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赵崇基
编剧: 陈建忠 / 赵崇基
主演: 古天乐 / 莫文蔚 / 黄奕 / 印小天 / 陈西贝 / 梁大维 / 黎耀祥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 中国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粤语
上映日期: 2010-12-31
片长: 108分钟
又名: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 人迹罕至的路
IMDb链接: tt1797547 文/公元1874
在电影院里的我,当故事发展到古天乐走到布满尘埃的小饭馆外,望向那片不再绿油油的农田发呆之时,我终于鼻尖酸酸的让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是一种隐忍表达情绪的方式,赵崇基在整部电影里都用一种极其隐忍的态度在讲述整个故事,而这份隐忍,换来的则是平淡的叙事下,真诚的打动人的内心。
赵崇基是我特别关注的港片导演之一,助他拿到金像奖最佳导演的《三个受伤的警察》曾被我选为1987-1997年间的十大佳片之一。他向来能利用一些较为尖钻的题材来探讨一些伦常问题,《最后判决》讲述一桩强暴妓女的神父的案件,《天有眼》则是一个利用小说情节杀掉世上罪人的故事,2007年无线四虎重聚的《兄弟》则用黑帮片的壳来讲述家族的传承。
由于有着同类型《忘不了》的珠玉在前,再加上本片的监制就是《忘不了》的导演尔冬升,因此让我很担心本片会走着《忘不了》的套路。而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本片并没有如此的去复制《忘不了》,尽管两部电影都是以一场意外的车祸而展开,但前者围绕在张柏芝这个遗孀,在丈夫遭受车祸后所面临的生活困境上做文章;而《一路有你》,则把故事的重点放在了撞死他人的司机古天乐身上,以他在这场车祸后,如何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以及如何对待感情、赎罪这个层面上。
一个男人开车出车祸,撞死一个孕妇的丈夫,然后和自己相爱八年的女朋友分手,爱上这个单身妈妈,这个初听上去非常雷人的知音体故事,使我非常担心本片会沦为《和我的前妻谈恋爱》《爱得起》等同类雷人故事电影那样,但赵崇基果然有着水准,他把一些本会雷人、让观众出戏的段落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全片几处在关键剧情点上的留白,都比把故事说死了要强。尤其是对结局的处理更是上乘,让整部电影留下了韵味十足的遐想空间。
古天乐扮演的角色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人物,他和他所开的卡车连接起了中港两地的两个家庭。十年前看古天乐的《甜言蜜语》的时候,这部同样是赵崇基的作品,让我过去好几次看到那个残酷的结局的时候都哭得死去活来;十年后的《一路有你》,赵崇基不再试图让人催泪,反倒是用淡淡的笔法勾勒出一道开解伤痛的画卷。一个导演,在时间的磨砺里所造就的变化,从两部电影可见一斑。
十年间,古天乐的演技进化有目共睹,当初不谙世事的屋村少年,也变成了有担当有力量的卡车司机。出事后的白发,发抖的双手,面对不知情的黄奕那复杂的眼神,均相当到位。现在古天乐一年接片不少,大多是捞钱的商业制作,我是多么的希望他能够尽量出演《一路有你》这样文艺范儿的作品啊,重现过去在《柔道龙虎榜》《以和为贵》《生日快乐》里的模样。
而在演员上,最令我惊喜的是黄奕,这样一个几乎没有演技可言的演员,在《一路有你》里发挥得不错,切菜炒菜等居家上的熟络,显然是黄奕用心体验过角色的;扶着自行车和灯箱艰难踱步的姿态,亦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可以练就。再加上影片里几层身份的转换,从失去丈夫的孕妇,到独自支撑饭馆的艰难,再到单身妈妈的坚强,以及进城打工妇女的朴实,《一路有你》足可成为黄奕演技生涯的代表作品。相对而言,莫文蔚的角色发挥甚少,中规中矩,倒没有太多值得说道的地方。
