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加雷斯·埃文斯
编剧: 加雷斯·埃文斯
主演: 伊科·乌艾斯 / 朱莉·埃斯特尔 / 雅彦·鲁伊安 / 阿里芬·普特拉 / 唐尼·阿兰西亚 / 奥卡·安塔拉 / 北村一辉 / 蒂奥 帕库苏德沃 / 松田龙平 / 远藤宪一 / 玛莎.蒂莫西
类型: 动作
制片国家/地区: 印度尼西亚 / 美国
语言: 印度尼西亚语 / 日语 / 英语 / 阿拉伯语
上映日期: 2014-01-21(圣丹斯电影节) / 2014-03-28(美国) / 2014-03(印尼)
片长: 148分钟
又名: 突击死亡塔2:黑金任务(港) / 全面突袭2:拳力进击(台) / 突袭2 / The Raid 2
IMDb链接: tt2265171
编剧: 加雷斯·埃文斯
主演: 伊科·乌艾斯 / 朱莉·埃斯特尔 / 雅彦·鲁伊安 / 阿里芬·普特拉 / 唐尼·阿兰西亚 / 奥卡·安塔拉 / 北村一辉 / 蒂奥 帕库苏德沃 / 松田龙平 / 远藤宪一 / 玛莎.蒂莫西
类型: 动作
制片国家/地区: 印度尼西亚 / 美国
语言: 印度尼西亚语 / 日语 / 英语 / 阿拉伯语
上映日期: 2014-01-21(圣丹斯电影节) / 2014-03-28(美国) / 2014-03(印尼)
片长: 148分钟
又名: 突击死亡塔2:黑金任务(港) / 全面突袭2:拳力进击(台) / 突袭2 / The Raid 2
IMDb链接: tt2265171
自1928年张石川导演的《火烧红莲寺》至今,武侠/动作电影已走过八十余个年头。作为一种类型电影,广义上的动作电影(Martial Arts)类型片历经多年,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类型叙事结构和电影风格;而观众也由于长时间的观影经历,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认知体验。这样的好处是:若能一笔一划依葫芦画瓢,只要不搞砸成《无极》那个样子,在今天这样一个“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的电影市场,总能稳赚一笔;坏处是,如何让已经审美疲劳的观众看到新意和惊喜,只能让诸多电影人有黔驴技穷捉襟见肘之感。
从狭义的武侠片类型看,无论是五六十年代李小龙为代表的动作电影风潮,还是90年代徐克引领的新武侠风格和吴宇森引领的枪战武侠片,或者是以李安的《卧虎藏龙》为代表的2000年代的大片武侠时代,乃至2010年后诸如《画皮》和《西游降魔》这样的魔幻化的动作电影风格。无不解释了一个真理:随着时代发展,观众也对类型电影越来越挑剔。早已审美疲劳但又对类型电影有期待的观众需要在一个互联网和大工业的时代能够接受但一定要有新意的动作类型电影。
若是不仅局限于为了钱吃相难看到惨不忍睹的国内动作类型电影创作,而愿意放眼看看世界范围内广义的动作类型片的创作的话,昆汀塔伦蒂诺的《杀死比尔》、沃卓斯基兄弟/姐弟的《黑客帝国》系列、乃至保罗格林格拉斯的《谍影重重》系列,都为类型电影的发展做出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巧妙叙事、哲学反思、快速剪辑、手持摄影、追逐拍摄等都是让观众眼前一亮的创新。
在这样一个动作电影前途充满各种可能的时候,2014年的印尼电影《突袭2》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所有动作电影的拥趸吃惊地掉了下巴。《突袭2》全片以一种几乎是“动作片原教旨主义”的创作态度,在电影工业过度剪辑、到处替身、滥用特效、CGI泛滥的今天,固执到惊人地保持了对拳拳到肉打斗方式的执着和热爱:从不吝啬于每一个打斗的细节和任何能够喷溅的鲜血(口味远远重过昆汀);摒弃了任何可能影响观众肾上腺素爆棚的花样繁多的技术手段。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同理,对目前很多动作片的观众来说,他们真的已经将标准降低到“故事只要能将就着把几段打斗戏串起来不出现太多的穿帮”就可以了,而遗憾的是,现(ji)在(hu)很(suo)多(you)国产类型电影都达不到这个起码的要求。而在《突袭2》中,众多令人惊掉下巴的动作戏总能不断让观众感到新意。
