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尔冬升
编剧: 尔冬升
主演: 万国鹏 / 王婷 / 沈凯 / 徐小琴 / 林晨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香港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粤语 / 浙江方言
上映日期: 2015-07-03(中国大陆)
片长: 134分钟
又名: I Am Somebody
IMDb链接: tt4786802
编剧: 尔冬升
主演: 万国鹏 / 王婷 / 沈凯 / 徐小琴 / 林晨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香港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粤语 / 浙江方言
上映日期: 2015-07-03(中国大陆)
片长: 134分钟
又名: I Am Somebody
IMDb链接: tt4786802
听见流星的声音
梁朝伟
2012年初,《大魔术师》上映。之后的三年里,我和尔冬升各忙各的,几乎再没见过面。
这三年中,我听说这位老友跑去横店拍了一部和群众演员有关的电影,叫作《我是路人甲》。当时最令我感到好奇的,其实不是他为什么要去拍路人甲,而是他要怎么拍。这个一出道就当男主角,才貌双全又很任性的大个子,他从来都没做过路人甲,他要怎么去拍出路人甲的人生?
就是这样一个人,最近突然找到我,说要请我看电影。于是,我有幸提前看到了那部传说中的《我是路人甲》。
这是一次很意外的观影经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我会想到“舒服”。对,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舒服最清新的一部片,也是我最喜欢的类型,有传递信息,会让人思考,无论笑或哭都发自内心,毫不勉强。
尔冬升好像变了,变成熟了。
我想他听到这句话可能不一定很开心。
时光流转回2001年,那一年,我去横店拍《英雄》。
那是我第一次去横店,当时天气转凉,还没有那么多人,我每天踩着单车去片场,收工之后也会骑车到处转转,无聊时还会买些烟花,然后找个空旷的地方放一放。横店的夜晚很静,放烟花的时候会吓到一些乡亲大叫,我躲起来偷笑,假装与我无关。
那年的11月19号,新闻说晚上会有狮子座流星雨。半夜收工后,我拖着导演还有组里的人跑去片场的楼顶很兴奋地等着。突然,一颗流星划过,然后,又一颗。起初我们都会开心地欢呼,接下来就被越来越多的流星吓到,每个人都不再说话。
在这样安静的环境里,我隐约地听到了“咻咻”的声音,起初我有些奇怪那是什么声音,后来随着“咻”的一声,又一颗流星划过头顶,那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是流星划过天空的声音。
在那之前,我从来不知道流星也会有声音,城市里太嘈杂,人人都很忙,没时间听流星说话。
因为那场流星雨,我至今对横店都留有很美好的印象。
时光流转回30年前,当时的我还在卖家用电器,生活无风无浪。那时候我对未来的唯一设想就是,如果没意外的话,大概会一直升职到销售经理吧。
这样其实也没什么不好,但偶尔会觉得,这似乎不是我要的生活,至于我到底要什么,那时候的我并不知道。
多亏一位老友,那段时间一直给我洗脑,每天给我画各种光怪陆离的蓝图,劝我放弃工作和他一起去考艺员训练班,我最后被他说动,于是迈出了那一步。
我很感谢那位老友,但我妈当时很生气,因为她觉得这个叫周星驰的家伙害他儿子辞掉了稳定的工作,去上什么前途未卜的培训班,我至今都记得她当时对我说的那句话:“衰仔!我一块钱都不会给你!”
她真的是讲得出就做得到,在艺员训练班的那一年,是我靠自己之前的积蓄撑下来的。那一年,我每天出门只带十块钱,走路去上课。如果不小心起晚了,十块钱就要交给的士司机,那天便只能捱饿。
我很怀疑我有没有对尔冬升讲过那段经历,因为,电影里那个叫万国鹏的男孩,和当年的我,真的是一模一样的境遇。不单是他,戏里的每一个路人甲,从初入行时的不知所措,到演戏时的每一次用力过猛,都会让我忍不住笑出声,就好像看到30年前的自己。
唯一的区别,是他们带着明确的目标去了横店,而我是在进入训练班之后,才发现这是我想要的人生——我想要成为一名演员,不是明星,不是影帝,就只是演员。
“演员”这个词对我而言分量太重。2013年,我在L.A工作的时候接触到一些“临时演员”,他们平时都在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有的是侍应,有的是清洁工,但当你问他们是做什么的时候,他们还是会说:“我是个演员。”
我相信,能说出“我是演员”这句话的人,对演戏一定是有热情的。对我来说,演员的工作就是无条件把戏做好,无关其他。
这些年来,经常有人问我,如果不做演员会做什么?我至今都想不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不会做别的,从我入行那天起,就有一个强烈的执念伴随我,就是:不管我的角色是什么,戏份有多少,哪怕只给我一秒钟的镜头,我也要想办法让你在这一秒钟内记住我。
为了实现这个执念,我努力练习了很久,很难说这个执念就是我最初的“梦想”,但我要对得住“演员”这两个字,就必须做到这一点。
在片场的时候,我会常常忘记我是梁朝伟,因为我只记得那个执念,到今天也是这样。
回到眼前。我最近在家里看了很多日本电影,尤其是染谷将太主演的几部电影我很喜欢。看《我是路人甲》的时候,也好几次有种错觉,那个叫万国鹏的男孩和染谷将太有些相似,懵懂的样子在无形中化解了故事本身的压力,令到观影过程也变得轻松愉悦起来。
是的,《我是路人甲》这故事本身并不轻松,主演亦都是陌生稚嫩的面孔,但尔冬升太聪明,他很清楚,要完成这个题材,唯一的办法,就是找真正的路人甲来演。对演员抱持着清楚的认知和无比信任的态度,是他自《癫佬正传》开始树立起来的风格,我一直记得他看演员的眼神,那眼神分明就是在说:对,我没看错,你就是这样的人。
这感觉有时候很讨厌,但他偏偏总是对的。
戏里,年轻的路人甲们在探讨何为成功,我看的时候也在思考。我理解的成功,不是衣食无忧,不是获奖无数,而是你能否真正享受每一次努力的过程。有梦想有目标是好事,但如果只看到目标,就很容易忽略过程,就像跑步一样,你一心想跑到终点,就会忘记欣赏沿途的风景。
所以,我们有时不懂珍惜,有时自视过高,有时怨天尤人,其实说到底,都是放不下自我。很多心中不平都因为放不下,当我们学会放下,往往会获得更多。
梦想,不仅仅是有梦、敢想,还有做梦和思考的过程。因为有了这个过程,所以,结果是什么,也没那么重要了。
在大多数人看来,路人甲只是路人甲,就像偶尔擦过夜空的流星,不会一直停留在你的生命里。
但是,即使微弱如流星,也会有它的轨迹,也会在夜深人静时,借着划过夜空的那一秒钟,发出属于它自己的声音,希望被有心的人听到。
我想,路人甲也是一样,在默默坚持了那么久之后,终于遇到了那个叫尔冬升的人。
这一次,希望有更多人听见流星的声音,哪怕只有一秒。
数年前在施南生家聊天,听尔导演说想拍一部以群众演员为题材的电影。因为他要重拍《三少爷的剑》,到大陆横店看了几趟场景,见到许多群众演员在片场,和他们聊起来,有感于他们对于演戏和追求梦想的执着,令他非常感动而触发了拍这部戏的灵感。照理说这些演员和这种题材很难有市场,他却肯大胆的尝试,花心思为他们提供演出机会。我当时虽然没有说话,心中对他却是敬佩的。
尔冬升二十六岁那年,刚刚离开邵氏电影公司,到台湾跟我合演两部戏,一部古装武侠片《午夜兰花》、一部诙谐喜剧片《七只狐狸》,那时候大家轧戏轧得头昏眼花,古装戏拍到天亮,脱下头套就坐上我的小白车赶下一场时装片。三十多年了,还清晰记得那个画面,在《七只狐狸》的外景场地,他跟我说,他想做导演,自己写剧本,到时候请我主演。我当时怀疑,他那么早出道,十九岁拍的第一部戏《三少爷的剑》就成名了,没念过什么书,怎么会写剧本和做导演呢?事实证明,多年后他编导的第一部戏《癫佬正传》口碑大好,《新不了情》又卖得满堂红。这会儿说着说着《我是路人甲》也拍成了。在他身上证实了"有梦想就要去追求,有追求才有成功的机会"。
回想过去的演戏生涯,还真没有注意到那些群众演员呢(那时候叫临时演员)。围在我们身边的多数是化妆师、服装阿姨,要不就是导演说戏、演员对戏、灯光师打灯、摄影师运镜,真的很少有时间跟群众演员谈话,更体会不到他们的艰难。看了尔冬升执导的《我是路人甲》,对于群众演员的辛酸才有深刻的理解。戏里的横漂(从各地涌到横店追求电影梦的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导演用平实的手法把它们串成了动人的电影。记得在大陆拍《火云邪神》的时候,片场有人跑来说,一个十几岁的临时演员被火烧了半张脸,已经送去医院了。那个小女生,因为站在我旁边,所以镜头常常带到她,大热天的,穿着古装戏服,站在太阳底下好几个钟,酬劳却少得可怜,想到她那张清纯的脸,万一毁了容,一生都受影响,感到非常不安,还好电影公司都做了妥善处理。
电影反映人生,《我是路人甲》里,三个十八岁的小女生,从外地到横店和导演面谈,她们一脸的天真无邪,面对的却是不怀好意、色咪咪的导演,这让我忆起十八岁那年,一个人儍乎乎的,和大电影公司的大制片会面,他要我签八年长约,还说等我成熟了可以演性感戏,吓得我落荒而逃,结果一生都是自由演员,电影同时拍好几部,都是一个人应付,选剧本、见导演、签约都自己来,就这样误打误撞,边走边唱,最后全身而退。虽说电影圈是大染缸、是复杂的圈子,再复杂的圈子还是有好人,再好的圈子也未必没有坏人,最重要是能够洁身自爱清者自清。只要多多充实自己,坚持信念,勇往直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机会来时才把握得住。
《我是路人甲》里的群众和特约演员的演出都非常自然,就像你我身边的路人,有时戏中戏穿插其中也能恰如其份。看到片尾他们的自白,短短几个字,真实的表达出他们对演艺这条路能否成功的看法,有的有信心、有的己知足、有的对未来没有把握、有的只在乎享受过程,有的坚持努力工作。希望他们都能实现他们的梦想。
《我是路人甲》借着路人甲、乙、丙在横店的日子,记录现今中国大陆电影界的现象。电影是个梦工厂,尔冬升不但在歌颂青春的梦想,也为造梦者制造成功的机会。有趣的是,群众演员都变成了主角,而明星和导演却成了临时演员和配角。
当初我也是路人甲,在路上被路人乙、路人丙找去拍戏,本来以为是做临时演员的,没想到却做了主角。谁知道?机会随处在。
努力!努力!路人甲!
