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理想化的总统,却是可能存在的英雄《空军一号》

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
编剧Andrew W. Marlowe
主演哈里森·福特 / 加里·奥德曼 / 格伦·克洛斯 / 温迪·古逊 / 利塞尔·马修斯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动作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德国
语言: 英语 / 俄语
上映日期: 1997-07-21(加州洛杉矶世纪城首映) / 1997-07-25(美国)
片长: 124分钟
又名: AFO
IMDb链接: tt0118571



















    看了很多之前的评论,大多在嘲笑美国人的“主旋律”。但这些嘲笑是否带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呢?

    马歇尔一开始的演讲颇受诟病,我却很欣赏。这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想法,在罪恶发生之前消灭它。强大如美国总统,在提出这样的想法后也很不被看好。但这个世界总是需要梦想的,如果你站在金字塔的顶端都不敢去想,那谁还敢想?当然,这个想法本身是否合理和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一国没有干涉另一国内政的权利,难道它就有袖手旁观,笑看种族屠杀之类事情发生的权利?但若允许以正义的名义干涉,是否又会实际上纵容了侵略和霸权呢?这或许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飞机被劫持后,马歇尔有两个选择:下去指挥和留下斗争。下去指挥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白宫有庞大的指挥团队在,并不缺他一个。所以我认为留下做孤胆英雄是可取的。而在最后面对妻儿作为人质之时的妥协,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我原以为副总统会否决这个决策而已。

    我很喜欢这部片子,这里的美国总统虽然理想化了一点,但却是可能存在的。不像我们的所谓“英雄”,不食人间烟火,一个个像不锈钢战士一样,那才是凭空捏造的呢。

我实在是惊讶于会有人在对这个片子的评论里面扯出那么多的政治术语与政治事件,在这样的片子里挖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这个片子从第一个美军士兵出现在哈萨克斯坦上空的画面起就已经明明白白得告诉你它的立场了:这是个宣扬美国是世界警察的右翼保守主义的影片(没有解释,没有铺垫,反正我们就是去了,你们怎么着?),为了怕你没注意到,后面接着就是总统先生对着屏幕用最直白的语言大谈美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通常精巧的美国电影都会在这方面做一些掩饰,而这个片子一点掩饰都没有,这就是在警告你:如果你不认可这个观点,现在可以离席走人了。我相信这个片子在美国上映的时候肯定有左派人士这时就走出电影院了。而如果你没有,就留下来好好乐一乐吧!
本片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一直就是个概念先行、技术第一的导演,他拍片的第一目的就是要成功调动观众的情绪,这在他在德国的成名作《从海底出击》中就已经很清楚的表明了,后来这个导演到了美帝国主义的怀抱中拍片就更是如虎添翼,才造就出这样一部他本人的巅峰作品。
在1997年,中国还没有腾飞,俄国还在苟延残喘,好莱坞海外市场的重心还在资本主义欧洲,那个时候拍拍这种骂社会主义的片子丝毫不会影响他们的收益,反正他们那时候根本不指望中俄市场,而且如此直白的政治立场更能激起美国民众的狂热,这对本片的市场营销也是最大利好。不久前奥巴马在《周末夜现场》接受采访时还提到他当了总统后终于满足了空军一号上看《空军一号》的心愿,可见这个片子的影响力。
各位辛苦的讨伐者,至少有一点你们可以安慰了,在中国市场变得如此重要的今天,美国人再不敢在这种投资规模的影片里如此名目张胆得划分阵营了。


