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来电狂响》意外好看,是什么毁了影片,是道德沦丧还是人性扭曲

导演于淼
编剧李潇 / 王思 / 王欢
主演佟大为 / 马丽 / 霍思燕 / 乔杉 / 田雨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8-12-28(中国大陆)
片长: 103分钟
又名: 中国版《完美陌生人》 / 手机狂响 / Kill Mobile
IMDb链接: tt9408490



2016年意大利原版的《完美陌生人》一上映,无疑成了当年全球的一匹大黑马,国际性的手机隐私话题,每个人心中的秘密和魔鬼的共通性,再加上《完美陌生人》拍摄成本的运作低廉,从而让《完美陌生人》的剧本成了一本多卖的香馍馍。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已经有法国,德国,西班牙,希腊,韩国,土耳其,瑞典,俄罗斯,墨西哥翻了,当然,还有咱们的中国版本,也就是今天要聊的《来电狂响》
此外还有阿拉伯,印度等国家正在拍摄,是不是奇怪为什么没有美国版本对吧,因为改编权在哈维.韦恩斯坦手上,但他已经...(所以从制片角度来看,哈维.韦恩斯坦的眼光真的够毒辣,早早就看中了这电影)
我看到有人说国内是最差翻拍的版本,我首先得呵呵,我就想问有人看完了全部正在上映的版本了吗,墨西哥版本12月25日当地上映,有人看过了吗,中东和印度的还在拍摄中,这种情况能说国内是最差版本吗。
在各种颁奖典礼上,都有一个叫“最佳改编剧本”的奖项,由此可见改编故事的重要性,改编并不是简单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逻辑。
电影的改编,通俗点说就是买下别人家的菜以后,并不是重新热了直接上锅,而是要把菜的食材重新买齐,用自己的烹饪方式去制作新的菜肴,原版是菜,改编是肴。
改编在电影界是非常正常的,也是为了服务于各地区人们更适合的观影文化,还有当下的观影习惯。
比如瑞典的《龙纹身的女孩》被大卫芬奇改编成同名影片,《无间道》被马汀斯科塞斯改编成《无间行者》,意大利的《女人的香水》改编成《闻香识女人》,挪威的《失眠症》被诺兰改编成同名电影等等。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给大家扶正一下改编的态度,好的改编不是偷懒,不是蹭热点,更不是打安全牌,尤其是改编已经是神作的电影,改编无疑是玩火自焚。
原版的电影越是在金字塔口碑的顶端,改编的难度就越大,毕竟原版让观众已经有先入为主的感觉。
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不抱期望去看《来电狂响》,看完以后,认为影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
先说影片的优点,在这里点名表扬马丽和乔杉的表演,他们的表演在这部电影得到了不少的提升。
在影片中马丽戏剧舞台感还是有,但在人物某些情绪转换的关键时刻,马丽有了自己的表演,这同时也得益于马丽饰演的韩笑有完整的人物弧光,从开头的轻生,中途想要用聚会来忘记不堪回忆,到最后自己选择直面侮辱,这样的人物会给演员很多发挥空间。
乔杉在影片中的表演也松弛了很多,不会像《缝纫机乐队》一样,为了达到一些笑果僵化了表演。想必他们也很认真对待这部电影,让自己来一次荧幕形象上的过渡。
其他人的表演没啥突出的,奚梦瑶明显不是演员。
再来影片出彩之处是本土化落地,就像《无间道》改编成《无间行者》,马丁斯科赛斯只保留了《无间道》的骨髓,即黑白角色的互藏,但里面的人物和桥段,全盘西化,这也造成中美对《无间行者》口碑上的差异,当然拿《无间行者》举例不是说《来电狂响》有这高度...
《来电狂响》在前两幕中,本土化做得算是到位的,首先原版和国内版的类型定位就不一样,在写剧本的是时候,其实编剧得先要确定一个电影类型的偏向性,国内要多增加喜剧元素,主创有他们的考量范围,不然也不会找到乔杉和马丽。
而且影片中使用的app,还有国内看手机的方式和习惯,都在影片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还原,比如微信,感性直播,还玩起来菜和爱的谐音,这些都是国内版本才有的特色。
商业片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即便同一个故事,也可以分好几个类型方向去偏移,影片可以严肃些,也可以轻松些,如果所有的改编都按照原版的类型定位去走,一字不改,到时候一定还是会有人说,一模一样照搬有什么意思。
聊完了优点,进入影片不容忽视的硬伤环节,也就是到底是什么毁了这部电影。
影片到了马丽砸酒瓶子的时候(进入第三幕),剧情显然有些失控了,当乔杉和佟大为在闹的时候,马丽摔酒瓶子的动机就很奇怪,然后拿着手机嘚吧嘚(舞台剧总结陈词),有种怪罪手机的意思,但最后其实想引出自己要和老板法庭见。
我就是想问问,他们三爷们吵架,为什么就能引出马丽决定直面过去,控诉她老板了呢?这一场景有些匪夷所思。
而且他们都知道马丽被上司侮辱以后,大家几乎就当啥事没发生一样。更夸张的是,马丽老板现世报,给车给撞屎了,请问有考虑过卡车的感受吗,好一个政治正确。
再接下来剧情就更失控了,如果我没看错的话,是佟大为出轨在先,为什么最后奚梦瑶要回来给佟大为机会?!我?????
更诡异的是,佟大为从出轨中,居然找到了自己的初心,他的内心独白是:原来我喜欢的是未婚妻的闺蜜。 而闺蜜作为第三者,还被感动了。我??????
喜欢谁当然没问题,但你别搞大了未婚妻闺蜜的肚子,还要继续瞒下去呀!
而且最后佟大为挂掉手机,面对一群打手,逆光而上,颇有韩剧大哥视死如归的feel,我????
佟大为后面的人设,可以说彻底崩塌。
再来是乔杉夫妻俩,我可以理解他们在平淡如水的夫妻生活中,渐渐不去顾及对方的感受,从而两人天天在手机中找慰藉,但最后两人因为你做错一件事,我也做错一件事, 然后居然和解了,这夫妻俩解决问题的方式,像一对正常的夫妻吗。
还有那对已离婚的假夫妻,根本没利用好,是最弱的存在,所有冲突的蜻蜓点水,为什么离婚没有深究,离了婚各自对女儿的态度没有深究,女儿到底如何做回家的决定不清不楚。
最后是出字幕时,出现了各种煽情桥段关于手机的片段,EXCUSE ME?!一定要做得这么满吗,片尾还要给手机洗白?!
唉...总之影片后面四分之一看得我有些煎熬,电影如果虎头蛇尾的话,观影者一般都会一刀切给差评,毕竟结局真的很重要。
所以说来道去,我也只能给《来电狂响》一个及格分,多0.5,鼓励国产改编的历程的艰辛,加起来6.5分。

