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黑客军团 第一季》地狱向左,自由往右(写于第一季完结后,严重剧透慎入)

导演涅尔斯·阿登·欧普勒夫
编剧山姆·艾斯梅尔
主演拉米·马雷克 / 克里斯蒂安·史莱特 / 迈克尔·吉尔 / 卡莉·查肯 / 波茜娅·道布尔戴 / 更多...
类型: 剧情 / 犯罪
官方网站: www.usanetwork.com/mrrobot/home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瑞典语 / 丹麦语
首播: 2015-06-24(美国)
季数: 
集数: 10
单集片长: 40分钟
又名: 骇客军团 / 机器人先生
IMDb链接: tt4158110

















多年以后,当狂热的硝烟散尽,彼时追求平等、消除贫富差距的年轻人惊讶的发现,他们为之奋斗的一切,并未经受住时间的洗刷,贫富差距依旧,社会不公仍在,穷人们的境遇并未有丝毫的好转,反而,随着经济的持续下滑,所有人的眼睛里都没有了昔日的光彩。

《机器人先生》,Mr. Robot,第一季主要讲述双重人格的80后男主人公Eliot Alderson和世界上最大的企业E公司(人们戏称Evil Corp.)的故事,由于小时候被父亲不小心从窗户上推下楼导致头部受伤,Eliot开始精神分裂,父亲死后,Eliot的第二人格变成了因E公司的过失而死亡的父亲Mr. Robot,偏激的第二人格仇富、对大企业垄断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充满怨恨,发誓解决这个社会问题,搞垮Evil Corp,让身负债务的穷人从此无债一身轻,以达到他心中所谓的解放全人类的乌托邦理想。说白了,第二人格的目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均贫富”,用网络暴力(黑客)的形式达到人类有史以来不断重复上演的打土豪,分田地的闹剧,手段变了,本质没变,依然是左派以追求平等为初衷的、利用煽动下层无知青年的草根革命。第一季的结尾,第二人格(以父亲的形象出现)实现了这一目标,E公司面临崩溃,所有银行档案全部被删除,信用卡无法交易,借贷债务一笔勾销,社会陷入空前混乱,然而,Eliot的主人格,也就是他自己的内心是正常的,认为杀害无辜的人不对,不能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哪怕是解放全人类这样崇高的目的,这一人格始终在对抗着邪恶的第二人格,作为两种人格的直接对抗,这将在随后的剧集中得以铺开,也是本剧的看点之一,具体笔者也是拭目以待。

剧情上,本剧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类似1999年电影《Fight Club》式的双重人格斗争,然而那只是表现形式,笔者关心的不是这点,而是剧中引申给大众思考的问题:左派和右派的政治理念之争。

简单说一下概念,左派(美国民主党为代表)追求平等,强调大政府小社会、高税收、高福利,主旨在于追求平等,拓展一下,早已在实践中破产的马克思主义,即共产主义是极左的一条道路,与之对应的另外一条路线是以北欧为代表的社会民主主义,按下不表。右派(以共和党为代表)保护个人自由,又称保守派,主张小政府大社会,认同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传统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理念,核心在于捍卫个人自由这一美国立国的根本价值。可以说,自由多一些,还是平等多一些,一直是美国立国先贤们最关注的东西,1776《独立宣言》和1789美国宪法的出炉,毫无疑问让美国选择了前者,这也是当今美国和左派福利主义横行的欧洲最明显的区别,也让美国梦成为了超越种族,民族的最闪亮的普世价值。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尽管两党政府轮流执政,但当今的美国是一个总体上中间偏右的社会,简单说,就是当自由和平等发生冲突的时候,是自由重要一些,还是平等重要一些,美国人给出的答案是:自由。

这里还需理清一个概念,右派的自由和左派的解放式自由(liberated)并非一个概念,本剧中FSociety组织也强调“自由”,但明显是让穷人从债务中解脱出来的解放的意思,并非捍卫以财产权为基础的鼓励自由竞争的个人自由。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马克思式左派的理念和政策是存在内在逻辑矛盾的。左派的最终目标是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按马克思的话来说,最终国家是会消亡的,然而大家会发现,左派的目的和手段是矛盾的,即为了最终消灭国家,消灭阶级,需要用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府)来作为手段,而且国家的控制是不断深入的,怎么可能达到强大的国家消灭国家本身这一结果呢?即:拿刀的手,怎样才能砍掉自己握刀的这只手呢?这个逻辑矛盾大大降低了他们所宣扬的目标的可信度。

