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萧寒 / 梁君健
编剧: 梁君健
主演: 索朗多吉 / 普布顿珠 / 格桑央宗 / 次仁多布杰 / 加布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藏语 /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5-10-16(中国大陆)
片长: 89分钟
又名: 喜马拉雅·天梯 / Himalaya: Ladder to Paradise
IMDb链接: tt5172624
官方小站: 《喜马拉雅天梯》专题页
编剧: 梁君健
主演: 索朗多吉 / 普布顿珠 / 格桑央宗 / 次仁多布杰 / 加布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藏语 /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5-10-16(中国大陆)
片长: 89分钟
又名: 喜马拉雅·天梯 / Himalaya: Ladder to Paradise
IMDb链接: tt5172624
官方小站: 《喜马拉雅天梯》专题页
《喜玛拉雅天梯》能出现在国内的大银幕上,多少是个异数。近些年引进的国外纪录片,如《海洋》等,都有着绚丽的画面和优美的配乐,论技术指标,并不弱于普通的商业大片,甚至胜出一筹。而国内的纪录片,能达到相应标准并大规模进入市场的,尚属少见。年初的《味道中国》勇闯贺岁档,结果是惨淡收场,《旋风九日》和最近的《燃烧的影像》属于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历史题材,不好类比。从这个意义上说,《喜玛拉雅天梯》的面市,本身就带有拓宽观众视野,开辟新市场的价值。
影片的拍摄过程令人赞叹:前期拍摄制作历时四年,第一次将摄影脚架带上珠峰峰顶;第一次在珠峰海拔七千米以上高度进行特殊摄影;第一次将飞行器带上海拔六千五百米的前进营地完成航拍摄影,四十多段优美的配乐无一重复,所有这些都表明,这是一部用心制作,充满诚意的作品。片中的众多画面令人难忘,例如从珠穆朗玛峰俯瞰如怒涛般的连绵雪山,灯火璀璨宛如魔幻国度的前进营地,还有世界上最高的寺庙绒布寺。也难怪王石、陈坤、黄怒波等众多意见领袖看过之后,都亲自向公众大力推荐。
然而创作者的意图却不在于拍一部纪录旅游风光的影片,对于珠峰奇观的展示总是点到即止,却把重心放在了展示人物命运,刻画生存状态上。影片把焦点对准了一位从登山学校走上实习岗位,即将冲击珠峰的导游身上,他带领内地的游客克服了种种不便和障碍,终于登上了世界之巅。《喜玛拉雅天梯》展示了一位藏族少年的渴望、彷徨和喜悦,这种人本的视角带有浓重的国内独立影像痕迹,却是我们的电影市场上少见的精神。
《喜玛拉雅天梯》有着“极限电影”的眩目标签,却专注探讨人心的真实,这无疑是很高明的一种做法。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吹毛求疵一番,看看影片是否完成了主创们致力追求的目标。影片中关于主角的段落其实并不多,对他个性的开掘也远远不够,这个僧人的儿子为什么要去登山学校学习,为什么要加入这个危险而残酷的职业,为什么向往珠峰,他的感情、人际关系和人生追求……所有这些至关重要的信息,影片疏于交待。当然,我们可以理解这是因为在长达四年的拍摄过程中因为不能确知谁要登顶,所以拍摄的素材并不充分所致,但遗憾就是遗憾,而这个遗憾直接影响到了影片对人性挖掘的深度。你很难想象80分钟的电影,连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都没能塑造起来,而这正是《喜玛拉雅天梯》的一个致命伤。
