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贾樟柯
编剧: 贾樟柯
主演: 赵涛 / 张译 / 梁景东 / 董子健 / 张艾嘉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法国 / 日本
语言: 英语 / 山西话 / 汉语普通话 / 上海话
上映日期: 2015-10-30(中国大陆) / 2015-05-20(戛纳电影节)
片长: 126分钟(中国大陆) / 131分钟(法国)
又名: 山河恋人 / Mountains May Depart
IMDb链接: tt3740778
编剧: 贾樟柯
主演: 赵涛 / 张译 / 梁景东 / 董子健 / 张艾嘉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法国 / 日本
语言: 英语 / 山西话 / 汉语普通话 / 上海话
上映日期: 2015-10-30(中国大陆) / 2015-05-20(戛纳电影节)
片长: 126分钟(中国大陆) / 131分钟(法国)
又名: 山河恋人 / Mountains May Depart
IMDb链接: tt3740778
《山河故人》是我最近看的比较有感触的电影,导演贾樟柯在经历了《三峡好人》《天注定》等电影的酝酿后,终于推出了自己对新贵阶层观察的《山河故人》,大约是不甘心于自己只能拍摄好山西县城的故事,又或许是如他自己所说的,十年的社会历练让他更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分化”,这部电影终于将视角转移到了中国70年后之后畸形快速发展变化给传统人们带来的冲击。+有人说,这是一部关于物质与爱情抉择的电影,有人说这是关于故土与逃离的故事,也有人说这是对中国巨变带来负面效应的思考,但我更愿意认为,它是一部讲离别的故事。+十年后,当赵涛身穿红色的呢子大衣从那间破败的砖瓦房之中走出来时,她弹了弹当年结婚请帖上的灰尘,从容地把过去装进了昂贵的手提包里,坦然地说再见。+这也是赵涛面临的第一次离别,与年少自我的别离。+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少年时代的时候,单纯的喜欢过一个人。+那时心动是来得如此简单,只是因为她撩头发的样子特别美,因为她成绩很好还很安静,因为他高大挺拔篮球打得好,又或者因为他穿白衬衫校服的样子格外的好看。无论是怎么样的理由,年少的感情是如此的单纯甚至是幼稚,它就像是没有面临过风雨的花朵,不知道窗外的风雨有多么的激烈。+电影中,梁子作为赵涛曾经放在过心里的那个人,跟张晋生一样,他们同属一片土地。他们一起跳《GO+WEST》,一起看舞狮子,一起听戏,一起看赵涛跳伞舞,他们穿同样质朴的衣服,以为自己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可是后来,一切不知怎么就变了。+张晋生忽然开着簇新的桑塔纳回来了,开始用麻袋装着数钱了,这个曾经的亲密好友一下子摇身成为90年代中国的新贵阶层。而在成为新贵阶层的张晋生和作为煤矿掌灯人的梁子之间选择,赵涛开始了第一次的内心较量。+十年后,当赵涛与梁子再次打照面的时候,时间告诉了她答案。那个曾经发誓再也不回山河故乡的少年,已成为半躺在床上起不来的肺癌病人。+在十年前梗着脖子扔掉家里钥匙的那一刻,他是有些意气风发的,甚至认为自己是有骨气的。“我在哪里讨口饭都不在你张晋生手底下讨饭”“去哪里都好,就是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个时候的他,所想的十年后结局一定不是这样。+至少年少的时候,我们曾相信,被爱情辜负的一方,一定会在日后的功成名就中得到对方的遗憾感慨,得到的是被辜负者在失败爱情中的奋力崛起和辜负者在富裕婚姻中的糜烂死亡。+然而真相却是,少年永远是少年,他不会长大只会变老,他依然贫困,拖着肺病的身子回到曾经傲气的说再也不会来的故乡,问那个已变成离婚的富太太,手里拿着三万块钱的女人,方便吗?+他终究不过是那个被困在现实求生牢笼里的兽,委屈不甘也得认命。+此时的赵涛已经可以与“故人”道别了,这个曾经在自己生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男人,永远只能活在青涩的回忆之中,成为自己做好加油站生意,打打斗地主之外的遐想追忆。