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枪炮江湖中的豪侠传奇《敢死队3》

导演帕特里克·休斯
编剧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 克赖顿·罗森博格 / 凯特琳·贝内迪克特 / 戴夫·卡拉汉姆
主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 杰森·斯坦森 / 阿诺·施瓦辛格 / 杜夫·龙格尔 / 韦斯利·斯奈普斯 / 更多...
类型: 动作 / 惊悚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法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09-01(中国大陆) / 2014-08-04(伦敦首映) / 2014-08-15(美国)
片长: 126分钟(美国) / 132分钟(加长版)
又名: 浴血任务3(台) / 轰天猛将3(港)
IMDb链接: tt2333784










 


我们为什么要看怀旧电影,与其说是追逐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怀”,倒不如说是需要安全感。这是个令人倍感焦虑的时代,互联网和IT技术以空前的规模渗透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每天都捧着智能手机点个不停,但对里头的原理,却连万分之一都不了解。《源代码》,《超验骇客》里神乎其神的技术,竟然可以掌控我们的感官,凌驾于神圣的人性之上,让我们叹为观止,也令我们心头不安。高科技越神奇,我们就感觉自己越被时代抛离,这是数字时代的孤独感。而怀旧,就是对抗孤独的武器。《敢死队》系列完美地完成了这个使命。它让我们看到,传统的长枪大炮、飞机坦克、甚至拳脚功夫,在这个时代一样有着用武之地,那些电子科技兴起之前、以口径和重量来丈量杀伤力的武器,让我们心头充实,感觉一切尽在掌握。 
   
  然而史泰龙并不满足于前两集的成就。确切来说,他不满足于仅仅提供怀旧。《敢死队3》瞄准了更年轻的观众群,经过对一些暴力场景的修改,获得了PG-13的分级。这样不满13岁的观众就可以在家长指导下进场观看——这群小毛孩子可没什么旧可怀的,而且他们成长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年代,不会对数字大潮有失控的恐惧。 
   
  对于一心消费80年代情怀的粉丝来说,此举标志着该系列奠定的审美轰然崩塌。他们对史泰龙的媚俗表示失望,尤其是前两集也曾宣布要做成PG-13,但最后都守住了底线。试想,没有R级的庇护,怎能痛快淋漓地表现拳拳到肉、子弹爆头、断肢横飞,恐怕连粗口都要被剔除干净了,硬汉们的草莽魅力必然大打折扣。此外,跟一群嘴上无毛的小崽子一起坐在影院欣赏这部情怀之作,也不啻为一种极大的冒犯。 
   
  令人欣慰的是,《敢死队3》尽可能逼近了PG-13的尺度底线,看起来跟标准R级片差别并不大。毕竟如今的分级标准越来越松动,用更大的火球来掩盖血迹斑斑的尸体,就比以前管用的多。MPAA一向对于性比暴力更敏感,常常放着一堆拳打脚踢不管,去追究一个亲热镜头是不是过长。所以对于分级这码事的争议,渐渐也就云淡风轻了。影迷们真正恼怒的是,史泰龙许下了很多承诺,比如用闪回交代30年前的恩怨,比如新老两代成员的技能较量,在正片中这些一样都没见到,这比分级神马的更透支信用,欺骗消费者。不过相比前两集,《敢死队3》也的确端出了些新的东西。 
   
  新的发展分别体现在横纵两个方向。横向,更多地呈现出整个雇佣兵行业的生态。这是个供需平衡的大职场,有人招募,有人求职,掮客负责联络双方。从本集看出,敢死队的报酬应该不菲,而且在圈子里的知名度颇高,有中年人假扮小年轻投递简历,也有失意格斗手经不住成为一员的诱惑。我们也注意到,敢死队越来越像一支间谍小组,秘密接头,任务指令,情报文件,以异国他乡的安全屋为基地,行动之前要踩点,用伪装和转移注意来探明火力。电子技术大行其道,黑掉监控和安全门是行动必备,阻止炸弹也靠技术流。还借用了《碟中谍3》的一条情节线:团队配合劫走大反派,反派半途大放厥词,主角发飙要杀他,车队在大桥遇袭,反派被救回……两者如出一辙。 
   
  当然,一部《敢死队》是不会有太多智力和悬念成分的,时髦的把戏都是做做样子,满足对间谍行业最粗浅的想象,我们不必把它当成另一部《谍影重重》,因为终场大战肯定是开足了火力泵取肾上腺素,让脑细胞彻底放松。对高科技的想象一贯的简单粗暴,理工精英老吐槽黑客电影太夸张,看了《敢死队3》估计能把脖子气歪。队员们越来越像倒像庙堂的公务员,只不过是没有编制的临时工。按好莱坞的惯例,一个小警察都敢顶撞上司,老顽固们当然也对官僚体制不屑一顾,最后还靠老上司前来搭救,这取材自80年代警匪片的套路,把整个系列的怀旧思路从“一人军队式动作片”跳出来,扩大到70、80后更广泛的集体回忆中。 
   
