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黄信尧
主演: 庄益增 / 陈竹昇 / 戴立忍 / 张少怀 / 陈以文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语言: 闽南语 /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7-10-13(中国台湾) / 2017-06-29(台北电影节)
片长: 102分钟
又名: The Great Buddha+
《大佛普拉斯》这个名字念起来很像是什么!?是不是很像《大佛plus》。
这是因为导演之前拍过一部短片叫《大佛》,有了资金去运作一部长片之后,就把长片的名字叫做《大佛普拉斯》。
故事的主角是两个社会的底底底层的人物,一位叫菜埔,帮大佛工厂守门,美名其曰夜间警卫人员。
一位叫肚财,捡破铜烂铁为生,美名其曰资源回收员。
他们就像人间抛弃的两个异类,异类和异类之间相互依靠,变成了好哥们。
他们两人最自由的是人间喧闹过去之后,在夜深人静之时,肚财去到菜埔的守卫室,两人看一些肚财捡来的黄色杂志,还有一些觉得可以消遣的“垃圾”为生活的滋润。
在某日,肚财没有电视节目下不了饭,于是决定让菜埔把老板车上的行车记录仪拿下来,两人开始看起来别人的行车记录视频。
起初只是听到一些激情聊天的片段,两人像打开了一个彩色的想象空间,开始欲罢不能,把老板的行车记录仪都拷在电脑上。
从此之后杂志也不看了,电视也不开了,下饭最好的方式就是看老板的行车记录视频。
但此后他们在看的过程中,却发现了菜埔老板不为人知的一面,那就是老板居然是秃头,原来他一直是戴着假发。
当然,这只是前菜,真正的惊天秘密是,行车记录仪拍下了老板杀掉前任的所有记录,包括在杀死前任过程中用力过猛,把自己的假发甩掉了。
于是,菜埔和肚财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中。
《大佛普拉斯》除了主线以外,还放置了很多闲笔。所谓的闲笔,就是讲述故事主线之外的很多小插曲,用来润色影片的主题。
比如认肚财做为唯一朋友的释迦,比如肚财被抓的那一段,比如肚财遇到要自杀的胖子等等。
这些都意味着一个主题——阶级。
影片中的黑白和色彩的对比,是一个重要的影射,电影的旁白也提到:“有钱的人生是彩色的,贫穷的人生是黑白的。”
《大佛普拉斯》的影片几乎都是黑白画面,也借此说明电影是从贫穷阶级的视角,去审视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
而到了菜埔和肚财看行车记录视频时,则变成了有钱人的视角,也就是彩色视角去观看这个魔幻的社会。
比如戴立忍饰演的启文老板,和小妹妹开车进入创意车位酒店时,各种眼花缭乱的星点,在肚财和菜埔眼里,就像做梦一样的感觉。
片中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就是说到超市收营员的机车,是粉红色的,于是给了一个颜色。
表面上看来是起到搞笑作用,但实则从这个画面能看到,这是这一群阶级的人们,唯一能在这个社会苦中作乐的闪光点。
影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搞笑桥段,比如肚财对菜埔说:“你老板叫Kevin(洋气),我只能叫肚财(土)。”
这些刻意调侃自己的桥段,把自己身份放得很低,让观众在笑出来的背后,带着一种酸楚,同样身而为人,为何阶级的差距就如此之大。
此外,整部电影用了很长的篇幅,让我们普通观众慢慢的融入到他们的视角,用了很多和主线无关的事件,去让观众真正体会到他们生活的现状。
之后再把启文杀人事件展露到肚财和菜埔眼前,此时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他们看到杀人案件,不是去报警,不是去抓住启文。
而是选择了去算命,去保平安这样荒谬的做法。
因为在他们的视角,没有所谓的梦想,尊严,更没有什么公平和正义。
对于他们来说,看到上层阶级的恶,就等于给自己判了刑,为自己减刑的方法,就是祈祷这个恶不要来找到他们。
而最后两位主角的命运,依然没办法通过这个秘密而改变,反而真正的让自己陷入了险境。
影片虽然没有明说菜埔的真正死因,但是暗喻已经十分明显,肚财在片中没有喝过酒,也不嗜酒,说他是酒驾出的车祸俨然不是事实。
但更重要的是,谁又去管一个捡破铜烂铁的人的死活呢?!