+人这一生需要面临最多的情绪,就是无力感。+的确,这个世上很多东西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可也有很多东西,是无论我们多么的渴望、多么的努力都无法逃避和得到的,比如死亡,比如爱。+当我们从少年走入到成年人的混沌世界,明白爱情对于一个人而言不是全部的时候,我们开始看重亲情,心疼起妈妈粗糙不堪的双手,操心起爸爸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少年闯荡江湖的雄心壮志也变成了"父母在,不远游"。我们甚至不敢说出来死亡两个字,好像这样就会有一种错觉,父母永远不会离我们而去,只要有他们在,从这个肮脏的世界回到家,我们还可以做回那个撒娇要糖果的小孩。+然而,死神从来不会因为我们的渴望就推迟来临的日子,他总是会带着暧昧的温存,拎着一壶温酒来到我们的亲人身边,与他们的灵魂把酒言欢,轻易的就骗走了他们。+赵涛面临的第二次离别是与父亲和儿子。+当父亲第二次坐在绿皮车上前往战友家时,他再也没有醒来。这是她对待命运态度的转折点。+当儿子不会叫妈妈而只会叫妈咪的时候,当儿子围着自己看不惯的英伦围巾的时候,当儿子在姥爷的坟前不情不愿的跪下的时候,当儿子看着澳大利亚的风景憧憬着移民的场景的时候,赵涛发现,她与儿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不仅仅是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和山西小城汾阳的物理距离,更是由这种地域的分离带来的致命精神分离。这个七岁的孩子已经跟山河故土离得太远太远了,他的父亲从张晋生摇身一变成了Peter,孩子也作为无意识逃离故土的一代,在故土文化与国际文化之间产生了身份认同的困惑。+最让人心酸的是,尽管我们知道人力在现实面前如此渺小,却还想拼尽力气一试,就像赵涛给儿子包饺子,送他家里的钥匙,带他坐时间漫长的绿皮火车。可是,再慢的车也有到站的那一刻啊。+终于,她明白,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别的。+有些事情,时间无法摧毁。生活也不过是在不断的重复,我的故事,你的故事,他的故事,再多的故事,阳光底下也无新事。+故人都已一个个离去,这片厚重的土地上只留赵涛在坚守着故土,也只有她,在漂泊与离别面前,重新跳起年少时热爱的《GO+WEST》,成为永恒的雕塑。+当我们的衣服颜色从红色变成了黑色,从高跟鞋到了平底鞋,从大幅度跳舞到小动作伸腰的时候,或许我们才会真正的明白,孤独才是这一生我们永远无法舍弃的挚友。无论是年少的青梅竹马,还是婚姻中笃定的伴侣,抑或是年老的亲人和年幼的孩子,那些我们曾经以为会永远相伴的人,终有一天,都会离开。+而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在离开的时候,好好的道声珍重。+港产江湖片透露出來的情义,变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感追求。我的工作不是要拍中国牛逼,也不是要拍中国不牛逼。我的全部注意力都在人们的命运上,都在人们的情感生活上,是人在迁移。——贾樟柯+虽然有些情节的纰漏,但是《山河故人》这部电影在我看来不失为一部好电影。尤其是在当下中国电影如此浓妆重彩烈,不断贩卖鸡汤和回忆的时候,《山河故人》像是一道清泉,显现出贾樟柯对于电影独到的理解。+他的电影里没有绝对政治正确,没有粉红艳丽涂抹,没有性来博取人的眼球,也没有粉饰太平的虚伪。他拍的更多的是中国的人们在面临畸形的超速发展时所陷入的困境,物质和爱情、亲情和生活、自由和归宿的抉择,这些曾经的70、80后需要集体面对的棘手问题,90后同样需要面对甚至更甚。+贾樟柯笔下的人物都没有超出自己真实的处境,也不会给他们额外的主角光环,他就是这样尊重下这些不自知的人物,不给他们超越现实的可能性,而让观众能够在角色的塑造中看到自己不忍去面对的一些残酷真相,他们的故事是我们所有人的故事。这种现实、残忍,甚至冷漠的对待自己笔下人物的态度,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导演对于电影意义的坚持。