(发表于明报月刊2015年第六期)
尔冬升二十六岁那年,刚刚离开邵氏电影公司,到台湾跟我合演两部戏,一部古装武侠片《午夜兰花》、一部诙谐喜剧片《七只狐狸》,那时候大家轧戏轧得头昏眼花,古装戏拍到天亮,脱下头套就坐上我的小白车赶下一场时装片。三十多年了,还清晰记得那个画面,在《七只狐狸》的外景场地,他跟我说,他想做导演,自己写剧本,到时候请我主演。我当时怀疑,他那么早出道,十九岁拍的第一部戏《三少爷的剑》就成名了,没念过什么书,怎么会写剧本和做导演呢?事实证明,多年后他编导的第一部戏《癫佬正传》口碑大好,《新不了情》又卖得满堂红。这会儿说着说着《我是路人甲》也拍成了。在他身上证实了"有梦想就要去追求,有追求才有成功的机会"。
回想过去的演戏生涯,还真没有注意到那些群众演员呢(那时候叫临时演员)。围在我们身边的多数是化妆师、服装阿姨,要不就是导演说戏、演员对戏、灯光师打灯、摄影师运镜,真的很少有时间跟群众演员谈话,更体会不到他们的艰难。看了尔冬升执导的《我是路人甲》,对于群众演员的辛酸才有深刻的理解。戏里的横漂(从各地涌到横店追求电影梦的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导演用平实的手法把它们串成了动人的电影。记得在大陆拍《火云邪神》的时候,片场有人跑来说,一个十几岁的临时演员被火烧了半张脸,已经送去医院了。那个小女生,因为站在我旁边,所以镜头常常带到她,大热天的,穿着古装戏服,站在太阳底下好几个钟,酬劳却少得可怜,想到她那张清纯的脸,万一毁了容,一生都受影响,感到非常不安,还好电影公司都做了妥善处理。
电影反映人生,《我是路人甲》里,三个十八岁的小女生,从外地到横店和导演面谈,她们一脸的天真无邪,面对的却是不怀好意、色咪咪的导演,这让我忆起十八岁那年,一个人儍乎乎的,和大电影公司的大制片会面,他要我签八年长约,还说等我成熟了可以演性感戏,吓得我落荒而逃,结果一生都是自由演员,电影同时拍好几部,都是一个人应付,选剧本、见导演、签约都自己来,就这样误打误撞,边走边唱,最后全身而退。虽说电影圈是大染缸、是复杂的圈子,再复杂的圈子还是有好人,再好的圈子也未必没有坏人,最重要是能够洁身自爱清者自清。只要多多充实自己,坚持信念,勇往直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机会来时才把握得住。
《我是路人甲》里的群众和特约演员的演出都非常自然,就像你我身边的路人,有时戏中戏穿插其中也能恰如其份。看到片尾他们的自白,短短几个字,真实的表达出他们对演艺这条路能否成功的看法,有的有信心、有的己知足、有的对未来没有把握、有的只在乎享受过程,有的坚持努力工作。希望他们都能实现他们的梦想。
《我是路人甲》借着路人甲、乙、丙在横店的日子,记录现今中国大陆电影界的现象。电影是个梦工厂,尔冬升不但在歌颂青春的梦想,也为造梦者制造成功的机会。有趣的是,群众演员都变成了主角,而明星和导演却成了临时演员和配角。
当初我也是路人甲,在路上被路人乙、路人丙找去拍戏,本来以为是做临时演员的,没想到却做了主角。谁知道?机会随处在。
努力!努力!路人甲!
(发表于明报月刊2015年第六期)
时间:2015年4月22日下午
地点:北京昆仑饭店
嘉宾:尔冬升 刘歌
主持人
尊敬的电影同仁和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来参加《我是路人甲》尔冬升导演分享会,今年是尔冬升导演入行40年,在他入行这么多年中,两次获得金像奖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他执导和监制的影片拿下过27次金像奖的奖杯,跟他合作过的明星有成龙、周润发、张国荣、梅艳芳、梁朝伟、刘德华、刘青云、古天乐、吴彦祖、舒淇、袁咏仪等等等等。我们好奇的是,从2012年到现在,这三年的时间,他一直在横店拍这部《我是路人甲》,他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呢?有请尔冬升导演。
尔冬升
其实这次来是没有(发言)稿的,上礼拜荣超跟我说,那五条预告发出去反映蛮好,那你就来跟北京一些朋友聊一聊,我以为就前面这几位而已,今天到了北京之后发现会来好多人,吓一跳,又没有主持人,我说怎么办,感觉像要参加考试一样。他说没事,你的国语比刘伟强好,我说我国语好,但记忆力没那么好,通常我这个年纪,说开了之后就会绕回来。
荣超从我第一天去横店的时候也在,昨天我让他帮我回忆一下过程,他说今天主要是谈为什么拍这个戏。因为时间实在是太久了,从2012年的8月开始到现在,实际工作差不多花了三年的时间。前面拍摄的整个过程长达16个月,从有想法到拍摄完成,着实花了一段时间。所以昨天晚上谈完之后,我回去又演练了一次。所以,万一今天有什么说着说着绕不回来的,你们帮我提醒一下。
(背景板上出现各种关键词)小鲜肉、吸毒、恶霸……问我对这些怎么看?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难题,我觉得这些词其实都是同一个出发点来的,就是——成功。从想成功开始,到最后折射出来的东西,一旦成功之后就开始遇到一些压力,进而演变成潜规则、吸毒等等。这些给我的观感,它是现实的,在影视圈里是有的,但所有的行业里也都会发生这种事情。可能你们不知道,影视圈里其实也有真诚,也有温情,也有理想,也有梦想。我这部戏里有触碰到,我觉得是真正现实的东西。
先说起源,从成功说起,其实我也想成功,在拍路人甲之前,我拍了《枪王之王》、《大魔术师》两部戏,想进入内地市场,看一看市场是什么样。《枪王之王》大家基本能够理解,《大魔术师》是年代戏,开拍之前就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看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之前香港的同行拍了一些古装片,有很多雷人对白的那种,结果进入内地市场后被狂批,当时给创作者们吓了一跳,原来内地观众是这么认真的,对这方面的反应比拍金庸先生的一些小说反应还大,从此他们开始研究历史。
另外一个问题是不接地气,人性的东西在全球范围内是共通的,但如果我不在北京生活、不在上海生活,怎么接地气?事情是一样的,但社会气氛和语言是不同的。当时我困惑的是,我想我本身拍《枪王之王》、《大魔术师》的过程很享受,出来的成绩也是可以的,但那些不是会令我感到开心的戏,因为戏的本身不是我最想拍的写实题材。我自己对这些资料的搜集是非常认真的,我自己觉得我是可以做记者,花半个多月的时间做街边卖场原料搜集,我是拍香港铜锣湾开始调研。《新宿事件》是从九几年开始的内地移民潮入手,我跟了十年的时间,认识了很多内地在日本留学、长居的学者,做了十年的资料才开始启动。突然间发现我有这个特性,喜欢这方面的题材,我就想,自己是不是应该靠近香港、华南地区,去寻找我想要的题材。
有一些年轻读者都知道,香港回归之前,除了旅游有几个大产业,手表、玩具、服装。改革开放之后,香港的厂商开始转移了,最高峰的时候,所有外资养活不到三千万的人,我也有在朋友在广东开厂,我去调研,看看这些工厂年轻人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以前不是有一个戏叫《外来妹》吗?我想拍一个这种比较接地气的戏,在广东地区。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那里的年轻人是去讨生活的,他们生活压力很大,没有什么娱乐,大部分人都不是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我在那里找不到一些令我感到很振奋、很轻松的点,我不想拍一个非常沉重的戏,所以那一段时间我就放弃了。
有一段时间我在家里,当时好像是在想如果没有突破的话,是不是应该换一个工作来做。我喜欢潜水,其实在菲律宾开潜水度假村很便宜的,我跟古天乐说投一点,我开始考虑要不要干一点别的。那也不能一下子电影就不干了。这个时候另一个想法就出来了,现在可以拍3D了,特技已经很完善,3D的效果我也很喜欢,我就打电话给徐克,问他是不是我们重新再来一次,写新的剧本,重新启动《三少爷的剑》,他说好,赶快过来横店。
横店我以前去过,在2005年的时候,我去找成龙,十年前的横店跟现在不太一样,当时很乱,我夏天去看他拍戏,当时接近40度的天气,看那些人戴头套、穿古装,我突然回想起我以前拍古装片的那些不好的经历。当时成龙还开车带我去看秦皇宫,很大,但我极不想去那个地方。
2012年我再去横店的时候,荣超也去了,还有《暴疯语》的导演李光耀,他是徐克的徒弟。我们去了横店,还是很热,完全没有留意场景,在跟徐克学3D的过程中,我突然间有一个想法,我想拍年轻人,因为我在那里看到一个群体,叫“横漂”。
横漂跟北漂不太一样,北漂其实是王宝强那样的人,其实我也算半个“北漂”,“漂”这种状态在我来说是非常有新鲜感的。比如中国春运是全球最大的人群流动,从1亿多张车票、2亿多张车票来讲,历史上是没有的,欧洲、美国没有这么多人,日本的路途没有这么远。
“横漂”的另一个特点让我很惊讶,他们那么年轻,最小的十几二十岁,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认识最小的“横漂”是17岁,去年我再去的时候,看到有十三四岁的女孩拍戏。我看到这些人这么年轻,来自全中国各地,我非常好奇。
在跟徐克学3D的过程中,我开始把我的视线转向横店这个镇,这个镇非常奇怪,在山上看它就是一个小镇,但是古装景特别迷人。在观众的记忆里只有一些景,当时我看到横店的变化跟以前不一样,开始起了高楼,在楼房上有起重天秤,我感觉这一刹那应该记录下来,十年后会变得更不一样。那时候就有了很多的想法,当时我找到了《大魔术师》时帮我挑选演员的统筹莫蓝,跟她说赶紧给我约一些年轻人,我想探讨一下能不能在里边发掘一些题材。
回到香港两个礼拜的时间里,我找了《音乐人生》的导演张经纬,希望他协助我访问这些路人甲,我很喜欢纪录片,但我没有机会拍纪录片。另一个导演我找来了赵良骏,他很喜欢旅行,他也是学电影本科,也教过学生。我叫他们来帮我看一看,可不可以从中发掘一些创作的方向出来,有没有一些点帮我观察一下。
所以我第二次去横店的时候是九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搜集了200多个横漂的视频,然后跟这些人见面,一直持续到12月底,这中间我们包括搜集的东西超过100万字。我为什么问他们,我只知道这个群体,但我不知道他们背后的故事,当他们说起他们故事的时候,那些内容足以拍60集电视剧,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料进来,我就开始组织了,但困难也跟着来了。
