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拉吉库马尔·希拉尼
编剧: 拉吉库马尔·希拉尼 / 阿西奇·乔希
主演: 阿米尔·汗 / 安努舒卡·莎玛 / 桑杰·达特 /波曼·伊拉妮 / 沙鲁巴·舒克拉 / 更多...
类型: 喜剧 /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印度
语言: 印地语
上映日期: 2015-05-22(中国大陆) / 2014-12-19(印度)
片长: 139分钟(中国大陆) / 153分钟(印度)
又名: 外星醉汉PK地球神 / 来自星星的傻瓜PK(台) / Peekay / P.K.
IMDb链接: tt2338151
编剧: 拉吉库马尔·希拉尼 / 阿西奇·乔希
主演: 阿米尔·汗 / 安努舒卡·莎玛 / 桑杰·达特 /波曼·伊拉妮 / 沙鲁巴·舒克拉 / 更多...
类型: 喜剧 /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印度
语言: 印地语
上映日期: 2015-05-22(中国大陆) / 2014-12-19(印度)
片长: 139分钟(中国大陆) / 153分钟(印度)
又名: 外星醉汉PK地球神 / 来自星星的傻瓜PK(台) / Peekay / P.K.
IMDb链接: tt2338151
《PK》堪称印度版《V字仇杀队》。年轻女记者遇上了陷落地球的外星人,从质疑到首肯,最后加入了后者挑战宗教权威的事业,他们联手击败了虚伪的大法师,赢得了民众的拥护,并留下一段无法圆满的爱恋。扮演外星人的阿米尔•汗主演过红极一时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在那部电影里他尽情嘲讽了印度当代的高等教育制度,《PK》的野心更大,将全印度的宗教观念一股脑儿推上了解剖台。试想,如果不是降落在印度,他可能不会拿宗教当枪靶子(比如在美国,他可能遭遇枪支暴力,并展开与持枪派的辩论)。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组成的国家,由此酿成的治安冲突常见诸报端。《PK》从“外星人有家回不得”的前提出发,设置了一连串十分合理的见闻和误解,让他顺理成章地跟宗教人士较上了劲,细节千锤百炼,生动诙谐。
不出意外的,由于题材敏感,该片被印度领导人呼吁禁止,但所向披靡的票房成绩证明了观众对它的热爱。吊诡的是,汗本人就是伊斯兰教徒,但伊斯兰教也在该片的嘲讽范围之内。这显示了他立场的超脱,也反映出他在艺术上的一丝不苟。就像他不在意拿自己开玩笑,天生的一副招风耳,在女记者眼里竟成了外星人的特征。影片能赢得众多教徒观众的喜爱,在于它所反对的并不是宗教信仰本身,毕竟PK也承认在他最绝望无助的时候,拥有信仰是多么重要的生存动力;影片所嘲讽的,是那些以宗教作为工具,欺世盗名、聚敛财富、互相仇视乃至用炸弹剥夺生命的恶徒,以及一叶障目、盲目崇拜的信徒们。PK依次参加了所有教派的宗教仪式,不乏荒唐的、神秘的、艰辛的甚至包含极端肉体痛楚的,他完成得十分虔诚,却一无所获,这足以促使我们审视仪式的必要性,进而思考宗教的本质。
全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前半段是PK的街头生存指南,几乎是他的独角戏,无厘头密集,节奏明快,电影语汇丰富,机智点子层出不穷,叙事如舞蹈般活泼,比如PK被胖子踢倒,形成多米诺肉牌,然后跑上街被车撞倒,那一整段的动作编排和镜头运动都像是在拍摄舞蹈,这一部分的每个场景都以一个俏皮话或动作上的意外效果(PK遮挡下体,钱包里的钱必须捐款,贿赂警察)作结,回味无穷。以PK找到通讯器为分界点,后半段集中智斗一名装腔作势的梵教大师,这名受人尊敬的宗教领袖缩影了片中所有宗教观念,随着他的真面目被撕落,包裹在精彩娱乐性下的讽刺劲道也开始发力。
PK无疑是阿米尔•汗塑造的另一经典银幕形象。他的眼神清澈,神情呆萌,思维怪诞,举止滑稽,但这怪诞和滑稽中透出强者的坚韧、智者的胸怀。影片开场,他就像一个装在成年人身躯里的孩子,赤条条来到世上,被光怪陆离弄得摸不着头脑。他有着初生婴儿般的纯真,却不像稚童那样容易被洗脑,他常怀良善之心,又拥有绝顶智慧,他个头矮小,内心却宽广无边,他不会被拉进世俗的泥沼,倒能用三言两语点化世人。PK对于一切观众习以为常却不合常理之事,发出了尖锐的质问,他的思维方式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促使观众以前所未有的角度看待生活,收获启发。
