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叶念琛
编剧: 叶念琛
主演: 张智霖 / 陈乔恩 / 佘诗曼 / 薛家燕 / 唐文龙/ 更多...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香港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粤语
上映日期: 2015-11-20(中国大陆) / 2015-11-12(香港)
片长: 104分钟
又名: 十月初五的月光电影版 / 澳门街 / Return of the Cuckoo
IMDb链接: tt5111790
编剧: 叶念琛
主演: 张智霖 / 陈乔恩 / 佘诗曼 / 薛家燕 / 唐文龙/ 更多...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香港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粤语
上映日期: 2015-11-20(中国大陆) / 2015-11-12(香港)
片长: 104分钟
又名: 十月初五的月光电影版 / 澳门街 / Return of the Cuckoo
IMDb链接: tt5111790
这部剧名有着更为深刻的意思:农历十月初五是一年中月亮最缺的时候,如果八月十五代表团圆,那么十月初五就代表分离。原来从一开始,就已经暗示了故事的结局。不知天上那抹离别的月色,是否也在为文初哭泣
很期待电影,君好和文初又会是怎么样。
电视剧里不仅讲述了,爱情,还有友情,亲情。剧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对君好无比好的文初哥哥。只怪老天的对文初太不公平了。他那么的优秀,那么的疼爱君好,可他却无法给君好他认为的幸福。
“十月初五月光” 主要就是讲爱,可是到最后最不明白爱的也就是君好吧,她误会文初的爱,她也误会了娇姨为了钱而卖女儿。不然结局也不会如此。
最后相见那一幕——文初与君好相见。————
君好随礼信回中山拜山,文初听到君好的哨声,但两人没见到。后来君好听到文初吹口琴教一群学生唱歌,君好再次吹哨,文初转过身说:你好,祝君好,君好说:我好挂住你。
两人对望
也许,遗憾才能够让所有的人记住他们,文初,祝君好。
等电影出来,在来
看的11.11点映场,观影过程中无数次忍住愤然离场的冲动,只为在结束时亲眼见一下Real Chilam。
其实自从叶念琛跟Chilam拍了《天生爱情狂》电影后,我就再也没关注过叶念琛了,电影都实在太烂- -
然后他居然又插手到初哥哥和君好的故事,本来还抱着一点点希望可以圆一下当年的遗憾,结果看完是更大的遗憾....(本来就没报多高的期待值,结果还是无数次想要骂娘- -我还买的40几块电影票去看的,好心疼!!!)
又是一部预告片比正片好看百倍的MV电影。预告片起码还是有点触动,电影却有着分分钟让人想要提前离场的冲动。
我本期待这是一部平淡温情但是动人的《十月初五的月光》,结果是俗套的完全不走心的电影。
初哥哥和君好的感情线比韩剧还要俗套。
当韩剧都已经不再用车祸、自杀、绝症来要求男女主的时候,这部片子居然还把车祸、自杀、绝症、失忆都用在了主角身上,比起十几年前那部平淡但是处处是温情的十月初五的月光要烂多了。
初哥哥一出场似乎还有点当年的影子,但是其实当他开口说话的时候我已经觉得,连眼神都回不到那个时候了T.T(原谅我,我还是认为,说不出话的文初才是初哥哥。)
当年虽然有点任性但是心地善良的君好因为礼信车祸死亡才回到澳门,然后开始一连串作死的举动——自杀、赌钱,还差点害得文初被揍,尽管导演努力地拉起一些过去的情节来让这一段变得感人(譬如让初哥哥重新吹起当年的哨子,重新让他背起君好哄她睡觉),但是无法掩盖这些情节安排的刻意。经过那么多年两个人样子都明显不是当年的样子,却还做着20出头时候的幼稚的举动,完全缺乏说服力,导演编剧你们脑子进水了吗!!!虽然明白导演要重拾旧记忆的冲动,但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径只能骗骗粉丝的钱。
陈乔恩演的琪琪是我最心疼的角色。一个默默无闻的哑女,只会靠做文初喜欢的棋子饼来哄他开心,很单纯地想对喜欢的人好,但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感觉很温馨很美好,最后却是硬生生被编剧写走了(就是为了让男女主在一起嘛!!!)。
一开始Q姨他们都把她看做文初的未来媳妇,两人也没有否认,证明其实琪琪跟初哥哥的感情确实没有那么简单。我以为起码君好回来后三人会经历一段纠结、退让的过程,结果,编剧一点都不走心,居然安排琪琪隐瞒君好被埋在泥石流中的事实,硬生生地要把琪琪“逼走”。而这一个举措其实一点都不符合琪琪的人设,前面在问文初“我和你的关系”之后还会帮文初找台阶下的一个单纯善良如她的妹子怎么可能会在性命攸关的时候这么对待自己的情敌。。。实在太牵强。
而且,君好不会那么天真地以为,过了那么多年初哥哥还是那个无私地在原地等着她的初哥哥吧,两个可以到谈婚论嫁的男女怎么会那么轻易地就因为君好回来就完全被打破了呢,还一点心里纠结的过程都没有。
没有了礼信,没有琪琪的阻碍之后,编剧本可以理所当然(勉强)地把文初和君好凑在一起,但是还非得要冒出一个脑部淤血的梗阻止有情人终成眷属,最后还让初哥哥失忆了(呐,不是我太冷血,可是TMD最后初哥哥一直默念“君好”的时候我真的半点感动都没有,我只想说快结束吧,Chilam你快出来吧!!!)
