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 (2014)
文/公元1874
前几天看完《闺蜜》,我发了一条微博说:“同样的故事、同样的镜头语言和同样的叙事手法的情况之下,大家愿意看杨幂和郭采洁和郭碧婷撕逼,还是看薛凯琪和陈意涵和杨子珊撕逼?”答案其实不重要,我之所以问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觉得《闺蜜》这样的演员组合,挺有意思。
华语大电影时代,两岸三地的演员齐聚一堂,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闺蜜》里的三个女主角,分别来自大陆、香港和台湾。而故事究竟发生在哪里?已经不重要了,影片里那个看起来好像是大陆的某个一线城市,但招牌什么的又都清楚写着繁体字,可是街边路人说的话却又没什么明显的粤语特征,而台湾普通话也没体现在这实际拍摄的所在地。很显然,黄真真刻意模糊了城市的具体指代,让这部电影如同三姐妹所躺的天台那样,城市在她们脚下,离观众很远,而背景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虚无缥缈。
《闺蜜》从一场大学里的毕业典礼开场。教学楼的天台边,一个姑娘打算为情自杀,其他两个姑娘救下了她,所讲述的友谊就此开场,并且从学校蔓延到社会里。这类几个姑娘从学校到职场,如何相互扶持,沉浮于世,《致青春》其实提供了一个标准模板,而郭敬明的《小时代》也让这类故事,有了另一个浮夸的版本可供参考。来自香港的女导演黄真真,再度拾起这个高度模板化的故事架构,不过,仍然搞出了一些新意思。
首先,是对校园经历的取舍上。这段拍多了,就成了《致青春》或者《同桌的你》,重复太多也没意思,黄真真大概也不想重复这个套路。于是乎,校园故事几分钟干净利落地结束,画面一转,三个姑娘已经走入社会,成为职场精英。黄真真此时又采用了和《分手说爱你》一样的套路,自己在电影里亲自出镜,以黄真真本人的身份拍摄《女人那话儿II》,而杨子珊则是她的执行导演;薛凯琪则是公关公司的主管,陈意涵的工作……没人关心她的工作,因为她主要负责失恋。
故事接着讲述陈意涵的失恋和失恋后的失魂落魄,薛凯琪与杨子珊和她并肩作战,走出阴影。当然也会有万众期待的撕逼大战,不过总算是影片里对于三姐妹闹翻的理由没那么狗血,和好的过程也比较尊重观众的情商——其实,作为一个爷们,不太明白姑娘们的友谊是怎么个构建法。是不是一定有争男友打耳光揪头发?
但是看完电影,我依然有一个愿望:要是能找一个像电影里薛凯琪这样的姑娘当女朋友就好了。带着点天真,带着点性感,职场上很强势,对朋友两肋插刀;经常故意扮作很风骚,其实偶尔遇见真爱,还是会惊慌失措。好一个漂亮可人的女深井冰,我喜欢!
1.起人名能不能走点心~~小美,九天(同去的萌妹说鹰文名为什么不叫nine days~~),kimmy。。。。
2.广告植入还能不能再生硬一点~~矮油人家最爱喝蒙牛真果粒了~!全世界都在用易信哦~~~
3.这已经是钟汉良一周之内的第二个渣男了~!你偷的车啥时候还回来。
4.小美为什么没和九天去欧洲巡演以及kimmy究竟和九天有没有滚床单可以选入世界十大未解之谜。
5.千万不要一个人泡吧,不然你可能会成为杀人凶手,杀人工具可能是任何物品比如一枚烟灰缸。
6.被强奸未遂正当防卫打伤对方第一反应不是报警而是打电话给闺蜜,不是看对方死没死而是去抛尸,唔。。。。
7.“你懂我的心情么,我差点就要和他结婚了诶~~!”“当然了,我婚都离了~!”“她和我结婚只是为了气她的前男友!”可是最后张志明还是找了一个走不出前男友阴霾的女盆友~~~失婚女配二婚男。
8.导演还真是不走寻常路哟,在你以为整片会讲闺蜜情突然她们就开始撕逼了~!在你认为时代姐妹花会决裂的时候他们突然就要亡命天涯了~!在你毫无预警的时候她们又要去罗马了~!万万没想到,拉拉拉拉拉。
9.御姐(薛凯琪),女汉子(杨子珊)和软妹(陈意涵),嫁的出去的永远是后者。
10.黄真真一定可以成为第一位捧起奥(jin)斯(suan)卡(mei)的华人女导演,看好你哟。
p.s楼下友邻提醒了我原来那个普通话都说不好的主持人原来是黄真真啊~~~做导演和演员都一样令人拙计~~
其实本来就是一篇自娱自乐的吐槽,没想到一不小心上了首页,底下掐架的骂楼主没文化不知道闺蜜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里都是褒义词的考证帝们,闺蜜这词难道不是被豆娘和天涯直播贴黑粗翔的么,起这个题目其实只是LZ不会写题目而已,大家散了散了吧。
LZ写影(tu)评(cao)以来的第一个翻页~~哇塞~~!!!~~~~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电。梯 http://movie.douban.
