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元1874
谈到《追凶者也》,第一印象是来源于其导演曹保平。我个人非常喜欢他早期的作品《光荣的愤怒》。那是一个发生在云南农村的犯罪故事,一个叫叶光荣的村支书,想扳倒村子里为非作歹的熊家四恶霸。这个故事充满着诸多现实隐喻——熊家四兄弟分别是村会计、村长和村子里唯一一座工厂的厂长,他们四人控制了整个村子从政治到经济的命脉,村民被压迫得敢怒不敢言。而叶光荣决心打破这种局面,因而他结合其他想反抗的村民一起,设计了一个“上面派人来抓熊家”的谎言,来欺骗村民们一起和他抓人,颇有点“逼上梁山”的讽刺意味。
2008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让我很是惊讶,因为这个农村题材的故事,曹保平完全用好莱坞手法去拍摄,起承转合都很漂亮。我一度认为这是最好的农村题材华语电影,迄今为止依然没有改变看法。
在经历了《李米的猜想》之后,他拍了一部至今没能公映的《狗十三》,随后迎来了去年口碑爆棚、好评如潮的《烈日灼心》。公映的三部电影都涉及犯罪元素,人性与善恶的纠缠都是当中曹保平要刻画的重点,所以理所当然的,对《追凶者也》有所期待也是情理中事。
但其实在6月的上影节看完《追凶者也》之后……有那么一点点失望。失望的原因,并不是电影拍得不好,而是相对于《烈日灼心》的“大气”,《追凶者也》显得很“小家子气”,甚至格局还不如《光荣的愤怒》。不过呢俗话说螺丝壳里做道场,因为这样,倒也显得故事更加精致有趣了,甚至还加进了和《光荣的愤怒》一样的黑色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追凶者也》根据一桩真实事件改编。一个开摩的小伙子被人杀了,凶手逃之夭夭,他的几个兄弟为了抓住凶手,踏上了寻找凶手的征途。这个故事六年前曾经被改编成电影,是由陈建斌主演的《人山人海》。而在经历了曹保平之手后,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故事已经和原来的真实事件相去甚远。曹保平和编剧只保留了“开摩的小伙子被人杀了”这个元素,追凶的和凶手的故事都经历了大换血,可以说是完全的脱胎换骨。
电影里,刘烨扮演的修车工人,被怀疑成凶手。他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开始追凶;而另一方面,被无辜当成凶手的段博文则阴差阳错的因为刘烨把他当成凶手而卷入事件。故事里最有趣的一条线,则是毫无保留给大家展现凶手的另一条故事线——张译饰演的凶手,从中途就出场。因此,这个故事和《烈日灼心》一样,谁是凶手并不重要,凶手为什么作案,成了电影要探讨的核心元素。
对于曹保平而言,这部电影是一次回归。他把发生在贵州的故事原型移花接木到了云南,回到了八年前的《光荣的愤怒》。刘烨也操起了云南方言,吃起了过桥米线。真实故事的核心元素是“平民追凶”,而经过曹保平的改造之后,《追凶者也》要展现的,是从平民、受害到凶手的“无奈”。
故事里,几乎每个主角都有自己的人生困境。东北杀手张译想要赚一笔钱和喜欢的KTV小姐买个房子结婚;在省道公路旁边开着修理厂的刘烨的家庭不完整,抚养儿子上面也着让他头疼的一堆问题;乡村非主流杀马特青年段博文则想和喜欢的姑娘私奔,但对方却未必有这个心意……而更往上一层走,还设计到官商勾结、土地拆迁等问题……
虽然电影里呈现的故事给人的感觉“格局小”,但其实细想却未必,只是曹保平很聪明地把这些元素非常隐晦地放在故事当中,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扬出来,这也使得本片的审核难度比《烈日灼心》小了很多。要知道,《烈日灼心》审核了好几年,原本一直过不了,直到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参赛的非常薄弱,这时候某大领导问,还有什么华语电影可以拿来参赛的?有人提了《烈日灼心》,这才让一直没过审的本片,顺利放映。