(虽然Chilam最后出场说这场戏多么感动,但是我真的无动于衷。。。求你了,可以拍一点不那么MV的电影吗T.T)
总体而言,在这部电影里,看不到文初和君好的影子,当年的那些人虽然还在,但是没有当年的感动,没有当年的温情,感情一点都不走心,初哥哥的态度尤其含糊,只有比韩剧还要狗血牵强的剧情,其他角色也没有起到任何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感觉只是为了套《十月初五的月光》这个名字重新拍的电影而已。
张智霖的角色其实没什么演技可言,还是当年的样子,佘诗曼在前半段作女、崩溃的时候还是稍有发挥,反倒是陈乔恩的哑女角色蛮让人心疼,很久不见的金胜同样有自己的味道。
最后,除非是明星的铁粉,或者是当年这部戏的铁粉,最好不要去看了,爱奇艺上面快进看看就好,不然会失望而归的。
------11.20更新-----
看到评论有人说起TVB,想起上一部《冲上云霄2》的电影版,同样烂的苦不堪言,哀叹TVB‘认真冇得救’,我都已经好几年没有看TVB了,TVB出品的电影虽然在朋友的逼迫下大部分都看了,但是说实话除了第一部七十二家房客外,其他都是为了图个热闹乱拼凑的电影而已。
演员越来越少,编剧走的七七八八,TVB每天来来去去都是那些面孔,岑丽香、陈凯琳、田蕊妮、陈展鹏……每一段剧情,我看着开头都能猜到结尾。
《十月初五的月光》当年红的原因有两位嫩得出水的主角的加持,当然还有在澳门街,那一群街坊街里的人情味,那些熟悉的老配角,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味道,而在这部电影里,他们纯粹就是配角(手动再见)
怒其不幸,哀其不争。作为一个伴着TVB长大的孩子,看到TVB沦落至此真的很心酸,看到喜欢的演员没有办法在TVB用粤语拍戏,看着喜欢的演员没有办法再次合作,看着每年翻炒冷饭的拍片,看着五毛钱的特效,看着号称大制作却仍然是小小室内棚的戏,偶尔想起当年的《寻秦记》更会感到心寒。
祝好,我的TVB。
【故事梗概】
初哥哥和君好在分别十五年后,已经远嫁美国的君好突然出现在Q姨(君好妈妈)的生日会上。此时的初哥哥身边已经有了天生聋哑的琪琪,一直爱恋着他。而君好之所以突然回来,是因为她的丈夫和孩子都在一起车祸里身亡。君好万分自责的回到澳门,情绪不稳定,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在初哥哥的照顾下,君好恢复过来,但这却伤害到了琪琪。就在一切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文初查出脑补血块压迫神经,手术后的结果可能是失忆。文初手术醒来后,念着事先写好的字条。全剧终。
写完这个梗概后,我很想回去把票钱要回来,我的梗概写的比电影好。
姐姐我修身养性这许久,能够有这样的恼怒实属不易。
当然票钱是要不回来了,所以必须要在这里把槽吐干净了,以免更多的人去要票钱。
首先,我很可惜TVB配齐了这么多老戏骨的档期,拍完这部戏。
其次,我也很可惜佘诗曼和张智霖,修炼了十几年,明明演技有长足进步,多好的时机重新亮相、致敬,却被这么部电影掩盖的无影无踪。
最后,白瞎了这么好的一个前提设置。人生能有几个十五年,青梅竹马在有生之年再次重逢,最后还能走在一起,应该是多么感人的一个故事。竟然被叶导演拍到完全无感,我也是彻底的服了。我是真心的希望,您以后还是做点别的吧,别再祸害我们记忆中的TVB了!