在这个流行文化不断翻新的时代里,我们生活中很多词语的含义,已经和刚诞生时不一样了。比如现在提起闺蜜,很多人对这个词的印象已经变成了明着亲密恩爱、背地里各种使坏、互相利用衬托自己满足虚荣心、互相抢男人的绿茶婊们。前几年许嵩在《闺蜜》里就这样唱道:“可是你大脑单纯没想过,她有天会把你的隐私向外人抖,添油加醋扭曲之后你被妖魔,最后连你男朋友也成她的男朋友”。曾几何时,闺蜜是女生间最亲昵关系的见证,如今却成了令人不寒而栗的代名词。
黄真真作为一名女导演,期望通过《闺蜜》这部影片来拨乱反正,重新赋予这个词语以原初的、美好的表意,对那些曲解闺蜜的黑子们大吼一声:这样,才叫闺蜜!《闺蜜》中的三名都市女子个性、阅历甚至三观都截然不同,但她们有一样共识,就是坚信闺蜜比男人更重要,更值得依赖,更值得去爱。尽管对于这个信念,她们中途都有短暂的怀疑,但经过了一系列波折之后,都对这个人生信条更加坚定。很多观众可能会觉得这念头好傻,我倒是认为,值得托付终生的真闺蜜应该跟真爱一样,很稀缺,但肯定存在。银幕上可以歌颂真爱,那么当然也能赞扬闺蜜情,至于能不能帮现实中的女生找到真闺蜜,那不是电影该具备的教育功能,就像看多了爱情片也学不会谈恋爱一样。
一部将闺蜜情置于中心的电影里,男人是没有多少位置的,影片中的几名帅哥很自然地沦为了女神们的陪衬,而他们的爱情在闺蜜情的辉映下,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按照对角色的好感度,我试着给他们排个序。最渣的无疑是钟汉良,一个临到结婚还不敢对女友坦诚爱意已淡的男人,该有多么软弱,比起花花公子,夜店圣手,我更痛恨那些因为一己私利或性格缺陷而耽误女人青春的无良男性,同样上了一堂震撼教育课,女人走出前者的课堂,最起码还有重新选择的余地,而后者只令她们万念俱灰,对爱情绝望。
吴建豪本色出演的歌星谈不上渣,但我对他也没有太多好感,一个把妹手法如此娴熟的派对动物,专情指数不会很高。影片在这条线留下了很多疑问,他对杨子珊的真正感受,他和薛凯琪是否上了床,等等。前一个问题,我倾向于相信他确有真爱,当跨年演唱会结束后,有一个他跑向码头的镜头,很明显此处是把他当做一个奔向心上人的情种来表现的,通过作为观众的全知视角,不难得知导演的意图。至于后一个问题,无法从影片中推断出结果,但到了结尾已经毫不重要,毕竟在她们看来:男人如衣服,闺蜜如手足,借你穿穿也无妨。
余文乐自然是最令人满意的一个,温柔体贴,做事得体,沉得住气,还有点傻萌。因此他就那样失去踪影,惹来许多观众惋惜。不过整体上,我还是挺羡慕他的,买一堆吃的去探病,换得佳人倾心,比起我以前同样拎了一堆零食上门却被扔出窗外的惨痛遭遇,已经幸福百倍了。哪怕这段感情无疾而终,总有美好回忆。其实带多少东西无所谓,关键一要长得帅,二要瞅准空窗期,三要似gay非gay,四要手机不存异性号码,而我一条也不具备,多么痛的领悟。
杨子珊的角色立志成为女导演,不难使人猜测带有黄真真的自传色彩,片中那档虚拟的访谈节目或许也作为她释放心声的一种途径。三名主演女神也是如此,一面妆相上拼命扮嫩,一面又毫不避亏地大谈“30岁了”,那些对着镜头的女人面面谈,有几句是做戏,几句是真心话呢?《闺蜜》是一部给大龄女青年鼓劲的电影,告诉她们只要有好姐妹相伴,到几岁都可以活得很精彩;对于男观众也挺励志,最起码不必担心剩女都是奇葩,也有这样靠谱的好姑娘呢。只是爱上之前要谨记,她爱你不会超过爱闺蜜,跟任何一个拍拖,就等于拍拖了好几个,你可要想清楚哟。(文/方聿南)
在望京看的点映,放电影之前还来了几个跟电影半毛钱关系没有的我不认识的明星走走红毯(明明是紫色好嘛),给赞助商做宣传。
电影内容就是想讲三个女孩子一起经历酸甜苦辣共同分担偶尔吵架最后还是好盆友。但是也太浮夸了好嘛,永远都是旋转跳跃我闭着眼的节奏,我这样安分守己墨守成规的女纸实在是有些接受不了。
以上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讲闺蜜的片子能不能不要永远围着男人转。为什么男性题材的故事就可以讲体育、讲友情、讲信仰、讲政治、讲阴谋、讲梦想,而以女性为主的故事就一定是在讲爱情、讲爱情、讲爱情?女人的世界里除了我爱你你爱我我不爱你你不爱我是不是就没有其他的什么事儿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