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王川 / 张钢 / 周洁
编剧: 王鹏展 / 王川
主演: 刘婧荦 / 姚姝 / 王宇腾 / 杨晨 / 刘校妤 / 更多...
类型: 动作 / 动画 / 奇幻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4-10-01(中国大陆)
片长: 90分钟
又名: 魁拔3 / 魁拔3战神崛起 / 魁拔3之战神崛起 / Kuiba Ⅲ
编剧: 王鹏展 / 王川
主演: 刘婧荦 / 姚姝 / 王宇腾 / 杨晨 / 刘校妤 / 更多...
类型: 动作 / 动画 / 奇幻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4-10-01(中国大陆)
片长: 90分钟
又名: 魁拔3 / 魁拔3战神崛起 / 魁拔3之战神崛起 / Kuiba Ⅲ
这一部给我的感受,还是得用一个类比来形容:想象一下,假设美队2是这么一个剧情:队长和巴基对决,他想继续和巴基做朋友,他大声喊巴基的名字,希望巴基想起他!……然后队长暴走,巴基被打死了,故事完。
当你看到这种结局时的心塞感,大致就相当于我看完魁3的感觉。片尾,舰长望着蛮吉、手中长刀出鞘的时候,我旁边的中学生都在嘀咕“砍下去就神作了”,结果没砍,他们很遗憾。
那么问题就来了,挖掘机技……啊呸说顺嘴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这么一个【死了一个魁拔粉又死了一个魁拔粉】的故事中,蛮吉作为主角到底有什么作为呢?海问香是魁拔的死忠追随者,她强调她要把【为魁拔而战】这个信念贯彻到底,她做到了;而蛮吉强调他的目标是打败海问香,使海问香不必再为魁拔作战,而是可以继续和蛮吉做朋友,那么按正常的故事逻辑,他可以采取两种行动,一是重伤海问香,二是说服海问香,如果说服失败又无法精确地把海问香打到半死不活,那么就会出现喜闻乐见又燃又虐的常规剧情:敌我双方出于对不同的信念的坚持,展开生死对决。
但这个故事的剧情发展是,蛮吉在和海问香战斗的过程中暴走,失去了清醒的个人意志,然后舰长帮忙补刀,一炮轰死了海问香。
——我还记得,在魁一的故事高潮,蛮吉的暴走还是有意义的,那就是体现【宁可自封脉门也不能伤害小满】的父子亲情。而到了魁3结尾,蛮吉已经成了一个纯粹的暴走机器,这种剧情发展从本质上来说,跟编剧经典失败范例【神仙救场】或【横遭车祸】或【突发绝症】或【决战中途一颗陨石砸死了所有人】没什么区别。
我没怎么关心魁3的宣传,应该还是和魁2一样是自我标榜为【“国际水准的国产合家欢青年向儿童动画”】,于是问题又来了,这么一个“主角为了说服敌人而决心打败她,结果失控把敌人打死了”的故事,到底要向不同年龄层的观众传达怎样一种理念呢?
咦你说这个剧情概述我是不是还漏了谁?哦对,漏了十二妖里我最喜欢的角色,萨库人大仓。他死得比幽弥狂还随便,结果魁2魁3剧情加起来就是【随便死了四个魁拔粉】……心太塞,我不想再提了。
说完剧情说说其他的。魁3的技术水平得分两方面来谈,一方面是3D,比如动物、脉兽、建筑物、交通工具,这方面有进步,不过看着魁3的脉兽打斗和魁1的脉兽打斗你会觉得你看得根本不是一个系列画风完全不一样啊皇上?!而2D方面,也就是人物方面……嗯?人物方面有毛好谈的?和魁2一样是3D渲染(被朋友笑称为“用MMD做商业动画”)技术,进步根本看不见,魁二就镜心一个人是大头(建模比例不对),魁三她和敖江都组成了大头面瘫二人组了……
最后顺便说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事儿,不,不是设定BUG,因为我已经不太记得设定了。但我还记得,无论魁1、魁2、魁3还是《魁拔之书》与《幽龙骑士》,都一直在强调“仁义礼智信”与“妖侠的荣誉”,这种精神的最典型体现就是,蛮吉每次冲向海问香时都要大声喊,“你的对手是,神圣兽国游尾郡窝窝乡独行族妖侠蛮吉!”——这句话印象太深,至今都可以像“在下是幽龙潭神圣龙国国王殿前领一级金星少将衔近卫妖侠卡拉肖克·潘”一样流畅地默写出来。
而雪伦和小满,这两个我原本挺喜欢的角色,身为两个特别重视礼义的兽国人,居然在大仓请敖江吃饭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报就联手围攻他,行径堪称卑劣,简直令人不齿——但他们竟然还浑然不觉自己做错了什么。
对于两个我原本还挺喜欢的角色被写成这样,我只能说,很遗憾。不过换个角度想想,故事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反映作者的灵魂,所以出现这样的剧情,大概也很正常。
一星拉均分,不是因为真的有那么糟。以及,这个时候发表无限延期的声明,让人恶心。
《魁拔3》是我有生以来看过的所有载体的故事中,对白前后没有逻辑、情节设置不合理、剧情大幅度跳跃等问题出现频率最高的作品,没有之一。关键不是问题的大小,而是频率。
比如在第2部,他们不是用那什么武器把岛上的所有生灵全部解决了吗?虽然最后主角团一个没死。那么第3部岛上一会儿厨师一会儿银发小孩到底是从哪里出现的?然后他们到底是怎么到海问香那个鸟语花香的地方的?游过去?没有湿身镜头啊?不游的话难道是连着的?如果连着为什么没被第2部的武器消灭?