+%40我不叫樊饭饭+知乎、简书ID:樊饭饭+喝酒吃肉享乐消愁+—+THE+END+—+【扫一扫,关注饭饭】+食人间烟火,享七情六欲,方能不负此生。&oq=《山河故人》是我最近看的比较有感触的电影,导演贾樟柯在经历了《三峡好人》《天注定》等电影的酝酿后,终于推出了自己对新贵阶层观察的《山河故人》,大约是不甘心于自己只能拍摄好山西县城的故事,又或许是如他自己所说的,十年的社会历练让他更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分化”,这部电影终于将视角转移到了中国70年后之后畸形快速发展变化给传统人们带来的冲击。+++有人说,这是一部关于物质与爱情抉择的电影,有人说这是关于故土与逃离的故事,也有人说这是对中国巨变带来负面效应的思考,但我更愿意认为,它是一部讲离别的故事。++++十年后,当赵涛身穿红色的呢子大衣从那间破败的砖瓦房之中走出来时,她弹了弹当年结婚请帖上的灰尘,从容地把过去装进了昂贵的手提包里,坦然地说再见。+++这也是赵涛面临的第一次离别,与年少自我的别离。+++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少年时代的时候,单纯的喜欢过一个人。+++那时心动是来得如此简单,只是因为她撩头发的样子特别美,因为她成绩很好还很安静,因为他高大挺拔篮球打得好,又或者因为他穿白衬衫校服的样子格外的好看。无论是怎么样的理由,年少的感情是如此的单纯甚至是幼稚,它就像是没有面临过风雨的花朵,不知道窗外的风雨有多么的激烈。+++电影中,梁子作为赵涛曾经放在过心里的那个人,跟张晋生一样,他们同属一片土地。他们一起跳《GO+WEST》,一起看舞狮子,一起听戏,一起看赵涛跳伞舞,他们穿同样质朴的衣服,以为自己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可是后来,一切不知怎么就变了。+++张晋生忽然开着簇新的桑塔纳回来了,开始用麻袋装着数钱了,这个曾经的亲密好友一下子摇身成为90年代中国的新贵阶层。而在成为新贵阶层的张晋生和作为煤矿掌灯人的梁子之间选择,赵涛开始了第一次的内心较量。+++十年后,当赵涛与梁子再次打照面的时候,时间告诉了她答案。那个曾经发誓再也不回山河故乡的少年,已成为半躺在床上起不来的肺癌病人。+++在十年前梗着脖子扔掉家里钥匙的那一刻,他是有些意气风发的,甚至认为自己是有骨气的。“我在哪里讨口饭都不在你张晋生手底下讨饭”“去哪里都好,就是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个时候的他,所想的十年后结局一定不是这样。+++至少年少的时候,我们曾相信,被爱情辜负的一方,一定会在日后的功成名就中得到对方的遗憾感慨,得到的是被辜负者在失败爱情中的奋力崛起和辜负者在富裕婚姻中的糜烂死亡。+++然而真相却是,少年永远是少年,他不会长大只会变老,他依然贫困,拖着肺病的身子回到曾经傲气的说再也不会来的故乡,问那个已变成离婚的富太太,手里拿着三万块钱的女人,方便吗?+++他终究不过是那个被困在现实求生牢笼里的兽,委屈不甘也得认命。+++此时的赵涛已经可以与“故人”道别了,这个曾经在自己生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男人,永远只能活在青涩的回忆之中,成为自己做好加油站生意,打打斗地主之外的遐想追忆。++++人这一生需要面临最多的情绪,就是无力感。+++的确,这个世上很多东西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可也有很多东西,是无论我们多么的渴望、多么的努力都无法逃避和得到的,比如死亡,比如爱。+++当我们从少年走入到成年人的混沌世界,明白爱情对于一个人而言不是全部的时候,我们开始看重亲情,心疼起妈妈粗糙不堪的双手,操心起爸爸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少年闯荡江湖的雄心壮志也变成了"父母在,不远游"。我们甚至不敢说出来死亡两个字,好像这样就会有一种错觉,父母永远不会离我们而去,只要有他们在,从这个肮脏的世界回到家,我们还可以做回那个撒娇要糖果的小孩。+++然而,死神从来不会因为我们的渴望就推迟来临的日子,他总是会带着暧昧的温存,拎着一壶温酒来到我们的亲人身边,与他们的灵魂把酒言欢,轻易的就骗走了他们。