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元1874
为节省大家时间,先开宗明义吧:《烈日灼心》,真他妈带劲。
好片子,我喜欢。
《烈日灼心》这部电影的故事很简单,而且一上来就用说书的画外音形式告诉你了,都不用剧透:三个轻狂的男青年想做点坏事,结果事情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控制——强奸、杀人,最终造成一起骇人听闻的灭门惨案。逃之夭夭之后,他们隐姓埋名,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但天理循环,最终还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个故事梗概听起来很阳光很主旋律,但有着身为编剧和导演的曹保平在,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当然不会那么沉闷无聊。我非常喜欢曹保平的作品,从《光荣的愤怒》到《李米的猜想》,他都会把电影拍得很有质感。《光荣的愤怒》把故事放在云南乡村,讲述一个村支书和村子里的恶霸做斗争,这样一个农村题材,曹保平完全用好莱坞动作片的套路去铺排,拍成一部正邪对抗的黑色喜剧,讽刺意味更是浓郁,此片也让扮演村支书叶光荣的吴刚为人所熟知。接下来《李米的猜想》则在警匪悬疑的故事里加入了爱情元素,周迅扮演的出租车司机苦苦寻找消失多年的男朋友,在一起跟毒贩有关的劫案里,她意外发现了男朋友的踪迹……虽然碍于审查的关系,这部电影被删减,也被更改了结尾,但最终的成品还是很好看。是的,曹保平的作品好看,很好莱坞,但又有自己的人文关怀,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所以当他知道要拍一部如此重口味的黑色犯罪电影时,我一方面很期待,希望他延续过去作品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很担心,因为按照过去的经验,这类黑色电影在过审方面是很难很难的,创作者要和广电总局斗智斗勇,不停反复删改,这样做很容易丢掉作品原本的精气神。还好,看完舒了一口气,这次审查部门开恩,没有做过多干涉,我们得以看到一个最接近曹保平本意的作者型电影。
《烈日灼心》开篇就告诉你谁是凶手,显然对于这部警匪悬疑片,曹保平并不想在“凶手是谁”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而是把关注点对准了两个疑问:1.凶手怎样被抓住;2.凶手为什么要犯案。所以很快的,眼神锐利的干探,段奕宏扮演的伊谷春,盯上了邓超扮演的辛小丰,也发现他的朋友有问题,于是故事在猫鼠游戏里紧凑的展开。
先谈情节。情节这次有一些硬伤,例如太多的巧合:七年前查案的伊谷春,偏偏就调到和凶手一个派出所;伊谷春的妹妹,偏偏就喜欢上了另一个凶手;辛小丰租的房子,偏偏就遇上喜欢窃听的变态房东……由于有太多的巧合,在叙事上其实是讨了个便宜,把故事格局困死在几个人身上。其实在厦门拍的另一部电影,几年前宁浩《疯狂的赛车》也这么干过,但宁浩在处理巧合上明显要比曹保平高明一些:那些巧合令主角哭笑不得,也令观众大小捧腹,以喜剧的荒诞性,盖过了对现实发生的可能性;但《烈日灼心》是纯粹的黑色犯罪电影,有这些巧合,让电影本身的情节缺乏了一些说服力。
情节上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整部电影唯一存在的问题。它的主题,它的内涵,它的导演风格,它的摄影、灯光、美术,以及几位主演的演技,全在优秀之上。上海电影节把影帝同时颁给了段奕宏、邓超和郭涛,这其实已经表明了一种态度:三个主角在电影里演得都很好,缺一不可。而且这部电影里,这几个主角的演技太重要了,包括戏份不多的高虎和吕颂贤,有一个演员掉链子,整部电影所营造出的萧杀气氛就会掉链子。其中发挥得最弱的是女主角王珞丹,不过还好,她的角色并不是那么重要。而且,她和郭涛的老少恋+贫富恋,本身也是一件站不住脚的事,不提也罢。
忘掉《分手大师》《画壁》里那个邓超吧,《烈日灼心》会重新审视你对这个演员的看法。段奕宏这次再出演警察,风格与《士兵突击》《西风烈》都不太一样,他有温和的一面,也有咄咄逼人的一面,更有不知所措的一面,这个警察的角色实在太给现实生活里的公安干警长脸了,我觉得这部电影才应该让公安部下个批文,让全国各地的警察都去看看;郭涛还是一如既往的水平发挥,其实从张艺谋的《活着》那时候起,他就是一个好演员了,偏偏要熬到《疯狂的石头》才出头。
