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有两条简单的线索,一是生活底下层的三个年轻人,都未考上大学。范冰冰饰演的南风在酒吧做歌女,陈柏霖饰演的丁波骑摩托做无证营运,他们的胖子朋友肥 皂像个跟屁虫。他们三个有各自的忧愁,电影里展现的除了生活的辛苦,便是与父母一辈的矛盾。这条线索并未比此前的《苹果》《红颜》甚至处女作《今年夏天》 更高明,仍是青春的暴躁、忧郁、不知如何是好。
范冰冰配合导演李玉的剧本,在片中将底下层女孩最江湖气,劲道最足的性格演出来,她满脸是血地吓傻一众男女混混的段落,把范爷的演技境界带到一个国中女演 员罕有的高度,她完全化入这个角色,这个角色也始终是范爷的勇敢浇灌成的。(这段精彩的戏还是各位自己看,自己做惊讶的体会吧。)她东京影后桂冠的质料, 虽不是纯清炉火造出来,但极老实而扎实。
影片另一条线索是张艾嘉饰演的常月琴,丧失亲人,丧失职业,“以前很幸福,什么都有……一下子什么都没有了”。她因为要将房子出租,与三个年轻人相遇、交 锋、融合。除了张艾嘉的表演,这个中年角色的故事也没有特别出彩之处,甚至不愿扔掉车祸中车子的设计,也与《功夫梦》撞车。(电影如今上映的版本与原先的 确定版本不同,张艾嘉的角色本来在电影开头就要出现,她在京剧团的位置被另一个演员顶替,她在剧团大闹一番,这样才有之后两个年轻人初见她时的沮丧。这一 段国内上映时被删掉了,否则这个角色将更饱满,更完整。)
倘电影仅仅如此,没有值得夸耀的。叫人敬佩导演的是,她将对生命、生存、死亡的深层考量纳入这两条故事线索的交汇处。常月琴被年轻人的活力感染后,与他们 一起去观音山,沿途望见汶川地震后的废墟,处处塌陷的楼房,大街空荡荡。电影时而插入地震时现场摄下的视频,时隔数年,照样震动人心。
这几个人的小命运在这等大灾难前,似是不值一提,就好比电影里南风一个同学说的“那么大的城市,我们算什么?”然而电影里却感觉到,常月琴丧失亲人的苦难 与年轻人所面临的困顿,并不比这大灾难轻松,反而是同等沉重的。在每个具体的人面前,生死苦难并不像国家机器宣传的那样要区分宏大与渺小,它们都将对人的 生命造成可怖的摧残。每一个“我们”真的算了什么,这世界才真的有重量。
几人游玩的观音山上有一座被毁弃的小庙,这是影片的题眼。 影片的宣传人员说,这电影中,因政策缘故,这极重要的元素却不能对观众做丝毫布告。片中,一个和尚来修葺庙身,重塑佛像,甚至将他师父的肉身佛也供在其 中。常月琴与年轻人们也加入进去,仿佛是要修补自己的生命。
这个和尚对常月琴说,师父还活着,他每日都与师父说话。常月琴得到一丝宽慰,她仿佛也还可以与死去的亲人对话,但她的执念却是“在一起”,这令她不愿在流连人世。年轻人无法理解这行径,在飞驰的火车货运车厢上面怅然若失——真是未知生,焉知死。
导演李玉终于真正触到审问生死这般终极的问题,这在国中电影,特别在是现下这丧失人味的影坛中,宝贵极了。但李玉没有足够的力量把握它。所以这种终极问题 的提出,导致电影行至末尾,气脉被割裂。如我刚才所提,末尾流于探讨的虚空。只好靠完全手持的生猛摄影风格来造可观的氛围——常常晃动过度,曝光过度、甚 或粗心而故意的虚焦。
李玉的心气与内心的反照使《观音山》得以脱离其他文艺片如煤气泄漏一般的无力与死气沉沉。第五代一直在做摧毁心灵的努力,处处弥散绝望的气息;第六代企图 在青春中重建一种心灵的神气,却常常是靡费的。那种由心底诞生的、坚不可摧的生存的力量,从生与死的探讨中是极可能得出的。我在《观音山》中是真诚地嗅到 了这一点力量。
(评分:7/10)
《观音山》Buddha Mountain (2011)
导演: 李玉
编剧: 李玉 / 方励
主演: 张艾嘉 / 范冰冰 / 陈柏霖 / 肥龙 / 方励
(以下文字将会涉及剧情,慎看!)