回到本剧中来,Eliot的第二人格创建的FSociety黑客组织,在季终完成了草根网络革命,表面上看穷人自由了,欠银行的房贷车贷教育贷款等等一切贷款都清零了,而银行账户上尾数有N个零的富人却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穷人,剧中Evil Corp.的一位高管在电视直播中饮弹自尽就是均贫富后富人活生生的写照。慢着,财富平均分配洗牌后,穷人会富起来吗?当然不会。左派那种乌托邦式的终极平等理念的另一个前提是:所有人的能力是相当的,不存在能力出众的天才,也不能有过于勤奋的普通人试图通过勤劳多创造并占有一些财富,在平等的谎言下,个体的差异被抹杀,而一旦他们宣扬的社会真的运作起来,对于聪明能干的人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多创造的财富,被能力平庸的人以平等的理由占有了,因此,他们也没有理由勤劳一些,没有理由创新。结果就是,整个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大大缩水,“”平等“”的结果,就是人人在贫穷的状态下平等,活生生的例子参见某国上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何况,即便这种贫穷状态下的平等也是虚假的,那些掌握国家权力的少数人,依然在利用特权为自己谋利,何来平等之有?

进一步思考,人类历史上每次暴力革命,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结果怎样?即便今天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由于个体能力不同,若干年后,贫富差距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自由竞争基础上的贫富差距其实并不可怕,也没必要杞人忧天,换位思考,即便穷人愿意安于现状贫穷下去,富人会允许贫富差距扩大到治安恶化,危害自己财产的境地吗?当然不会,国家税收的二次财富分配以及种种福利,本质上都是能力出众的人对能力平庸的人的施舍。

近代人类几位伟大的左派作家,法国的雨果,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中国的鲁迅,一方面,他们反对旧秩序的王权专制,另一方面,他们无一例外对激进式的暴力革命持否定态度。雨果反对路易十六的横征暴敛,但更谴责罗比斯比尔之流煽动底层把国王送上断头台,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借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老太婆的故事,表达出为了看似正义的目的不择手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鲁迅的阿Q正传活生生的描绘出了阿Q幻想革命胜利后,自己如何成为新的“赵太爷”。种种例子都表明,即便是追求平等的有思想的左派人士,也对暴力革命,也就是本剧中的网络黑客革命嗤之以鼻的,打破一个旧的秩序容易,是否能建立起新的秩序,则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剧中Eliot的妹妹在“革命”成功后忘形庆祝,试问,她解放了谁?富人失去了财富,失去了创造财富的动力,穷人依然是穷人,不仅在物质上,精神上更是如此。

题外话,2016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左派政党)两名主要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以及伯尼桑德斯的角逐,最终以希拉里胜出告终,但不可忽视的是,比希拉里更左的伯尼桑德斯取得了无数年轻人,特别是刚刚毕业身背大笔教育贷款的年轻人的支持,桑德斯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什么对中年人以及老年人缺少说服力,而对年轻人充满了煽动性呢?因为年轻人社会经验不足,容易被高大上的口号忽悠,一旦他们亲自投票选择的桑德斯们当政,通过劫富济贫的方式掀起又一次革命时,他们恐怕真要后悔莫及。