  纵向发展的缘起略有意外,在这个“硬汉绝不服老”为主题的系列,史泰龙竟遭受了一波“老年危机”,一通牢骚,就把老哥几个劝回家呆着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帮80后新势力。即使招募新人,还是有底线的,极客呆子绝不在考虑范围,留着长发、脸孔白皙、身材瘦削、说话神神叨叨的宅男,在《007》里还有点魅力,在这里就只能沦为娘炮了,叫人要为他洗澡时的命运担心。影片妄想开个玩笑,先冒出来一个操作电脑的书呆子,这可骗不了我们,能被史泰龙相中的,不是运动健将就是铁娘子。与此同时,战斗形态也向精英化悄然演进,有一场重头戏是渗透和绑架,期间不能弄出动静,你若习惯了80年代那些佛挡杀佛的战法,哪能习惯这么精密有序的操作。 
   
  向新时代妥协之余,史泰龙仍不忘嘲笑年轻人。还记得上一集,团队唯一的年轻人不但被安排在远程打狙,而且没多久就光荣捐躯。这集费尽心思选出的一队精英,也是首战全被俘虏,还需一群老头子来解救。要说影片的主题思想,已经很明确了:世界终将是你们的,但目前还是我们老人家的,新老传承一定会发生,只是还不到时候。本集最大的作用,是令两代人的水火不容,消融在并肩对敌的默契中,为薪火相传打下基础。 
   
  既然有培养接班人、退出江湖的意图,史泰龙的高光表演也相应收敛。想想前两集他是怎么费尽心思提升自己的存在感,每一场战斗过后我们都记得他的嘶吼和快枪。而在《敢死队3》,要是没有终场与梅尔·吉布森的单挑,他的表现将完全被淹没在精彩的群斗中。即使那单挑也是差强人意,在访谈中,史泰龙称之为“史诗级”的较量,看来我们又被骗了。两人的对打比上集KO尚格云顿更短促,吉布森的扫堂腿也不如老尚的回旋踢来的带劲。史泰龙本可以选一个杰森斯·坦森那样的搏击手,但后者漂亮的招式和他那朴实无华的拳击打法不好匹配,只能选吉布森这样的粗大汉,如此一来,招式单一,打久一点就令人不耐,速战速决反成了上上之选,只是我们仍不够过瘾。 
   
  作为大反派的梅尔·吉布森,秀身手的机会不多,演技出类拔萃,他饰演的军火商兼具粗糙和优雅的两面性,既能弹无虚发、拳头说话,也能西装革履、赏析高雅艺术。你也许注意到,其他主角的台词多半短平快,倾向于调侃和缅怀的段子式,只有梅尔有长段正儿八经的独白,旁征博引、趾高气扬地为自己的行为开脱,顺便将小年轻们教育一番。给出一种错觉,他一个人的台词比所有人加起来还要多。关键是,在这么一部五分钟看不到枪或肌肉的就让人觉得不对劲的电影里,他的长篇大论居然一点也闷,口才真不是盖的。此君能动粗又懂忽悠,要不是身处邪恶阵营,是比史泰龙更能笼络人心的团队领袖。他最大的缺点是太“仁慈”,爱玩那套猫戏老鼠的游戏,直到把自己玩得满身弹孔。 
   
  所有新成员中,最丧节操的是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拉丁老帅哥上蹿下跳,手舞足蹈,54岁的人心理年龄貌似还不到24岁。起初冒充小伙子投简历,面试阶段被史泰龙断然拒绝,这场戏除了喜感满满,还给史泰龙灌了一碗心灵鸡汤:同样是老当益壮,史泰龙是壮志未酬身不死,活到老打到老,而班德拉斯的境界更高,不能体能充沛,连心态也纯粹是少壮派。这便为整个系列提出了全新的意义:坚持以老迈之躯硬抗,总有一天会厌倦,保持年轻态,永远处在活力巅峰,才能真正永不老去。作为新成员中的老一辈,班德拉斯摸爬滚打丝毫不亚于那几个80后,终极战役中身手之矫健、体力之充沛均令人咂舌,开开枪、调调情,像个大男孩一样玩得很开心,我们很乐意见到“佐罗”不老,且情圣魅力依旧。 
   
