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泷本智行
编剧: 真边克彦 / 成岛出 / 首藤瓜於(原作)
主演: 生田斗真 / 松雪泰子 / 江口洋介 / 二阶堂富美 / 太田莉菜 / 大和田健介 / 染谷将太 / 光石研 / 甲本雅裕 / 小泽征悦 / 石桥莲司 / 夏八木勋
类型: 悬疑 / 犯罪
官方网站: www.no-otoko.com/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3-02-09(日本)
片长: 125分钟
又名: Brain Man
IMDb链接: tt2208020
编剧: 真边克彦 / 成岛出 / 首藤瓜於(原作)
主演: 生田斗真 / 松雪泰子 / 江口洋介 / 二阶堂富美 / 太田莉菜 / 大和田健介 / 染谷将太 / 光石研 / 甲本雅裕 / 小泽征悦 / 石桥莲司 / 夏八木勋
类型: 悬疑 / 犯罪
官方网站: www.no-otoko.com/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3-02-09(日本)
片长: 125分钟
又名: Brain Man
IMDb链接: tt2208020
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脑男』改编自日本作家首藤瓜获第46回『江户川乱步赏』的同名著作。是继『告白』之后,又一部对人性彻底失望的日本电影。看完的感觉与当初看完『告白』的强烈震撼不太相同,随着剧情的抽丝剥茧,对结果已有心理准备,最后留下的是反复不断的思考。
「脑男」一词,意味「毫无情感知觉、却拥有天才智能、异常体能」的制裁犯罪者。脑男(生田斗真饰)天生下来就对一切无感,身体没有痛感,内心也毫无情感,人类天生会做的事,像是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固定时间如厕,他都必须透过学习才能与一般人相同。但他有超高的智商与绝佳的模仿力,简单说来就是一个高智商的机器人,一个被设定好的「杀人机器」,像计算机一样,只要下达指令,就能精准执行。
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脑男与其他人的鲜明对照,透过脑男这个超乎寻常的「异类」,清楚折射出代表公平与正义的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而与脑男一样对一切无感的变态杀人狂少女,根本非脑男的同类。
【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恶意,无法消除】
片中频繁出现爆炸镜头。一开始的公交车爆炸颇令人震撼,但爆炸次数多了,视觉与心理都逐渐习惯。残酷的割舌画面也是,最初确实被吓到,看了几次后不舒服的感觉也没那么强烈了。我遂发现「有感」与「无感」并非两种极端,有可能近在咫尺,区别只在于习惯与否。
我们习惯了善良与美好,并不代表我们习惯不了残酷与恶意。这世上有千百万种人,多数的「善」不代表少数的「恶」不存在或可以消除,少数的「恶」还会因多数自以为是的「善」变成「大恶」。这是我从未想过的。以前总会探究大恶之人变坏的原因,像是童年阴影造成的心理创伤,导致其反社会人格,为报复社会危害他人。但片中天生无感的未成年杀人狂少女,冷血杀害双亲,没有原因,只是想杀,杀人成为一件让她终于有感觉的事。
为何人会如此丧心病狂毫无人性?也许没有为什么,有些人的人格天生如此,那种与生俱来的恶意,并非给予温情或再教育就能改变。内心彻底无感的少女,字典里当然没有「人性」这样的词语。再对照身体与内心皆无感的脑男,同样没有人性,少女以为脑男是她的同类,一样以杀人为乐,但脑男只是杀人机器,没有任何感觉,当初被设定杀坏人,他便不放过任何眼中的坏人。少女是有意识的杀人,以造成别人的痛苦为乐,根深蒂固的恶意,令人发指。同样没有人性,相较之下,少女(人)还不如脑男(设定好的机器)。
回到现实社会,总有些惊人的社会案件,足以印证为何作者会对人性彻底失望。近几年,不时出现子女杀害双亲的社会惨案。记得有一个失业在家的二十几岁男子,因不满父亲不断叨念要他去找工作,愤而将父亲打死。犯后,他毫无悔意,还在法庭上口出恶言,说再一次他仍会打死父亲,谁敢啰嗦他,他就让谁死。还有一个「割喉之狼」,杀了一个孩子后,大言不惭的告诉记者,死了一个孩子算什么,反正台湾现在很难判死刑,言语间尽是对生命的轻贱。每当我看到这样无可救药的恶人,就会想:死刑怎么能废?在这个社会仍无法保证善良民众安全的情况下,死刑又凭什么废除?恶意剥夺别人生存权的人,有什么值得生存的权利?