【花钱不是来看加长版MV】
上次看到我想提前离场的华语电影是《一生一世》,没想到时隔一年,没有最差只有更差,于是也觉得《一生一世》也没那么糟了。虽然也是不会讲故事,但起码《一》拍MV还是有诚意的,各种视觉效果、灯光、调色都做的让你饱眼福。
那么《十》呢,连弄得好看点的灯光和布景都舍不得做出来。从头到尾无穷无尽的音乐,莫名其妙的就丢在那儿,不管是不是剧情的需要,不管符不符合角色那刻的心境。明明有一场戏,哑巴琪琪伤心的坐在路边,一场很好的内心戏,根本不需要任何音乐,甚至应该刻意避免嘈杂的无源声,因为琪琪本身是聋哑人,而那会儿她发现初哥哥并不爱她。此时无声胜有声,多好的煽情点。结果,比什么动静都大的音乐哗啦啦啦啦的铺满整场戏。
真想拿盒十月初五的杏仁饼砸过去。
我一个路人甲都有如此觉悟,导演怎么想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粗略计算了一下,自电影开场到四十分钟左右的样子,至多有两场戏用的上音乐。一场是君好第一次红裙出场(她的出场也是被导演处理的很梦幻,和整部电影基调完全不搭)。另一场是蹦极。再多就没有了。
但事实上,导演几乎每场戏都在执着的放音乐,宝莱坞都不这么做很久了。我们花钱花时间不是来看加长版MV的。
【观众又没失忆,闪回个毛啊】
这部电影里充斥着大量无意义、既不支撑人物形象,也不推动剧情的闪回镜头,只让我明白了一件事,导演一定是怕观众集体失忆,或者怕大家看到一半去上厕所。
我没有看过叶导演之前的电影,据说都是相似类型的相似质量,对此,我只想说,导演请您相信观众的智商,好吗?
开篇不久,君好备受打击,初哥哥一直在身边,陪她疯陪她玩。这些都没问题。疯玩了一阵子后,君好依然自暴自弃,初哥哥带她去蹦极。蹦下来后,就开始闪回屏幕上几分钟前刚刚出现的那几场戏。
我只想叹气。
然后,还有一场,金勝守在陈伯房间门口,想等一个机会,这一等就是六个月。好不容易,陈伯在偶然的情况下,捡起那本金勝留在他桌子上那本计划书来看。虽然我们知道,您的剧本里写的是六个月后,但我们在电影院里只过了几分钟,所以,我们真的记得那是金勝留下的计划书。但是叶导演还是很不放心的,在陈伯拿起计划书的一刹那,果断闪回了。
给跪。
我无从知晓导演剪进去这些镜头的目的是什么,提醒观众?但是,这是电影,这不是电视剧。看电影的观众,是聚精会神的坐在这个小黑屋里盯着银幕90分钟,没有人会边扫地边看戏,您这样瞧不起观众,是逼大家看盗版吗?
又或者,应该回学校再回个炉,好好读一读电影的视听语言,Okay?
【爱情戏没有爱情,你在拍什么?】
我相信,走进电影院看这部戏的人,多多少少会对这部电影里“念你如初”的爱情戏有所期待。所以,如果前面两部分的吐槽是从小处着眼的话,那么现在要讲的就是这部电影的根本问题:
它挂羊头卖狗肉的根本没有在拍爱情,或者说他以为这是爱情,但结果呢?和爱情没啥关系。
我很怀疑这个导演自己有没有真正谈过恋爱,或者被爱情故事真正感动过。在他的镜头里,这一对有那么多共同回忆的青梅竹马,就像俩要好的邻居。
而已。
用了一大堆过气而勉强的桥段不说,最难以让人忍受的是,男女主角之间完全不存在恋人,或者说,不确定恋人关系的恋人之间有的特质,比如细腻的矜持,微妙的不确定,热切的期盼,以及再之后的默契,不离不弃的坚守,等等等等。
即便是最最简单的:爱情就是想触碰,又缩回手。
抱歉,也看不到。
导演您能先去谈个真正的恋爱再回来拍戏么?
