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以为她买了一块带花纹的香皂,就觉得自己很文艺了,真是土鳖。
拍出这种片子献给奶奶,奶奶她老人家也真是死不瞑目。
本以为曾经摘得圣塞巴斯蒂安最佳导演奖的徐某某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想必火候已到,应该会为我们奉献一部佳作,看来不是哦,赶紧回炉重铸去吧。
我不明白为什么徐静蕾对这种欧洲小众城市情有独钟,也许是以前拍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余梦未尽。
但是你要拍好啊,导演。全片没有一丝生活的质感,太肤浅了。时间轴混乱,艺术概念仅限于穿着台词的衣服,就没有融入生活里面去,角色设定违背客观常理,感情推动不合逻辑,剧情荒诞,台词蹩脚,配乐俗烂,摄影业余,化妆零分,构思奇葩,演员不负责任也不在状态。
没有在国外真实生活过,还非要拍出国外的感觉,艺术来源于生活啊。脱离了生活,拍出这种玄幻片。
看你选的花瓶演员,吴亦凡是有点小帅,不过他再帅也是一个男孩,不是一个男人,没有男人的谈吐与修养,就只会耍酷,讲一些幼稚的台词。人长的幼稚就穿的低调一点,一点也不会掩饰自己的缺陷。
一个自命缺乏安全感的金天跑到国外寻一夜情,也真是服了,然后碰到泽阳这模样的人,他居然冷落送上门的肥肉,然后告诉她一夜情是错的。编剧要有多么虚伪才能写出如此虚伪的剧情啊。装什么好人,少年时代爱爱不戴套搞出了这么大的女儿,还能这么淡定。
想学《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里面生命的刺痛就学的像一点吗,金天通过手机忆起未婚夫的以前种种,背景音乐搞的就像恐怖片的氛围,想玩悬疑吗,需要那么夸张吗?
金天精神分裂我就不说了,一会淑女一会女汉子,到底想干嘛。那种别扭的转变感觉就像课文没背熟一般。
泽阳一张高中生的脸庞,居然有这么大的孩子。
天主教徒,婚前性行为不避孕,又以教宗不允许堕胎为借口选择生产,孩子坠地之后,女教徒舍弃宝宝寻找自我去了,唉!
真的看不出来金天和泽阳之间有什么感情,我觉得他们两个都不懂爱情,而且,导演和编剧也不懂爱情。还有,我觉得泽阳有强迫症,一会卖萌,一会耍酷,一会又装成熟。
仿佛富人的爱情观就是跟我们不同,遇到看着漂亮的,直接吻之,带回家睡之,好在遇到情敌的时候,他可以骄傲的说,谁谁谁已经被我吻过睡过了,她已经是我的人了,你看着办吧。
现实一点,泽阳家里有一个疯妈,爸爸不知所向,他还有一个非准生的孩子,小孩她妈也消失了,然后,然后他自己没有一个工作,居然还有钱穿漂亮的西装到处疯狂,请问他每个月的资产负债率几何?
还有,我搞不懂为什么泽阳他妈刚见到金天就烧香拜佛诅咒他们俩走不到一块,简直就是无中生有,找不到理由。
那小女孩就不要卖萌了,其实她一点都不萌。
泽阳他妈一直在摆世故的架子,我觉得她强迫泽阳吞药那段,情绪没有经过过渡就大发雷霆,无理取闹,搞的吴亦凡不知该如何处理这种失控场面,好尴尬啊。
“谁没有个过去我问过你过去么?”哎哟,泽阳用一种可怜巴巴的口气说出来的这话,就像个受了委屈的学生。都25岁的人了,还这么幼稚。
男女上床,衣服都如此完整?他们做了些什么?不管是偷情、一夜情还是正常夫妻,起码爱爱完事可以有个互相爱抚+说情话的镜头嘛,什么都没有,一点也不尊重感情。
金天呆在泽阳家里,让我有一种想做爱做不成的感觉,就是那种难受的感觉,就像住宾馆那种不安定的感觉。我很佩服她居然能呆下去。
为什么金天穿上黑色风衣的那刻,让我想起了《山村老尸》,王丽坤的脸太适合演恐怖片。
其实,我觉得张超和热依扎饰演的那一对才是真正去布拉格旅游的,至少他们热爱风景,享受生活,很自然。不像其他那几位男女主角,总给人一种刚进大学一年级焦急又找不到教学楼的生涩感。(但是这两位配角也仅限于旅游观光明信片的作用,和故事情节没多大关联。)
火车上打牌的那段不是文革影片惯用的场景吗,早看腻了,没有创意没有新意。
泽阳他妈用一种班主任的口吻对泽阳说:你想过以后的路吗?哎呀,我忽然想起了《爱情公寓》3,展博他妈对展博也这样说过。还能再土点不?(真的,那种讲话的口气实在太好笑,仿佛泽阳不是她儿子,只是她的一个朋友、同事、学生或同学。人家《爱情公寓》3里面展博他妈讲话的口吻多么柔和,那才是真正的母子关系。)(而且,这妈刚从自杀的涅槃中清醒过来就问及泽阳的人生大事,看来这妈还是没有真正清醒过来,按常理她应该先解释一下她自己自杀的事宜啊。这病好的,石膏板还没拆,就敢玩跳远。有危险的。)
吴亦凡在影片中一直处于不耐烦的状态,就好像电影跟他没多大关系,观众爱看谁看谁去吧,既不投入也不深情,倒是足够冷漠,无动于衷的眼神。
徐大妈自己已经没什么女人味道,就不要参与演员的工作嘛。(我觉得并不是化妆师水平差,实质就是导演你不想采用化妆师的设计,就喜欢由着自己性子来,你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你的内心深处就是那样的极度专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所有的事物都要围着你转,所有的人都要配合着你。)
我实在看不出来兰心与诺瓦克有什么炽热的爱情,just so so,干嘛一会速写本,一会又二次世界大战,一会又集中营,装什么神秘(而且,那货的速写水平也真不咋地)。穿插黑白历史录像是为了学习塔可夫斯基的《镜子》吗?