+++赵涛面临的第二次离别是与父亲和儿子。+++当父亲第二次坐在绿皮车上前往战友家时,他再也没有醒来。这是她对待命运态度的转折点。+++当儿子不会叫妈妈而只会叫妈咪的时候,当儿子围着自己看不惯的英伦围巾的时候,当儿子在姥爷的坟前不情不愿的跪下的时候,当儿子看着澳大利亚的风景憧憬着移民的场景的时候,赵涛发现,她与儿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不仅仅是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和山西小城汾阳的物理距离,更是由这种地域的分离带来的致命精神分离。这个七岁的孩子已经跟山河故土离得太远太远了,他的父亲从张晋生摇身一变成了Peter,孩子也作为无意识逃离故土的一代,在故土文化与国际文化之间产生了身份认同的困惑。+++最让人心酸的是,尽管我们知道人力在现实面前如此渺小,却还想拼尽力气一试,就像赵涛给儿子包饺子,送他家里的钥匙,带他坐时间漫长的绿皮火车。可是,再慢的车也有到站的那一刻啊。+++终于,她明白,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别的。++++有些事情,时间无法摧毁。生活也不过是在不断的重复,我的故事,你的故事,他的故事,再多的故事,阳光底下也无新事。+++故人都已一个个离去,这片厚重的土地上只留赵涛在坚守着故土,也只有她,在漂泊与离别面前,重新跳起年少时热爱的《GO+WEST》,成为永恒的雕塑。+++当我们的衣服颜色从红色变成了黑色,从高跟鞋到了平底鞋,从大幅度跳舞到小动作伸腰的时候,或许我们才会真正的明白,孤独才是这一生我们永远无法舍弃的挚友。无论是年少的青梅竹马,还是婚姻中笃定的伴侣,抑或是年老的亲人和年幼的孩子,那些我们曾经以为会永远相伴的人,终有一天,都会离开。+++而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在离开的时候,好好的道声珍重。++++++港产江湖片透露出來的情义,变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感追求。我的工作不是要拍中国牛逼,也不是要拍中国不牛逼。我的全部注意力都在人们的命运上,都在人们的情感生活上,是人在迁移。——贾樟柯++虽然有些情节的纰漏,但是《山河故人》这部电影在我看来不失为一部好电影。尤其是在当下中国电影如此浓妆重彩烈,不断贩卖鸡汤和回忆的时候,《山河故人》像是一道清泉,显现出贾樟柯对于电影独到的理解。+++他的电影里没有绝对政治正确,没有粉红艳丽涂抹,没有性来博取人的眼球,也没有粉饰太平的虚伪。他拍的更多的是中国的人们在面临畸形的超速发展时所陷入的困境,物质和爱情、亲情和生活、自由和归宿的抉择,这些曾经的70、80后需要集体面对的棘手问题,90后同样需要面对甚至更甚。+++贾樟柯笔下的人物都没有超出自己真实的处境,也不会给他们额外的主角光环,他就是这样尊重下这些不自知的人物,不给他们超越现实的可能性,而让观众能够在角色的塑造中看到自己不忍去面对的一些残酷真相,他们的故事是我们所有人的故事。这种现实、残忍,甚至冷漠的对待自己笔下人物的态度,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导演对于电影意义的坚持。+++%40我不叫樊饭饭++知乎、简书ID:樊饭饭++喝酒吃肉享乐消愁++++—+THE++END+—+++【扫一扫,关注饭饭】++食人间烟火,享七情六欲,方能不负此生。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格俐玛(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645968/
文/格俐玛
《山河故人》里的赵涛一出场,便抛出了惊世骇俗的金句:咱们之间是什么问题?代数问题?还是几何问题?显然,这句台词成为了本片提纲挈领却又悬而未决的终极谜题——究竟什么是“代数问题”?什么又是“几何问题”呢?答案正如贾樟柯电影中的符号意象一般,素来难解,它呼唤观众对电影的智性参与,而这种互动的实质,正是考验中国电影观众对现实的感受能力。
一句话:你如何理解“中国”?