  有人觉得结尾酒吧那场戏拖沓多余,我倒有不同的意见。花几分钟时间,来展示老一辈与年轻人打成了一片,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年轻态”,是必要的。这是他们突破老年危机,可以继续战斗下去的信号。同时,我希望《敢死队》可以一直拍下去,因为我喜欢看拳头大的弹孔,吞噬汽车的爆炸,被撕成碎片的钢板,重型武器大展览,我崇拜那些头发乱蓬蓬、脸上脏兮兮的男人们(还有女人),他们枪里的子弹永远不会耗尽,多猛的爆炸都只能擦破点皮,身躯能撞烂墙壁,所经之处留下的尸体多到来不及数,他们是这个枪炮江湖中的传奇豪侠,他们不会老,他们不会死。谁都知道这很扯淡,但从小到大,我对他们的景仰从未改变,更乐意将这份景仰延续到老。(文/方聿南) 
  
 不小心看到了外泄的敢死队3,全美公映是在八月,史泰龙要生气了。 
   
  敢死队系列,第一部的确开了个好头,其结果是后面的三部怎么都有种劲儿没有完全使出来的感觉。 
   
  第二部的加入那个狙击手没怎么玩儿就死了,这一部直接新进了四个新人,很快的也就被俘虏了。 
   
  总的来说这系列还是老人卖弄情怀的片子。 
   
  安东尼奥扮演了一个不说话会死星人。满脸的褶子笑起来像罗万阿金森,不过他翻墙走壁的两下,一下就把人带回到佐罗的回忆中。 
   
  哈里森福特估计是真跳不动了,安排了一个飞行员的角色,也就是他咧嘴坏笑的时候能看到一丝印第安纳琼斯的潇洒。 
   
  杜夫龙格尔,我觉得他除了敢死队能拿得出来,其他的作品真的很像钙片。放弃学业有点可惜啊。 
   
  Snipes我觉得他刮了胡子是最年轻的,说他是老队员真的不习惯这个设定。看着他总觉得他马上要从背后抽出一把剑。 
   
  这回这个新的女演员, Ronda Rousey,可能是要一改敢死队里女性角色是花瓶的惯例,据说是真的有搏击背景的。不过打到最后还是要开低胸卖卖肉。唉·整部片子都是在卖肉,人家姑娘怎么就不能。
   
  还有这几个男演员,这是要搞吸血鬼日记么,还是Glee?顿时偶像剧了。 
   
  既然是情怀,就要免不了像抗日神剧的方向发展,全剧我就印象中只有一处换子弹的镜头。(唉喂,想想每次打使命召唤都有一种子弹管够的冲动就是怪这一类片子。) 
   
  然后就是手撕鬼子,骑车炸坦克,所有敌军都是战五渣,几乎从来没有命中过。那么既然是这样你直接上坦克就好了,干嘛送炮灰啊。 
   
  敢死队3里的boss战是不是有点太潦草~!?难道把戏份都给了佐罗的单口相声了么~!? 
   
  一般大片的boss战和游戏里的普遍规律相似,都是先一个小boss,然后打大boss。 
   
  这回的小boss,就是那个粗头粗脑的大汉,没两下就被杰森斯坦森干死了~不嗨森。 
   
  大boss做出一副你们都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在HQ怒A死几个自己人之后煞有介事的亲自出马,我顿时觉得这是个很有看点的boss战啊~!可是进度条出卖了他,打了每两个回合直接被史泰龙用枪打死。(话说,整部电影从头到尾,梅尔吉布森就是打死过几个自己人。) 
   
  总是,就是一部比一部期待来的大,但是一部比一部憋屈。不过还是期待四。 
   
  (P.S. 有谁给解释解释李连杰和州长的基情·!)
 必须在此先承认 “小李是个好演员“ 
  ------------------------------------------------- 
  敢死队系列,情节老套,画面一般,靠演员表赚了一手好票房 
   
  看完这三部感觉没有看到期待的东西,换句话说,去看这种动作电影, 要么它有自己的new meta,要么把old school发挥的很好。但是看完这三部我只能说.. 来前儿的电影票谁能报了 
  —————————————————————————————— 
  脑补个段子吐槽一下 
   
  敢死队1 
   
  导演夜里2点的电话: 
   
   小李啊,敢死队的戏,接不? 
   
   额.. (挠挠头)...好莱坞的动作片 俺还不是特别溜呢 这戏有俺的发挥空间不? 
   