这种看似偶然的失误其实有着深刻的内在诱引,那就是追求“神性”与反映“人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诚如绒布寺里,男主角的僧人父亲所言,珠穆朗玛峰曾是莲花生、米拉日巴等大宗师修行的场所,是充满圣迹的藏传佛教圣地,按理说是不欢迎外人攀登的,但是这么多游客蜂拥而来,“我能说什么呢?”登山的过程中,绒布寺的喇嘛一直在诵经,他们是在为同乡的子弟祈祷,还是在为素不相识的游客祈福,还是如云南某地曾发生的那样,甚至是在诅咒这些打扰了圣地清静的登山者?宗教与世俗的冲突、妥协和折中,本身就是极有意味的题材,可惜《喜玛拉雅天梯》把这一切都一笔带过了。
从人的这方面来说,攀登珠穆朗玛峰对任何人都不是一件等闲之事,无论他是游客还是探险家,耗费大量时间和财力不说,与之相关的山难、雪崩和商业纠纷等新闻也平添了这件壮举背后的变数。什么样的人会想去攀登珠峰?他们的动机、代价和背后的故事,似乎也应该是一部志在探索登山者心路的纪录片应该关注的内容。然而我们除了看到游客路上的缺氧和登顶的喜极而泣之外,并没有找到通往他们内心世界的任何入口。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与《转山》等涉藏电影有着同样的心态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向往藏地的神圣,一方面又丢不掉心中的虚荣。佛法求“本心”,忌“攀缘”,哪怕那攀缘的外物神圣如名山古刹,也终究是幻影空花。《转山》的终点是拉萨,《天梯》的终点是珠峰,可就算到了又怎样?骑到拉萨还得骑回来,登顶珠峰的下一步是原路返回,这与在无穷无尽的旅途中磨掉我执的转山修行的本意其实正好背道而驰。圣地归来如果只是膨胀了一份自豪,那还不如不去。天梯的尽头,遇见的应该是真正的自我,而非一个加冕了神性的俗人。这道理,《喜玛拉雅天梯》用壮美的风光和舶来的“人性”概念都没说明白,但绒布寺里的喇嘛们一定是明白的。
国庆节到了,七天的长假开启,祝愿大家节日快乐。不知道大家会到哪里去玩,除了那些接踵摩肩挤死人的常规景点,有没有一些非常规的新鲜的尝试?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即将上映的一部名为《喜马拉雅天梯》的纪录电影。
这部讲述登顶珠峰的影片最近我在蓝色港湾和电影资料馆各看了一次。除了主要的投资人、导演萧寒之外,另外一个署名导演的则是我的朋友梁君健。君健从本科到博士一直在清华大学就读,后来留校任教。两三年前,我们有段时间曾经联袂在国际广播电台参与“环球文化圈”的直播工作,担任评论嘉宾,和主持人阳燕一唱一和。录完节目,我时常搭他的顺风车回小西天。
后来他回校任教,我则因为工作忙碌,不再参与节目录制,大家彼此见面不多,也就在朋友圈偶尔寒暄。在我的印象中,高校老师一般都是“动嘴型”的居多,曾经在朋友圈照片里看到他剃了光头拍片的情形,我也以为是常规的指导学生的实习作业。直到这次大银幕上看到他的名字,似乎一切才恍然过来,由衷地佩服。
推荐《喜马拉雅天梯》,除了有了这层朋友关系,还在于这本就是一部令人看后就会不断“琢磨”的影片。
比方说,在蓝色港湾的映后交流中,有很多请来的影迷本身也是登山爱好者。他们在映后,纷纷表达了诸多自己的激动心情,因为片中所反映的对于人类极限的挑战,他们曾经亲身尝试。
百老汇电影中心的策展经理、我的好朋友杨洋妹子也说,这是她今年看过的最让人动容的影片。若干年前,她也曾经在喜马拉雅脚下、尼泊尔一带诗与远方地流浪了两个月。
但——《喜马拉雅天梯》中一条埋藏的主线,显然不是在呈现这种文艺气息浓郁的心灵放逐,甚至也不是在鼓吹什么跨越极限、挑战自我,而是从另外一个视角,也即是西藏当地人民的视角,来叩问这一越来越成为内地都市新富阶层新潮时尚的攀登行为。
正如片中珠峰北麓上绒布寺里那位老喇嘛的叹息,这是很让我动容的一幕。这位老者面对镜头说,珠峰对于藏人来说是如此的神圣,因为相传藏传佛教的创始人莲花生大师曾经在这里修行,这是洁净的无污染的圣地,本不该被外人打扰,但是没想到现在却成了都市人心中越来越热衷的新时尚。
那些在交流会上,分享自己当年攀登珠峰经验的朋友,你们是否有意料到,在藏人的心目中,你又为何要从远方来?
