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杨枫
主演: 张涵予 / 范伟 / 魏晨 / 周也 / 俞灏明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动作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21-11-19(中国大陆)
片长: 123分钟
又名: 铁道游击队1939 / 铁道队 / Railway Heroes
IMDb: tt13859694
说实话,刚开场看到这部影片的质感我还是很惊喜的。不论是旧式火车、蒸汽、日夜飘雪、粘雪粘灰的大衣,都非常有代入感。但越看下去,越觉得这剧情不对--我不知道它要给我讲个什么样的故事。我并不是指不知道讲的是铁道游击队劫火车物资的故事,我是不知道这部电影要讲怎样具具体体的一件事。
一部电影,最起码得让观众晓得你是个什么故事。上来杀特务,又一遍遍的劫火车。叫我说,就拍劫两次火车。一次开场劫,让大伙知道咱这是拍啥的,算序幕。然后引出来要毁一批炮的任务,整部电影就拍毁这批炮的前中后。毁这批炮算第二次劫,放在最后,英雄们最终拼尽全力,与这列火车同归于尽。这样观众才能把期待放在这部影片的重头戏上,才有个盼头。不至于看不到高潮就昏昏欲睡。缓慢的镜头和肃杀的画面才不至于是累赘。 这期间英雄们潜伏的过程中与日本人和汉奸斗智斗勇,不乏牺牲,展现出每一个英雄的形象,让人们能记住。他们也许鲁莽,也许过于理性,也许有自己的小缺点,但最终都为了同一个事业先出生命,这才是我们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之处,也是人性的崇高之处。不怕拍英雄群像,就怕拍出来英雄群像真成群众了,个个打酱油,除了范伟、张涵予一个立不住,一个记不住。没有性格,没有“手艺”,甚至“没留下名字”,这是我头一次看中国人的角色还脸盲了。最离谱的是那个女医生,直到最后我也不知道她的动机是什么。
最后,铁道英雄应该是铁道上的英雄而非谍战英雄。
以上,我是如此认为的。
影片看下来之后,说实话摄影还是有点意思的,有几个镜头在模仿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把抗战拍的有点像武侠片,这其实是优点,但重要的是前后整体要一致。
说回重点,我很想看到这部片子不一样的东西,也就是铁道英雄的“铁道”。因为你看地道战肯定也想要知道英雄们是怎么利用地道的。
然而铁道英雄并没有讲好铁道这个元素,从头到尾扒火车扒的没有任何新意,商业主旋律中不去展现有特点的奇观,观众不会买账,单纯靠喊爱国口号,立爱党誓言,在主旋律遍地的电影市场上根本激不起观众的热血,如何在同质化题材中找到自己的特色买点是以后主旋律电影需要做的。
把人物设置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这个场景应该和人物相辅相成。最基本的就是从熟悉场景的“语言”,最基本的缺点无疑是张涵予并不熟悉山东的语言,那他是否熟悉铁道的语言呢?只在零件画图的时候草草几笔带过,根本不够,这是他赖以生存或者说作为武器的符号和工具,铁道应该和他融为一体。
另外故事讲的也不够流畅,东讲西讲缺乏主线叙事,许多的支线问题也解决不清楚,看过以后没有印象深刻的戏份。
角色上面,太多的多余角色,和没有特色的角色,他们单薄到一句老洪和他的工友就能概括。但其中老王和日本“掌柜的”的人物关系上有一点小小的突破,两个人的敌对在影片开始时并不突出,与生活中上下级关系一样,但阵营的不同又使得他们的心态又无法一致,那种“暧昧”更显真实,是大多数抗战题材不具备的,但这种真实也并没有坚持到最后,仿佛一切都只是老王迷惑敌人的手段。所以在人物塑造上一但打破了这种矛盾,人物就不饱满了。
最后想说希望接下来的主旋律电影一定要认真准备,毕竟观众们真的已经审主疲劳了,留给主旋律的市场不多了!