不仅如此,君好已经去世的老公,也一而再被莫名其妙的出现在各种幻境里。还要很直白的告诉君好,我们在这边很好,孩子们都很好,不要来找我,不要来找我。
唉,写到这里,我觉得我应该去TVB毛遂自荐写剧本了。
【一个好故事的基本点是什么?】
无论什么类型的故事,最基本的立足点是丰满的人物和人物关系。
再看回这部戏,导演理所当然的以为所有观众都是看过电视剧的。恩,那他当然是省事啊,人物已经做好了,他拍个后记就行了。
事实上呢?据看过电视剧的观众说,也很失望。
所以,这世界就没有所谓的捷径,尤其是讲故事,人物没站住,这个故事就瞎了。
问题又来了,人物靠什么才能站住?
依靠大量的相关细节。无论是冲突事件,还是日常描写,从这些细节中透露出的信息,勾出一个人物的职业、习惯、性格、社会关系和待人接物。
但是这部电影里,这一部分却是空的。
初哥哥是做什么的?司机?导游?卖饼的?送馄饨面的?小混混?
我看完了,不知道。
君好是做什么的?家庭主妇?职业女性?
没交代,我看完还是不知道。
戏,虽然不可避免的夸张,但是要合乎人情。两个不知道在干嘛的人,在一起不知道干嘛。这,能好看吗?
爱情,说到底,是相互吸引。
旧爱重逢,可能是被回忆牵引着,相互吸引。
可能是被如今的变化,两个人都变得更好,而再次被彼此吸引。
都可以,也都可能会好看。
但是这里,我既没看到他们过往的痕迹所构成的牵引,也看不到如今的他们,在什么地方吸引着对方。这两个人不仅在观众眼里,没有什么闪光的地方,即便在对方眼里,也没有闪光的地方。
脑海里突然闪过《甜蜜蜜》中张曼玉看到曾志伟背上的那只米老鼠,唉,太妙了。
这里的人物关系,倒是能看出来导演没白干几年编剧,懂得一些技巧性的设置。但是光有这种技术性的设置,没有发展,没有细节,一样很失败。比如这部电影里的三角关系,就是徒有其表。
哑巴女孩的爱可以是很好看,很隐忍的(参见《雏菊》),但是导演好像不想让她付出太多,唉,就做个饼吧,免得初哥哥太伤心,反正也是十月初五饼家的宣传片定位。
但其实,三角关系中,越是两方的爱都无害,越是两个女人都有难以比较的付出,才越显得出最终选择的那一方是真爱。因为很简单,机会成本越高,你就得越确定自己的选择是更有价值的那一个。
唉,写不下去了。我记住你了,叶念琛导演。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还是有积极意义的,那就是鼓舞着还在这条路上前进的电影青年们,只要你会正常用影像讲个故事,你就能赶超前辈。
不难,真的。
最后,一句话总结,这部片拍的最好的部分,全在预告片里了。
初哥哥和君好在分别十五年后,已经远嫁美国的君好突然出现在Q姨(君好妈妈)的生日会上。此时的初哥哥身边已经有了天生聋哑的琪琪,一直爱恋着他。而君好之所以突然回来,是因为她的丈夫和孩子都在一起车祸里身亡。君好万分自责的回到澳门,情绪不稳定,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在初哥哥的照顾下,君好恢复过来,但这却伤害到了琪琪。就在一切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文初查出脑补血块压迫神经,手术后的结果可能是失忆。文初手术醒来后,念着事先写好的字条。全剧终。
写完这个梗概后,我很想回去把票钱要回来,我的梗概写的比电影好。
姐姐我修身养性这许久,能够有这样的恼怒实属不易。
当然票钱是要不回来了,所以必须要在这里把槽吐干净了,以免更多的人去要票钱。
首先,我很可惜TVB配齐了这么多老戏骨的档期,拍完这部戏。
其次,我也很可惜佘诗曼和张智霖,修炼了十几年,明明演技有长足进步,多好的时机重新亮相、致敬,却被这么部电影掩盖的无影无踪。
最后,白瞎了这么好的一个前提设置。人生能有几个十五年,青梅竹马在有生之年再次重逢,最后还能走在一起,应该是多么感人的一个故事。竟然被叶导演拍到完全无感,我也是彻底的服了。我是真心的希望,您以后还是做点别的吧,别再祸害我们记忆中的TVB了!