关注《大聪看电影》公众号,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讲真在进电影院前,我对这部片子没抱任何期待,要不是朋友硬拉我来看,鬼才会在降温的广州夜晚离开温暖的被窝呢。最主要的是,尼玛原版电影我看了两遍啊,下载一遍、电影院一遍。这个讲幸福、爱情、家庭乃至人性黑暗面的片子,在中国翻拍的话,预估扑街可能性高达99.9%以上。
看完之后,怎么港呢,真香。
第一感觉是,哎,怎么变喜剧片了呢!在撕逼大戏没开始、大家各打太极拳马虎眼的时候,笑点真是很密集啊,此处要给编剧加鸡腿。当然我跟大部分人的观点一致,这个功劳主要来自乔杉。
他在戏里跟霍思燕演一对夫妻,出场就自带东北口音,幽默自动加成。后来有人在评论里喷他是个“直男癌”,我只想说一句,他还真是演绎活了某个类型的中国男人。
人设应该是个小企业主,有点小钱但不是大富大贵,脾气暴躁,出身平凡,养家主要靠他。人到中年,育有子女,事业有成,家庭稳定。虽然没有出轨的胆,但是却有聊骚的心。平日里对媳妇儿还算不错,但是唯一不能碰的点是父母,一点就炸。中国千千万万“凤凰男”的缩影,在一个喜剧的套子下展现出来了。
霍思燕演的是个家庭主妇,而且应该是个不怎么干活的家庭主妇。去朋友家聚会穿的漂漂亮亮,身材颜值也都还在线,跟那些个蓬头垢面的中年妇女不太搭嘎。后来撕逼的时候,乔杉也都说了,你要什么没给你买,给你买包买衣服,物质上应该没怎么亏待她。
但是啊,人啊,就是缺什么想什么,物质不缺,缺刺激。跟游戏中的好友玩现实中的“真心话大冒险”,彼此不相识,连电话语音都没有过,所以呢,安全。对方一句话,“敢不敢今天不穿内衣?”,真的要在朋友家的卫生间偷偷脱掉内裤,然后跟大家面不改色的吃完整个一餐?想想都带劲。
我觉得乔杉和霍思燕这一对很真实,真实在他们都不想打破现有生活的安宁平静,却又想拥有一点平静下的暗涌。你选网上打赏小主播,我选跟游戏好友嘴炮,再安全不过了。你觉得假吗?你觉得爱情里面容不得一点瑕疵沙子吗?那也许还不太了解生活。

