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罗伯特·罗德里格兹 / 弗兰克·米勒
编剧: 弗兰克·米勒
主演: 米基·洛克 / 杰西卡·阿尔芭 / 乔什·布洛林 /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 罗莎里奥·道森 / 布鲁斯·威利斯 / 伊娃·格林 / 鲍沃斯·布斯 / 雷·利奥塔 / 克里斯托弗·米洛尼 / 杰里米·皮文 / 克里斯托弗·洛伊德 / 杰米·金 / 朱诺·坦普尔 / 杰米·钟 / Lady Gaga / 朱莉娅·加纳
类型: 动作 / 惊悚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08-22(美国)
片长: 102分钟
又名: 罪恶之城2:蛇蝎美人 / 万恶城市:红颜夺命(台) / 罪恶城2:蛇蝎情人(港) / Sin City: A Dame to Die For
IMDb链接: tt0458481
编剧: 弗兰克·米勒
主演: 米基·洛克 / 杰西卡·阿尔芭 / 乔什·布洛林 /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 罗莎里奥·道森 / 布鲁斯·威利斯 / 伊娃·格林 / 鲍沃斯·布斯 / 雷·利奥塔 / 克里斯托弗·米洛尼 / 杰里米·皮文 / 克里斯托弗·洛伊德 / 杰米·金 / 朱诺·坦普尔 / 杰米·钟 / Lady Gaga / 朱莉娅·加纳
类型: 动作 / 惊悚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08-22(美国)
片长: 102分钟
又名: 罪恶之城2:蛇蝎美人 / 万恶城市:红颜夺命(台) / 罪恶城2:蛇蝎情人(港) / Sin City: A Dame to Die For
IMDb链接: tt0458481
05年,一部裹着冷酷犀利漫画风格的《罪恶之城》横空出世,一经问世便席卷全球电影市场,令生活在千年伊始的Cult影迷大为惊喜。多年后,该片已然以近十年黑色电影代表之作的身份,为罪案动作片打上了一个时代烙印。《罪恶之城2:红颜夺命》令影迷苦等9年,终于在今年8月带着吊人胃口、大牌云集的预告片强势回归。只可惜,在市场营销不到位、观众已产生时间代沟等原因的重重夹击下,此片票房在全球失利,且不幸遭遇众多恶评。或许因为《罪1》细节历历在目,与众多久违影片的观众不同,个人感觉这部更像前作的一部分。虽然在人物塑造、叙事风格上差强人意,且各种暴力恐怖元素并不如前作那般疯狂夸张,但此片并非狗尾续貂。导演未因时代变迁、市场需求转变而放弃沿用前作中大胆而原始的黑白漫画风格,钟情《罪1》的观众至少在视觉感官上会得到充分满足。
电影主要由三个相互穿插的故事构成——首部中痛失爱人的脱衣舞娘Nancy复仇心切,几近走火入魔并最终亲刃狗官报仇雪恨;年轻气盛的私生子Johnny非要在牌桌上向狗官老爸证明自己的能力,愣钻牛角尖的结果是葬送了小命;内心藏虎的猛男Dwight的故事被反时间轴提到四年前,对老情人Ava的一往情深令他掉入蛇蝎美人精心打造的陷阱;首部已被执行死刑的硬汉Marv诡异地在各个故事中路见不平,成为唯一贯穿始终的人物。
就影片风格效果而言,《罪2》完全继承第一部黑白电音的夸张漫画基调。阴森冷峻的背景、夸张激烈的剧情、癫狂鲜明的人物、犀利深刻的独白等虽超乎常理,却给人意外的现实感。黑白灰三色组成的冷酷画面不时被美女的红唇、烈男的鲜血打破色调,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而各种丧心病狂的诠释虽不如第一部那样惊天动地,但暴力色情仍然给力,Frank Miller的暴力美学亦被完美呈现大荧幕前,可谓一场视觉盛宴。
此外,本片演员阵容亦如《罪1》般强大养眼,众多型男美女的个性加盟亦颠覆形象。最值得一提的是将精明贪婪、疯狂冷血的蛇蝎美人演活的Eva Green。她也是整个制作中授誉最多、最具价值的元素。一双勾魂碧眼直摄人心,而几段倾情全裸更魅惑十足。观众随剧情发展同Dwight一样被其俘虏,并产生复杂心理波折,对Ava一角又爱又恨。Eva Green夺人眼球的存在,将本片女性角色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同时,这一本非头牌的反派角色也令其他女性人物被埋没在电影本身的风格之中。特别是在各种海报中占据中心位置的Jessica Alba被明显挤下女主神位。Nancy的角色本身具有承上启下之工,也当仁不让应为第一正面主人公。可惜在Eva Green的光芒和散漫剧情的双重夹击下,Alba只有靠最后复仇前的惊艳热舞向世人证明,演技诚可贵,保养价更高——9年后就算生了娃的身材也照样令人喷血。
其他众多配角表演也十分出彩。其中,小插曲中出现的Ray Liotta和Juno Temple戏份虽少,具有颠覆性的表演却令人印象深刻;与Joseph Gordon-Levitt拥有短暂互动的Lady Gaga表演自如,令人短暂忘掉其疯狂本质而亲身反驳玩票一说;一众妓女大军在Rosario Dawson所饰妓女头子的带领下仍然给力;致命小Miho由混血女换为近年来颇受欢迎的韩裔演员Jamie Chung,虽然少了呆萌的反差,面瘫坚持得到十分到位。