这个时候不要以为结局有反转,认为菜埔会因为好友的死,而变成了正义的化身,去揭发他老板启文的恶行等等。
相反,菜埔想到了自己病重的母亲,他想要在自己出“意外”之前,把母亲安顿好。本来想托付给那买眼镜的叔,但没料却被叔反将一军。
讽刺的是启文接下了菜埔的烂摊子,因为他了解花一点钱收买一个胆小如鼠的人,总好过花大价钱和风险去干掉他。
影片最后的大佛隐喻也很深,大佛在影片中没有一处不是讽刺。
原本佛祖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但最后却变成了有心人眼里操控权欲的工具,尤其是在大佛完成的时候,佛法会的人去验收,之后变成了互黑的争斗大会,每个人看似心平气和,但实则暗流涌动。
又比如启文在大佛的眼皮底下,亲手干掉了叶女士,讽刺的程度可想而知,一位制作大佛的虔诚艺术家,居然在自己制作的大佛前,杀掉了叶女士,还把叶女士的尸体放入大佛里面,这胆子也是够大的。
之后一场台风,像报应一般,把整个制作大佛的工厂吹得东倒西歪,无法修复。
最后的佛法大会,大佛也显灵一般发挥他的功能,去揭露启文的罪行。影片此时戛然而止,但观众心里已经清楚故事的结局。
结局上虽然有一种:“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不到”的感觉。但这只是结尾的表层含义,结尾更深的寓意,是敲醒做佛法会的人,敲醒观众,敲醒世人。
就算之后佛法会的人没有开佛验尸,甚至是佛里面根本就没有尸体,但大佛的“警钟”,着实在点醒人们,关怀和爱,不要只是嘴上念念,要用行动去实现。
本次金马奖的两大黑马,一是《血观音》,另一部就是这个《大佛普拉斯》。
两部电影因为你懂的原因,都绝无可能在大陆上映。
名字听上去有点怪,其实是因为导演黄信尧几年前拍过一部叫《大佛》的短片,因为大受好评,才有了这部102分钟的长片。导演其实也琢磨片名很久,甚至还想过《巨佛》之类的片名,但他想起拍《大佛》的时候正值iPhone6上市,其5.5寸版本命名为iPhone6 Plus,于是就灵机一动,把这部长片叫《大佛Plus》。
从故事角度来说,本片其实很简单——一个雕塑厂看大门的死宅,毫无社交,只有一个收破烂的朋友,两人完全没啥娱乐,最大的爱好就是看老板车里的行车记录仪。结果一看就出事了,看到老板杀情妇的镜头。这俩自然也不会落着什么好……
短片里紧紧围绕着“偷窥”这一元素,做足了悬疑和惊悚的气氛,是一部不错的悬疑小短片;但102分钟的长片显然不能这么搞了,何况作为一部电影,如果只有偷窥这一个噱头,显然撑不起来。
好在导演兼编剧的黄信尧很聪明,他在短片的基础上丰满了原来出现的三个角色,并藉由他们的人生与社会地位,构建起了这部《大佛普拉斯》。
保安菜埔和收破烂的肚财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艰难的赚钱,艰难的照顾家人,甚至艰难的过性生活(看破旧的黄色杂志打飞机)。影片里有一句对白,“有钱人的世界是彩色的”,这是两人看着行车记录仪里的老板夜夜笙歌,找不同的女人上床,而发自内心说出的感叹。
影片在影像上玩弄了一个小技巧——全片几乎都是黑白,只有行车记录仪的画面是彩色的。其实用黑白作为影片主色调,是导演的无奈之举——他因为投资有限,比如佛像在彩色里会暴露质感,不得已才牺牲了画面。
不过这也给影片披上了一层超现实的外衣。电影不厌其烦的出现菜埔和肚财吃饭的画面,但由于是黑白的画面,他俩吃的东西看上去更像是残羹冷饭,犹如垃圾桶里捡出来的一样,令人毫无食欲。这也反映出两人的社会地位——不就和垃圾一样么?
然后导演用了上帝视角,以自己配音作为旁白,去讲解整部电影。甚至在当中警察查肚财的段落里,还特地架设了第二机位,向观众解说。这种黑色幽默的手法进一步瓦解了影片的真实感,突出了荒诞的部分。
最荒诞的莫过于结尾了——大佛落成,一群高僧念经祈祷,而大佛里,老板杀死的情妇尸体却开始敲打大佛。有追究细节的观众会问了:关在里面那么久,即便没被砸死,也早就闷死了吧?
其实导演自己说过对这一幕的解读:你不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里面的叶女士,被封在大佛腹里,那一声声撞击,不就是我们自己发出的吗?
这一幕是我觉得全片最精彩,也最耐人寻味的段落之一。
这些得道高僧,看穿世界与宇宙,却无法消除大佛体内的欲望和业障。
而悲天悯人般洞察人类的大佛,却对着这些妖魔鬼怪的乱像沉默不语。人世间的狂风骤雨后,大佛最终断手断脚,垂头丧气般的落寞倒在瓦砾里。
这是电影极度隐喻的一幕,让人感叹,也让人伤感。
如果要和《血观音》做比较,本片在立意上比《血观音》高一些,去讲社会阶层的对立;故事的批判性两者恰好都有重叠,都讲述了血腥冷酷的资本家和权力对社会平民的玩弄。
但在影像风格、美术设计乃至剧本和对白安排上,《血观音》以其复杂、精致、华丽的程度,低成本的《大佛普拉斯》显然望尘莫及。而且,用旁白来交代剧情,作为一部电影来说,始终有点过于讨巧和省事。
但是两部都很优秀。现如今的台湾电影,在杨德昌去世、侯孝贤减产,李安高飞至好莱坞之后,艺术导演出现断档,商业片导演也青黄不接,一度让我以为台湾电影会如港产片一样没落。
但这两部电影在金马奖的大放异彩,令人发现台湾这批30-40岁的导演,已经逐渐崛起,成为宝岛电影事业的中流砥柱。在这个战狼精神漫天,虽远必诛的疯狂年代里,还有导演试图走进普通人的内心,去竭尽心血用影像语言纪录这个时代的不堪与荒唐,无论如何都是值得欣慰的。
用电影里导演最后说的那句话为结束吧:
虽然,现在已经是太空时代了,人类可以搭乘太空船到达月球。但却没办法看穿每个人心里的宇宙。
人,果然还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