很可惜,这部片虽然用了不少特效来炫技,结果反而本末倒置的没有先把故事说好,整个编排拖拖沓沓,也没有突出铁道英雄的特别之处,跟其他英雄到底有什么区别,就没有看出铁道这个主题,真纯粹成了个工具了。人设安排上又陷于了一个误区,正派反而智商偏弱,反派则是死于傲慢和话多,就是虽然没有神话正派,结果又走了极端,哪个人设都没立好。希望主旋律片还是要在讲好故事上首先下功夫做好功课,然后再辅以必要的艺术和特效,这样才会得到市场的认可。
这部电影讲述了作为一支潜伏在日军掌控下的工厂的铁道游击队执行共产党任务,抢夺日军军备物资的故事。整部电影的氛围很不错,但是故事太过平淡,缺陷也很多,作为一部抗日片,敌人印象刻板且普通,主题太过单薄,没有体现出电影应有的深度。
电影以鲁南第一游击队作为原型,故事地点在枣庄临城,一开始就是一片的白雪皑皑,画面非常美丽,很有质感,但是可能和实际情况不太符合,一开始会下意识地认为在东北,但是定下了比较萧瑟的电影基调,为之后的各种秘密行动作铺垫。 整部电影一共有四次行动,前两次行动是在没有日军防备的情况下,因此较为轻易,这两次行动前后,也将行动队的整体情况解释清楚了。老徐是队长,也是工厂工头,比较有威信,但队伍里其他的角色在电影里面并没有介绍清楚,这是在人物塑造上的遗憾,只刻画出了亓鲁,勇猛且莽撞的老徐“跟班”。
但在第二次的活动后,对于游击队搜寻更为严格了,但这部分剧情显得缓慢且拖沓,并没有什么起伏,实际上将这部分删去对于电影整体也没有什么影响。后面是第三次,遭遇到埋伏,队伍死伤惨重,这时老徐处于逃亡状态。后面就是队伍修整,情节上也没有什么特色,只是装备改进,新添成员,还有一场意料之中但在情理之中的戏份——入党仪式。
整部电影塑造最好的角色就是范伟饰演的老王,在日军和游击队中来回周旋,表面上嘻嘻哈哈,对日军点头哈腰,背地里转送信息,无法外出传送消息时的焦急,信息错误害了游击队时在站台上的那份无奈,在意识到被日军侦查到后,那份决绝与不屑,还有他对于火车上小六如同儿子般的感情,虽然有些突兀,但是表现得没问题,主要还是要归功于演员的演绎。
电影里面的镜头运用还是有些新意的,就比如有一场主角老洪与日本军官相遇的戏份,老洪在屋外,军官在里面。先拍摄落下的冰锥,慢放,在调回正常,以冰锥掉落的声音制造出紧张的气氛。再迅速切到老洪的脸色,后面再切到里面的军官,两相对比,两人射出子弹,再是慢放,展现子弹的轨迹,皆射穿房门,之后再迅速切回房内,展现房门弹孔,但不展现出老洪的情况,使得观众担忧,最后军官出门,老洪不见了。这样子的镜头将打戏拍成了动作戏,有些武侠的风范,像黑客帝国的感觉。
还有,电影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让观众共情,不管是行动队失败死伤惨重时,还是老徐倒在路上雪地里时,亦或是即将被军官发现传送纸条,这些没有让观众代入,没有沉浸在电影里,只是在了解故事,没有对任何角色共情,这就是细节的问题,没有把小人物塑造好。就比如老徐受伤倒在雪地里,用了一个全景,老徐只是画面里的一部分,连一个关于伤势以及脸色的画面都没有。这就是可以追求电影质感的后果。画面美,但是故事不具体。 而且节奏问题也很大,起起伏伏起,故事前面很顺利,中间整体都处于低潮,并没有变好后再变化,只是最后结尾实现了结果,了结了日本军官以及军队,导致观众的情感并没有跟随电影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拖沓的节奏,只在最后被释放,就只为了电影结尾的炸毁火车,而且结尾缺陷也很多,没有为电影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
整部电影里面抗日显得很轻松,没有带来新意,敌人显得十分容易被消灭,因此故事没有讲好,电影显得很平淡,过分追求质感,而丧失了对于剧情的把握,有些单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