至于什么是“符号学”?别管什么能指与所指,也不要问罗兰•巴特,你只需记住这句话:符号只有多次出现时,才有意义。
1、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
代数问题除了暗示梁子与晋生两个男人的金钱实力问题,也指向了中国高速增长的GDP,指向货币资本,而几何问题则是场景构图中的“三角关系”,是一女二男斩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
于是,宏观的“代数问题”与微观的“几何问题”便构成了张力关系:在国家与个体之间,在大时代与小人物之间,在公共新闻与私人命运之间,在“山河”与“故人”之间,影片始终携带着对当代中国的问题意识。
换言之,想要理解贾樟柯的电影艺术,则必须理解“中国”,而当“中国”投射于《山河故人》的大银幕时,那些纷繁复杂的“符号学”也就成为了进入影片的关键。
2、黄河
《山河故人》的“河”字就落在黄河意象上。1999年,晋生的轿车撞到了“黄河第九道弯”的石碑之上,自此,黄河成为三角恋情的见证者,而这“第九道弯”,也恰恰是女主角涛命运的转弯处。到了2025年,黄河成为了晋生父子异国海景豪宅背景墙上的一幅油画——《黄河颂》。作为陈逸飞创作于1972年的成名作,《黄河颂》描绘了一位红军战士持枪站立在黄河畔保家卫国的情景,然而此时此刻,它却成了拍价4032万元的财富象征。于是,“后革命”氛围不言而喻,就连“黄河”也变得扁平,一切都失去了历史的纵深度,只有“钱”才是唯一真神,从中或可窥见贾樟柯的批判意图。
当然,黄河也可读解为“中国”,读解为那个承受苦难与变迁的民族母体,它见证了太多悲欢离合,却磨励出愈发顽强的生命力与包容性。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母亲的“涛”与作为母亲河的“黄河”是一体的,因此,结尾处的独舞也可读解为导演对于民族母体的一份温暖希冀。
3、关刀少年
影片的前两段落出现了一位关刀少年,这处“闲笔”与主干剧情毫无关联,没有台词,没有特写,只是沉默流浪着的风景。贾樟柯自己的解释是,“拿大刀的少年是我在现实中碰到过的,我看到这种场景就会想起古代人,就会想象说是关公在流浪,现在连他都没地方去了,开始流浪了。”这一幕确实与影片的漂泊主题极为合衬。
关刀是义气的象征,这个独行的少年在熙攘人群中有着强烈的行侠味道,联系“现代武侠片”《天注定》中姜武的那把抢,不难理解关刀少年与社会不公之间的呼应关系。
换一种解释说,历史故事里的关刀逆车流行,也凸显着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在急剧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快节奏中,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关刀,恰是民间传统文化在遭遇现代性时所特有的“孤独”,一如片中反复出现的那座文峰塔,千年古塔被一片仿古建筑包围,见证人事变迁。
当然,关刀少年也可视作贾樟柯电影中惯用的抒情装置,具有空镜头的美学特征,与《三峡好人》里的川剧变脸艺人和走钢索者一脉相承,他们都是潜伏于现实表象下的幽灵。
4、飞机
飞机在本片中的表意功能是呈现“魔幻感”。事实上,现实感与魔幻感的并置一直是贾樟柯电影美学的重要特征,在《三峡好人》里是腾空而起的飞碟,而在《天注定》里则是神秘玄奥的“美女蛇”。回到《山河故人》,涛在1999年目击了播种飞机的坠毁,这场突如其来、毫无铺垫的事故让她感到震惊。换个角度想,中国在这二三十年间的剧变又何尝不令人震惊?
到了2014年,马航事件作为新闻背景出现;梁子骑车回家时路过了烧纸祭奠的母子,那是1999年坠机飞行员的遗孀,导演对于这一荒诞事件的呈现却又如此客观与节制。2025年,澳洲的马航家属还在祭拜故人,张艾嘉疑似马航家属的身份也借他人之口道出;Dollar与Mia乘直升机看风景,腾空而起的时刻,少年吻向了这位近似其母亲年龄的女人,展现出人类情感本身的流动与无法把握。
总体而言,贾樟柯试图用“飞机”呈现的“魔幻感”建立在“现实感”的基础上,更近于一种心理真实,他所关注的是社会心态,即心象可以转化为怎样的物象?显然,飘逸在空中却又充满现代感的飞机最适合不过。
5、钱
本片对于“钱”的呈现粗暴直接,这种硬碰硬的叙述姿态或许会让诸多观众不舒服,但艺术电影的灵魂就是“不回避”,也只有“不回避”,才能揭示出更为复杂的社会图景。
1999年,涛对于男人做出的选择,本身也是对金钱资本的选择:是一夜暴富的矿主晋生,还是一贫如洗的矿工梁子?涛选择了晋生,相当世俗,却也合乎资本逻辑,而这一切成为了她曲折命运的开始。晋生给儿子起名张到乐——英文Dollar(美元)的谐音,仿佛一个蛊咒,当孩子在澳洲长大后,自觉肮脏,自我厌弃。
2014年,梁子患尘肺病回汾阳借钱治疗,他首先找到工友韩三明,韩三明表示要去阿拉木图替中石油公司修管道赚大钱,这是继《世界》里的蒙古乌兰巴托后的又一个“远方”,但这次,淘金的意味更强,回应着2008年以来“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全球经济地图翻转。与此相参照的,是涛的出场方式:一对在其公司打工的外国男女新婚,作为总经理的涛赠予他们两台IPHONE手机,新郎与新娘手捧IPHONE向涛鞠躬致敬,这同样暗示着我们,中国正在成为当今时代的资本中心,连IPHONE都要俯首称臣。