不过,Eva Green的独撑大戏以及众多配角的喧宾夺主并无益影片整体,反而内在反映了该片人物塑造上的缺失。首先,电影缺乏《罪1》中强烈的雄性魅力。光靠一个只占三分之一戏份的蛇蝎女无法营造出令人期待的沧桑沉重感,然而各个貌似末路猛男的男主却有意无意间被沦为配衬。比如回归角色Marv比前作少了些冷酷多几分幽默,是位个性十足的非主流英雄形象。可惜本片中其戏份虽多,却并没有足够支撑自身角色重量的故事,从头至尾如老好人一般一瓶酱油打来打去。Dwight从Clive Owen换成了更加老态的Josh Brolin,形象虽生猛却少了份深度与坚定,所幸在片中得以整容,不然岁月这把杀猪刀指不定又会下何狠手。牌技高超的Johnny自负的悲剧角色惹人同情,但其存在终究令人生疑,整个故事也由于缺乏与其他角色的互动,十分突兀地凌驾于剧情之中。同时,此片人物也不如首部那样具有冒险精神,从而杀伤力不足。没有变态的黄色混球,没有可怕的食人少年,所有角色都是可以在现实中存在的。血腥暴力也不够第一部的逼格,失去了漫画可以先天创造的无数疯狂可能……
除了角色差强人意,另一令人诟病之处是电影未将各个故事隔为不同子篇,而将其连为整体。这一改动对剧本构思要求更高,若做得恰到好处会使观众更有观影整体感。可惜,本片由五段漫画组成的三个主要故事轻重相同,未加调整,使得不仅众多辅助角色被湮没于似有却无的主线之中,三条主线也无一能主导大局。这仿佛企图将不同质地颜色的珠宝穿在一起打造成无敌项链,虽然极度炫目耀眼,却整体感官零散,缺乏主核。因此,脱去漫画的外衣,本片中心模糊的凌乱叙事很难独立支撑一个故事。相反,《罪1》十分聪明地以漫画方式将影片截为四个各具特色的篇章,虽然短小却各自精彩,同时互相穿插脉络清晰,使得影片整体感未被完全打破。
整体而言,虽然经不起剖析,风格与手法在数码视效横行、题材标新立异的今天也绝对称不上石破天惊,《罪恶之城2》却是一部在众多方面延续了我们对前作热爱的诚意作品。对于热爱黑色犯罪电影的观众而言,以该片填补9年的遗憾应该不成问题。可惜此类题材电影要与国内院线结缘,却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昨天在加拿大看完晚上十点的首映。因为太过于爱第一部了,所以一早买好票,抢到绝佳的位置,生怕像哥斯拉那种烂片还有一帮老外屌丝抢到满场。整场我竖起耳朵,全力发挥我仅有雅思6分的听力,全神贯注,直到看完片尾最后一秒。
没想到,看完有点心塞,回家细想,可能是我的水平不到,是不是有些精髓我没有捕捉到,有些台词我也听不懂,又或是我太年轻没有理解导演将近十年酝酿出这样一部电影。
翻来覆去,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想吐槽。
第二部延续前一部的风格,黑白,黄色,暴力,主角内心独白,女人身上有色彩,也总有剧情意想不到。
还有一直在奔跑的野马小轿车。
只不过主角身上护盾加强了,光环过于明显,又自带加速治疗术。己方DPS是复仇者联盟,敌方DPS是天线宝宝,高下立判。反派使尽装逼本能。
真的,如果能少装点逼。
比如,即便手上武器再好,永远不用,废话一堆,无论是大BOSS,EVA还是小喽啰,就爱举着枪看着奄奄一息的主角,开启话唠模式”屌丝!落在大爷手里了吧,看大爷怎么折磨你,跟我斗……“ 话没说完,被主角反杀。
你就算拿着冲锋枪大炮主角也能千里之外就用腿把你踹倒。
尤其最后,Nancy身中数枪腿上也中弹还能英勇的站起来反杀BOSS。真的,反派装逼装多了就是赤裸裸的蠢好么。
导演估计是想到了这一点,为了凸显大BOSS无坚不摧心狠手辣,加入了心塞的囧瑟夫这一段。
囧瑟夫虽然用到了加速治疗术,但还是被无情的BOSS爆头了。你死了,但你是个英雄,虽然已我的智商不能理解你为啥一定去送死,但是,我的直觉告诉我,你肯定是个英雄。
我一直以为他会藏着内心复仇的焰火,为了那个他惨死的金发妞,男人的尊严,过几年再变身回来,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打败BOSS。结果,我想的有点多。
BOSS本身就是装逼狂魔,你还跟他装,秀节操,秀自我修养,摆明找死。
我明白你的境界,那种No zuo no die I just like to try的境界。
最后,
男人看这个片子还是很值得。EVA几乎没好好穿过衣服,Nancy也换了各种制服跳各种艳舞。
那身段,看醉了几乎全场的人。我也大概研究了半天她们的胸是不是隆的,最后也没有研究出个所以然。
EVA的设定肯定就是那个主要的夺命红颜,自以为(导演以为)智商高情商高,酷爱OOXX,暴露狂,最后发现自己的真爱。
是的,我操过很多人,只有你最好使。
EVE:”DWIGHT,我们走吧,远走高飞,我爱你,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DWIGHT:”当初是你要分开,分开就分开,现在却要用真爱把我留下来。“
砰……去死吧小婊砸!!!!