曹保平的电影里,那些出场戏份不多的配角也是一大亮点。最后扮演真凶的虽然坐在审讯室就演完了整部戏,但看过《光荣的愤怒》和《李米的猜想》的观众都不会忘记,这个村子里的恶霸、冒冒失失的劫匪,这次又出演了一个恶人;一开始劫出租车的强盗、台湾来的富商吕颂贤、高楼上的国际通缉犯……众多的配角演绎同样精彩,让《烈日灼心》可供观众回味的地方太多太多,以至于我写完这篇影评,晚上就想去重新再看一遍。
至于曹保平要和观众探讨的内容,其实,在电影里,借着爱唠叨的伊谷春,已经告诉大家了。
一是人性。发觉辛小丰偷了赃款,伊谷春对辛小丰说,我也不会对你说下不为例,因为人性这么复杂的东西,只能靠理解。整部电影里,辛小丰为首的杀人犯三人组一方面杀人、强奸,罪恶到极点,但逃窜之后他们却悔恨,想赎罪。于是,一个当警察去拼命抓坏人,一个开出租车也经常见义勇为,还有一个装疯卖傻守护着小女孩,他们挣的钱不是拿来给自己用,全为了给小女孩凑钱治病。人性的复杂程度,在这三个人身上展露无遗。
二是法律。人性本身是复杂的,法律却可以很简单。又如伊谷春所说,法律是人类发明过的最好的东西。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就是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没有对错,这就是人。所以说,法律特别可爱。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儿,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儿。它清楚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脏事儿,想想可以,但做出来不行。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就踏踏实实的告诉你,至少应该是什么样儿。
所以在电影里,辛小丰们做再多好事也没用,因为法律不会管你好到什么地步,但却会限制你,不让你恶到什么地步。而事实上辛小丰们犯的恶已经触碰了底线,即便最后有真凶现身,但他们是从犯,辛小丰本身也犯下了强奸致死的恶行,所以最后他们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对了,能在大银幕上看见注射死刑的全过程,也是一种突破。上一次这么赤裸裸展现的,还是杜琪峰的《毒战》。
《烈日灼心》就是这样一部讲述法律与人性的电影。没别的杂七杂八的东西,它是一部好看、踏实、有劲儿的警匪片,看完了觉得很刺激。然后,还能让你有那么一点点思考。足够了。如今国内不少导演都爱往电影里塞一堆东西,结果顾此失彼讲不好,变成烂片;曹保平认真务实的拍一部好看的电影,减法做得恰到好处,值得国内同仁学习。
推荐。
以上。
为节省大家时间,先开宗明义吧:《烈日灼心》,真他妈带劲。
好片子,我喜欢。
《烈日灼心》这部电影的故事很简单,而且一上来就用说书的画外音形式告诉你了,都不用剧透:三个轻狂的男青年想做点坏事,结果事情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控制——强奸、杀人,最终造成一起骇人听闻的灭门惨案。逃之夭夭之后,他们隐姓埋名,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但天理循环,最终还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个故事梗概听起来很阳光很主旋律,但有着身为编剧和导演的曹保平在,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当然不会那么沉闷无聊。我非常喜欢曹保平的作品,从《光荣的愤怒》到《李米的猜想》,他都会把电影拍得很有质感。《光荣的愤怒》把故事放在云南乡村,讲述一个村支书和村子里的恶霸做斗争,这样一个农村题材,曹保平完全用好莱坞动作片的套路去铺排,拍成一部正邪对抗的黑色喜剧,讽刺意味更是浓郁,此片也让扮演村支书叶光荣的吴刚为人所熟知。接下来《李米的猜想》则在警匪悬疑的故事里加入了爱情元素,周迅扮演的出租车司机苦苦寻找消失多年的男朋友,在一起跟毒贩有关的劫案里,她意外发现了男朋友的踪迹……虽然碍于审查的关系,这部电影被删减,也被更改了结尾,但最终的成品还是很好看。