2025年,张到乐因自己的名字被同学调侃,外国同学表示,Dollar早已过时,他应该改名为RMB(人民币)。
6、枪
1999年,晋生试图用枪与情敌梁子决斗,被涛制止;2025年,老去的晋生在澳大利亚家中依旧摆弄着枪,却失去了“敌人”。显然,“敌人”的消失就是革命逻辑的消失,也就是另类选择的消失,这是一种典型的“后冷战”境遇。通俗点说,就是冷战的终结导致了资本主义阵营不战而胜,社会主义阵营不战而败,全球随即陷入同质化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在这个意义上说,“情敌”的消失也就是一则关乎中国的民族寓言:1999年的“枪”或许还可以在黄河畔激起千层浪,2025年的“枪”却无论如何不会打响了,因为抵抗的逻辑已然消失。
7、《珍重》&《GO WEST》
《珍重》出自叶倩文1990年的同名粤语专辑,在影片中共出现4次:第一次是客人测试CD效果,音画对位则是涛、晋生与梁子在电器店里的三角构图,成为了故事的初始基调;第二次是涛告别生肺病的梁子之后,走在回家路上,作为心理时空的闪回;第三次是涛在火车上和儿子一起听音乐,渴望母子间的心灵沟通却终不可得;最后一次则是在2025年的汉语课上,老师Mia放了这首歌给Dollar听,Dollar只觉得歌声似曾相识。
《GO WEST》由英国电子流行组合Pet Shop Boys(宠物店男孩)演唱,共出现3次:第一次是开头,三角关系中的男女共同欢快起舞,有迎接新世纪的狂欢感;第二次是涛在火车上独自望着窗外哼歌,依然表达对未来的憧憬;最后一次则是结尾,涛在汾阳的雪中孤独起舞,却依旧面带笑容。
《山河故人》对两首非原创歌曲的使用是极成功的,除了充当叙事线索之外,两首歌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时间面向:《珍重》始终与过去的回忆相关,是悲伤与痛苦;《GO WEST》则总是面向未来,带来乐观与力量。两种基调互相参照,也成就了本片极具张力的情绪效果,演绎出当代中国近三十年间的悲喜剧。
8、画幅变换
《山河故人》分为三个段落,故事发生的时间分别为1999年,2014年和2025年。这三个时间点的选择绝非偶然,它们关乎着过去、现在与未来。当然,故事的起点总是很重要的——1999年,那时贾樟柯刚凭《小武》在柏林电影节崭露头脚,他就这样闯入了“世界”的视野之中。别忘了,仅仅十年之后,他就被多伦多电影节选为“新世纪十年最佳导演”,成为世界电影艺术的最热词之一,其爆发之势正如电影中的晋生。
对于三个时代,贾樟柯使用了三种不同的画幅比例进行表现,如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这一部电影中导演使用三种不同的宽高比:从1.33:1到1.85:1再到2.35:1,用数码技术媒介的演进呼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当然,这种手法并非贾樟柯首创,其中,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在其2014年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曾使用这一技巧,令人印象深刻。
9、DV影像
在1999年段落中,贾樟柯多次使用了粗糙质感的DV影像,这些素材来自他1999年拍摄的纪录片,共同构成了他所追求的“时代氛围”。介入本片叙事时,这些DV素材被放大,并以慢格方式播放,形成了一种怪诞的间离感。清晰的小镇故事与模糊的纪录素材交错,这不得不让人思考:什么才是影像真实?
贾樟柯对于当代电影艺术的独特贡献在于,他是为数不多的、兼顾剧情片与纪录片拍摄的“电影作者”。因此,即使是其剧情片作品,也时常传达着“纪录精神”,典型如《三峡好人》。有趣的是,将“纪录精神”带入《山河故人》,这本身就构成了对“真实”的质询:看得清的是虚构,看不清的反而是纪录。岂不反证那句名言?眼睛是欲望的器官。
10、钥匙
如果要在《山河故人》中挑出一件最核心的叙事道具,那一定是钥匙:1999年,梁子赌气离家,把钥匙扔向房顶,誓不回汾阳;2014年,涛把钥匙还给梁子,又在和儿子分别时,把自己家的钥匙留给他一副;2025年,Dollar则把这钥匙当成信物随身携带。可见,钥匙在不同代际之间的传递,构成了一种血缘上的流动,尤其是对于Dollar来说,钥匙是散居族裔的他与母体之间唯一的联系。
当然,钥匙(Key)也可以解读为贾樟柯对于“中国”的“答案”。虽然影片结尾处,儿子并没有带着钥匙回到汾阳,回到母亲身体,但是当他看到波涛,听到涛声,他会想起母亲,他会与民族母体构成情感的共振,这难道不是最温暖的答案吗?诗人梁小斌曾在1980年发表《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他用“钥匙”完成了对过去三十年历史的寻找与叩访,我想,这对贾樟柯也同样适用:
这一切,
这美好的一切都无法办到,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天,又开始下雨,
我的钥匙啊,
你躺在哪里?