片中除了让人思考死刑存废之外,也抛出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未成年却恶意重大的犯罪者,是否该判处死刑?法律对未成年罪犯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但若有一种恶与生俱来,无法消除和感化,如同片中未成年少女及虐杀男童的少年犯。对他们而言,生命如粪土,杀一个人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法律保护这种恶人,让他们有机会重返社会,不就等于间接加害了更多无辜民众吗?恶意,与年纪无关,与内心有关。由此看来,没有人性却惩奸除恶的脑男,似乎比为顾及人性保护未成年罪犯的法律更有人性。
【自以为是的「理性」与「正义」,仍难逃私心】
片中代表「理性」与「正义」的心理医师(松雪泰子饰)及警探(江口洋介饰),却是整部片中最令人讨厌的两个角色。心理医师负责对罪犯做精神鉴定,本着科学的理性态度与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做出所谓公平的裁定,有些狡猾的罪犯因此得以逃脱。她深信「心理治疗」能彻底改变罪犯,唤回其原有的人性,为此,她甚至不惜放下伤痛,以理性的态度辅导她内心深恶痛绝的罪犯。此举乍看十分令人敬佩,但电影最后她对脑男说了一句:「你毁了我的心血」,彻底反应出她真实的心态:她在意的是研究结果被破坏,而非她认为已改过自新的罪犯被剥夺生存权。
「心理治疗」是以一种科学的方式解决人的困境,但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透过分析与治疗改善原本的状态。认为一定可以,也是一种自以为是。人一旦有了自以为是的心态,就会产生许多盲点而不自知。
我想起以前在课堂上最无法接受的便是学生说「没感觉」,我认为没感觉是学生在为自己的偷懒与不愿思考找借口,所以只要一听到这三个字,一股无名火便油然而生。但看了『告白』与一些残酷的青少年案件后,我明白了学生说的没感觉真的就是没感觉。就像片中说自己毫无感觉的杀人魔少女一样。从此,我不再偏执地以自己的角度看待学生。心理医师认定所有罪犯之所以犯罪肯定事出有因,因此可以透过治疗导正,这样的想法否定了先天的恶。自以为是的态度,成为许多罪犯得以逃脱的桥梁。
而打着正义旗号对脑男说:『你没有权利决定一个人的生死』的警探,更是狠狠打了「正义」一巴掌。他不断阻止脑男处决罪犯(因为办案必须讲证据)却导致逍遥在外的罪犯危害更多人。本应保护民众生命安全的警探,却间接害死更多无辜的受害者,这真是对社会正义最大的讽刺。后来,更为了救自己人,拿枪对准脑男,完全被罪犯完弄于股掌间,也让他之前义正言辞阻止脑男的那番话完全站不住脚。最后那几近疯狂的四枪,则是自以为是的正义彻底崩盘的象征。
只要是人,都会有私心,人有私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有私心,却以完美的借口伪装成无私。心理医师和警察,一向为人所信赖,但看完整部片后,会发现作者最批判的就是这两个人。就像许多社会案件,最后加害者未必得到制裁,未能伸张的正义,有时是客观因素,有时却是执法者自以为是的主观心态所造成。
【美到不可思议的「脑男」,是作者对人性失望的隐喻】
除了剧情发人深省之外,片中最大的看点就是饰演脑男的生田斗真。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他坐在阴暗牢房,双手抱膝,肌肤似雪,身穿白衬衫,面无表情,宛若一尊完美雕像,恰到好处的光与影,镜头拉远,成为一幅绝美画作。导演给了脑男许多特写,每个角度都美到不可思议,但他的美,又不是阴柔之美,而是少见的刚柔并济之美。明明是人类,却没有人类的情感与知觉,在人群中,却彷佛遗世独立,默默存在,却让人无法忽视。他没有人类的自私欲念,因此杀了无数坏人,仍干净的像一张白纸。
