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冯智恒
主演: 郑中基 / 胡子彤 / 陈汉娜 / 陶禧玲 / 周祉君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2021-06-10(中国香港)
片长: 106分钟
又名: Elisa's Day / 滄海遺愛 / 沧海遗爱
IMDb: tt14246504
我真的很想看郑中基演的正剧,比如大乐师就很喜欢。这部剧真的很一般呀,没有他我看不下去的,很多地方叙述得不好,有那么点意思但又不深刻。但因为我喜欢的演员,我有那么点爱屋及乌,想抛开批判,去看本剧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人生的悲剧究竟从何而来?
家道中落的富家女只要爱与陪伴,不要钱,她甘于贫穷的生活,她为了那一丝丝陪伴的温暖,什么都不考虑,什么都不要,她是一位极度浪漫主义者,没钱了都还要去看场电影,要不到十万就一分都不要,都被逼至极限了还拒绝妈妈承诺的生活费。她去做妓,也是因为想要丝丝温暖。这样追求爱的人像是海绵,没有给予丈夫理解,没有给予女儿陪伴,也没有给予戏院婆婆和戏院哥哥感激。在女主的角度来看,一切都很正常,但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来看,可以找到很多种方法让情况好一些,所以不能理解主角为什么要这样作,后面的惨剧也因此显得无病呻吟、不合常理,这也是本片败观众缘的很大原因。
混混小男人有责任感,重家庭,重承诺,每年生日要给女主过生日,老大说砍人给10万他就信。家庭要他给与陪伴,工作要他远去他乡,要么三个人饿死,要么忍痛离开,然而艰难抉择后也并没有保全小家庭。为什么他没有挣到钱呢?也许他寄了钱回家只是不够,也许是老大根本就没给他多少而混黑道也不容易退出。一个女人的悲剧如果是求爱不得的话,一个男人的悲剧可能就是无力去爱了。他愿意去承担,但生活不是凭意愿的,没有能力承担而强行承担的,最终也依旧承担不起。
毫无关系的路人甲,是一位事业顺风顺水的警察,虽然是孤儿,但有爱他的妈妈,他为何不成家立业?是恐惧自己没有能力创建美好的家庭吗?他因同情daisy几度失职,他怕她也成为孤儿,他在尽力保全她的家庭,但他不可能去控制两个人的想法和做法,最后他因亲手毁了这一切(自认为)而无法面对,他为什么不去收养daisy(不考虑单身男人不能收养小女孩的问题),因为他认为自己是罪犯,无法面对小女孩这个受害者,后来在口供室听到小女孩孤儿时的遭遇,他才明白他的畏惧造成了什么,这是他说他再也不会放手的原因。畏惧让人失去许多能够把握的幸福,但谁能如上帝视角般看清一切,战胜畏惧?
daisy是以上所有的悲剧的结果,但她也有悲剧的来源,那就是无知。她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不知道怎么生存,也不知道生存有什么意义。遇到戏院哥哥后,她说她不想运毒了,她有了生存的欲望。
daisy戒毒所归来,警察也因不再放弃这位可怜的小女孩而辞职了,他自我赎罪了,他给她戴上了发夹,这一刻有了美好的结局,而今后呢?命运的悲剧会顺应习惯而发生,还是会彻底消除?至少在这一刻,因为有了改变,而让今后有了希望。
曾经唱歌能比拼陈奕迅的郑中基,在拿到最佳男配角时,连续感谢刘伟强、刘德华等人对他的支持与鼓励,他放弃唱歌,开始由新人做起去演戏。
或许在他失意的人生阶段,去做一番全新的尝试和突破是值得的,可对于乐迷来说确实是一个损失。
星爷接班人的名头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很难再有更高的突破与成就。
从上一个《大乐师~为爱配乐》到这一个《遗爱》,郑中基越来越成熟,作品也越来越有思考有深度,可惜这次没有翻唱《深夜港湾》,不然就完美了。
说回遗爱,电影一个接一个的悲剧,由许多个社会问题所组成,充满了压抑与无奈。整部看完有点没抓住重点,也稍微有点平淡,这与诸多章节把剧情切得太碎有关。
这个题材不好拍,对节奏控制对流畅度要求很高,其实可以学学天水围的夜与雾,至少人物矛盾很突出。
十几年前有一对未成年的小情侣,父母离婚独居的他们没有大人照护又要养个孩子,经济拮据生活非常不易。男的文伟为赚钱接黑道任务砍人跑路,女的Elisa历经各种艰难抚养女儿迪诗。
原本若不是非要迪诗不可,或许他们两人的生活还不至于走到不可挽回的结局,既然选择留下孩子,却又无法给她应有的照顾和生活,多少有些不负责任,也为迪诗成年后孤苦无依的生活埋下了伏笔。
时任反黑警探的郑中基为了破案,对待文伟的老大暴力相加,还被人拍下影片名誉尽毁;而对待文伟时,却出于对他女儿的保护,最终放弃将其缉拿归案。
或许他不是个好警察,但绝对是个好人,还时不时帮忙照顾迪诗。长大后的迪诗同样踏上了迷途,贩毒被抓时说了句‘我从出生就有罪’,这是何等绝望的认知。
如果幼时郑中基能够收留迪诗,或许她的人生还能好一些,可他毕竟不是救世主。为何Elisa要选择放弃女儿,这才是最不理解的地方,无颜面对吗?哪怕自己心存死志,也要给女儿留一条生路啊。
当年选择无为而导致悲剧的郑中基,这一次为了救下迪诗,不被毒贩有机可乘,宁愿放弃了仅差几个月就退休的金饭碗。
不得不夸一下他的无私与爱护,迪诗未来的人生还很长,他给了希望和方向。如果他妥协放弃不作为,即便迪诗侥幸不死,也是下一个悲惨的松子。
故事分了几个章节,想走温情的路线,却又残酷的揭露了现实的残忍。
港片真的迷茫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折射着当下的现状。
还是单纯的说一说电影。
不知道为什么,故事中的人物,一点也同情不起来,感觉只是为了几句“颇有发声意义”的台词而强硬设计的角色。
陈汉娜,年纪轻轻就被“妈妈”,这究竟是年少无知还是什么?完全搞不懂。
既然做了“妈妈”,她其实还可以选择,但不行,圣母光环还是必须有的,得把孩子生下来。如此伟大,当然无可厚非。
但是,准备好当“妈妈”了吗?
