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惊艳开局,郑保瑞非常《意外》!

    ■入评理由:银河映像的新晋成员,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参赛作品,国际媒体评价良好。        ■片名:《意外》        ■导演:郑保瑞        ■演员:古天乐、任贤齐        ■上映日期:2009年9月17日(中国香港)        ■读家:木卫二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高反差的打光,突然下起的大雨,银河作品里常见的心魔与宿命。      看完影片的惊喜远远要高于大佬杜琪峰的《复仇》,放在今年的港产电影里,《意外》一样值得好好推荐。由于制作周期比较长,光是后期就拖了近一年。赶工赶拍、现拍现编的痕迹也不是没有,因此很多人会觉得这第一口气里有微弱的部分。我尝试用比较通俗和相对玄乎的两种手法去解读《意外》,看能不能说明白它到底好在哪里。      银河团队的成员相对固定,郑保瑞进入银河,老大们给他的人员配置也还不错。《意外》里的冯淬帆好久不见,叶璇的形象改变也让人印象深刻,走也走得干脆。演员上面,古天乐和任贤齐的表现也受到了较多好评,莫小奇等的出现也算一点惊喜。影片走先声夺人路线,开场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意外式谋杀,某黑社会头目被从天而降的玻璃给当场砸死。在周围路人看来,这不过是一起意外,此人运气背、没办法,死了倒霉。实际上中间有四个人在相互配合,展开秘密行动。带头的负责控制现场,其他人里应外合,牢牢控制了整个事件的进程,比如女人用车把路堵上,既把羔羊赶入了虎口,同时又拖延了警察的抢救时间,可以说是环环相扣。      这场戏的余音也交代了团队内部的矛盾:肥仔很精明,没问题;阿伯粗心大意,会出事;女人撒小谎,不可信;最可怕的当属带头的,通过手下提及他不近人情的暗示,他的冰冷让人感到不寒而栗。《意外》很快交代了主人公不是正面人物,他做这种买凶杀人的行当,家里叠了厚厚的钞票,拿到钱似乎没有太多快感跟乐趣可言。借助主观幻想,可以知道他的妻子也不在了,一个人的生活孤苦不已。这种人物情绪也给影片定下了基调,看起来不会让人感到痛快,因为这个人为心魔所困,而心魔在哪儿,他不时拿出的那块破表上有答案,表面的时间停止,所有一切指向了开头的车祸。      接下来,我要从一些符号和意象上去解读《意外》。有朋友敏锐地指出,除了结尾,每个死亡现场都有鲜血,红色的、有点被夸张化表现的...

窥视米兰,臆测姜文,回忆自己《阳光灿烂的日子》

 题记: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不得不错过一些人和一些事,我们无法回归往昔,所以我们必须面对和担当所有的发生,珍惜每一个存在的今天,理性地埋葬昨天,坦然迎接明天,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纵身一跃,割裂了和过去的关系,那些阻拦的手脚,成为长大的动力,在孤单和无助中,这个孩子将不再软弱,在自我拯救和反思中,他默默长大成人,为了生存,为了一个人的活着的世界。        水中的浮沉,是一个生命自不可测的未来,那一回一回从水底浮起,让马小军不再对世界有着任何幻想,在成人世界永远只是你死我活的苦斗!这是社会的生存法则,这是社会套在你脖子上的无形枷锁!        《阳光灿烂的日子》有着浓浓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情结,片子以 “文革”为题材却用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一个片名,耐人寻味!这是一个部队大院孩子对“文革”的个人记忆,夹杂着王朔的记忆和姜文的个人经历。那是一份对“公有制”和“纯洁无暇” 的涩苦回望,在当下,沉渣四浮、理想和良知缺失的年代有着讥讽和警世的意义。        我们离开了那个特定的“罪孽深重”的年代,任何人似乎都有权“啐”上一口,说三道四,但是,我们应该公正看到:那个为史书评价为“十年内乱”的年代,对于普罗大众而言除了背诵毛主席语录外,他们感知中有的是劳保、**教育和“当家作主” 的自豪感。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意义不甚重大。至少,那个年代,吸毒、“半公开”的卖淫和公开的赌博是没有的!   而今,我们也成了父辈,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在时代的大潮中搏击,在生存的借口下,埋葬了童年所有对未来的理想主义,在残酷的世界中,逐浪随波。        我们早已失去了纯真的年代,有的只是世故和伪善。 我们之间隔着厚厚的一堵墙,虽然,网络拉近了时空的距离,但是,它却拉开了心灵的距离,人们不再如兄弟,有的只是一种“关系”!   影片是一份宝贵的回忆,影片开始,笛子缓缓吹奏出一个时代的挽歌,在记忆中,那个年代,人的精神面貌(指普罗大众,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政党是应该为众多的普罗阶层谋福的,他们的幸福和生存才是一个执政党应该考虑的。)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单纯、善良和大公无私的。 ...