比如开篇不久的鉴于厕所里的打斗片段,气氛渲染(螺丝钉松动到掉落)和动作设计(空间窄小)都精妙无比;同时摄影机位置的运用由内到外,在由外到内,然后镜头侧过身子从里向外,直到最后标准俯视镜头。剪辑流畅自然,身临其境的观众仿佛就像挤在厕所的的小格子里见证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打斗;又如监狱暴雨过后泥沼里的一场群殴场景,先从大雨落下的环境和双方人物镜头的描述讲起,随着配乐紧张,反派拿起家伙走向主角方向,主角则开始卸下拖把杆。而当冲突升级时,先后进来两拨防暴警察,直到最后狙击手开枪。令人叹为观止的镜头运用连接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超级广角的长镜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主角被一辆SUV押送的雅加达街头追逐场景。两条动作线,一条是主角在狭窄的SUV前排后排空间里搏斗,另一条是同伙在后面开始和追杀的敌人搏斗。两条线剪辑得并行不悖而不时交联,镜头从SUV车里绕道窗外再接上后面的车再绕回SUV。最后当主角爬进飞奔的轿车时,在座的现场内USC电影学院学生全场欢呼起来(不知道这一段导演到底拍了多少遍)。诸如这样优秀的打斗场景片中接连不断。导演加雷斯·埃文斯对镜头令人发指地尽可能接近主角,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再加上拳拳到肉的质感,流畅的剪辑和自然的镜头运用。电影《突袭2》的确无可争议地树立了动作电影的全新标杆。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突袭2》一改前作相对单薄的故事,在较短的时间里(因为动作戏占了很多时间)完整扎实地讲述了一个黑帮之间复仇火并的故事。男配角(或者主角?)努力试图摆脱父亲的阴影开创自己的事业,最终反目的情节连贯自然有说服力;相较之下,即便主角打遍所有角色无敌手而演技不够突出,本身那副眉头紧锁的样子就已经很契合角色的设定了。
在动作电影日益模式化,创新越来越难的时候,2014年来自印尼的影片《突袭2:暴徒》无可争议地以诚恳的态度,炫目的打斗,严谨的故事,流畅的节奏,独树一帜的影像风格为类型电影的新创作树立了标杆。无愧于本年度(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最优秀的动作电影,没有之一。
《突袭2:暴徒》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由于第一部的成功而获得了更多投资,剧组有钱了。不再是一栋乌黑肮脏的大楼从头打到尾,加入了更多人物,更多的对话,就是说,《突袭2》有剧情了!
导演摒弃了第一部“忽视剧情,只管打斗”的做法,在第二部加入了黑帮势力内外斗争、警察卧底这样的剧情作为框架。导演的想法是值得
赞扬的,毕竟完全照搬第一部多少会有些审美疲劳,但这种做法并没有展现出更多新意。黑社会老大的儿子与敌对势力勾结篡位,男主角卧底取得敌人信任,这样的桥段并不新鲜,导演也没在电影里有多大发挥。反而有些人物对话过长让人想快进。
我主要分析电影的几场打斗
第一场,00:14:52,男主角在监狱的厕所对战一群犯人。
这场打斗的空间范围很小,就一个厕所那么大,所以主要就是近身搏斗。打斗很真实男主角也显示了强大的战斗实力,不过打得时间有点短,一分钟就结束了。
第二场,00:25:00,泥地大战。
这场并不是一开始就打,而是酝酿了一段时间,雨滴的慢镜头,几个暴徒拿着刀向男主走来,男主慢慢拔出扫把,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气氛很棒。用刀叉,用棍子打,用石头砸,泥地打滚,不亦乐乎。估计这场戏的拍摄难度不小,毕竟在泥地里打来打去,泥水估计很容易溅到镜头吧!当然这是挑战拍摄技术。
第三场,00:48:30,A,V片场打斗。
这场有点重回第一部的感觉,大部分发生在小房间和楼道,也很血腥,瘦小的A,V老板被打得够惨,一直摔还被玻璃插死了。
第四场,01:00:00,邋遢长发男长刀打斗。
其实这个男的直到最后才用刀杀了人,之前一直是把刀拿在右手上,只有左手对战暴徒。这个男的挺厉害,最后死得挺令人惋惜,看着儿子的照片咽下最后一口气,还有点小感动,导演这样安排也算是体现人性的一面吧!