《一路有你》再对照过去的港片,颇有一些时代变迁的沧桑感。过去描述中港关系的电影里,内地无外乎贫穷、弱智、搞笑,尤以郑裕玲的表姐你好野系列和周星驰的《赌圣》系列等为主;又或者像《甜蜜蜜》这样,内地人到香港淘金,最终在异国落寞度日;而如今的《一路有你》,变成了香港人在大陆挣钱,而来自大陆的黄奕真诚、善良、坚强,香港的莫文蔚却市侩、势利、略有些自私。穿梭于中港两地的古天乐最终放弃了香港,选择了大陆,在广州迎来了他人生新的生活;留在香港的莫文蔚却在漫天的名片里,怅然若失。回归十三年,赵崇基似乎在用这部《一路有你》,重新解读中港两地。
文/满囤儿
《一路有你》秉承了香港小成本文艺片一贯的水准,在故事情节上中规中矩,在生活细节上还原得比较真实,几位主演的表现也比较令人满意。虽然有些观众表示片中的情感困惑让人非常纠结,但是全片给人十分诚恳的感觉,让人体会到了温情满满。由于监制尔冬升和导演赵崇基都是很有资历的香港影人,于是影片对于香港部分的展现和对内地部分的展现,水准不一。影片对港人生存状况和心态的捕捉非常准确,让人感到很真实,而对内地角色的心态和生存状况的捕捉就给人比较别扭的感觉,或者说比较“脸谱化”。
有观众总结,本片给其最深的印象就是揭露了“女人爱钱,男人好色”这一血淋淋的现实。虽然这样说有失偏颇,但是从影片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份体悟仍旧是自然而然生发出来的。影片中只是涉及到了内地的局部,在内地的一些大城市里,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心理,其实与片中以古天乐和莫文蔚为代表的港人还是有好几分相似的。抛开比较和谐的表述,我们从影片中对港人的描绘,也同样可以看到生存在内地大城市中的我们。
女人爱钱,还是随时需要满足?
莫文蔚这次演的角色并不是跨国公司的中层领导之类的女强人,但是她在生活中和事业上对自己的要求,与那些已经成功的女强人无异。这其实就是一个“已经做到”和“正在努力做到”的区别,一个是现在,一个是未来。莫文蔚赋予了这个普通房产业务员强大的职场女性气场,并没有脱离生活的实际。仔细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女性,其实无论现有职位的大小,现有收入的高低,她们对于物质的追求都是一样的高调,只是有的人不加遮掩,有的人羞于表达而已。影片中为了营造戏剧冲突,便选择了莫文蔚的性格属于那种不加遮掩的前者。她通过对内心想法和欲望的直接表达,让观众清楚地认识到了现实。
“如果自己能够嫁给一个爱自己的富二代,不愁穿,不愁吃,过着如此天上人间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如今上网随便浏览一下,这样为拜金女正名的言辞随处可见,并且大多出自女作者笔下。她们不仅追求物质,还追求自由表达的权利。在她们的理论中,现在的世道是没有“好男人”的,就算有还不错的男人,也会渐渐达不到自己的需求。以本片为例。古天乐绝对是传统婚姻观念中的“好男人”。不仅辛辛苦苦赚钱养家,还会为老婆烧一手好菜,家里的家务活也基本上全部自己打理,同时还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帅气的外表。对于女孩子而言,这样的好男人真的是一个很标准的老公。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拜金拜到骨髓里的某些女孩子,你问她择偶标准,她也会认认真真地给你数出如上几条。可是比较自抽的是,当两人世界遇到经济问题的时候,在古天乐希望能够给黄奕更多的经济援助与莫文蔚希望购买小区楼房的愿望发生冲突的时候,那些好男人的标准一切都变成了浮云。
“楼换楼,才能够越住越大嘛。”“我用我那个Gucci,再加上几千块,换了一个限量版。”编剧只给莫文蔚设计了短短的几句台词,就足以将这个典型角色的典型心态给揭示了出来。由此可见,女人其实并不爱钱,她们爱的是在有需要的时候,便有足够的钱。她们需要的是一步步的满足。优秀的个人品质对于她们而言,只是起点,不是终点。因此说,六成大学女生所追求的“富二代”,也不过是一个起点而已,如果不能满足她们“越住越大”和“换限量版”的这种逐渐成长的欲望,再富有在优秀都是浮云。
男人好色,还是渴望一种安逸?