好像没有。
此后,抱着孩子去找自己的妈妈,她自己的妈妈已经和别人结婚,准备离开香港。陈汉娜忽然就爆发了,你连英国的地址都不准备给我,我为什么要你施舍的生活费?
这个骨气,值得赞一个。如果你有能力做个负责任的妈妈的话。
一边是孩子,一边是尊严,你选择哪一个?
陈汉娜在自己的妈妈面前表现得很决绝,然而很快被现实piapia打脸。
靠出卖肉体维持生活,这难道就是对孩子负责任?
这诡异的逻辑,当真让人匪夷所思。
到了后来,自己杀人入狱,出狱后人间蒸发,她痛恨自己的妈妈抛弃了自己,但到最后,自己也一样抛弃了自己的女儿。原来,所谓的骨气,所谓的“你们都走了,只有我选择留下”也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在陈汉娜身上,看不到对责任的担当,一个没有责任担当的人,口中的冠冕堂皇看起来异常的可笑和荒唐。
当然,这是一个可悲的人物,我们可以把陈汉娜的悲剧归咎于社会,但是,任何问题都推给别人,好像也不太适合。
如果是这样,陈汉娜心中的红玫瑰大概永远不会来,她的白月光也只能是无谓的想像。
郑中基大概是“暖男”演傻了,故事里头继续“暖男”路线。
可是这个“暖男”,脑袋大概有大问题。
这一对年轻男女之间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有大问题,郑中基就是因为“从小是个孤儿”,所以这对小夫妻之间对“家庭”的执着,就一下子感动了他。
法律就在他这儿开了个口子。
如果,这个还可以原谅的话,那身为一个警察,坐视陈汉娜在电影院里“做生意”,这是个什么逻辑?
看着别人一路犯错,想着的不是纠正错误,而是一味的包庇和纵容,这个是“暖”?真是见了鬼了。
而此后,陈汉娜给了他一个耳光,从此以后对小孩子不闻不问,直到小孩子出了事。
这个警察严重有问题,不能升职太正常,谈不上悲哀。
而这个人更是有问题,脑子里的逻辑断了路。
如果,他从一开始就想真正的帮忙,那以他当时的身份和能力,完全可以让这对小夫妻过上更好的生活。可是,这个人的脑子坏掉了。
胡子彤的角色,其实也很有意思。
陈汉娜说她怀孕了,这货扭头就走。在陈汉娜失望的时候,这货又回来了,说卖了机车,以后好好养家。
就搞不懂了,非得让陈汉娜失望一下,然后再来一个表白,这样才有戏剧性不是?
一句承诺很容易,可是做到不容易。
这个不懂世事的小孩,懵懂的撞入了社会,天真的以为凭自己的热血,就能成就自己的梦想。
结果同样被现实piapia打脸。
这无力的挣扎,在冰冷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最为可笑的是小夫妻俩关于爱情的对话。
陈汉娜说不要钱,只要一家三口好好生活就行,也不知道陈汉娜在经历了那么多以后,哪来的自信说没有钱,一家三口就能好好生活。
而胡子彤就更有意思了,他当时信誓旦旦的承诺,发现实现起来很难。感觉自己一直在爱,而没有享受到被爱,所以去大陆的时候顺便享受一下被爱,这正常不过。
这鬼畜的逻辑,实在搞不明白。
最无辜的是孩子。
故事里头的所有人,都在信誓旦旦的说爱孩子。
但最后,没有人对这个孩子真正做了一点事儿。
社会的冷漠莫过于此。
所以,郑中基最后相当“潇洒”的交了警员证,这看起来莫名的讽刺,十几年的时间,只顾着自己自怨自艾,到最后表现出大义凛然,着实可笑。
或许,这本身就不是个“暖”的故事,它恶狠狠的揭露着虚伪。
就像故事的海报所说——看不见流泪的凶案,却嗅到社会的血腥。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