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以三個月為戀愛期限的『愛你一萬年』,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戲裡總愛在男女主角情正濃時來個不治之症,儘管不斷被觀眾批評老梗,即便了無新意,大家仍會不厭其煩地追看下去。
原因只有一個:他們的愛情因為絕症而有了“期限”。
任何事一旦有了“期限”,人們就會開始正視它的存在,而期限的長短經常與受關注的程度成反比。例如:保存期限只有幾天的鮮奶往往比多好幾個月壽命的保久乳更能得到人們的注意,而最後放壞的通常是保久乳。
久了,忘了,也就壞了。
人的感情更是如此,當戀人克服重重難關終於走在一起,唯一能拆散他們的就是晴天霹靂提前來到的死神。雖然觀眾都愛王子和公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然而事實也證明,當他們的愛情有了期限,觀眾對他們的愛反而沒有期限。
這或許是人的劣根性;又或許,因為心裡可惜,我們才學會珍惜。
就長遠的時間看來,人終將一死,再愛的人也終須一別。可我們總習慣自我催眠:只要彼此夠堅定,一定能白頭偕老,永遠相愛。
永遠,是愛情至高的信念,但同時也是摧毀愛情的殺手。
永遠真的比愛情遠,所以愛情經常走不到那裡,可惜大部分的人都是後來才明白。明白以後,才開始悔恨在一起時未曾傾心相待,才開始回想相處時的點滴細節,並不由自主放大對方的好,且選擇性失憶淡忘對方的壞。
一切只因為,分手了,再也不能任性妄為,再也沒有機會斤斤計較。
失意的結局經常讓人們的潛意識也跟著失憶了。
所以,如果在決定相愛前,就先接受一定會分手的結局。那麼,戀愛的過程會不會比較認真?會不會比較珍惜有緣交會的日子?
電影『愛你一萬年』就是先否定會“愛你一萬年”,兩個人以三個月為戀愛期限,時間一到,留下美麗回憶,就此各分東西。不必等到從熱戀降到谷底的失落,先接受“分手”是愛情唯一的結局,放下心理負擔,在有限時間內盡情去愛,享受愛情,卻不被愛情束縛。
妙的是,不說承諾,想望反而如影隨形。
他們在短短的九十天中,從互看不順眼到一拍即合,完全依循三溫暖的模式。他們很不一樣:他是台灣人,她是日本人;他每段戀情都不超過三個月,她卻談了一場只有前三個月有感覺的三年戀情;他很邋遢,她愛乾淨;他喜歡頹廢打扮,她鍾愛清新穿著;他是熱愛搖滾的地下樂團主唱,她反而喜愛他唱復古閃亮的可愛曲風;他出門不修邊幅,動作超快,她連到樓下便利商店買東西都要化妝,動作超慢。
他們倆一點都不相像,卻彷彿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話說回來,誰說戀人一定要相像呢?不像有時才是樂趣所在。
當然他們也和一般情侶一樣,日漸熟悉以後就開始因細故而爭吵,原本怎麼看都順眼變成怎麼看都不滿。吵架再和好,和好又吵。
他們卻不知道有一種比熱戀更深切的東西已在心底慢慢生根。
有意思的是,沒有永遠,永遠反倒露出一線曙光。
電影從九十天開始倒數,我突然想起『戀夏五百日』甜蜜與苦澀交叉出現的回憶。兩部電影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兩人對於三個月戀情有共識。後者,只有女孩和開始交往前說的一樣,她不相信愛情,她告訴男孩“不要太認真”。男孩因為渴望永遠,過度認真而失去愛情。
其實重點不在於他的執著與她的負心。仔細思考會發現愛情並不是“是非題”,而是“選擇題”,說穿了,能繼續下去的愛情只有一個要件,就是彼此要有共識,不管在一起或分手,兩人必須心甘情願選擇同一個答案,而不是各執己見,最後,再因為怨恨對方的選擇而受傷。
由此可見,愛情最幸福的結局未必是“真愛永恆,相信我們會永遠在一起”,換個角度想,“沒有永遠的愛情,但我們要繼續在一起,直到愛情消失的那一天”也許更為可貴。
當“我愛你”有了期限,我才會好好愛你。
PS:我並不特別喜歡很帥的男生,但我必須衷心的說一句:仔仔在『愛你一萬年』中簡直帥翻了,演技也十分精湛,難怪焦雄屏會說他是梁朝偉的接班人啊!女主角加藤侑紀的中文說得非常好,沒什麼外國人的腔調。電影很有趣,毫無冷場,Kuso『海角七號』的部分很搞笑,真是一部很妙的電影,值得一看!