我曾在一本时尚杂志的内页看到整版的大幅照片,背景是洁净的雪山,前面则PS上了万科老总王石先生和他的高管团队,西装革履和圣山原始的静谧融合在一起,那显然意味着企业团队攀登人生新高度的宏图伟愿。
登顶珠峰,是如今很多大企业家彰显身体能量和精神世界的绝好途径。但是也许,从藏人看来,你们也无意中惊扰了圣山的宁静。你们是成功的企业大亨,也是不受欢迎的文化闯入者。
在诸如王石先生登顶珠峰的真实照片中,个人英雄主义被有意无限地放大,观者只看见山和人。人的能量和山的神圣,互为指认。
但《喜马拉雅天梯》当中实际在无意地消灭着一个关于超级英雄的神话:没有藏族登山学校那些高山向导的无畏付出,没有资本的力量和物质的保障,人类单靠个体力量其实根本征服不了珠峰。
可是,诸如王石先生这种成功的背后,藏人登山团队只是被指认为“用钱可以购买”的平等交易,所以在日后的商业宣传中,这些人都被理所应当地遮蔽不见。
成功,最终只属于一个人。
这是我觉得《喜马拉雅天梯》中的非常耐人寻味的角度。
影片中关注的重心,不是从远方来挑战自我的客户,而是为了这些客户而被刻意定向培养出来的藏族高山向导。他们从珠峰脚下的两个县城中被定向选出,经过四年的艰苦训练,具备了辅助商业登山的能力。
镜头关注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对家的思念,对父母子女的眷恋。
登山,对于他们,只是日常的职业,而不是什么神圣的事迹,更不是什么崇高的行为。每一次出发,他们都会经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内心的焦灼。片中专门关注了一个藏族登山青年,他在下撤的过程中经历了雪盲,眼睛受到了损害。在片中,他的最后一个镜头,就是对导演说:我真得不想再来这个地方。
而《喜马拉雅天梯》中最为真实的地方,也正是呈现了一种充满矛盾的悖论。珠峰是汉族人力图征服自我的对象,也是藏人反对外人惊扰圣灵的净地;攀登珠峰,对于汉族人来说,是神圣的、时尚的;对于藏族人来说,则是日常的、乏味的。但是即便内心再如何的乏味、无趣,还是要继续去做,因为正如片中登山学校的教练普布顿珠所言:我们要感谢珠峰,它给我们谋生的可能。
想想,这也是蛮悲伤的事情。影片临近结束之处,西藏登山学校又来了今年的一批新生,面对导演的镜头,谈论为何要进入这所学校,他们多是茫然。
也正如普布顿珠,一个以登山为职业的人,一个创造了无氧登顶成功的英雄,他最终让自己的儿子选择了高考,做普通人。
在《喜马拉雅天梯》中,你可以看到用4k摄影机拍摄下来的壮美的风景,也可以看到登山过程中如雕塑般的人体的静美,但打动你的,一定这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导演萧寒和君健,没有回避这些问题,他们选择了一种温和又暗含锋芒的表述方式。
关于攀登珠峰,90年前英国人J.B.L. Noel就拍过一部名为《珠峰史诗》(The Epic of Everest,1924)的作品。标题就是“一部关于英国伟大探险家攀登世界最高峰的史诗”。这部作品去年经BFI修复后,曾经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以现场配乐的形式呈现在中国观众的面前。
这部作品现在看来,当然是20年代欧洲兴起的“山岳电影”的一种纪录片原型。活动影像的保存,让它无疑保有了非凡的人类学价值,同时从另一个侧面,也成为了文化殖民的明证。
这不由地让我想起冯小宁那部《红河谷》讲述的故事。
西藏是我们神圣的领土。那么,我们今天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面对着宗教、族群、价值观、人生的抉择与无奈等种种的矛盾,我们要如何定义《喜马拉雅天梯》的价值?
从当下看,《喜马拉雅天梯》没有以闯入、猎奇而是以日常的视角切入登山队员的生活。它的质朴和简单,让它具备了更深层次的人类学电影的价值。
它纪录了藏族登山青年的简单纯粹,也丝毫没有回避现实问题,它没有把电影拍成一部娱乐化的、仅供消费的时尚大片集合——尽管它的很多镜头确实是非常地富有魅力。
学者保拉.拉宾诺维兹等写过一本纪录电影专著《谁在诠释谁:纪录片的政治学》。我觉得这个标题很有意思,用来对《喜马拉雅天梯》发问尤其的合适:这部电影,到底是谁在诠释谁?