为什么有了真神,还要对雕像发出祈祷?为什么人们对爱性爱和钱财态度不同?这些都是我们10岁之后就停止发问的。成年后,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僵化,更缺乏质疑精神。PK之所以令人觉得亲切,在于他代表了童真时的我们。曾经我们也像他一样做着荒唐事,磕磕绊绊着去了解世界的真相,但等到我们通晓了一些处世的规则后,这种能力也离我们远去了。而PK玩转了世界,也学会了说谎,却终究不改那颗赤子之心,他理应是所有被世俗浸染的成年人所欣羡的对象。(文/方聿南)
阿米尔.汗很萌,看完《PK》才看到导演原来是拍三傻的拉吉库马尔•希拉尼,导演还真是挺有情怀的。
《PK》依旧是印度片的特色,集幽默搞笑,歌舞,戏剧性,还能讲出点道理的一部片,不同的是这次的故事很有愤青气质,通常能拍些把神拉下神坛的故事总是会有争议的,反骨还要有情怀就会更受人喜欢。
整个故事在一个带着研究目的的外星阿三来到地球后展开,由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男女的爱情开始,最后又用爱情来收尾,而导演并没有把时间放在男欢女爱上,更多的着墨点却是对印度的多神信仰的炮轰,说起来还真是有点意思的。
外星阿三(阿米尔•汗)以旁观者的视角观察着这个世界的喜怒哀乐,作为一个天外来客,招风大耳朵萌萌哒的醉汉(阿米尔•汗)无疑已经是本片的一大笑点。影片前段部分以醉汉PK的颠三倒四的认知来展现印度的多宗教的生活,而后又以PK的拨错电话理论来纠正自称有着超能力的印度大师,最后通过舆论回归爱情的方式来证实人为利用的谎言论的存在,欢乐中尽是讽刺,搞笑又不少深刻。
在爱情做贯穿的线上,安排两个本来就积怨已深的印度教和穆士林教徒相爱原本就是一种反骨的表现,拉吉库马尔•希拉尼也算是个果敢的导演,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而并非是物质的商业。好东西变臭了,就要纠正它,求神看病也还是得找到根源。
爱它你就要给它自由,而不是捆绑它。真正的爱情和信仰一样,来到一个新世界的时候,原先都是一种很纯粹的东西,只是慢慢混入到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后,有了遮羞盖丑的衣服,有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误导,渐渐也就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真正的信仰本该是一种纯粹的精神,真正的爱情本该是一种信任的自由。
抛开某些人会觉得的篇幅有点小长,光看萌出血的阿米尔.汗,就猜到本片在国内应该不会输于三傻的受欢迎程度。嗯,阿米尔•汗真是萌萌哒。
《我的个神啊》比《泰囧》高明在何处
文/马庆云
印度电影《PK》大陆上映的时候被翻译为《我的个神啊》,也算恰到好处,影片外皮的东西正是讲神的问题,或者可以更具体一点说,是神棍与PK之间的矛盾冲突。该部电影的院线版本虽然比印度版本少了近20分钟,但却由王宝强配音完成,喜剧效果十足。借此,该剧也难免被拿来与王宝强的一部喜剧做比较,它就是《泰囧》。
对于喜剧编剧而言,最高明的地方并非是每十秒钟设定一个可以炸响的段子给大伙逗乐子,因为这只是初级阶段。更高明的阶段是为这些逗乐子的段子串联起来找一个比较不错的说法。换言之,喜剧的内核很重要。段子是外表皮,里边到底藏着什么,才决定了喜剧的真正身价。
《泰囧》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却在内核处理问题上,差了很多。几个人一路的在泰国打打杀杀,最终为了一个什么授权书,底气全散了,内核拖不住,烂片无疑。等到宁浩找黄渤他们拍《心花路放》的时候,宁浩写剧本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虽然也拿徐峥与黄渤使劲写段子,但其注意,段子之后要落脚到什么内核上去。《心花路放》的内核是夫妻感情问题。虽然有些牵强,但比《泰囧》要进步了很多。
那么,问题来了,《我的个神啊》喜剧内核是什么?它的内核实际上是典型的印巴遗留问题,是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问题。PK去反对教棍,只是表面的喜剧内容。影片真正想携带的私货是:印巴民族冲突问题,不过是教棍们人为制造的,无论我们信仰什么,都是一家人。
印巴民族流血冲突,自上个世纪中期开始,便十分惨烈。在电影《甘地传》(1982)中,印度教民众与伊斯兰教民众隔河相望,绵延数公里,最终两边互相厮杀。那个桥段,我至今记忆犹深。很值得电影爱好者找出来看一遍。印度电影人敢于拿这个巨大的历史遗留问题编写成电影,并且以喜剧的方式正确地呈现出来,这才是他们的高明与伟大之处。
喜剧形式是去神圣化的,尤其喜欢拿权威开玩笑,因此,很难在影迷观影中塑造出庄严肃穆的审美感觉来。但是,印度喜剧《PK》拿这些去神圣化的形式的东西,反而建树出了一个庄严肃穆的信仰问题:所有种族的人民不因信仰不同而分离。这种塑造,又让懂行的影迷缔造出了伟大的神圣感。套用西方文艺理论的说法,这是去神圣化之后的对神圣化的回归。
