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闫非 / 彭大魔
编剧: 闫非 / 彭大魔
主演: 沈腾 / 马丽 / 尹正 / 艾伦 / 王智 / 更多...
类型: 喜剧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5-09-30(中国大陆)
片长: 104分钟
又名: Goodbye Mr. Loser
IMDb链接: tt5061814
编剧: 闫非 / 彭大魔
主演: 沈腾 / 马丽 / 尹正 / 艾伦 / 王智 / 更多...
类型: 喜剧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5-09-30(中国大陆)
片长: 104分钟
又名: Goodbye Mr. Loser
IMDb链接: tt5061814
文/公元1874
首先,这是一部好片!好片!好片!好片!重要的事情不止说三次。
看到《夏洛特烦恼》这个片名的时候,还以为故事是讲夏洛特的,或者又是中国那类山寨片,把《夏洛特的网》和《少年维特的烦恼》拼凑到一起的低俗闹剧。算起来中国一年的喜剧电影真的不少,但大多数都粗制滥造,想让观众好好笑出来的没有几部。
看了之后才知道,这部电影最不好的其实只有片名。整个制作团队是开心麻花,他们做了很多年舞台剧,近年来随着上春晚,知道的人开始多了起来。之前在北京的地铁里见过《乌龙山伯爵》的海报,后来看完《夏洛特烦恼》回头一想,这不就是开心麻花的命名风格嘛。
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失败的中年男人的妄想。这个名叫夏洛的东北人,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没什么才华长得也不帅,挣不了钱靠妻子养活家庭,整天都想着写歌赚钱成名,梦做了几十年也没破,还对自己的老婆整天看不顺眼。在高中暗恋的女神婚礼现场,他的妄想症终于严重发作了一回——借着酒劲,他在洗手间里完成了一次穿越,回到了1997年的高三中学,命运给了他重来一次的机会。
它本身很好笑。这种笑点累计于开心麻花做这么多年舞台剧的经验,舞台剧比电影严苛多了,因为直接面对观众,如果一分钟内不好笑,连续搞几次观众就会不耐烦。所以《夏洛特烦恼》本身的笑点是很密集的,比同档期的《港囧》密集多了,也高级多了——《港囧》严格意义上来说几乎不算喜剧,只是靠小舅子包贝尔挤眉弄眼,大部分时间扮智障来挠观众胳肢窝;而《夏洛特烦恼》则是依靠几个个性分明的主角,在各种戏剧化的处境里凸显出幽默感。从搞笑的手段来说,《夏洛特烦恼》比《港囧》要高明得多。
不过《夏洛特烦恼》还是有些过分搞笑了——这成也舞台剧,败也舞台剧。比如夏洛不明和马冬没这种开人名的笑点,就是为舞台现场的观众准备的小品梗,放在大银幕上显得相当无趣;此外后半段的煽情也应该收敛一点,参考《人生遥控器》,男主角在雪地里一句“家庭为重”,就说明了一切。
但是还是要称赞《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没什么明星,也没大场面,宣传也不给力,这几天票房节节攀升,上座率成国庆档最高,全靠观众口碑。大家爱看啊。为什么不爱看?因为这故事接地气。《夏洛特烦恼》里面没有那种“女神初恋”或者“无怨无悔白富美”之类飘在云端的虚假角色,有的只是“没那么漂亮的绿茶婊”和“糟糠之妻”等普世性人物,而装逼的基本都处于被嘲弄的地步,比如那个有区长父亲的张震+吴彦祖+张智霖的混合体,每次出场自带bgm,搞得现在我都无法直视《一剪梅》……细节也用心许多,比如黑帮老大身边有个小弟,一直穿着八神庵的衣服,而夏洛在机厅里玩的恰好就是KOF97……这些细节,只有真正对怀旧用过心,从底层过来的主创团队,才能写出,而不是像《港囧》那样,虽然打着致敬香港音乐和电影的旗号,主角本身却没有什么真正喜欢香港的地方,仅仅只是在学校刷了几次香港电影的海报,口中吐出几句香港电影的经典对白,然后在故事发展的过程里突兀的放出几首粤语老歌。这种手段太低级。对比一下《夏洛特烦恼》里歌曲与剧情的植入,高下立判。