到了《追凶者也》,想必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严格来说,本片其实是黑色幽默的类型,更像是《疯狂的石头》这类结构喜剧,罪案本身的悲剧性和严肃性则被大大的淡化。但这样一来却并没有降低故事的现实批判力度,反倒让影片的趣味性更强了。
我最喜欢的一幕,是影片里张译准备杀段博文时,一路跟踪他,却因为太困顿,而在汽车上睡着了。醒来之后,他发现段博文不在车上。他既悲愤又无奈还跟无助地冲着坐旁边和他一起睡觉的胖女人两耳光,那时候全场爆笑,我也笑得眼泪都出来了。那是一种职业杀手面对自己职业困境的无奈,十年前看《疯狂的石头》里国际大盗迈克时有这种感受,十年后这种感受又回来了。豆瓣有人说,这电影就像是曹保平拍了宁浩的本子,我同意;不过曹保平却不是单纯的模仿宁浩。张译这条线让大家发笑,但段博文与王子文的线、刘烨的线,大家却未必能笑得出来,他们面临的人生问题,我们多多少少都经历过,总会有那么一点感同身受。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跟受害人、凶手、被冤枉的都有关的故事,而更多的则是那些“蠢货”的故事。因为一个又一个蠢货犯下的蠢事,因为这群从平民到富商都在犯蠢的社会,于是有了这部黑色幽默的讽刺电影,于是有了公元1874 评论 追凶者也 2016-09-14 17:06:00
PS:刘烨的云南话太不标准啦!火花社长还得再练练啊~。
PS:刘烨的云南话太不标准啦!火花社长还得再练练啊~
谈到《追凶者也》,第一印象是来源于其导演曹保平。我个人非常喜欢他早期的作品《光荣的愤怒》。那是一个发生在云南农村的犯罪故事,一个叫叶光荣的村支书,想扳倒村子里为非作歹的熊家四恶霸。这个故事充满着诸多现实隐喻——熊家四兄弟分别是村会计、村长和村子里唯一一座工厂的厂长,他们四人控制了整个村子从政治到经济的命脉,村民被压迫得敢怒不敢言。而叶光荣决心打破这种局面,因而他结合其他想反抗的村民一起,设计了一个“上面派人来抓熊家”的谎言,来欺骗村民们一起和他抓人,颇有点“逼上梁山”的讽刺意味。
2008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让我很是惊讶,因为这个农村题材的故事,曹保平完全用好莱坞手法去拍摄,起承转合都很漂亮。我一度认为这是最好的农村题材华语电影,迄今为止依然没有改变看法。
在经历了《李米的猜想》之后,他拍了一部至今没能公映的《狗十三》,随后迎来了去年口碑爆棚、好评如潮的《烈日灼心》。公映的三部电影都涉及犯罪元素,人性与善恶的纠缠都是当中曹保平要刻画的重点,所以理所当然的,对《追凶者也》有所期待也是情理中事。
但其实在6月的上影节看完《追凶者也》之后……有那么一点点失望。失望的原因,并不是电影拍得不好,而是相对于《烈日灼心》的“大气”,《追凶者也》显得很“小家子气”,甚至格局还不如《光荣的愤怒》。不过呢俗话说螺丝壳里做道场,因为这样,倒也显得故事更加精致有趣了,甚至还加进了和《光荣的愤怒》一样的黑色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追凶者也》根据一桩真实事件改编。一个开摩的小伙子被人杀了,凶手逃之夭夭,他的几个兄弟为了抓住凶手,踏上了寻找凶手的征途。这个故事六年前曾经被改编成电影,是由陈建斌主演的《人山人海》。而在经历了曹保平之手后,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故事已经和原来的真实事件相去甚远。曹保平和编剧只保留了“开摩的小伙子被人杀了”这个元素,追凶的和凶手的故事都经历了大换血,可以说是完全的脱胎换骨。
电影里,刘烨扮演的修车工人,被怀疑成凶手。他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开始追凶;而另一方面,被无辜当成凶手的段博文则阴差阳错的因为刘烨把他当成凶手而卷入事件。故事里最有趣的一条线,则是毫无保留给大家展现凶手的另一条故事线——张译饰演的凶手,从中途就出场。因此,这个故事和《烈日灼心》一样,谁是凶手并不重要,凶手为什么作案,成了电影要探讨的核心元素。
