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2010年,TVB都像杯温吞水。虽然有《铁马寻桥》这样的剧集撑住口碑,也有《公主嫁到》这样的剧集收视爆灯,但是谁都看得出来港剧的疲软。歌舞升平的背后,30年戏剧制作无进步的指责芒刺在背。
曾几何时,TVB风头无二,部部经典。到了如今,一年里都精品难见。按部就班的结果,是创意的极度缺失,人才的严重流失。明年香港新增三家免费电视台,对TVB来说是坏消息,却也未尝不是件好事。有挑战,才会有动力。否则,港剧迟早会死。
如果没有《义海豪情》,很难想象我对新剧是否还有追看的动力。一部《公主嫁到》,真是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许是我太挑剔,又或者是自己太认真,因为我从来都没有将港剧看作纯粹娱乐的消遣,我总是试图从这各式各样的故事里去窥探微妙又复杂的人生。热爱喜剧,却最是讨厌闹剧。
添哥之前说,《义海》的目标人群是有阅历、懂世情的观众。承接《巾帼枭雄》的余力,《义海》的戏味来得更足也更浓。对感情的刻画也更加丰沛和全面,任意一条线都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虽然全剧硬伤和软肋依然不少,但只有在《义海》里,才能让我找回港剧熟悉的味道。
真的久违了,那为剧情牵肠挂肚、欲罢不能的感觉。
一、巾帼与枭雄
之前的那部,剧名其实有些牵强。即使四奶奶算得是巾帼不让须眉,柴九却算不上是真正的枭雄。
枭雄者,行事未必光明磊落,但大智与大勇却缺一不可。柴九从始至终都只是一个小人物,困限于自己的喜怒哀乐,施展的空间并不大。
义海之中,刘醒虽然角色讨好,但论及角色最有突破的,却非九姑娘莫数。我甚至觉得,这一部才算得是真正的"巾帼枭雄"。当然,巾帼是指九姑娘,枭雄依然是指九姑娘。
义海是丰富的群戏,但最出彩的,却只是这一人。
九姑娘的塑造,与之前的宣传不太一致,娱乐新闻的断章取义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这样的效果,要故事到达二十三集,再回头来看第一集时才有深刻的感受。
九姑娘虽然人在黑道,浑身江湖味,却并非莽撞冷酷。她的魅力,在于在大是大非面前的众醉独醒、良心不泯,也在于敢用一切非常规的手段来为人处事、解决困境。她是一个女人,却比男人更加强势,也因此更加令人可畏。她是一个谜,你根本猜不透她的心。你不知她的话哪句是真,哪句又是假。你明明已经被她欺骗利用过很多次,但却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与她合作。当她最终与你推心置腹之后,为她生为她死你都统统无怨无悔。
其实不止是刘醒,每一个有良心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会如此。
同是乱世,外攘与内乱的性质却截然不同。这一点来说,义海豪情比巾帼枭雄来得大气很多。义海中融入的民族感和热血性,具有强烈的煽情效应。极强的代入感使得抗日剧情即使刻画过浅,却无碍观者为之血脉贲张。
九姑娘和四奶奶不同。她不再是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精神领袖,她也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是当梁非凡被她陷害入狱、黑木隆盛被她设计击毙,那同仇敌忾的宣泄当真痛快淋漓。
四奶奶永远不会使用的心计,却成为九姑娘的独断行事。她的勇气和魄力,绝非一般草莽可比。同样的,她的执著和牺牲,也非常人可以理解。
"汉奸"的骂名,她毅然选择去背。她的苦心,却要到后来才能被刘醒等人所理解。世间最深的委屈,莫过于"忍辱负重"这四个字。
永业银行的胡老板没有看错人,当年那个在孤儿院慷慨演讲令他动容的小姑娘,日后确实是这黑暗乱世下的社会良心。
二、国仇与家恨
其实很喜欢《义海》的巡礼片。倘若正剧也能依着巡礼这样拍出来,效果应该也很好。
一直记得,里面有一段台词是这样的。九姑娘问刘醒:"你为什么要帮我?"刘醒望向漆黑的天空,日本人的飞机轰鸣着从头顶掠过,他淡淡地回答说:"打仗了,还分什么你和我?"
万般唏嘘。
梁非凡临死那场戏,看得人分外心酸。那一刻他终于不再那么可恨,即使之前那样面目可憎。
他的醒悟来得太迟,死也死得毫无价值。只因他一直都是个自私的小人物,永远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只懂得计较个人的得失。小人之心,昭然若揭。即使最后豁出性命不要去刺杀向山,也仅仅是因为日本人毁了他的家。最后功败垂成,也是因为实在太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是他不明白,即使他对日本人言听计从、奉承有加,一样和沦陷在敌人手里的国人没有分别。个个都是砧板上的鱼肉,一样任人宰割。是他不明白,什么叫做"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国都没有了,哪里还有家?!
外敌入侵,国土沦陷,越是绝境越能激发民族血性。
不需要言辞振振地喊口号,也不需要愤世嫉俗地谈时势。只要让你看到排骨因为没有脱帽向日本人鞠躬就险些丧命,看到黄师奶无意中踩到张印有太阳旗的废纸就被打得鼻青脸肿,看到集中营里面的同胞为了有饭吃连尊严都顾不上,看到唐书记宁死也要举起V字手势……你就自然而然热血上涌、义愤填膺。
所以梁非凡后来才会对刘醒有托孤之举,所以九姑娘最后会抬手放朗喜一条生路。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不是么?家之嫌隙只谓恨,国之倾覆才谓仇!