然而马福这个角色,第一部里有血有肉有性格有气节有故事有爱。在第二部里,就是有护盾有攻击有血条有加成有回复,比哪个武器都好使,谁找我我就帮你揍谁。
”EVA那个小婊砸欺负我“ ”好,哥们儿带你杀杀杀“
”那个人他爹杀了我对象“ ”好,大哥带你杀杀杀“
这个片子可以叫做:一个马福走天下。
最后一幕也让人心塞。
大BOSS:我有权有势无坚不摧心狠手辣辣手摧花see one kill one who come who die小婊砸看爷如何折磨你......哇靠,鬼啊!唉呀妈呀吓死爹了!
Nacny:呵呵,我就有一样主角光环你有么……子弹中这么多又怎样,老娘就是站的起来,受死吧.....
所以说布鲁斯威利斯最后一幕还魂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真爱无敌超越次元?
Sin city团结力量大。
这样的风格在05年第一部出来的时候,是无敌的,是新颖的,也是震撼的。然而在现在,各种特效遍布,早已不是十年前。但就是这样,第二部剧情人物什么都没留下,只留下了这个风格,这样黑白分明的画面。
蜘蛛侠的衣服都换颜色了,sin city还是那个sin city,只不过从2D到3D,有进步,只有可怜的一点。
可我真的很爱第一部。
”I tell her I love her.“他在雨中搂着红衣服的她直到她死亡。
"I'll cash her check in the morning. "
那样一个开篇,让我醉心了五年。
罪恶之城的第一部拍的邪气十足,片中无论主角配角都透着一股子酷劲儿。趁好评如潮公布的续作,隔了9年才终于成真,这9年中间都发生了什么呢?
这部片子我是在8月22日看的下午5点,整个影院被我包场,作为一个“典型的星期五下午”,这样的情景有些不寻常。片子还是沿袭了第一部的强烈风格:黑白、反差、阴影、血腥、暴力、情色,让人毫不费力认出是罗德里格斯的作品。
想要逃避开同前作的对比,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正传作品用标题分开不同故事、却又在暗处结合在一起的叙事手法让不少影迷大呼过瘾,这一部显然希望复制这一成功,但结构的破碎又显得编剧功力的欠缺。从预告片看来,Joseph Gordon-Levitt饰演的角色显然被寄予厚望,但在剧中存在感极弱(我都记不得名字),甚至半路欠费掉线,结尾时分才续费成功,这只是本片支离破碎的结构的冰山一角。混乱的时间线稍后再谈,三个故事之间藕断丝连的联系相比于第一部,功力也是欠缺不少。
整部电影更像是正传的补完计划,而非续作,被称作罪恶之城2显然欠妥当。Sin City: a dame to kill for,我更倾向于本片翻译为“罪恶之城(外传):蛇蝎美人”。因为a dame to kill for在影片开始不久就已经由Marv指出,指的便是Eva Green饰演的蛇蝎美人。
正传中的主角纷纷隐退幕后,由配角来完成这100分钟的表演,这是一场配角的胜利。正传中警探拼死保护的小姑娘Nancy长大了,她的复仇故事成为这一部的主线。不得不提的是正传中一些关键角色的更换颇让人有些遗憾:上部中Clive Owen饰演的亦正亦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Dwight这次换成了只知打架杀人打炮的面瘫;另外我很喜欢的Jamie Chung,来演美穗还是缺了一点狠劲。
除了演员更换的遗憾外,换人好像也把角色的魂换没了:Dwight的智慧全用去了打炮;Bruce Willis变成了鬼也缠着Nancy说着一些暧昧不清的小情话;Rosario Dawson从能杀能打的女汉子变成卖肉来博存在感的三版女郎。唯一得保主角金身的Marv也突然变态,从上一集的重情义好汉子变成了“Just give me a name”的滥杀手。
对于一向吝惜使用色彩的罪恶之城来说,彩色女郎毫无疑问是充满意义的存在,第一部中彩色女郎Goldie的死促成了Marv向罪恶之城幕后黑暗挑战、并最终慷慨赴死的结局。而第二部的彩色女郎却毫无存在感,仿佛只是陪伴囧瑟夫上赌桌的花瓶。这也同时映衬出囧瑟夫这条故事线剧情的孱弱:从始至终他的故事仿佛都是孤立在整个电影之外的,除了发生在同一座城市,再无任何关联。我无意去探讨导演以及漫画作者安排这个故事背后的深意,但是这个故事和本片以及正传的其他故事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能看出,这个故事实在太格格不入了。
片子的时间线也很有趣,Marv的生死问题、黑人管家的眼睛、Dwight的感情归属等等,实在令人无法细想。这一部算的是上近期值得一看的作品,个人风格强烈,爽快感,Eva Green的新鲜肉体,Lady Gaga的惊鸿一撇,都还挺有意思,但是对于9年的等待,有些令人失望。