准确的说,我给《观音山》的评分是3星半。
直到肥皂喊出那句“迈克尔•杰克逊都死了,还买什么单啊!”我才搞明白这片名到底是什么意思。
观音山上有座观音庙,观音庙早就毁了,佛像也被掩埋在废墟之中,连金童玉女都成了独臂。这种场面与其说有些荒凉,更不如说有些可怖。电影中有 种方法叫以场景展示人物内心,比如主人公的家,基本就是主人公内心的形象化展示。干净整洁的卧室,就说明这个人内心也是很规律且安静的。杂乱不堪则是反 例。杀人狂的家却满是布娃娃,也就暗示他内心还是个小孩子。并不是什么太高深的东西,其实说出来也很通俗。
在本片中,观音山及观音庙也同样是角色内心的一种形象化暗示。在这里,则指的是信仰,或是寄托之类的。以庙或是佛像暗指人心,也是再恰当不 过,本就是宗教信仰相关的东西。庙毁了,佛像没了,几个主人公也都跟没魂一样,迷茫的混在这世上。到了后半段,开始捐钱建庙,为菩萨重塑金身,自然是拾起 信仰,重新树起希望。有了希望,人也就活得通透了,始终放不下死去儿子的常月琴也懂得什么叫无生无死了。一直不敢在一起的南风与丁波也敢爱在一起了。大 概,这就是导演在影片深处想说的一些事情吧。
所以说李玉的野心极大,一个看似迷茫青春的故事,却放了一个如此宏大的命题在其中。我们总说自己现在是活在一个信仰崩溃的时代,又何止年轻 人,所有人都活得无依无靠。不光是物质上,更是心中的虚无感。所以本片敢于把信仰和生死之类的话题拿出来说,确实需要十足勇气。因为这并不是一部电影能承 载的,影片讲得也过于概念化,尤其最后,只是靠几句模棱两可的话就解释一些,好像“孤独不是永远的,在一起才是永远。”难免显得轻了。导演说自己喜欢金基 德,我觉得很实在,都是形而上的东西。
当然,跳开上面所说的形而上的话题,只是单纯的将影片看成一部描写城市青年迷茫生活的电影也没什么问题。三个角色确实各自触及到了一些生活现 象,几个角色各有各自的问题。南风最大的问题是她始终没有一段靠得住的爱情,丁波对自己的感情也一直若即若离。丁波则纠结在事业与父亲之间,如何摆脱父亲 失败的阴影,成为一个能担当起爱情的男人。同样,常玉琴与肥皂也都各有各的困惑,几个困扰又孤独的个体,很自然就聚在一起,相互依靠并彼此疗伤。
不过,在《观音山》里,有个名字必须要注意,就是曾剑。娄烨的老搭档,《春风沉醉的夜晚》的剪辑加摄影,《夏宫》与《苹果》的剪辑。这回则是 《观音山》的摄影加剪辑,几乎所有人都在拿《观音山》与《春晚》做比,因为没法不比,摄影、剪辑、配乐都来自同一个团队,影像风格难免相似,都是手持摄影 的晃动镜头,也都有大段的抒情段落。手持带来的是真实感,也正好应和了影片焦躁和不安的主题。曾剑的特点是喜欢虚化环境,将观众的视觉重心集中在人物身 上。这是与贾樟柯之类的第六代完全相反的一种处理方式,贾樟柯他们更喜欢把人物放在环境中,大全景、远景的长镜头随处都是。这里没有孰优孰劣,就是不同的 世界观以及对应的影像风格。对人物的关注正好与娄烨的电影风格相符,他一直是一个个人情绪的导演,即使他执导了夏宫这种很话题性的电影,视点却依然集中在 个体上,他关注的是单个人的情绪。所以当这种影像风格移植到《观音山》,影片也很明显的变成了一部情绪化的电影,全片显现大量抒情的段落。
于是,在这部情绪化的电影里,如何将片中角色的情绪有效传达给观众,显然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让李玉和曾剑合作做这么一部情绪化的电影,本就 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印象中李玉一直是个写实型的导演,纪录片出道,作品更多关注的是社会现实与边缘人物,与娄烨的风花雪月,你情我爱的个人情绪电影完全 不同。