是萧寒和君健这两位汉族导演吗?无疑,它们是影片的掌舵者。但是,这部影片的部分采访者(你能够听到清晰地藏语提问)、摄影指导以及最后扛着摄影机登顶珠峰的,又都是藏族电影人和登山队员。
也就是说,当汉族导演用镜头对准藏族登山队员生活的时候;那些藏族的持摄影机的人,也在用自己的充满主体性的镜头,观察汉族登山客户的一举一动,思考本民族的文化命题。
族群的文化碰撞和议题交流,通过摄影机语言的“相互纪录”保存下来,这是我最为欣赏的创作态度。
这种“相互记录”最终在美学上的呈现,便是摄影机语言是丧失了强势族群的特权,《喜马拉雅天梯》最终成了一部跨文化的思考电影。
以前我们总是说,过去我们的少数民族电影是汉族人拍得少数民族电影;我们后来提议,自己的族群纪录自己的族群。像宁才、哈斯朝鲁、万玛才旦、乔美仁波切……都在践行着自己的民族性的影像实践。
《喜马拉雅天梯》实际上在彰显着另外一种新的可能:并置与对话。
正像影片最后一个场景,汽车来到了美丽的纳木错湖边,在清澈的湖边,藏族人民合并双手崇敬祈福,而在后景处,穿着西式洁白婚纱的汉族同胞正在取景拍摄婚纱大片。这种并置间,蕴含了创作者的态度。
最后,我想说,纪录电影在今天红火的电影市场中生存不易。从上半年的《旋风九日》到最近我们电影资料馆出品的《燃烧的影像》,当中蕴含了大量创作者的心血,然而它们缺乏主流观众的拥护和可资炒作的话题。对于《喜马拉雅天梯》而言也是如此,四年的跟踪拍摄,上千万资金的投入,无疑让它的市场前景充满风险。但我想,只要用心创作和拍摄,就没有遗憾;选择了纪录片这个艰苦行当,你又何尝没有积累更多的人生体味和智慧?
希望感兴趣的朋友,国庆后可以到电影院去支持这部作品。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即将上映的一部名为《喜马拉雅天梯》的纪录电影。
这部讲述登顶珠峰的影片最近我在蓝色港湾和电影资料馆各看了一次。除了主要的投资人、导演萧寒之外,另外一个署名导演的则是我的朋友梁君健。君健从本科到博士一直在清华大学就读,后来留校任教。两三年前,我们有段时间曾经联袂在国际广播电台参与“环球文化圈”的直播工作,担任评论嘉宾,和主持人阳燕一唱一和。录完节目,我时常搭他的顺风车回小西天。
后来他回校任教,我则因为工作忙碌,不再参与节目录制,大家彼此见面不多,也就在朋友圈偶尔寒暄。在我的印象中,高校老师一般都是“动嘴型”的居多,曾经在朋友圈照片里看到他剃了光头拍片的情形,我也以为是常规的指导学生的实习作业。直到这次大银幕上看到他的名字,似乎一切才恍然过来,由衷地佩服。
推荐《喜马拉雅天梯》,除了有了这层朋友关系,还在于这本就是一部令人看后就会不断“琢磨”的影片。
比方说,在蓝色港湾的映后交流中,有很多请来的影迷本身也是登山爱好者。他们在映后,纷纷表达了诸多自己的激动心情,因为片中所反映的对于人类极限的挑战,他们曾经亲身尝试。
百老汇电影中心的策展经理、我的好朋友杨洋妹子也说,这是她今年看过的最让人动容的影片。若干年前,她也曾经在喜马拉雅脚下、尼泊尔一带诗与远方地流浪了两个月。
但——《喜马拉雅天梯》中一条埋藏的主线,显然不是在呈现这种文艺气息浓郁的心灵放逐,甚至也不是在鼓吹什么跨越极限、挑战自我,而是从另外一个视角,也即是西藏当地人民的视角,来叩问这一越来越成为内地都市新富阶层新潮时尚的攀登行为。
正如片中珠峰北麓上绒布寺里那位老喇嘛的叹息,这是很让我动容的一幕。这位老者面对镜头说,珠峰对于藏人来说是如此的神圣,因为相传藏传佛教的创始人莲花生大师曾经在这里修行,这是洁净的无污染的圣地,本不该被外人打扰,但是没想到现在却成了都市人心中越来越热衷的新时尚。
那些在交流会上,分享自己当年攀登珠峰经验的朋友,你们是否有意料到,在藏人的心目中,你又为何要从远方来?