【花钱不是来看加长版MV】
上次看到我想提前离场的华语电影是《一生一世》,没想到时隔一年,没有最差只有更差,于是也觉得《一生一世》也没那么糟了。虽然也是不会讲故事,但起码《一》拍MV还是有诚意的,各种视觉效果、灯光、调色都做的让你饱眼福。
那么《十》呢,连弄得好看点的灯光和布景都舍不得做出来。从头到尾无穷无尽的音乐,莫名其妙的就丢在那儿,不管是不是剧情的需要,不管符不符合角色那刻的心境。明明有一场戏,哑巴琪琪伤心的坐在路边,一场很好的内心戏,根本不需要任何音乐,甚至应该刻意避免嘈杂的无源声,因为琪琪本身是聋哑人,而那会儿她发现初哥哥并不爱她。此时无声胜有声,多好的煽情点。结果,比什么动静都大的音乐哗啦啦啦啦的铺满整场戏。
真想拿盒十月初五的杏仁饼砸过去。
我一个路人甲都有如此觉悟,导演怎么想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粗略计算了一下,自电影开场到四十分钟左右的样子,至多有两场戏用的上音乐。一场是君好第一次红裙出场(她的出场也是被导演处理的很梦幻,和整部电影基调完全不搭)。另一场是蹦极。再多就没有了。
但事实上,导演几乎每场戏都在执着的放音乐,宝莱坞都不这么做很久了。我们花钱花时间不是来看加长版MV的。
【观众又没失忆,闪回个毛啊】
这部电影里充斥着大量无意义、既不支撑人物形象,也不推动剧情的闪回镜头,只让我明白了一件事,导演一定是怕观众集体失忆,或者怕大家看到一半去上厕所。
我没有看过叶导演之前的电影,据说都是相似类型的相似质量,对此,我只想说,导演请您相信观众的智商,好吗?
开篇不久,君好备受打击,初哥哥一直在身边,陪她疯陪她玩。这些都没问题。疯玩了一阵子后,君好依然自暴自弃,初哥哥带她去蹦极。蹦下来后,就开始闪回屏幕上几分钟前刚刚出现的那几场戏。
我只想叹气。
然后,还有一场,金勝守在陈伯房间门口,想等一个机会,这一等就是六个月。好不容易,陈伯在偶然的情况下,捡起那本金勝留在他桌子上那本计划书来看。虽然我们知道,您的剧本里写的是六个月后,但我们在电影院里只过了几分钟,所以,我们真的记得那是金勝留下的计划书。但是叶导演还是很不放心的,在陈伯拿起计划书的一刹那,果断闪回了。
给跪。
我无从知晓导演剪进去这些镜头的目的是什么,提醒观众?但是,这是电影,这不是电视剧。看电影的观众,是聚精会神的坐在这个小黑屋里盯着银幕90分钟,没有人会边扫地边看戏,您这样瞧不起观众,是逼大家看盗版吗?
又或者,应该回学校再回个炉,好好读一读电影的视听语言,Okay?
【爱情戏没有爱情,你在拍什么?】
我相信,走进电影院看这部戏的人,多多少少会对这部电影里“念你如初”的爱情戏有所期待。所以,如果前面两部分的吐槽是从小处着眼的话,那么现在要讲的就是这部电影的根本问题:
它挂羊头卖狗肉的根本没有在拍爱情,或者说他以为这是爱情,但结果呢?和爱情没啥关系。
我很怀疑这个导演自己有没有真正谈过恋爱,或者被爱情故事真正感动过。在他的镜头里,这一对有那么多共同回忆的青梅竹马,就像俩要好的邻居。
而已。
用了一大堆过气而勉强的桥段不说,最难以让人忍受的是,男女主角之间完全不存在恋人,或者说,不确定恋人关系的恋人之间有的特质,比如细腻的矜持,微妙的不确定,热切的期盼,以及再之后的默契,不离不弃的坚守,等等等等。
即便是最最简单的:爱情就是想触碰,又缩回手。
抱歉,也看不到。
导演您能先去谈个真正的恋爱再回来拍戏么?
