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徐逸洲
主演: 王砚辉 / 张宥浩 / 龚蓓苾 / 李俊浩 / 鹤男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 家庭 / 运动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21-06-18(中国大陆)
片长: 104分钟
又名: 起跑 / On Your Mark
IMDb: tt11317408
如果我没有记错,《了不起的老爸》应该是今年迄今为止我看过最好的一部中式亲情片,而令我意外的是,这样一部电影是由一位马来西亚导演执导的。
整部电影令人印象最深的地方,无疑是影片描绘的那种十分典型的中式父子关系。在肖大明和肖尔东这对父子之间,有父辈与孩子之间激烈的矛盾与冲突,也有血缘带来的斩不断的牵挂与羁绊,还有不善言辞最后统统付诸于行动的包容与理解。
导演周青元的特别之处,在于用长跑这项运动,来折射和描写这段父子关系。
长跑是肖尔东的梦想,但也是他的诅咒。他从母亲身上继承了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与天赋,但也从母亲的身上遗传了不适合这项运动的疾病。当医生一再告知肖尔东和他的父亲肖大明,继续长跑可能导致他失明之后,他的双眼,就成了父亲最关切的事情。这种关切,体现在父亲坚持要他每天认真地做眼保健操,更体现在父亲早早为他选好了一门不那么需要眼睛的工作——弹钢琴,同时还体现在父亲想尽一切方法地阻止他再次踏上跑道。
在这种无微不至的关切里,我们看到了一种堪称典型的中式亲子关系,那就是父母总是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期望去规划和安排孩子的未来,却往往忽悠了这样的未来究竟是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具体到《了不起的老爸》里,因为肖尔东的病,父亲的安排看起来如此合情且合理,但肖尔东对马拉松的热爱,同样是一种无法抑制的热情与动力。这对同样固执的父子,就这样以一种针锋相对的方式彼此角力,儿子千方百计要参加比赛,父亲则不折手段地阻止他参加比赛。
如果把父亲和儿子比喻成两位参加马拉松的选手,那么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可以认为两位选手都在努力胜过对方,此消彼长,最终的结果却是两败俱伤——肖尔东负起参赛,最终真的导致自己近乎失明的视弱,而肖大明眼见着儿子一蹶不振,自然无比内疚自责。
两人的和解,始于肖尔东视弱后首度对父亲吐露心声,他认为正是因为父亲“早已把他当做了一个盲人”,所以才让自己无法像一个真正的普通人那样去生活,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当肖大明看到视弱后的肖尔东只有在奔跑的时候才重新恢复了昔日的活力,才意识到要让儿子从阴影中走出来,这个当父亲的只能去帮助他实现梦想。
导演处理父子和解的这个过程,相当准确和细腻。两个人都不善言辞和表达,再加上此前的关系已经降至冰点,虽然内心都有妥协和让步的意思,但是嘴上依然毫不服软,面子上毫不示弱。
为此,肖大明假扮成“赵师傅”去照顾肖尔东,而肖尔东却在一开始就明白“赵师傅”的真实身份的情况下,故意为难父亲,让他又是推着自己上坡,又是去放自己出租车轮胎的气。
为什么说肖尔东一开始就知道“赵师傅”就是父亲?因为当父亲的身份被揭穿的那一刻,他曾经问肖尔东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导演给了一个快速且短暂的镜头,是“赵师傅”第一天向肖尔东介绍自己时,以肖尔东视角看到的一个模糊身影。这个镜头在影片之前就曾出现过一次,此刻出现在这里,无疑是对父亲那个问题的无声回答。
细想一下,你会发现这样的设计才足够真实与合理,因为一个多年来与你生活在一起的人,哪怕他故意掩盖了自己的声音,哪怕你看不清他的面孔,但是他的身形,他的姿态,乃至他身上的气味,可能都是无法掩盖的。再将心比心地设想一下,除了自己的父亲,又有哪个正常的陪护,会满足自己一个又一个(包括陪跑马拉松)无理的要求呢?所以,父子其实在那一刻都已经达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和解。
导演周青元的巧妙之处又在于,在表现父子和解时,并没有用过于煽情的泪水或拥抱,而依然是反映在长跑当中。其中最令人感动的一点是,当父子两个人开始陪跑训练时,肖大明心里一直惦记的,是儿子的最佳记录,而肖尔东始终记挂的,则是父亲的心率负荷。两个人其实并不在同一步调上,但都选择了为对方考虑,保持了统一的步调。在这个时候,此前互相角力的两个人,真正变得齐心协力起来。