是的,曹保平的作品好看,很好莱坞,但又有自己的人文关怀,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所以当他知道要拍一部如此重口味的黑色犯罪电影时,我一方面很期待,希望他延续过去作品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很担心,因为按照过去的经验,这类黑色电影在过审方面是很难很难的,创作者要和广电总局斗智斗勇,不停反复删改,这样做很容易丢掉作品原本的精气神。还好,看完舒了一口气,这次审查部门开恩,没有做过多干涉,我们得以看到一个最接近曹保平本意的作者型电影。
《烈日灼心》开篇就告诉你谁是凶手,显然对于这部警匪悬疑片,曹保平并不想在“凶手是谁”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而是把关注点对准了两个疑问:1.凶手怎样被抓住;2.凶手为什么要犯案。所以很快的,眼神锐利的干探,段奕宏扮演的伊谷春,盯上了邓超扮演的辛小丰,也发现他的朋友有问题,于是故事在猫鼠游戏里紧凑的展开。
先谈情节。情节这次有一些硬伤,例如太多的巧合:七年前查案的伊谷春,偏偏就调到和凶手一个派出所;伊谷春的妹妹,偏偏就喜欢上了另一个凶手;辛小丰租的房子,偏偏就遇上喜欢窃听的变态房东……由于有太多的巧合,在叙事上其实是讨了个便宜,把故事格局困死在几个人身上。其实在厦门拍的另一部电影,几年前宁浩《疯狂的赛车》也这么干过,但宁浩在处理巧合上明显要比曹保平高明一些:那些巧合令主角哭笑不得,也令观众大小捧腹,以喜剧的荒诞性,盖过了对现实发生的可能性;但《烈日灼心》是纯粹的黑色犯罪电影,有这些巧合,让电影本身的情节缺乏了一些说服力。
情节上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整部电影唯一存在的问题。它的主题,它的内涵,它的导演风格,它的摄影、灯光、美术,以及几位主演的演技,全在优秀之上。上海电影节把影帝同时颁给了段奕宏、邓超和郭涛,这其实已经表明了一种态度:三个主角在电影里演得都很好,缺一不可。而且这部电影里,这几个主角的演技太重要了,包括戏份不多的高虎和吕颂贤,有一个演员掉链子,整部电影所营造出的萧杀气氛就会掉链子。其中发挥得最弱的是女主角王珞丹,不过还好,她的角色并不是那么重要。而且,她和郭涛的老少恋+贫富恋,本身也是一件站不住脚的事,不提也罢。
忘掉《分手大师》《画壁》里那个邓超吧,《烈日灼心》会重新审视你对这个演员的看法。段奕宏这次再出演警察,风格与《士兵突击》《西风烈》都不太一样,他有温和的一面,也有咄咄逼人的一面,更有不知所措的一面,这个警察的角色实在太给现实生活里的公安干警长脸了,我觉得这部电影才应该让公安部下个批文,让全国各地的警察都去看看;郭涛还是一如既往的水平发挥,其实从张艺谋的《活着》那时候起,他就是一个好演员了,偏偏要熬到《疯狂的石头》才出头。
曹保平的电影里,那些出场戏份不多的配角也是一大亮点。最后扮演真凶的虽然坐在审讯室就演完了整部戏,但看过《光荣的愤怒》和《李米的猜想》的观众都不会忘记,这个村子里的恶霸、冒冒失失的劫匪,这次又出演了一个恶人;一开始劫出租车的强盗、台湾来的富商吕颂贤、高楼上的国际通缉犯……众多的配角演绎同样精彩,让《烈日灼心》可供观众回味的地方太多太多,以至于我写完这篇影评,晚上就想去重新再看一遍。
至于曹保平要和观众探讨的内容,其实,在电影里,借着爱唠叨的伊谷春,已经告诉大家了。
一是人性。发觉辛小丰偷了赃款,伊谷春对辛小丰说,我也不会对你说下不为例,因为人性这么复杂的东西,只能靠理解。整部电影里,辛小丰为首的杀人犯三人组一方面杀人、强奸,罪恶到极点,但逃窜之后他们却悔恨,想赎罪。于是,一个当警察去拼命抓坏人,一个开出租车也经常见义勇为,还有一个装疯卖傻守护着小女孩,他们挣的钱不是拿来给自己用,全为了给小女孩凑钱治病。人性的复杂程度,在这三个人身上展露无遗。
二是法律。人性本身是复杂的,法律却可以很简单。又如伊谷春所说,法律是人类发明过的最好的东西。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就是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没有对错,这就是人。所以说,法律特别可爱。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儿,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儿。它清楚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脏事儿,想想可以,但做出来不行。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就踏踏实实的告诉你,至少应该是什么样儿。