完美的脑男,或许是作者对人性彻底失望的隐喻。彷佛在提醒我们:不要再自欺欺人的说社会没有那么糟,人没有那么坏,而是要承认糟糕已是社会常态,有些人的坏必然存在。我们无法成为拯救社会的脑男,但至少也不要成为自以为是的心理医师和警察。自以为是的「善」比无可救药的「恶」更可怕。想拥有一个更好的世界,就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
原文發表於:http://blog.sina.com .cn/aiyung
「脑男」一词,意味「毫无情感知觉、却拥有天才智能、异常体能」的制裁犯罪者。脑男(生田斗真饰)天生下来就对一切无感,身体没有痛感,内心也毫无情感,人类天生会做的事,像是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固定时间如厕,他都必须透过学习才能与一般人相同。但他有超高的智商与绝佳的模仿力,简单说来就是一个高智商的机器人,一个被设定好的「杀人机器」,像计算机一样,只要下达指令,就能精准执行。
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脑男与其他人的鲜明对照,透过脑男这个超乎寻常的「异类」,清楚折射出代表公平与正义的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而与脑男一样对一切无感的变态杀人狂少女,根本非脑男的同类。
【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恶意,无法消除】
片中频繁出现爆炸镜头。一开始的公交车爆炸颇令人震撼,但爆炸次数多了,视觉与心理都逐渐习惯。残酷的割舌画面也是,最初确实被吓到,看了几次后不舒服的感觉也没那么强烈了。我遂发现「有感」与「无感」并非两种极端,有可能近在咫尺,区别只在于习惯与否。
我们习惯了善良与美好,并不代表我们习惯不了残酷与恶意。这世上有千百万种人,多数的「善」不代表少数的「恶」不存在或可以消除,少数的「恶」还会因多数自以为是的「善」变成「大恶」。这是我从未想过的。以前总会探究大恶之人变坏的原因,像是童年阴影造成的心理创伤,导致其反社会人格,为报复社会危害他人。但片中天生无感的未成年杀人狂少女,冷血杀害双亲,没有原因,只是想杀,杀人成为一件让她终于有感觉的事。
为何人会如此丧心病狂毫无人性?也许没有为什么,有些人的人格天生如此,那种与生俱来的恶意,并非给予温情或再教育就能改变。内心彻底无感的少女,字典里当然没有「人性」这样的词语。再对照身体与内心皆无感的脑男,同样没有人性,少女以为脑男是她的同类,一样以杀人为乐,但脑男只是杀人机器,没有任何感觉,当初被设定杀坏人,他便不放过任何眼中的坏人。少女是有意识的杀人,以造成别人的痛苦为乐,根深蒂固的恶意,令人发指。同样没有人性,相较之下,少女(人)还不如脑男(设定好的机器)。
回到现实社会,总有些惊人的社会案件,足以印证为何作者会对人性彻底失望。近几年,不时出现子女杀害双亲的社会惨案。记得有一个失业在家的二十几岁男子,因不满父亲不断叨念要他去找工作,愤而将父亲打死。犯后,他毫无悔意,还在法庭上口出恶言,说再一次他仍会打死父亲,谁敢啰嗦他,他就让谁死。还有一个「割喉之狼」,杀了一个孩子后,大言不惭的告诉记者,死了一个孩子算什么,反正台湾现在很难判死刑,言语间尽是对生命的轻贱。每当我看到这样无可救药的恶人,就会想:死刑怎么能废?在这个社会仍无法保证善良民众安全的情况下,死刑又凭什么废除?恶意剥夺别人生存权的人,有什么值得生存的权利?