这部片子我是在8月22日看的下午5点,整个影院被我包场,作为一个“典型的星期五下午”,这样的情景有些不寻常。片子还是沿袭了第一部的强烈风格:黑白、反差、阴影、血腥、暴力、情色,让人毫不费力认出是罗德里格斯的作品。
想要逃避开同前作的对比,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正传作品用标题分开不同故事、却又在暗处结合在一起的叙事手法让不少影迷大呼过瘾,这一部显然希望复制这一成功,但结构的破碎又显得编剧功力的欠缺。从预告片看来,Joseph Gordon-Levitt饰演的角色显然被寄予厚望,但在剧中存在感极弱(我都记不得名字),甚至半路欠费掉线,结尾时分才续费成功,这只是本片支离破碎的结构的冰山一角。混乱的时间线稍后再谈,三个故事之间藕断丝连的联系相比于第一部,功力也是欠缺不少。
整部电影更像是正传的补完计划,而非续作,被称作罪恶之城2显然欠妥当。Sin City: a dame to kill for,我更倾向于本片翻译为“罪恶之城(外传):蛇蝎美人”。因为a dame to kill for在影片开始不久就已经由Marv指出,指的便是Eva Green饰演的蛇蝎美人。
正传中的主角纷纷隐退幕后,由配角来完成这100分钟的表演,这是一场配角的胜利。正传中警探拼死保护的小姑娘Nancy长大了,她的复仇故事成为这一部的主线。不得不提的是正传中一些关键角色的更换颇让人有些遗憾:上部中Clive Owen饰演的亦正亦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Dwight这次换成了只知打架杀人打炮的面瘫;另外我很喜欢的Jamie Chung,来演美穗还是缺了一点狠劲。
除了演员更换的遗憾外,换人好像也把角色的魂换没了:Dwight的智慧全用去了打炮;Bruce Willis变成了鬼也缠着Nancy说着一些暧昧不清的小情话;Rosario Dawson从能杀能打的女汉子变成卖肉来博存在感的三版女郎。唯一得保主角金身的Marv也突然变态,从上一集的重情义好汉子变成了“Just give me a name”的滥杀手。
对于一向吝惜使用色彩的罪恶之城来说,彩色女郎毫无疑问是充满意义的存在,第一部中彩色女郎Goldie的死促成了Marv向罪恶之城幕后黑暗挑战、并最终慷慨赴死的结局。而第二部的彩色女郎却毫无存在感,仿佛只是陪伴囧瑟夫上赌桌的花瓶。这也同时映衬出囧瑟夫这条故事线剧情的孱弱:从始至终他的故事仿佛都是孤立在整个电影之外的,除了发生在同一座城市,再无任何关联。我无意去探讨导演以及漫画作者安排这个故事背后的深意,但是这个故事和本片以及正传的其他故事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能看出,这个故事实在太格格不入了。
片子的时间线也很有趣,Marv的生死问题、黑人管家的眼睛、Dwight的感情归属等等,实在令人无法细想。这一部算的是上近期值得一看的作品,个人风格强烈,爽快感,Eva Green的新鲜肉体,Lady Gaga的惊鸿一撇,都还挺有意思,但是对于9年的等待,有些令人失望。
文/瑜宝@人人影视
2005年,一部黑白漫改电影横空出世,几乎让所有的观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黑白的影像风格,漫画化的叙事结构,再加上暴力美学的完美演绎,那一年,几乎所有的人都记住了《罪恶之城》,同时也记住了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在前作大受欢迎之后,续集很快便被提上日程,但期间经历了太多太多,以至于本片迟到了整整九年,而正是这九年,导致了本片的失败。
我们不得不承认,前作的风格真的十分亮眼,亮眼到之后的许多电影都竞相模仿,《闪灵侠》《美少女特工队》《300勇士》《300勇士:帝国崛起》……很多片中都或多或少能看到《罪恶之城》的影子,于是,这种风格从最初的惊艳到如今的烂大街,观众也开始渐渐厌烦,这就是为什么本片上映之后,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无法与前作相媲美。但本片的失败仅仅是因为观众厌烦了么?当然不是,当年《罪恶之城》的成功也不仅仅是靠风格取胜,本片让人诟病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首先,叙事上本片完全无法和前作相提并论,本片的三个故事看似互相有联系但又相互游离,当你细细品味的时候便会觉得,干嘛要把三个毫不相干的故事穿插着来讲,直接分三段不就好了,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三个故事并不是在一个时间线上,我也不知道弗兰克·米勒怎么想的。所以说,本片对于剧情上的安排便显现出了不合理,整部电影看下来你会觉得有一种凌乱的感觉,而不是像前作那样安排得当。其实,如果本片能够将三个故事分得再开一点就会好的很多。还有,前作中旁白几乎只能算是一种辅助的存在,让观众有一种真的是在看漫画的感觉,但到了本片中,旁白的量大大增加,这样处理的结果就是,大大限制了演员发挥的同时,还凸显出了编剧讲故事能力薄弱,你们看过《小时代》么,旁白过多的后果就是那样。