所以在电影里,辛小丰们做再多好事也没用,因为法律不会管你好到什么地步,但却会限制你,不让你恶到什么地步。而事实上辛小丰们犯的恶已经触碰了底线,即便最后有真凶现身,但他们是从犯,辛小丰本身也犯下了强奸致死的恶行,所以最后他们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对了,能在大银幕上看见注射死刑的全过程,也是一种突破。上一次这么赤裸裸展现的,还是杜琪峰的《毒战》。
《烈日灼心》就是这样一部讲述法律与人性的电影。没别的杂七杂八的东西,它是一部好看、踏实、有劲儿的警匪片,看完了觉得很刺激。然后,还能让你有那么一点点思考。足够了。如今国内不少导演都爱往电影里塞一堆东西,结果顾此失彼讲不好,变成烂片;曹保平认真务实的拍一部好看的电影,减法做得恰到好处,值得国内同仁学习。
推荐。
以上。
电影描述的是底层人物的故事。一个逃犯因为强奸杀人就不断去做好事来赎罪,但内心始终惶惶不安,知道鞋子终有落下的一天。他就是辛小丰,清秀、敏感,孤僻,但办案时总不要命地冲在最前的一位协警。
伊谷春,一位眼光毒辣,有丰富办案经验的刑警,从西陇调来做了辛小丰的上司。不久,他就注意到辛小丰,不久,他最得力的手下也是辛小丰,这位风吹发断如快刀的男子。
电影里,伊谷春是单身。为什么?导演没有明说,也许他工作太忙,没时间好好谈场恋爱,但他眼中总对辛小丰透露浓浓的暧昧的情意。他劝辛小丰去考公务员,毕竟做辅警不是长久之计;不准他辞职,至少一年内不许;为了他要去金元岛这么远的地方取小金鱼,特意开车送他去;在被大水浸没的大厦里抓偷钢筋的小偷时发现他不见了,立刻慌了神,马上下水去救他;发现他贪污了钱给他晓明大义地说法律的底线,但也不上报,用自己的钱补上;为了阻止他和那位台湾土豪继续交往筹钱给小尾巴做手术,这位平时不留钱的主把自己的银行卡交给辛小丰。如果这些都不算爱,当他撞见辛小丰和台湾人在密室肉体纠缠时,影片给的特写里,他的神情是震惊、不甘、屈辱,还有那么一丝醋意。原著里还有更甜的,他俩还共同养了一条流浪狗;一有好吃的,伊谷春总能想到辛小丰,特意转送一箱很贵的释迦果给他;结尾他知道谁是七年前灭门凶杀案的真正凶手了,在高楼与亡命匪徒搏斗的危急时刻他劝辛小丰去自首并放手,因为他摔死了,也就没人知道辛小丰过往的罪行了。这还不算爱么?所以有网友说导演刻意让段奕宏演了一位深柜中的刑警。
原著里辛小丰就是gay,也许是那次意外,他强暴了心脏不好的女孩导致她猝死,以致他心里有了阴影,对女孩的裸体心存畏惧。虽然他有那些罪恶的过往,但他不算是一个心硬的人,之后他不断努力做好事来赎罪。当伊谷春出现在面前时,辛小丰知道冥冥中这就是天注定的,收他命的人来了,但他没有害怕,因为比起死,活在深深的自责中、更生不如死,伊谷春可以让他解脱。所以,某种程度上,他也爱伊谷春。在被捕时,伊谷春问:恨他么?他淡然一笑,说:只是很煎熬。行刑前,伊谷春最后一次去探望他,他吸了伊谷春过嘴过的香烟,说:有些事烂在肚子里更有意义。
影片结尾,伊谷春还是未婚,但他领养了小尾巴。他把对辛小丰的爱延续到了这位女孩身上,因为他知道这是对天上的辛小丰最好的告慰。
导演,你拍的是一部用犯罪悬疑形式包裹的深柜爱情片。片中所有的戏剧张力都来自这俩人,他们既是同事,也是猫鼠游戏里的猫鼠,更象有默契的一对“爱人”。也许,他们间暧昧的、惺惺相惜的感情,比世俗的男女之爱更高级。
伊谷春,一位眼光毒辣,有丰富办案经验的刑警,从西陇调来做了辛小丰的上司。不久,他就注意到辛小丰,不久,他最得力的手下也是辛小丰,这位风吹发断如快刀的男子。