我曾在一本时尚杂志的内页看到整版的大幅照片,背景是洁净的雪山,前面则PS上了万科老总王石先生和他的高管团队,西装革履和圣山原始的静谧融合在一起,那显然意味着企业团队攀登人生新高度的宏图伟愿。
登顶珠峰,是如今很多大企业家彰显身体能量和精神世界的绝好途径。但是也许,从藏人看来,你们也无意中惊扰了圣山的宁静。你们是成功的企业大亨,也是不受欢迎的文化闯入者。
在诸如王石先生登顶珠峰的真实照片中,个人英雄主义被有意无限地放大,观者只看见山和人。人的能量和山的神圣,互为指认。
但《喜马拉雅天梯》当中实际在无意地消灭着一个关于超级英雄的神话:没有藏族登山学校那些高山向导的无畏付出,没有资本的力量和物质的保障,人类单靠个体力量其实根本征服不了珠峰。
可是,诸如王石先生这种成功的背后,藏人登山团队只是被指认为“用钱可以购买”的平等交易,所以在日后的商业宣传中,这些人都被理所应当地遮蔽不见。
成功,最终只属于一个人。
这是我觉得《喜马拉雅天梯》中的非常耐人寻味的角度。
影片中关注的重心,不是从远方来挑战自我的客户,而是为了这些客户而被刻意定向培养出来的藏族高山向导。他们从珠峰脚下的两个县城中被定向选出,经过四年的艰苦训练,具备了辅助商业登山的能力。
镜头关注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对家的思念,对父母子女的眷恋。
登山,对于他们,只是日常的职业,而不是什么神圣的事迹,更不是什么崇高的行为。每一次出发,他们都会经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内心的焦灼。片中专门关注了一个藏族登山青年,他在下撤的过程中经历了雪盲,眼睛受到了损害。在片中,他的最后一个镜头,就是对导演说:我真得不想再来这个地方。
而《喜马拉雅天梯》中最为真实的地方,也正是呈现了一种充满矛盾的悖论。珠峰是汉族人力图征服自我的对象,也是藏人反对外人惊扰圣灵的净地;攀登珠峰,对于汉族人来说,是神圣的、时尚的;对于藏族人来说,则是日常的、乏味的。但是即便内心再如何的乏味、无趣,还是要继续去做,因为正如片中登山学校的教练普布顿珠所言:我们要感谢珠峰,它给我们谋生的可能。
想想,这也是蛮悲伤的事情。影片临近结束之处,西藏登山学校又来了今年的一批新生,面对导演的镜头,谈论为何要进入这所学校,他们多是茫然。
也正如普布顿珠,一个以登山为职业的人,一个创造了无氧登顶成功的英雄,他最终让自己的儿子选择了高考,做普通人。
在《喜马拉雅天梯》中,你可以看到用4k摄影机拍摄下来的壮美的风景,也可以看到登山过程中如雕塑般的人体的静美,但打动你的,一定这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导演萧寒和君健,没有回避这些问题,他们选择了一种温和又暗含锋芒的表述方式。
关于攀登珠峰,90年前英国人J.B.L. Noel就拍过一部名为《珠峰史诗》(The Epic of Everest,1924)的作品。标题就是“一部关于英国伟大探险家攀登世界最高峰的史诗”。这部作品去年经BFI修复后,曾经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以现场配乐的形式呈现在中国观众的面前。
这部作品现在看来,当然是20年代欧洲兴起的“山岳电影”的一种纪录片原型。活动影像的保存,让它无疑保有了非凡的人类学价值,同时从另一个侧面,也成为了文化殖民的明证。
这不由地让我想起冯小宁那部《红河谷》讲述的故事。
西藏是我们神圣的领土。那么,我们今天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面对着宗教、族群、价值观、人生的抉择与无奈等种种的矛盾,我们要如何定义《喜马拉雅天梯》的价值?
从当下看,《喜马拉雅天梯》没有以闯入、猎奇而是以日常的视角切入登山队员的生活。它的质朴和简单,让它具备了更深层次的人类学电影的价值。
它纪录了藏族登山青年的简单纯粹,也丝毫没有回避现实问题,它没有把电影拍成一部娱乐化的、仅供消费的时尚大片集合——尽管它的很多镜头确实是非常地富有魅力。
学者保拉.拉宾诺维兹等写过一本纪录电影专著《谁在诠释谁:纪录片的政治学》。我觉得这个标题很有意思,用来对《喜马拉雅天梯》发问尤其的合适:这部电影,到底是谁在诠释谁?