然后,影像风格的问题。我想要说的问题不是说观众渐渐习惯这种风格而导致了失败,这当然不能怪电影本身,电影自身的问题是色彩的滥用。作为一部色彩几乎只有黑白的电影,其中出现的彩色画面必然是带有深意的,前作就是如此,每一个带有色彩的人物都十分的关键。而到了本片,色彩便被滥用了,很多无关紧要的人物都以彩色的形象出现,不仅在剧情表现上毫无作用,反而会让观众觉得导演你几个意思?在我看来,本片需要加上色彩的人物几乎就只有伊娃·格林饰演的蛇蝎美人EVA一个,但导演也只是在某些镜头给了她蓝色的色彩,更多时候她是以裸体示人。
接着,在对暴力的表现上,本片远远不及前作。前作的暴力镜头风格凌厉,虽不是特别多但都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后部分布鲁斯·威利痛打黄色光头的一场戏,更是将色彩和暴力运用到了极致。但反观本片,暴力镜头是增多了,但都没给人留下太多印象,甚至很多场戏看得想发笑而不是过瘾,杰西卡·阿尔芭拿起弩来显得是那么不协调。
最后,关于本片的角色塑造,前作中的妓女们绝对是配角中的主角,而到了本片,除了几个主角以外,几乎再也没有一个配角能够给人留下太多印象了,很多人都只是一闪而过。而主角们也没有太出众,或者可以说,伊娃·格林太抢戏了?总之,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除了伊娃·格林和乔什·布洛林其他人物都没立起来,米基·洛克的角色也似乎沦为了打手。
总体来说,本片会用失望来回报你所有的期望,作为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弗兰克·米勒和《罪恶之城》的忠实粉丝,我被伤透了心,没想到九年的等待就换来了这个……
2005年,一部黑白漫改电影横空出世,几乎让所有的观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黑白的影像风格,漫画化的叙事结构,再加上暴力美学的完美演绎,那一年,几乎所有的人都记住了《罪恶之城》,同时也记住了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在前作大受欢迎之后,续集很快便被提上日程,但期间经历了太多太多,以至于本片迟到了整整九年,而正是这九年,导致了本片的失败。
我们不得不承认,前作的风格真的十分亮眼,亮眼到之后的许多电影都竞相模仿,《闪灵侠》《美少女特工队》《300勇士》《300勇士:帝国崛起》……很多片中都或多或少能看到《罪恶之城》的影子,于是,这种风格从最初的惊艳到如今的烂大街,观众也开始渐渐厌烦,这就是为什么本片上映之后,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无法与前作相媲美。但本片的失败仅仅是因为观众厌烦了么?当然不是,当年《罪恶之城》的成功也不仅仅是靠风格取胜,本片让人诟病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首先,叙事上本片完全无法和前作相提并论,本片的三个故事看似互相有联系但又相互游离,当你细细品味的时候便会觉得,干嘛要把三个毫不相干的故事穿插着来讲,直接分三段不就好了,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三个故事并不是在一个时间线上,我也不知道弗兰克·米勒怎么想的。所以说,本片对于剧情上的安排便显现出了不合理,整部电影看下来你会觉得有一种凌乱的感觉,而不是像前作那样安排得当。其实,如果本片能够将三个故事分得再开一点就会好的很多。还有,前作中旁白几乎只能算是一种辅助的存在,让观众有一种真的是在看漫画的感觉,但到了本片中,旁白的量大大增加,这样处理的结果就是,大大限制了演员发挥的同时,还凸显出了编剧讲故事能力薄弱,你们看过《小时代》么,旁白过多的后果就是那样。
然后,影像风格的问题。我想要说的问题不是说观众渐渐习惯这种风格而导致了失败,这当然不能怪电影本身,电影自身的问题是色彩的滥用。作为一部色彩几乎只有黑白的电影,其中出现的彩色画面必然是带有深意的,前作就是如此,每一个带有色彩的人物都十分的关键。而到了本片,色彩便被滥用了,很多无关紧要的人物都以彩色的形象出现,不仅在剧情表现上毫无作用,反而会让观众觉得导演你几个意思?在我看来,本片需要加上色彩的人物几乎就只有伊娃·格林饰演的蛇蝎美人EVA一个,但导演也只是在某些镜头给了她蓝色的色彩,更多时候她是以裸体示人。