我想风雨腐蚀了你,
你已经锈迹斑斑了。
不,我不那样认为,
我要顽强地寻找,
希望能把你重新找到。
《山河故人》武汉点映场,贾樟柯、赵涛、张译三位主创都在影片亲临现场。观众问答环节是我参加过的所有点映里水平最高的一次,不愧是贾科长和贾科长的影迷。虽然只有寥寥几问,但主创的回答不仅深刻地解答了观众对影片的困惑,还提出了新的角度供观众回味思考。所以我做了一些简单的纪录以便日后查阅。(记忆有偏差,还望见谅)
1.问张译:您是怎么理解张晋生这个角色的呢?
答:就我个人来说,我最喜欢第三个部分,虽然这部分我的戏份很少,但是很多细节都有用意在里面。我们的电影叫《山河故人》,2025年的张晋生就是在思念山河,思念故人。故人有两个,一个是前妻涛儿,另一个则是情敌梁子。张晋生买了很多的枪,桌上摆的全都是,但他说他却找不到敌人。其实他是用这种方式在思念梁子,因为他当年曾经想干掉他。但也许梁子已经不在了。
2.问贾樟柯:影片里有一个片段是涛儿骑着自行车突然看到了飞机坠落,这个段落看上去很超现实,贾导的用意何在呢?
答:嗯,这个片段的确有些超现实,我想表达的是人生的意外和偶然。其实我在写这个剧本的时候,最开始是没有这个场景的。剧本整体的风格还是比较生活流的,虽然开场很戏剧化,是一个三角关系,通常的电影也是这么处理的。我写完之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觉得是人生的偶然,人总会遇到一些超出自己经验理解的事,这可能是我想表达的一层含义。
3.问贾樟柯:张艾嘉和董子健那场忘年的吻戏,在我看来其实可能是母爱缺失的俄狄浦斯情结,您是如何看待的?
答:可能除了恋母情结,更多的我认为是两个孤独的人互相取暖,自我解放的心理。儿子与父亲无法沟通,想要辍学,想回国寻母却走投无路,老师在异国他乡飘零,自然让两个人越走越近,这是合乎情理的。
我把剧本写好之后先拿给张艾嘉看之前说:这个剧本可能有点超越伦理。没想到张艾嘉说:好,没问题,我演。然后我又把剧本给小董,跟他说和张艾嘉有这样一段戏,问他能接受吗。他说:这有什么不能接受的,贾导你太落后了,现在我们性别都不是问题了,年龄算什么。
4.问贾樟柯:电影的最后您还是没有让涛儿母子团聚,其实观众都特别期待看到他们团聚,您是怎么想的呢?
答:其实这个电影有特别多的留白,比如母子到底有没有相遇,梁子最后怎么了,为什么晋生和涛儿离婚了,2014年到2025年又发生了什么。以及最后涛儿包了很多饺子,明显她一个人是吃不完的,是等别人回来一起吃。都是为了留出更多的空间。
5.问赵涛:您演了那么多贾导的电影,有没有想过演别的导演的电影?