是萧寒和君健这两位汉族导演吗?无疑,它们是影片的掌舵者。但是,这部影片的部分采访者(你能够听到清晰地藏语提问)、摄影指导以及最后扛着摄影机登顶珠峰的,又都是藏族电影人和登山队员。
也就是说,当汉族导演用镜头对准藏族登山队员生活的时候;那些藏族的持摄影机的人,也在用自己的充满主体性的镜头,观察汉族登山客户的一举一动,思考本民族的文化命题。
族群的文化碰撞和议题交流,通过摄影机语言的“相互纪录”保存下来,这是我最为欣赏的创作态度。
这种“相互记录”最终在美学上的呈现,便是摄影机语言是丧失了强势族群的特权,《喜马拉雅天梯》最终成了一部跨文化的思考电影。
以前我们总是说,过去我们的少数民族电影是汉族人拍得少数民族电影;我们后来提议,自己的族群纪录自己的族群。像宁才、哈斯朝鲁、万玛才旦、乔美仁波切……都在践行着自己的民族性的影像实践。
《喜马拉雅天梯》实际上在彰显着另外一种新的可能:并置与对话。
正像影片最后一个场景,汽车来到了美丽的纳木错湖边,在清澈的湖边,藏族人民合并双手崇敬祈福,而在后景处,穿着西式洁白婚纱的汉族同胞正在取景拍摄婚纱大片。这种并置间,蕴含了创作者的态度。
最后,我想说,纪录电影在今天红火的电影市场中生存不易。从上半年的《旋风九日》到最近我们电影资料馆出品的《燃烧的影像》,当中蕴含了大量创作者的心血,然而它们缺乏主流观众的拥护和可资炒作的话题。对于《喜马拉雅天梯》而言也是如此,四年的跟踪拍摄,上千万资金的投入,无疑让它的市场前景充满风险。但我想,只要用心创作和拍摄,就没有遗憾;选择了纪录片这个艰苦行当,你又何尝没有积累更多的人生体味和智慧?
希望感兴趣的朋友,国庆后可以到电影院去支持这部作品。
提起喜马拉雅山脉,总是想到珠穆朗玛峰,条件反射冒出8848这个数字来。这种反应是如此真实、自然,以至于不太接受被修正后的8844米。
近些年来,登山题材出现在个人视野里,一次是上海放映了1924年的纪录片《珠峰史诗》,更早的一次是2009年日本导演木村大作拍摄的《剑岳:点之记》。对登山之类的极限运动,并无心驰神往一说,但自小喜欢地理,不免也有好奇。这次的《喜马拉雅天梯》,正是被它的纪实拍摄和4K影像所吸引,试图去寻找电影里的巅峰体验。
对传统藏民来说,喜马拉雅山脉的众多山峰依然是山岳信仰的真实反映。从以前到现在,他们都敬畏它,一直如是。如今,则还有一群年轻的登山向导,他们从拉萨的登山学校毕业,每年负责帮助客户攀登上世界最高峰。隐约知道有这样的向导故事,南边尼泊尔的夏尔巴人,北边的藏族同胞,但却不清楚具体缘由,以及如何运作。
看完电影,问题得到了解答。客户是这部电影的有趣存在,在近半程的电影时间,他们都不曾露面。然后就是一到大本营就落泪的女客户,身体跟不上只能放弃的男客户,已经爬不动却坚持要登顶的不知名客户。到了珠峰顶,客户们一通感慨,向导忙说,赶紧拍照,赶紧拍照。曾经神圣、英勇、突显人类冒险冲动的登山壮举,逐渐变成了井然有序的流水线作业,化为社交网络上的打卡刷新,这就是珠峰登顶的背后故事,隐秘而伟大的。
服务客户的年轻向导们,重复着老师前辈所做过的事情,动员、准备、祈祷、铺路、运输、攀登……与此同时,也不免有产生困惑:影片为何迟迟没有foucs在某一个具体人物身上。虽然纪录片也可以用群像形式展现,但圈内流传一个说法,找到一个好的纪录对象,电影已经成功了五六成。对《喜马拉雅天梯》,如果失去焦点人物,电影很容易变成流于形式的登山运动介绍。一直到后半程,尤其是接到客户后开始的冲刺阶段,《喜马拉雅天梯》才把重心落在了第一次登顶的小伙子索多身上。当他因为雪盲看不见东西,说太累了,再也不想登顶。这种反高潮的落笔,似乎成了影片的某种真实追求。不要忘记在尾声的招生采访部分,镜头对准了一双又一双年轻而纯真的眼睛。他们中有谁能看到日出东方,抑或只是茫茫无尽的冰川积雪。