也许导演想把兰心与诺瓦克的感情处理成《简爱》里面简爱与罗彻斯特那种绅士+淑女式的古典爱情,可惜没做好。
火车票上写的那几个字真的太丑了,刚学会写字吗?
那里面的速写练习就不能找个艺术系的高材生好好画一下吗,那都是什么玩意,差死了,画的这么差怎么打动我,我这还没要求你画出生活气息呢。(整个剧组就找不出一个有文化的人吗。)
(没错,我就是先入为主了,《新桥恋人》里面女主角速写画的好不,《泰坦尼克号》里面杰克画的好不。重要的是把绘画的过程表现出来,不能只让我们看结果。)
诺瓦克找到失散多年的老婆之后,在兰心回国前一夜又跑过去跟她上床,说明以前诺瓦克和兰心只是说爱,没有做爱,他觉得这种有爱无性的爱情不完整,对,就像课没上完,所以他跑到兰心那里把课上完,云雨一番,OK,可以毕业了。
怎么看都觉得诺瓦克是陈兰心的助理才对,要啥给啥,真配合,搞的他这么老实、这么憋屈,衣冠不整,卑躬屈膝,一点男人的主动权、男人的尊严都找不到。徐静蕾是用导演的身份欺负人家外国演员吗?
既然挑了一个欧洲小众城市装古典,导演就应该有文化嘛,欧洲的缪斯女神和花神难道你不认识吗,弄个摄影机直接从雕像上面擦过,这算什么呢?至少来个凝视的眼神吗,也算是对艺术的起码尊重。
拍的这个破玩意,连《爱情公寓》都比不上,韦导演都可以鄙视徐某十条街。《爱情公寓》4里面曾小贤冲出去追诺兰那段,多深情,曾哥多爷们,而我们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最后泽阳飞跑着去追金天那段,那是什么,这货终于放学了赶紧跑啊的感觉。
那个遇到真爱就会断的红绳也太坑爹了吧,跟谁上床用力够猛红绳都会断。
在隧道里面憋气许愿,愿望就会怎样怎样。真能扯犊子,本来我们圣诞节放升许愿灯许愿就很不靠谱,你的设计更奇葩。(不是,隧道里面的空气没有正常路段含氧量高吧)。
金天的奶奶其实是爸爸的大姑,爸爸的大姑姓陈名兰心,金天的姑奶奶姓陈。这是什么逻辑?
金天的奶奶临终前把一封信交付她未婚夫,嘱咐他好好照顾金天,应该说这封信也没什么感染力,不然他怎么会悔婚呢,后来他居然又开悟了,跑到布拉格去找金天,又把这封信传递给金天,你现在来有何意义呢,(奶奶不会蠢到写封信嘱咐他未婚夫和金天做朋友吧,天哪!)
A cup of tea,干嘛不直接说一个单词“Coffee”呢,即能掩饰你的英语缺陷,又显得你有品位接外国地气。口语啊口语,英语口语不是这么生硬的。灵活一点。
插曲音乐竟然都是现成的,拜托请个作曲要花很多钱吗,结尾简直都变成了某歌手的演唱会。《至少还有你》《此情可待》,土鳖又掉价,没见过世面,你知道吗,现在的咖啡店都没有放这种歌曲了,人家都在播放Jem的《Got It Good》《It's Amazing》。
对了,这电影主题曲叫什么来,没记得有主题曲。不感人的东西都不算主题曲。再说,搞什么主题曲,电视剧才有主题曲吧,电影的不是叫做原声音乐嘛。
“谨以此片献给我奶奶,她教会我如何去爱。”话说爱情不是一门实践课吗,需要看信来做笔记吗?(对了,还不如拍成《我奶奶的罗曼史》呢,因为金天和泽阳的感情在本剧毫无存在的价值。)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这个地方放在心里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设计成现实中的某个地方呢,这么俗套,也没能突出“只有我们知道”,那个地方还不就是带女神像的一段台阶,一点也不神奇,为什么只有你们知道?就因为曾经在这里做过一次速写练习,还是因为那女神有公众意义,公众意义的事物也能只有你们知道?
整部电影既没看到爱情,也没看到奸情,什么都不是,就是一碗白开水,而已。布拉格也不美丽,除了房顶是红色的。
这片子也许先在国外上映,可以再次荣膺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最佳导演奖,因为外国人好忽悠,徐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不是拿过这个奖吗,但是在中国,中国人太聪明了,不好骗。(这位土鳖导演连塞巴斯蒂安是谁都还没搞清楚,就轻松摘得桂冠,还天天装文艺、装古典、装艺术、装品位、装淑女)
还要说,里面有一句台词:如果我身边最重要的人始终要离开我,我愿意一辈子从来都没有拥有过。不能这样讲吧?时间的区间就冲突,前半句的时间区间是从相识到分离,后半句的时间区间却是你的一生,两个时间段对不上,两个集合是包含于的关系。
“我更愿意相信在某一个地方,其实所有你想的人都在一起。”这话也有问题,“其实”这个词语表达的是一种肯定的语气,“我愿意”表达的是一种不确定的憧憬。两种不同的语气表达的句子怎么能凑在一起呢。
"没有在一起的人是不对的,对的人你是不会失去他的。"听起来不错,但是这话不应该由当事人自己(泽阳)来说,应该由第三人来说合适。
总之就是难吃,不是炒菜忘记了放盐,而是压根没炒熟,还忘记了放盐。
[煎牛排没掌握好做成几分熟的要诀,还使用了超市零售版的袋装黑椒汁,而且牛排出品前忘记了把冷藏的黑椒汁加热,就是这种口感。]
「最后再说一句,有没有发现这部影片的构思跟《情书》有些相似呢,迷失自我->另一种荒诞的生活->信件->寻找信的秘密->重现的时光:关于他人的生活->姓氏:地名->墓碑->带着遗物重访地名->现在的生活」
经验如过时的艺术画像,毫无浪漫
岁月不会笑,岁月只会使你功力全失
倘书写不够深刻,就如镜面之上大雨倾盆,无痛无痒无痕迹
