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贾樟柯
编剧: 贾樟柯
主演: 赵涛 / 姜武 / 王宝强 / 罗蓝山 / 张嘉译 / 李梦 / 王宏伟 / 韩三明 / 贾樟柯
类型: 剧情
官方网站: atouchofsin.com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日本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重庆话 / 湖北话 / 湖南话 / 山西话 / 粤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3-05-17(戛纳电影节) / 2013-09-11(多伦多电影节)
片长: 133分钟(戛纳电影节) / 129分钟(多伦多电影节) / 125分钟(纽约电影节)
又名: A Touch of Sin
IMDb链接: tt2852400
编剧: 贾樟柯
主演: 赵涛 / 姜武 / 王宝强 / 罗蓝山 / 张嘉译 / 李梦 / 王宏伟 / 韩三明 / 贾樟柯
类型: 剧情
官方网站: atouchofsin.com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日本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重庆话 / 湖北话 / 湖南话 / 山西话 / 粤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3-05-17(戛纳电影节) / 2013-09-11(多伦多电影节)
片长: 133分钟(戛纳电影节) / 129分钟(多伦多电影节) / 125分钟(纽约电影节)
又名: A Touch of Sin
IMDb链接: tt2852400
事情要从2012年底说起,贾樟柯在微博上说:忍无可忍,无须再忍,重回地下。
这条微博无头无尾,来由不明。
直到2013年,传出《天注定》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人们通过剧情故事的只言片语,不可避免地将该微博言论和《天注定》的拍摄联系在一起。最后,《天注定》拿下了戛纳的最佳编剧奖。贾樟柯也说,片子很快通过审查,争取年内上映。
几乎与此同时,媒体们也在追问贾樟柯,是否《天注定》意味着重回地下。贾樟柯矢口否认,称只是爱开微博玩笑,大有春秋笔法之意。还有圈内人士透露(亦可能是夸张附会),戛纳评委李安很慎重地问过贾樟柯,这部电影过审了么?贾说,过了,此类云云。
2013年9月,贾樟柯带着《天注定》,短时间内前所未见地游历了加拿大、美国、韩国、俄罗斯等七个国家,为电影的国际宣传发声,积极造势。2013年11月,台湾金马奖。《天注定》本有六项入围提名,贾樟柯也敲定了奔赴金马影展的计划行程,他本人也出现在了金马50大师讲堂的海报上。然而,事情突然起了变化,金马组委发出声明告示:贾樟柯因为个人原因,无法赴台。
这个时候,问题似乎已经很明白了,《天注定》遭遇麻烦,至少有关部门是不希望它抛头露面的,跑去海峡对岸评奖曝光。不过,有关部门、贾樟柯以及金马奖都没有公开表示什么,并且金马奖也继续让《天注定》参赛,甚至拿下了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配乐奖(不过金马颁奖典礼还是引发了一些烟雾)。
随着《天注定》DVD国际发行日期在即,电影并无进一步的过审消息,全民上下震惊于春节档的票房表现。2014年二月底,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天注定》盗版下载资源流出。2014年3月1号,贾樟柯在微博表示了遗憾。这条微博被迅速转发,创下了他开通微博后的最高转发量。
贾樟柯这么说道:昨天下午还去电影局沟通《天注定》公映的事情,晚上网上已经流出了种子。大陆市场尽失,在此对投资伙伴表示最深的歉意。我自己的公司将承担起经济责任,我们决定停止艺术电影院的建设与投入,将资金用以弥补合作者的损失。近十个月都在为《天注定》国内发行奔走,这是值得努力的事情,努力不会停止。
