是一部定格动画。
再说说其它细节,为什么我说这是一部悲喜剧,因为首先这部片子通篇贯彻了死亡哲学(日本有涉猎这样的题材,但是中国大部分都是很反感甚至没有这方面的教育的)。
这是我目前看到的第一部从故事开始到结束呈现了父母陪伴孩子从生到死的动画。
主要说几个点:
1.
一开始母亲背着还是婴儿的Kubo在海上逃难,那个时候母亲都以为父亲已经为了保护她们而“牺牲”了。隐喻一点来说,这更像是全职母亲在家带孩子,父亲一个人在外打拼。动画没有更多的表达母亲是怎么把孩子带大的,因为后期很明显母亲有痴呆的症状。但是动画早期因父亲形象的缺失,这就更像一个单亲家庭。加上母亲磕到头,神志一直不清,反而要孩子照顾母亲。
听上去很狗血,非常像东亚(特别中国一些家庭电视剧)凸显孝道的设定。但是这种故事的设定却非常符合东亚文化对家庭的幻想和对孩子(尽孝)的期望。
2.
接着说Kubo去集市卖艺换粮食(用魔法表演纸人打斗说故事)。纸人虽然没有明显表示会痛,但是会带有目的性的(被Kubo操控)去杀害敌人,而结果是会戏剧性的用红色碎纸当成血洒满天空。而观看的他表演的群众中反而大多镜头都是成年人,其中一个成年男性看到砍杀一幕捂住了嘴巴一副要吐的样子。反观他作为一个儿童,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感觉,而是更加投入的在如何说好这个故事。仔细想想就会觉得,一个小孩在这么小就知道杀伤会带来死亡,并且流血,却依旧能冷静的说完一个故事,也是被迫早熟。
(PS,纸人和minion属性类似,包揽了本片80%的卖萌。可它的卖萌更有“技术性”。)
3.
我喜欢对白里有句台词说,when you grow stronger,the world become more dangerous。
当你(的魔法)变得越强大,这个世界(反而)会变得越危险。
类似的句子出现在蜘蛛侠里,不过相对更“正能量”,那句话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对于我而言,前半句我会理解为,当你长大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充满着危险。
我更喜欢这句话,因为我喜欢直接点破现实的真理。
当然,这部电影里面还有一句话是,memories are powerful too。
即使你爱的人(家人)离你而去(往生),但是你们对对方互相的思念和爱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简言之,这个世界最大的力量不是来自于他的魔法,而是爱与思念。
but of course magic is big part of it, and that makes the show happen, and more dramatic。
4.
其实电影看得不少的都能猜到那就是爸爸(美国动画的套路),我对日本不那么了解,但是就以我所了解的日本文化,最大的耻辱不是死(按道理来说中国人应该也明白这个道理,从历史上来说切腹=荣誉,因为你觉得你死的很有意义,特别对于一个武士而言)。你不杀他,抽掉它的记忆,变成一只虫让他苟活,这就是羞辱,应该比死难受。
但是即使变成了一只虫,他还是选择了猴子。
5.
有的人也质疑说明明技能是琴艺施法还硬是要去找那三样东西,最后毛用没有为什么还要去找,真是为了推动剧情而推动剧情。不过在寻找的过程中,母亲说,当时自己选择跟父亲在一起,因为四个字,那就是:you are my quest(你就是我人生的目标/意义/征途)。而征途是为了把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并且在过程中认识自己,寻找自我。
因为最强大的力量一直都在身边,就好像最后需要那个头盔其实一直就在村子里一样。
而放弃了征途上获得的武器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意义。
武器 = 暴力,而Kubo最后选择了琴(自己和父母的记忆与爱)来打败反派,这个选择更符合东亚佛教/儒家文化的感化。
主流动画里被打败的反派,要么变成烟火(看不到血腥),要么就关押到某个地方(让反派搞笑一下或者暗示有第二部),只有这个地方有救赎:所有村民都原谅了反派,甚至说他是一个好人。东亚文化倾向于忍,而忍即推进到容忍,接纳,给予他人第二次机会(理想化的看法,现实生活中当然是两码事)。
母亲憎恨爷爷因为他夺走了自己丈夫的生命,和孩子的眼睛。
父亲憎恨爷爷不让他们在一起(并且换个角度来看不打败爷爷就不能和母亲在一起 = 父权的争夺)虽然戾气不高,毕竟是动画,但是深入的话这部片其实完全可以成人化复仇向。
孙子憎恨爷爷因为就是他破坏了自己的家庭。
所以原谅不只是救赎了爷爷,也救赎了自己和自己的父母。
6.