其实我也并不是想用《夏洛特烦恼》来踩《港囧》,这样没什么意思,只是作为一个喜欢香港文化,也喜欢看电影的观众,有感而发。尤其,是对几乎一无所知的《夏洛特烦恼》的惊喜,和对徐峥的失望。
这种穿越喜剧,无非重点是主角依靠已经知道的知识去拼命捞钱泡妞成名,《夏洛特烦恼》也是这个路数,所以前半部分基本都在观众的预料之中。但就像亚当·桑德勒的《人生遥控器》,让你有了控制自己人生的能力,你就真的能幸福么?这个命题虽然听起来有些中二傻缺,但放在《夏洛特烦恼》里却是很现实的。因为夏洛这个主角,真的是个庸人。
他平庸得一无是处,一辈子就靠自己写了一首歌,其他都是抄的。他说话刻薄,做事粗鲁,虽然追到了女神,但也不懂得珍惜,还在名利里沉浮,最终患上艾滋病。《夏洛特烦恼》其实是借男主角的命运给所有平庸又不甘于平庸的人一记闷棍:认清现实和自己在这个社会的定位吧,你混得这么失败是理所当然的,别再跟街边那边穿着汗衫摇着蒲扇顶着个大肚子的秃顶老男人一样怨天怨地怨政府,说给你个机会你就如何如何——其实,真有机会的,一样会失败。
所以骨子里,《夏洛特烦恼》是个特别悲凉的电影,他不会像《港囧》那样,四个本来在电影里各怀鬼胎的主角,最后居然坐在金像奖现场,因为名利而和和气气地坐在一起等拿奖,中产阶级的虚伪到了极点;《夏洛特烦恼》里,夏洛做完一场春梦,还是老老实实回了家,继续过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吃那碗茴香打卤面。你还别说这消极,跟我们看电影其实差不多,灯一灭,绿巨人钢铁侠在大银幕上出来,就觉得自己能拯救世界了;灯一亮,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继续混迹在人群里苟活下去。一个道理。
算了,不写了,一个喜剧,越写越颓废。总之。《夏洛特烦恼》看得很开心,也很感动,悲喜交加,就跟看《喜剧之王》《求子遇仙记》《三毛流浪记》啥的差不多。这大概就算是高级喜剧了吧。
还没看《夏洛特烦恼》的赶紧去看,豆瓣评分已经8.4了,相信我,你多半不会失望。
就酱。
《夏洛特烦恼》很像今年几部在商业上颇有建树的影片的合体——它沿用了《重返二十岁》的穿越外衣,沿袭了《港囧》中的老歌情怀,像《煎饼侠》一样以自嘲和自黑的方式“为屌丝”代言。但它又比这几部影片在各方面更胜一筹——它的穿越比《重返二十岁》更富荒诞的喜感,其核心手法在于颠覆式的“毁童年”,而非在温情脉脉和嬉笑怒骂间进退失据;它频繁出现的经典曲目更多为叙事服务,无论是致敬亦或颠覆,背后都有人物的处境与心态支撑,并未流于兜售情怀的堆砌;它对待屌丝或曰Loser的态度也比《煎饼侠》来得更为真切,后者本质上推销的是“有钱便有了一切,失败就失去了人生”的成功学,《夏》起码是在诚挚地安抚千万屌丝和更多乐于以屌丝自居的普通人,你既有的便是你应得的,切莫做那“他日若遂凌云志”的登龙一梦,珍惜眼前人便是幸福。
《夏洛特烦恼》很可能还是今年最引人发笑的喜剧,相较于更多搬弄了一大堆喜剧元素却只能令人皮笑肉不笑的同类而言,它在触发人们的笑点上下足了功夫,这一方面要归功于多年浸泡在剧场的导演对于观众的把握有着更细微的拿捏,也得益于沈腾渐趋自成一格的喜剧思维深入人心。在许多时候,人们观看的并非夏洛,更像是春晚舞台上的郝建。《夏》的整体气质也更接近于人们怀念已久的春晚优质小品。需要强调的是,小品不等于现在大多数国产喜剧里密布的段子,段子是网络流行词语和俏皮话的文字排列组合游戏,而小品则需要仰赖吻合喜剧原则的戏剧冲突构建,以及演员到位的表演。