   这必须有啊,我看你中国功夫杠杠的。没问题哒~ 
   
   额...(挠挠头).. 俺看这演员表上.. 曾哥州长黑哥肉哥还有吃人哥都在,俺压力有点大大的呀.. 我看要不 
   
   墨迹个X子! 戏份都平分的 放一万个心吧小李呵呵 
   
   额 ...(挠挠头).那好吧 导演, 都听你的 
   
  ‘拍完效果’: 
   
   曾哥带领众人轰轰轰(不见小李),曾哥带领众人胖胖胖(不见小李),曾哥带领众人biubiubiu(不见小李),唯一小李连续上镜的地方是被一个抠脚大汉按地上胖揍 ╮(╯▽╰)╭ 
  ------------------------------------------------------------------------ 
  敢死队2 
  拍完效果:镜头里突然出现一只小李! 然后.. 曾哥带领众人轰轰轰(不见小李),曾哥带领众人胖胖胖(不见小李),曾哥带领众人biubiubiu(不见小李) 完 
  ------------------------------------- 
  敢死队3 
  拍完效果:曾哥带领众人轰轰轰(不见小李),曾哥带领众人胖胖胖(不见小李),曾哥带领众人biubiubiu(不见小李)最后小李依靠在州长丰满的胸肌上撒娇嬉戏... 完 
  ------------------------------ 
   
  小李:”导演,放学别走,我保证不打死你

 我随便扫一眼评论,一堆不懂装懂的13,里面如此多经典的动作片彩蛋你们是一个没看出来,还评论一堆老男人,你们还是去看暮光之城和妇女联盟这种特效小白脸片,或者看机器人们齐齐卡卡库去。 上世界70年代到世纪末的30年好莱坞动作片大爆发时代不属于你们,这个时代的动作片说实话已死,看看现在流行的都是些什么明星?不要提龙格尔、希尔儿或者尚格云顿李连杰这种搞格斗出身的,就是阿诺、史泰龙等半路出家但舍得真刀真枪拼,甚至是梅尔吉普森、哈里森福特等动不动跳悬崖被吊打的现在都很难找到了。屏幕上充斥着小白脸子,Rock和迪塞尔说实话也挑不起大梁,因为现在观众的品位偏向阴柔化和科幻3D效果,真刀真枪的感觉没人买账了。 
   
  废话不说了,就说彩蛋: 
  韦斯利《刀锋战士》,1)耍刀,自称世界第一耍刀人,没事不用AK用大砍刀玩武术;2)玩跑酷,刀锋里第一集第二集飞来飞去的踢墙翻跟头动作还是挺多;3)被叫Doctor,自称最擅长给人打针,刀锋系列第一集杀大怪得给大怪打针;4)消失的原因是逃税,他现在这官司还没有搞定还在打; 
   
  史泰龙《第N滴血》《绝岭雄风》,1)大砍刀,没完没了的大砍刀;2)背后横拔枪。因为是自己的电影,倒是没有加太多彩蛋;3)看到人攀岩,自己来一句“没啥啊我也会啊”,当年《绝》剧可是作为DVD杜比环绕的试音大碟看的,当年DVD的5.1杜比的推荐电影哦,拿钢索拉断从你前绕着逐渐断一圈的感觉真是让人难忘。 
   
  哈里森福特《星球大战》,1)开千年隼绕死星的感觉回来了,镜头不多,但是摆明了让他再过一把飞船船长的瘾;2)《爱国者游戏》,情报局某头子,他演比布鲁斯威利强,老哈经常演情报大侠。只可惜没有让他耍鞭子,最经典角色没表演出来,相比班德拉斯,史泰龙给老哈镜头不够足; 
   
  班德拉斯《刺客战场》《杀手悲歌》,1)絮絮叨叨,就是当年班德拉斯从西班牙打入好莱坞第一部大卖的动作片《刺客战场》的反派深井冰小刺客的形象,成天追着史泰龙这个成名刺客唠嗑;2)最后说了一句“终于让我加入你们了”,当年《刺客战场》那个反派就是加盟不成就来比赛,也对班德拉斯类似李连杰这话总“外来劳工”一开始永远是好莱坞大反派的一种嘲讽,当然现在班德拉斯已经是一线了;3)《杀手悲歌》,一般人看不出来,就是那个经典的探戈舞姿拿AK伸直了横扫,这是个专属班德拉斯的经典动作;4)班德拉斯是戏份最足的,空中速降加重复《杀手悲歌》一个人杀一百个毫发无伤的夸张戏份,他是唯一不被对手K或者憋的地面战的老英雄了,史大爷给足面子了。 
   
  杰森《玩命快递》,1)当司机,每集他必当司机飚,晚了史大爷会来一句“车开的挺溜”;2)大腿夹头十字绞杀,这个动作其实没啥实战性,但是玩命快递的香港动作导演设计的确实赏心悦目; 
   
  阿诺、兰迪、Terry:看上去没啥戏份,但是还是有菜单,那就是Terry拿的雷神炮,俺们的兰迪大叔挖苦一句“就10秒,我说过就10秒”,安诺当年拿这玩意扫了几分钟,也算真正最牛逼的格斗冠军对肌肉学霸(Terry,人对史大爷说“我智力可比你高多了”哈哈,人确实是真学霸,真是人不可貌相)和假把式肌肉冠军(阿诺大西瓜)的挖苦了。 可惜Terry和兰迪为了给卫斯理班德拉斯让路,只能没镜头或者被毙掉了。 
   