在她以往的作品中,也总存在过于符号化的人物,片中人物的感情人为痕迹很重,人物行为也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回到《观音山》,有些遗憾的是张 艾嘉,起码在这部影片,她真的不如范冰冰的表现。张艾嘉的常月琴是个很奇怪的角色,丧子之痛没问题,痛苦的情绪也没问题,问题在于她的情绪很难传达并感染 观众。比如在儿子损毁的车中痛哭一场,由于之前完全没有足够情绪铺垫,角色在片中哭得死去活来,观众却很难被打动。之后学生送蛋糕一场更是尴尬之极。真实 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真实应该为观众所认同。
电影中的情绪,犹如吹起的气球,在最鼓胀的时候爆掉,才会收获最明显的效果。有个例子,就是蔡明亮的《爱情万岁》,片中的杨贵媚同样对着镜头 哭了几分钟,而且是一个长镜头,一直哭一直哭。这个镜头不但不会令人生厌,反而打动了许多人,并被不少人选作经典场景。同样是痛哭,她的痛哭就很感人,这 是因为之前的情节铺垫的到位,观众已经认同了角色的情感。而张艾嘉这个半路生插进来的角色,没多久就开始痛哭,则很难打动观众,此类情绪断裂的段落还有几 处,这样的处理也无疑削弱了影片的力量。至于原因,你可以归咎为剧作的情节不当,更多的,则是导演对此类情绪化电影的经验不足。
范冰冰在片中的表演确实很令人惊讶。虽然不是范冰冰黑,不过始终不是很喜欢她的表演,尤其在《麦田》里的念白,生硬且干瘪。但在这部《观音 山》,范冰冰绝对是最亮眼的演员,她演出了一股子狠劲,这是与这部情绪化电影最搭调的一个角色了。在其他的段落,也有很多闪光的细节,包括第一次去常月琴 家看房子那场,几处对白和表演更像是即兴发挥出来的,很有生活的味道。
汶川地震那段应该是片中最震撼的一段,果然来自生活的真实才是最有力量的。不过,这也是片中最怪的一段,很意外导演为什么要把这场戏加在这部 电影里。是想将她的信仰理念拉得更广一些么。始终觉得这段处理得太实了,一个很抒情的东西,太真实了,反而会破坏电影的气氛。就像常月琴消失在观音山中, 那才是神来之笔,生与死并不重要,导演故意留了个悬念给观众,也留了些思考给几个角色,并引出他们最后一场在火车上的若有所思。
虽然标题叫信仰的重建,却仍然觉得这是一部十足绝望的电影,到最后一刻,影片也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希望,哪怕是有了爱。最简单的一个例子,片中 一共有三场在火车上的戏,前两场都是意气风发,大吼着进隧道,又大吼着出了隧道,前方是越来越明亮。而到了结尾,几个人都没精打采的倚在车上。观众看到的 是隧道的光越来越远,人物逐渐被湮没在黑暗中,然后影片戛然而止,其中的情绪不言而喻。
尽管如此,这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只是还有着这样那样的遗憾罢了。最难忘的依然是Peyman Yazdanian的配乐,非常喜欢他音乐中传递出的那种虚无感。
················
附上两点:
1、范冰冰饰演的南风为典型的自毁型人格,她处理所有问题的方法都是搞死自己,吓死别人。无论是啤酒瓶砸脑袋强吻女流氓,还是爆饮白酒力挫她亲爹,再有卧轨试胆量惊煞陈柏霖。无一不是以摧残自己达到击垮别人的目的。
2、张艾嘉的两次自杀,第一次是为死而死,是无信仰的前提下对生命的了结,这里的死是尸体腐烂,灵魂破散的死,只为了告别痛苦。第二次则显然 是经过大师点化之后,信仰确立,为重逢而死,这时已不是自杀了,而是奔向另一个世界,与家人团聚,这也正好应和了之前所说的信仰论。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