但这也直接导致了影片最大的问题——虽然它用足够多且有效的包袱确保了影院里不断的笑声,但也由于过于关注每一片段细节的逗乐搞笑而让全片的整体逻辑显得失真。《夏洛特烦恼》的核心冲突,在于解决夏洛的人生危机(和是不是中年似乎都关系不大),但刨去实际并未发生的梦境穿越部分(也是小品式包袱分布最集中的部分),你会发现其实什么问题也不曾解决,什么也都不曾改变。唯一改变了的,是夏洛从对自己一无是处的不满与不甘,剧变为以阿Q式精神胜利欣然自居。夏洛这个一事无成的人依然继续一事无成,在梦中他处境的改善也并非因为他成了一个更好的人,而是刻意地让其它人更糟。甚至连梦里他重获对糟糠之妻的爱,多半还得归因于自己现实中的记忆。也就是说,在人们笑过乐过之余,会发现占据影片绝大部分篇幅的情节除了逗乐没有其它意义,人物的情感与心理完全脱离了现实逻辑,即便在梦里的段落也难以自圆其说。同是用奇幻的超现实手法假设一个“假如重来一次”的故事,好莱坞20多年前的《土拨鼠日》恰可与之形成一个对照,后者的剧设同样荒诞离奇,让人忍俊不禁,但人物的性格与心态转变却可以在荒诞的背景下触动人心,依托的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人之本性。
此外,《夏》所支持的是一种令人忧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因为自己没有爱情,就断言爱情尽是虚妄;因为自己一无所成,就认定理想不必追求;因为自己追不到女神,就臆想漂亮姑娘都是婊子;因为自己是一介Loser,就奉劝所有的屌丝都自足地过完此生。用一句话来总结便是——如果你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心,而且只需安分守己地满足于现有的一切便已足够。
所以,就这一点而言,《夏洛特烦恼》与我们这个时代的绝大部分电影本质上依然没什么区别,都是经过精心思虑下组装合成的一件商品。区别无外乎是有的商品兜售偶像、张贴标签、贩卖IP,有的商品诉诸情怀、催你泪下、或引人发笑。《夏》把所有的智慧都倾注于如何有效调度人们发笑的神经,且已经做得相当不赖,但欢笑之余可能也只剩下一副略显空洞的骨架和迅速模糊的记忆。它和《重返二十岁》一样,用一组程式化的情节煞有介事地向人们推销一个在鸡汤文里屡见不鲜的道理;和《港囧》一样,用一批足够令人感怀的歌曲来解构被符号化了的中年危机;和《煎饼侠》一样,为屌丝代言的姿态只不过是希望屌丝们能多多掏钱买账,但它不甚牢靠的态度和取向仍然出卖了它,在真正关注屌丝们的烦恼和疾苦这件事上,它仍然欠奉基本的真诚。
《夏洛特烦恼》很可能还是今年最引人发笑的喜剧,相较于更多搬弄了一大堆喜剧元素却只能令人皮笑肉不笑的同类而言,它在触发人们的笑点上下足了功夫,这一方面要归功于多年浸泡在剧场的导演对于观众的把握有着更细微的拿捏,也得益于沈腾渐趋自成一格的喜剧思维深入人心。在许多时候,人们观看的并非夏洛,更像是春晚舞台上的郝建。《夏》的整体气质也更接近于人们怀念已久的春晚优质小品。需要强调的是,小品不等于现在大多数国产喜剧里密布的段子,段子是网络流行词语和俏皮话的文字排列组合游戏,而小品则需要仰赖吻合喜剧原则的戏剧冲突构建,以及演员到位的表演。