  Jet:打酱油的,但是冒了一句“老史欠我很多钱”,哈哈,据说史大爷之前的钱还么有分干净,2的时候几个大牌对其分账不太满意,最不满意就是布鲁斯威利,他要价600万美刀,史大爷表示只能友情表示200万刀,差距太大,布鲁斯大爷直接给罢工了,估摸着Jet也被欠了; 
   
  阿诺:没彩蛋,因为丢了大靠山老婆,自己被净身出户,口袋没钱啊,拿人手短,这次甘当绿叶连俏皮话都不说了,第一集还扯自己要去做州长,后选总统啥啥啥的。《金蝉脱壳》以后又给史大爷打工,越来越老实了; 
   
  龙格尔:没彩蛋?错误!之前天大的错误!他端着大狙击就是菜单,《重装悍将》以及新片《房祸》,后面这个不说了,我是觉得龙格尔貌似是演过狙击片,要不然怎么总是让他端个大枪打巷战呢?而且还端个酒瓶子,他的片子10部里8部都是成天酗酒的孤胆英雄。而实际上,此人不好酒,是个高级知识分子+顾家男人+健康饮食者,也算一个讽刺,北欧人或者东欧人,在美国人(以及全世界人民)眼里就是酒鬼+战斗民族,龙格尔之前戏路也没法突破,干脆一黑到底。 
   
  梅尔:1)补充:《爱国者》最后就是和大boss比谁摸枪快,最后大Boss摸的是长枪,梅尔演的替子报仇之游击队长摸了短枪,也是这么起身对着一枪,结果拿长枪的给挂了,也是面朝下一咕噜。 这次轮到梅尔了,这点我开始没想起来,但是总嚼着哪里见过,无意中看到《爱国者》看了一遍给记起来了。2)着装和表现就是《危险人物》里狂虐梅尔的黑社会大哥,一遍一遍说一些威胁的话,最后被史大爷给K掉。当然这个彩蛋有点模糊,梅尔最近也缺钱,和尚格云顿一样,缺钱就只能被史大爷K,尚格云顿真是落草英雄,一刀把脑袋都给削飞了,可见缺钱缺到什么地步了,而梅尔还没有那么惨,扑倒的方向错误选了一把长枪,对枪的时候不如史大爷短枪,死的还仰面朝天比较有尊严。 
   
  看这些真是感慨万千啊,他们都是我青春的一部分了,类似MJ,被人怎么菲薄,我是不想去相信的,我只相信他们银屏上那种乒乒乓乓砰的英雄大侠们能单枪匹马拯救自己、家人或者全世界。 
   
  我挺期待拉塞尔和史泰龙再度合作继续唠嗑,拉塞尔也算80年早期科幻动作片一把大拿了,想来想去80年代后的动作大拿史大爷没再剩几个漏网之鱼了。 
   
  其他大家自己补充。 
   
  --------------最新补充----------------- 
    看不懂彩蛋的,也没工夫和你们闲聊。因为你们不明白史大爷要表达什么,你们也不是他的观众,他们这批老家伙也有自知之明,并不是把你们这些看Super Hero假把式甚至看啥《X金时代》的小基基当核心观众,你们也就是看个热闹,爱说这个片子是垃圾片也没关系,史大爷也没打算把它拍成啥千古垂名的大片。 
     
    他们这个拳拳到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40-60年代,西片爆起牛仔风风靡全球,当时的动作片基本上就是以伊斯特伍德为代表的几枪了事,要么就是蒙太奇手法的虚晃式打斗,因为社会风气相对保守,血腥镜头并不多,主要靠剪辑和摆Pose,说实话那个时代做个动作明星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体能或者格斗才华,你只要长的一副英雄嘴脸,制片人爱用你,你就是个大英雄 
     
    60,70年代开始,全世界开始风靡冷兵器动作片,李小龙当然是其中的领袖,他旋起的是一股实打实的旋风,拳拳到肉、牙血横飞成了主旋律,也符合当时年轻人尤其是美国婴儿潮成年时那么一大堆人的性解放、思维解放的要求,70年代相当多的武打明星都是格斗家,而非之前长的像英雄的普通美男子,比如李小龙片子里的手下败将Chuck Norris,此翁是《敢死队2》里的一个大大彩蛋,他算是美国真刀真枪动作明星第一(早的)人。到了80年代好莱坞兴起的是肌肉风,阿诺大西瓜、史泰龙虽然不是专业格斗明星,但是阿诺也算是运动员,史大爷练肌肉也是付出了大量运动量的,同时代香港片由徐克带领走到了一条威压飞来飞去的虚幻神话型死胡同(这条路注定是走不远的),其中黄飞鸿系列还算里面相对写实的中国功夫,也就出了Jet这么一个全球性明星。另外就是七小福带领的京剧滑稽戏套路,这个套路局限性也很强,至少对演员的武术基本功要求极高(虽然是插科打诨,但是一连串动作的难度甚至高过Jet演的那些套路戏)。按下不表,而90年代,美国人又喜欢上了真刀真枪的功夫明星,比如龙格尔、尚格云顿,这些都是至少是国家级空手道、跆拳道冠军出身,而出道最晚的杰森斯坦森,跳水运动员出身,也是空手道高手,拿过国家级的名次。 
     