“大人有些事情就不能跟小孩讲。”《秘岸》完全解码~

  话说父亲曾志伟和母亲蒋雯丽,是重庆的一双穷苦夫妇,曾志伟是工人转出租,蒋雯丽是护士兼兽医。太穷了,于是心生一计,决定铤而走险,计划由曾志伟伪装一起交通事故诈死,让蒋雯丽骗取巨额保费。当然,此事必须瞒着儿子小川。      等到蒋雯丽来到事故现场,一下子傻眼了,虽然曾志伟如约失踪,但是却多了一个长腿莫文蔚出来,而且长腿还断了。原来,曾志伟瞒着她搞了个夜总会小姐做二奶,并且自作主张把她拉进了计划。虽然曾莫两个狗男女多次练习跳车,但是还是发生意外,莫文蔚断了腿。医院里,蒋雯丽和莫文蔚两人心知肚明,只瞒着儿子小川。      事到如今,蒋雯丽只好把莫文蔚接回家养伤,事情如果败露,对任何人都没好处。讨要保费也出了意外,因为曾志伟死不见尸,只能做失踪论,失踪人口的保费赔偿要等2年以后。儿子小川一直心仪同学青青,不料青青眼界很高,用身体和他的朋友大志交换了几千元的近视眼矫正手术费,把自己变得好看些可以在大学里获得更多人的垂涎。      中国的电影很有趣,有些导演摄影功力不错,画面很漂亮,但是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就是不肯把故事说清楚,为什么呢?大人有些事情就不能跟小孩讲。那观众怎么办呢,只要用自己的想象,去把故事补完,就像面对一具尸体,去猜测他的生前的是是非非。      “大人有些事情就不能跟小孩讲。”是电影《秘岸》中的一句台词,张一白导演。张一白就是一个能把画面拍得非常漂亮的导演。《秘岸》以前曾叫《少年》,《迷果》。      小川是艺术青年,一手绝赞的泥人手艺,莫文蔚晃着美腿困居斗室,失意的少年和美腿的熟女,互相吸引不可避免,终于在厕所里面干下那苟且之事。蒋雯丽遇到自称港商的陈奕迅,满嘴忽悠,却也不戳穿他,让他出钱出车,在老同学面前风光了一次。此时蒋雯丽发现自己怀孕,是曾志伟在事故前留下的种,另外她也意识到儿子和莫文蔚的私情,觉得不能再被动等待下去。      通过对陈奕迅的欺骗加性贿赂,蒋雯丽得到2万元。看到陈奕迅拿给她的是2万张1元的小票,看到陈奕迅被一群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拖走,她意识到陈奕迅也是一个可怜之人。莫文蔚和小川的交往中,小川说要和她“到一个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开个餐馆过日子”,这话和曾志伟也曾经说过,莫文蔚意识到必须做个选择。      蒋雯丽和莫文蔚摊牌,可以要2万,或者要曾志伟,但是不能要儿子小川。莫文蔚考虑再三,决定...