比如大仓一出场就在烧菜,海问香一出场就在准备小点心,然而曲镜1号登陆这个岛后立刻出现了“没有食物”这样的对白。
比如蛮吉自告奋勇要做助手,然后上了船又问“为什么选了我”。
比如我始终不明白大仓这个人物到底有什么意义。他刚开始用菜判断敌人的底细,以及脉门毒素,都看起来挺高端的。可是随后马上就变成了一个只会用蛮力攻击的怪兽,除了侧面突出了两个三无小孩的毫无作为,以及证明了人海战术的意义以外,比起第2部的奇横三和幽弥狂没有好到哪里去。
然而类似上述问题,我粗看了下豆瓣评论发现几乎没人吐槽。很多人评价魁拔3的人物塑造和故事深度上了很大一个台阶,也许这个台阶一上,我这个智商群体就被排除在外难以理解了。确实海问香是个非常美好的女性,女船长也很有故事。但女船长的过去明显交代得很莫名其妙,而她俩以外的人物几乎没有塑造,甚至连新出场的人物都只打酱油。塑造好了一个人物就是人物塑造力提高了?这真是超过了我的知识范围极限。至于故事,怪只怪无论海问香表达出了“反派”人物多深的深度,她的形象都是一个“可惜”的,让人喜爱的“反派”。而《魁拔之书》的真正高度是并不存在“反派”。
海问香在电影里展现出来的,是中国动画电影终于有了不那么幼稚,有点复杂,也许可以和国际作品比肩的人物。而《魁拔之书》所展开的矛盾是人性的根本矛盾,从基本的生存本能到七情六欲,从世俗的权利斗争到虚渺的精神追求。
其实批评《魁拔》电影做不好的地方,不需要举任何其他作品的例子,只要说他们自己的《魁拔之书》就可以了。因为那就是一个“所有角色都个性鲜明,设定宏大、思想深刻的群像剧”。他的设定浑然一体,而魁拔正是这个设定的核心,他完全不能用“不幼稚”、“可以和日漫比比”之类的话语来形容,他看起来能从这个设定里诞生出空前绝后的神作,能对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和所有痛苦解释一二。
所以当然会失望,无论《魁拔》系列电影是变好看了还是老样子,他都在用实际行动越来越清晰地证明,《魁拔之书》的辉煌将不可能在正式电影里出现。
看第3部的时候我一共哭了两次,一次是小脉兽说船长死了,哭着唱花痴歌的时候,还有一次记不清了,大概是海问香在表达她誓死不渝的追随的时说的对白。
海问香的两句经典对白,我在看电影的时候都出戏了。“能让你从心底感动的事,就一定不是什么坏事。”“做他的战士,和他一起经历失败。”《魁拔》依然如此擅长用对白煽情,然而他现在越煽情,我就越恐惧。害怕再次喜欢上哪个角色,在未来剧情不需要的时候被弃之如敝屐,甚至面目全非。
如果将来会再伤心一次,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喜欢上吧。
不禁想起看完《魁拔2》时的幻灭。最近时时有这样的感觉,我们这些还在为二次元着迷的人是不是该醒醒了?做不成考据党,没怎么恋声,对COS没兴趣,就是对那些故事着迷,为那些人物感动,比三次元的任何故事任何人物都触动人心。
真是醉生梦死。以前人们说那是假的,我都会反驳,你在动画片里看到的故事和邻居家发生的故事有什么区别?都是别人家的故事。以前看人们追星,为偶像落泪,觉得他们傻得不可理喻。
现在看看我们,制作方自己都觉得那些人物炮灰掉就炮灰掉了,观众还生气伤心,傻不傻?制作方自己都放弃设定集了,观众还要去怀念去抠细节,傻不傻?
