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新近认识的学妹问我《宋家皇朝》是不是电影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又想看这部电影了。电影的时间跨度和沧桑感,对于我这个习惯怀旧的人来说,无疑是不可抗拒的鸦片。
《宋家王朝》给我提供了一个奇妙的角度观察中国近代历史,一个家族、三个姐妹的视角,我不能说这给我了多少益见,却也让我平直亲近地看待那段历史,发出几声怅惘。我尝试着表达我对电影中这段历史的感受,可是一个家族背后的历史依旧宏大,让我驾驭不了。因为这感受不是什么对历史的犀利分析,不是对早有定论者的重复批判,不是对真实历史的终极结论(当然,没有终极结论),让我头痛不已。两易其稿,也不能完成,但愿这是我最后一次重写。全景式的展示,篇幅上不符合我精简的习惯,我只把重点停留在几个人,几个镜头。
宋蔼玲,我想是三姐妹里最强势的,最有政治眼光的一个。当她与当时中国最富有的“哈哈孔”(孔祥熙)结婚时,她开始了自己对孔家财富的掌控。宋美龄看着二姐试乘中国第一架飞机,宋蔼玲暗示她不只是中国的第一夫人可以坐,黄埔军校的校长夫人也可以坐……她已然看到宋家、孔家、蒋家联合在一起的时候,那就是中国最有权势、财势的集团,控制中国的一切……
宋庆龄,是最善良的,也是最浪漫和理想主义的孩子。革命失败,流亡日本的孙逸仙,对年轻的少女宋来说,是极具杀伤力的,她说她要让“孙叔叔”恢复对革命的希望和激情。孙逸仙为党众祈祷时,两人眼中缱绻万千,他们一个伤了慈爱的父亲,一个“骗”了合作多年的朋友,在宋查理的骂声中走到一起。及至孙逸仙最后病逝,宋庆龄以一个女子的柔弱身躯,肩负起维护孙主义的重担,不禁让人伤惋。
宋美龄,是最爱美的,也是最擅交际的。当大姐点醒她,蒋介石耀眼的政治前途时,她似乎知道了她以后该走的路。她向二姐争辩道:蒋是中国的林肯,她要做林肯的夫人!而宋庆龄则回敬道:他不是林肯,只是宁波的拿破仑!从而,姐妹分道扬镳。西安事变开始将她推到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位置,为抗日奔波,为她的“林肯”奔波。但她不允许蒋对她二姐有任何威胁行为。
给我异样感觉最多的是蒋介石,他是个极复杂的角色。在他傍晚念圣经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死于屠刀之下,圣经印着他凶狠坚决的神色。他是倔强的,他说日本是他第一大敌,中共是他第二大敌,他要先医内,后治外。当他的夫人提醒他为什么不能联合自己的敌人先对付他的第一大敌时,他似乎开窍了,开始成为抗战时中国名副其实的领袖。他也是有趣的,他不允许他的部下在会议上抽烟,他的话是不错的,“作为军人,生活要简单,思想要复杂!”。他也是了解历史的,他说日寇如倭寇,中共如满洲,他要守住江山的,富有深意。
导演安排了一个场景,想来真是巧妙绝伦。一个中秋雨夜,宋蔼玲的宅邸里,宋蔼玲、宋庆龄、宋美龄、孔祥熙、蒋介石,还有孔家的两个孩子,在一起共度中秋,以亲属相称,我不知道近代中国史还比这更有重量的家庭聚会,一场充满亲情和矛盾的家庭聚会,夹杂政治冲突。宋庆龄和蒋介石关于共产主义的唇枪舌剑,三姐妹之间用英语对美国的自由与中国的自由进行辩论,蒋介石不容忍耐的眼神、富有深意地夹断河蟹钳子,都暗示家族成员间的暗战,中国当时的矛盾离不开这几个人。
我很喜欢喜多郎为这段历史所配的音乐,听之,仿佛看到一个典雅、雍容的大庄园里,三个姐妹无忧无虑地玩耍着,温馨而充满无邪的天真。但是仔细听下去,你会感受到那音乐里又藏有历史的厚重与无奈,历尽沧桑,矛盾纷杂,可是一切终究都会归于原点,让人感慨良多。整个中国半世纪的更迭往替,烽火硝烟,理想与权力,爱情与革命,不过就是庄园里孩子们之间的游戏,来回传递的小球。