原文發表於:http://blog.sina.com.cn/aiyung
原因只有一個:他們的愛情因為絕症而有了“期限”。
任何事一旦有了“期限”,人們就會開始正視它的存在,而期限的長短經常與受關注的程度成反比。例如:保存期限只有幾天的鮮奶往往比多好幾個月壽命的保久乳更能得到人們的注意,而最後放壞的通常是保久乳。
久了,忘了,也就壞了。
人的感情更是如此,當戀人克服重重難關終於走在一起,唯一能拆散他們的就是晴天霹靂提前來到的死神。雖然觀眾都愛王子和公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然而事實也證明,當他們的愛情有了期限,觀眾對他們的愛反而沒有期限。
這或許是人的劣根性;又或許,因為心裡可惜,我們才學會珍惜。
就長遠的時間看來,人終將一死,再愛的人也終須一別。可我們總習慣自我催眠:只要彼此夠堅定,一定能白頭偕老,永遠相愛。
永遠,是愛情至高的信念,但同時也是摧毀愛情的殺手。
永遠真的比愛情遠,所以愛情經常走不到那裡,可惜大部分的人都是後來才明白。明白以後,才開始悔恨在一起時未曾傾心相待,才開始回想相處時的點滴細節,並不由自主放大對方的好,且選擇性失憶淡忘對方的壞。
一切只因為,分手了,再也不能任性妄為,再也沒有機會斤斤計較。
失意的結局經常讓人們的潛意識也跟著失憶了。
所以,如果在決定相愛前,就先接受一定會分手的結局。那麼,戀愛的過程會不會比較認真?會不會比較珍惜有緣交會的日子?
電影『愛你一萬年』就是先否定會“愛你一萬年”,兩個人以三個月為戀愛期限,時間一到,留下美麗回憶,就此各分東西。不必等到從熱戀降到谷底的失落,先接受“分手”是愛情唯一的結局,放下心理負擔,在有限時間內盡情去愛,享受愛情,卻不被愛情束縛。
妙的是,不說承諾,想望反而如影隨形。
他們在短短的九十天中,從互看不順眼到一拍即合,完全依循三溫暖的模式。他們很不一樣:他是台灣人,她是日本人;他每段戀情都不超過三個月,她卻談了一場只有前三個月有感覺的三年戀情;他很邋遢,她愛乾淨;他喜歡頹廢打扮,她鍾愛清新穿著;他是熱愛搖滾的地下樂團主唱,她反而喜愛他唱復古閃亮的可愛曲風;他出門不修邊幅,動作超快,她連到樓下便利商店買東西都要化妝,動作超慢。
他們倆一點都不相像,卻彷彿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話說回來,誰說戀人一定要相像呢?不像有時才是樂趣所在。
當然他們也和一般情侶一樣,日漸熟悉以後就開始因細故而爭吵,原本怎麼看都順眼變成怎麼看都不滿。吵架再和好,和好又吵。
他們卻不知道有一種比熱戀更深切的東西已在心底慢慢生根。
有意思的是,沒有永遠,永遠反倒露出一線曙光。
電影從九十天開始倒數,我突然想起『戀夏五百日』甜蜜與苦澀交叉出現的回憶。兩部電影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兩人對於三個月戀情有共識。後者,只有女孩和開始交往前說的一樣,她不相信愛情,她告訴男孩“不要太認真”。男孩因為渴望永遠,過度認真而失去愛情。
其實重點不在於他的執著與她的負心。仔細思考會發現愛情並不是“是非題”,而是“選擇題”,說穿了,能繼續下去的愛情只有一個要件,就是彼此要有共識,不管在一起或分手,兩人必須心甘情願選擇同一個答案,而不是各執己見,最後,再因為怨恨對方的選擇而受傷。
由此可見,愛情最幸福的結局未必是“真愛永恆,相信我們會永遠在一起”,換個角度想,“沒有永遠的愛情,但我們要繼續在一起,直到愛情消失的那一天”也許更為可貴。
當“我愛你”有了期限,我才會好好愛你。
PS:我並不特別喜歡很帥的男生,但我必須衷心的說一句:仔仔在『愛你一萬年』中簡直帥翻了,演技也十分精湛,難怪焦雄屏會說他是梁朝偉的接班人啊!女主角加藤侑紀的中文說得非常好,沒什麼外國人的腔調。電影很有趣,毫無冷場,Kuso『海角七號』的部分很搞笑,真是一部很妙的電影,值得一看!
原文發表於:http://blog.sina.com.cn/aiyung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