既然是同学聚会,肯定也少不了其他人。另外可以拿出来说说的是佟大为和奚梦瑶这对吧。一个油嘴滑舌落魄编剧和一个傻白甜富家女的年下恋爱故事,这么一总结是不是觉得有点假,感觉是编剧一拍脑门子编的,哈哈哈哈。
实际看下来呢,我只能说,反正我身边还真有这种人。靠才华和口舌吃软饭,富家女呢,又不缺钱,缺的是新鲜。而且哪个女人不喜欢听情话,尤其是还能把情话说出花儿来的。都说这个富家女太傻了,这么傻的话怎么能信?!妈耶,你谈恋爱的时候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敢情每句话都说的是真的,俩人你情我愿活在自己演的小世界里面,挺好。
奚梦瑶,一位已经在超模路上渐渐跑偏的选手,不得不说,竟然跟这个角色莫名契合!看她跟佟大为在饭桌边各种起腻竟然也都觉得合情合理,哈哈哈哈,我应该是被洗脑了。不过呢,后面的撕逼戏份就真的没撑起来,有点遗憾,还是演傻白甜装小白兔的时候可爱啊!
佟大为,我国第一代小鲜肉,已经被岁月默默摧残为一个老腊肉了。但不知道为啥,我每次一看到他还是想起陆涛啊,《奋斗》里面的陆涛啊,暴露年龄了我。这戏里面已经烫起头发的佟老师,演了个渣男,心痛。
后来不知道是为了过审还是编剧想要拯救他,让他在结尾时刻伟光正了一把,emmmm…以及为了小三和她肚子里的孩子,与五个钢管男痴缠一夜??我觉得还是要给佟老师鼓鼓掌,他毕竟选了自己更喜欢的那个。

最后说说马丽这个角色吧。
这也是这部戏里唯一一个原创的角色,性别由男变女,故事线也有了大变化,还加上了最近全球都大热的“ME TOO”风。
有人说她很讨人厌,因为大段的说教台词。但除去结尾,其他部分个人觉得还挺必要的。
一个利落飒爽的女强人,因为对手的做局,被人拍裸照甚至性侵害,以此要挟换取商业上的利益。听起来很像社会新闻,也会让人联想起N年前的东周刊事件。也许这是个意义大于故事的角色,但是在现阶段,有部电影中有这样的角色出现,依旧是件好事。
至于没有提到的房东夫妇,确实是在整部戏中被弱化、边缘化了。能理解编剧的考量,但还是觉得有些遗憾,每个角色都势均力敌、熠熠生辉,才是群戏的最大魅力呀。
PS:我还挺喜欢剧中穿插的小角色的,虽然有强行“正能量”的嫌疑,但是这碗鸡汤是真香。