古天乐这个角色从品质上讲是很优秀的,也算得上是传统中国好男人的标准。他勤奋努力、有责任心,也很会照顾人。可惜的是,他还有传统男人最大的弱点,就是野心不大,并且渴望安逸。在出现事故之前,古天乐开着车,吃着德芙巧克力,打听着有什么可以既经济实惠又能够品尝美味的小饭馆。突然间,横穿国道的印小天就将其一生的悠闲给毁掉了。这打击,简直比马邦德的遭遇还无辜。从此之后,古天乐的角色不仅要承受经济和家庭上的压力,还要承担心灵负罪感的煎熬。他经过几次经过黄奕的餐馆,又多次去照顾其生意,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减轻这份心理上的煎熬。
终于,影片按照观众最猎奇的方向发展。古天乐对小女人黄奕产生了好感,并放弃了咄咄逼人的莫文蔚。男人好色,还真是一点儿都不假。古天乐这不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对另一个小女人日久生情了么?那为啥这香港男人就这么喜欢跟内地小女人日久生情呢?类似的故事在其它影视作品,以及在现实生活中,都不是一件两件的哈。影片稍微给了一些铺垫。在意外之前,印小天和黄奕的状况,就是一种很平和的家庭,有点儿小事业,又即将有孩子,是一个平稳的道路。而事故之后,古天乐来带黄奕的餐馆的时候,也看到了她在自己的菜园子里收菜的那种生产生活方式。古天乐在香港的时候,也曾经表示更愿意购买和居住在一个能够观海但是交通不便的村屋里。可以说,古天乐的一种生活态度,便是对安逸的向往。黄奕的设定虽然并不是很符合内地的真实情况,但是在影片里确实是一个安逸生活的代表(或称为象征)。
很显然,古天乐是香港一个庞大群体的写照,他们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但是为了维持这样的一个状态却需要付出太多太多的辛苦。有的人愿意将辛苦再升级以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准,而更多的人则是有苦难言,从心底里生发出了对安逸生活的强烈渴望。当有了这样一个触媒的时候,他们往往便难以自制了。
女人爱钱,男人好色,也许只是表现出来的行为和结果,对港人生存状态有细微观察和感悟的尔冬升和赵崇基,可不仅仅只是还原一些表层就罢休的人。他们用台词、角色的动作,甚至构图上小手段(比如频繁出现的镜子反射营造的隔膜和不安),以电影化的手法,剖析了一下港人的典型心态。
编剧: 陈建忠 / 赵崇基
主演: 古天乐 / 莫文蔚 / 黄奕 / 印小天 / 陈西贝 / 梁大维 / 黎耀祥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 中国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粤语
上映日期: 2010-12-31
片长: 108分钟
又名: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 人迹罕至的路
IMDb链接: tt1797547 文/公元1874
在电影院里的我,当故事发展到古天乐走到布满尘埃的小饭馆外,望向那片不再绿油油的农田发呆之时,我终于鼻尖酸酸的让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是一种隐忍表达情绪的方式,赵崇基在整部电影里都用一种极其隐忍的态度在讲述整个故事,而这份隐忍,换来的则是平淡的叙事下,真诚的打动人的内心。
赵崇基是我特别关注的港片导演之一,助他拿到金像奖最佳导演的《三个受伤的警察》曾被我选为1987-1997年间的十大佳片之一。他向来能利用一些较为尖钻的题材来探讨一些伦常问题,《最后判决》讲述一桩强暴妓女的神父的案件,《天有眼》则是一个利用小说情节杀掉世上罪人的故事,2007年无线四虎重聚的《兄弟》则用黑帮片的壳来讲述家族的传承。