东亚文化非常喜欢把神拟人化,潜意识里神就是人,人就是神。
这个故事里的设定是,被神挖走了眼睛你就能成为神,而神是完美的,不死的。
其实老爷子讨厌父亲是个凡人,害怕被打败(死),看到了孙子之后夺走他的眼睛一个可能是怕他变得强大打败自己,另外一个可能或许是因为如果不死,对方就能一直陪伴在身边,可以永远是一家人。(而第一种可能是典型的父权/食物链所描述的社会)
作为凡人的你会经历生老病死,看到深爱的人离你而去,短暂的一生都是痛苦的。只有神能看到真相(虽然是瞎子)。
Kubo说,有眼睛才能看到灵魂,你想把我的眼睛夺走是因为你害怕我看到了世间的色彩。
最后Kubo把神变回了人。
老爷子只有一只眼睛能看,一只眼睛是被Kubo一开始划伤的,而另外一只能看见的眼睛或许是之前夺走Kubo的那只,也就是说,Kubo成了他(神)的眼睛。
7.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跟父母渐行渐远,而他用来修复琴的线就是用的关于父母的回忆(遗物)
这是永远无法被切断血脉中的羁绊,再被他重新再连上。所以片名为什么叫Kubo and Two Strings,就是为了点题Kubo和他爸妈。
最后,
为什么我说这是一个悲剧是因为它拍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即是,父母是会离开你的。
当然这个故事里表达的更强烈,父母的一生为了你,并且因为你,而死了。当然这个不是故事要传达的理念和目的,但是确实是一个理解的方向。虽然主要还是因为故事设定而走的过程,可是对于东亚文化而言,似乎是一种所被广泛接受的道德理念和三观。所以孩子应该也为父母做出牺牲。(Kubo的眼睛被爷爷抢走了)
包括里面几次提到消逝的谈话内容。
比如放水灯的时候是为了让往生的人去他们该去的地方。
母亲肉体的死亡(可能也因为魔法被分散出去,所以造成了老年痴呆的症状),之后变成了猴子,甲虫问她为什么不告诉Kubo她就是他的母亲,她说因为她(在魔法用完之后)也是会离开的,不想让Kubo太伤心。猴子等于是母亲把自己的精魂或者某个部分注入到猴子木塑里面。
在路上天空的鸟在唱歌,Kubo问鸟在唱什么,我不记得猴子是说,是在为死去的人唱,还是为了带领他们离开,差不多是其中一个意思。
最后父母双亡。所以说其实整改故事都贯彻了死亡这个元素。
在船上一起吃饭的时候,Kubo很开心,因为以前他都是自己一个人吃(因为母亲会进入痴呆状态也就不存在任何的互动)现在有人陪他吃饭。让我想起了最完美的离婚里面那句,两个人吃饭才是吃饭,一个人吃饭只是在吃饲料。
其实回头想想那是很温馨的一幕,即使他当时不知道座在他对面的就是他的父母。
最后从欧美文化中看到他们理解中的亚洲文化不是很有趣吗?
----------------------
其实这个才是我的目的哈哈哈哈:
有个评论说
故事就是讲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用爱战胜了邪恶的故事。披着东方文化外衣,内核是欧美最流行的家庭观念(这个好像还真是缺什么就要表达什么)。
我同意这句故事就是讲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用爱战胜了邪恶的故事。其他的完完全全都只是我的个人观点,过激之处纯粹是因为我不希望别人错过这部好片。如果我写的能够激发别人去观看的欲望,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哦。。。还有我写爷爷真的只是因为顺手而已。。。= L =
然后我对于亚洲文化的片面了解是因为我13岁就移民了。
其他的我就不回复了,谢谢抽出这么多时间来看,因为我知道我写的很长,而且很话痨。嘿嘿。
剧透,慎。
几年过去了,Laika讲的还是同一个故事。
当年的《鬼妈妈》凭惊艳(悚)的画风和耐嚼的主题帮Laika工作室一炮打响,之后的两部作品也都愈发有型格。不想这个时候他们竟然回过头去,把第四部电影拍成了自己处女作的硬币背面。如果这不是尼尔盖曼的原著影响太大,就是主创团队的一些执念太深。
反正我看的时候是惊异了。