不仅如此,君好已经去世的老公,也一而再被莫名其妙的出现在各种幻境里。还要很直白的告诉君好,我们在这边很好,孩子们都很好,不要来找我,不要来找我。
唉,写到这里,我觉得我应该去TVB毛遂自荐写剧本了。
【一个好故事的基本点是什么?】
无论什么类型的故事,最基本的立足点是丰满的人物和人物关系。
再看回这部戏,导演理所当然的以为所有观众都是看过电视剧的。恩,那他当然是省事啊,人物已经做好了,他拍个后记就行了。
事实上呢?据看过电视剧的观众说,也很失望。
所以,这世界就没有所谓的捷径,尤其是讲故事,人物没站住,这个故事就瞎了。
问题又来了,人物靠什么才能站住?
依靠大量的相关细节。无论是冲突事件,还是日常描写,从这些细节中透露出的信息,勾出一个人物的职业、习惯、性格、社会关系和待人接物。
但是这部电影里,这一部分却是空的。
初哥哥是做什么的?司机?导游?卖饼的?送馄饨面的?小混混?
我看完了,不知道。
君好是做什么的?家庭主妇?职业女性?
没交代,我看完还是不知道。
戏,虽然不可避免的夸张,但是要合乎人情。两个不知道在干嘛的人,在一起不知道干嘛。这,能好看吗?
爱情,说到底,是相互吸引。
旧爱重逢,可能是被回忆牵引着,相互吸引。
可能是被如今的变化,两个人都变得更好,而再次被彼此吸引。
都可以,也都可能会好看。
但是这里,我既没看到他们过往的痕迹所构成的牵引,也看不到如今的他们,在什么地方吸引着对方。这两个人不仅在观众眼里,没有什么闪光的地方,即便在对方眼里,也没有闪光的地方。
脑海里突然闪过《甜蜜蜜》中张曼玉看到曾志伟背上的那只米老鼠,唉,太妙了。
这里的人物关系,倒是能看出来导演没白干几年编剧,懂得一些技巧性的设置。但是光有这种技术性的设置,没有发展,没有细节,一样很失败。比如这部电影里的三角关系,就是徒有其表。
哑巴女孩的爱可以是很好看,很隐忍的(参见《雏菊》),但是导演好像不想让她付出太多,唉,就做个饼吧,免得初哥哥太伤心,反正也是十月初五饼家的宣传片定位。
但其实,三角关系中,越是两方的爱都无害,越是两个女人都有难以比较的付出,才越显得出最终选择的那一方是真爱。因为很简单,机会成本越高,你就得越确定自己的选择是更有价值的那一个。
唉,写不下去了。我记住你了,叶念琛导演。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还是有积极意义的,那就是鼓舞着还在这条路上前进的电影青年们,只要你会正常用影像讲个故事,你就能赶超前辈。
不难,真的。
最后,一句话总结,这部片拍的最好的部分,全在预告片里了。
这是继《天与地》之后最喜欢的阿佘的另一部小清新的片 相较于叶梓恩的特立独行和生人勿近的高冷风 君好则偏多讲温情 没了叶梓恩的厚重眼影 黑色经典皮克摇滚风装扮 阿佘在这里以简单的打底衫 连帽衫为主 颜色也偏红白 可以看得出这电影在打温情牌
我更喜欢讲世间所有的久别都是为了下一次的相遇 至少我们还有下一次可以期待 许是最近老片子翻的多了 便开始学着感受所有来自时光的问候 十五年前 初哥哥有哑疾 很多感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十五年后另一个好姑娘琪琪也在默默经历着这一切 想了想我自己的十五年 身边走了多少人又来了多少人 至少君好是值得羡慕的 她还有澳门街可以回 而我呢
这片不是矫揉造作的青春片 却在以另一种方式诉说着青春 延续着青春 可能你会觉得十五年后的故事不及当年的澳门街触动人心 那么你又是十五年前的自己吗 你找的回当时的自己吗
君好? 祝君好。