by 西晽 @辽阳
欢迎光顾本人小店:符腾堡的沙龙(Le salon du Wurtemberg):精心之选淑女馆http://syllvin.taobao.com/
拍出这种片子献给奶奶,奶奶她老人家也真是死不瞑目。
本以为曾经摘得圣塞巴斯蒂安最佳导演奖的徐某某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想必火候已到,应该会为我们奉献一部佳作,看来不是哦,赶紧回炉重铸去吧。
我不明白为什么徐静蕾对这种欧洲小众城市情有独钟,也许是以前拍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余梦未尽。
但是你要拍好啊,导演。全片没有一丝生活的质感,太肤浅了。时间轴混乱,艺术概念仅限于穿着台词的衣服,就没有融入生活里面去,角色设定违背客观常理,感情推动不合逻辑,剧情荒诞,台词蹩脚,配乐俗烂,摄影业余,化妆零分,构思奇葩,演员不负责任也不在状态。
没有在国外真实生活过,还非要拍出国外的感觉,艺术来源于生活啊。脱离了生活,拍出这种玄幻片。
看你选的花瓶演员,吴亦凡是有点小帅,不过他再帅也是一个男孩,不是一个男人,没有男人的谈吐与修养,就只会耍酷,讲一些幼稚的台词。人长的幼稚就穿的低调一点,一点也不会掩饰自己的缺陷。
一个自命缺乏安全感的金天跑到国外寻一夜情,也真是服了,然后碰到泽阳这模样的人,他居然冷落送上门的肥肉,然后告诉她一夜情是错的。编剧要有多么虚伪才能写出如此虚伪的剧情啊。装什么好人,少年时代爱爱不戴套搞出了这么大的女儿,还能这么淡定。
想学《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里面生命的刺痛就学的像一点吗,金天通过手机忆起未婚夫的以前种种,背景音乐搞的就像恐怖片的氛围,想玩悬疑吗,需要那么夸张吗?
金天精神分裂我就不说了,一会淑女一会女汉子,到底想干嘛。那种别扭的转变感觉就像课文没背熟一般。
泽阳一张高中生的脸庞,居然有这么大的孩子。
天主教徒,婚前性行为不避孕,又以教宗不允许堕胎为借口选择生产,孩子坠地之后,女教徒舍弃宝宝寻找自我去了,唉!
真的看不出来金天和泽阳之间有什么感情,我觉得他们两个都不懂爱情,而且,导演和编剧也不懂爱情。还有,我觉得泽阳有强迫症,一会卖萌,一会耍酷,一会又装成熟。
仿佛富人的爱情观就是跟我们不同,遇到看着漂亮的,直接吻之,带回家睡之,好在遇到情敌的时候,他可以骄傲的说,谁谁谁已经被我吻过睡过了,她已经是我的人了,你看着办吧。
现实一点,泽阳家里有一个疯妈,爸爸不知所向,他还有一个非准生的孩子,小孩她妈也消失了,然后,然后他自己没有一个工作,居然还有钱穿漂亮的西装到处疯狂,请问他每个月的资产负债率几何?
还有,我搞不懂为什么泽阳他妈刚见到金天就烧香拜佛诅咒他们俩走不到一块,简直就是无中生有,找不到理由。
那小女孩就不要卖萌了,其实她一点都不萌。
泽阳他妈一直在摆世故的架子,我觉得她强迫泽阳吞药那段,情绪没有经过过渡就大发雷霆,无理取闹,搞的吴亦凡不知该如何处理这种失控场面,好尴尬啊。
“谁没有个过去我问过你过去么?”哎哟,泽阳用一种可怜巴巴的口气说出来的这话,就像个受了委屈的学生。都25岁的人了,还这么幼稚。
男女上床,衣服都如此完整?他们做了些什么?不管是偷情、一夜情还是正常夫妻,起码爱爱完事可以有个互相爱抚+说情话的镜头嘛,什么都没有,一点也不尊重感情。
金天呆在泽阳家里,让我有一种想做爱做不成的感觉,就是那种难受的感觉,就像住宾馆那种不安定的感觉。我很佩服她居然能呆下去。
为什么金天穿上黑色风衣的那刻,让我想起了《山村老尸》,王丽坤的脸太适合演恐怖片。
其实,我觉得张超和热依扎饰演的那一对才是真正去布拉格旅游的,至少他们热爱风景,享受生活,很自然。不像其他那几位男女主角,总给人一种刚进大学一年级焦急又找不到教学楼的生涩感。(但是这两位配角也仅限于旅游观光明信片的作用,和故事情节没多大关联。)
火车上打牌的那段不是文革影片惯用的场景吗,早看腻了,没有创意没有新意。
泽阳他妈用一种班主任的口吻对泽阳说:你想过以后的路吗?哎呀,我忽然想起了《爱情公寓》3,展博他妈对展博也这样说过。还能再土点不?(真的,那种讲话的口气实在太好笑,仿佛泽阳不是她儿子,只是她的一个朋友、同事、学生或同学。人家《爱情公寓》3里面展博他妈讲话的口吻多么柔和,那才是真正的母子关系。)(而且,这妈刚从自杀的涅槃中清醒过来就问及泽阳的人生大事,看来这妈还是没有真正清醒过来,按常理她应该先解释一下她自己自杀的事宜啊。这病好的,石膏板还没拆,就敢玩跳远。有危险的。)
吴亦凡在影片中一直处于不耐烦的状态,就好像电影跟他没多大关系,观众爱看谁看谁去吧,既不投入也不深情,倒是足够冷漠,无动于衷的眼神。
徐大妈自己已经没什么女人味道,就不要参与演员的工作嘛。(我觉得并不是化妆师水平差,实质就是导演你不想采用化妆师的设计,就喜欢由着自己性子来,你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你的内心深处就是那样的极度专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所有的事物都要围着你转,所有的人都要配合着你。)
我实在看不出来兰心与诺瓦克有什么炽热的爱情,just so so,干嘛一会速写本,一会又二次世界大战,一会又集中营,装什么神秘(而且,那货的速写水平也真不咋地)。穿插黑白历史录像是为了学习塔可夫斯基的《镜子》吗?