接着,在对暴力的表现上,本片远远不及前作。前作的暴力镜头风格凌厉,虽不是特别多但都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后部分布鲁斯·威利痛打黄色光头的一场戏,更是将色彩和暴力运用到了极致。但反观本片,暴力镜头是增多了,但都没给人留下太多印象,甚至很多场戏看得想发笑而不是过瘾,杰西卡·阿尔芭拿起弩来显得是那么不协调。
最后,关于本片的角色塑造,前作中的妓女们绝对是配角中的主角,而到了本片,除了几个主角以外,几乎再也没有一个配角能够给人留下太多印象了,很多人都只是一闪而过。而主角们也没有太出众,或者可以说,伊娃·格林太抢戏了?总之,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除了伊娃·格林和乔什·布洛林其他人物都没立起来,米基·洛克的角色也似乎沦为了打手。
总体来说,本片会用失望来回报你所有的期望,作为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弗兰克·米勒和《罪恶之城》的忠实粉丝,我被伤透了心,没想到九年的等待就换来了这个……
电影“罪恶城”第一集的三个主要的故事,改编自同名漫画的第1、3、4本(乔什·哈奈特的那个超短篇不包括在内)。第二集中的爱娃的故事改编自第二本,另外两个故事是漫画作者弗兰克·米勒为电影特意写的。当然,大家都知道了,这两个故事的水平实在遗憾,直接导致了第二部的失败。
我们也都知道,在两部电影上映间隔的这几年中,漫画风格的摄影手法已经被“三百勇士”、“斯巴达克思”等影视作品用滥了,这是电影第二集令观众失去新鲜感的最大原因。
即使如此,爱娃的故事依旧非常精彩。我最遗憾的就是它没有被收入电影第一集。如果它被收入了,替换掉“The Big Fat Kill”那个故事,那整部电影就将成为神作中的神作,伊娃·格林饰演的爱娃必将成为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最令人难忘的蛇蝎美女形象。
在罪恶城这一电影题材宣告终结的今天,理一理漫画的1-4本的时间线罢,这也是两部电影中最好看的四个故事;我同时也会指出漫画和电影在情节上的一些异同。
脱衣舞女南希(杰西卡·阿尔巴饰)是唯一出现在了全部四个故事中的串场人物,所以以她来辅助整理时间线,是再方便不过的了。
第四本“That Yellow Bastard”,即为电影第一部中老警官哈迪根(布鲁斯·威利斯饰)的故事。他出场时南希尚小,所以这本明显是所有故事中最早发生的。
哈迪根的搭档鲍勃,在第一部中由迈克尔·麦德森饰演,在哈迪根营救小南希时冲他开了好几枪,差点将他打死。
在哈迪根于狱中发现再也收不到南希的来信时,他只好选择认罪,以换取假释的机会。电影此处删去了漫画中的一段情节:女假释官露西尔(卡拉·古奇诺饰演)认为他是蒙冤入狱的,非常想要帮助他;所以,在得知他居然想认罪时,异常地愤怒,这显示出她的正义属性。这个假释官,正是在”The Hard Goodbye“这个故事中鼎力相助主人公马弗(米基·洛克饰演)的那一位。
在监狱门口迎接哈迪根出狱的,在电影中是鲍勃,哈迪根也不再计较当年他冲自己开枪的事。在漫画中,迎接他的是一位名叫莫特的警官。莫特比较正直,试图帮助哈迪根申冤,但和女假释官一样,也被哈迪根拒绝。
之后哈迪根来到南希所在的凯蒂酒吧,发现南希已长大成人,舞技超群。漫画中的此处,马弗和德怀特(电影第一集中由克里夫·欧文饰演,第二集中由乔什·布洛林饰演)按时间轴来说,是第一次出现在画面中。马弗关注着南希的舞蹈,而德怀特正处于沉沦期,怀念着狠心离去的爱娃。
经过一段情节,哈迪根潜入参议员洛克的庄园中去救南希。这时我们看到了书中第一男性高手、同时也是变态食人魔的埃文。
哈迪根救出南希后,为了让她免遭麻烦,饮弹自尽,自己也成为了全系列漫画中第二硬汉英雄(第一的头衔还是给马弗罢)。虽然罪恶城全系列的七本中,德怀特当了三次主人公,但他的魅力还是不如各自只当了一次的马弗和哈迪根啊。
哈迪根死后,德怀特和马弗的情节开始展开。德怀特与爱娃的故事(”A Dame to Kill for“)先马弗一步发生,在德怀特初闯爱娃家宅邸时,还叫了马弗帮忙。马弗不负众望,痛扁了护院的黑大个曼纽特(电影第二集中由丹尼斯·海斯伯特饰演)。之后德怀特身负重伤,被马弗带到老城的妓女们处治疗。一些妓女并不太欢迎德怀特,其中包括之后会和马弗发生纠葛的孪生姐妹花歌蒂和温蒂,以及全书中第一女性高手、忍者打扮的日本妞美穗(第一集中由戴文·青木饰演,第二集中由杰米·钟饰演)。话说电影第二集中美穗的颜值是比第一集中高了不少,但动作十分呆板,最露馅的是,她收刀的姿势完全不对,导演你干嘛去了啊?