对于曹保平而言,这部电影是一次回归。他把发生在贵州的故事原型移花接木到了云南,回到了八年前的《光荣的愤怒》。刘烨也操起了云南方言,吃起了过桥米线。真实故事的核心元素是“平民追凶”,而经过曹保平的改造之后,《追凶者也》要展现的,是从平民、受害到凶手的“无奈”。
故事里,几乎每个主角都有自己的人生困境。东北杀手张译想要赚一笔钱和喜欢的KTV小姐买个房子结婚;在省道公路旁边开着修理厂的刘烨的家庭不完整,抚养儿子上面也着让他头疼的一堆问题;乡村非主流杀马特青年段博文则想和喜欢的姑娘私奔,但对方却未必有这个心意……而更往上一层走,还设计到官商勾结、土地拆迁等问题……
虽然电影里呈现的故事给人的感觉“格局小”,但其实细想却未必,只是曹保平很聪明地把这些元素非常隐晦地放在故事当中,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扬出来,这也使得本片的审核难度比《烈日灼心》小了很多。要知道,《烈日灼心》审核了好几年,原本一直过不了,直到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参赛的非常薄弱,这时候某大领导问,还有什么华语电影可以拿来参赛的?有人提了《烈日灼心》,这才让一直没过审的本片,顺利放映。
到了《追凶者也》,想必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严格来说,本片其实是黑色幽默的类型,更像是《疯狂的石头》这类结构喜剧,罪案本身的悲剧性和严肃性则被大大的淡化。但这样一来却并没有降低故事的现实批判力度,反倒让影片的趣味性更强了。
我最喜欢的一幕,是影片里张译准备杀段博文时,一路跟踪他,却因为太困顿,而在汽车上睡着了。醒来之后,他发现段博文不在车上。他既悲愤又无奈还跟无助地冲着坐旁边和他一起睡觉的胖女人两耳光,那时候全场爆笑,我也笑得眼泪都出来了。那是一种职业杀手面对自己职业困境的无奈,十年前看《疯狂的石头》里国际大盗迈克时有这种感受,十年后这种感受又回来了。豆瓣有人说,这电影就像是曹保平拍了宁浩的本子,我同意;不过曹保平却不是单纯的模仿宁浩。张译这条线让大家发笑,但段博文与王子文的线、刘烨的线,大家却未必能笑得出来,他们面临的人生问题,我们多多少少都经历过,总会有那么一点感同身受。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跟受害人、凶手、被冤枉的都有关的故事,而更多的则是那些“蠢货”的故事。因为一个又一个蠢货犯下的蠢事,因为这群从平民到富商都在犯蠢的社会,于是有了这部黑色幽默的讽刺电影,于是有了公元1874 评论 追凶者也 2016-09-14 17:06:00
文/公元1874
谈到《追凶者也》,第一印象是来源于其导演曹保平。我个人非常喜欢他早期的作品《光荣的愤怒》。那是一个发生在云南农村的犯罪故事,一个叫叶光荣的村支书,想扳倒村子里为非作歹的熊家四恶霸。这个故事充满着诸多现实隐喻——熊家四兄弟分别是村会计、村长和村子里唯一一座工厂的厂长,他们四人控制了整个村子从政治到经济的命脉,村民被压迫得敢怒不敢言。而叶光荣决心打破这种局面,因而他结合其他想反抗的村民一起,设计了一个“上面派人来抓熊家”的谎言,来欺骗村民们一起和他抓人,颇有点“逼上梁山”的讽刺意味。
2008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让我很是惊讶,因为这个农村题材的故事,曹保平完全用好莱坞手法去拍摄,起承转合都很漂亮。我一度认为这是最好的农村题材华语电影,迄今为止依然没有改变看法。
在经历了《李米的猜想》之后,他拍了一部至今没能公映的《狗十三》,随后迎来了去年口碑爆棚、好评如潮的《烈日灼心》。公映的三部电影都涉及犯罪元素,人性与善恶的纠缠都是当中曹保平要刻画的重点,所以理所当然的,对《追凶者也》有所期待也是情理中事。
