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斯蒂夫·平克
编剧: 亚当·库珀 / 比尔·科拉奇 / Mark Perez
主演: 贾斯汀·朗 / 乔纳·希尔 / 布蕾克·莱弗利 / 玛丽亚·泰耶尔 / 汉娜·马克斯 / 更多...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6-08-18(美国)
片长: 90 分钟
又名: 虚拟入学
IMDb链接: tt0384793
编剧: 亚当·库珀 / 比尔·科拉奇 / Mark Perez
主演: 贾斯汀·朗 / 乔纳·希尔 / 布蕾克·莱弗利 / 玛丽亚·泰耶尔 / 汉娜·马克斯 / 更多...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6-08-18(美国)
片长: 90 分钟
又名: 虚拟入学
IMDb链接: tt0384793
你空有梦想,你无法实现它,因为你的梦想注定在现实中不会实现。你有憧憬,你也有希望,但因为你自己的条件所限,所以无法去追求,去实现。我们就是教育体制下的“差生”和劣等生,在这个有社会阶级之分的世界里面,我们不可能和那些高高在上的好学生相比,他们勤奋,他们博学。我们也想成为他们,可是那仅仅也是幻想罢了,于是,这样的我们面临高考,我们明白拒绝次数和人数越多的大学,就是我们想去的大学,可是我们根本不可能考上。于是,当一封封邮件和一次次的拒绝出现的时候,你的心里可能会隐隐作痛。因为,你的雄心壮志,你的远大抱负,因为没有地方的接受,而无法发现,随即,你的命运和你的梦想一样,都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自己的眼泪之中,和父母的哀叹之中。
你从来没让他们骄傲过,而有过的只是,对于别人的孩子的啧啧称奇和感叹别家的孩子何等的优秀。没有,大学会收留你这样的一个平凡的学生,除了“南哈蒙”!在南哈蒙出现之前,所谓的人类伟大文明的延续和人类进步的源动力的殿堂之所--大学,已经被铜臭和功利所掩盖了,原本绚烂的光环。而年轻的你,迈着追梦的步伐,欢天喜地的步入这个陌生的世界时,却发现这个地方并不是你想要的。当我们一次次的标榜,学历即生计的时,我们都不曾发现自己的梦想,差生的梦想,普通人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但大学和考大学却是为了什么?通往象牙塔的捷径亦或是在旁人的一句感叹?在这个崇尚知识的时代里,我们追求的怎样的知识?答案很显然,一切和钱挂钩的东西!当教育是为了金钱服务时,所谓的根本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就荡然无存了。你从小学开始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进到一个相对较好的中学,中学的努力是为了考个好高中,考上好的高中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的高中,自然就是好大学的保障了,你有了大学,你有了学位,你毕了业,等于你开始有了好工作,好薪水,好房子,好车,还有个一个好家庭。但我们的经历呢?我们的青春呢?我们的梦想呢?
也许,那位愤世嫉俗的老教员说的对,无论是哪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是狗屎,因为许许多多的人都他妈的忘记了,大学其实是个服务行业,是他妈的为了大众服务的,所有的学校也是服务行业,是他妈的为了整个社会服务的。但我们都他妈的回头好好看看,这些所谓的他妈的学校?哪里还是什么服务行业?
当我们的梦想,当我们的想象力,当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被他妈的“学校”磨得一干二净的时候,我们还能他妈的口口声声说“人文关怀”,“人类精神文明的殿堂”吗?