三、兄弟与爱人
那句老掉牙的话无论说过多少次,都未有过时。
做兄弟的,有今生,无来世。
排骨的成长,要归功于刘醒。
若不是当年刘醒曾不计前嫌地博命相救,这个悲摧的愣头小子后来不会变得勇敢,他的命运或许依然与开端一样境况。
其实他的品性依旧未改。他依然很单纯,单纯到只为报刘醒的相救之情就可以义无反顾地去为他做任何事,单纯到无论什么境况他都愿意为之豁出命去。刘醒被戴了绿帽,他想也不想提着把枪就去找梁非凡算账;刘醒被梁非凡阴毒算计,他就暗自决定以身相代去和日本人比枪;最后他明知会因犯法被捕也要开枪打死向山铁也,只是为了替刘醒泄去心头之愤……
他常说要报答刘醒的那份恩,而实际他对刘醒的这份义,沉实得不逊分毫。
两个男人之间剖心剖命的情义,真是让人感动。
世间可以让他人唯你马首是瞻的条件有很多种:权势、地位、钱财……
但要别人甘心命抵,却唯有情与义。
义字怎写?羊字之下一个我字。是说唯有自己甘作羊牯,才当得起这个字。
人与人之间的真正情义,是不计较谁施了恩,谁欠了情。这才当得起患难历练,千金不换。
其实杨阳和刘晴的故事显得拖沓了些。
两个年轻人的爱情,刻画得并不深。但他为她布置晴晴居时唠唠叨叨交待一切和她为了救他甘愿向日本人献身的两段依然感沛人心。
他和她的故事,注定不会有完满的结局。现实的人生总是很残酷,你抓不住的不只是将来,"现在"也分分钟正从手里流失。
还有什么叫做一生一世?
晴晴很不幸,她一生都在与这个无法根治的顽疾抗争,与自己的命运抗争。却也如刘醒所言,一个人再坚强又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一样扛不过去?
她却又是幸运的。她有疼爱自己的大哥,有珍惜自己的爱人。晴晴的一生虽短,但已可以无憾。因为她在受着很多很多苦的同时,也拥有着很多很多的爱。
只有真正拥有爱的人,才真正拥有幸福。
因为世间唯有爱,能够润生死。
一生一世,说的不是天长地久,只是曾经拥有。
曾经深爱过一个人,曾经被一个人深爱过,就已经足够,足够。
四、分离与重聚
大结局看得泪眼婆娑。
分离与重聚,当中隔着茫茫的生死,隔着漫漫的世事。人生一世,其实都是命如飘萍,谁都改变不了,谁都控制不住。
一恍眼,连往事都尽成前尘旧梦。
前尘里,她和他都还是当初模样。旧时颜色从未改变,无论世事如何颠转往复、沧海桑田。
人生能有多少个三十年?
每个人都变得沉稳,所有的感情都不再轻易外泄。
岁月和时代倾轧的痕迹不曾显山露水,却深刻在每个人的骨子里。人生无常、世事无常,有生之日还能活着相见,已经是上苍怜悯。
所有人都老了,还有些人早已不在。故人情谊,时间越久越是淳厚。感情如酒,越酿越香,越喝越暖。
不开坛则已,一启封必醉。
排骨坐在床边慢慢地卷着烟,淡淡地说着三十年来的往事。他讲述的事情明明很激烈,他的声线却一直波澜不惊。
这么多年都过去了,连他都已经儿孙绕膝,还有什么面对不了?还有什么承担不起?
经历是磨砺,也是底气。
那个牵挂了半世的人,就近在咫尺。你不用再多说什么,你只需要走过去。
走过去,看着那个熟悉的背影,叫出他的名字……
垂垂老去的两个人,只是刚刚重聚,看上去却分明是相濡多年的老夫老妻。
命运隔得开距离,断得了音讯,却斩不绝情意和坚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就在这强大而至无情的命运面前,总有人能够一往无前。
没有人能够抗争,但可以一直保有勇气。
有此乱世,必不可无此传奇!
否则,世界该有多么无望?人心该有多么苍凉?
五、呼应与瑕疵
添哥吸取了《巾帼枭雄》慢热的教训,《义海》一开始便高潮迭起。
张华标的剧本,带着他鲜明的个人特点。《义海》的有些桥段,其实也并不新鲜。排骨仔躲避东泰追杀的那一段扣人心弦,实际早在《铁血保镖》里用过了。包括郑朗军甫登场所讲的"郑家三碗面",也曾是《铁血保镖》的经典台词。后来刘晴的日记叙事,明显是《溏心风暴》的延续。
对抗战的描述,对侵略的刻画,只是点到即止。香港偏安,感受不深,亦可谅解。但是很多情节上的硬伤,一些过于造作的煽情,确又令人难无微词。
所幸义海够大气,这些瑕疵才不足以过于诟病。
同是续集系列,义海对巾帼的承接高明了太多。同样的场景利用,教堂一景在义海和巾帼中都有同样安慰人心的积极意义。
情节也是亦然。在巾帼中,有四奶奶从众人包围的火场中救下无辜却闯了大祸的柴九;到了义海,有刘醒单枪匹马从众人手里救下被包围威胁的九姑娘。没有任何明白的提示,但在知晓前情的人心里,自成一番温暖的情意。
结局片尾的《红蝴蝶》,唱得人动情。这一辑与上一辑,好像一个轮回。前生的柴九和四奶奶,今世的刘醒与九姑娘,冥冥之中自有牵连。
两辑《巾帼枭雄》,将这含蓄写到了极致,让这从未说出口却深沉刻骨的爱赢得了万众景仰。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