由于有着同类型《忘不了》的珠玉在前,再加上本片的监制就是《忘不了》的导演尔冬升,因此让我很担心本片会走着《忘不了》的套路。而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本片并没有如此的去复制《忘不了》,尽管两部电影都是以一场意外的车祸而展开,但前者围绕在张柏芝这个遗孀,在丈夫遭受车祸后所面临的生活困境上做文章;而《一路有你》,则把故事的重点放在了撞死他人的司机古天乐身上,以他在这场车祸后,如何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以及如何对待感情、赎罪这个层面上。
一个男人开车出车祸,撞死一个孕妇的丈夫,然后和自己相爱八年的女朋友分手,爱上这个单身妈妈,这个初听上去非常雷人的知音体故事,使我非常担心本片会沦为《和我的前妻谈恋爱》《爱得起》等同类雷人故事电影那样,但赵崇基果然有着水准,他把一些本会雷人、让观众出戏的段落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全片几处在关键剧情点上的留白,都比把故事说死了要强。尤其是对结局的处理更是上乘,让整部电影留下了韵味十足的遐想空间。
古天乐扮演的角色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人物,他和他所开的卡车连接起了中港两地的两个家庭。十年前看古天乐的《甜言蜜语》的时候,这部同样是赵崇基的作品,让我过去好几次看到那个残酷的结局的时候都哭得死去活来;十年后的《一路有你》,赵崇基不再试图让人催泪,反倒是用淡淡的笔法勾勒出一道开解伤痛的画卷。一个导演,在时间的磨砺里所造就的变化,从两部电影可见一斑。
十年间,古天乐的演技进化有目共睹,当初不谙世事的屋村少年,也变成了有担当有力量的卡车司机。出事后的白发,发抖的双手,面对不知情的黄奕那复杂的眼神,均相当到位。现在古天乐一年接片不少,大多是捞钱的商业制作,我是多么的希望他能够尽量出演《一路有你》这样文艺范儿的作品啊,重现过去在《柔道龙虎榜》《以和为贵》《生日快乐》里的模样。
而在演员上,最令我惊喜的是黄奕,这样一个几乎没有演技可言的演员,在《一路有你》里发挥得不错,切菜炒菜等居家上的熟络,显然是黄奕用心体验过角色的;扶着自行车和灯箱艰难踱步的姿态,亦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可以练就。再加上影片里几层身份的转换,从失去丈夫的孕妇,到独自支撑饭馆的艰难,再到单身妈妈的坚强,以及进城打工妇女的朴实,《一路有你》足可成为黄奕演技生涯的代表作品。相对而言,莫文蔚的角色发挥甚少,中规中矩,倒没有太多值得说道的地方。
《一路有你》再对照过去的港片,颇有一些时代变迁的沧桑感。过去描述中港关系的电影里,内地无外乎贫穷、弱智、搞笑,尤以郑裕玲的表姐你好野系列和周星驰的《赌圣》系列等为主;又或者像《甜蜜蜜》这样,内地人到香港淘金,最终在异国落寞度日;而如今的《一路有你》,变成了香港人在大陆挣钱,而来自大陆的黄奕真诚、善良、坚强,香港的莫文蔚却市侩、势利、略有些自私。穿梭于中港两地的古天乐最终放弃了香港,选择了大陆,在广州迎来了他人生新的生活;留在香港的莫文蔚却在漫天的名片里,怅然若失。回归十三年,赵崇基似乎在用这部《一路有你》,重新解读中港两地。
文/满囤儿
《一路有你》秉承了香港小成本文艺片一贯的水准,在故事情节上中规中矩,在生活细节上还原得比较真实,几位主演的表现也比较令人满意。虽然有些观众表示片中的情感困惑让人非常纠结,但是全片给人十分诚恳的感觉,让人体会到了温情满满。由于监制尔冬升和导演赵崇基都是很有资历的香港影人,于是影片对于香港部分的展现和对内地部分的展现,水准不一。影片对港人生存状况和心态的捕捉非常准确,让人感到很真实,而对内地角色的心态和生存状况的捕捉就给人比较别扭的感觉,或者说比较“脸谱化”。
有观众总结,本片给其最深的印象就是揭露了“女人爱钱,男人好色”这一血淋淋的现实。虽然这样说有失偏颇,但是从影片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份体悟仍旧是自然而然生发出来的。影片中只是涉及到了内地的局部,在内地的一些大城市里,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心理,其实与片中以古天乐和莫文蔚为代表的港人还是有好几分相似的。抛开比较和谐的表述,我们从影片中对港人的描绘,也同样可以看到生存在内地大城市中的我们。
女人爱钱,还是随时需要满足?