不怕,民主让你有选择的权利,也有选错重来的权利,这才是最重要的,只不过,你要为你自己负责,任何人未经授权,都无法擅自代表你的意志。


       前两集看了两遍,仔细看了人物对话后发现主要人物的性格和人物之间的关系都和搏击里的太像了。首先是男主和男二,男二典型就是泰勒那样的的精神导师,希望引导男主的思想变得更为自由、不受束缚,而且他的形象,做派都和泰勒太像了,尤其是第二集最后把男主推下去这个动作,一下就让我想到了泰勒;然后是男主和那个黑客妹子,那个妹子毫无征兆地就和男主关系走得很近,不光知道他家在哪,还大大方方的在他家洗澡,时常说的话也让男主不明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典型的搏击里的玛拉,和另一个人格的男主有一腿。
        所以说,最后男二不会真的是男主分裂出来的人格吧?或者fsociety的所有人都是男主分裂出来的人格?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错过这部剧。它外表如此低调,内心却如此招摇。潜藏在美剧颇为尴尬的夏季档期中,悄无声息地与拼颜值的ABC台和屡败屡战的脑残Syfy台直面相撞,还得应付着沃卓斯基姐弟亲自执导并编剧的科幻题材。
    今年的夏季档中,科幻剧占了一大半。这部《黑客军团》算是半个科幻题材吧。如今这个中文译名直白粗暴,本来人家的名字叫Mr. Robot,可以看看剧,再体会下。
    近两年来,“黑客”成为了影视界最热门的主题,当然了,我指的是欧美主流影视界,你国的就先不算在内了,你国还停留在破解对方个人信息然后骗大妈转账的草履虫阶段,以这种现实背景是拍不出黑客这种炫酷题材的。从大热的《生活大爆炸》《福尔摩斯》到一度高居神剧榜单的《嗜血法医》,其中那类情商为零、智商爆表、看似卑微生存、实则是众人之神的角色成为了近几年非常值得玩味的新偶像。他们塑造出了一种不同于挂历明星的、颠覆式的“性感范式”。这与互联网的智能化进阶迭代背景有关。《黑客军团》中的男主角是又一个典型。社交障碍、孤绝的人际关系、无人能及的黑客技术、时而自暴自弃时而傲慢无边。
  《黑客军团》的类型很有意思,科幻、反乌托邦、剧情、末日都有一些,又没有一种特别强势的主体类型,它整体上冷酷、绝望、有末日遮天的无尽灰霾,又隐藏着福音将至的盛大希冀,它逼近我们未来的真相,又蔑视着我们当下的自大。某种程度上说,它是《黑镜》和
 《嗜血法医》的混血,是一切末日题材的骨髓,轻易把那些由大牌监制的、声称有科幻基因的美剧虐成渣。
   越是科幻与末日,就越要贴近现实与符合当下,《黑客军团》深切地懂得这一点。所以,当男主角穿着一件黑色帽衫,孤独而满脸恐惧地坐在地铁里摇摇晃晃的时候,那种贴切现实又抽离俗常的感觉就开始蔓延。他那间压抑的屋子,那条唯一陪伴他的小鱼,那几台在黑暗中散发着幽光的屏幕,都在映射着他的二重身份——一个白天的失败者,网络安全公司的底层技术员工,一个loser;一个夜晚的上帝,洞察所有人类精神暗面的神明,一个可以搅乱世界的黑客。
    最初,他只是做私警,这和《嗜血法医》中的Dexter一样,他用在互联网世界搜索出的秘密惩恶扬善,那些被编号的光盘不就是Dexter隐藏在空调机中的血液切片吗?但这一切过于大材小用,他早已被人注意。这种类型的另一个曼妙之处开始浮现,一个隐秘而庞大的“组织”出现了,所有人都有隐而不宣的身份,他们平时是拾荒者、打零工的,或者体面的生意人,但他们私下的聚集只有一个目的——改变世界的现有秩序。所有这类剧集都有一个隐含的英雄化内核,对当下世界的不满,计划对其进行理想主义地改造。这是一种对于自己的黑客行为进行合法性认定的方式,他们的行动不是求得利益层面的犯罪,而是解放人类被奴役的现状。他们不是猥琐的罪犯,他们是隐匿的神明。
    《黑客军团》用呈现科技巅峰的方式批判了科技对人类的奴役。“科技独裁”比以往各种权力系统更可怕的一点是,我们对其没有任何抵抗力,甚至自愿交付自己一切的同时,还挂着满足的笑容。在这部剧中,编剧顺手黑了乔布斯,其中那个控制世界的Evil公司,几乎就是不加掩饰的针对苹果,那个大写的E简直就是被啃掉一口的苹果logo。
     好了,现在一切都已经就位。一个掌握着改变世界能力的男人,一群智商超高、无处不在又随时遁形的团队,一间掌控了全人类生活的庞大公司。还差一个怎样的角色?反叛者和真正的顶层设计者。一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群出现了,他们是现有秩序的既得利益者,但却可能是最想改变现实的一群。当然,也可能别有他图。就如同男主角在片头念道着“这是个顶级机密,一群最有权势的人秘密掌控着这个世界。没人知道他们,他们犹如可以隐形一般。他们是富人里的富人。”好了,现在一切悬念都已经备足。黑客、技术、资本、阴谋论、大公司强权、隐秘的反叛者,加上控制力十足的冷硬腔调。《黑客军团》已经具备了神剧的基本要素。它日后只能走向两端,极好或者极差,这种剧是没有中间路线的。现在,我只能企盼着这部神剧不要塌陷。
(文/杨时旸)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