也许导演想把兰心与诺瓦克的感情处理成《简爱》里面简爱与罗彻斯特那种绅士+淑女式的古典爱情,可惜没做好。
火车票上写的那几个字真的太丑了,刚学会写字吗?
那里面的速写练习就不能找个艺术系的高材生好好画一下吗,那都是什么玩意,差死了,画的这么差怎么打动我,我这还没要求你画出生活气息呢。(整个剧组就找不出一个有文化的人吗。)
(没错,我就是先入为主了,《新桥恋人》里面女主角速写画的好不,《泰坦尼克号》里面杰克画的好不。重要的是把绘画的过程表现出来,不能只让我们看结果。)
诺瓦克找到失散多年的老婆之后,在兰心回国前一夜又跑过去跟她上床,说明以前诺瓦克和兰心只是说爱,没有做爱,他觉得这种有爱无性的爱情不完整,对,就像课没上完,所以他跑到兰心那里把课上完,云雨一番,OK,可以毕业了。
怎么看都觉得诺瓦克是陈兰心的助理才对,要啥给啥,真配合,搞的他这么老实、这么憋屈,衣冠不整,卑躬屈膝,一点男人的主动权、男人的尊严都找不到。徐静蕾是用导演的身份欺负人家外国演员吗?
既然挑了一个欧洲小众城市装古典,导演就应该有文化嘛,欧洲的缪斯女神和花神难道你不认识吗,弄个摄影机直接从雕像上面擦过,这算什么呢?至少来个凝视的眼神吗,也算是对艺术的起码尊重。
拍的这个破玩意,连《爱情公寓》都比不上,韦导演都可以鄙视徐某十条街。《爱情公寓》4里面曾小贤冲出去追诺兰那段,多深情,曾哥多爷们,而我们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最后泽阳飞跑着去追金天那段,那是什么,这货终于放学了赶紧跑啊的感觉。
那个遇到真爱就会断的红绳也太坑爹了吧,跟谁上床用力够猛红绳都会断。
在隧道里面憋气许愿,愿望就会怎样怎样。真能扯犊子,本来我们圣诞节放升许愿灯许愿就很不靠谱,你的设计更奇葩。(不是,隧道里面的空气没有正常路段含氧量高吧)。
金天的奶奶其实是爸爸的大姑,爸爸的大姑姓陈名兰心,金天的姑奶奶姓陈。这是什么逻辑?
金天的奶奶临终前把一封信交付她未婚夫,嘱咐他好好照顾金天,应该说这封信也没什么感染力,不然他怎么会悔婚呢,后来他居然又开悟了,跑到布拉格去找金天,又把这封信传递给金天,你现在来有何意义呢,(奶奶不会蠢到写封信嘱咐他未婚夫和金天做朋友吧,天哪!)
A cup of tea,干嘛不直接说一个单词“Coffee”呢,即能掩饰你的英语缺陷,又显得你有品位接外国地气。口语啊口语,英语口语不是这么生硬的。灵活一点。
插曲音乐竟然都是现成的,拜托请个作曲要花很多钱吗,结尾简直都变成了某歌手的演唱会。《至少还有你》《此情可待》,土鳖又掉价,没见过世面,你知道吗,现在的咖啡店都没有放这种歌曲了,人家都在播放Jem的《Got It Good》《It's Amazing》。
对了,这电影主题曲叫什么来,没记得有主题曲。不感人的东西都不算主题曲。再说,搞什么主题曲,电视剧才有主题曲吧,电影的不是叫做原声音乐嘛。
“谨以此片献给我奶奶,她教会我如何去爱。”话说爱情不是一门实践课吗,需要看信来做笔记吗?(对了,还不如拍成《我奶奶的罗曼史》呢,因为金天和泽阳的感情在本剧毫无存在的价值。)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这个地方放在心里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设计成现实中的某个地方呢,这么俗套,也没能突出“只有我们知道”,那个地方还不就是带女神像的一段台阶,一点也不神奇,为什么只有你们知道?就因为曾经在这里做过一次速写练习,还是因为那女神有公众意义,公众意义的事物也能只有你们知道?
整部电影既没看到爱情,也没看到奸情,什么都不是,就是一碗白开水,而已。布拉格也不美丽,除了房顶是红色的。
这片子也许先在国外上映,可以再次荣膺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最佳导演奖,因为外国人好忽悠,徐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不是拿过这个奖吗,但是在中国,中国人太聪明了,不好骗。(这位土鳖导演连塞巴斯蒂安是谁都还没搞清楚,就轻松摘得桂冠,还天天装文艺、装古典、装艺术、装品位、装淑女)
还要说,里面有一句台词:如果我身边最重要的人始终要离开我,我愿意一辈子从来都没有拥有过。不能这样讲吧?时间的区间就冲突,前半句的时间区间是从相识到分离,后半句的时间区间却是你的一生,两个时间段对不上,两个集合是包含于的关系。
“我更愿意相信在某一个地方,其实所有你想的人都在一起。”这话也有问题,“其实”这个词语表达的是一种肯定的语气,“我愿意”表达的是一种不确定的憧憬。两种不同的语气表达的句子怎么能凑在一起呢。
"没有在一起的人是不对的,对的人你是不会失去他的。"听起来不错,但是这话不应该由当事人自己(泽阳)来说,应该由第三人来说合适。
总之就是难吃,不是炒菜忘记了放盐,而是压根没炒熟,还忘记了放盐。
[煎牛排没掌握好做成几分熟的要诀,还使用了超市零售版的袋装黑椒汁,而且牛排出品前忘记了把冷藏的黑椒汁加热,就是这种口感。]
「最后再说一句,有没有发现这部影片的构思跟《情书》有些相似呢,迷失自我->另一种荒诞的生活->信件->寻找信的秘密->重现的时光:关于他人的生活->姓氏:地名->墓碑->带着遗物重访地名->现在的生活」
经验如过时的艺术画像,毫无浪漫
岁月不会笑,岁月只会使你功力全失
倘书写不够深刻,就如镜面之上大雨倾盆,无痛无痒无痕迹
by 西晽 @辽阳
欢迎光顾本人小店:符腾堡的沙龙(Le salon du Wurtemberg):精心之选淑女馆http://syllvin.taobao.com/
粉丝辛苦了,打开有一个地方的豆瓣页面清一色的四星好评翻了几页才找到不同的声音,我以为来到了贴吧。
@失鲸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吴亦凡# 不!要!一!昧!地!刷!五!分!豆瓣er是傻子么!?C型评分结构往往是水军烂片!烂片!烂片!继续狂打五分只会导致豆瓣er反水心理打一分,两方对打最终就真的成为大烂片了,所以拜托来点四分好么!!!右边是解释 http://t.cn/RwLVQor
----本意不是挂粉丝,完全是被前三页满满的五星好评给震惊到了,原来如此。
以下郁闷产物语言不通处请多见谅,电影看得实在无语我也没法组织语言了。
-----关于高举“你觉得不好你去演啊”“有本事你拍一个电影啊”“专业影评人都没说不好你瞎叫什么”的粉丝们,我评价个冰箱的好坏,还要自己会制冷吗?