第三次去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更深入的筹备,导演帮着我去设计一些针对他们的培训课程,因为我们必须要去测试这些群众演员有没有能力去当演员,他们平常自己形容自己为活动道具。他们的经验主要在横漂,所有影视选择的重要角色都是在北京,次要的才是到横店选。
最多的人可能也只是做丫鬟、宫女,可能有几句水词。在见这一批人的时候,我第一个事情是觉得他们是不行的。因为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他们的教育水平还差很远,有一些说自己是念过大学,其实就是大专,有些大学没毕业就出来了,还有一些是小学都没有毕业。我刚开始时候见到他们的时候觉得是不可能的,你们都是发明星梦,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访问里边说,有一些人来了玩玩就走了,但他们坚持在这儿。横店的特点是生活成本很低,一开始他们充满热情,几个月之后就会遇到潜规则之类的事情,这样的环境下,我觉得路人甲们想成功是不可能的。但后来,有些人让我改变了主意。
戏里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叫沈凯,他35岁,是剧组年纪最大的演员。他说我来横店最多后悔两年,如果不来就会后悔一辈子;另一个叫王昭的男孩,我见到他时他19岁,从河南过来,身上只有270块钱,一个月后我问他还剩多少,他说还剩170块钱;我的男主角从牡丹江过去横店,见到我的时候身上只有10块钱,我说你不怕吗,他说不怕,虽然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演戏,但见到导演觉得运气很好,后来他买彩票中了20块。
跟路人甲交流的过程中,有些事情让我很触动,比如有两个男孩一见到我就哭了,我当时吓一跳,他们告诉我,从来没有一个导演跟他们说过一句话。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我没有办法去把所有很感触的东西说出来。
还有一个叫覃培军的小孩,现在才24岁,在训练的过程中,他说出了最令我震撼的一句话:我当时问他们每个人,你觉得你能成功吗?有一些人怀疑,有一些说不知道,有一些人说我必须要成功,到了他的时候,他说我已经成功了。我当时很惊讶地问他为什么?原来他人生就像电视剧一样,他4岁的时候母亲去世,7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十岁之前自己在山上捡草药卖到村子里还钱,十四五岁开始下矿挖煤。我问他辛不辛苦,他说不辛苦,是命苦。我说你为什么说你已经成功了?他说我过过那样的生活,现在能活在太阳下,就是已经成功了。他说这个话我非常的感动。
这些对白和情节不是创作出来的,都是真实的。
路人甲们大多不会演戏,所以我就设计了一些情节,比如演夫妻的,我让他们像真正的夫妻一样去交流一些问题;有一对亲姐妹,我也是让她们真的去吵架;还有一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们当时并不熟,我把他们分成两批,一批认为自己在横店是有前途的,一批是自觉没有前途的,结果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根本分不清戏里戏外,演着演着就变成了真的,最后差点真的打起来。我很多对白和情节都是通过这样即兴的设计碰撞出来的。
在测试路人甲能力的时候,有一个小孩儿让我们印象深刻,他叫王殿超,脾气特别拗,我让他给我演一个迷茫的状态,他当时的表现让我们都非常惊讶,那种状态是很多专业演员演不出来的,结果我们正在感叹的时候,他突然跟我们说了一句话:“导演,可以开始了吗?”原来他一直在想迷茫该怎么演!
我之前拍过的演员跟我的私交都很好,他们只要演出观众可以接受的情绪就可以了,不需要把整个真实的自己都掏出来给我看,我也不可能这样去要求梁朝伟啊,刘青云啊,要求他们给我看他在家里哭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不可能的,但这些路人甲是毫不掩饰的。拍非专业演员,张艺谋、贾樟柯、方育平导演都非常厉害,起初我不知道怎么拍,但在这个过程中里我开始知道一点了。
整个大致的东西差不多出来之后,一切就开始进入正题。2012年12月,我认为可以拍的时候,我的监制李锦文拍过很多大戏,她在现场,我太太也在横店,这个时候问题开始出来了,第一没有剧本,第二你想什么时候拍?我说明年春节就要拍,但是没有剧本预算怎么办,周期要拍多久?我说这个很难说,可能拍着拍着方向就偏了,我不得不重拍,但这些问题我现在都不知道,我一定要拍了才知道。他们就问我,你是打算照王家卫的拍法来吗?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后来他们又问我,那这个戏拍的话找谁投,我想……如果找于冬的话,看似也不妙,之前我拍过很多戏,找不到人投的时候我就自己先投。《旺角黑夜》我找了第五家公司才拿到投资,《早熟》的时候我跟成龙说没有人投,我们一起投,一人一半,成龙当时跟我说,千万不要用自己的钱投。《早熟》亏的一部分的钱是从《千杯不醉》这一部分分过来的,当我分完钱给杨千嬅,她都没有想到我会拿钱给她。如果自己做投资,大多数人不知道,因为版权是有价值在里边的。
《真心话》也没有人敢投的,我说不能坐在那儿,必须拍一个戏。所以这个戏就不想为难于冬了,因为拍戏的时候我就不想听投资啊、发行啊这些话。这个时候我就盘算了一下我的小金库有多少钱,我这个年纪,肯定有储备,也花不了什么钱。这个时候我太太的眼睛瞪得这么大。当天跟他们谈的时候,演员副导说这是非常有风险的,有一些横漂不拍了跑掉了怎么办,女孩如果结婚了怎么办,怀孕怎么办,有一些人闹事怎么办,害怕完全失控,大家都非常紧张。
当时我就在犹豫要不要做这个事,2012年12月24日,在横店茶餐厅我跟路人甲一起过圣诞节,大家一起吃自助餐,有一些小孩连西餐都没有吃过,吃得非常开心。当时我看着他们,就跟我身边的人说,我最大的忧虑是,我不想做一些改变别人命运的事情,我知道如果有一些人拍了这部戏之后可能会成功,有一些人会被打回到原来的位置,之后再做回群演,他是否能面对周围人的眼光。我的忧虑很多,但他们说的一句话令我笑了,就是我问他们为什么来横店的时候,有一个人说“我们都是被王宝强害的”。所以我就跟我太太说,其实我真的怕拍完这个戏,令很多人又多了一些梦想和期盼,我更怕有些人将来会说,我就是被尔冬升害了。
那天晚上我想了很多事情,我以前很胆小,所以我玩潜水,玩赛车,我一直在训练自己的勇气。我没有小孩,我跟我身边朋友说一定要培养小孩的勇敢,其实很多的害怕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不要想,要勇敢去做。我跟葛优说过,你怕坐飞机,很无聊,你可以克服它的。我赛车也是,在起步的时候,很紧张,但其实不用紧张,因为你想的事情不一定会发生。当别人不信你的时候,你应该更相信自己。我一直在用当年《新不了情》的那句台词鼓励我自己:“你只能说自己运气不好,但你不能怀疑自己的才华。”我为什么要怀疑我自己?我看到那些小孩,他们有这样的勇气,走过几千里路来到横店这个地方,他们没有成功都不怕,我都已经成功过了我怕什么?拍一部戏会死吗?我知道一部戏有它的影响在,对我来说不是钱的问题,不要问我拍戏花了多少钱,我想你知道我花了多少精力在里边。
当然我也知道,好的电影也许跟票房是不成正比的。这一帮小孩他们没有一个看过《新不了情》,是认识我之后开始上网查我尔冬升是谁,上网去看《新不了情》,到现在还有人跟我说《新不了情》很好看。电影的价值不在于现在的票房,在于以后谁会记得,我认为这个戏包括之后还有一些纪录片,我认为是会留住一段时间的。
制作这部戏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非常感动的东西,以后有机会再细说。
最后我想说一个小故事:之前有一次,我跟施南生女士和岑建勋在香港喝酒,提起以前的事很感慨,我当时问了他们一个问题:我们拍了一辈子电影就像人生一样,中间很紧张、刺激,到了结尾的时候,到底是音乐舒缓,海面平静,还是应该飞车爆炸,轰轰烈烈?想了几秒钟,大家相视而笑,我们想要的人生是怎样,答案已经很清楚了。
主持人
接下来有请博纳影业集团发行总经理刘歌跟我们说两句。
刘歌
我很紧张,因为我也是路人甲。
前面几个片花看了N遍都非常感动,听完导演讲这部片子的拍摄过程有多么艰辛,我更加感动。我其实是一个演员,曾经参演4部电影,但这4部电影票房都不好,我很欣慰。
大家知道这个电影在什么档期吗?你们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前一阵子把片花放给媒体看,其中有一个媒体看片花已经哭得泣不成声,我问他原因,原来他曾经在横店漂泊过三年,他说,导演去晚了!如果早点去的话,他也会出现在这部电影里。
所以听完导演的阐述,我有一个想法,横店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相信很多在座的朋友跟我有一样的想法,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唤起更多人的梦想。每个人都有一个演员梦,尔导演从业40年,很多人都是看着导演的电影长大的,我是看着导演的电影长胖的,《早熟》、《新不了情》…《旺角黑夜》那部戏是我最喜欢的,我看过N多遍,因为我当时在电影院检票,我相信我是看过这些电影最多的人。
我们的档期是7月份,7月几号? 3号。我就知道是这种反应, 7月3日,真的上映。7月3日当然是非常好的档期,有一部全明星阵容的电影上映,也有我们这部“全没星”阵容的电影上映,我们的电影主人公都是草根。随着电影的繁荣和发展,我们很多人忘记了这些人的存在,只看到几个光鲜亮丽的人,而更多的人是像我们以及他们一样,为中国电影,为今年400亿的票房贡献着自己微不足道的人生,可能永远不可能成功,甚至没有机会像我们这样坐在这里跟导演一起分享一部好电影带来的乐趣,对他们来说,电影或许只是生存的手段,这是最残酷的,也是最刻骨铭心的。今天听完导演的阐述非常感动,希望每一位路人甲都可以看到这部电影, 7月3日不见不散。
谢谢!