第五场,01:20:00,长发男夜总会战暴徒。
这场打斗体现了他敏捷的身手和惊人的力量。上窜下跳还让人想起成龙了,出拳直接断骨或者打出血,玻璃插喉咙。这个角色挺悲情的,他其实只不过是个为了家庭而外出奋斗的男人,无奈最后还是得死,倒在雪地里挺让人惋惜。
第六场,01:30:20,这里有三场打斗交替进行,分别是双锤女地铁大战、球棒男击球砸人和双刀男野外追杀。
这三场的交替剪辑很赞,节奏把握得很好。双锤女很是惊艳(说实话这女的带个墨镜有点像周迅),第二部加入这样一个女暴徒是个惊喜,虽然是个女的,但动作毫不含糊,锤子砸起来很带感,基本一锤一个,锤锤溅血。球棒男拿个铁棒挥起来基本上被砸到的直接没有战斗能力了,很装逼,棒球一砸一个准。双刀男是暴徒里面最强悍的,这场没有什么发挥,因为他主要负责末尾和男主的厨房大战。
第七场,01:37:00,汽车追逐和餐馆打斗。
这两场都比较短,后面有一场更大的汽车追逐战,餐馆打斗主要是有个暴徒的脸被弄成铁板烧了,这个画面很直白。
第八场,01:48;37,男主和双刀男初次战斗。
打得时间不长,男主直接败了。
第九场,01:51;30,汽车追逐战。
这场追逐显示出了剧组的大手笔,还请来了香港的飞车特技指导。整场下来很连贯带感,唯一有点瑕疵就是男主在汽车里对战四个暴徒的时间有点长了,空间狭小,打了好久那四个人还一直在车里面,最后才被接连踹出车外。
第十场,02:04:00,仓库大战。
男主开车撞进仓库,对打群暴徒。
第十一场,02:10:14,男主大战双锤女和球棒男。
快到末尾了就很high,这场打斗的质量比肩片尾厨房大战。男主对战两个狠角色但还是占上风,最后双锤女被男主用锤子划破喉咙,球棒男被男主用球棒砸死。这俩人都挺装逼的,看看最后死的下场,都是被自己的武器弄死的。叫你装!
第十二场,02:13:20,厨房大战。
好了,终于来了。这场只存在于高手之间的顶尖对决,肾上腺素疯狂喷射。整洁、洁白的的厨房似乎与第一部黑暗肮脏的小楼形成对比,但场面绝对超越以往任何一场。啊嘿嗯哈啊嘿嗯哈啊嘿嗯哈啊嘿嗯哈啊嘿嗯哈啊嘿嗯哈。。。长达6分钟。6分钟应该是《突袭2》最长时间的打斗场面,对于这场足以载入动作片影史的打斗,我不想再多评价一个字,快看吧!
总结一下,大大小小十二场战斗,观赏性最强的是最后两场,另外泥地大战和汽车追逐战也不错,其它场面时间都比较短。其实这十二场战斗总共加起来可能都没有第一部长,这是我觉得与预期最大的不同。总的来说,《突袭2:暴徒》还是达到预期的,其实剧情方面是它想突出的部分。
期待《突袭3》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两部《突袭》带着东南亚动作电影一贯的凌厉和凶狠杀向世界,似乎在宣告第三次动作电影革命已经到来。《突袭2》较之前作,电影语言运用方面进步显著,但动作戏的设计仍然沿用着第一部的风格,这种集眼花缭乱的贴身短打、血腥残暴的断骨剜心、纪实的拍摄手法以及全场游走的长镜头于一体的动作场面,俨然已经成为不仅仅《突袭》系列,同时也在引领整个亚洲格斗戏的制作奥义。
评论之所以盛赞本片打戏,无非围绕着“真实”和“好看”,也就是冷峻和优雅。实则中国动作片几经周折,也正走在这条道路上。
如今的功夫片日薄西山,固然武指们在功夫片领域江郎才尽,观众兴趣转移,以及几次变革创新的冲击,让格斗类的动作片慢慢取代前者,成为当下主流。
这种风格的动作戏在如今港片中也常常见到,不知道究竟是谁影响谁更多,不过对于曾经的世界功夫电影之渊薮,香港格斗动作电影如今走的路子,与《突袭》殊途同归。