贾樟柯此话既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借用《天注定》结尾《苏三起解》的一句唱词“你可知罪”(也是电影的潜台词),在版权意识略有抬头的今天,多数人还是清楚知道看盗版的罪。然而,贾樟柯之所以成为贾樟柯,很大程度上也有盗版的帮助——包括那批把《小武》视为无上之宝的影迷。在第六代导演被有关部门约谈之前,他们还有个统一称号,叫禁片导演。影迷想看到片子,除了极为有限的私下放映,只能被迫选择盗版。解禁之后,贾樟柯的《世界》、《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海上传奇》都在影院上映,无奈票房不佳。
由此引开的另一个联想则是,《天注定》真能通过审查?实际上,在我个人看来,《天注定》离真正的敏感地带尚有距离。充其量,除了罪犯没有被绳之以法,它只是反映了剧烈的社会矛盾,远非有关部门更加忌惮的敌我矛盾。就贾樟柯频频发声的态度,他也并非想走入地下,而是希望寻求和解。因为十年过去,贾樟柯已经跻身公共话语空间,与上影集团乃至众多品牌绑定。其次,有关部门也不想制造紧张气氛,即便《无人区》遭毒手,也在四年后被释放。以前违规参赛以及多个版本之类的无理处罚,现在也鲜见。回想姜文等一系列被禁的导演,禁令不仅损害导演的生命才华和创作自由,还有观众的选择权,甚至这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本身也是不利的。
况且,与《无人区》被中影紧拽在手里不同,当《天注定》卖出国际地区版权,发行日期成了人尽皆知的事情。一旦发行,到目前为止,打着自由分享旗号的互联网海盗们一直是赢家,连好莱坞都无能为力。也就是说,《天注定》的流出是早晚的事情。如果有一线生机和挽回余地,那就是争取内地上映,但从去年戛纳到此时此刻,留给贾樟柯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不过,《天注定》以这般带罪的方式出现,对一些影迷来说,倒好像也比《颐和园》之类的体面。那会娄烨的作品还是一个未完成的剪辑版,结果如饥似渴的影迷全然不顾,一时间洛阳纸贵。但盗版对创作者和制作公司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复杂、漫长且无望的报审过程同样折磨人。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足足挨了九九八十一刀,结果在上映前功亏一篑,一个未完成、音画质量糟糕的版本流出,直接影响了电影的最终票房。魏德圣《赛德克·巴莱》,由于拖得实在太久,连片方都搞不清上映日期,草草了结,实在可惜。就连刚拿下柏林电影节金熊大奖的《白日焰火》,最近网上也流出了一个后期未完成的枪版,有些饥不择食的影迷也迅速分食,节操尽丧。
多数人看到的《天注定》,至少是忠实于导演的创作意图,不像《白鹿原》、《人山人海》乃至于银河映像的众多片子。如果在电影院内看《天注定》,字幕和删改,几乎是可以脑补的事情。但这样的见面方式,却终归不是贾樟柯所希望看到的。至于有关部门,这恐怕也是他们无法制止的事情,就像《天注定》里面践踏生命的悲剧,在这个时代似乎是无解的。
《天注定》的四个主人公都是带罪之人,有些是一目了然的罪恶,当街爆人头。有些自比林冲夜奔,官逼民反。有些则是较为私密的情感,或是个人过失。贾樟柯用一路向南的方式,串起了这四个有原型人物可考的当代故事。
只需说到这里,《天注定》的优势已经一目了然。首先,在当代的中国电影,这块领域没人敢碰。除了遭受打击、更加不易被看到的独立电影有所反映,相关的影像都是缺失的,或者被直接屏蔽。对电影人而言,一来知道不好碰,会触动某些人绷紧的神经。二来,跟现实靠近,拍摄熟悉的人或事,尤其是这些争议纷纷的要案大案,很容易让观众怀疑动机,即向西方谄媚的定向思维。
其次,才是拍得好或者拍不好的问题。毋庸置疑,贾樟柯在视听语言上是出色的。单说姜武一段,摄影出色,对声音和色彩的运用都是值得分析,与戏曲和戏曲电影的结合也相当紧密。最后,才是所谓的类型化或者说类型片尝试,包括对武侠片的致敬。可以说,哪怕以前《小武》手艺再好,《三峡好人》走钢丝的功力再高,它们都没有《天注定》走得远。姜武村中杀人,王宝强街头行凶,和赵涛被迫反击,这些段落的震撼力和跳跃感,都是贾樟柯前所未有的。对拍习惯了艺术片的导演来说,这些尝试和突破都是值得嘉奖的。但你要把比较对象跟杜琪峰之类的类型片大拿放在一起,要风格出彩又要有叙事张力,那么,《天注定》确实还不够完美,也不够出色。