最后,导演更是借父亲的放手让整部电影的主题得以升华。肖大明甩脱陪跑绳的那一霎那,意味着他真正理解并成全了儿子的梦想,他早已明白自己不可能一直陪着肖尔东,但他的关怀和父爱会一直伴随着儿子跑完剩下的路,剩下的那段路,又何尝不是肖尔东未来的人生路。
当肖尔东冲刺的时候,他并不试图跑赢其他选手,也不是试图跑赢时间,而仅仅是试图跑赢自己。超越自己,或许也正是所有运动的本质与真谛。那一刻,你会发现这部讲述父子的亲情片,也触及了体育题材最动人的主题。
看完《了不起的老爸》,忍不住翻看了一下导演周青元过去的作品,于是发现这样一部作品绝非偶然。导演此前几部作品,都与亲情和运动这两个主题息息相关。
在2011年的《天天好天》里,他关注的马来西亚华人的养老问题,借养老这一题材,去探讨在整个华人世界都根深蒂固的孝道观念。
在2014年的《一路有你》中,他描绘了一段动人的父女情。女儿与洋女婿为了满足父亲开出的条件,必须举办一场传统的华人婚礼。其中的文化碰撞与父女亲情,依稀有一点当年李安《喜宴》的意思。
在后来2016年的《辉煌年代》里,他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足球队的故事,借足球这一题材,来赞美大马民族,热血且励志。
这几部影片可以说已经树立起了导演周青元的个人风格,那就是温馨、细腻,擅于在轻喜剧的氛围中去挖掘和剖析东方式的亲情关系。在豆瓣上,这几部作品也都有相当不俗的口碑,《天天好天》和《一路有你》都在8分之上,《辉煌年代》也有7.5分。
在拍摄《了不起的老爸》之前,周青元已经是马来西亚华人电影领域的中流砥柱。此次在重庆拍摄这样一部高度本土化的题材,依然能够无缝衔接,游刃有余。重庆这座城市的生活和江湖气息,从肖大明这个的哥和他那帮仗义的同事身上,用为数不多的戏份,就展现得淋漓尽致,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这种对华人家庭关系与亲情观的细微观察,应该与马来西亚本来就属于大华人文化圈密不可分。近几年来,我们也的确在内地看到了更多马来西亚导演的作品。
去年疫情之前,我恰好去了一次马来西亚,对当地的华人文化算是有比较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在槟城等地,我甚至能感受到比潮汕和闽南更地道的当地文化,吃到比当地更传统的食物。如果导演周青元未来能在内地拍摄更多作品,我倒是很期望看到他会如何讲述多年漂泊在外的南洋华侨,回归如今的乡土的故事。保留了更多传统风俗与观念的他们,能否适应这些年来已经发生巨变的那个故乡?
前两天端午节跟我爸打电话,照常问了问近况之后我们就陷入了沉默,沉默了几秒之后,我主动说出了那句最常说的话:那把电话给我妈吧。
现在想一想,我这通电话很能代表中国式的家庭关系。身边的大多数朋友好像也有过的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和爸爸之间,明明感情深厚,却总面临着有话说不出的情况呢?
看完《了不起的老爸》,似乎解答了部分我的问题。
这部电影的故事由两条线索组成:一是肖大明、肖尔冬父子俩的关系变化,二是儿子肖尔冬在追逐马拉松梦想道路上所遇到的艰难坎坷。
光听我的简介这似乎不算是个新鲜的主题,但在导演周青元的处理之下,《了不起的老爸》却意外的好看。
周青元是马拉西亚华裔,既有华人传统内敛的部分在,也有对情感外化表达的习惯在,这两者看似矛盾,但当它们同时出现在一部电影里面之后,反而组合成了一种和谐动人的情感。
从前看《推手》《饮食男女》这一类家庭关系的华语电影时,很容易注意到“父亲”一形象,他们大都沉默内敛,将沉沉的爱埋藏在心中。
但是看《美丽人生》《当幸福来敲门》这样的外语片时,又忍不住会被“亲和有趣”这样的父亲形象所吸引,成为孩子的朋友,对于一个父亲来说好像也并不是那么难。
我看《了不起的老爸》时,这种私人情绪就有种得到满足的感觉。王砚辉所饰演的肖大明一角真的能兼具中外两类父亲的有点,既有沉默内敛的一面,又有亲和有趣的一面。
肖大明找过训练学生跑马拉松的教练两次,一次是劝她别给儿子机会,一次是劝她再给儿子一次机会。前后两次完全矛盾的说法其实在无形中就点明了这个父亲的性格,在他不够了解儿子的时候,是个强势的父亲;但当他终于开始理解儿子之后,又彻底变成了一个体贴的爸爸。
不仅如此,电影中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小细节可以解读,比如说儿子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现老爸其实就是护工赵师傅的?