莫文蔚这次演的角色并不是跨国公司的中层领导之类的女强人,但是她在生活中和事业上对自己的要求,与那些已经成功的女强人无异。这其实就是一个“已经做到”和“正在努力做到”的区别,一个是现在,一个是未来。莫文蔚赋予了这个普通房产业务员强大的职场女性气场,并没有脱离生活的实际。仔细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女性,其实无论现有职位的大小,现有收入的高低,她们对于物质的追求都是一样的高调,只是有的人不加遮掩,有的人羞于表达而已。影片中为了营造戏剧冲突,便选择了莫文蔚的性格属于那种不加遮掩的前者。她通过对内心想法和欲望的直接表达,让观众清楚地认识到了现实。
“如果自己能够嫁给一个爱自己的富二代,不愁穿,不愁吃,过着如此天上人间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如今上网随便浏览一下,这样为拜金女正名的言辞随处可见,并且大多出自女作者笔下。她们不仅追求物质,还追求自由表达的权利。在她们的理论中,现在的世道是没有“好男人”的,就算有还不错的男人,也会渐渐达不到自己的需求。以本片为例。古天乐绝对是传统婚姻观念中的“好男人”。不仅辛辛苦苦赚钱养家,还会为老婆烧一手好菜,家里的家务活也基本上全部自己打理,同时还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帅气的外表。对于女孩子而言,这样的好男人真的是一个很标准的老公。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拜金拜到骨髓里的某些女孩子,你问她择偶标准,她也会认认真真地给你数出如上几条。可是比较自抽的是,当两人世界遇到经济问题的时候,在古天乐希望能够给黄奕更多的经济援助与莫文蔚希望购买小区楼房的愿望发生冲突的时候,那些好男人的标准一切都变成了浮云。
“楼换楼,才能够越住越大嘛。”“我用我那个Gucci,再加上几千块,换了一个限量版。”编剧只给莫文蔚设计了短短的几句台词,就足以将这个典型角色的典型心态给揭示了出来。由此可见,女人其实并不爱钱,她们爱的是在有需要的时候,便有足够的钱。她们需要的是一步步的满足。优秀的个人品质对于她们而言,只是起点,不是终点。因此说,六成大学女生所追求的“富二代”,也不过是一个起点而已,如果不能满足她们“越住越大”和“换限量版”的这种逐渐成长的欲望,再富有在优秀都是浮云。
男人好色,还是渴望一种安逸?
古天乐这个角色从品质上讲是很优秀的,也算得上是传统中国好男人的标准。他勤奋努力、有责任心,也很会照顾人。可惜的是,他还有传统男人最大的弱点,就是野心不大,并且渴望安逸。在出现事故之前,古天乐开着车,吃着德芙巧克力,打听着有什么可以既经济实惠又能够品尝美味的小饭馆。突然间,横穿国道的印小天就将其一生的悠闲给毁掉了。这打击,简直比马邦德的遭遇还无辜。从此之后,古天乐的角色不仅要承受经济和家庭上的压力,还要承担心灵负罪感的煎熬。他经过几次经过黄奕的餐馆,又多次去照顾其生意,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减轻这份心理上的煎熬。
终于,影片按照观众最猎奇的方向发展。古天乐对小女人黄奕产生了好感,并放弃了咄咄逼人的莫文蔚。男人好色,还真是一点儿都不假。古天乐这不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对另一个小女人日久生情了么?那为啥这香港男人就这么喜欢跟内地小女人日久生情呢?类似的故事在其它影视作品,以及在现实生活中,都不是一件两件的哈。影片稍微给了一些铺垫。在意外之前,印小天和黄奕的状况,就是一种很平和的家庭,有点儿小事业,又即将有孩子,是一个平稳的道路。而事故之后,古天乐来带黄奕的餐馆的时候,也看到了她在自己的菜园子里收菜的那种生产生活方式。古天乐在香港的时候,也曾经表示更愿意购买和居住在一个能够观海但是交通不便的村屋里。可以说,古天乐的一种生活态度,便是对安逸的向往。黄奕的设定虽然并不是很符合内地的真实情况,但是在影片里确实是一个安逸生活的代表(或称为象征)。
很显然,古天乐是香港一个庞大群体的写照,他们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但是为了维持这样的一个状态却需要付出太多太多的辛苦。有的人愿意将辛苦再升级以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准,而更多的人则是有苦难言,从心底里生发出了对安逸生活的强烈渴望。当有了这样一个触媒的时候,他们往往便难以自制了。
女人爱钱,男人好色,也许只是表现出来的行为和结果,对港人生存状态有细微观察和感悟的尔冬升和赵崇基,可不仅仅只是还原一些表层就罢休的人。他们用台词、角色的动作,甚至构图上小手段(比如频繁出现的镜子反射营造的隔膜和不安),以电影化的手法,剖析了一下港人的典型心态。
你真地伤不起!