从开拍就没有消停过的电影,经过大半年的制(chao)作(zuo)终于如期上映了。
2月10号,周二,天晴。
在小区溜达着想着是去逛街还是看电影,本着不漏看任何一场电影的宗旨和朋友去看这场令人难忘的,可以列为我今年看过的最难看的电影了,奔跑吧兄弟都要比它好看,至少我还能笑两声,这个有一个地方难看到我连爆米花都没吃得下去。
我现在已经被难看的语无伦次无言以对一言难尽,整个人就跟便秘似得了。
据不完全目测,整个大厅坐了约一半人数,中途走了四个,我左手边的一列都在玩手机,然后我就低下头去刷微博微信豆瓣知乎,我甚至登上了N久不登陆的qq看起了空间动态。一抬头,还没结束。
电影通篇恨不得打上粗箭头向观众传达:我们文艺!我们有爱!我们有逼格!我们有逼格!我们有逼格!【三遍以示重点】
我看到的只有作(请念第一声 no zuo no die的 zuo)
女的作,动不动就觉得没有安全感。男主在练琴手机调的静音女主就觉得男主离开他了,跑到男主家里去,脸上神经质的表情我仿佛看到了北京青年里的任知了。然后,女主带着任知了的特性,zuo了两个小时,准确说是1小时49分钟。
男的作,只会耍帅扮酷摆脸,台词生硬,真不是边上工作人员念一句他复读一句?而且离了棒子国的打光技术和化妆技术,我觉得的吧,男主脸上的油腻一言难尽,还是咱们内地小生清爽。
两段爱情的穿插想法很好,战火纷飞年代的爱情,文艺之都灿烂的爱情,可是我们看到的只有生硬的揉捏在一起,就像是把榴莲酥和水煮鱼放在一起做成一道:水煮榴莲拌鱼一样。难吃到负分。观众毫无任何代入感。影厅里甚至有人抱怨什么时候结束啊。女主坐在咖啡馆里老徐的身影从外面走过,影院里还有丫头惊叫,还以为是转恐怖片呢。
这个电影完全没必要放到布拉格去。诚然,布拉格充满着文艺气息,但是就这个片子而言,不论是古韵之都的北京,十里洋场的上海,桨声灯影的南京,就是中国任意一个城市,都可以。因为这个片子放在哪儿拍,都改不了它烂的本质。
老徐很想展现她的文艺,毕竟她一直是以文艺自居,或者觉得这样更有逼格,与其他三个花旦不同。
编剧是【王朔】,是嬉笑怒骂一身反骨的痞子流氓王朔啊,顿觉无语。
更无语的还有摄影是李屏宾,没错就是小城之春、花样年华的摄影。
在这些人的操刀制作下,我看到的是比PPT还不如、比word更差劲的Excel。
我想,就是任意某个大学的编导系+表演系凑到一起都能整出比这还能看的片子。
这里小时代躺一次枪。作为一个外貌协会的高级会员,我承认小时代就是个PPT,至少它有帅哥养眼,冲着顾准NEIL这一对,我就能二刷。这部电影我开始觉得能冲着吴亦凡的颜看下去,毕竟天天刷微博总能在排行榜里看到他的相关的宣传微博,图片看上去大长腿小鲜肉。然后电影让我知道什么叫做照妖镜。剧组缺吸油纸我可以贡献,整个电影中途我都有一种想上去帮他擦擦脸的冲动。女主就不提了,任知了你好任知了再见。
Ps:宁贵人和张超那段很有好感。自然又不失真。
建议没去看的朋友就别去浪费时间金钱了。看完后憋屈又便秘的心情可真不好受。
————以下是2月11号更新————————————
首先上票根和电影截图,证明我是看过这部电影的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2227159752/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2227159777/
【这部电影我开始觉得能冲着吴亦凡的颜看下去……然后电影让我知道什么叫做照妖镜。】我不是抱着恶意去看电影的,我真的真的只是一个路人,若说粉丝我就是电影院的粉丝。
谢谢看完的亲们。
谢谢点【有用】的亲们,昨天一发出来就被点了4个无用然后就到折叠区了,谢谢你们让它出现在评论区。
提前祝新年愉快。
愿新的一年烂片不再。
@失鲸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吴亦凡# 不!要!一!昧!地!刷!五!分!豆瓣er是傻子么!?C型评分结构往往是水军烂片!烂片!烂片!继续狂打五分只会导致豆瓣er反水心理打一分,两方对打最终就真的成为大烂片了,所以拜托来点四分好么!!!右边是解释 http://t.cn/RwLVQor
----本意不是挂粉丝,完全是被前三页满满的五星好评给震惊到了,原来如此。
以下郁闷产物语言不通处请多见谅,电影看得实在无语我也没法组织语言了。
-----关于高举“你觉得不好你去演啊”“有本事你拍一个电影啊”“专业影评人都没说不好你瞎叫什么”的粉丝们,我评价个冰箱的好坏,还要自己会制冷吗?