电影里,伊谷春是单身。为什么?导演没有明说,也许他工作太忙,没时间好好谈场恋爱,但他眼中总对辛小丰透露浓浓的暧昧的情意。他劝辛小丰去考公务员,毕竟做辅警不是长久之计;不准他辞职,至少一年内不许;为了他要去金元岛这么远的地方取小金鱼,特意开车送他去;在被大水浸没的大厦里抓偷钢筋的小偷时发现他不见了,立刻慌了神,马上下水去救他;发现他贪污了钱给他晓明大义地说法律的底线,但也不上报,用自己的钱补上;为了阻止他和那位台湾土豪继续交往筹钱给小尾巴做手术,这位平时不留钱的主把自己的银行卡交给辛小丰。如果这些都不算爱,当他撞见辛小丰和台湾人在密室肉体纠缠时,影片给的特写里,他的神情是震惊、不甘、屈辱,还有那么一丝醋意。原著里还有更甜的,他俩还共同养了一条流浪狗;一有好吃的,伊谷春总能想到辛小丰,特意转送一箱很贵的释迦果给他;结尾他知道谁是七年前灭门凶杀案的真正凶手了,在高楼与亡命匪徒搏斗的危急时刻他劝辛小丰去自首并放手,因为他摔死了,也就没人知道辛小丰过往的罪行了。这还不算爱么?所以有网友说导演刻意让段奕宏演了一位深柜中的刑警。
原著里辛小丰就是gay,也许是那次意外,他强暴了心脏不好的女孩导致她猝死,以致他心里有了阴影,对女孩的裸体心存畏惧。虽然他有那些罪恶的过往,但他不算是一个心硬的人,之后他不断努力做好事来赎罪。当伊谷春出现在面前时,辛小丰知道冥冥中这就是天注定的,收他命的人来了,但他没有害怕,因为比起死,活在深深的自责中、更生不如死,伊谷春可以让他解脱。所以,某种程度上,他也爱伊谷春。在被捕时,伊谷春问:恨他么?他淡然一笑,说:只是很煎熬。行刑前,伊谷春最后一次去探望他,他吸了伊谷春过嘴过的香烟,说:有些事烂在肚子里更有意义。
影片结尾,伊谷春还是未婚,但他领养了小尾巴。他把对辛小丰的爱延续到了这位女孩身上,因为他知道这是对天上的辛小丰最好的告慰。
导演,你拍的是一部用犯罪悬疑形式包裹的深柜爱情片。片中所有的戏剧张力都来自这俩人,他们既是同事,也是猫鼠游戏里的猫鼠,更象有默契的一对“爱人”。也许,他们间暧昧的、惺惺相惜的感情,比世俗的男女之爱更高级。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雪后林中有鹿(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579141/
《烈日灼心》是我整个暑期档里最期待的电影之一,内地难得的警匪题材的类型片。然而,满怀期待而去,终究是失望而回,这感觉就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全片一股浓浓的国产警匪电视剧的范儿,拖泥带水、牵强附会,就不能好好拍部逻辑严谨、扣人心弦的类型片么?
七年前,三个好朋友辛小丰、杨自道、陈比觉犯下了一桩灭门惨案,奇迹般的一个都没有被抓到。直到新来了个刑警伊谷春,通过种种巧合,包括妹妹鬼使神差的追求杨自道,辛小丰和杨自道租的房子的房东恰巧是个窃听狂等等狗血到家的情节,揭开了这桩陈年旧案的真相。
电影以一段评书旁白开场,期间树枝戳眼的镜头十分带感,若能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少不得是华语类型片新标杆。然而,开篇和正片仿佛是两个不同的人拍的,如果说开篇是活吃章鱼,后面那就是白水煮章鱼都不带蘸酱的,导演到最后好像都忘了评书这回事儿了。
破案的过程极其狗血。辛小丰的手指头估计不是肉长的,拿烟头磨了七年的指纹还是没磨掉;杨自道胸口的纹身不知道去洗掉,还破罐破摔的展示给警察的妹妹看;这哥儿俩租个破破烂烂荒郊野岭一看就不是好人租的房子,恰巧房东还是个窃听狂;陈比觉不明原因的装疯卖傻,就因为看个天文爱好者杂志嘴里嘟嘟囔囔些数字就可以说自个儿是智商160的天才。总之,案情发展全靠巧合,这案子能破基本就是因为罪犯的愧疚之心和老天爷惩恶扬善的大道理。
好不容易挨到案子破了,掐指一算还有那么好几分钟,我就想可千万别说这哥儿仨是冤枉的啊!结果,还真TM是冤枉的。七年前的案子,证据就这么点儿,定罪全靠犯人的口供,那这哥儿俩为啥要串通好说个非得让自个儿死的口供呢?全TM是为了小女孩啊,为了她有个幸福快乐的人生,自个儿必须得死啊!至于为啥必须得死,抱歉我人生阅历少,我实在是无法理解。
情节不行,情怀来凑。时不时卖弄点儿看似高深莫测的大道理,叨叨叨说半天,内核根本就是“别犯法,犯法是一定会被逮到的”这种简单到家的俗话。可笑的是,最后这几个人压根儿就没干那个灭门惨案,我不太懂法,这个强奸意外致死是够不上死刑的吧?更何况杨自道和陈比觉压根儿就是啥也没干。传说中眼睛贼毒的神探就一点儿疑点都没有发现么?说到底还是人的胜利,而不是法律的胜利。
影片的节奏和剪辑也是电视剧水平,平淡如水,偶有起伏。天台枪战那场戏还是不错的,有笑料,有黑色幽默,有命悬一线的紧张感。拿斧头的龙套小哥儿好可怜,半点儿坏事儿没干,就掉下去了,说好的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呢!