片中除了让人思考死刑存废之外,也抛出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未成年却恶意重大的犯罪者,是否该判处死刑?法律对未成年罪犯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但若有一种恶与生俱来,无法消除和感化,如同片中未成年少女及虐杀男童的少年犯。对他们而言,生命如粪土,杀一个人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法律保护这种恶人,让他们有机会重返社会,不就等于间接加害了更多无辜民众吗?恶意,与年纪无关,与内心有关。由此看来,没有人性却惩奸除恶的脑男,似乎比为顾及人性保护未成年罪犯的法律更有人性。
【自以为是的「理性」与「正义」,仍难逃私心】
片中代表「理性」与「正义」的心理医师(松雪泰子饰)及警探(江口洋介饰),却是整部片中最令人讨厌的两个角色。心理医师负责对罪犯做精神鉴定,本着科学的理性态度与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做出所谓公平的裁定,有些狡猾的罪犯因此得以逃脱。她深信「心理治疗」能彻底改变罪犯,唤回其原有的人性,为此,她甚至不惜放下伤痛,以理性的态度辅导她内心深恶痛绝的罪犯。此举乍看十分令人敬佩,但电影最后她对脑男说了一句:「你毁了我的心血」,彻底反应出她真实的心态:她在意的是研究结果被破坏,而非她认为已改过自新的罪犯被剥夺生存权。
「心理治疗」是以一种科学的方式解决人的困境,但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透过分析与治疗改善原本的状态。认为一定可以,也是一种自以为是。人一旦有了自以为是的心态,就会产生许多盲点而不自知。
我想起以前在课堂上最无法接受的便是学生说「没感觉」,我认为没感觉是学生在为自己的偷懒与不愿思考找借口,所以只要一听到这三个字,一股无名火便油然而生。但看了『告白』与一些残酷的青少年案件后,我明白了学生说的没感觉真的就是没感觉。就像片中说自己毫无感觉的杀人魔少女一样。从此,我不再偏执地以自己的角度看待学生。心理医师认定所有罪犯之所以犯罪肯定事出有因,因此可以透过治疗导正,这样的想法否定了先天的恶。自以为是的态度,成为许多罪犯得以逃脱的桥梁。
而打着正义旗号对脑男说:『你没有权利决定一个人的生死』的警探,更是狠狠打了「正义」一巴掌。他不断阻止脑男处决罪犯(因为办案必须讲证据)却导致逍遥在外的罪犯危害更多人。本应保护民众生命安全的警探,却间接害死更多无辜的受害者,这真是对社会正义最大的讽刺。后来,更为了救自己人,拿枪对准脑男,完全被罪犯完弄于股掌间,也让他之前义正言辞阻止脑男的那番话完全站不住脚。最后那几近疯狂的四枪,则是自以为是的正义彻底崩盘的象征。
只要是人,都会有私心,人有私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有私心,却以完美的借口伪装成无私。心理医师和警察,一向为人所信赖,但看完整部片后,会发现作者最批判的就是这两个人。就像许多社会案件,最后加害者未必得到制裁,未能伸张的正义,有时是客观因素,有时却是执法者自以为是的主观心态所造成。
【美到不可思议的「脑男」,是作者对人性失望的隐喻】
除了剧情发人深省之外,片中最大的看点就是饰演脑男的生田斗真。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他坐在阴暗牢房,双手抱膝,肌肤似雪,身穿白衬衫,面无表情,宛若一尊完美雕像,恰到好处的光与影,镜头拉远,成为一幅绝美画作。导演给了脑男许多特写,每个角度都美到不可思议,但他的美,又不是阴柔之美,而是少见的刚柔并济之美。明明是人类,却没有人类的情感与知觉,在人群中,却彷佛遗世独立,默默存在,却让人无法忽视。他没有人类的自私欲念,因此杀了无数坏人,仍干净的像一张白纸。
完美的脑男,或许是作者对人性彻底失望的隐喻。彷佛在提醒我们:不要再自欺欺人的说社会没有那么糟,人没有那么坏,而是要承认糟糕已是社会常态,有些人的坏必然存在。我们无法成为拯救社会的脑男,但至少也不要成为自以为是的心理医师和警察。自以为是的「善」比无可救药的「恶」更可怕。想拥有一个更好的世界,就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
原文發表於:http://blog.sina.com
两年前得知toma要出演《脑男》的时候,就去看了原著。看完原著后对这部电影抱了很高的期待,因为原著完全有资格成为toma目前接到的所有脚本中最棒的一部。诚然,toma以前接过《人间失格》这种高度的,但说实话它并不适合被拍成电影,也接过《我们的存在》这样国民的,但欠缺成为经典的深度。《脑男》的情节足够具有画面感,主题又足够让人纠结,再加上这么棒的卡司,没有理由不期待。