从开拍就没有消停过的电影,经过大半年的制(chao)作(zuo)终于如期上映了。
2月10号,周二,天晴。
在小区溜达着想着是去逛街还是看电影,本着不漏看任何一场电影的宗旨和朋友去看这场令人难忘的,可以列为我今年看过的最难看的电影了,奔跑吧兄弟都要比它好看,至少我还能笑两声,这个有一个地方难看到我连爆米花都没吃得下去。
我现在已经被难看的语无伦次无言以对一言难尽,整个人就跟便秘似得了。
据不完全目测,整个大厅坐了约一半人数,中途走了四个,我左手边的一列都在玩手机,然后我就低下头去刷微博微信豆瓣知乎,我甚至登上了N久不登陆的qq看起了空间动态。一抬头,还没结束。
电影通篇恨不得打上粗箭头向观众传达:我们文艺!我们有爱!我们有逼格!我们有逼格!我们有逼格!【三遍以示重点】
我看到的只有作(请念第一声 no zuo no die的 zuo)
女的作,动不动就觉得没有安全感。男主在练琴手机调的静音女主就觉得男主离开他了,跑到男主家里去,脸上神经质的表情我仿佛看到了北京青年里的任知了。然后,女主带着任知了的特性,zuo了两个小时,准确说是1小时49分钟。
男的作,只会耍帅扮酷摆脸,台词生硬,真不是边上工作人员念一句他复读一句?而且离了棒子国的打光技术和化妆技术,我觉得的吧,男主脸上的油腻一言难尽,还是咱们内地小生清爽。
两段爱情的穿插想法很好,战火纷飞年代的爱情,文艺之都灿烂的爱情,可是我们看到的只有生硬的揉捏在一起,就像是把榴莲酥和水煮鱼放在一起做成一道:水煮榴莲拌鱼一样。难吃到负分。观众毫无任何代入感。影厅里甚至有人抱怨什么时候结束啊。女主坐在咖啡馆里老徐的身影从外面走过,影院里还有丫头惊叫,还以为是转恐怖片呢。
这个电影完全没必要放到布拉格去。诚然,布拉格充满着文艺气息,但是就这个片子而言,不论是古韵之都的北京,十里洋场的上海,桨声灯影的南京,就是中国任意一个城市,都可以。因为这个片子放在哪儿拍,都改不了它烂的本质。
老徐很想展现她的文艺,毕竟她一直是以文艺自居,或者觉得这样更有逼格,与其他三个花旦不同。
编剧是【王朔】,是嬉笑怒骂一身反骨的痞子流氓王朔啊,顿觉无语。
更无语的还有摄影是李屏宾,没错就是小城之春、花样年华的摄影。
在这些人的操刀制作下,我看到的是比PPT还不如、比word更差劲的Excel。
我想,就是任意某个大学的编导系+表演系凑到一起都能整出比这还能看的片子。
这里小时代躺一次枪。作为一个外貌协会的高级会员,我承认小时代就是个PPT,至少它有帅哥养眼,冲着顾准NEIL这一对,我就能二刷。这部电影我开始觉得能冲着吴亦凡的颜看下去,毕竟天天刷微博总能在排行榜里看到他的相关的宣传微博,图片看上去大长腿小鲜肉。然后电影让我知道什么叫做照妖镜。剧组缺吸油纸我可以贡献,整个电影中途我都有一种想上去帮他擦擦脸的冲动。女主就不提了,任知了你好任知了再见。
Ps:宁贵人和张超那段很有好感。自然又不失真。
建议没去看的朋友就别去浪费时间金钱了。看完后憋屈又便秘的心情可真不好受。
————以下是2月11号更新————————————
首先上票根和电影截图,证明我是看过这部电影的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2227159752/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2227159777/
【这部电影我开始觉得能冲着吴亦凡的颜看下去……然后电影让我知道什么叫做照妖镜。】我不是抱着恶意去看电影的,我真的真的只是一个路人,若说粉丝我就是电影院的粉丝。
谢谢看完的亲们。
谢谢点【有用】的亲们,昨天一发出来就被点了4个无用然后就到折叠区了,谢谢你们让它出现在评论区。
提前祝新年愉快。
愿新的一年烂片不再。
作为一个爱情片挑剔症患者,对爱情片看得多也吐槽得多,要有好片也绝对不吝赞美之情。看了《有一个地方》预告片,以为是一部厚重的深沉的文艺片,昨天看了点映,才发现其实是部风格颇像欧美清新派的情书式爱情片。
各位去看之前建议不要去看预告,不要抱着偏见,也不要带着对内涵有过高期盼去看,不然会经历跟我一样的观影感受:20分钟(什么鬼?)--40分钟(烂片!)--60分钟(咦?)--90分钟(恍然大悟)--100分钟(喂!别结束啊,再说说)
我看电影比较注重导演风格,因为深信电影绝对是导演精神世界的映射,从前期的《陌生女人的来信》到《杜拉拉》《亲密敌人》再到《有一个地方》,这些片子完全彻底地反映着老徐的情感经历,思维模式,日常学习欣赏的内容等。从前没看过她的电影,看这部前去补了一些她以前的作品和最近的访谈,她确实在用电影来说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前的文艺清高,到开始欣赏美剧摩登商业的精英范,再到如今广泛游历后被国外闲散浪漫氛围浸泡出的直接热烈跳跃的爱情观。她显然很乐意把这些阅历和观众分享,无论从选材,拍摄角度,台词,电影节奏等,都反映着她的感悟和所得。你必须懂得去剖析导演的心路,才懂得电影最终为何如此呈现。当年看少年派时,也是看到最后才把前面所有的不解和散落的精神碎片串联,看到李安到了耳顺之年对人生的思考。
电影未上映,不做剧透,而事实也没什么好剧透的,爱情片不太讲究故事性,而更看重氛围和情怀。这个地方不外乎就是指这两段“艳遇”发生的地方,这个能激发人不问过去不问未来只凭感觉投身爱情的地方。整个电影节奏的风格其实真的有那么一点像伍迪艾伦的片子,开始有些零散,回忆或幻想自由地穿插却又不过于凌乱,感情迸发迅速而热烈,情感细节中扭转局势有些莫名,却又在结尾娓娓道来。在看到金天说夏天结束时,《恋恋笔记本》里的台词突然蹦到我脑海里: Summer romances are shooting stars,a spectacular moment of light in the heavens,a fleeting glimpse of eternity,and in a flash,they're gone.