除此以外,这片有些细节还是表现的很好的,几次出警以及和尾巴的互动很好的塑造了辛小丰这个角色。邓超的表演也中规中矩,很好的表现了这个内心挣扎的暖男。至于杨自道这条线,因为伊谷夏的出现而显得特别鸡肋。王珞丹一出场就自带让观众出戏技能,面无表情,让人满心尴尬,一到言情桥段就跟串到《何以笙箫默》的片场似的,进一步拖慢了整个电影的节奏。段奕宏饰演的警察感觉有点儿本色出演的意思,不知道为啥总是脑补孙红雷演这个角色。
抱歉,我真的没看出这片有传说中的同性之谊。辛小丰为了让伊谷春相信自己是个同性恋,而假装跟男人约会。为什么?因为同性恋干不出强奸女人这种事儿啊!拜托,这世界上还是有双性恋存在的好么。说到底,这个炒了半天的噱头不过是个打着同性恋的幌子的笑话而已,这还怕观众看不懂特意花个两分钟掰开了解释解释。硬要扯的话,伊谷春对辛小丰可能是有隐秘的爱慕之情,但是也可以理解成对小弟的关爱与欣赏。
今儿一看,豆瓣评分居然上八了,一定是我逼格不够,而不是观众的要求太低。
这回槽点这么多,估计跟边儿上坐了位狐臭大哥脱不了关系。
《烈日灼心》看得很爽。很大程度归功于那些毫不留情的转场。导演曹保平是只狡猾的狐狸,他懂得把你的情绪唤出来,推上去,差不多窜到顶点,矛盾即将激化时——切,下一个场景上!但又不是故意玩你。有时候,事情就这么在镜头外暂时解决了,也有时候,以一种诡异的方式绕了过去,埋下一条伏线以后揭晓,比如吕颂贤跳楼获救。影片节奏并不快,甚至在揭晓三兄弟的生活细节时不徐不疾,有条不紊,但它只收不放,慢慢累积起张力,丝毫不给人缓释和喘息,反而有种螺丝慢慢拧紧的心理体验。电影懂得话不能说得太透,坑不能填的太快,我们像那房东一样看个一知半解,结尾三四场戏哗啦啦的抖出真相,并不觉得冗长,出字幕时还略有未竟之意。
片末的案情重述,洗脱了安在邓超们身上惨无人道的谋杀罪行。从观赏效果,很难说这是好还是不好。它的确冲淡了“罪大恶极者也能得救赎”的主题力量。另一方面看,罪不至死者被送上了死刑台,并且遵照的就是犯罪者最初的意愿,等于拐个弯承认法律存在盲区和被人操纵的可能,智勇双全的人民警察也会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相比前两个月另一部良心华语片《十二公民》那个“检察官洞悉一切,疑犯证据不足获释”的光明尾巴,本片的结尾翻盘设定可以过审,戏外的惊喜大过戏内。
很长时间里,王珞丹的角色突兀而别扭,我不知道她出来是干什么的,以及导演(或者说小说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么个角色。她对破案没有任何直接的推动,无非在第三幕时揭晓了一些事实,令郭涛的人格显得更高尚,让那种“一心赴死的边缘人幸福来了却不敢伸手去接”的锥心之痛更令人心碎。这在临近结尾时起到了作用,但在观赏过程中却不断让我跳戏,权衡得失,不如删去。当然这样一来,不管同性戏尺度多大,整片的性别一边倒还是显得直男癌了一点,不利于市场推广。毕竟你没法满足所有人的喜好。
同样让我觉得碍事的还有拿斧头的刑警(抱歉忘了名字),他的牺牲换来的是一阵哄笑,一个众人聚拢的俯瞰镜头之后,影片就彻底抛弃了他。我能认同导演对中国协警生存现状的表达动机,但这一节放在电影中略荒诞,尤其是突然将一个此前毫无存在感的角色变得如此重要,却又消失地如此容易。从呈现的素材来看,这是一部拍了2个多小时仍嫌短的电影,也许跟改编自小说有关,它牵涉和意欲表达的东西太多,难以兼顾,有些支线注定在充分展开之前就要切断,也挺无奈的。
好吧,吐槽的都是小节。假如不理会这故事背后的深意,全片是极为精彩的猫鼠游戏,就像莱奥纳多那部同名电影一样,始终占上风的是老鼠一方,从上帝视角来看,“那只鞋子”一直穿的很紧,一时半会掉不下来。段奕宏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至少距离把哥仨全部定罪差得远了。让他盖棺定案的,是猫鼠双方视线之外的一个好奇心过剩的局外人。这个有点类似《惊魂记》里诺曼•贝茨的古怪角色,等于免费为警方充当了一次现成的线人。其实也有点偷懒,不过比起郭涛和段奕宏的两次意外相遇,这处巧合建立在一个心理惊悚片的前提上,提供了更多的负疚愉悦,相当于功夫片里那些摆脱力学原理的威压痕迹,让人不忍追究。个人感觉,故事可以向寓言式的解构再靠一靠,反正片中一直反复提到命、天谴什么的,如果像银河映像的电影似的(话说《毒战》与这片还真有不少相似之处,甚至都有郭涛),赋予巧合一种宿命式的力量,也许在情感上更容易为人接受。