有批评认为,《天注定》过于注重展现中国景观,却没有深入挖掘人物。在东莞段落,《天注定》的人造景观确实达到了一种夸张的地步。但谁敢否认,东莞不是比这个更夸张,否则事发后,也不会在网民中引发如此动静。如果拿香港的《一路向西》或者关锦鹏在拍摄的《放浪记》对比,那么,《天注定》的东莞段落不过是击溃少年内心的一道魔障。亦或者,那只是贾樟柯想进入荒诞现实的一种私人趣味。在好事者看来,无论国民阅兵还是红楼选秀,《天注定》也不老实,可供解读的空间大得很,就像开场翻车后,掉落一地的西红柿们。
那么,《天注定》是否需要告诉所有人,他们为何杀人。我认为不是。电影不是纯粹的娱乐商品,也不是犯罪心理学。拿《雌雄大盗》和《天生杀人狂》为例,它们都必须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包括嘲弄暴力机器、谴责舆论媒体。《天注定》会出现,也是源自我们置身的社会,而不是说,贾樟柯生编出了这么一套杀人犯罪的戏码。哪怕是最近一段时间,相似的悲剧都在不断上演。至于广大民众,除了看戏,除了骂人,除了迫不及待地站队,争先恐后想表明他们比任何人更接近真相以外,他们什么都没干。这种四处弥漫的戾气,佐证了国人内心的恐慌。他们善于用极端言论来抨击一切,保护自己,却不断走向封闭保守,用自练的金钟罩铁布衫来抵御外来侵袭。就像面对雾霾天,却也只能乖乖戴上口罩,极其默契。因为他们都默认或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除了看戏,其他都做不了了。
贾樟柯是如此聪明的一个导演,他知道观众会感兴趣什么,知道影评人会分析什么。所以,《天注定》就是这么精编细挑的一个电影。你看得见贾樟柯的老花样,民工、非主流少年、广播流行曲。你也会看到贾樟柯作品从未出现过的大剂量血浆,那些几乎不应该出现在他电影里的直接暴力,并且是加以夸张渲染的血腥暴力。
《天注定》最神奇的一点是戏曲故事的搬演,那些好人蒙难又沉冤得雪的古老故事,它们一直在民间流传。不说脸谱化的人物,也不说简单的善恶对立论,老百姓喜欢提炼出简单的忠孝仁义,有不得不死,也有逃过一死,反正都在统治者的鼓掌之间。他们所参与的娱乐活动,也变相地维护着牢固的统治机制(可能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点)。如此说,千百年来,中国这片土地,大概是真的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或许,一棒子把所有人撂倒,说你们是带罪之人,未免过分,同时还像极了知识分子的空谈,反正大家都有罪。但事实上,麻木不仁,麻木而无动于衷无所作为,这些不是罪么。你未必要认罪、洗罪,但你应该知罪。【经济观察报 http://www.eeo.com.c
2013年9月30日 纽约 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 笔录:@duree
第一部分:贾樟柯自叙
弱者施加给弱者的暴力,暴力事件如何在中国社会形成?各种事件中,暴力受害者变暴力实施者的原因?通过微博以及媒体讨论,但我觉得缺乏艺术家从美学角度去呈现。理解我们的社会,从新闻角度,也从艺术家的角度。去理解现金社会,想像和现实并重。于是我在四个真实故事的基础上改编剧本。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我的家乡山西,村庄的政治腐败和贫富分化让普通农民举起猎枪;矛盾焦点是煤矿公私改制,不公的分配。第二个故事发生在重庆村庄,离家打工的青年发现枪对生活的改变;他变成职业罪犯,在犯罪中“实现自我”。第三个故事发生在湖北,一个桑拿店服务员被客人试图强奸,并用钱打她。第四个故事发生在东莞,湖南青年在各种工厂频繁换工,最后毫无征兆的自杀了。
这些是这些年我都难以忘记的事件。后来我意识到事件中人的处境和武侠片的故事非常相似,我很高兴,找到了合适的电影语言来描写当代中国。这也让我非常伤心,因为我发现这些事件和宋朝《水浒传》明朝胡金铨的武侠作品里一样。在社会变迁里,个人生活遭遇危机,只能奋起用武力解决,但都是悲剧。我很伤感,全心投入拍摄这部电影,让它传达我的心痛。
在电影中,我也用了京剧《林冲夜奔》的片段,林冲发现(高俅)对他的迫害多年为止,逃往山神庙。他让我看到中国人的奔走,整个中国社会都在流动、夜奔、闯江湖。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电影讲的全是逃亡。
第二部分:影片问答
1、电影如此“暴力”,如何在中国通过审核?微博的广泛使用是否有助于电影发展?