《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人生是一场大春宫

    更新描述或海报 查看原图 导演 : 孙立基 编剧 : 萧若元 / 萧定一 / 胡耀辉 主演 : 叶山豪 / 蓝心妍 / 松野井雅 / 周防雪子 / 雷凯欣 / 更多... 类型: 情色 官方网站: 3dsexzen.com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2011-04-14(中国香港) 片长: 129分钟            又是一部《肉蒲团》主题的情色电影。与众不同的是,《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的宣传语则是“全球首次3D情欲电影”。于是且不说这部电影是好是坏,它在电影史上的意义都是空前的。时代变了,这再也不是十几年前躲在小电影院偷偷摸摸看成人电影的年代了,人们终于堂而皇之地将情色电影搬上大荧幕,这是人性解放的时代。很多观众抱着猎奇的心理,不远千里地来一睹其风采,盛况空前。        《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由中国3D及一元制作室有限公司出品,投资逾港币二千五百万, 萧若元、萧定一监制,孙立基导演,叶山豪、蓝燕、原纱央莉、周防雪子、雷凯欣、及何华超领衔主演,于4月14日香港上映,全球其他国家均有同时上映。该片阵容豪华,声势浩大,帅哥美女如云,共同演绎了一场荒诞奇淫的情色大戏。         《肉蒲团》的故事梗概很多人都比较熟,我就不多加赘述了。《3D肉蒲团》则是在原著《肉蒲团》的基础上加以改编而成,并没有换汤不换药的照搬原著。3D版一出场就是宁王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观音雕塑,峨眉山上高僧布袋和尚和未央生怒斥宁王时,竟被路过的宁王听到,为后面埋下了伏笔。未央生陪好友林公子去铁家提亲,未央生和铁员外的女儿铁玉香一见钟情,林公子大怒,于是投靠宁王。未央生和铁玉香日日缠绵,然而床技不佳,无法达到极乐。追求极乐的未央...

《少女潘金莲》: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李翰祥 编剧 : 何永霖 主演 : 单立文 / 黄美贞 / 金仁淑 类型: 爱情 / 情色 /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1994-06-24(中国香港) 片长: 98分钟 又名: The Amorous Lotus Pan / The Amorous Pain IMDb链接: tt0111154 当影片最后一个场景,武松举起刀,正在为杀不杀潘金莲做最后的心理斗争的时候,豪放的潘金莲大喊“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随后武松一刀结果了小潘的性命,但他确是十分的舍不得,表情痛苦的几近扭曲,他既忘不了他大哥武松的血海深仇,更忘不了和潘金莲那销魂的一夜。 李翰祥貌似对《金瓶梅》情有独钟,描写这部小说内容的风月片不止一部,早期的有《潘金莲》,中期的有《金瓶双艳》,到了晚期更是连续拍摄了《金瓶风月》和《少女潘金莲》,而这部《少女潘金莲》也基本上是他的息影之作了。本片在故事情节上借用了《金瓶梅》的相关人物和内容,但李大师并没有刻意去编写,甚至可以说没有情节,基本可以忽略。但在李翰祥的拿手好戏——床戏上,可谓是水准相当之高,从布景,到灯光,到配乐,再到演员的表演,都拿捏得十分到位,给人以相当强的艺术感觉,尤其是配乐,古筝、琵琶以及其他中国民乐乐器快慢节奏的变化,轻缓与欢快之间的变幻,配合着戏份的进行,可谓是天衣无缝。即使单独将影片配乐拿出来,也绝对让你觉得悦耳动听。 片中潘金莲和多个男人都有床戏,但最为精彩的当属和武松那场。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雨夜,小潘用药迷倒武都头,趁其熟睡之际,潜入武松房间迷奸之。屋中暖黄色背景光,时而还夹杂着闪电的紫白色亮光,将小潘的身体展示的十分美丽。整段戏份几乎都隔着一层薄纱拍摄,若隐若现的感觉更具唯美效果,再加上刚才所说的精彩配乐,可谓是风月片中的床戏典范。 影片最终的结局还是以武松杀死王婆及小潘这个惯常路线结束,也许让武松和小潘一同生活下去也许更能让人遐想,但这样做可能还是太无法让人接受,打虎英雄怎么能拜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