接下来,马弗自己的故事(”The Hard Goodbye“)也开始了。德怀特伤愈后,改头换面,驱车前往爱娃宅邸报仇,这也正是马弗带着爱人的妹妹去洛克家庄园猎杀食人魔埃文的时候。
在德怀特养伤期间,爱娃勾引了莫特,就是那个颇具正义感、接哈迪根出狱的警官。莫特这次没有经受住诱惑,沦陷于美色,他堕落的轨迹几乎就是德怀特的再现。莫特的搭档正是曾和哈迪根搭档的鲍勃(第二集中由杰里米·皮文饰演),一个利益当先、投靠洛克的腐败警探。但这次鲍勃也许是因为眼里只有利益、没有女人,所以表现得相当的冷静,指出了莫特犯下的所有错误、以及爱娃是个婊子这一事实。莫特一怒之下,开枪打死了鲍勃。考虑到鲍勃曾在哈迪根背后连续开枪,他的死不能激起读者的太多同情。但他的尸体让莫特觉醒了,莫特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于是黯然自杀。莫特的故事的意义,就是对德怀特的映衬;莫特的彻底的沉沦,让德怀特的再起更具冲击力。
重生的德怀特武艺大涨,单挑曼纽特胜利,并成功抵御了爱娃最后的诱惑,真正成为了一个硬汉,可贵的是他还有着超高的道德感,这在下一个故事中会有表现。
马弗的故事是我的最爱,可惜它是系列漫画的第一本,所以几乎和其它故事没有交集。既然这篇文章是在讨论时间轴,那对马弗的故事就真没太多可谈的,除了女假释官再次闯入时间轴、并在闪耀了短暂一段时间后、惨死在枪下。总之他做到了哈迪根不敢奢望能做到的:让邪恶的洛克主教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这下洛克家就只有洛克参议员孤家寡人了。
然后是以德怀特为主人公的第二个故事”The Big Fat Kill“。除德怀特和老城妓女这些人外,我们熟悉的老面孔还有在上一个故事里中了数枪但没死的曼纽特(电影第一集中由迈克尔·克拉克·邓肯饰演)。他投靠了沃伦奎斯特,就是爱娃坑死丈夫后试图与其联姻的那一位形象丑怪的黑帮老大,并图谋接管老城。不过这次,在妓女们的伏击下,他死在了枪林弹雨中。
德怀特在这个故事中的表现不太统一,他本来是一个有着超高道德感的人,从不随意杀人,并努力阻止别人进行无意义的杀戮,在”A Dame to Kill for“中曾正气凛然地说:只要我在,不许有任何人杀人。在妓女们试图干掉流氓杰基时,他感到这样不妥:杰基没有杀人呢,不应该就这样死去。而之后他唯妓女们马首是瞻,各种为她们两肋插刀,在故事结尾处大开杀戒。虽然这样行事无拘无束,让人看着很爽快,但也失去了他努力想保持的道德优越感。德怀特的形象较之马弗和哈迪根,显得软弱一些,经常被别人所左右;不像马弗和哈迪根,永远处于画面的中心,让世界围着他们转,尤其是马弗。德怀特是个平民英雄,也许他无法让我们像对马弗和哈迪根那样崇敬他,但我们会觉得他更容易亲近。
对罪恶城时间线的归纳在此告一段落,顺便推荐下罪恶城的漫画,绝对值得一观。初看下也许会觉得不如电影,但会越看越有味道,比电影更具深度,人物形象和细节更为细腻动人。
我们也都知道,在两部电影上映间隔的这几年中,漫画风格的摄影手法已经被“三百勇士”、“斯巴达克思”等影视作品用滥了,这是电影第二集令观众失去新鲜感的最大原因。
即使如此,爱娃的故事依旧非常精彩。我最遗憾的就是它没有被收入电影第一集。如果它被收入了,替换掉“The Big Fat Kill”那个故事,那整部电影就将成为神作中的神作,伊娃·格林饰演的爱娃必将成为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最令人难忘的蛇蝎美女形象。
在罪恶城这一电影题材宣告终结的今天,理一理漫画的1-4本的时间线罢,这也是两部电影中最好看的四个故事;我同时也会指出漫画和电影在情节上的一些异同。
脱衣舞女南希(杰西卡·阿尔巴饰)是唯一出现在了全部四个故事中的串场人物,所以以她来辅助整理时间线,是再方便不过的了。
第四本“That Yellow Bastard”,即为电影第一部中老警官哈迪根(布鲁斯·威利斯饰)的故事。他出场时南希尚小,所以这本明显是所有故事中最早发生的。
哈迪根的搭档鲍勃,在第一部中由迈克尔·麦德森饰演,在哈迪根营救小南希时冲他开了好几枪,差点将他打死。
在哈迪根于狱中发现再也收不到南希的来信时,他只好选择认罪,以换取假释的机会。电影此处删去了漫画中的一段情节:女假释官露西尔(卡拉·古奇诺饰演)认为他是蒙冤入狱的,非常想要帮助他;所以,在得知他居然想认罪时,异常地愤怒,这显示出她的正义属性。这个假释官,正是在”The Hard Goodbye“这个故事中鼎力相助主人公马弗(米基·洛克饰演)的那一位。