这是Travis Knight第一次接过导筒。这个豆瓣上资料和履历都近乎空白的导演,其实是Laika的CEO。他也参与了工作室每一部作品的制片。都说人们会在自己的第一部片子里放进最多最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不难想见,Travis导演是有多喜欢鬼妈妈里的那些想法,以至于制作完第一部电影都没能破了这些执念,等到自己拍片时非要再讲一遍不可。
比如你看两个故事共有的五个关键词。
1.眼睛
眼睛,或者说夺走眼睛,是这两部电影共有的关键意象。只不过鬼妈妈那种在眼睛上缝扣子的场景,想来更凶残一点。魔弦传说就温和不少,比如外公白内障似的眼睛,最多叫有眼无珠而已。姐妹组理论上也该和外公一样,只是藏在假面之后未予示人,这样一来就免了单调而诡魅感加分。连Kubo在海底遇到的摄魂怪物,居然也是一个个直径比人高的眼球。比Coraline命苦太多的Kubo,从出场就已经丢了一只眼,而整个童年都在担心外公和姨妈把另一只眼睛也夺去。
要知道Laika对“夺眼”这个概念有多着迷。举个例子,盖曼小说中的鬼妈妈并没有反复诱惑Coraline缝上纽扣眼睛,而三个幽灵小孩被夺走的也不是双眼而是心脏跟灵魂。甚至,第十四道门的纽扣钥匙的设计都是导演自己加的。相比电影里一言不合就要缝纽扣,小说显然没有这样强调眼睛的重要性。反倒是Kubo的外公,跟电影版鬼妈妈对正常视力的憎恨如出一辙。
这些憎恨眼睛的反派,实际上恨的是情感和感受,也是害怕与人与世界的联系。毕竟眼睛是用来看这个世界并和他人交流感情的。阻断和外界(人间)与亲人(爱)的联系,在外公和鬼妈妈看来是一种优越,而在主角和大多人看来则是最可怕的境遇。说到底,不过是一种看待的角度而已,而坏人们的恨与怕或许也有自己的理由。
2. 记忆
鬼妈妈中的三个幽灵小孩说,我们忘了自己的名字,却还记得妈妈的样子。听来揪心。记忆是一种羁绊的力,尤其若是有了爱的名义,可以强大不朽。但换上了纽扣眼便是隔绝,于是自己是谁,外界是什么样,都会慢慢忘却,因此也虚弱得再难以逃脱。魔弦传说中,记忆则作为战胜反派的终极武器,逆向证明了同样的道理。Kubo向外公讲了大概这么一句话:我的父亲母亲都不在世上了,可他们在我的记忆里。这样,他脑海中的父母,还有所有村民心中未曾忘却的故人,到最后都在同他一起作战。
记忆最强大,我喜欢这个说法。它比“爱最强大”更现实,一是因为事实的确如此,种在脑海和埋在心里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会成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二来,记忆有好坏之分,糟糕的回忆同样强大,以致这个说法的反面也是一种残酷的事实。
3. 两对父母
Coraline撞了鬼,魔鬼却告诉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对other parents,简直蛊惑人心。她的现实父母和魔境父母不仅容易分清,甚至每一个特点都是对照的。Kubo就没这种好运。他是在为自己父母双亡而伤心之后,才遇上了魔境父母。这对父母和他现实父母的关系就比较复杂。猴子准确来说只是他母亲的一部分。她继承了妈妈的心灵,和照顾Kubo的本能,性格中却没有那种浪漫和温柔——至少母亲清醒时还会妙趣横生的讲故事;她反倒始终机警而精神百倍,这对于各种危险倒不算坏事。甲虫将军则更不妙,直到找回自己的身份之后都没有找回做父亲的尊严。
Coraline和Kubo其实各有各的不幸。前者在现实父母那里感到缺爱,于是一开始觉得在魔境里简直感受到了人间温暖。可惜刚投入另一对父母的怀抱,爱与欢乐的假面就开始剥落,直让她从天堂掉入了恶的深渊。后者的现实父母一个不健,一个不在。后来死心作定孤儿的Kubo竟发现,一直陪在自己身边的两个奇葩居然是父母的分身。不过也只是分身而已。他的魔境父母既没有怀念中的母亲那么温暖,也没有理想中的父亲那样高大。好在,Kubo并不像我们凡人一样斤斤计较,一个泼猴一个逗比(误)的设定又有什么,只要爱,就够了。
4. 危险的女性和无能的父亲
在塑造男女角色的时候,主创近乎有点恶趣味的喜欢阴盛阳衰的设定。女性总体来说都是强悍的。首先不消说两个故事的结构核心都是母亲形象。原本母亲的身份就兼具母性本能的强大和吞没性的一面,深挖起来,Coraline的鬼妈妈其实可以是Kubo的好母亲发展到极端的一种情况,即“保护欲-占有欲-吞噬欲”这样从爱到伤害的病态转变。幸运的是Kubo的妈妈自始至终都作为一种善的力量和精神支柱而存在。然后就是姐妹角色的设定。两部电影里的姐妹组都有神秘诡谲的特质,前者的演员姐妹花虽说在魔域里邪恶了一阵,但现实中总体还是主人公的助力;后者的大小姨则全非善类,尤其是女性亲属的身份给主角更添了一份恐惧和绝望。