以前觉得人物是假的,可是创作者的一片真心是真的。我们被感动的心情是真的,和基友争得脸红脖子粗是真的,被激励变得更有勇气,都是真的。
然而现在已经不能相信这所有一切的前提是真的。青青树在以什么样的心情制作《魁拔》系列?观众付出的感情到底是什么?被当做了什么?
对差评最无敌的回答是“不喜欢你就别看啊”,对批评最无敌的答复是“认真你就输了”。
对,所以我们活该,我们犯贱,明知道越看越不痛快还要看。
我真后悔当初看了《魁拔1》,后悔曾经爱上他。
《魁拔》到现在第三部了,我一部都没落下。虽然我不喜欢日漫的风格,但是我还是要大大的为《魁拔》点个赞。为什么,因为《魁拔》的团队真的是认认真真在做一部动画片,他们来我们学校招聘我去过,HR直言不讳跟我说工作强度大每天要加班加点,我有一些同学也在《魁拔》的团队里做过,也都说很苦。我虽然不喜欢日漫,也认为《魁拔》的视听语言还未达到电影级别,但是看到这样一个团队辛辛苦苦为了一部高质量的动画片在加班加点,同样身为动画人的我没理由不去电影院贡献我的一份票房!
肝胆相照的话说完,难听的就来了。
首先《魁拔3》的故事和镜头都有所长进,inside同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动漫产业研究员)在豆瓣也有一篇影评,写道“人物已经不是在用性格来区分彼此,而是用各自的人生哲学来完成碰撞……《魁拔》的故事,实际上就是蛮吉逐渐找到自己人生哲学的一个过程。 ”,我非常赞同 。
但是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我觉得《魁拔》的视听语言还是很不足。比如蛮吉第一次和海问香决斗那场戏,蛮吉抓着海问香的脚满天飞,海问香使用脉术卷起水柱,场景是一片满是石柱和古迹的地方。这场戏的固定镜头太多,景别和构图单一,缺少大场景和大调度。按理来说应该有很多在石柱直接穿梭的镜头,还有着重表现水柱,水花的镜头,可是没有,很不过瘾。同样是关于水的战斗《风云决》里无名和傲决在湖上的那场戏就处理的非常好,张弛有度,而且二胡,游船,水……这些设定都给整场动作戏增添了意境。《风云决》里这场戏,傲决和无名还只是两人各站一边,点对点的发招对打,还不像《魁拔3》里那样飞来飞去,但是却拍的如此精彩,可见《魁拔》团队的镜头设计还有动作戏的设计还有欠缺。
另外,《魁拔3》的叙事也基本是靠台词,回忆等等。景别机位也不够生动,基本是平拍,即使是平拍的镜头也缺乏纵深感层次感,有很明显的电视动画模式。虽然各种三维特效已经用的挺成熟的。但是和《风云决》相比,镜头上还差一段距离。非常抱歉我总是搬出《风云决》来做对比,之所以总是把《魁拔》和《风云决》做对比,是因为我觉得二者的可比性很大,同样都是二维日漫风格的动画电影,而且都是讲大故事的,有大场面,有动作戏,有炫丽特效的二维动画电影。这样的动画电影,自上影厂的《宝莲灯》和《勇士》之后,也就只有《风云决》和《魁拔》了。
关于日漫风格的问题,我有一些看法。
我不太喜欢日漫风格,但我从小也是看日本动画长大的。而且在初中我刚开始学漫画的时候也是画日漫风格。我记得那时候我第一次临摹的是山田章博的设定集。后来我发现我一提笔画出来的就是日漫的脸,于是后来我开始有意的改变画风。
从《魁拔3》包括《魁拔》之前的系列里,我们都可以发现日本动漫的元素,人物造型我就不说了,包括配音的语气,笑点萌点的设置,还有脉兽这个设定。尤其要说的就是脉兽这个设定。(PS:魁拔的脉兽造型设计的不错,但是材质和渲染太差了,感觉像上世纪九十年代三维动画的感觉。)《奥特曼》《新世纪福音战士》《神龙斗士》《光能使者》《高达》……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主角操纵,驾驶或者是变身成为一个巨大化的英雄,或者是机器人,小时候这样的动画片我们都看过很多。那么既然有共性,说明这样共同的设定背后一定有共同的文化根基。我认为这和日本文化里对武士盔甲的崇拜有关。那些巨大化的形象或者机甲就象征着日本武士盔甲,并且是带有一定自我意识的盔甲(比如奥特曼,EVA一号机,神龙斗士和光能使者都是有其本来自我意识的,有时可以和主角对话),而操纵,驾驶或者变身成这些巨大化形象的主角则象征盔甲里的武士。