    只可惜,到2000年以后,这种拳拳到肉、骨血横飞的套路,已经被全球新一代80后,90后抛弃了,这代观众是电脑、互联网一代,他们不满足于屏幕上那可怜兮兮的一点烟火表演,一点点小小的血渣。好莱坞就给他们玩大的,上Marvel,DC的漫画超级英雄,上地下地,3D动画,杀人都不是拿拳头、枪械,动不动一个大boss就一巴掌毁天灭地,要么放个屁可以控制全人类。 
     
    玩命的老英雄们,小孩子们没有太大兴趣,就算看了过去的老片子也就说“哦,这么打不错哦,不过范海辛一变身成狼人就嗝屁了”,2000年后已经没有“动作明星”这个概念了,人类的电影审美观又回到了60年代以前那种长得像英雄的美男子套路了,几个真有功夫的格斗明星,根本没有制片人捧,捧了市场也不喜欢,还不如捧美男子。 
     
    当然市场就是市场,供需关系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跟一个时代的整体的社会风气、价值观有直接关系,我并不鄙视80后爱暮光小狼狗,基佬多了睾丸素下去了也没什么,这都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起起伏伏的循环。 
     
    可能过了若干年,80后的孙子辈又开始喜欢拳拳到肉的职业格斗明星的大片,当他们看到《敢死队》系列以及这批人的老片子时,会很喜欢很粉这些已经逝去的、真刀真枪有真本事的老明星,看到《暮光》《妇联》之类的,他们会说“哎呦,我手机里的3D游戏的画面都比这个强,我今天随便打个《踢企鹅》就爆了2亿多个银河系,这《变形金刚》的画面还不如我3岁妹妹玩的地线宝宝像素高帧数多”。 
     
    记住:技术永远在进步,但是格斗的本质还是在于人类本身。 
     
    总之这批人的电影是我青春的一部分,它们组成了我价值观的一部分,他们就像老宅后面的池塘一样,对不懂的人没意义,对懂他的人来说,那就是一片天堂。 
   
  ---------再补充---------- 
  先补充一点,老夫并非不喜欢《妇联》和《变形小机器人》,Marvel和DC老夫82年就开始看连环画了,家里超过30年历史的《蜘蛛侠》《超人》黑白横幅漫画还有一堆,别来和我喷美漫。诚然漫画和电影一样都属于快餐文化,但是漫画有强大的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内涵,还有一帮粉丝聚集讨论骂战的文化底蕴,很多爱《妇联》的小朋友喷老夫的时候,你知道哨兵是个啥东西,和超人对干会如何?(有人说X人和C人怎么扯一块?只有你懂了美漫还会扯这种地球级的Hero关公战秦琼,这是Super Hero文化里最常见的DC大战Marvel的粉丝讨论,去英文美漫网站看看去,如果你还局限在某一部里说”超人怎么会战哨兵“,孩子,自己补补课去吧),鹰眼老了在干嘛吗?你们也就是看个特效看个热闹而已,别和我来扯啥漫画情怀。《妇联》卖点其实是这些Super hero的铁杆粉丝的情怀,放美国,很多小孩都能对里面的hero的生成八字说清楚,他们买单不仅仅看热闹,也是一种父辈文化的延续(要知道人家的漫画已经60年了,老Lee画了半个世纪影响了3代人了),中国大部分人那里会去看成套的美漫?你以为你看了《钢铁侠》123就成了铁杆粉丝了?绝大部分妇联粉说实话真就还是看个热闹。 
   
  《变形之齐齐卡卡库》更加让人烦,3D特效是上去了,但是低智商的迈克尔编那叫一个什么东西,还不如一代动画片的编剧,到现在只能靠卖中国的广告过活,这个片子无可厚非国内看情怀的当年粉特别多,但是毫不客气的说,变2以后,这片子就变得很无聊了。 
   