中国人编段子的能力不弱,甚至于往往有机敏小聪明的段子出来。李晨跟范冰冰结婚了,生个闺女叫李冰冰吧。多具备时效性的段子啊!但是,我们只会编段子,不会在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之内,注入强有力的精神内核。
也到不是不会。1998年杨亚洲拍了一部电影,冯巩主演,《没事儿偷着乐》。这就是一部段子连着段子的喜剧,但故事的内核确实小市民如何忍辱的生存。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喜剧,是接地气的。包括范伟的《耳朵大有福》,也是段子接着段子,但内核却是东北退休老工人生活的艰辛。
我们当下很多喜剧的问题正是,只剩下会编段子了,而忘记了一个强有力的精神内核。喜剧的好坏,段子是不是够脆,自然是很关键的一点,但只有脆生的段子,根本不行,必须要像《PK》一样,抓住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内核体才行!
中国喜剧不好做,难点不在段子,而在内核。原因全在上边了。
更多观点交流,欢迎添加笔者的微信公众号:马庆云【xuezhemaqingyun】
PK
先说下信仰,信仰是什么?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信真仰理,唯信宇宙万物的真实本真,仰望宇宙万物的规律法则。那什么又是宇宙万物的本真和法则呢?是科学教科书上写给我们的那些还是人作为一个有意识的群体开始去观察世界、反思自身?
要说这个东西真的非常的难,因为我觉得这确实是极富情感体验的一种东西,加之真理的答案或许没有定论,不可能永远唯一,因此才有那么多人选择那么多不同的信仰。但这个话题却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探讨的,苏格拉底就已经说:“未经审视的生命不值得活。”到现在人们依旧难以对其进行一个把握。
或许有的人看来,这样来谈论这个东西其实很简单,对某种东西的极度相信和追求就是信仰。但如果把信仰放到一个陌生的星球上,把信仰放到锋利的刀锋上,他可能就会发生本质性的差别。
如果在人类的框架外来谈论人类,许多人类的东西就会显得很难理解与搞笑。人类为什么存在?人类又由什么生存?人类有很多的规则,大家都的去遵守;人类也有很多的关系,大家都得去维持。还有宗教、政治、国家、家庭、朋友等等等等,人类完美的发明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也构成了信仰的很多方面。
经常会看到有人说,中国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国度。其实不只是中国,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应该都存在信仰的问题。但如果说只是单纯的宗教信仰,那是事实,中国信教的人少那是无法否认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绝大多数的人群都是无宗教信仰的。但是没有宗教的信仰这绝不简单的等同于信仰的缺失,即使不说别的,现在的中国也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至少信仰着一个被称为“共产主义”的东西。但也有人说了,若是一个政党的凝结的信仰是挺不牢靠的,他会随着政权的更迭产生极大的变化。但又有谁说信仰就一定了,真理都不会恒定和唯一,更何况一个政党的信仰。只是说,这个时期他是向上的、积极的、与人为善的,于是人们会把他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乡。但我们不可能排除有一天,他走向了堕落,成了我们的1984。我想真的是那一天到来,中国的人民还是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历史的马车夫也告诉了我们这点。
再说下这部电影吧,就像开始提到的人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群体,有非常多的制度,非常多的信仰,也有非常多的神,每一个神都有他自己的团体和规矩,我们该怎么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神?一个说要在日出前祷告,另一个却说在日落后祈祷,孰对孰错,也许很困惑;为他拜伏,找寻所有道路,也许很疲倦。到底哪一个神才是真的?哪一个又是人们创造的伪神?到底他在什么地方?如果他在,为什么从没有人见过他?如果他真的听得见我们的祈祷,为什么又一定要到庙堂?结果发现不是没有去试着了解宗教、了解他们的神,只是有太多的问号,太多的不确定使我们自己真的无法说服自己。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与人为善,用慈悲的心看待时间所有痛苦。这些足矣普世的价值才是宗教该有的样子,也是我们可以信仰的东西。