至于父亲的角色,在这些强大女性的衬托下,显得越发的弱。Coraline的父母就基本属于干练女强人和不成器的丈夫的搭配,而另一对父母也是按照这个权力关系来的。父亲实际是一个傀儡,必须听命于母亲,一切由她安排好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Kubo的生父作为一介名将,大概之前并不缺男子气概,但这个理想父亲终究没有出现在电影里,取而代之的是稀里糊涂而毫不威严的甲虫武士,武力值并不胜于猴子母亲,却成了喜剧担当,甚至最后的牺牲也缺少英勇姿态。尽管魔弦传说中还是有西方传统的寻父主题,但这里的形式很不典型。Kubo在大半部片中费尽心机寻找的三件宝物,虽然出于他对父亲精神上的认同和本能放不下的追寻,但是到了最后,宝物根本不是最重要的,他还是得自己成全自己。
5. 成长
成长,恐怕才是Laika故事中最重要的母题。Coraline的成长在她开始接受并珍惜自己父母的真实的那一刻发生,Kubo则在感悟到如何从父母的爱中汲取力量时而变得勇敢坚强。至此,女孩整合了父母的好坏两面,而男孩完整了与父母的纽带。弦即纽带,即羁绊,亦是满弓一样的强劲力量。二弦即父母,正如Kubo的黑白双弦是自父母身上而来。但一切的关键,仍是他必须意识到自己便是那第三根弦,而当他以独立的自我去领悟父母的爱与精神的时候,琴才能奏响;当他自己的内心完整,才能御外敌。
最后想说,片尾曲选的绝妙。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名字仿佛在讲Kubo的父母化作魔弦之后,隽永悠长的陪伴,以及留在世上的传说。
于是矫情写作——
吾琴两弦,泪落温柔。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肥嘟嘟左卫门(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050175/
在美式动画的世界里,一向以真正童真的想象力,和对个人成长的真诚关怀,和成熟的CG技术为标杆。然而,在这片大海里,有另一座异军突起的小小山峰,它不搞合家欢,不搞三维CG,不与主流正面对抗,却以独特的哥特阴森画风,和令人拜服的定格动画技术,最重要的,坚决不卖萌100年不动摇,从而吸引了一批粉丝,我也是其中之一。它就是LAIKA动画。
这个名字你也许感到陌生,但说到《僵尸新娘》和《鬼妈妈》,你也许会有些许印象。看似恐怖片,实则是阴森高冷中带着童真和真挚朴素的情感,再用定格动画来展现,就是它的特色。所谓定格动画,就是动画内容都是由实景模型一帧一帧拍摄出来的,极其费时费力,但却有别样的真诚感和朴素的生动气息。
在LAIKA的最新作品《久保与二弦琴》里,哥特风和定格动画的传统都得以保留,更令人惊喜的从日本文化取经,获取了丰富的东方美学元素,这份东方的神秘和哥特风的阴森相结合,形成了这部动画独一无二的迷人气质。主角自然不是阳光男孩或萌萌的怪物,而是一个被一路追杀的独眼丑小子。然而丑小子自有他的魅力,弹得一手三味线(一种日本三弦乐器),讲得一口好故事,更重要的是,他会让纸片变成活物的神奇魔法,来演绎他的故事。
这个神奇魔法也打破了观众心中的那一套常识所建起的藩篱,从而更为投入这部动画中各种“无视常理”的奇幻秀。无论是六指琴魔的巨大能量,还是万千红叶组成的航船,水底的迷幻巨眼,还是纸片依托着梦境在现实中飞舞,或是从北海道温泉里爬出来的猴子,甲虫与日本武士的神奇结合物,都是那样的令人陶醉,以至于本片那缺乏交代、有些莫名其妙的剧情,都不会再遭到质疑,而在这样的氛围的烘托下,反而更像是古老的传说或老人讲述的睡前故事。要我说唯一的败笔,还是大Boss的大虫形象,太没创意且与全片风格违和,哪怕请来了伏地魔给配音也没用。
尽管有这些东方元素的外衣,每个人物看上去也都像是来自日本,但他们一开口,又顿时变回了美国人的原形。