可以想见,由于并不确定最后登顶由哪几个人完成,《喜马拉雅天梯》摒弃了一些前期素材,并且因为一年一度的登山时间过去,资金链条的压缩,难以完成补拍或者重新拍摄。按照主创们的说法,这是纪录片的遗憾,更是纪录片的宝贵所在。
由于早先就有的心理预期,《喜马拉雅天梯》的4K画面也确实吸引着我。当在电影院看到近乎90度直角的艰难攀爬,铺面而来的飞屑流雪,积久不化的延绵冰川,毫无生气的清冽寒色,大自然的威严确实展露无遗。
对比《珠峰史诗》的黑白画面,这种观影体验是截然不同的,可谓是翻天覆地。因为它太过真实,真实到作为观众的我,无法留住那部分神秘的想象空间。
如果你在意的是登山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那么,你应该来看看这部电影。如果你在意的是那些壮美风光,《喜马拉雅天梯》也能满足你的好奇,只是,它的制作用意并不在此。
近些年来,登山题材出现在个人视野里,一次是上海放映了1924年的纪录片《珠峰史诗》,更早的一次是2009年日本导演木村大作拍摄的《剑岳:点之记》。对登山之类的极限运动,并无心驰神往一说,但自小喜欢地理,不免也有好奇。这次的《喜马拉雅天梯》,正是被它的纪实拍摄和4K影像所吸引,试图去寻找电影里的巅峰体验。
对传统藏民来说,喜马拉雅山脉的众多山峰依然是山岳信仰的真实反映。从以前到现在,他们都敬畏它,一直如是。如今,则还有一群年轻的登山向导,他们从拉萨的登山学校毕业,每年负责帮助客户攀登上世界最高峰。隐约知道有这样的向导故事,南边尼泊尔的夏尔巴人,北边的藏族同胞,但却不清楚具体缘由,以及如何运作。
看完电影,问题得到了解答。客户是这部电影的有趣存在,在近半程的电影时间,他们都不曾露面。然后就是一到大本营就落泪的女客户,身体跟不上只能放弃的男客户,已经爬不动却坚持要登顶的不知名客户。到了珠峰顶,客户们一通感慨,向导忙说,赶紧拍照,赶紧拍照。曾经神圣、英勇、突显人类冒险冲动的登山壮举,逐渐变成了井然有序的流水线作业,化为社交网络上的打卡刷新,这就是珠峰登顶的背后故事,隐秘而伟大的。
服务客户的年轻向导们,重复着老师前辈所做过的事情,动员、准备、祈祷、铺路、运输、攀登……与此同时,也不免有产生困惑:影片为何迟迟没有foucs在某一个具体人物身上。虽然纪录片也可以用群像形式展现,但圈内流传一个说法,找到一个好的纪录对象,电影已经成功了五六成。对《喜马拉雅天梯》,如果失去焦点人物,电影很容易变成流于形式的登山运动介绍。一直到后半程,尤其是接到客户后开始的冲刺阶段,《喜马拉雅天梯》才把重心落在了第一次登顶的小伙子索多身上。当他因为雪盲看不见东西,说太累了,再也不想登顶。这种反高潮的落笔,似乎成了影片的某种真实追求。不要忘记在尾声的招生采访部分,镜头对准了一双又一双年轻而纯真的眼睛。他们中有谁能看到日出东方,抑或只是茫茫无尽的冰川积雪。
可以想见,由于并不确定最后登顶由哪几个人完成,《喜马拉雅天梯》摒弃了一些前期素材,并且因为一年一度的登山时间过去,资金链条的压缩,难以完成补拍或者重新拍摄。按照主创们的说法,这是纪录片的遗憾,更是纪录片的宝贵所在。
由于早先就有的心理预期,《喜马拉雅天梯》的4K画面也确实吸引着我。当在电影院看到近乎90度直角的艰难攀爬,铺面而来的飞屑流雪,积久不化的延绵冰川,毫无生气的清冽寒色,大自然的威严确实展露无遗。
对比《珠峰史诗》的黑白画面,这种观影体验是截然不同的,可谓是翻天覆地。因为它太过真实,真实到作为观众的我,无法留住那部分神秘的想象空间。
如果你在意的是登山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那么,你应该来看看这部电影。如果你在意的是那些壮美风光,《喜马拉雅天梯》也能满足你的好奇,只是,它的制作用意并不在此。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