  暮光啥的,我是看个热闹,搞不懂那么多屌丝丑女被N多高富帅爱怎么就成了动作片了。 
   
  另外我说过了:全地球已经无动作片了,老史也不打算把这个系列弄成年度第一,票房盈亏平衡就ok了,赚点就有动力拍4,不过我估计4要拍不动了,毕竟几个主力都老的都快不能动担了,他瞄准的也就是有老动作片情怀的一批人如我,你不爱看觉得彩蛋是臭鸡蛋也没关系,尽管来喷。 
   
  -----------不喜骂战,再补充点-------------- 
    谁也不必为自己正名,谁也不必瞧不起谁,我的标题和开头只为吸引流量:),突突突电影的没落是必然的,只是因为大家选择多了,不必只选择暴力电影。 
     
    90后不必为自己正名,因为电影市场、通俗小说或者说网络小说市场的目标人群就是15-30岁这个年龄段的,每个时代因为政治经济科技环境的变化,人群的阅读品味、范围、目标有变化很正常。 
     
    中国40,50后是红色后代,就算他们现在头发花白腰缠亿万周游世界,红色歌曲、样板戏、谍战剧、革命和上山下乡的情怀是磨灭不了的,广场舞大妈大爷就是这批人,你说他们为啥一定要搞丛林思维,集体化动作来扰民,他们还藐视你们小年轻的干嘛不早起早睡一起做早操?为啥有婚前性行为以及一大批“歪风邪气”的传播物,他们的青春是在激情昂扬、胜利再胜利中度过的,让他们去反思过去的苦难,除了那些倒霉的右派们,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 
     
    60后两级分化比较厉害,要么就是虚无的一代人,他们的青春在白白浪费,既没有影视歌也没有文学戏剧音乐,既不能上山下乡感受一下大自然和农民的摧残,又不能在城市里打下自己的天地,甚至绝大部分人连正常的初中小学都没有好好读过。只有部分高考恢复后的一部分接受了学校教育或者社会教育的成为民主斗士,大量接受西方思潮最后弄出来64,一部分人成为了经济政治方面的领军人物,现在国内亿万富豪和政府干部主体大都是这个年龄层次的人。 这后一批精英,他们的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比如北岛之类,那是亲身体会出来的,他们也鄙视70后,80后那些花花肠子。 
     
    70后,第一批青春中接触海外文化,尤其是日美港文化冲击的孩子,就是我们这批人,我们的选说多很多,变形金刚、美漫、日漫都是小学开始看的,而且那个时代国产的文化精品真的不多,要么就大雅比如红楼梦、西游记,要么因为管制国产文化制品是很少很少的,什么网络小说地下小说那是不存在的,我的回忆中那是一个杂志盛行的时代,很多杂志是单向传播文化知识的唯一渠道,那是一个盗版录像盛行的时代,包括史大爷一批舞刀弄拳的明星深深的烙印在这批人心里。 而且,只有这批人,我实在是想不出来还有什么文绉绉的国外影视剧在国内流行? 我现在回想起来,除了地球上那个时代都在看动作片外,国人积蓄已久的压抑在无序的那么10来年(80年代-90年代)得到彻底的释放,在表面被压制的文化控制下,大量走私的录像带流入中国,大量的盗版电影出现在官方电影台里。最被压抑的人性:暴力和性,得到释放。但是很可惜的是,由于我朝当权者依旧保守,对性方面的文化制品管制依然严格,而暴力型的作品就成了当时唯一的病毒式传播的制品。 70后(男)普遍记忆里充斥着各种爆炸、飞车、喷血、突突突、大砍刀、飞来飞去的武功等等,因为我们只能看这个,也喜欢看这个。 
     
    80后,算是承上启下的一代,独生子女的核心力量,孤独、自我。他们的文化接受不再限于进口走私的小部分产品,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包括日漫里的美少女、美男子,美剧里各种轻松幽默的肥皂剧,各种爱情片,各种文学作品,都陆陆续续进入国内,我记忆里92,93年后,很多搞盗版的电影台就被好莱坞告了都关了,逐渐vcd,dvd进入千家万户,大家也可以选择自己爱看的影视作品。 这个时代基本开始百花齐放,而且国内文化管制也松了,95年后逐渐的出现了一批青春偶像剧、狗血婆媳剧,还引入了很多日韩家庭、爱情剧。 当然80后依旧还是可以看突突突的动作片,只是很多时间被百花齐放的其他作品占据了。 
     
    90后,00后,网络一代,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所有的习惯、所有的来源都被互联网颠覆了,这个年代的人谁还看dvd?谁还看纸介质的书?有,但是很少很少。我是经常看到半大小屁孩拿个5000块的iphone5s打酷跑或者看电影。 他们完全是自由选择的一代,虽然也可以看突突突,但是突突突们因为全地球人信息获取容易了,不会被电影巨头们牵着鼻子只往性和暴力方面走。 
     