贾樟柯:去年拍电影时大家都很担心,确实在内地当代生活暴力事件的电影几乎没有,是否能过审所有人都怀疑。我有两个理由:1、我有必拍的决心。因为就在我生活里,每时每刻影响我,不拍出来不爽。在暴力气氛中没有电影来反映,作为导演我很惭愧。我的太太赵涛,电影主演,也很担心。我做好了以后没机会拍电影的准备。2、我觉得有机会过审。这些事情都广为人知,每个人都能在微博上讨论,新闻工作者和电影工作者面对同一个时代,他们能讨论,我们凭什么就不能。微博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对中国的认识。这个电影的事情在微博之前大家都觉得是偶然或者虚构,但微博之后,他是我们沉甸甸的生活。我们每天看这样的新闻,但我们对暴力是不够理解的。正是基于这样对中国现实的认识,我觉得一定能过审。要能减少暴力,就要从能面对暴力开始。一个审片员跟他说个人而言很喜欢这片子,我说你就是一个人,而不要跟你的职业分开。五月份点映后,更多事件发生。包括一个老人烧了一辆公共车,一个山东青年在首都机场弄爆炸,我觉得的确我们应该去找暴力的根源。暴力有社会的问题也有人心的问题。暴力都和尊严有关,发生瞬间都是尊严被剥夺。后来我觉得暴力和表达也有关系,因为无法表达没有通道,遭遇无法讲述的痛苦也是推他入暴力处境的原因。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社会需要放开表达渠道。包括我的电影应该放上中国大荧幕。现在初定十一月放映。
回顾起来,电影拍得快,很多人说我很勇敢,但我觉得我不勇敢,我只是在该拿起摄影机的时候没有怯懦。
2、为什么你觉得可以用电影表达以及如何表达?
贾樟柯:他们的成长环境新闻里看不到,他们如何活着,感性世界也看不到。这是我想捕捉,想用电影来表现。为什么我拍四个人,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单拍一整部。因为暴力事件发生单独看是偶然,但在中国,这是有普遍性的,我想以社会问题的形式呈现。我想要这些故事中有微妙联系。比如第一个故事的工人离开山西回重庆和第二个故事的主角一起坐在春节回家的船上。第三个故事女主角的男朋友和第二个故事的男主角坐一辆长途车。第四个故事的男主角在第三个故事女主角男朋友的工厂做工。因为我想表达所有事情紧密相连,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3、电影中细节,文化、宗教的表现很丰富,很有趣。在千年发展中灵魂的走失和去向是否你也想表现?
贾樟柯:这个变化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痛苦过程,这个过程现在仍在继续。你会失去,会改变命运,是沉重的。基于这个原因,我在电影叙事上借鉴了历史小说的做法。比如《三国演义》中“演义”的做法就是基于现实发展故事。这过程也让我理解了我的工作。中国传统戏剧一直在唱,虽然观众不多了现在,但需要代代传唱,是中国的记忆。我在拍电影时我觉得我也在做这样一个戏剧,百年后说不定也会回顾,这也是中国戏曲传统的一部分。
4、平衡现实和电影艺术?