居然还会吟诗“相逢好似曾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最后不惜以身相许、倒插门兼回归大陆田园生活……太纯情了太纯情了!还有没有薰衣草田啊?受不了~~
那些个台词也是。或者反其道,偶尔爆个冷门:
——很痛很痛!(黄奕)
——放松放松!(古天使)
好吧,我是淫者见淫,其实只是古在给黄揉脚,但是一口汽水还是差点呛出三排远。歹势啦,前排的MM!
本来决定对国产片放低标准,更加宽容一点。后来发现,这一来就得把标准放到地上去……
本片似乎没有什么编剧工作技术含量。故事老套是其次,旧瓶也能装新酒。关键没有多少现代气息,搁90年代、80年代都差不多。当然,再往前60年代还没开放,人香港司机还没有入关拉货,谁也撞不死谁就不算了。但是整部电影几乎没有现当代生活的痕迹(有意架空历史?),老套就真的只剩老套了。即使有莫文蔚买不起房的情节,但那是人香港的事,香港房价高是从来就有,所以也不作数。其它开小餐馆的设定改革开放前后都有,为生孩子挣奶粉钱也中外皆然,诸如此类。导致观众没有代入感,好象在看一出80年代的农村言情片,无端端走入时光隧道倒退30年。
你说一普通路边小店,能拥有大帅哥老板一个、大美女伙计一双的绝佳基因,就没人感到奇怪吗?单说等到酱油帅哥一死,两美女艰难支撑饭馆,我的脑海中立即跳出恶霸欺凌弱女子的若干戏码来。好在,导演很理解我,包工头立马上门催债了!而且一来就是一伙!正在摩拳擦掌准备看好戏开锣,结果美女老板娘一句话给摆平了“欠债我还。”——你妹啊,内泄了!编剧是干什么吃的?包工头都他妈变妇联干部了?
还好,导演很体贴我,迅速祭出小叔子这把杀手锏:非主流青年来抢钱了!虽然,小叔子和嫂子恐怕整不出什么花活,好歹也能热闹一下气氛。该青年果然出手不凡,一进门就杀气腾腾,一副人挡杀人神挡弑神的架势,眼看高潮就要COMING。该青年咬酒瓶盖了!又抢钱了!推搡弱女子了!还要打人了!!弱女子泪光盈盈楚楚可怜了!!!
关键时刻,英雄终于出场!古惑仔,哦不对古天乐挺脸而出、为民妇申冤!可是该青年毫不口软破口大骂口活一流,火花四溅、一点就燃!
就在此时,众香港司机群起而立,众酱油食客也群起而立(擦,关你们啥事?哪那么多有觉悟的群众,估计都学过先进的性教育),在古仔后面站成一排,齐刷刷用愤怒地眼神瞄准小叔子,发射精神原子弹——这造型!须叔老眼昏花,好象是“工人阶级站起来了”神马的?