《宋家王朝》给我提供了一个奇妙的角度观察中国近代历史,一个家族、三个姐妹的视角,我不能说这给我了多少益见,却也让我平直亲近地看待那段历史,发出几声怅惘。我尝试着表达我对电影中这段历史的感受,可是一个家族背后的历史依旧宏大,让我驾驭不了。因为这感受不是什么对历史的犀利分析,不是对早有定论者的重复批判,不是对真实历史的终极结论(当然,没有终极结论),让我头痛不已。两易其稿,也不能完成,但愿这是我最后一次重写。全景式的展示,篇幅上不符合我精简的习惯,我只把重点停留在几个人,几个镜头。
宋蔼玲,我想是三姐妹里最强势的,最有政治眼光的一个。当她与当时中国最富有的“哈哈孔”(孔祥熙)结婚时,她开始了自己对孔家财富的掌控。宋美龄看着二姐试乘中国第一架飞机,宋蔼玲暗示她不只是中国的第一夫人可以坐,黄埔军校的校长夫人也可以坐……她已然看到宋家、孔家、蒋家联合在一起的时候,那就是中国最有权势、财势的集团,控制中国的一切……
宋庆龄,是最善良的,也是最浪漫和理想主义的孩子。革命失败,流亡日本的孙逸仙,对年轻的少女宋来说,是极具杀伤力的,她说她要让“孙叔叔”恢复对革命的希望和激情。孙逸仙为党众祈祷时,两人眼中缱绻万千,他们一个伤了慈爱的父亲,一个“骗”了合作多年的朋友,在宋查理的骂声中走到一起。及至孙逸仙最后病逝,宋庆龄以一个女子的柔弱身躯,肩负起维护孙主义的重担,不禁让人伤惋。
宋美龄,是最爱美的,也是最擅交际的。当大姐点醒她,蒋介石耀眼的政治前途时,她似乎知道了她以后该走的路。她向二姐争辩道:蒋是中国的林肯,她要做林肯的夫人!而宋庆龄则回敬道:他不是林肯,只是宁波的拿破仑!从而,姐妹分道扬镳。西安事变开始将她推到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位置,为抗日奔波,为她的“林肯”奔波。但她不允许蒋对她二姐有任何威胁行为。
给我异样感觉最多的是蒋介石,他是个极复杂的角色。在他傍晚念圣经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死于屠刀之下,圣经印着他凶狠坚决的神色。他是倔强的,他说日本是他第一大敌,中共是他第二大敌,他要先医内,后治外。当他的夫人提醒他为什么不能联合自己的敌人先对付他的第一大敌时,他似乎开窍了,开始成为抗战时中国名副其实的领袖。他也是有趣的,他不允许他的部下在会议上抽烟,他的话是不错的,“作为军人,生活要简单,思想要复杂!”。他也是了解历史的,他说日寇如倭寇,中共如满洲,他要守住江山的,富有深意。
导演安排了一个场景,想来真是巧妙绝伦。一个中秋雨夜,宋蔼玲的宅邸里,宋蔼玲、宋庆龄、宋美龄、孔祥熙、蒋介石,还有孔家的两个孩子,在一起共度中秋,以亲属相称,我不知道近代中国史还比这更有重量的家庭聚会,一场充满亲情和矛盾的家庭聚会,夹杂政治冲突。宋庆龄和蒋介石关于共产主义的唇枪舌剑,三姐妹之间用英语对美国的自由与中国的自由进行辩论,蒋介石不容忍耐的眼神、富有深意地夹断河蟹钳子,都暗示家族成员间的暗战,中国当时的矛盾离不开这几个人。
我很喜欢喜多郎为这段历史所配的音乐,听之,仿佛看到一个典雅、雍容的大庄园里,三个姐妹无忧无虑地玩耍着,温馨而充满无邪的天真。但是仔细听下去,你会感受到那音乐里又藏有历史的厚重与无奈,历尽沧桑,矛盾纷杂,可是一切终究都会归于原点,让人感慨良多。整个中国半世纪的更迭往替,烽火硝烟,理想与权力,爱情与革命,不过就是庄园里孩子们之间的游戏,来回传递的小球。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