贾樟柯:暴力时刻我都不在场,只能想像。关于对侠的定义:因为超群武功,所以打抱不平,除暴安良。这四个人物我也把他们理解为侠,但他们自顾不暇。从人的角度理解,我觉得他们都是保护自己尊严的侠。但我觉得以暴抑暴的方法我不同意,即便是美化的英雄主义的武侠片,因为悲剧和伤害无法避免。在这部电影,他们都是“残”侠,残留的残。因为对我们的文化背景来说,在过去长期的威权里,我们太缺乏保护自我和自我尊严的一面。但这部电影中这四个人在最后一刹那,他们试图去重申尊严。当普通人进入危机,最后时刻变成侠;生活就像一壶水逐渐沸腾,每个故事都是从平静逐渐沸腾。
5、你如何准备这个角色,一边做武侠片的侠女又是当代中国的普通角色。
赵涛:看剧本我就很兴奋,因为从未扮演过这样的角色。。导演说最重要的是侠女的气质,所以从行走和造型上我都有所表达。特别是小玉从受害人到拔刀的刹那,在那一刻我把她的无力和侠女感演出来。其中的武术部分也让我兴奋,因为我之前是舞蹈演员,所以我可以用上自己的身体语言。我专门去练了一些太极拳。我学湖北话,每天学也是挑战。小玉的戏只有三天,从普通人到受害者到失败者变化复杂,我觉得她的心理变化难以捉摸就下大功夫研究不同时间段的状态。这帮助我很快进入小玉的世界。
6、故事的结构?
贾樟柯:1、空间的联系:山西重庆湖北广东,视觉结构正好纵贯中国南北。中国古代画家会在一张画里画中国万里河山,我觉得我也想这样做。2、时间的联系:春节,四个故事围绕春节。第一个故事是春节前回家的气氛,第二个故事是春节期间,第三个故事是节后返城工作,第四个比较远。我学习了很多中国古典小说叙事手法,是严格的起承转合结构。所以我是按一个故事而非四个单独故事来写的。第一个故事是发生场景(贫富极端差距,极度贫穷);第二个故事是他们的生活(夫妻、兄弟、家庭),剩九根烟都要分三份;第三个故事细讲尊严;第四个故事是无处不在的隐性暴力,之前是杀人,这是自我毁灭。
7、电影里的动物有何深意?老虎、马、鸭子、猴子…是不是你想表达不止人和人的暴力,也是任何自然的暴力。电影里的马真的被疯狂鞭挞了吗?
贾樟柯:之前我没感觉,直到后来我养了只狗。人和人的暴力是显性的,人和自然的暴力却是隐形的,看树、施虐等等。马是明星马演过好多电影,鞭打马的人就是训练他的人,训练马表演简单,训练人表演好难。
8、电影中电子设备在民工(穷人)间广泛应用,他们用一整个月的工资买一个手机或者平板。你是有什么看法还是建立中西方连结?
贾樟柯:我不区分观众是谁,观众就是观众。年轻人确实喜欢电子产品,他生产可能他也使用。对电子产品的热爱似乎亚洲青年较欧美更狂热。我记得几年前中国我老家的农村,很多网吧,但巴黎都很少。对年轻人来说,经济分配或许不公平,但信息传播上他们试图取得公平。我理解中国年轻人对电子产品和网络的热爱,这种平等能够实现。而且背后也有生存危机感,中国社会三十年集中无数变化,人们总担心不掌握变化的信息,就会被变化淘汰。三天不上网,几天不用手机,大概就会被自己的生活环境所遗忘。所以我们在街上见到紧握手机的年轻人,反应速度很快,可能是工作也可能是朋友交流。
9、为什么会去拍这样的片子,别人可能屈于商业压力或者缺乏勇气去拍这样的片子。
贾樟柯:我,作为导演,呈现了他们的命运,但是我不赞成暴力解决问题,这不是社会进步,是禁锢。但是我坚持作为人我们必须保持反抗的精神,也包括反抗商业给我们的制约,意识形态给我们的制约。电影就是我反抗的方法,我感谢电影,这让我不需要拿起枪,拿起摄影机就可以。
10、你是否试图建立这个时代和历史上的暴力时代的联系,并且你是否暗示如何解决吗?
贾樟柯:电影不能直接解决社会问题,但能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正在发生。如果我们想解决社会问题人性问题,都需要了解当下发生的事件。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