吉姆·马歇尔总统曾经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资本主义新人,在建设有美国特色资本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好莱坞制作的《空军一号》电影就是活学活用马歇尔思想,做好宣传工作的典范。
影片情节是这样的:马歇尔总统遇到恐怖分子劫机,警卫员掩护马歇尔总统从逃生舱逃生,但马歇尔总统在危机关头,选择和人民共患难,马歇尔总统发挥他那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勇气,和恐怖分子、苏修头子和国内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斗智斗勇,绝不向反动派妥协,为了人民幸福他让普通群众先走,并不惜牺牲自己和家人,但是,人民不会允许他牺牲自己的生命,马歇尔总统牺牲了,谁来带领世界资本主义革命?在美国人民和欧洲人民的齐心协力支持下,马歇尔总统终于战胜所有的敌人,重新回到了人民身边!
影片成功地表现了马歇尔总统与共产主义、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右倾投降主义、右倾逃跑主义、左倾盲动主义、左倾机会主义、以及国内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恐怖分子……等反动分子坚决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光辉事绩。影片还充分证明了马歇尔总统“一切恐怖分子都是纸老虎”的英明论断。同时在片中也可以看到,共产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必须时刻提高警惕,保家卫国,备战备荒,贯彻“以石油为纲”的方针,同时在资产阶级专政下继续输出颜色革命。
总而言之,本片反映了马歇尔总统伟大思想的光芒万丈,马歇尔思想就是大海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方向。影片在群众中也获得了热烈的反响,取得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马歇尔总统万岁!

刚刚下了1080P的版本,作为英语学习以及收藏之用。
到豆瓣添加评论的同时,着实被之前的评论恶心了一把。

有的人对美帝政体 国体,参众两院权限,宪政与MZ的内涵外延等等知之甚少。却对敢大言不惭拿着被国际左派以及选择性翻译的残体字版本介绍,给美帝这个国家的国际作用以及国家性质定性。

信息论对信息量有个定义,出现概率越低的信元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大。这也就是傻左的华氏911以及弱质民族FF的舔巢不高兴,以及货币战争。等等能在某个神奇的国度做到一屎障目,并神奇地做到了国内猫蹲的转移。

美帝的立国之本就是建立在对权力以及掌握权力者的不信任之上。
美帝的制度只是尽力做到对内负责,对外不是一个赤裸裸的恶棍,而是一个体面对自身利益负责,有一定操守和底线的生意人。

片子与其说是歌颂总统,不如说是在宣扬美帝自己的价值观。美帝公民的爱国与其说是爱国,不如说是对于一个价值观的信仰。面对从石器时代走过来,食古不化根据出身和种族血缘选择敌我阵营的无意识蚁民来说,美帝人民没有理由不为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而自豪。

美帝的“恶性”不是制度的恶,而是人的恶。人性天生利己,没有目光,没有监督、没有制度约束的地方,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是没有下限的。这也是为何封建帝王家族血腥史频仍的原因。

在美帝正视人性缺点,并根据人性建立制度,创造性地完成了每4年权力不流血更迭的制度。而某国还在鼓吹国学道德,糊弄国民有了道德就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吏治的清廉。

我不反感喷美帝,实际上我自己也常喷,制度永远不会完美,只有在被喷的情况下才有完善的动力。权力拥有者只有被鞭子抽才明白自己的角色。
但站在某奴隶制国家国民的立场,装B出一副洞悉美帝一切的觉悟者姿态喷,我实在不明白人要弱质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出这样的行为来。

一直以来,我选电影就坚信一点,凡是豆瓣狂骂的电影,都是好电影。凭借这个原则我看了不少好片子,《空军一号》虽然不是因为豆瓣看的,但是看完之后来豆瓣一扫,果不其然骂声一片……

本人爱国爱人民,从来都认为咱盛唐天朝是个NB的国家,并没有带啥“敏锐的政治嗅觉”去看这部电影。好电影就是好电影——看完之后过一段还想看的,就是好电影,坏电影就是坏电影,此外想那么多干嘛呢。

想想也挺好笑,豆瓣里不乏装B的主儿,为了体现自己的思想NB,总是要“力排众议”拿出跟大部分不一样的观点,可惜了的当80%的人都装B站在大部分人另一边的时候,这80%反而是“大部分人”了。倒是一帮原地不动的思维淡定的人成了“少部分特别的人”……乱啊~~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