主持人
接下来是开放式提问环节。
关于入行40年
金像奖结束后我开了一个派对,纪念我入行40年,为什么是40年?我不能从4岁演戏开始算,我10岁就是童星男主角了,所以我写40年,有些人可能误会我,但不明真相的年轻人会觉得我保养得还可以,才四十几岁的样子,这个时期上片对我来说还是有一点意义的,今年6月30日是我入行40年的最后一天,这个时期对我来说是有意义的。
关于影片的投资
《窃听风云》系列你们都知道吧,拍《窃听3》的时候,光演员的片酬是第一集的全部预算,《我是路人甲》的预算高过了《窃听风云》第一集的预算,因为周期太长了,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已经16个月的时间,因为横店有季节,拍摄期间中间有停顿。预告片里看到的很多场景其实都是要自己设计出来,加上演员都是新人,过程花费不便宜。
预告片里有一句话:“等你老了,影坛就是我的了。”这个话是有所指的吗?是向各导演开战的意思吗?
尔冬升:我要挑一个能开得起玩笑的演员拍这场戏,只能挑古天乐这样的老友,正好在横店碰到他的海报,所以就贴上去。我知道你们会问这个问题,在我自己看来,如果做一个监制,以前我自己投资我是一个出品人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片子类型一起上市对我来讲反而是好事。
我跟凯歌导演的交情是蛮好的,还有冯小刚。每一周都有四部戏,最多五部戏在打,这事是很难不会碰到,碰到一起在同档上对我来讲是有荣誉的,我觉得不是输赢的问题,电影有很多种类。
您说电影的价值不在于票房,而是多少人会记得,您觉得有多少人会记得路人甲?
尔冬升:这不完全是一个定论,我很早就说过,我在出完整个片,基本上我也不看那个戏,因为现在电视重播我都没有完全看完,因为那部戏看完不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跟我无关,是观众看了就行,所以不要问我我的原意是什么,现在已经不重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一个很特别的情况,就是有一些人没有看过全片,有一些人看过,完整的版本也有人看过,做一些不同的测试。我发觉每个人找到共鸣的点都不一样,这是非常特别的,我知道观众会有联想,观影过程里有无数的感动,这个我是有信心的。
戏里边有一场吵架,有个朋友看完非常感触,他说昨天我跟我太太吵架跟戏里的对白一模一样。我希望观众能够感动,我用影视圈的背景呈现现在年轻人遇到的现实问题,里边有梦想、里边有现实,不需要太担心,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你问我的意图,我当然希望观众喜欢就好,我不想太多。
刚才刘总说这是全没星阵容,其实横店有很多的明星拍戏,其实客串一些也可以,不知道里边有没有?
尔冬升:你看到刘伟强,这部戏台前幕后有9位导演,有明星在里边,我选的明星都是合适出镜的,但具体都有谁,稍后才能告诉你们。
您刚刚讲这些人故事的时候其实挺辛酸的,包括您提到拍的很好的非职业演员的作品是记录化的,用这些非职业演员演是非常戏剧性,结构性很强,甚至带有诙谐的结构,为什么处理成这样?
尔冬升:我拿素材的时候,创作的过程和测试他们的时候,我做了一些设计场景让他们即兴演出,我把他拍下来,拍完之后我决定不能这样拍,我本来想拍记录性的,但是觉得太像贾樟柯的戏,我怕人家说我抄他的方式戏。里边的人是真假之间的,整个故事是真假之间,我拍完觉得太像那个风格,其实同类风格也很多,我决定算了,我这样反而拿捏不准,我就照着我自己,我最擅长的方法,因为他们里边有搞笑,有真实的感情,其实我们的成长过程,慢慢形成港片流行风格,这些需要专家来研讨,我到最后大的方向是,用新不了情、忘不了、早熟这种方法,用我有把握的方法拍。
看了片花特别想看到这个片子,您刚才说不想说花多少钱拍这部片子,但是商业市场是残酷的,您心理应该有核算过?
尔冬升:我们算片归本多少钱,我的概念是这样的,我拍完这部戏实际的制作费,再评估这个戏的宣传费,我亏一点没有关系,因为有版权在,那个概念不一样。
为什么没有拍一些所谓热门IP,一些互联网公司会买读者过去三十年竞选小品拿来加工,您为什么没有做这样一个比较快的,而选择非常慢的。因为现在很多新的导演出来会走这样一条做快餐式的,您还是选择慢工出戏活。
尔冬升:我知道怎样赚钱,能经营电影的人做别的行业是不难的,我不认为管理有多难,我开过五个酒吧,没有多困难,在我现在这个情况下,电影如果不能拍到我想拍,不能先说好不好,我不能满足我自己,我自己不喜欢也没有把握让我自己喜欢,这是很实在的问题。我说的自信一些,我先取悦我自己才可以。我也不去想组织多大的公司、多大的团队,开始金融资本炒作,这些不需要我做,我跟于冬合作让他去做就可以了。你问IP我根本没有时间去想。
您刚才一直说演员的事,从编剧本身谈一下路人甲编剧创作的过程,或者说电影创作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分,关于电影创作的。
尔冬升:这是一个经验,参与的同事都知道,我们拍的时候有分场,所有的剧本从他们那儿拿来,但里边找的人全部打出来,打字打的很好,没有组织,最后那几十万字是在我桌子前面三个屏幕来剪接,要组织那些内容,因为来自几百个人说的话,说的都很有意思,要按照二十个主要演员怎么配给他们,配完进去创作之后,出现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词,要其中一个女孩说,她说不出来,因为不是她的生活,这两姐妹里,她18岁、她19岁,她妈妈38、39,她奶奶60岁,她家里什么问题?没遇到过死亡,我说叫你演和妹妹分开,她不会演,词说不出来,所以需要置换。最后没有办法做的精准,这是我从来没有试过的。我一定要让她自然的去演,但拍的时候靠我的经验跟摄影师,每个人有单独镜头,每个人独立的镜头,拍的时候要拍几次,我已经准备好,事后把他总结出来。拍了四个多小时的东西,然后再用画面版把他剪辑出来。
路人甲的英文名字是I Am Somebody,为什么?
尔冬升:一开始其实是I Am Nobody,但后来我觉得太负面情绪了,所以改成了Smoebody。路人甲们不是Nobody,我记得有一个路人甲说过一句话,他说:我们这些群众演员很重要,因为任何一部戏光有主角,而没有群演是不行的。
地点:北京昆仑饭店
嘉宾:尔冬升 刘歌
主持人
尊敬的电影同仁和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来参加《我是路人甲》尔冬升导演分享会,今年是尔冬升导演入行40年,在他入行这么多年中,两次获得金像奖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他执导和监制的影片拿下过27次金像奖的奖杯,跟他合作过的明星有成龙、周润发、张国荣、梅艳芳、梁朝伟、刘德华、刘青云、古天乐、吴彦祖、舒淇、袁咏仪等等等等。我们好奇的是,从2012年到现在,这三年的时间,他一直在横店拍这部《我是路人甲》,他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呢?有请尔冬升导演。
尔冬升
其实这次来是没有(发言)稿的,上礼拜荣超跟我说,那五条预告发出去反映蛮好,那你就来跟北京一些朋友聊一聊,我以为就前面这几位而已,今天到了北京之后发现会来好多人,吓一跳,又没有主持人,我说怎么办,感觉像要参加考试一样。他说没事,你的国语比刘伟强好,我说我国语好,但记忆力没那么好,通常我这个年纪,说开了之后就会绕回来。
荣超从我第一天去横店的时候也在,昨天我让他帮我回忆一下过程,他说今天主要是谈为什么拍这个戏。因为时间实在是太久了,从2012年的8月开始到现在,实际工作差不多花了三年的时间。前面拍摄的整个过程长达16个月,从有想法到拍摄完成,着实花了一段时间。所以昨天晚上谈完之后,我回去又演练了一次。所以,万一今天有什么说着说着绕不回来的,你们帮我提醒一下。
(背景板上出现各种关键词)小鲜肉、吸毒、恶霸……问我对这些怎么看?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难题,我觉得这些词其实都是同一个出发点来的,就是——成功。从想成功开始,到最后折射出来的东西,一旦成功之后就开始遇到一些压力,进而演变成潜规则、吸毒等等。这些给我的观感,它是现实的,在影视圈里是有的,但所有的行业里也都会发生这种事情。可能你们不知道,影视圈里其实也有真诚,也有温情,也有理想,也有梦想。我这部戏里有触碰到,我觉得是真正现实的东西。