但这也直接导致了影片最大的问题——虽然它用足够多且有效的包袱确保了影院里不断的笑声,但也由于过于关注每一片段细节的逗乐搞笑而让全片的整体逻辑显得失真。《夏洛特烦恼》的核心冲突,在于解决夏洛的人生危机(和是不是中年似乎都关系不大),但刨去实际并未发生的梦境穿越部分(也是小品式包袱分布最集中的部分),你会发现其实什么问题也不曾解决,什么也都不曾改变。唯一改变了的,是夏洛从对自己一无是处的不满与不甘,剧变为以阿Q式精神胜利欣然自居。夏洛这个一事无成的人依然继续一事无成,在梦中他处境的改善也并非因为他成了一个更好的人,而是刻意地让其它人更糟。甚至连梦里他重获对糟糠之妻的爱,多半还得归因于自己现实中的记忆。也就是说,在人们笑过乐过之余,会发现占据影片绝大部分篇幅的情节除了逗乐没有其它意义,人物的情感与心理完全脱离了现实逻辑,即便在梦里的段落也难以自圆其说。同是用奇幻的超现实手法假设一个“假如重来一次”的故事,好莱坞20多年前的《土拨鼠日》恰可与之形成一个对照,后者的剧设同样荒诞离奇,让人忍俊不禁,但人物的性格与心态转变却可以在荒诞的背景下触动人心,依托的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人之本性。
此外,《夏》所支持的是一种令人忧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因为自己没有爱情,就断言爱情尽是虚妄;因为自己一无所成,就认定理想不必追求;因为自己追不到女神,就臆想漂亮姑娘都是婊子;因为自己是一介Loser,就奉劝所有的屌丝都自足地过完此生。用一句话来总结便是——如果你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心,而且只需安分守己地满足于现有的一切便已足够。
所以,就这一点而言,《夏洛特烦恼》与我们这个时代的绝大部分电影本质上依然没什么区别,都是经过精心思虑下组装合成的一件商品。区别无外乎是有的商品兜售偶像、张贴标签、贩卖IP,有的商品诉诸情怀、催你泪下、或引人发笑。《夏》把所有的智慧都倾注于如何有效调度人们发笑的神经,且已经做得相当不赖,但欢笑之余可能也只剩下一副略显空洞的骨架和迅速模糊的记忆。它和《重返二十岁》一样,用一组程式化的情节煞有介事地向人们推销一个在鸡汤文里屡见不鲜的道理;和《港囧》一样,用一批足够令人感怀的歌曲来解构被符号化了的中年危机;和《煎饼侠》一样,为屌丝代言的姿态只不过是希望屌丝们能多多掏钱买账,但它不甚牢靠的态度和取向仍然出卖了它,在真正关注屌丝们的烦恼和疾苦这件事上,它仍然欠奉基本的真诚。
1、不喜欢我的班花都是绿茶婊,最后一定会嫁给一个又老又丑的有钱人。当然将来只要我有钱,绿茶班花还是会被我手到擒来的。
2、虽然我又懒又丑又好面子脾气还大,但一定会有一个女人死心塌地爱着我,为我牺牲为我奉献为我做家务为我去挣钱,不管我怎么对她,最终她都会等我回家,这才TM叫真爱。如果做不到,那请自动归入1,她一定是喜欢钱的绿茶婊,等我将来有钱了……
3、整天赖在家里无所事事没什么不好,那些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是充满了欺诈、恶心、痛苦和悔恨,细究起来其实日子过得还没有我好。我之所以没有成功不是因为我懒,而是因为我不愿意与这个世界同流合污罢了。
2、虽然我又懒又丑又好面子脾气还大,但一定会有一个女人死心塌地爱着我,为我牺牲为我奉献为我做家务为我去挣钱,不管我怎么对她,最终她都会等我回家,这才TM叫真爱。如果做不到,那请自动归入1,她一定是喜欢钱的绿茶婊,等我将来有钱了……
3、整天赖在家里无所事事没什么不好,那些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是充满了欺诈、恶心、痛苦和悔恨,细究起来其实日子过得还没有我好。我之所以没有成功不是因为我懒,而是因为我不愿意与这个世界同流合污罢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