可以说你不能用一部国内爱情片来看《有一个地方》,因为这样你会发现不合理。男女主初几次碰面四眼相对便火花四射脑子只剩荷尔蒙作用的场景,对抱着看纯情爱情片的观众来说是不合理,但又因为是在异国,在那个地方,在老徐明显受到不少欧美文化影响的风格,男女主的初期感情碰撞变成了欣赏并了解这部电影的关键。有人说老徐的戏份过多,喧宾夺主,事实上我不觉得。两段爱情相互辉映,勇敢主动的爱情无疾而终遗憾终生,荒诞嬉闹的爱情被现实左右却又成就彼此。至于其余配角的爱情线做了陪衬,丰富了故事也推动了情节。
这部电影后估计评论会两极分化,毕竟真正愿意安静看爱情片并去感怀的人绝不是多数,大众更爱看特效看场景看阵容,导演情怀这种事也就部分小资去琢磨琢磨。
演技部分,估计全世界都在等吴亦凡的演技点评。那先不说……王丽坤一贯地发挥稳定,演技过人,大特写完全没有眼线和睫毛膏也确实美貌非凡。有点神经质的失恋女人不难演,但演得不做作不太戏剧才算成功。老徐比起杜拉拉时期演技有进步,但英文台词……外国人除了吻戏,其他演得还行,吻得让我太出戏,可能跨国恋很难引起共鸣吧。全剧我最爱的一句台词出自于他: I don't know how your future life will be, happy or not, not being able to spend the time with you is my only regret.(原台词不是这样,但意思大概是这样)
不错的片子也有不少槽点。最大的槽点就男主泽阳的人物设定,我终于能理解为什么老徐说吴亦凡不演就不拍了。因为这么个角色如果不是由吴亦凡来演,绝对会容易成为最受吐槽也最无法理解的角色。首先台词设计,前期宣传的大部分所谓经典台词都出自于男主。但这些台词出现的场景真的是多数有些莫名其妙,句句都如此哲理如此酸,根本不尊重生活用语习惯的台词,实在是为难小吴一个新人硬把它们演得合理。男主角色脉络不清晰,他背景的复杂是造成他性格和影响两人爱情最大的因素,这无可厚非,但这些复杂和矛盾集中于电影后期爆发,造成了前面一个小时我对男主的一些行为表情有些理解无能,而且剪片的问题,很多片花中凸显男主个性的台词都被剪掉,我还一度觉得难道是小吴同学无演技?直到最后一场戏,真的是恍然大悟!那些迟疑,那些欲言又止,那些似笑非笑,那些欲望和放弃的碰撞,都在最后一场戏中彻底得到解释。我对吴亦凡的演技评价是,他成就了泽阳这个角色。有人说这是个暖男定位,我觉得正好相反。这是个不讨喜且难演的角色,稍戏谑就是花花公子,稍木讷就是面瘫富二代,如果你看完能喜欢这个角色,那其实是吴亦凡把这个角色演得恰到好处了。
另一个槽点是背景音乐。这个真的是无法理解,老徐的音乐品味实在无力吐槽。背景音乐切入生硬,且声量完全没有控制好,本是完美的ending歌声一响起,我真是有砸椅的冲动………………
最后,我觉得这更适合女性观众观看。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估计也没剩多少能纯粹地爱一个人的意识和勇气了。看人时,心里先列好表格,各项条件评完分后再考虑要不要爱他/她一些,这样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看完电影,我却觉得受伤也没什么不好,年龄大了也还可以赌一把,放下一切去心动也是一件很美很幸福的事。
(转载自晴熙17)
各位去看之前建议不要去看预告,不要抱着偏见,也不要带着对内涵有过高期盼去看,不然会经历跟我一样的观影感受:20分钟(什么鬼?)--40分钟(烂片!)--60分钟(咦?)--90分钟(恍然大悟)--100分钟(喂!别结束啊,再说说)
我看电影比较注重导演风格,因为深信电影绝对是导演精神世界的映射,从前期的《陌生女人的来信》到《杜拉拉》《亲密敌人》再到《有一个地方》,这些片子完全彻底地反映着老徐的情感经历,思维模式,日常学习欣赏的内容等。从前没看过她的电影,看这部前去补了一些她以前的作品和最近的访谈,她确实在用电影来说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前的文艺清高,到开始欣赏美剧摩登商业的精英范,再到如今广泛游历后被国外闲散浪漫氛围浸泡出的直接热烈跳跃的爱情观。她显然很乐意把这些阅历和观众分享,无论从选材,拍摄角度,台词,电影节奏等,都反映着她的感悟和所得。你必须懂得去剖析导演的心路,才懂得电影最终为何如此呈现。当年看少年派时,也是看到最后才把前面所有的不解和散落的精神碎片串联,看到李安到了耳顺之年对人生的思考。
电影未上映,不做剧透,而事实也没什么好剧透的,爱情片不太讲究故事性,而更看重氛围和情怀。这个地方不外乎就是指这两段“艳遇”发生的地方,这个能激发人不问过去不问未来只凭感觉投身爱情的地方。整个电影节奏的风格其实真的有那么一点像伍迪艾伦的片子,开始有些零散,回忆或幻想自由地穿插却又不过于凌乱,感情迸发迅速而热烈,情感细节中扭转局势有些莫名,却又在结尾娓娓道来。在看到金天说夏天结束时,《恋恋笔记本》里的台词突然蹦到我脑海里: Summer romances are shooting stars,a spectacular moment of light in the heavens,a fleeting glimpse of eternity,and in a flash,they're gone.