先说起源,从成功说起,其实我也想成功,在拍路人甲之前,我拍了《枪王之王》、《大魔术师》两部戏,想进入内地市场,看一看市场是什么样。《枪王之王》大家基本能够理解,《大魔术师》是年代戏,开拍之前就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看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之前香港的同行拍了一些古装片,有很多雷人对白的那种,结果进入内地市场后被狂批,当时给创作者们吓了一跳,原来内地观众是这么认真的,对这方面的反应比拍金庸先生的一些小说反应还大,从此他们开始研究历史。
另外一个问题是不接地气,人性的东西在全球范围内是共通的,但如果我不在北京生活、不在上海生活,怎么接地气?事情是一样的,但社会气氛和语言是不同的。当时我困惑的是,我想我本身拍《枪王之王》、《大魔术师》的过程很享受,出来的成绩也是可以的,但那些不是会令我感到开心的戏,因为戏的本身不是我最想拍的写实题材。我自己对这些资料的搜集是非常认真的,我自己觉得我是可以做记者,花半个多月的时间做街边卖场原料搜集,我是拍香港铜锣湾开始调研。《新宿事件》是从九几年开始的内地移民潮入手,我跟了十年的时间,认识了很多内地在日本留学、长居的学者,做了十年的资料才开始启动。突然间发现我有这个特性,喜欢这方面的题材,我就想,自己是不是应该靠近香港、华南地区,去寻找我想要的题材。
有一些年轻读者都知道,香港回归之前,除了旅游有几个大产业,手表、玩具、服装。改革开放之后,香港的厂商开始转移了,最高峰的时候,所有外资养活不到三千万的人,我也有在朋友在广东开厂,我去调研,看看这些工厂年轻人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以前不是有一个戏叫《外来妹》吗?我想拍一个这种比较接地气的戏,在广东地区。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那里的年轻人是去讨生活的,他们生活压力很大,没有什么娱乐,大部分人都不是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我在那里找不到一些令我感到很振奋、很轻松的点,我不想拍一个非常沉重的戏,所以那一段时间我就放弃了。
有一段时间我在家里,当时好像是在想如果没有突破的话,是不是应该换一个工作来做。我喜欢潜水,其实在菲律宾开潜水度假村很便宜的,我跟古天乐说投一点,我开始考虑要不要干一点别的。那也不能一下子电影就不干了。这个时候另一个想法就出来了,现在可以拍3D了,特技已经很完善,3D的效果我也很喜欢,我就打电话给徐克,问他是不是我们重新再来一次,写新的剧本,重新启动《三少爷的剑》,他说好,赶快过来横店。
横店我以前去过,在2005年的时候,我去找成龙,十年前的横店跟现在不太一样,当时很乱,我夏天去看他拍戏,当时接近40度的天气,看那些人戴头套、穿古装,我突然回想起我以前拍古装片的那些不好的经历。当时成龙还开车带我去看秦皇宫,很大,但我极不想去那个地方。
2012年我再去横店的时候,荣超也去了,还有《暴疯语》的导演李光耀,他是徐克的徒弟。我们去了横店,还是很热,完全没有留意场景,在跟徐克学3D的过程中,我突然间有一个想法,我想拍年轻人,因为我在那里看到一个群体,叫“横漂”。
横漂跟北漂不太一样,北漂其实是王宝强那样的人,其实我也算半个“北漂”,“漂”这种状态在我来说是非常有新鲜感的。比如中国春运是全球最大的人群流动,从1亿多张车票、2亿多张车票来讲,历史上是没有的,欧洲、美国没有这么多人,日本的路途没有这么远。
“横漂”的另一个特点让我很惊讶,他们那么年轻,最小的十几二十岁,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认识最小的“横漂”是17岁,去年我再去的时候,看到有十三四岁的女孩拍戏。我看到这些人这么年轻,来自全中国各地,我非常好奇。
在跟徐克学3D的过程中,我开始把我的视线转向横店这个镇,这个镇非常奇怪,在山上看它就是一个小镇,但是古装景特别迷人。在观众的记忆里只有一些景,当时我看到横店的变化跟以前不一样,开始起了高楼,在楼房上有起重天秤,我感觉这一刹那应该记录下来,十年后会变得更不一样。那时候就有了很多的想法,当时我找到了《大魔术师》时帮我挑选演员的统筹莫蓝,跟她说赶紧给我约一些年轻人,我想探讨一下能不能在里边发掘一些题材。
回到香港两个礼拜的时间里,我找了《音乐人生》的导演张经纬,希望他协助我访问这些路人甲,我很喜欢纪录片,但我没有机会拍纪录片。另一个导演我找来了赵良骏,他很喜欢旅行,他也是学电影本科,也教过学生。我叫他们来帮我看一看,可不可以从中发掘一些创作的方向出来,有没有一些点帮我观察一下。
所以我第二次去横店的时候是九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搜集了200多个横漂的视频,然后跟这些人见面,一直持续到12月底,这中间我们包括搜集的东西超过100万字。我为什么问他们,我只知道这个群体,但我不知道他们背后的故事,当他们说起他们故事的时候,那些内容足以拍60集电视剧,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料进来,我就开始组织了,但困难也跟着来了。
第三次去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更深入的筹备,导演帮着我去设计一些针对他们的培训课程,因为我们必须要去测试这些群众演员有没有能力去当演员,他们平常自己形容自己为活动道具。他们的经验主要在横漂,所有影视选择的重要角色都是在北京,次要的才是到横店选。
最多的人可能也只是做丫鬟、宫女,可能有几句水词。在见这一批人的时候,我第一个事情是觉得他们是不行的。因为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他们的教育水平还差很远,有一些说自己是念过大学,其实就是大专,有些大学没毕业就出来了,还有一些是小学都没有毕业。我刚开始时候见到他们的时候觉得是不可能的,你们都是发明星梦,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访问里边说,有一些人来了玩玩就走了,但他们坚持在这儿。横店的特点是生活成本很低,一开始他们充满热情,几个月之后就会遇到潜规则之类的事情,这样的环境下,我觉得路人甲们想成功是不可能的。但后来,有些人让我改变了主意。
戏里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叫沈凯,他35岁,是剧组年纪最大的演员。他说我来横店最多后悔两年,如果不来就会后悔一辈子;另一个叫王昭的男孩,我见到他时他19岁,从河南过来,身上只有270块钱,一个月后我问他还剩多少,他说还剩170块钱;我的男主角从牡丹江过去横店,见到我的时候身上只有10块钱,我说你不怕吗,他说不怕,虽然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演戏,但见到导演觉得运气很好,后来他买彩票中了20块。
跟路人甲交流的过程中,有些事情让我很触动,比如有两个男孩一见到我就哭了,我当时吓一跳,他们告诉我,从来没有一个导演跟他们说过一句话。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我没有办法去把所有很感触的东西说出来。
还有一个叫覃培军的小孩,现在才24岁,在训练的过程中,他说出了最令我震撼的一句话:我当时问他们每个人,你觉得你能成功吗?有一些人怀疑,有一些说不知道,有一些人说我必须要成功,到了他的时候,他说我已经成功了。我当时很惊讶地问他为什么?原来他人生就像电视剧一样,他4岁的时候母亲去世,7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十岁之前自己在山上捡草药卖到村子里还钱,十四五岁开始下矿挖煤。我问他辛不辛苦,他说不辛苦,是命苦。我说你为什么说你已经成功了?他说我过过那样的生活,现在能活在太阳下,就是已经成功了。他说这个话我非常的感动。
这些对白和情节不是创作出来的,都是真实的。
路人甲们大多不会演戏,所以我就设计了一些情节,比如演夫妻的,我让他们像真正的夫妻一样去交流一些问题;有一对亲姐妹,我也是让她们真的去吵架;还有一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们当时并不熟,我把他们分成两批,一批认为自己在横店是有前途的,一批是自觉没有前途的,结果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根本分不清戏里戏外,演着演着就变成了真的,最后差点真的打起来。我很多对白和情节都是通过这样即兴的设计碰撞出来的。
在测试路人甲能力的时候,有一个小孩儿让我们印象深刻,他叫王殿超,脾气特别拗,我让他给我演一个迷茫的状态,他当时的表现让我们都非常惊讶,那种状态是很多专业演员演不出来的,结果我们正在感叹的时候,他突然跟我们说了一句话:“导演,可以开始了吗?”原来他一直在想迷茫该怎么演!