全片笼罩着一层凛冽而坚实的质感,从一开始就奔着写实的调子而去,让人干人事,说人话,像我们在街头所见的真人一样对事情做出反应。比如他们不会无缘无故喊对方名字,开始有一阵子了,我们才慢慢知道他们各自的名字,这并不影响跟上情节。相比之下,许多华丽的国产电影,喜欢每说一句台词,就先称呼对方全名,这是正常人干的事吗?更有甚者,一开场就狂打幻灯片配主角旁白“你现在看到的是我闺蜜,她的爱好是……”,就在前不久还刚看了一部,做作到糟蹋电影。《烈日灼心》没有这些硬生生说给观众听的信息,我们的视角仿佛一个无人留意的在场者,镜头从一个角色的脸摇到另一个角色的脸,模拟我们反复确认事实的视线。观众虽然时时在场,却总非全知全能,更接近一个被局限的偷窥者,模模糊糊看清了拼图的大概,最后还是要靠当事人的坦白来完成拼图。不像很多猫捉老鼠的悬疑片,这里没有太多被镜头藏起来的东西,也不用在结尾来个十分钟大闪回,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干什么,只是不清楚背后的动机,这需要一点思考,如果不愿思考,也可以享受过程的提心吊胆和谜底揭晓时的乐趣。这样“摊开来讲”的斗智故事,确实不是国片强项,《烈日灼心》的完成度值得一次鼓掌。
对于同性恋的描写,若放在平权呼声比较高涨的国家,肯定是政治不正确的。段奕宏对着“出柜”的邓超来了句,我愿意尊重你的取向。光这一句话就能惹毛一大群人:你以为自己是谁?尊重同志还得看你愿不愿意?估计要给他扣一个歧视者的帽子,并要求从神圣的公安干警队伍里开除出去。话说回来,段哥哥这一段的表现相当令人绝倒,有点80年代国产影视剧里那种思想保守的老同志面对新生事物无所适从又不得不表现出认可以免被人说成是老顽固的尴尬,从那个“cao”开始,拿捏地非常精准,以至于一整段都充斥着喜感,影院里笑声连连。其实换个思路,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段奕宏是得知被“横刀夺爱”后,一时怒不择言说错了话,相信腐女们可以找出一百条证据为这一人之常情佐证。段奕宏对邓超到底有没有爱,就像《卧虎藏龙》里李慕白对玉娇龙有没有情欲,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理解,故事一样都说得通,而且都不乏足够的情感力量和回吮空间。在电影本身足够好看的前提下,能具备超过一种的解读可能,往往最是好玩。(文/方聿南)
片末的案情重述,洗脱了安在邓超们身上惨无人道的谋杀罪行。从观赏效果,很难说这是好还是不好。它的确冲淡了“罪大恶极者也能得救赎”的主题力量。另一方面看,罪不至死者被送上了死刑台,并且遵照的就是犯罪者最初的意愿,等于拐个弯承认法律存在盲区和被人操纵的可能,智勇双全的人民警察也会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相比前两个月另一部良心华语片《十二公民》那个“检察官洞悉一切,疑犯证据不足获释”的光明尾巴,本片的结尾翻盘设定可以过审,戏外的惊喜大过戏内。
很长时间里,王珞丹的角色突兀而别扭,我不知道她出来是干什么的,以及导演(或者说小说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么个角色。她对破案没有任何直接的推动,无非在第三幕时揭晓了一些事实,令郭涛的人格显得更高尚,让那种“一心赴死的边缘人幸福来了却不敢伸手去接”的锥心之痛更令人心碎。这在临近结尾时起到了作用,但在观赏过程中却不断让我跳戏,权衡得失,不如删去。当然这样一来,不管同性戏尺度多大,整片的性别一边倒还是显得直男癌了一点,不利于市场推广。毕竟你没法满足所有人的喜好。