去他妈的大学,去他妈的学校,我他妈的青春是用来经历的。
在豆瓣上乱跑,想要找一部比较治愈的片子来看看,因为星期一看的《活着》一直闹心到现在。说来讽刺,想要看一个阳光而治愈的片子,我居然还是只能去找美国片。于是找到了《录取通知》。
片子的原文名字更有意思:Accepted。被接受。是了,整部电影最核心的那几个年轻人,和我们年龄相差无几的年轻人,总是被拒绝的一群人。主角巴比特,申请了8个大学,全都被拒绝,连州立大学也不例外。偏偏爹妈的眼光又高到死,非得逼儿子上个大学不可。那妹妹也挺要命,初中就开始为高考准备了。所以谁说美国的高考不可怕,真该把他丢过去试试看。
不过,巴比特这为仁兄可不像我们国内的高三生,没有大学上了就跑去跳楼跳河;这哥们发扬一直以来的特长:造假,就真弄出了个S.H.I.T(南哈蒙理工学院)出来蒙家长。没有大学录取咱不要紧,咱自己弄个大学出来录取自己就可以了。
电影的逻辑硬伤不少,但是我不想详细谈;象征意义也很多,但我懒得说。我只说说自己提出来的三个关键词:教育、大学、我。
我很赞同巴比特对理想的阐述。教育不是用严苛刻板的方式剥夺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激情,而是根据每个人的天分,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向和内容。在这种时候,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发现,原来美国的孩子也要会面临和我们一样的问题——好吧,据说是因为美国佬特别眼馋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战果,特别是在知识掌握方面的成就,所以专门来跟我们学习过。
好吧,但那毕竟是美国。条条大路通罗马。这种时候还是会很羡慕人家的。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小学的时候告诉我们,我们接受教育是为了成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初中告诉我们是为了成为有用之才;高中告诉我们是为了幸福地活着……MD,越听越clamp了……
教育,是要让我们成长的。人不会停止发展,不会停止成长,所以,也不会停止接受教育。但教育并不是一定要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一边打瞌睡,一边记录某些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的奇怪名词。是让自己的灵魂成长、起飞、出航,而不是困死在某个扼杀人性的角落里痛苦挣扎……
所以我们要终身学习。但不幸的是,现在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喜欢扼杀人的求知欲了。以至于我们寝室的人,凡找到工作的,现在都将学习视为“总算摆脱的包袱”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学习不是苦差事,我现在特别想去反驳我的初中班主任。因为当我越发地浸淫在知识的海洋中,我越发觉得快乐。知道原本不知道的东西,发现原先没发现的事物,这是何等有趣的事情呀。为什么非要苦着脸去读、记、背、写呢?
关于大学我已经说过很多话了,我不想再多说什么。最早的大学就只是一帮年轻人和一些长者,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经历,汇聚一堂,互相学习。把不同来头不同背景的人放到一起,甚至不需要老师他们也可以互相学习。
我至今还是向往民国时期的大学。自由思辨、兼容并包、三教九流……有真正重视教育的环境,有努力保障学生和老师生活水平的社会,所以即使是战争频发,照样大师辈出;即使条件再艰苦,照样可以做到和国际接轨……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现在很多大学都是倒过来玩的。所以大学都只剩下一个空壳子了。也很悲哀。
最后来说说“我”。电影里面那个有注意力涣散症的人兴奋地对巴比特说,他接到通知书后,平生第一次听见爸妈说我们以你为骄傲。巴比特在影片高潮中与古板校长对峙,说:知道什么?你是罪犯。因为你剥夺了这些孩子的创造性和激情,这是真的犯罪!
杀一个人的肉体,不过毁灭了他的形体而已;但是杀一个人的灵魂,尽管他还能行尸走肉,但比死了还要可悲。
系统是为你设计的?它教你顺从你们的心
做个顺民?
你们呢?
你们一直想做学校行政员?
亚历山大博士你有什么梦想?
也许没有 也许想做诗人
或者魔术师,艺术家
或者只想周游世界"
我说,我要做一个作家,要作个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家。所以对我而言,一切外部的环境变迁,都无所谓,我只要沿着自己的梦想前行就可以了。我永远不会成为顺民,永远要抗争自己的生产空间。我知道这世界上有些事情是只有我才能做到,所以我绝对不会成为社会大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
教会的青年聚会历来有个环节就是欢迎第一次来到教会的慕道友,我们都要唱歌欢迎。一直唱的都是《你是唯一》。歌词很好:世界有你会更美好,没有人能像你,在神的眼中你是宝贝,在世上你就是唯一。你总是如此如此特别,在上帝的眼中,没有人能取代你。
据说每次都有会众一边唱一边哭,因为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自己是如此特别如此重要,不是“地球离了你照样转”。
前些日子带领青年聚会的弟兄说想要换个歌——因为这首歌已经唱了两年多了,结果遭到一致反对,只好不了了之。大家依然每次都会高唱“你是如此如此特别”……
本来就是。
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很羡慕我,认为我非常清楚自己该做什么该走什么路,我总是说“你也可以”。然后他们就会笑起来,心想这个人还不错,满谦虚的。
其实我说的是实话。
有梦想,敢于为此付出代价努力追求,是很好的。当然,和现实必要的妥协也是应当有的。在这个电影里,这帮年轻人不还得要求政府给他们办学的权利么?不过,政府也还算通情达理,给了一年的试用期。
于是,皆大欢喜。
我们呢?生活在电影外的世界。我们不能自己建立一个自己喜欢的大学,但,我们可以把大学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过好每一天。
所以看到片尾的时候,我笑了。
我知道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我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独。所以,我可以继续高呼:
即使现实是理想和幻想的坟墓,我依然要苟延残喘!