我之前拍过的演员跟我的私交都很好,他们只要演出观众可以接受的情绪就可以了,不需要把整个真实的自己都掏出来给我看,我也不可能这样去要求梁朝伟啊,刘青云啊,要求他们给我看他在家里哭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不可能的,但这些路人甲是毫不掩饰的。拍非专业演员,张艺谋、贾樟柯、方育平导演都非常厉害,起初我不知道怎么拍,但在这个过程中里我开始知道一点了。
整个大致的东西差不多出来之后,一切就开始进入正题。2012年12月,我认为可以拍的时候,我的监制李锦文拍过很多大戏,她在现场,我太太也在横店,这个时候问题开始出来了,第一没有剧本,第二你想什么时候拍?我说明年春节就要拍,但是没有剧本预算怎么办,周期要拍多久?我说这个很难说,可能拍着拍着方向就偏了,我不得不重拍,但这些问题我现在都不知道,我一定要拍了才知道。他们就问我,你是打算照王家卫的拍法来吗?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后来他们又问我,那这个戏拍的话找谁投,我想……如果找于冬的话,看似也不妙,之前我拍过很多戏,找不到人投的时候我就自己先投。《旺角黑夜》我找了第五家公司才拿到投资,《早熟》的时候我跟成龙说没有人投,我们一起投,一人一半,成龙当时跟我说,千万不要用自己的钱投。《早熟》亏的一部分的钱是从《千杯不醉》这一部分分过来的,当我分完钱给杨千嬅,她都没有想到我会拿钱给她。如果自己做投资,大多数人不知道,因为版权是有价值在里边的。
《真心话》也没有人敢投的,我说不能坐在那儿,必须拍一个戏。所以这个戏就不想为难于冬了,因为拍戏的时候我就不想听投资啊、发行啊这些话。这个时候我就盘算了一下我的小金库有多少钱,我这个年纪,肯定有储备,也花不了什么钱。这个时候我太太的眼睛瞪得这么大。当天跟他们谈的时候,演员副导说这是非常有风险的,有一些横漂不拍了跑掉了怎么办,女孩如果结婚了怎么办,怀孕怎么办,有一些人闹事怎么办,害怕完全失控,大家都非常紧张。
当时我就在犹豫要不要做这个事,2012年12月24日,在横店茶餐厅我跟路人甲一起过圣诞节,大家一起吃自助餐,有一些小孩连西餐都没有吃过,吃得非常开心。当时我看着他们,就跟我身边的人说,我最大的忧虑是,我不想做一些改变别人命运的事情,我知道如果有一些人拍了这部戏之后可能会成功,有一些人会被打回到原来的位置,之后再做回群演,他是否能面对周围人的眼光。我的忧虑很多,但他们说的一句话令我笑了,就是我问他们为什么来横店的时候,有一个人说“我们都是被王宝强害的”。所以我就跟我太太说,其实我真的怕拍完这个戏,令很多人又多了一些梦想和期盼,我更怕有些人将来会说,我就是被尔冬升害了。
那天晚上我想了很多事情,我以前很胆小,所以我玩潜水,玩赛车,我一直在训练自己的勇气。我没有小孩,我跟我身边朋友说一定要培养小孩的勇敢,其实很多的害怕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不要想,要勇敢去做。我跟葛优说过,你怕坐飞机,很无聊,你可以克服它的。我赛车也是,在起步的时候,很紧张,但其实不用紧张,因为你想的事情不一定会发生。当别人不信你的时候,你应该更相信自己。我一直在用当年《新不了情》的那句台词鼓励我自己:“你只能说自己运气不好,但你不能怀疑自己的才华。”我为什么要怀疑我自己?我看到那些小孩,他们有这样的勇气,走过几千里路来到横店这个地方,他们没有成功都不怕,我都已经成功过了我怕什么?拍一部戏会死吗?我知道一部戏有它的影响在,对我来说不是钱的问题,不要问我拍戏花了多少钱,我想你知道我花了多少精力在里边。
当然我也知道,好的电影也许跟票房是不成正比的。这一帮小孩他们没有一个看过《新不了情》,是认识我之后开始上网查我尔冬升是谁,上网去看《新不了情》,到现在还有人跟我说《新不了情》很好看。电影的价值不在于现在的票房,在于以后谁会记得,我认为这个戏包括之后还有一些纪录片,我认为是会留住一段时间的。
制作这部戏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非常感动的东西,以后有机会再细说。
最后我想说一个小故事:之前有一次,我跟施南生女士和岑建勋在香港喝酒,提起以前的事很感慨,我当时问了他们一个问题:我们拍了一辈子电影就像人生一样,中间很紧张、刺激,到了结尾的时候,到底是音乐舒缓,海面平静,还是应该飞车爆炸,轰轰烈烈?想了几秒钟,大家相视而笑,我们想要的人生是怎样,答案已经很清楚了。
主持人
接下来有请博纳影业集团发行总经理刘歌跟我们说两句。
刘歌
我很紧张,因为我也是路人甲。
前面几个片花看了N遍都非常感动,听完导演讲这部片子的拍摄过程有多么艰辛,我更加感动。我其实是一个演员,曾经参演4部电影,但这4部电影票房都不好,我很欣慰。
大家知道这个电影在什么档期吗?你们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前一阵子把片花放给媒体看,其中有一个媒体看片花已经哭得泣不成声,我问他原因,原来他曾经在横店漂泊过三年,他说,导演去晚了!如果早点去的话,他也会出现在这部电影里。
所以听完导演的阐述,我有一个想法,横店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相信很多在座的朋友跟我有一样的想法,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唤起更多人的梦想。每个人都有一个演员梦,尔导演从业40年,很多人都是看着导演的电影长大的,我是看着导演的电影长胖的,《早熟》、《新不了情》…《旺角黑夜》那部戏是我最喜欢的,我看过N多遍,因为我当时在电影院检票,我相信我是看过这些电影最多的人。
我们的档期是7月份,7月几号? 3号。我就知道是这种反应, 7月3日,真的上映。7月3日当然是非常好的档期,有一部全明星阵容的电影上映,也有我们这部“全没星”阵容的电影上映,我们的电影主人公都是草根。随着电影的繁荣和发展,我们很多人忘记了这些人的存在,只看到几个光鲜亮丽的人,而更多的人是像我们以及他们一样,为中国电影,为今年400亿的票房贡献着自己微不足道的人生,可能永远不可能成功,甚至没有机会像我们这样坐在这里跟导演一起分享一部好电影带来的乐趣,对他们来说,电影或许只是生存的手段,这是最残酷的,也是最刻骨铭心的。今天听完导演的阐述非常感动,希望每一位路人甲都可以看到这部电影, 7月3日不见不散。
谢谢!
主持人
接下来是开放式提问环节。
关于入行40年
金像奖结束后我开了一个派对,纪念我入行40年,为什么是40年?我不能从4岁演戏开始算,我10岁就是童星男主角了,所以我写40年,有些人可能误会我,但不明真相的年轻人会觉得我保养得还可以,才四十几岁的样子,这个时期上片对我来说还是有一点意义的,今年6月30日是我入行40年的最后一天,这个时期对我来说是有意义的。
关于影片的投资
《窃听风云》系列你们都知道吧,拍《窃听3》的时候,光演员的片酬是第一集的全部预算,《我是路人甲》的预算高过了《窃听风云》第一集的预算,因为周期太长了,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已经16个月的时间,因为横店有季节,拍摄期间中间有停顿。预告片里看到的很多场景其实都是要自己设计出来,加上演员都是新人,过程花费不便宜。
预告片里有一句话:“等你老了,影坛就是我的了。”这个话是有所指的吗?是向各导演开战的意思吗?
尔冬升:我要挑一个能开得起玩笑的演员拍这场戏,只能挑古天乐这样的老友,正好在横店碰到他的海报,所以就贴上去。我知道你们会问这个问题,在我自己看来,如果做一个监制,以前我自己投资我是一个出品人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片子类型一起上市对我来讲反而是好事。
我跟凯歌导演的交情是蛮好的,还有冯小刚。每一周都有四部戏,最多五部戏在打,这事是很难不会碰到,碰到一起在同档上对我来讲是有荣誉的,我觉得不是输赢的问题,电影有很多种类。
您说电影的价值不在于票房,而是多少人会记得,您觉得有多少人会记得路人甲?
尔冬升:这不完全是一个定论,我很早就说过,我在出完整个片,基本上我也不看那个戏,因为现在电视重播我都没有完全看完,因为那部戏看完不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跟我无关,是观众看了就行,所以不要问我我的原意是什么,现在已经不重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一个很特别的情况,就是有一些人没有看过全片,有一些人看过,完整的版本也有人看过,做一些不同的测试。我发觉每个人找到共鸣的点都不一样,这是非常特别的,我知道观众会有联想,观影过程里有无数的感动,这个我是有信心的。
戏里边有一场吵架,有个朋友看完非常感触,他说昨天我跟我太太吵架跟戏里的对白一模一样。我希望观众能够感动,我用影视圈的背景呈现现在年轻人遇到的现实问题,里边有梦想、里边有现实,不需要太担心,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你问我的意图,我当然希望观众喜欢就好,我不想太多。
刚才刘总说这是全没星阵容,其实横店有很多的明星拍戏,其实客串一些也可以,不知道里边有没有?
尔冬升:你看到刘伟强,这部戏台前幕后有9位导演,有明星在里边,我选的明星都是合适出镜的,但具体都有谁,稍后才能告诉你们。
您刚刚讲这些人故事的时候其实挺辛酸的,包括您提到拍的很好的非职业演员的作品是记录化的,用这些非职业演员演是非常戏剧性,结构性很强,甚至带有诙谐的结构,为什么处理成这样?
尔冬升:我拿素材的时候,创作的过程和测试他们的时候,我做了一些设计场景让他们即兴演出,我把他拍下来,拍完之后我决定不能这样拍,我本来想拍记录性的,但是觉得太像贾樟柯的戏,我怕人家说我抄他的方式戏。里边的人是真假之间的,整个故事是真假之间,我拍完觉得太像那个风格,其实同类风格也很多,我决定算了,我这样反而拿捏不准,我就照着我自己,我最擅长的方法,因为他们里边有搞笑,有真实的感情,其实我们的成长过程,慢慢形成港片流行风格,这些需要专家来研讨,我到最后大的方向是,用新不了情、忘不了、早熟这种方法,用我有把握的方法拍。
看了片花特别想看到这个片子,您刚才说不想说花多少钱拍这部片子,但是商业市场是残酷的,您心理应该有核算过?
尔冬升:我们算片归本多少钱,我的概念是这样的,我拍完这部戏实际的制作费,再评估这个戏的宣传费,我亏一点没有关系,因为有版权在,那个概念不一样。
为什么没有拍一些所谓热门IP,一些互联网公司会买读者过去三十年竞选小品拿来加工,您为什么没有做这样一个比较快的,而选择非常慢的。因为现在很多新的导演出来会走这样一条做快餐式的,您还是选择慢工出戏活。
尔冬升:我知道怎样赚钱,能经营电影的人做别的行业是不难的,我不认为管理有多难,我开过五个酒吧,没有多困难,在我现在这个情况下,电影如果不能拍到我想拍,不能先说好不好,我不能满足我自己,我自己不喜欢也没有把握让我自己喜欢,这是很实在的问题。我说的自信一些,我先取悦我自己才可以。我也不去想组织多大的公司、多大的团队,开始金融资本炒作,这些不需要我做,我跟于冬合作让他去做就可以了。你问IP我根本没有时间去想。
您刚才一直说演员的事,从编剧本身谈一下路人甲编剧创作的过程,或者说电影创作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分,关于电影创作的。
尔冬升:这是一个经验,参与的同事都知道,我们拍的时候有分场,所有的剧本从他们那儿拿来,但里边找的人全部打出来,打字打的很好,没有组织,最后那几十万字是在我桌子前面三个屏幕来剪接,要组织那些内容,因为来自几百个人说的话,说的都很有意思,要按照二十个主要演员怎么配给他们,配完进去创作之后,出现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词,要其中一个女孩说,她说不出来,因为不是她的生活,这两姐妹里,她18岁、她19岁,她妈妈38、39,她奶奶60岁,她家里什么问题?没遇到过死亡,我说叫你演和妹妹分开,她不会演,词说不出来,所以需要置换。最后没有办法做的精准,这是我从来没有试过的。我一定要让她自然的去演,但拍的时候靠我的经验跟摄影师,每个人有单独镜头,每个人独立的镜头,拍的时候要拍几次,我已经准备好,事后把他总结出来。拍了四个多小时的东西,然后再用画面版把他剪辑出来。
路人甲的英文名字是I Am Somebody,为什么?