这并不突兀,反而让这东方神秘背景更好地烘托出了片中的一些美式冷笑话的效果。东方的背景,美式的人物,至于故事,是个并不复杂的美式冒险征途。但最后令主角战胜敌人的,又不是西方常见的神秘宝物或爱与正义,而富有浓浓的东方气息--对亲人的记忆,而引发的思念与祭奠,所形成的强大意念和巨大能量。片名“Kubo and the two strings”,two strings似乎是指“二弦琴”,实际上主角弹奏的是三弦的三味线。所以这“二弦”指代的是对短暂重逢而又永远逝去的父母的追忆,以及象征自己的第三根弦,凝聚在一起形成的无限能量。
这也解释了本片的结局,记忆既是力量的所在,也是罪恶的源泉。而当一个穷凶极恶的人,最终失去的记忆,就成了一个善良的无辜者,对他的救赎就是重新注入美好的记忆。
而这一切的光怪陆离,竟是实景模型逐帧拍摄的,栩栩如生。
更有强大的配音阵容--查理兹塞隆、马修麦康纳、拉尔夫费因斯、鲁妮玛拉……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Mr.Ravioli(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061845/
我应该是今年初看到预告片就对这个片子颇感兴趣了。预告片的制作的配乐是while my guita gently weeps,整体感觉非常良心,再加上配音的卡司简直称得上无比豪华, 于是香港上映我就去看了… 片子确确实实可以是制作精良,就是整体剧情颇有点奇奇怪怪
首先吧还是要夸夸片子的制作水平。画风精美,而且角色长得还颇神似配音演员,看起来也没那么出戏。作为一部定格动画,片子的整体风格都很统一,还很有几场大场面打戏。片子一开始那个很像摩西分开红海的镜头,邪恶姐妹的出场,还有骷髅人大战,以及邪恶姐妹的几场打戏都挺棒的。尤其那个骷髅人大战,比三打白骨精好多了…… 不光是大场面,片子的细节也可圈可点,人物表情小动作,还有包括一些背景细节的制作都照顾到了。kubo里面夜战也挺多的,但是画面也很干净,没有那种暗糊糊的感觉,所以整体而言从画面上看,片子简直没什么可挑剔的。kubo拍摄应该是用粘土模型摆的定格,然后后期再处理成这种有棱有角的折纸风格,可见制作方还是挺壕的……配音也非常出彩,art配的kubo台词功底就已经蛮不错了,而且一点都听不出爱尔兰口音… 塞隆的猴子还有麦康纳的甲虫简直承包了所有笑点,尤其是猴子,几乎一言一动都承载无数笑点😂 伏地魔这种大boss专业户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戏不多,但是台词还挺带劲儿😂 最出彩的还是麻辣兔的邪恶姐妹花,那个笑声邪得我起一身鸡皮疙瘩,估计能吓哭一堆小朋友…… 能弄出这么贴切的casting,制作方肯定是花了不少心思。不过呢,从这个casting里还是可以看出好莱坞whitewashing的厉害程度,一个日本背景的动画片里,主要角色们居然没有一个是用亚裔配音的,也是有点醉人
接下来就要进入吐槽了… 片子的整体剧情简直让人无力,有点像一个崩坏暗黑版的七仙女。前面半段说实话还是不错的,张弛有度,人物也都还挺讨喜的。也许是我腐眼看人姬,我总觉得邪恶姐妹对kubo他妈有种奇怪的因爱生恨的虐恋情😂😂 但是自从kubo的身世之谜揭出来以后,情节就开始崩坏了…… 我就不懂甲虫怎么被邪恶姐妹摔了一下就找到了回忆,而且刚找到回忆就被捅死了………… 猴子甲虫还有邪恶姐妹都死得好草率,简直跟前面的剧情节奏接不上😂 这也就算了,最后kubo和大boss的大战看得我尴尬癌都要犯了…… kubo费尽千辛万苦又死爹又死妈的好不容易集齐的三件宝物,结果根本对付不了大boss,我到最后也没看出来那三件宝物到底有什么毛用,而且既然大boss根本不受宝物的影响,为毛他要追杀找寻宝物的kubo他爹…… 当kubo发现宝物对大boss没毛用之后,他决定使用爱的力量😂😂😂 然后他发表了一番关于爱与回忆的演说,弹了两下琴,literally两下,连个曲子都没弹,就打败了大boss………… 而且大boss还失去了记忆,被爱感化了😂😂😂 这么雷的剧情也是难得一见,就算要硬拗资本主义价值观也不能这么随随便便吧………
不过总的而已,kubo还是瑕不掩瑜,值得一看。虽然片子最后硬是要用爱发电,好歹还保留了基本逻辑,没大团圆,没让kubo爹娘复活,最后一帧定格也很美,所以也不能算是太过烂尾吧😂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