《三枪拍案惊奇屎色幽默

 某个月黑风高的黑夜,小沈阳敲开张艺谋的房门,说:“导演啊,我很焦虑。这是我第一次演电影,虽然我本来就很贱,但你让我演得是不是贱得太过分了,穿着2B的衣服,说着2B的台词,做着2B的动作,我已经成了纯2B了。导演,我不行了,我要崩溃了!”      张艺谋很深沉的说:这是幽默。你要相信导演。我是谁啊?我是张艺谋!      第二夜,闫妮敲开张艺谋的房门,说:“导演啊。你坐你坐,别激动,我不是找你潜规则的。我很焦虑。虽说我也拍过不少电视剧和电影,但从没像这次这样没底,我真演不下去了,你说我演得是些什么玩意啊。我现在每天都在怀疑自己的演技,怀疑自我,怀疑人生,我要崩溃了!”      张艺谋很深沉的说:这是幽默。你要相信导演。我是谁啊?我是张艺谋!      第三夜,摄影师赵小丁敲开张艺谋的房门,说:“导演啊,我很焦虑。咱们是老搭档了,但我从没像这次这样没底。看着那些屎一样造型,屎一样的花花绿绿,屎一样的画面,这电影没法拍了,我要崩溃了。”      张艺谋很深沉的说:这是幽默。你要相信导演。我是谁啊?我是张艺谋!      第四夜,张伟平敲开张艺谋的房门,说:“谋谋,我很焦虑。《英雄》我投了2.5亿,《十面埋伏》我投了3亿,我眼都没眨一下。但现在我夜夜失眠,从电影开拍到现在我都没合过眼。你说这屎一样的电影能收回成本吗?虽然我对外吹牛逼说过四亿没问题,但我心里是真没底啊,我要崩溃了。”      张艺谋很动情的说:“伟哥,你一定要相信我。当年《大话西游》上映的时候,也引起了争议,评论那是一部2B电影、脑残电影,但现在呢,都说那是解构主义电影的开天辟地之作。那是电影超越了时代。咱们的三枪同样超越了时代,是喜剧电影的又一次革命,开创了电影新纪元,当代观众看不懂那是必然的。放心吧,谋谋不会让你失望的。嗯哼。”      第五夜,张艺谋敲开了心理医生的房门,痛哭流涕,委屈的泪水决堤似的喷泻而出:   “医生啊,我要崩溃了。你知道我承受了多大压力吗?拍《红高粱》《活着》的时候,我是真开心,是在为自己拍电影,但没票房。拍电影是烧钱的艺术啊,所以开始拍古装大片了。但你想想我能拍好莱坞那种没脑子的商业大片么?我是张艺谋啊。你知道艺术家的思想堵在心里那是多么痛苦?我只好把艺术家的思考、深邃的主题用大片的外衣包裹起来。你知道为此我付出多少心血吗?但即使这样...

一代“国师”假《三枪拍案惊奇》

  昨天晚上看完《三枪拍案惊奇》回到家,我在我的微博上发了这样两条“观后感”,然后就洗洗睡了:   观后感1:刚看完《三枪拍案惊奇》,没有想象的那么烂,有些情节还挺搞笑的。不过说实话,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大片儿”,因为本片中建筑场景几乎就一个地方,人物就那几个,特效几乎没有,我不知道这部电影的成本是多少,但我相信它应该就是一部标准的小成本制作,可这部小成本制作却被“包装”成了一部“大片儿”。   观后感2:回来一股沟才知道,原来这部《三枪拍案惊奇》是翻拍科恩兄弟1984年拍的那部《血迷宫》——《血迷宫》我没看过,不过估计那应该是一部黑色悬疑Cult电影,这样一部电影竟然被翻拍成大陆贺岁喜剧?——张艺谋上次是翻拍《雷雨》,这次又翻拍一部Cult电影,看来张对现在的内地电影编剧基本没啥信心了。      今天,又想起了这部《三枪拍案惊奇》,那就随便再说两句吧。   正如我在上述微博中所说的,这是一部被“包装”成“大片儿”的小成本制作电影,它以“大片儿”的声势呼啸而来,目的当然就是为了以尽量少的成本席卷更多的票房。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只是对于观众来说,这多少有些不地道。不过估计制片方也很清楚,本片最大的卖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张艺谋。   张艺谋此前已经拍了好几部大片儿,所以现在即使制片方让他“偷工减料”拍一部小成本制作电影,估计还是会有很多人习惯性地认定这又是一部大片儿,只能说他们的算盘打得太精了。   有时候想想张艺谋的“艺术人生”,我总觉得用“歪打正着”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了。本来他就是一个喜欢摆弄照相机的棉纺织厂工人,后来快30的时候据说是卖血买照相机然后考进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刚毕业那会儿他给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当摄影,估计他那时跟着陈凯歌混心里就想导演这活儿我也能干啊,后来他也开始当导演,必须得承认他那会儿挺会选剧本的,连拍了几部所谓的文艺片,就这样他歪打正着地成了国际知名文艺片导演。   再后来他选剧本的眼光越来越不准了,陆续拍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幸福时光》等无论是商业性还是艺术性都很失败的电影。我相信那时的张艺谋也挺怀疑人生的,再后来在《卧虎藏龙》的启发下,他开始拍古装武侠大片儿,愣是歪打正着地开创了内地电影工业的一个新时代。   在豆瓣上混的应该基本都听过杨宪益的这两句诗:“千年古国贫愚弱,一代新邦假大空。”要说张艺谋早期拍的...