去年这个时候,我一个朋友,在男朋友手机里发现了他出轨的证据。
她和她男朋友恋爱两年多,也开始考虑结婚的事情了,但那段时间,她总觉得哪里不对,感觉他和平时不太一样。
这种事儿你去问男方,一般就是一句回答:没有啊,你想多了。
有的还可能和你翻脸。
所以,最后她选择了一个不太道德、但非常有效的办法:偷偷翻他手机。
聊天记录:正常。通话记录:正常。没有可疑的短信,没有伪装成广告的密码文字。
但她也不傻,她又去翻了他的淘宝和支付宝。
这次发现了问题:淘宝订单里有几个女性用品的订单,口红啊粉底啊之类,但她从来没有收到过。
支付宝开了一个亲密付,不是和她。
当然,男生也可以辩解,比如这是他一个失散多年的亲妹妹,好不容易久别重逢,给妹妹送点东西是不是挺正常的,至于为什么瞒着你——万一你不喜欢我多一个家人呢?
别笑,我认识一个女生,就信过这么蠢的故事。
好在我那个朋友的男朋友,没有再骗她,承认了自己出轨的事实,两个人分手,再不相往来,现在过去快一年,我朋友还单着。
有人问过她:后不后悔当初看男朋友的手机?如果没看的话,他可能玩儿够了就把另一个女生甩了,他还是正常和你在一起,你们俩还是可以结婚,说不定现在孩子都有了。
别激动,我认识好几个女生,都觉得这样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我那个朋友不这样想,她觉得,你不爱我了,没关系,你可以直接和我说分手,我还会感激你的坦诚,你瞒着我,就说明你是一个自私自利毫无廉耻的人,绝对不可原谅。
说这个故事是想说,要不要看另一半的手机,是个很玄妙的问题。
不看吧,有些人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看吧,就会有人教育你:这是你对象的隐私!你怎么能随便看呢?
而且他没有问题还好,要是有问题,不看,你还可以继续维持这段关系,看了,不光是回不去了,难过的也还是你。
于是就有了《来电狂响》里的这个游戏,大家排排坐,都把手机拿出来放桌上,不锁屏,来什么电话、收到什么信息、有什么大事小事,都和其他人公开,有事儿?想藏着掖着?对不起,不行,除非你出门走人。
既然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游戏,买定离手恕不能反悔,不能退出也不能翻脸,真的发现了什么,自认倒霉吧朋友。
乔杉饰演的男人心里有鬼,就一直拉着自己老婆要走,可惜没成功,因为最想看他手机的就是他老婆。
其他人倒是都很大方,“能有什么事儿啊有啥不能公开的啊这不是很好玩儿吗”,好像大家都堂堂正正问心无愧一样。
但游戏一点点进行下去,一个个秘密被暴露,一个个谎言被揭穿,大家终于发现,显得最坦荡的那个,反而犯了最大的错误,显得最风平浪静的那个,反而藏着最痛苦的伤疤。
哪怕是提议做这个游戏的人,也有自己无法向大家坦白的现实。
到最后,游戏已经变成了一片狼藉,无法收场,没有一个人能笑着走出去。
因为没有人没有秘密,没有人绝对坦诚,只不过,有些隐瞒是善意的隐瞒,真的暴露了不过两个人会心一笑,有些谎言,说出口,代价是惊人的。
但《来电狂响》倒也没有抓住“没有一个人能从伴侣的手机里笑着走出来”这么肤浅的主题挖个没完,表面上它说的是“秘密”和“戳穿”,实质上,它想说的是,我们对手机这破玩意儿,中毒有点儿太深了。
就像电影中一句台词:“人类发明手机的初衷,是为了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是啊,以前手机就是负责把两个人拉近的,相隔万里,一个电话,一个视频,转瞬间就可以联系,不用再车马劳顿,想见立刻就能见一面。
结果慢慢走到现在,手机反而让人的距离越来越远,“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都有他的手机”,面对面坐着不说话,各自在手机里哈哈哈,分开了不联系,发个信息过去,等一整天,第二天中午终于有人回了:怎么了?
这是我觉得《来电狂响》聪明,或者说善良的地方,它没有照搬原版《完美陌生人》的所有剧情,虽然是改编,虽然故事主线沿用了《完美陌生人》的既有结构,但这两部片子在情感表达上,完全是两个方向。
《完美陌生人》非常狠,那种你看完了会有点儿绝望的狠,基本上就是一个婚姻劝退指南。
《来电狂响》没有走这条路,相比之下,它反而很温馨。
它其实是一个现代中国的群像,拿掉了那些不是很符合我们生活状况的原版情节,加上了开头那段现实里人人拿着手机步履匆匆的镜头,加上了几个和我们日常使用手机的场景更贴近的小插曲。
这些插曲给电影加入了很多温暖的东西,本来嘛,生活总是喜忧参半的,哪有那么多不能说的龌龊,还是有很多美好的瞬间。
顺便也提醒了我们一下,手机是用来和心爱的人保持联系的,不是给我们充分的借口自娱自乐的。
有时间,多聊天多沟通,能见面就常见面,能交心就多交心。
珍惜彼此,别藏那么多秘密,有那个精力,不如好好对待你爱的人。
她要看你手机,给她看就是了,什么隐私不隐私的,明明是谈感情的时候,你非要谈理智,才是作死。
最好的情况是什么样的?“你一边看手机一边笑,是不是和小姑娘聊天呢?”“没有啊,我在看冷笑话,不信给你看。”
可以皆大欢喜的事情,就不要搞得谁都不开心了。
生活已经够不容易了,相爱的人,就别互相伤害了。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