当然除了巨大化的形象,一些和正常人同等身高形象的作品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假面骑士》《魔神坛斗士》等等……(我也没有深入研究过,只是凭直觉,因为我发现日本武士的盔甲存放的时候都整整齐齐的按人形摆放着,所以我思索着莫非日本武士文化里认为盔甲也是有灵性的?如有谬误请指正)。而《魁拔》里的脉兽这个设定和奥特曼,EVA如出一辙,所以不难看出《魁拔》的创作团队可能有意无意的在模仿或者学习日本的作品。然而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魁拔》的团队里,大部分创作者也都是看日本动画日本漫画长大的,而且现在还在看,做御宅族,二次元。而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动画也是一样,美国的动画是那样的,因为那是美国的动画艺术家从自己的生活中找灵感而创造的。日本的动画是那样的那是因为日本的动画艺术家从自己的生活中找灵感。中国以前上影厂的动画是那样的那也是因为中国老一辈艺术家从自己的生活和文化中找灵感。动画和其他艺术一样源于本土的生活,文化,物质现实。所以中国的,美国的,日本的,欧洲的动画都不一样,因为文化是不一样的,艺术家的现实生活是不一样的。
然而,传播学里有一个名词叫拟态环境。“绝大多数人只能通过“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身外世界,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做出的反应,而是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产生脑海图景。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拟态环境的重要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是拟态环境的概述。那么,那些御宅族,二次元族不是正生活在由日本漫画和动画所构成的拟态环境中吗?所以,这些创作者所面对的世界有两个,一个是真实世界,一个是由日本漫画和动画所构成的拟态环境,创作者从这两个世界里获得创作灵感和素材。很显而易见的是,《魁拔》这样的作品中出现的从人物造型,表演,台词,到故事,世界观等各个方面有对日本动画和漫画意无意的模仿,很大原因是因为创作者过多的把那个由日本动画和漫画构成的拟态环境当做灵感和创作素材的源泉,忽视或者遗忘了真实的世界,或者说是他生活着的,具有悠久文化而且现今如此多元而繁荣的中国。
拟态环境替代了真实的生活,虚拟的人替代了真实的朋友,输入的文化替代了本土的文化。如此一来,就不难理解《魁拔》《罗小黑战记》《十万个冷笑话》《不可能恋爱》这些动画为什么似曾相识却又有些蹩脚的感觉了。也是为什么中国没有盔甲崇拜的文化但《魁拔》里却有脉兽这样的设定的原因。
可是无奈的是,如果我们不从这些拟态环境中寻找素材,而从我们自己的文化和生活中寻找,却又显得如此的无力如此的不知所措,我们时常怀念我们的老一辈动画艺术家,可是却不知道如何从他们那里继承衣钵,我们缺少这样的自信,去展现我们自己的文化和生活,从我们自己的内心出发讲故事。我觉得,日本动漫亚文化无疑具备了一点毒品的气质,而我们上了瘾。于是乎我们一提笔就是日漫的脸,而忘了如何描绘我们自己的面孔,如何创造民族风格的形象。
如果说艺术作品是一面反射生活的镜子,那么从日本动漫或者美国动画的拟态环境中获得灵感和素材而创作的作品不就是镜子中的镜子了吗?那自然是更加狭窄了。所以我认为,身为创作者,不能对某一部或者某一类作品上瘾,也不能像追明星偶像那样追捧虚拟的偶像,应该从生活中搜集素材汲取灵感。想想,如果一个电影导演是某个明星的脑残粉,就像那些追韩星的中国少女脑残粉一样,那还能拍好电影吗?我们有时候是崇拜某一个导演,追捧某一个作品,称其为神作,但是身为创作者,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站在巨人的阴影中做跟班,不是吗?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