细想想这部电影的内核其实很悲:极有运动天赋的肖尔冬必然会失明、爱子情切的肖大明注定无法陪儿子一辈子,但导演并没有用一种很悲悯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感情,有笑有闹的消解了过于沉重的痛,反倒是为整个故事添上一种让人信服的好感。
看了导演周青元的一个映后采访,我大概能知道他一定成长于一个有温度的家庭环境之中,才会把这种温度化用在电影中。
他说小时候父亲每天都会给孩子们准备零钱,长大了问妈妈为什么爸爸每天都有零钱,妈妈才告诉他,原来爸爸每天都会去换点零钱来预备给孩子们。
这个小分享很触动我,深沉厚重的父爱通过那一点点零钱就勾勒出来了,颇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同样,《了不起的老爸》里也有颇多处这样四两拨千斤的妙笔。
我很喜欢肖大明决定备战马拉松的那几场戏,刚跟朋友们豪言壮语完“机场等我”继而开跑,转眼就因为脚抽筋躺在巷子口叫唤;一边看着朋友们涮火锅喝啤酒,一边恶狠狠地啃苹果;一边在机车车站接客人,一边在电梯上练习跑步的标准姿势。
辅以重庆得天独厚的城市气息,这些超有烟火气的细节才是使得肖大明整个人物丰满立体的关键,这一点上导演周青元功不可没。
我前面说他的马拉西亚华裔身份对于此类题材是优势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华人身份能让他拍出具有东方韵味的情感来,海外背景又能让他跳脱出深沉厚重的情感窠臼来,塑造一种有力且有趣的父子情感模式。
导演的几部前作在豆瓣上的评价都颇好,《天天好天》清新质朴,对于华人最看重的孝亲文化刻画的相当真实;《一路有你》给观众的治愈感令人深刻;《辉煌年代》也是体育题材,把情感高度从家庭上升到民族。
他的电影在视点上总是丰富一些的,作为观众的我们,在隔了一层异国面纱之外,反倒能把问题看得更加透彻。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还挺期待周青元导演的下一部作品的,一个擅长亲情、家庭和运动题材的温柔男导演下一部还会拍此类题材吗?
我倒是很想看到他的下一部作品能突破所擅长的领域,相信无论何种题材和类型,以他对细节的把握能力,应该都会是一部很精彩动人、留有余味的电影吧。
这周末,我应该会给我爸也买一张《了不起的老爸》的票,希望他看完之后下次我们打电话能有更多热络有趣的内容可以聊聊。
在忙碌的上海电影节期间,“见缝插针”地看了一部院线片:《了不起的老爸》。吸引我进场的原因,除了点映期间的众多好评,主要还是导演周青元。他是马来西亚的“国民级”导演,在当地市场拥有最高的票房成绩,但他拍摄的却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片,更多是家庭亲情与运动题材的影片,往往是温情喜剧的风格。
此前的《天天好天》、《一路有你》、《辉煌年代》,都是值得一看的作品,在市场大众需求与导演个人风格表达上达成了不错的平衡。
《了不起的老爸》是周青元“北上”后拍的第一部国产电影。看完电影,可以先说一个结论,那就是导演非常工整、妥帖地完成了一部情感真挚的家庭运动题材影片,整体节奏张弛有度,观感非常顺畅。无论是王砚辉饰演的这位默默守护儿子、满怀苦心的父亲,还是张宥浩饰演的这位不顾一切追梦、又能逐渐体谅父亲的儿子,都能与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影片的镜头牢牢地对准了一对起初互不理解的父子俩。王砚辉饰演的父亲肖大明,是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同时也是个单亲父亲。他的儿子肖尔东(张宥浩饰)遗传了去世母亲的疾病多发性硬化症,在幼年时就曾经短暂失明。从此,命运给肖尔东开了一张限定单:在不久的未来,他势必会永远失明。
肖大明为了儿子能够正常地生活下去,逼迫他预习“盲人生活”,包括平时走盲道、从小学开始学“盲弹”,走向音乐这条路。未来有朝一日成为盲人,他也能拥有自主谋生的能力。但在内心深处,肖尔东却怀有马拉松职业选手的梦想。