但是看完电影后,感觉并没有原著带给人的那种抽丝剥茧,丝丝入扣的紧张感。主要原因大概出在剪辑上,过渡不够流畅导致整个电影显得太过散漫,无法引人入胜。如果有个像泽野弘之那样大神级别的音乐担当,利用音乐效果或许会好一点。另一个原因大概在于导演想讲的东西太多,虽然人物更丰满了,但紧凑感就差了。比如二阶堂富美的角色,大概明白导演想塑造一个和铃木相似却又完全对立的角色,但这两人的对手戏少得可怜,没有给观众那种剑拔弩张的对立感,着力刻画这么一个变态没什么意义,更别提那点拉拉情节了。《脑男》真正精彩的人物是松雪泰子和江口洋介的角色,因为这两个人在认识脑男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善与恶的摇摆与纠结才是真正能够表现主题的东西。
当然,这两个人物导演确实抓住了。个人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这两个人的故事。先是江口洋介,一个充满“正义感”的警察,他相信不管什么原因杀人是不对的,可是当他目睹搭档在自己面前被炸得尸骨无存,他终于开枪杀人了。其次是松雪泰子,一个充满“善意”的心理医生,她相信犯罪者也是可以被救赎的,可是当她发现她拯救的那个害死自己弟弟的凶手再次行凶的时候,她崩溃了。“正义”“善意”,这不过是我们选择相信的东西,有时候我们不过是在自欺欺人,让自己活得更轻松罢了。警察不过是选择相信“正义”,让自己在逮捕犯人的时候不必被道德困境所困扰罢了。医生不过是选择相信“善意”,让自己不必像母亲那样被仇恨与不甘吞没罢了。
电影没有原著好看,我却依旧给了五星。一是因为电影对警察和医生这两个人物的刻画,比原著更加深刻。(原著第一部里警察和医生基本只是旁观者的角色,似乎还有第二部,暂时没看,不知道警察和医生的故事是不是来源于第二部,所以暂且把这个改编归功于电影。)二是因为演员的演技确实值五星。原本觉得toma和原著中铃木一郎的形象相去甚远,但是看完后确实被表情和动作的细节折服了。江口洋介的出演让人感觉他驾驭这个角色绰绰有余,松雪泰子演技也是一如既往的赞。二阶堂富美和染谷将太这个变态组合表现也没得说(话说他们真的不考虑演点正常的角色吗?)
最后,我会告诉你toma被车撞来撞去的那段有多么不合理但是多么赚眼泪只因为他是toma吗?
但是看完电影后,感觉并没有原著带给人的那种抽丝剥茧,丝丝入扣的紧张感。主要原因大概出在剪辑上,过渡不够流畅导致整个电影显得太过散漫,无法引人入胜。如果有个像泽野弘之那样大神级别的音乐担当,利用音乐效果或许会好一点。另一个原因大概在于导演想讲的东西太多,虽然人物更丰满了,但紧凑感就差了。比如二阶堂富美的角色,大概明白导演想塑造一个和铃木相似却又完全对立的角色,但这两人的对手戏少得可怜,没有给观众那种剑拔弩张的对立感,着力刻画这么一个变态没什么意义,更别提那点拉拉情节了。《脑男》真正精彩的人物是松雪泰子和江口洋介的角色,因为这两个人在认识脑男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善与恶的摇摆与纠结才是真正能够表现主题的东西。
当然,这两个人物导演确实抓住了。个人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这两个人的故事。先是江口洋介,一个充满“正义感”的警察,他相信不管什么原因杀人是不对的,可是当他目睹搭档在自己面前被炸得尸骨无存,他终于开枪杀人了。其次是松雪泰子,一个充满“善意”的心理医生,她相信犯罪者也是可以被救赎的,可是当她发现她拯救的那个害死自己弟弟的凶手再次行凶的时候,她崩溃了。“正义”“善意”,这不过是我们选择相信的东西,有时候我们不过是在自欺欺人,让自己活得更轻松罢了。警察不过是选择相信“正义”,让自己在逮捕犯人的时候不必被道德困境所困扰罢了。医生不过是选择相信“善意”,让自己不必像母亲那样被仇恨与不甘吞没罢了。
电影没有原著好看,我却依旧给了五星。一是因为电影对警察和医生这两个人物的刻画,比原著更加深刻。(原著第一部里警察和医生基本只是旁观者的角色,似乎还有第二部,暂时没看,不知道警察和医生的故事是不是来源于第二部,所以暂且把这个改编归功于电影。)二是因为演员的演技确实值五星。原本觉得toma和原著中铃木一郎的形象相去甚远,但是看完后确实被表情和动作的细节折服了。江口洋介的出演让人感觉他驾驭这个角色绰绰有余,松雪泰子演技也是一如既往的赞。二阶堂富美和染谷将太这个变态组合表现也没得说(话说他们真的不考虑演点正常的角色吗?)