答:演员都是在等待的,等待让自己表演有长进的角色。涛这个角色跨越了几十年,让我获得了不同的人生体验。所以作为一个演员我会一直演到老,并且期待各种角色。
4:3,16:9,2.39:1,这是贾樟柯赋予《山河故人》的三个画幅,对应昨天、今天、明天三个时代。从1999年的世纪末之舞,到2014年的故人分崩离散,再到2025年的隔岸遥想,宛如一曲被逐渐拉伸的哀歌,整体跨度26年。
1999年,不远的过去,我们依然在4:3的取景框里欢歌笑语,人与人之间还贴得那么近,生活依然沸腾如Disco的喧响。
2014年,灰蒙蒙的当下,我们并不幸福地游荡在16:9的巨大的玻璃容器里,凭吊生老病死、故人远游,却看不见活生生的“真实的中国”。
2025年,不远的未来,我们只能站在2.39:1的时空洪流里,就像两个孤独的异乡人,妄图从荒原两端走向彼此,最终却只能言不由衷地回忆起漂泊之前的一些零星往事。
物不是,人也非,但“Still Life”。从九年前的《三峡好人》开始,贾樟柯便开始了这样的叹惋。而九年后的《山河故人》依然如此,搅拌着既绝望又释怀的复杂情感。恍如隔世的过去,寥无生机的未来,都拗不过时代巨轮的碾轧;而当下的我们,总以为寸步难行,却又一次次被巨大的力量推动着前行。所幸,贾樟柯再次找到了奇妙的平衡,即便山河破碎、故人飘零,他却坚持让赵涛献上最后一支舞。正如张艾嘉在电影里说的:不是所有东西都会被时间摧毁。
有人说,《山河故人》是贾樟柯在经历过《天注定》后的一次绵长喘息。在我看来,愤怒的《天注定》更多是对当下中国的关照,就像一股没有意外的暴力激流;而《山河故人》所探触的却是我们整代人的未来。即便影片中只呈现了近未来的2025年,但时间的足迹已然不动声色地走向了更远的远方;正如那奔流过汾阳小城的黄河冰凘,冬封春融,周而复始。
倘若说《天注定》是一次本能的“闪电般的灵感”,那么《山河故人》就是一场深思熟虑后的“慢车之旅”。在影片2014年的尾声,涛为了多陪儿子走一段路,决意选择了最慢的绿皮火车;而母子俩一人一枚耳塞听叶倩文《珍重》的秘密时刻,也终将成为命运洪流中彼此羁绊的时光脐带。往后的岁月,唯有母亲赠送的钥匙贴身陪伴。
直到11年后,董子健饰演的儿子道乐,不无意外地爱上了比他大40岁的张艾嘉,这场忘年恋背后的母爱缺失也不免令人唏嘘。两个身处异乡的孤独之人,一个没有母亲,一个没有儿子,看似自由不羁,却深陷牵挂的襁褓。
无疑,这是贾樟柯有史以来拍得最令人黯然神伤的一段爱情故事,它就像一场迟到了26年的后遗症,重新审判了曾经诞生在冰凘之畔的那段既非“几何问题”又非“代数问题”的三角恋。当涛放弃梁子、选定煤老板张晋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未来的宿命。
那片隔在澳洲与中国之间的太平洋,就像一个望无边际的心灵空洞。当道乐面向大海喊“涛”的时候,远在汾阳老家包饺子的涛恍如白日梦般惊了一下,仿佛听见了儿子的呼喊。然而,这终究只是贾樟柯假想的所谓Happy Ending罢了,正如他所言,我们在过去失散于山水之间,唯有通过电影在时光中相遇。
时隔九年,我依然记得《三峡好人》上映时与《黄金甲》对呛的场景。张艺谋与贾樟柯,谢飞导演口中的“两个天才”,都各自引领着一个时代。事到如今,张艺谋的创作力江河日下,有人慨叹他把导演生涯最好的十年丢给了商业片。而贾樟柯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疆域,却始终绕不开“讨好西方”的无端苛责。但在我看来,那些流淌在贾樟柯电影中的负能量与痛感,又何尝不是大部分西方优质电影中所展现的真相呢?伤疤从来都是人类共同的命运泥沼,而无关东西方地域。有朋友在写蔡明亮的影评时说,他的电影是拍给东方人看的,但只有西方人给了他荣誉。我想,这也是贾樟柯所遭遇的困境。
回看《山河故人》,38岁的赵涛无疑贡献了有史以来的最好表演。即便她曾凭借意大利电影《我是丽》拿过一座影后奖杯,但《山河故人》中的重见梁子、雪原起舞那两场戏便足以媲美一二。这一次,她不再是贾樟柯镜头下的“游魂”,而是有了活生生的情绪饱满的内部力量。当贾樟柯试图将摄影机更靠近人物的时候,赵涛出奇地展现了直面特写的表演魔力。
时过境迁,当涛孤身一人在山西空荡荡的雪原上跳起《Go West》的时候,宛如韩影《母亲》中的金惠子附体,奉献了2015年华语电影最值得铭记的表演时刻。而银幕上的涛,是否还能依稀记起那个如火如荼的、集体大跳Disco的1999年呢?那一年,故人还在身边,山河还不寂寞。
文/ 陆支羽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