《PK》是神作,也是继我看到的另一部印度相关题材的优秀电影《哦滴神啊》后的再一次震撼。印度是一个宗教盛行的国家,而且宗教的分裂与争斗也不是简单的几句能扯的清楚的,但从这两部电影,我至少看出了阿三在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宗教反思上的深刻之处。
(个人一点小感,很多东西和看法可能太过个人与片面。电影是个人体验,世界也是这样,没有任何恶意。)
要说这个东西真的非常的难,因为我觉得这确实是极富情感体验的一种东西,加之真理的答案或许没有定论,不可能永远唯一,因此才有那么多人选择那么多不同的信仰。但这个话题却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探讨的,苏格拉底就已经说:“未经审视的生命不值得活。”到现在人们依旧难以对其进行一个把握。
或许有的人看来,这样来谈论这个东西其实很简单,对某种东西的极度相信和追求就是信仰。但如果把信仰放到一个陌生的星球上,把信仰放到锋利的刀锋上,他可能就会发生本质性的差别。
如果在人类的框架外来谈论人类,许多人类的东西就会显得很难理解与搞笑。人类为什么存在?人类又由什么生存?人类有很多的规则,大家都的去遵守;人类也有很多的关系,大家都得去维持。还有宗教、政治、国家、家庭、朋友等等等等,人类完美的发明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也构成了信仰的很多方面。
经常会看到有人说,中国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国度。其实不只是中国,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应该都存在信仰的问题。但如果说只是单纯的宗教信仰,那是事实,中国信教的人少那是无法否认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绝大多数的人群都是无宗教信仰的。但是没有宗教的信仰这绝不简单的等同于信仰的缺失,即使不说别的,现在的中国也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至少信仰着一个被称为“共产主义”的东西。但也有人说了,若是一个政党的凝结的信仰是挺不牢靠的,他会随着政权的更迭产生极大的变化。但又有谁说信仰就一定了,真理都不会恒定和唯一,更何况一个政党的信仰。只是说,这个时期他是向上的、积极的、与人为善的,于是人们会把他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乡。但我们不可能排除有一天,他走向了堕落,成了我们的1984。我想真的是那一天到来,中国的人民还是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历史的马车夫也告诉了我们这点。
再说下这部电影吧,就像开始提到的人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群体,有非常多的制度,非常多的信仰,也有非常多的神,每一个神都有他自己的团体和规矩,我们该怎么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神?一个说要在日出前祷告,另一个却说在日落后祈祷,孰对孰错,也许很困惑;为他拜伏,找寻所有道路,也许很疲倦。到底哪一个神才是真的?哪一个又是人们创造的伪神?到底他在什么地方?如果他在,为什么从没有人见过他?如果他真的听得见我们的祈祷,为什么又一定要到庙堂?结果发现不是没有去试着了解宗教、了解他们的神,只是有太多的问号,太多的不确定使我们自己真的无法说服自己。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与人为善,用慈悲的心看待时间所有痛苦。这些足矣普世的价值才是宗教该有的样子,也是我们可以信仰的东西。
《PK》是神作,也是继我看到的另一部印度相关题材的优秀电影《哦滴神啊》后的再一次震撼。印度是一个宗教盛行的国家,而且宗教的分裂与争斗也不是简单的几句能扯的清楚的,但从这两部电影,我至少看出了阿三在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宗教反思上的深刻之处。
(个人一点小感,很多东西和看法可能太过个人与片面。电影是个人体验,世界也是这样,没有任何恶意。)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