最后,我会告诉你toma被车撞来撞去的那段有多么不合理但是多么赚眼泪只因为他是toma吗?
相信很多人都做过一道题
若是你开着一辆火车
只有两条铁轨可以选择
一条铁轨上是一个人
一条铁轨上是5个人
在不能停车也就是必须撞人的情况下
你开向哪一边
很多人用这道问题来宣扬犯人也是人
你不能随便杀害,需要法律来制裁那一套说法
我一直都是嗤之以鼻的
在我看来,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首先,先不说法律的局限性
开火车是直观杀人
在假定两边的人都是无罪的情况下
不管开向哪一边,都是赤裸裸的杀人
但杀犯人不一样
你不杀他,他会杀更多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
死一个而保全更多个我觉得是当仁不让的选择
其次,法律就像是一个典型处女座
渴望完美宣称完美但永远做不到完美
面对一个穷凶极恶对人命毫无知觉的罪犯时
什么样的惩罚才算合理?
尤其是这种犯人99%还会有精神障碍来帮他们免除死刑的制裁
最后的结果就有三种
一:在精神病院关一生,过着乐在逍遥,衣食无忧的生活
二:逃出生天,继续杀人,逍遥法外
三:虽然人在精神病院,但通过各种渠道发展信徒,于是世界上又多了很多极度崇拜嫉妒衷心的信徒来帮他杀人
很高兴脑男并没有像大部分电影一样
让被死蠢圣母拯救的犯人真的悔过自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他不仅再继续杀人,而且还被TOMA成功杀死了
至于那个更加死蠢的警察我就不想说什么了
冲动无用,自以为能伸张正义,结果还不如一个生命垂尾默默无名的小处男
所以说
从小到大我最讨厌的就是虽蠢但不自知的人
吐糟完毕
爽
若是你开着一辆火车
只有两条铁轨可以选择
一条铁轨上是一个人
一条铁轨上是5个人
在不能停车也就是必须撞人的情况下
你开向哪一边
很多人用这道问题来宣扬犯人也是人
你不能随便杀害,需要法律来制裁那一套说法
我一直都是嗤之以鼻的
在我看来,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首先,先不说法律的局限性
开火车是直观杀人
在假定两边的人都是无罪的情况下
不管开向哪一边,都是赤裸裸的杀人
但杀犯人不一样
你不杀他,他会杀更多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
死一个而保全更多个我觉得是当仁不让的选择
其次,法律就像是一个典型处女座
渴望完美宣称完美但永远做不到完美
面对一个穷凶极恶对人命毫无知觉的罪犯时
什么样的惩罚才算合理?
尤其是这种犯人99%还会有精神障碍来帮他们免除死刑的制裁
最后的结果就有三种
一:在精神病院关一生,过着乐在逍遥,衣食无忧的生活
二:逃出生天,继续杀人,逍遥法外
三:虽然人在精神病院,但通过各种渠道发展信徒,于是世界上又多了很多极度崇拜嫉妒衷心的信徒来帮他杀人
很高兴脑男并没有像大部分电影一样
让被死蠢圣母拯救的犯人真的悔过自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他不仅再继续杀人,而且还被TOMA成功杀死了
至于那个更加死蠢的警察我就不想说什么了
冲动无用,自以为能伸张正义,结果还不如一个生命垂尾默默无名的小处男
所以说
从小到大我最讨厌的就是虽蠢但不自知的人
吐糟完毕
爽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