经历了张彻胡金铨时代、徐克成龙李连杰时代后,独领风骚数十年的中国动作电影从《卧虎藏龙》起走上巅峰,也开始向好莱坞缴械。颠覆式的动作场面设计契合了很多人对东方情趣的理解向往,也引发了亚洲动作电影的震荡。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李安的功力把动作戏拍的像水墨画一般隽永绵长。况且对于看惯了传统动作电影的中国观众而言,一部《卧虎藏龙》换换口味也就罢了。可是一尊奥斯卡请回来,江湖就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江湖,动作电影迎来大变脸:各路导演、武指看清了美国人的审美趣味,于是《黑客帝国》《英雄》《十面埋伏》集体出炉,特技+升格镜头,再照方抓药胡乱塞些所谓的“大写意”进去,似乎每部电影就由此拥有了比肩《卧虎藏龙》的底气。然而即使是完全不讲究不挑剔什么烂片子都能看的中国观众,也开始察觉到传统的动作电影变了味。在近十年时间里,徐老鬼再也导不出干脆爽口的《黄飞鸿》,成龙在独角和群戏间迷失。究竟是固守传统还是接受变革,如何变革,如何兼顾亚洲观众和西方审美。2000年以后大批中国武指在好莱坞收获成功,却也留给中国动作电影一盘难以覆棋的迷局。前路难觅,在新的摸索探寻中,内地的“历史传奇”题材电影不知为何风生水起,过分依靠特效追求大场面的外强中干完全没有拯救迷茫的动作片,反而留下一片烂声。香港人只好转向枪战题材,虽然战绩不俗,诞生出《无间道》之辈,功夫、格斗戏却也沦为辅料,不复当日辉煌。
周星驰一部《功夫》,用特有的方式致敬了功夫电影回光返照的绝唱。
已经有人拿《突袭》主角与甄子丹相比了,即便是调侃,却也是从侧面肯定了近来甄子丹出演的几部电影中的动作戏。在甄子丹人品饱受诟病时,这种比较反映出曾经盛极一时的香港动作电影如今无人可用的尴尬无奈——能拿出来作比较的第一人选,只能是甄子丹。
2005年,甄子丹尝试了《杀破狼》,这种集合了《古惑仔》系列的纪实风格、当时最卖座的警匪黑帮题材,糅合那时候在中国难得一见的MMA技术到动作戏里,以阴暗的、冷酷的和凌厉颖异为颓靡中的动作电影注入一丝生机。在接下来的尝试中,《龙虎门》试图把以《蜀山传》《风云雄霸天下》为代表的玄幻(不知道这种风格应该叫什么)融入进来,结果南辕北辙。国内观众的观影经验限制了这种融合,我们在看到怪力乱神时,首先想到的是内功、法术,而不是拳拳到肉的短打。不过这尝试已经引起动作界注意,因此有了吴京的《生死拳》《狼牙》,余文乐的《男儿本色》《军鸡》,洪金宝的《夺帅》。香港格斗戏终于走出了一条立足警匪黑帮,吸收了《卧虎藏龙》的优雅,强调气氛渲染,模拟纪实风格,注重机位变化的道路。到《导火线》,甄子丹已经将MMA技术的融入运用的炉火纯青,即使一些看惯格斗比赛的观众也要为之叹服。2008年《叶问》大胆的重拾被拍不出新意的功夫题材,完胜同时的《霍元甲》和《苏乞儿》,虽然无法使用MMA,却另辟门径,将传统武术依照“迅疾凌厉”的视觉效果做到极致,些许特效点缀,让厌烦了那几年动作戏中穿着厚重盔甲吊威亚、剪辑太碎、动作不连贯、打得假的观众重新找回“真功夫”感觉,其中摄像机弧形运动拍摄咏春拳狂轰的酣畅淋漓让人印象深刻,颇得《卧虎藏龙》精妙。
格斗片有两个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一是“打得假”;二是群战,尤其一对多的群战场面假,后景的喽啰都在瞎晃荡。回到《突袭2》,这两个问题解决的还不错,假固然还是假,用筋骨断折皮肉破绽迸发的血浆、惨叫和声效模拟的真实和感官刺激可以稍微弥补。群战的戏多数选择有利地图,在逼仄处使角色只能一对一车轮战,后面瞎晃荡的喽啰有了晃荡的理由。