一个马拉松选手出成绩的时间,常常要到30岁前后。此时20出头、即将成为盲人的肖尔东,就算有天赋,也是“跑得过别人、跑不过自己”。一度逞强的结果,就是加速了病症的复发,使他的视力到了“视弱”的境地。
周青元在电影的开篇,就将父与子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引爆。但实际上,两人的冲突并不是影片的重点,更没有成为廉价催泪的捷径。导演以大量克制、含蓄的情感细节,一点点弥合了这份矛盾——家中木质老钢琴坏掉的音键,山城浓郁的生活烟火气,都是这样一种“无声的细节”。
与之互为对应的,是周青元导演在影片中表现人物精神状态上所构造的几处妙笔。
有一场戏是“换位的无声”:肖大明在斥巨资买昂贵钢琴后自己运输,却在半路上看到儿子参与马拉松训练拉跑,儿子在路上对他不予回应。回到家,这种“无声”换了位,儿子不断地解释自己没有学钢琴的天赋,一门心思只想跑步,而肖大明不发一声,就是在一旁徒手蛮劲地将钢琴的外包装拆得满地都是。两个人的暗中较劲与不愿言语,比起一般性的浮夸冲突戏,更显人物的生活质感。
接着这个概念往下走,“无声”式的交流成为了片中设置的一大段情节的核心创意。肖尔东在失明之后,由于接受药物治疗,无法再跑步。对此,他一度沉沦易怒,封闭自我,抗拒重新开始生活。此时,曾经逼迫儿子“走向正途”的父亲,也只能顺着他,通过假扮成一个哑巴的陌生人护工去接近、照顾他。濒临崩溃的父子关系,在失去视觉与失去声音的错位之下,完成了重新和解。
此外,片中还有好几场戏,周青元尝试以大量的虚焦镜头和蓝色调为主导,呈现出的是肖尔东在失明之后的视听感受。它们不仅让观众直接代入他的感官体验“盲视觉”,同时也将他的精神状态通过视听“外化”了出来。相比一些主流的商业制作,这些镜头的构图和打光更加彰显演员的情绪,尤以肖尔东离开医院后在街上冲撞、大雨之夜在灯光下跑步两场戏印象深刻。
在影片的前半段中,我其实特别能代入、理解肖大明的视角,毕竟这是一个标准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式的人物。从在儿子幼年时知道其病情的那一天开始,他就非常实际地为其规划了人生的道路,逼着他闭眼弹琴、走盲道,提前适应失明的生活。这样一直为“成为盲人”做足准备,当未来的命运终究降临的时刻,也不会感到惊慌。
但在肖尔东真的失明之后,他却以复杂的心情责备父亲——你为什么要从小就操控我的人生?“这么多年我还不够听话吗?在你眼里,我早就瞎了。”
处理家庭亲情关系的影片,大多不会呈现出这样复杂的面向,那就是在父亲眼中的儿子和儿子眼中的父亲,双重对视之间的错位与矛盾。
在父亲的眼中,提前给儿子未雨绸缪是最为重要的。就算将来发生不测,人生也能接着往下过,即使活得不开心,却不至于活不下去。这是他对儿子的最高要求,却是儿子心目中生活与梦想的最低线。
影片的后半段,无论是剧本还是王砚辉的表演,都打破又重塑了前半段他的父亲形象。通过换位练习马拉松,肖大明得以从儿子的视角,再次审视生活与梦想的对于人活于世的意义所在。
直到正式比赛时,肖大明将手上的栓绳甩开,放下一切顾虑,让儿子冲向前方“跑赢你自己”,编剧和导演真正想要表达的关键才得以涌现——父母能陪孩子一段路,却不可能陪完人生的全程。至于未来,只能选择放手让他去走,即使他失明、身患疾病,也要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才不枉此生。
整体而言,周青元这样一位马来西亚导演,第一次在内地拍片,却能把握住我们的社会语境,交出如此严丝合缝、情真意切的答卷,确实蛮不容易的。在创作中,他没有丢掉那些曾经的优势,仍旧坚持了自己的风格和细腻的亲情表达。
当然,这也有一脉相承的缘故。他的前作《天天好天》、《一路有你》,也都是聚焦马来西亚华人家庭的“中国式亲情关系”。《了不起的老爸》延续了这一点,而不同在于,它成长在了国内的土壤里。
文 / 徐若风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