《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人生是一场大春宫

    更新描述或海报 查看原图 导演 : 孙立基 编剧 : 萧若元 / 萧定一 / 胡耀辉 主演 : 叶山豪 / 蓝心妍 / 松野井雅 / 周防雪子 / 雷凯欣 / 更多... 类型: 情色 官方网站: 3dsexzen.com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2011-04-14(中国香港) 片长: 129分钟            又是一部《肉蒲团》主题的情色电影。与众不同的是,《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的宣传语则是“全球首次3D情欲电影”。于是且不说这部电影是好是坏,它在电影史上的意义都是空前的。时代变了,这再也不是十几年前躲在小电影院偷偷摸摸看成人电影的年代了,人们终于堂而皇之地将情色电影搬上大荧幕,这是人性解放的时代。很多观众抱着猎奇的心理,不远千里地来一睹其风采,盛况空前。        《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由中国3D及一元制作室有限公司出品,投资逾港币二千五百万, 萧若元、萧定一监制,孙立基导演,叶山豪、蓝燕、原纱央莉、周防雪子、雷凯欣、及何华超领衔主演,于4月14日香港上映,全球其他国家均有同时上映。该片阵容豪华,声势浩大,帅哥美女如云,共同演绎了一场荒诞奇淫的情色大戏。         《肉蒲团》的故事梗概很多人都比较熟,我就不多加赘述了。《3D肉蒲团》则是在原著《肉蒲团》的基础上加以改编而成,并没有换汤不换药的照搬原著。3D版一出场就是宁王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观音雕塑,峨眉山上高僧布袋和尚和未央生怒斥宁王时,竟被路过的宁王听到,为后面埋下了伏笔。未央生陪好友林公子去铁家提亲,未央生和铁员外的女儿铁玉香一见钟情,林公子大怒,于是投靠宁王。未央生和铁玉香日日缠绵,然而床技不佳,无法达到极乐。追求极乐的未央...

《少女潘金莲》: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李翰祥 编剧 : 何永霖 主演 : 单立文 / 黄美贞 / 金仁淑 类型: 爱情 / 情色 /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1994-06-24(中国香港) 片长: 98分钟 又名: The Amorous Lotus Pan / The Amorous Pain IMDb链接: tt0111154 当影片最后一个场景,武松举起刀,正在为杀不杀潘金莲做最后的心理斗争的时候,豪放的潘金莲大喊“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随后武松一刀结果了小潘的性命,但他确是十分的舍不得,表情痛苦的几近扭曲,他既忘不了他大哥武松的血海深仇,更忘不了和潘金莲那销魂的一夜。 李翰祥貌似对《金瓶梅》情有独钟,描写这部小说内容的风月片不止一部,早期的有《潘金莲》,中期的有《金瓶双艳》,到了晚期更是连续拍摄了《金瓶风月》和《少女潘金莲》,而这部《少女潘金莲》也基本上是他的息影之作了。本片在故事情节上借用了《金瓶梅》的相关人物和内容,但李大师并没有刻意去编写,甚至可以说没有情节,基本可以忽略。但在李翰祥的拿手好戏——床戏上,可谓是水准相当之高,从布景,到灯光,到配乐,再到演员的表演,都拿捏得十分到位,给人以相当强的艺术感觉,尤其是配乐,古筝、琵琶以及其他中国民乐乐器快慢节奏的变化,轻缓与欢快之间的变幻,配合着戏份的进行,可谓是天衣无缝。即使单独将影片配乐拿出来,也绝对让你觉得悦耳动听。 片中潘金莲和多个男人都有床戏,但最为精彩的当属和武松那场。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雨夜,小潘用药迷倒武都头,趁其熟睡之际,潜入武松房间迷奸之。屋中暖黄色背景光,时而还夹杂着闪电的紫白色亮光,将小潘的身体展示的十分美丽。整段戏份几乎都隔着一层薄纱拍摄,若隐若现的感觉更具唯美效果,再加上刚才所说的精彩配乐,可谓是风月片中的床戏典范。 影片最终的结局还是以武松杀死王婆及小潘这个惯常路线结束,也许让武松和小潘一同生活下去也许更能让人遐想,但这样做可能还是太无法让人接受,打虎英雄怎么能拜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