打那之后,情节迅速一路下滑,小叔子RUA了,坏蛋跑了,打戏没了。果然是围观改变人生,劳动人民战胜了一切困难。
可是可是,我的恶霸呢?调戏美女呢?无耻奸笑呢?动手动脚呢?!导演全剪哪去了?
总菊,总菊,这可是货柜车司机啊,你真地剪不起!
最关键是,那么些个铺垫怎么都没了影?包工头也偃旗息鼓了,小叔子也不来骚扰餐馆了,小店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了个去!
剧情松散,光靠三个演员,有点撑不起全片。这倒不能怪演员。
不知道是不是我多心,黄奕一出声就很不衬戏,有点像某娃娃音,和刚适应张柏芝的粗嗓子时差不多。是不是该再练练台词?但是她的相貌还是很漂亮的,宜古宜今。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最后红衣造型让我想起《王的男人》。如果她演点古装淑嫔什么的,应该还不错。并且,还能控制住蠢蠢欲动的琼瑶戏本能,多少表现出“其实,我是一个演员”的存在感。比那个啥3-1B《叶问前传》强多了!(有图为证——http://www.douban.co m/photos/photo/62016 0629/)
镜头赛飞刀,刀刀催人老。这次我才发现,莫文蔚真该感谢老徐,《杜拉拉》把她拍得多精致。经典一高端白骨精!到这部就实在显老,渐渐一个中年大妈的轮廓就浮现出来了。按说我们不能对她这么残酷,须叔又一直欣赏她,那只好说摄影大哥太不给力,总把她的缺点放大给观众看……
最可怕的是,这片子里还有黄奕。虽说出道很久了,可是一拉特写,黄奕还是雪白粉嫩、肤光晶莹,连颈纹都很淡,莫姐就杯具了。
古天乐早年也以360°无死角著称,那叫帅得一个天翻地覆、一塌糊涂。现在……现在虽然死不死角不好说,但是脸皮太僵硬,严重影响了情绪表达。而且变本加厉地晒得黢黑,在高光下呈现出油亮的红褐色,几乎不用化妆就可以扮关公公。。。特别是几场和黄奕的对手戏,两人几乎脸贴脸,一个煞白一个枣红,对比极刺激,太有想象空间了!
你说他有演技吧,还真有点,那眼泪飕飕地。可再要细说吧,跟剧情一样,各种不合理……
这样一部新农村生活片,搁贺岁前期,是想打温情牌吧?估计有点难。肇事司机都得嫁给死者家属这种新编故事会也有人信。放情人节不好吗?反正恋爱中的傻子看啥都是粉红的。
总之电影不难看,但要忍着几处不耐烦;有点好笑,但多半是须叔笑点低;看完会有小感动,好吧这就够了。。。
居然还会吟诗“相逢好似曾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最后不惜以身相许、倒插门兼回归大陆田园生活……太纯情了太纯情了!还有没有薰衣草田啊?受不了~~
那些个台词也是。或者反其道,偶尔爆个冷门:
——很痛很痛!(黄奕)
——放松放松!(古天使)
好吧,我是淫者见淫,其实只是古在给黄揉脚,但是一口汽水还是差点呛出三排远。歹势啦,前排的MM!
本来决定对国产片放低标准,更加宽容一点。后来发现,这一来就得把标准放到地上去……
本片似乎没有什么编剧工作技术含量。故事老套是其次,旧瓶也能装新酒。关键没有多少现代气息,搁90年代、80年代都差不多。当然,再往前60年代还没开放,人香港司机还没有入关拉货,谁也撞不死谁就不算了。但是整部电影几乎没有现当代生活的痕迹(有意架空历史?),老套就真的只剩老套了。即使有莫文蔚买不起房的情节,但那是人香港的事,香港房价高是从来就有,所以也不作数。其它开小餐馆的设定改革开放前后都有,为生孩子挣奶粉钱也中外皆然,诸如此类。导致观众没有代入感,好象在看一出80年代的农村言情片,无端端走入时光隧道倒退30年。
你说一普通路边小店,能拥有大帅哥老板一个、大美女伙计一双的绝佳基因,就没人感到奇怪吗?单说等到酱油帅哥一死,两美女艰难支撑饭馆,我的脑海中立即跳出恶霸欺凌弱女子的若干戏码来。好在,导演很理解我,包工头立马上门催债了!而且一来就是一伙!正在摩拳擦掌准备看好戏开锣,结果美女老板娘一句话给摆平了“欠债我还。”——你妹啊,内泄了!编剧是干什么吃的?包工头都他妈变妇联干部了?