尔冬升:一开始其实是I Am Nobody,但后来我觉得太负面情绪了,所以改成了Smoebody。路人甲们不是Nobody,我记得有一个路人甲说过一句话,他说:我们这些群众演员很重要,因为任何一部戏光有主角,而没有群演是不行的。
首先要抱歉在前,即便在这部都是路人甲的电影里,我瞬间记住的名字始终还是王婷和万国鹏。对于其他演员只能以剧中的角色指代。
题出《秋兴八首》其三。有一刹那想改写为 同学少年都“很”贱,感觉轻佻了。草草不工,还是想把文章的最后提到最前:这些演员,这些工作人员也许出身贫寒,境遇逼仄,但他们都在努力工作着,都在活着。他们被看到已属幸运,所以不贱。
路人甲,写得不是他们,而是我,而是那些正努力或者正被擦肩而过的我们。
以下正文。
一、苏格拉底说
如果我要说这个电影的男一号应该不是梁朝伟版染谷将太——万国鹏。而是那个曾经做过矿工的男孩。我非常喜欢他的那句话:我遇见过塌方,现在活在阳光下面,已经成功。
所有的成功都几乎遵循这样一条规律:这个就是祖师爷赏饭吃。这个人就是该吃这行饭的。嗯,此处应该出现吴彦祖。但这句话就是扯蛋。譬如这个我都没有记住名字的演员,好不容易凑到镜头前也会被赶到后排的演员,他的确算是这些群演里最为成功的人。
并非是因为他的话掷地有声,并非是因为他觉得劫后余生就可以心安理得。我认为的成功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自觉的,甘于不断前行。所有的人几乎都是为了跑快一点,然后就可以趴着,就可以“钱赚够就回家”。但他不是。他知道随时可能塌方,随时可能有灭顶之灾,随时都让他的努力毁于一旦。所以他说的“现在活在阳光下面”。我理解为他活着的每一瞬间就提醒自己阳光随时都会消失,哪怕阳光就在前面。
用他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没有事情做,那就先找事情做起来。如果塌方了,如果被迫离场了,那么就找别的办法继续走。这不仅仅是为了成功甚至生存,而是他憨厚的笑容告诉我:除了继续走,没有第二条路。
和他在一起那个身体壮健却显然也是其貌不扬的场工也是如此:我什么都做,我只想除了活下去能存点钱,随便买点什么寄回家。他的思维更为直线。他基本是觉得像塌方哥那样有板有眼更为安全。于是他们有了一次近乎同步的爆发。
能摸鱼偷懒近乎生存本能,同样的工作时间同样的收入,那么减少工作的强度和密度就算自己给自己加薪。这甚至算是一种秘诀,算是一种成功。于是当睡到连服装都无法归还,睡到被大导演垂青却遍寻无果。看着这一切的努力二人组近乎破口大骂:
鲁迅说:……苏格拉第说:……等等说:……!
犹如电影开头,某凯指着桌上的一大堆心灵鸡汤:这都什么玩意,没用。
这个电影被强烈指摘的也是这个“心灵鸡汤没有”。
我想说看看两个人近乎狰狞地在咆哮那些“说”的时候,我觉得是有用的。人生的时刻是由无数个瞬间组成的,心灵鸡汤可以让部分善意的瞬间凝固下来。然后那就是地狱里的光,刀头舔蜜。人生几乎都是无用的,那么只能不断地去舔,不断的去寻找那哪怕是因为幻觉产生的光。
理直气壮地苏格拉底说吧,理直气壮地鸡汤吧,那可以吊住一口气,接下来吃别的就行了。但如果这口气都散了,那就是只能在上班的时候找地方睡觉了。
二、广场舞
在这些演员里,我第二个记住的就是那个独舞的女孩。(抱歉同样想不起名字)从角色角度,这段独舞算是比较罕见的特写。
这个特写给予的不仅仅是这个女孩子的基本功,而是之前她妹妹数落的那句话:你连在广场跳舞的勇气都没有。
我记得是在黄霑的一个片子里,他调教一个男孩的办法是让他去大街中心咆哮然后被众人唾骂,然后又在对方稍微成功后让老朋友去喝倒彩打击。这种近乎斗蛊的做法虽然惨烈,但所谓杀出一条血路也只有这个办法。
可惜那个女孩还是只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舞。甚至被路人的眼光吓到差点回头。当然这一次她最后还是奔放了一次。
这里我想到的是毕竟这个女孩还是有一定功底的,如果连这些功底都没有还敢跳舞吗?我觉得应该敢。
继续走最困难的是开始走,开始在哪里,知不知道自己已经开始。是不是跳舞的那个瞬间已经开始了?所有的横飘,所有的路人,几乎都觉得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但如果他们放弃,他们回头,并非说他们走不下去,而是他们还是从未开始。想办法开始,想办法在众目睽睽下去跳广场舞,不是跟着跳,而是自己跳。
这才是路人甲变成路人某某某的开始,没有之一。
三、你想亲我吗
尔冬升始终会让你目睹一次爱情。目睹一次让你觉得这像真的一样的爱情。
当王婷换了钱(我没有搞懂换的是什么,感觉有贴现的意思,难道她手里的是银行承兑汇票?)之后,面对万国鹏她悻悻地说:你是不是要我的号码?
万国鹏狼狈不堪。
爱情似乎该是不求回报的。或者说该所图甚远。捕网挂饵,徐徐思量。那种类似捕食的东西也许也叫做成功:抱得美人归,再抱别的归。
两个人里面王婷似乎一直占据主动:谨慎,倔强,随时准备说出你和别的男人一样。
万国鹏也知道自己的确和别的男人一样,这时候我觉得他淳朴的父母给了他最好的财富:那就是真的好会遇见真的好。
他所做种种并非是为了讨好对方,而是一种礼貌,一种难道还能不这样的担当。他的眼睛里的确有对王婷的渴望,但他的回路就是我对人家好,总会有好的。
王婷看出了他的淳朴。她一件件脱下的不止是她的衣服,她一次次地准备对方原形毕露,但是直到要剥都到菜心了,这个男孩还是那么傻啊。她给了对方亲吻,她什么都给了。
忽然,发觉男孩要去北京了。
那个刹那她该觉得算了,他也是一样的。
天台两个人的大哭其实是最温馨的一刻,两个自以为什么都懂什么看透的小孩倔强地甩出爱情的最大昏招:我爱你,我是真的爱你,所以我要离开你。
当然,尔冬升会告诉他们,别急着看破人生。
我并不觉得他们重新牵手奔跑就是大团圆,我只是觉得趁着这一刻肆意欢笑吗。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真的爱情,只存在你们在那一刻都相信真的,那种真的爱情。
这个故事还有很多值得可说,但我想就此搁笔,因为我想说我真的很伤感。路人甲,谁又能隔岸观火,谁又不是望洋兴叹。
继续走吧,也许你可以遇见一个吻,这是我唯一觉得值得称得上成功的东西。
题出《秋兴八首》其三。有一刹那想改写为 同学少年都“很”贱,感觉轻佻了。草草不工,还是想把文章的最后提到最前:这些演员,这些工作人员也许出身贫寒,境遇逼仄,但他们都在努力工作着,都在活着。他们被看到已属幸运,所以不贱。
路人甲,写得不是他们,而是我,而是那些正努力或者正被擦肩而过的我们。
以下正文。
一、苏格拉底说
如果我要说这个电影的男一号应该不是梁朝伟版染谷将太——万国鹏。而是那个曾经做过矿工的男孩。我非常喜欢他的那句话:我遇见过塌方,现在活在阳光下面,已经成功。
所有的成功都几乎遵循这样一条规律:这个就是祖师爷赏饭吃。这个人就是该吃这行饭的。嗯,此处应该出现吴彦祖。但这句话就是扯蛋。譬如这个我都没有记住名字的演员,好不容易凑到镜头前也会被赶到后排的演员,他的确算是这些群演里最为成功的人。
并非是因为他的话掷地有声,并非是因为他觉得劫后余生就可以心安理得。我认为的成功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自觉的,甘于不断前行。所有的人几乎都是为了跑快一点,然后就可以趴着,就可以“钱赚够就回家”。但他不是。他知道随时可能塌方,随时可能有灭顶之灾,随时都让他的努力毁于一旦。所以他说的“现在活在阳光下面”。我理解为他活着的每一瞬间就提醒自己阳光随时都会消失,哪怕阳光就在前面。
用他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没有事情做,那就先找事情做起来。如果塌方了,如果被迫离场了,那么就找别的办法继续走。这不仅仅是为了成功甚至生存,而是他憨厚的笑容告诉我:除了继续走,没有第二条路。
和他在一起那个身体壮健却显然也是其貌不扬的场工也是如此:我什么都做,我只想除了活下去能存点钱,随便买点什么寄回家。他的思维更为直线。他基本是觉得像塌方哥那样有板有眼更为安全。于是他们有了一次近乎同步的爆发。
能摸鱼偷懒近乎生存本能,同样的工作时间同样的收入,那么减少工作的强度和密度就算自己给自己加薪。这甚至算是一种秘诀,算是一种成功。于是当睡到连服装都无法归还,睡到被大导演垂青却遍寻无果。看着这一切的努力二人组近乎破口大骂:
鲁迅说:……苏格拉第说:……等等说:……!