    搞基、伪娘、SM、嗑药、宅男、腐女、拉拉、李宇春等,这些其实原本就是真正的人性,并不是只有睾丸激素爆表才是男人,林妹妹或者紫薇们才是女人。 
     
    在国内,敢死队们卖的不是什么情怀,对60,70,80后来说也不存在什么情怀,因为我们大部分人也没得选择,卖的只是我们那段被强迫的记忆而已。 
     
    我不看这个,我看什么?仅此而已。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这种电影就算二次元来看也觉得二吧?《最佳伙伴 》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胡鹤译  /  李慧娴 主演 :  朱主爱  /  Aloysius Pang  /  权怡凤  /  葛米星  /  程旭辉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新加坡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05-26(新加坡)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Young & Fabulous IMDb链接:   tt5617274 根本国产片谐音片名基本是烂片的定律,这部新加坡的华语片也属于该定律范畴。 想不到新加坡会拍出一部很中二的二次元文化电影,我以为除了日本,大概就只有大陆的傻蠢编剧导演会拍这些尴尬电影。COSPLAY这个在电影里真很有点幼稚。《闪光少女》还能接受点。剧情主线接受不能,笑点?原谅我GET不到。比看国产青春片还要坐立不安。 男主像胡夏。女主很漂亮,原来是马来西亚新一代女神朱主爱,来中国发展吧,一定大红大紫。 都什么年代了,还用父母门第阶层来营造爱情的障碍。不时听来一段英文怪怪的,毕竟我们的语境不一样。 一部描写三个青少年朋友景天,紫甯和郝仁的成长故事,叙述他们如何通过重重挑战和难关,披荆斩棘追逐梦想。过程中,他们认识了自己,体会到友谊的真谛,了解到如何处理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鼓起勇气,捍卫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通过角色扮演这个长辈看来非常无聊的活动,三个朋友互相辅助学习,在彼此的帮助下,克服了各自的障碍。     郝仁教景天如何善用口才与供应商讨价还价来节省服装制作的成本,鼓励他勇敢表达。紫宁则把自拍绝招传授给景天,提拔他的自信心。间接的,景天克服了自己口吃的障碍,变得更有自信。紫甯和郝仁也在景天的影响下,在生活和学业上,更尽责和努力。     现今社会竞争尤其激烈,年轻的一代将如何在这个重视现实胜过创意思维的大环境下逆流而上,一路怀抱着梦想与希望寻找勇气和自信,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美妙的女性向粉紅電影《娼年》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三浦大辅 编剧 :  三浦大辅  /  石田衣良 主演 :  松坂桃李  /  真飞圣  /  富手麻妙  /  猪塚健太  /  樱井由纪  /  更多... 类型:   爱情  /  情色 官方网站:   shonen-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8-04-06(日本) 片长:   119分钟 又名:  Call Boy IMDb链接:   tt7529650 原文在medium: https://medium.com/%E7%94%B0%E4%B8%AD%E5%B0%8F%E5%B1%8B/%E5%A8%BC%E5%B9%B4-2018-%E7%BE%8E%E5%A6%99%E7%9A%84%E5%A5%B3%E6%80%A7%E5%90%91%E7%B2%89%E7%B4%85%E9%9B%BB%E5%BD%B1-6cad25ffbc97 《娼年》 其實是一場 「安全的」 性冒險、性成長的故事,這份安全感顯得原著普通,但這樣的安全感在電影,卻是與觀眾建立一種極少數的類型電影-- 女性向軟調色情(softcore pornography) --默契的開始。 女性向色情作品並不是沒有需求,這是個長遠的抑制和誤解的同謀,而近期,網站平台中的女性向推廣計劃在歐美或日本雖不乏關注,但在商業電影之中卻難得有這樣的作品,何況是這麼「好看」的作品,在電影攝製上帶有過去 粉紅電影(ピンク映画) 的榮光--尤其最終「高潮」戲十分諧趣美妙,成功地著墨出這部性成長電影的點睛之筆,靈肉結合,由性見心,敞亮的「讓我看你的性愛」就是「讓我看你的心」。啟用的演員也是頗受女性青睞的一線男星 松坂桃李 ,非常適合成為觀眾各自、私自愉悅的盤中肉(guilty pleasure)。 故事關於 桃李 飾演的男大學生成為娼夫後的見識和體悟。 石田衣良 這個作者擅長的就是把危險的因子、邊緣的樣貌收攏入他結構安穩的小宇宙,晶格銜接晶格一般讓故事世界繼續成長下去,在《娼年》之中就是性群像的疊加,是一些可以料想的微小奇觀,像扭蛋一般的分門別類精巧的固著,然而,畢竟是性事,透過再現性很強的媒介--那些特寫、耳語、室內光的影像--讓這部由男性下至女性情慾之海,在螢幕上個體過分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