可以说你不能用一部国内爱情片来看《有一个地方》,因为这样你会发现不合理。男女主初几次碰面四眼相对便火花四射脑子只剩荷尔蒙作用的场景,对抱着看纯情爱情片的观众来说是不合理,但又因为是在异国,在那个地方,在老徐明显受到不少欧美文化影响的风格,男女主的初期感情碰撞变成了欣赏并了解这部电影的关键。有人说老徐的戏份过多,喧宾夺主,事实上我不觉得。两段爱情相互辉映,勇敢主动的爱情无疾而终遗憾终生,荒诞嬉闹的爱情被现实左右却又成就彼此。至于其余配角的爱情线做了陪衬,丰富了故事也推动了情节。
这部电影后估计评论会两极分化,毕竟真正愿意安静看爱情片并去感怀的人绝不是多数,大众更爱看特效看场景看阵容,导演情怀这种事也就部分小资去琢磨琢磨。
演技部分,估计全世界都在等吴亦凡的演技点评。那先不说……王丽坤一贯地发挥稳定,演技过人,大特写完全没有眼线和睫毛膏也确实美貌非凡。有点神经质的失恋女人不难演,但演得不做作不太戏剧才算成功。老徐比起杜拉拉时期演技有进步,但英文台词……外国人除了吻戏,其他演得还行,吻得让我太出戏,可能跨国恋很难引起共鸣吧。全剧我最爱的一句台词出自于他: I don't know how your future life will be, happy or not, not being able to spend the time with you is my only regret.(原台词不是这样,但意思大概是这样)
不错的片子也有不少槽点。最大的槽点就男主泽阳的人物设定,我终于能理解为什么老徐说吴亦凡不演就不拍了。因为这么个角色如果不是由吴亦凡来演,绝对会容易成为最受吐槽也最无法理解的角色。首先台词设计,前期宣传的大部分所谓经典台词都出自于男主。但这些台词出现的场景真的是多数有些莫名其妙,句句都如此哲理如此酸,根本不尊重生活用语习惯的台词,实在是为难小吴一个新人硬把它们演得合理。男主角色脉络不清晰,他背景的复杂是造成他性格和影响两人爱情最大的因素,这无可厚非,但这些复杂和矛盾集中于电影后期爆发,造成了前面一个小时我对男主的一些行为表情有些理解无能,而且剪片的问题,很多片花中凸显男主个性的台词都被剪掉,我还一度觉得难道是小吴同学无演技?直到最后一场戏,真的是恍然大悟!那些迟疑,那些欲言又止,那些似笑非笑,那些欲望和放弃的碰撞,都在最后一场戏中彻底得到解释。我对吴亦凡的演技评价是,他成就了泽阳这个角色。有人说这是个暖男定位,我觉得正好相反。这是个不讨喜且难演的角色,稍戏谑就是花花公子,稍木讷就是面瘫富二代,如果你看完能喜欢这个角色,那其实是吴亦凡把这个角色演得恰到好处了。
另一个槽点是背景音乐。这个真的是无法理解,老徐的音乐品味实在无力吐槽。背景音乐切入生硬,且声量完全没有控制好,本是完美的ending歌声一响起,我真是有砸椅的冲动………………
最后,我觉得这更适合女性观众观看。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估计也没剩多少能纯粹地爱一个人的意识和勇气了。看人时,心里先列好表格,各项条件评完分后再考虑要不要爱他/她一些,这样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看完电影,我却觉得受伤也没什么不好,年龄大了也还可以赌一把,放下一切去心动也是一件很美很幸福的事。
(转载自晴熙17)
看到最后的黑体致谢辞我再也忍不了了!就算是做PPT也不带这么丑的ending啊!差评!
缓口气说说这电影有多烂,买电影票看都嫌浪费纸张啊!就当为逝去的电影票缅怀
1.情节跳脱,毫无铺垫,剧情发展进程全靠脑补。
2.糟糕的后期配音,生硬的英文,分分钟出戏。
3.WYF的演技,跟同门比要差,可能做男一压力有点大?
4.每次闪回重复的时候脑袋都要炸了!建议下一部出惊悚片,精神病题材的。
5.剧组的打光是不是打酱油的?老徐黑出新色度,求婚的时候给WYF&WLK的镜头,上一秒脸黑的,下一秒白了,什么鬼啊?!这不算穿帮么。
6.老徐的妆面…真的没有得罪化妆师么?脸黑还涂颜色浅的色,嘴唇还干的发皱,黑眼圈也不遮一下
结束的时候我跟同伴说,这电影是不是只花了3天拍摄?他说,不至于吧,应该是4天……
缓口气说说这电影有多烂,买电影票看都嫌浪费纸张啊!就当为逝去的电影票缅怀
1.情节跳脱,毫无铺垫,剧情发展进程全靠脑补。
2.糟糕的后期配音,生硬的英文,分分钟出戏。
3.WYF的演技,跟同门比要差,可能做男一压力有点大?
4.每次闪回重复的时候脑袋都要炸了!建议下一部出惊悚片,精神病题材的。
5.剧组的打光是不是打酱油的?老徐黑出新色度,求婚的时候给WYF&WLK的镜头,上一秒脸黑的,下一秒白了,什么鬼啊?!这不算穿帮么。
6.老徐的妆面…真的没有得罪化妆师么?脸黑还涂颜色浅的色,嘴唇还干的发皱,黑眼圈也不遮一下
结束的时候我跟同伴说,这电影是不是只花了3天拍摄?他说,不至于吧,应该是4天……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