影片中前段,一个小神经病角色说:
你们知道吗,当我接到这封录取通知书后,平生第一次听到爸妈说我们以你为骄傲。
影片高潮中,主角B与坏校长对峙。
坏校长:你们不知道你们是罪犯吗?
B:你才是罪犯,你谋杀了这些学生的激情和创造力,这才是真正的犯罪!
想到donews大牛keso在感恩节说的,感谢互联网。
的确,我们被谋杀激情与创造力太久了,感谢互联网拯救我们。
感谢电影拯救我们。
感谢音乐拯救我们。
困境——挣扎——反传统——矛盾——煽情——被接受
全都是同一套路,尤其是看了主人公在法庭上慷慨陈词那一段,在不同的电影里出现过无数遍无数遍,看得我不停打冷战
那个和蔼的微笑的花瓶女主角,没一点性格和主见。只是被设定为男主角的奖品了是吧——他没落时她就跟人跑了,他一风光就能得到她了。
除了冲击耳膜的摇滚乐,好像没有什么别的娱乐性了。
看这电影过程中,我想起几种事物:
一是我国五花八门的民办高校(我高二时还收到不少莫名其妙的录取通知书),我们如果在一个学校待了四年交了高额学费,毕业时却集体没有学位证,那绝对是要闹事的;
二是我们一直以为美国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以此来对比批判我国的应试教育),原来他们更加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啊,更是是把他们的善良和正直都抹杀了。好可怕,千万别出国;
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师说》,其中提到“相师”论点,就是说人与人不分高低互相学习。还有著名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观念,美国人现在才意识到。
影片的主题很牵强,看似在呼吁“发散思维”和“教学相长”(豆瓣好多影评都是从这个老生常谈的角度高度赞扬这部影片的)。可是这只是空泛的幌子,离经叛道才是这类影片的真髓。
离经叛道是个好题材,许多故事都从这个角度出发的,其中不乏优秀者。
但是在《录取通知》中,为了表现离经叛道,让它看上去更得人心一些(我虽然不好,你比我更坏,那我就是比较好的),影片把传统设为假想敌,把名校师生都塑造成举止僵硬情感压抑心理扭曲变态阴险的小丑,这种手段——我只能有卑劣二字来形容。
可是到最后呢,他们还是要请求传统(法庭)的肯定,这心态还真是纠结啊。
故事要有有波折才吸引人,这部电影中,所有矛盾都产生于“敌我之间”,人民内部无论多么混乱却始终一片和谐。(写到这里我想说我错怪那个女孩了,除了主人公和那个胖乎乎的男孩,其他人都只是一张脸谱,没有任何性格的展示。)影片前面做了那么多铺垫(精神不正常的男孩、茁壮凶悍的男孩,性感火辣的舞女,退伍老兵摇滚男……),到后来居然没有任何关于他们的故事发生,实在让人挂念。
也许对一部娱乐片不应该这么吹毛求疵,那我们就来看它的娱乐精神吧。这部电影的配乐不错,但在细节上比较粗糙,没有美国电影惯用的夸张颠覆表现手法,除了整日整夜的狂欢,可能让观众最过瘾的就是那一连串的粗口(从校名SHIT到胖子和新同学套近乎“我手淫时幻想的是你女朋友”)。这样的笑点,难以评价。
总体来说,我认为这电影的画面感还行,音乐不错,节奏也比较紧凑,但故事着实烂糟。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