犹如电影开头,某凯指着桌上的一大堆心灵鸡汤:这都什么玩意,没用。
这个电影被强烈指摘的也是这个“心灵鸡汤没有”。
我想说看看两个人近乎狰狞地在咆哮那些“说”的时候,我觉得是有用的。人生的时刻是由无数个瞬间组成的,心灵鸡汤可以让部分善意的瞬间凝固下来。然后那就是地狱里的光,刀头舔蜜。人生几乎都是无用的,那么只能不断地去舔,不断的去寻找那哪怕是因为幻觉产生的光。
理直气壮地苏格拉底说吧,理直气壮地鸡汤吧,那可以吊住一口气,接下来吃别的就行了。但如果这口气都散了,那就是只能在上班的时候找地方睡觉了。
二、广场舞
在这些演员里,我第二个记住的就是那个独舞的女孩。(抱歉同样想不起名字)从角色角度,这段独舞算是比较罕见的特写。
这个特写给予的不仅仅是这个女孩子的基本功,而是之前她妹妹数落的那句话:你连在广场跳舞的勇气都没有。
我记得是在黄霑的一个片子里,他调教一个男孩的办法是让他去大街中心咆哮然后被众人唾骂,然后又在对方稍微成功后让老朋友去喝倒彩打击。这种近乎斗蛊的做法虽然惨烈,但所谓杀出一条血路也只有这个办法。
可惜那个女孩还是只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舞。甚至被路人的眼光吓到差点回头。当然这一次她最后还是奔放了一次。
这里我想到的是毕竟这个女孩还是有一定功底的,如果连这些功底都没有还敢跳舞吗?我觉得应该敢。
继续走最困难的是开始走,开始在哪里,知不知道自己已经开始。是不是跳舞的那个瞬间已经开始了?所有的横飘,所有的路人,几乎都觉得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但如果他们放弃,他们回头,并非说他们走不下去,而是他们还是从未开始。想办法开始,想办法在众目睽睽下去跳广场舞,不是跟着跳,而是自己跳。
这才是路人甲变成路人某某某的开始,没有之一。
三、你想亲我吗
尔冬升始终会让你目睹一次爱情。目睹一次让你觉得这像真的一样的爱情。
当王婷换了钱(我没有搞懂换的是什么,感觉有贴现的意思,难道她手里的是银行承兑汇票?)之后,面对万国鹏她悻悻地说:你是不是要我的号码?
万国鹏狼狈不堪。
爱情似乎该是不求回报的。或者说该所图甚远。捕网挂饵,徐徐思量。那种类似捕食的东西也许也叫做成功:抱得美人归,再抱别的归。
两个人里面王婷似乎一直占据主动:谨慎,倔强,随时准备说出你和别的男人一样。
万国鹏也知道自己的确和别的男人一样,这时候我觉得他淳朴的父母给了他最好的财富:那就是真的好会遇见真的好。
他所做种种并非是为了讨好对方,而是一种礼貌,一种难道还能不这样的担当。他的眼睛里的确有对王婷的渴望,但他的回路就是我对人家好,总会有好的。
王婷看出了他的淳朴。她一件件脱下的不止是她的衣服,她一次次地准备对方原形毕露,但是直到要剥都到菜心了,这个男孩还是那么傻啊。她给了对方亲吻,她什么都给了。
忽然,发觉男孩要去北京了。
那个刹那她该觉得算了,他也是一样的。
天台两个人的大哭其实是最温馨的一刻,两个自以为什么都懂什么看透的小孩倔强地甩出爱情的最大昏招:我爱你,我是真的爱你,所以我要离开你。
当然,尔冬升会告诉他们,别急着看破人生。
我并不觉得他们重新牵手奔跑就是大团圆,我只是觉得趁着这一刻肆意欢笑吗。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真的爱情,只存在你们在那一刻都相信真的,那种真的爱情。
这个故事还有很多值得可说,但我想就此搁笔,因为我想说我真的很伤感。路人甲,谁又能隔岸观火,谁又不是望洋兴叹。
继续走吧,也许你可以遇见一个吻,这是我唯一觉得值得称得上成功的东西。
最初知道这部电影是因为我的学妹李苗
我们在上学期间就一起拍学生作业,毕业后她去跟随尔东升导演做编剧,我则一路拍拍拍,成为一名导演甲
在真正去横店拍戏之前我拍过很多影视城,其实有一直“绕着走”的嫌疑,因为一直听闻那里残酷的摄制故事,觉得自己要不是有一定的资金规模和万不得已绝对不会踏足那片残酷的“横国”。
直到去年的一部需要跨越汉、唐、元、明、清、民国的历史剧交到我手里,我觉得无论如何是绕不过去了。
在去横店选景的第一天晚上,再遇到了李苗
当时《三少爷的剑》接近杀青,我去尔导的办公室和苗会面,她带我逛横店,那情景就跟万国鹏初到横店被人牵着走的情景差不多。
这个地方的确是个国家,连手机都有独立的网络,所谓的“给个号”就是在问对方要小号,只有6个数字,方便记,方便联络。
走在横店的大街上,路过的不是某演员开的茶餐厅,就是某录音经营的冷饮店,一片神奇的地方。
随后我的戏在横店开机了20天,同时在横店开机的戏有30多个,据说还不算最多的时候。
杀青那天,总结一下感受,我还是会说,有其他的选择我不会来横店拍戏的。
虽然电影已经成为吃饭的营生,但是对于创造一个心中世界的过程还是抱有一定的美好感觉,影视创作的确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环境,而横店的剧组生活基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兵荒马乱”,而更痛苦的是,拍摄最密集的时候,这个连动车都不通的小镇要容纳80个大大小小的兵荒马乱同时造梦,你觉得那造出来的一个个还会是美梦吗?
但没办法,大家还是会因为他的便利性和产业成熟度而蜂拥而至,路人甲们的故事就这样被尔导搬上了银幕。
这个片子是个很贴近现实的商业片,是个群像,讲了很多复杂的东西,有机的交织在一起,关于影视行业,关于贫富差距,关于梦想和现实,关于压力,关于自我认知,可以看出导演是非常想拍好这个群体,做了很多功课,一些台词也许也是和演员不断碰撞才可能生发出来的,诚意很明显。我们一直在谈接地气,那这部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也有我觉得难以平衡的部分,比如每个演员对于表演的理解参差不齐,水平有差别,搭在一起从表演层面上很难统一,但也搭出了一种特别的真实质感。
片子中有一些讲道理的台词我觉得可以再斟酌一下,其实人在大段讲道理的时候不是像台词那样顺畅的,但这些台词往往是创作者想对观众传达的思想,如果可以再花点时间想想如何让这种说教台词更加生活化,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生硬。跳舞的桥段有点任性,穿插剪些大家各自的努力也许会更好,最后让男女主角跑过所有大家各自努力着的片场也许也更好。
这部片子很打动我,也许是因为自己了解横店的生活状态,也许是因为不演戏的时候干场工的张文斌在我的剧组干过场工,也许是触景生情的看到了所有为拍电影这件疯狂的事默默付出过的自己。
感谢尔导拍出了这部电影,可以让我不再费力向朋友家人解释影视行业的种种奇葩问题,可以让大家更加理解和体会这个特殊群体和这个特殊的影视城,看完影片之后也许有的人更爱电影,也许有的人对电影的幻想被打破,也许有的人也立志去做个路人甲或者导演甲,在自己的梦想之路上踏出第一步也未可知。
再过几天,另一部戏就要在横店开机了,但愿一切顺利,不要冲景,不要遇到台风,演员都很安全很卖力,顺风顺水,收视长虹……这些都是每次拜神的时候要默念的。
不知道还找不找得到张文斌,他还干不干场工。
我们在上学期间就一起拍学生作业,毕业后她去跟随尔东升导演做编剧,我则一路拍拍拍,成为一名导演甲
在真正去横店拍戏之前我拍过很多影视城,其实有一直“绕着走”的嫌疑,因为一直听闻那里残酷的摄制故事,觉得自己要不是有一定的资金规模和万不得已绝对不会踏足那片残酷的“横国”。
直到去年的一部需要跨越汉、唐、元、明、清、民国的历史剧交到我手里,我觉得无论如何是绕不过去了。
在去横店选景的第一天晚上,再遇到了李苗
当时《三少爷的剑》接近杀青,我去尔导的办公室和苗会面,她带我逛横店,那情景就跟万国鹏初到横店被人牵着走的情景差不多。
这个地方的确是个国家,连手机都有独立的网络,所谓的“给个号”就是在问对方要小号,只有6个数字,方便记,方便联络。
走在横店的大街上,路过的不是某演员开的茶餐厅,就是某录音经营的冷饮店,一片神奇的地方。
随后我的戏在横店开机了20天,同时在横店开机的戏有30多个,据说还不算最多的时候。
杀青那天,总结一下感受,我还是会说,有其他的选择我不会来横店拍戏的。
虽然电影已经成为吃饭的营生,但是对于创造一个心中世界的过程还是抱有一定的美好感觉,影视创作的确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环境,而横店的剧组生活基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兵荒马乱”,而更痛苦的是,拍摄最密集的时候,这个连动车都不通的小镇要容纳80个大大小小的兵荒马乱同时造梦,你觉得那造出来的一个个还会是美梦吗?
但没办法,大家还是会因为他的便利性和产业成熟度而蜂拥而至,路人甲们的故事就这样被尔导搬上了银幕。
这个片子是个很贴近现实的商业片,是个群像,讲了很多复杂的东西,有机的交织在一起,关于影视行业,关于贫富差距,关于梦想和现实,关于压力,关于自我认知,可以看出导演是非常想拍好这个群体,做了很多功课,一些台词也许也是和演员不断碰撞才可能生发出来的,诚意很明显。我们一直在谈接地气,那这部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也有我觉得难以平衡的部分,比如每个演员对于表演的理解参差不齐,水平有差别,搭在一起从表演层面上很难统一,但也搭出了一种特别的真实质感。
片子中有一些讲道理的台词我觉得可以再斟酌一下,其实人在大段讲道理的时候不是像台词那样顺畅的,但这些台词往往是创作者想对观众传达的思想,如果可以再花点时间想想如何让这种说教台词更加生活化,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生硬。跳舞的桥段有点任性,穿插剪些大家各自的努力也许会更好,最后让男女主角跑过所有大家各自努力着的片场也许也更好。
这部片子很打动我,也许是因为自己了解横店的生活状态,也许是因为不演戏的时候干场工的张文斌在我的剧组干过场工,也许是触景生情的看到了所有为拍电影这件疯狂的事默默付出过的自己。
感谢尔导拍出了这部电影,可以让我不再费力向朋友家人解释影视行业的种种奇葩问题,可以让大家更加理解和体会这个特殊群体和这个特殊的影视城,看完影片之后也许有的人更爱电影,也许有的人对电影的幻想被打破,也许有的人也立志去做个路人甲或者导演甲,在自己的梦想之路上踏出第一步也未可知。
再过几天,另一部戏就要在横店开机了,但愿一切顺利,不要冲景,不要遇到台风,演员都很安全很卖力,顺风顺水,收视长虹……这些都是每次拜神的时候要默念的。
不知道还找不找得到张文斌,他还干不干场工。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