我更喜欢讲世间所有的久别都是为了下一次的相遇 至少我们还有下一次可以期待 许是最近老片子翻的多了 便开始学着感受所有来自时光的问候 十五年前 初哥哥有哑疾 很多感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十五年后另一个好姑娘琪琪也在默默经历着这一切 想了想我自己的十五年 身边走了多少人又来了多少人 至少君好是值得羡慕的 她还有澳门街可以回 而我呢
这片不是矫揉造作的青春片 却在以另一种方式诉说着青春 延续着青春 可能你会觉得十五年后的故事不及当年的澳门街触动人心 那么你又是十五年前的自己吗 你找的回当时的自己吗
君好? 祝君好。
文/梦里诗书
本预治愈温情的故事,却穿插了太多难耐的浅薄,空洞毫无意义的闪回更令电影有觉是在看一部肥皂剧般冗长无趣,《十月初五的月光》并没能还原一个昔日TVB上暖人于心的《澳门街》,所见只是一场平庸无常,穷尽各种爱情老梗月光下的狗血。
这是一部谬之千里的电影,从风格来来看它本是一部满怀温情的作品,但其却渲染出了太多矫揉造作的狗血,在主流爱情电影中,已经被逐渐摒弃了的失忆,车祸,绝症等等桥段,被电影一再无所不用其极的与之使用,仿若电影离开了这些不近真实的桥段,就根本找不到转折点,就根本无力编排出一个故事一样,充斥着狗血娇作的剧情既无法感人泪腺,更是为人生厌的,情感的调动并不是依靠这些悲剧化元素的滥用来填充,它更在于日常点滴温情的凝聚,以真情实感来形成情感的洪流,这也是昔日的《澳门街》能广受欢迎的根本。
剧情性的崩溃,使人物塑造上亦如同一张白纸般苍白,心灵鸡汤式的集合,并没有一个能真正感人于心的宣泄点,电影寄予了作品很多的情感,但突兀不合理的配乐与闪回,使这些情感的传递太过突兀,你无法想象导演究竟是活在怎样的自我世界里,才能将配乐如此突兀的无法去契合人物情感,而过多毫无意义性的闪回,不但破环了电影的剧情架构,使剧情主线变的凌乱不堪,更只是让人唯觉导演编剧结构组织的词穷,只能依靠如此拙劣的的手法来与之填充,
电影虽有着昔日令人熟悉的角色,但这些角色却又如此令人陌生,电影在未有令人回到往昔的那个《澳门街》,有的只是一场月光下的狗血。
本预治愈温情的故事,却穿插了太多难耐的浅薄,空洞毫无意义的闪回更令电影有觉是在看一部肥皂剧般冗长无趣,《十月初五的月光》并没能还原一个昔日TVB上暖人于心的《澳门街》,所见只是一场平庸无常,穷尽各种爱情老梗月光下的狗血。
这是一部谬之千里的电影,从风格来来看它本是一部满怀温情的作品,但其却渲染出了太多矫揉造作的狗血,在主流爱情电影中,已经被逐渐摒弃了的失忆,车祸,绝症等等桥段,被电影一再无所不用其极的与之使用,仿若电影离开了这些不近真实的桥段,就根本找不到转折点,就根本无力编排出一个故事一样,充斥着狗血娇作的剧情既无法感人泪腺,更是为人生厌的,情感的调动并不是依靠这些悲剧化元素的滥用来填充,它更在于日常点滴温情的凝聚,以真情实感来形成情感的洪流,这也是昔日的《澳门街》能广受欢迎的根本。
剧情性的崩溃,使人物塑造上亦如同一张白纸般苍白,心灵鸡汤式的集合,并没有一个能真正感人于心的宣泄点,电影寄予了作品很多的情感,但突兀不合理的配乐与闪回,使这些情感的传递太过突兀,你无法想象导演究竟是活在怎样的自我世界里,才能将配乐如此突兀的无法去契合人物情感,而过多毫无意义性的闪回,不但破环了电影的剧情架构,使剧情主线变的凌乱不堪,更只是让人唯觉导演编剧结构组织的词穷,只能依靠如此拙劣的的手法来与之填充,
电影虽有着昔日令人熟悉的角色,但这些角色却又如此令人陌生,电影在未有令人回到往昔的那个《澳门街》,有的只是一场月光下的狗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