如有雷同,绝非巧合《阿凡达》

  【如果你跟我一样,那不是巧合】    从2006年8月6日,卡梅隆宣布正式启动AVATAR拍摄计划开始,无数影迷就一直翘首期盼。我们关注关于这部电影的每一条新闻每一个细枝末节的动态报道,因为我们都坚信,这将是一部被载入电影技术发展史的神作。    2009年8月20日,这一天被定为AVATAR之日,因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决定在这一天于网路上发布AVATAR第一款先行预告片。这款预告片随即引来无数质疑声,认为CG看起来虚假像游戏画面。然而那群影迷依然坚信,预告片不能说明什么,只有走进了电影院才能作最后评断。我们继续坚信。    2009年10月30日,网上发布AVATAR正式版预告片。这款预告片让质疑声大大减少,而那些影迷更是翻来覆去反复观看,甚至每一秒每一帧停下来仔细研究,截图分析,这时的我们已经无法抑制内心期待与激动的心情。    2009年12月10日,AVATAR在英国伦敦举行全球首映,好评如潮。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夸张的追捧,反面的质疑声也再次出现。    2009年12月15日晚,作为这些影迷的一员,我终于戴上了3D眼镜,坐在灯光逐渐熄灭的放映厅中。这时我的周围掌声雷动欢呼声四起,那是长时间期盼后的兴奋;而在160分钟之后,放映厅的灯光逐渐亮起,依然是那些掌声那些欢呼,这一次是影迷们正在感受他们最快乐最满足的时刻。    这是一群影迷和他们期待的那部电影的故事。若有雷同,我相信绝不是巧合。         【如果有一天世界末日了,那不是巧合】    James Cameron用了160分钟讲述了一个看似简单,甚至人尽皆知的故事,或许你会以为电影因此变得冗长无聊,然而事实是我觉得160分钟仍然不够,因为卡梅隆让这个或许俗套的故事重新焕发了魅力。    电影一开始的节奏之快信息量之大让人目不暇接。片头第一场戏便是下半身瘫痪的男主角Jake随太空船抵达潘多拉星球,而在不到10分钟之内,他的Na'vi化身已经出现在我们眼前了。卡梅隆没有为观众准备更多的开场戏和铺垫戏,所有的背景介绍都穿插在故事的发展中,毫不拖沓。而电影过半的时间都在第二部分,用于展现潘多拉星球和Na'vi人生活,这个部分虽然节奏不快,但是卡梅隆令人瞠目结舌的想象力却让观众始终保持极高的兴奋度,无论是千奇百怪的动物还是美轮美奂的植物,例如直升机般的荧光昆虫,漫...

《阿凡达》:一次伟大的反拆迁斗争

   (引自《星际百科全书》第六版第1984卷“星际拆迁”条目下义项“原住民的反拆迁斗争”中的有关内容,本条目由著名拆迁史学家William Zhang博士撰写,唐福珍女士对此条目亦有贡献,未经许可不得私自转载、引用)         ……但是,在人类为牟求经济利益,不顾原住民意愿而强行进行的拆迁行动中,也偶尔会遭受到这样的抵抗,即,有少部分的人类拆迁者在深入了解原住民的文化之后对其产生了身份认同,转过来帮助原住民对抗拆迁;而他们对人类拆迁者的了解也为拆迁行动带来了极大的阻力,有时甚至会使整个拆迁行动以失败告终。……      ……在潘多拉星球上发生的“阿凡达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潘多拉星球是伟光正星系Crab星[即河蟹星]的第四颗卫星,一颗类地卫星——有关它天文特征的详细介绍参见本百科全书“伟光正星系”>>“河蟹星”>>“潘多拉星”条)      ……这一事件的起因是:“河蟹”矿业公司,一家著名的国有股份制企业,在潘多拉星球上发现了一种名为“unobtanium”的稀有矿藏;而公司对其进行经济地开采之前遇到了两个极为不利的条件,其一是本星球并不适宜于人类的大气成分与气候,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矿藏的分布与本地的原住民纳维人的居住地相重合。鉴于“河蟹”矿业公司对矿藏的采掘过程一向会对原生环境造成毁灭性的、不可再生的破坏,我们可以断定,在公司与原住民进行相关接触之前,二者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引者在此先对纳维人做一简短的介绍:纳维人是潘多拉星球上目前已知的唯一智慧生物,人形,有尾,平均身高在十至十二英尺左右。纳维人的社会组织形态仍然停留在部落阶段,且对世界仍持有万物有灵的观点,但他们的心智水平绝非多数人类所认为的那样落后。据记载,每个纳维人的脑后都留着一根长辫,这根长辫事实上是一根终端,纳维人籍此与潘多拉星球上的其他生物进行沟通,或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纳维人有自己的论坛,族人常常在论坛聚集,相互分享信息与资源。而在纳维人心中最神圣的无疑是一棵会不断散发种子的晶莹剔透的树木——纳维人将其视作生命女神之所在,乃至把看到这棵树的一颗种子都视为吉兆。这棵树满是终端,可以想见纳维人就是通过这棵树来上传、下载、存储和分享整个族群的记忆——一棵活着的资源库。有关纳维人生活的更多资料请参见本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