在监狱门口迎接哈迪根出狱的,在电影中是鲍勃,哈迪根也不再计较当年他冲自己开枪的事。在漫画中,迎接他的是一位名叫莫特的警官。莫特比较正直,试图帮助哈迪根申冤,但和女假释官一样,也被哈迪根拒绝。
之后哈迪根来到南希所在的凯蒂酒吧,发现南希已长大成人,舞技超群。漫画中的此处,马弗和德怀特(电影第一集中由克里夫·欧文饰演,第二集中由乔什·布洛林饰演)按时间轴来说,是第一次出现在画面中。马弗关注着南希的舞蹈,而德怀特正处于沉沦期,怀念着狠心离去的爱娃。
经过一段情节,哈迪根潜入参议员洛克的庄园中去救南希。这时我们看到了书中第一男性高手、同时也是变态食人魔的埃文。
哈迪根救出南希后,为了让她免遭麻烦,饮弹自尽,自己也成为了全系列漫画中第二硬汉英雄(第一的头衔还是给马弗罢)。虽然罪恶城全系列的七本中,德怀特当了三次主人公,但他的魅力还是不如各自只当了一次的马弗和哈迪根啊。
哈迪根死后,德怀特和马弗的情节开始展开。德怀特与爱娃的故事(”A Dame to Kill for“)先马弗一步发生,在德怀特初闯爱娃家宅邸时,还叫了马弗帮忙。马弗不负众望,痛扁了护院的黑大个曼纽特(电影第二集中由丹尼斯·海斯伯特饰演)。之后德怀特身负重伤,被马弗带到老城的妓女们处治疗。一些妓女并不太欢迎德怀特,其中包括之后会和马弗发生纠葛的孪生姐妹花歌蒂和温蒂,以及全书中第一女性高手、忍者打扮的日本妞美穗(第一集中由戴文·青木饰演,第二集中由杰米·钟饰演)。话说电影第二集中美穗的颜值是比第一集中高了不少,但动作十分呆板,最露馅的是,她收刀的姿势完全不对,导演你干嘛去了啊?
接下来,马弗自己的故事(”The Hard Goodbye“)也开始了。德怀特伤愈后,改头换面,驱车前往爱娃宅邸报仇,这也正是马弗带着爱人的妹妹去洛克家庄园猎杀食人魔埃文的时候。
在德怀特养伤期间,爱娃勾引了莫特,就是那个颇具正义感、接哈迪根出狱的警官。莫特这次没有经受住诱惑,沦陷于美色,他堕落的轨迹几乎就是德怀特的再现。莫特的搭档正是曾和哈迪根搭档的鲍勃(第二集中由杰里米·皮文饰演),一个利益当先、投靠洛克的腐败警探。但这次鲍勃也许是因为眼里只有利益、没有女人,所以表现得相当的冷静,指出了莫特犯下的所有错误、以及爱娃是个婊子这一事实。莫特一怒之下,开枪打死了鲍勃。考虑到鲍勃曾在哈迪根背后连续开枪,他的死不能激起读者的太多同情。但他的尸体让莫特觉醒了,莫特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于是黯然自杀。莫特的故事的意义,就是对德怀特的映衬;莫特的彻底的沉沦,让德怀特的再起更具冲击力。
重生的德怀特武艺大涨,单挑曼纽特胜利,并成功抵御了爱娃最后的诱惑,真正成为了一个硬汉,可贵的是他还有着超高的道德感,这在下一个故事中会有表现。
马弗的故事是我的最爱,可惜它是系列漫画的第一本,所以几乎和其它故事没有交集。既然这篇文章是在讨论时间轴,那对马弗的故事就真没太多可谈的,除了女假释官再次闯入时间轴、并在闪耀了短暂一段时间后、惨死在枪下。总之他做到了哈迪根不敢奢望能做到的:让邪恶的洛克主教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这下洛克家就只有洛克参议员孤家寡人了。
然后是以德怀特为主人公的第二个故事”The Big Fat Kill“。除德怀特和老城妓女这些人外,我们熟悉的老面孔还有在上一个故事里中了数枪但没死的曼纽特(电影第一集中由迈克尔·克拉克·邓肯饰演)。他投靠了沃伦奎斯特,就是爱娃坑死丈夫后试图与其联姻的那一位形象丑怪的黑帮老大,并图谋接管老城。不过这次,在妓女们的伏击下,他死在了枪林弹雨中。
德怀特在这个故事中的表现不太统一,他本来是一个有着超高道德感的人,从不随意杀人,并努力阻止别人进行无意义的杀戮,在”A Dame to Kill for“中曾正气凛然地说:只要我在,不许有任何人杀人。在妓女们试图干掉流氓杰基时,他感到这样不妥:杰基没有杀人呢,不应该就这样死去。而之后他唯妓女们马首是瞻,各种为她们两肋插刀,在故事结尾处大开杀戒。虽然这样行事无拘无束,让人看着很爽快,但也失去了他努力想保持的道德优越感。德怀特的形象较之马弗和哈迪根,显得软弱一些,经常被别人所左右;不像马弗和哈迪根,永远处于画面的中心,让世界围着他们转,尤其是马弗。德怀特是个平民英雄,也许他无法让我们像对马弗和哈迪根那样崇敬他,但我们会觉得他更容易亲近。
对罪恶城时间线的归纳在此告一段落,顺便推荐下罪恶城的漫画,绝对值得一观。初看下也许会觉得不如电影,但会越看越有味道,比电影更具深度,人物形象和细节更为细腻动人。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