与多数带点谐谑的香港动作片相比,《突袭》系列像闷在被子里捅刀子,刀刀见血又压抑至极,阴翳不苟言笑,不知是否与东南亚风土人情相关。第二部的故事设计比第一部不见得有什么提高,不过两部的压轴决战对比起来,第二部厨房飙血互戕比前作的观赏性提升很多,动作设计更合理。此外,《突袭2》对气氛渲染、细节定格、情绪抒发、暴力场面的极度写实,在吸取亚洲优秀动作设计精华时兼顾到西方趣味和技巧。所有打戏前奏明显,都是由极慢突然转到极快,尤其是监狱厕所、泥地两场戏前制造气氛的升格镜头,为血肉横飞平添一丝优雅。乞丐大叔被围剿的戏里,大叔一顿寸拳痛击某倒地喽啰,似曾相识的想起《叶问》,可见本片的动作设计的确煞费苦心。
从2005年的《精武战士》(《Merantau》)起,这帮人就凑在一块,坚持立足冷峻凌厉的风格,发扬本国格斗技术——印尼的Pencak Silat格斗术。《精武战士》的试水,催生出动作设计更精良的《突袭》系列。《突袭2:暴徒》动作设计比第一部更强调摄影机运动和剪辑的同时,将印尼传统武器爪子刀也吸收进来,篇末压轴一战,两位高手窒息的对剐在繁复、迅捷、凌厉、精准的刀招间使人大开眼界。Pencak Silat和爪刀通过电影进一步推广向世界。与之相比的,中国动作电影,尤其是内地动作电影,还留有几分发扬国术、秉承传统的精神?
中国动作电影受到众所周知原因的限制,视觉效果也许很难做到如此极致的残酷,而且一味追求冷峻和凶狠,纵然痛快,却使市场面受限制。中国动作片有自己的长处,关键在于如何发展,怎样坚持。
所谓冷峻绝非一味冷色调处理下的街头快打,优雅也不是指吊着威亚长镜头跟拍飞檐走壁。中国动作电影沾染了盲目跟风的陋习,而且往往内功没练得扎实就开始恣意创新,最后抛掉了传统优势,又没有学到外面的精髓,搞出一些邯郸学步的四不像,恶心了成年人,误导了小朋友。
我们也期待着动作电影在经历瓶颈后,踏上一条走得通的大道,融汇中西,众口皆宜。或许那时重新翻看本片,对这种套路和场面已司空见惯甚至提不起兴趣,不过总不会忘记今时今日《突袭》系列带来的肾上腺狂欢。
………………………………………………………………………………
故事电影并非比赛录像,既然说到是拍电影,设计出来的动作打得离真实打斗有差距理所当然。不大清楚为什么会有逢动作戏都喊假的,从张彻喊到李连杰再到尚格云顿再到托尼贾再到这部片子,就像要求枪战片子真枪真弹不用假血浆不用特效一样。本片漏洞不少,几处人物躺在地上的反击击打效果太夸张,不过总体算得上近来动作片翘楚了。追求真实的打斗效果网上多的是打架视频,或者可以直接看UFC、K1、RUFF、GLORY、Bellato、One FC、MFC、RFA、WSOF、IT’S SHOWTIME、修斗、修搏、昆仑决、世界拳王争霸赛。
希望早日拍出打的“不假”的动作片,一饱眼福。
新出的第二部刚看,又回顾了第一部,又爽到我了。
部队都采用搏杀术,原则上就是要击杀对方,跟一般散打完全不同。这片子动作场面够真实,特种战术素质够专业,血腥程度也让观影的男人嗨得一B,32个大赞啊。国片审查你懂的,没什么好对比的,再说中国功夫本意强身健体,相互切磋交流用的,注重技巧,很多国家的军队都借鉴过中国功夫,再说也有咏春这种近身短打类型的搏击术,又炫又犀利,根本不用崇洋媚外。
我也很喜欢李小龙先生的无差别搏斗理念,我总觉得他就是个人间兵器,战斗力碾爆所有人。(没看过地摊书,我活在因特网里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