还好,导演很体贴我,迅速祭出小叔子这把杀手锏:非主流青年来抢钱了!虽然,小叔子和嫂子恐怕整不出什么花活,好歹也能热闹一下气氛。该青年果然出手不凡,一进门就杀气腾腾,一副人挡杀人神挡弑神的架势,眼看高潮就要COMING。该青年咬酒瓶盖了!又抢钱了!推搡弱女子了!还要打人了!!弱女子泪光盈盈楚楚可怜了!!!
关键时刻,英雄终于出场!古惑仔,哦不对古天乐挺脸而出、为民妇申冤!可是该青年毫不口软破口大骂口活一流,火花四溅、一点就燃!
就在此时,众香港司机群起而立,众酱油食客也群起而立(擦,关你们啥事?哪那么多有觉悟的群众,估计都学过先进的性教育),在古仔后面站成一排,齐刷刷用愤怒地眼神瞄准小叔子,发射精神原子弹——这造型!须叔老眼昏花,好象是“工人阶级站起来了”神马的?
打那之后,情节迅速一路下滑,小叔子RUA了,坏蛋跑了,打戏没了。果然是围观改变人生,劳动人民战胜了一切困难。
可是可是,我的恶霸呢?调戏美女呢?无耻奸笑呢?动手动脚呢?!导演全剪哪去了?
总菊,总菊,这可是货柜车司机啊,你真地剪不起!
最关键是,那么些个铺垫怎么都没了影?包工头也偃旗息鼓了,小叔子也不来骚扰餐馆了,小店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了个去!
剧情松散,光靠三个演员,有点撑不起全片。这倒不能怪演员。
不知道是不是我多心,黄奕一出声就很不衬戏,有点像某娃娃音,和刚适应张柏芝的粗嗓子时差不多。是不是该再练练台词?但是她的相貌还是很漂亮的,宜古宜今。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最后红衣造型让我想起《王的男人》。如果她演点古装淑嫔什么的,应该还不错。并且,还能控制住蠢蠢欲动的琼瑶戏本能,多少表现出“其实,我是一个演员”的存在感。比那个啥3-1B《叶问前传》强多了!(有图为证——http://www.douban.co
镜头赛飞刀,刀刀催人老。这次我才发现,莫文蔚真该感谢老徐,《杜拉拉》把她拍得多精致。经典一高端白骨精!到这部就实在显老,渐渐一个中年大妈的轮廓就浮现出来了。按说我们不能对她这么残酷,须叔又一直欣赏她,那只好说摄影大哥太不给力,总把她的缺点放大给观众看……
最可怕的是,这片子里还有黄奕。虽说出道很久了,可是一拉特写,黄奕还是雪白粉嫩、肤光晶莹,连颈纹都很淡,莫姐就杯具了。
古天乐早年也以360°无死角著称,那叫帅得一个天翻地覆、一塌糊涂。现在……现在虽然死不死角不好说,但是脸皮太僵硬,严重影响了情绪表达。而且变本加厉地晒得黢黑,在高光下呈现出油亮的红褐色,几乎不用化妆就可以扮关公公。。。特别是几场和黄奕的对手戏,两人几乎脸贴脸,一个煞白一个枣红,对比极刺激,太有想象空间了!
你说他有演技吧,还真有点,那眼泪飕飕地。可再要细说吧,跟剧情一样,各种不合理……
这样一部新农村生活片,搁贺岁前期,是想打温情牌吧?估计有点难。肇事司机都得嫁给死者家属这种新编故事会也有人信。放情人节不好吗?反正恋爱中的傻子看啥都是粉红的。
总之电影不难看,但要忍着几处不耐烦;有点好笑,但多半是须叔笑点低;看完会有小感动,好吧这就够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