同样让我觉得碍事的还有拿斧头的刑警(抱歉忘了名字),他的牺牲换来的是一阵哄笑,一个众人聚拢的俯瞰镜头之后,影片就彻底抛弃了他。我能认同导演对中国协警生存现状的表达动机,但这一节放在电影中略荒诞,尤其是突然将一个此前毫无存在感的角色变得如此重要,却又消失地如此容易。从呈现的素材来看,这是一部拍了2个多小时仍嫌短的电影,也许跟改编自小说有关,它牵涉和意欲表达的东西太多,难以兼顾,有些支线注定在充分展开之前就要切断,也挺无奈的。
好吧,吐槽的都是小节。假如不理会这故事背后的深意,全片是极为精彩的猫鼠游戏,就像莱奥纳多那部同名电影一样,始终占上风的是老鼠一方,从上帝视角来看,“那只鞋子”一直穿的很紧,一时半会掉不下来。段奕宏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至少距离把哥仨全部定罪差得远了。让他盖棺定案的,是猫鼠双方视线之外的一个好奇心过剩的局外人。这个有点类似《惊魂记》里诺曼•贝茨的古怪角色,等于免费为警方充当了一次现成的线人。其实也有点偷懒,不过比起郭涛和段奕宏的两次意外相遇,这处巧合建立在一个心理惊悚片的前提上,提供了更多的负疚愉悦,相当于功夫片里那些摆脱力学原理的威压痕迹,让人不忍追究。个人感觉,故事可以向寓言式的解构再靠一靠,反正片中一直反复提到命、天谴什么的,如果像银河映像的电影似的(话说《毒战》与这片还真有不少相似之处,甚至都有郭涛),赋予巧合一种宿命式的力量,也许在情感上更容易为人接受。
全片笼罩着一层凛冽而坚实的质感,从一开始就奔着写实的调子而去,让人干人事,说人话,像我们在街头所见的真人一样对事情做出反应。比如他们不会无缘无故喊对方名字,开始有一阵子了,我们才慢慢知道他们各自的名字,这并不影响跟上情节。相比之下,许多华丽的国产电影,喜欢每说一句台词,就先称呼对方全名,这是正常人干的事吗?更有甚者,一开场就狂打幻灯片配主角旁白“你现在看到的是我闺蜜,她的爱好是……”,就在前不久还刚看了一部,做作到糟蹋电影。《烈日灼心》没有这些硬生生说给观众听的信息,我们的视角仿佛一个无人留意的在场者,镜头从一个角色的脸摇到另一个角色的脸,模拟我们反复确认事实的视线。观众虽然时时在场,却总非全知全能,更接近一个被局限的偷窥者,模模糊糊看清了拼图的大概,最后还是要靠当事人的坦白来完成拼图。不像很多猫捉老鼠的悬疑片,这里没有太多被镜头藏起来的东西,也不用在结尾来个十分钟大闪回,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干什么,只是不清楚背后的动机,这需要一点思考,如果不愿思考,也可以享受过程的提心吊胆和谜底揭晓时的乐趣。这样“摊开来讲”的斗智故事,确实不是国片强项,《烈日灼心》的完成度值得一次鼓掌。
对于同性恋的描写,若放在平权呼声比较高涨的国家,肯定是政治不正确的。段奕宏对着“出柜”的邓超来了句,我愿意尊重你的取向。光这一句话就能惹毛一大群人:你以为自己是谁?尊重同志还得看你愿不愿意?估计要给他扣一个歧视者的帽子,并要求从神圣的公安干警队伍里开除出去。话说回来,段哥哥这一段的表现相当令人绝倒,有点80年代国产影视剧里那种思想保守的老同志面对新生事物无所适从又不得不表现出认可以免被人说成是老顽固的尴尬,从那个“cao”开始,拿捏地非常精准,以至于一整段都充斥着喜感,影院里笑声连连。其实换个思路,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段奕宏是得知被“横刀夺爱”后,一时怒不择言说错了话,相信腐女们可以找出一百条证据为这一人之常情佐证。段奕宏对邓超到底有没有爱,就像《卧虎藏龙》里李慕白对玉娇龙有没有情欲,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理解,故事一样都说得通,而且都不乏足够的情感力量和回吮空间。在电影本身足够好看的前提下,能具备超过一种的解读可能,往往最是好玩。(文/方聿南)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