《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人生是一场大春宫

    更新描述或海报 查看原图 导演 : 孙立基 编剧 : 萧若元 / 萧定一 / 胡耀辉 主演 : 叶山豪 / 蓝心妍 / 松野井雅 / 周防雪子 / 雷凯欣 / 更多... 类型: 情色 官方网站: 3dsexzen.com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2011-04-14(中国香港) 片长: 129分钟            又是一部《肉蒲团》主题的情色电影。与众不同的是,《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的宣传语则是“全球首次3D情欲电影”。于是且不说这部电影是好是坏,它在电影史上的意义都是空前的。时代变了,这再也不是十几年前躲在小电影院偷偷摸摸看成人电影的年代了,人们终于堂而皇之地将情色电影搬上大荧幕,这是人性解放的时代。很多观众抱着猎奇的心理,不远千里地来一睹其风采,盛况空前。        《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由中国3D及一元制作室有限公司出品,投资逾港币二千五百万, 萧若元、萧定一监制,孙立基导演,叶山豪、蓝燕、原纱央莉、周防雪子、雷凯欣、及何华超领衔主演,于4月14日香港上映,全球其他国家均有同时上映。该片阵容豪华,声势浩大,帅哥美女如云,共同演绎了一场荒诞奇淫的情色大戏。         《肉蒲团》的故事梗概很多人都比较熟,我就不多加赘述了。《3D肉蒲团》则是在原著《肉蒲团》的基础上加以改编而成,并没有换汤不换药的照搬原著。3D版一出场就是宁王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观音雕塑,峨眉山上高僧布袋和尚和未央生怒斥宁王时,竟被路过的宁王听到,为后面埋下了伏笔。未央生陪好友林公子去铁家提亲,未央生和铁员外的女儿铁玉香一见钟情,林公子大怒,于是投靠宁王。未央生和铁玉香日日缠绵,然而床技不佳,无法达到极乐。追求极乐的未央...

《少女潘金莲》: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李翰祥 编剧 : 何永霖 主演 : 单立文 / 黄美贞 / 金仁淑 类型: 爱情 / 情色 /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1994-06-24(中国香港) 片长: 98分钟 又名: The Amorous Lotus Pan / The Amorous Pain IMDb链接: tt0111154 当影片最后一个场景,武松举起刀,正在为杀不杀潘金莲做最后的心理斗争的时候,豪放的潘金莲大喊“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随后武松一刀结果了小潘的性命,但他确是十分的舍不得,表情痛苦的几近扭曲,他既忘不了他大哥武松的血海深仇,更忘不了和潘金莲那销魂的一夜。 李翰祥貌似对《金瓶梅》情有独钟,描写这部小说内容的风月片不止一部,早期的有《潘金莲》,中期的有《金瓶双艳》,到了晚期更是连续拍摄了《金瓶风月》和《少女潘金莲》,而这部《少女潘金莲》也基本上是他的息影之作了。本片在故事情节上借用了《金瓶梅》的相关人物和内容,但李大师并没有刻意去编写,甚至可以说没有情节,基本可以忽略。但在李翰祥的拿手好戏——床戏上,可谓是水准相当之高,从布景,到灯光,到配乐,再到演员的表演,都拿捏得十分到位,给人以相当强的艺术感觉,尤其是配乐,古筝、琵琶以及其他中国民乐乐器快慢节奏的变化,轻缓与欢快之间的变幻,配合着戏份的进行,可谓是天衣无缝。即使单独将影片配乐拿出来,也绝对让你觉得悦耳动听。 片中潘金莲和多个男人都有床戏,但最为精彩的当属和武松那场。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雨夜,小潘用药迷倒武都头,趁其熟睡之际,潜入武松房间迷奸之。屋中暖黄色背景光,时而还夹杂着闪电的紫白色亮光,将小潘的身体展示的十分美丽。整段戏份几乎都隔着一层薄纱拍摄,若隐若现的感觉更具唯美效果,再加上刚才所说的精彩配乐,可谓是风月片中的床戏典范。 影片最终的结局还是以武松杀死王婆及小潘这个惯常路线结束,也许让武松和小潘一同生活下去也许更能让人遐想,但这样做可能还是太无法让人接受,打虎英雄怎么能拜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