但其实在6月的上影节看完《追凶者也》之后……有那么一点点失望。失望的原因,并不是电影拍得不好,而是相对于《烈日灼心》的“大气”,《追凶者也》显得很“小家子气”,甚至格局还不如《光荣的愤怒》。不过呢俗话说螺丝壳里做道场,因为这样,倒也显得故事更加精致有趣了,甚至还加进了和《光荣的愤怒》一样的黑色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追凶者也》根据一桩真实事件改编。一个开摩的小伙子被人杀了,凶手逃之夭夭,他的几个兄弟为了抓住凶手,踏上了寻找凶手的征途。这个故事六年前曾经被改编成电影,是由陈建斌主演的《人山人海》。而在经历了曹保平之手后,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故事已经和原来的真实事件相去甚远。曹保平和编剧只保留了“开摩的小伙子被人杀了”这个元素,追凶的和凶手的故事都经历了大换血,可以说是完全的脱胎换骨。
电影里,刘烨扮演的修车工人,被怀疑成凶手。他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开始追凶;而另一方面,被无辜当成凶手的段博文则阴差阳错的因为刘烨把他当成凶手而卷入事件。故事里最有趣的一条线,则是毫无保留给大家展现凶手的另一条故事线——张译饰演的凶手,从中途就出场。因此,这个故事和《烈日灼心》一样,谁是凶手并不重要,凶手为什么作案,成了电影要探讨的核心元素。
对于曹保平而言,这部电影是一次回归。他把发生在贵州的故事原型移花接木到了云南,回到了八年前的《光荣的愤怒》。刘烨也操起了云南方言,吃起了过桥米线。真实故事的核心元素是“平民追凶”,而经过曹保平的改造之后,《追凶者也》要展现的,是从平民、受害到凶手的“无奈”。
故事里,几乎每个主角都有自己的人生困境。东北杀手张译想要赚一笔钱和喜欢的KTV小姐买个房子结婚;在省道公路旁边开着修理厂的刘烨的家庭不完整,抚养儿子上面也着让他头疼的一堆问题;乡村非主流杀马特青年段博文则想和喜欢的姑娘私奔,但对方却未必有这个心意……而更往上一层走,还设计到官商勾结、土地拆迁等问题……
虽然电影里呈现的故事给人的感觉“格局小”,但其实细想却未必,只是曹保平很聪明地把这些元素非常隐晦地放在故事当中,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扬出来,这也使得本片的审核难度比《烈日灼心》小了很多。要知道,《烈日灼心》审核了好几年,原本一直过不了,直到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参赛的非常薄弱,这时候某大领导问,还有什么华语电影可以拿来参赛的?有人提了《烈日灼心》,这才让一直没过审的本片,顺利放映。
到了《追凶者也》,想必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严格来说,本片其实是黑色幽默的类型,更像是《疯狂的石头》这类结构喜剧,罪案本身的悲剧性和严肃性则被大大的淡化。但这样一来却并没有降低故事的现实批判力度,反倒让影片的趣味性更强了。
我最喜欢的一幕,是影片里张译准备杀段博文时,一路跟踪他,却因为太困顿,而在汽车上睡着了。醒来之后,他发现段博文不在车上。他既悲愤又无奈还跟无助地冲着坐旁边和他一起睡觉的胖女人两耳光,那时候全场爆笑,我也笑得眼泪都出来了。那是一种职业杀手面对自己职业困境的无奈,十年前看《疯狂的石头》里国际大盗迈克时有这种感受,十年后这种感受又回来了。豆瓣有人说,这电影就像是曹保平拍了宁浩的本子,我同意;不过曹保平却不是单纯的模仿宁浩。张译这条线让大家发笑,但段博文与王子文的线、刘烨的线,大家却未必能笑得出来,他们面临的人生问题,我们多多少少都经历过,总会有那么一点感同身受。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跟受害人、凶手、被冤枉的都有关的故事,而更多的则是那些“蠢货”的故事。因为一个又一个蠢货犯下的蠢事,因为这群从平民到富商都在犯蠢的社会,于是有了这部黑色幽默的讽刺电影,于是有了《追凶者也》。
谈到《追凶者也》,第一印象是来源于其导演曹保平。我个人非常喜欢他早期的作品《光荣的愤怒》。那是一个发生在云南农村的犯罪故事,一个叫叶光荣的村支书,想扳倒村子里为非作歹的熊家四恶霸。这个故事充满着诸多现实隐喻——熊家四兄弟分别是村会计、村长和村子里唯一一座工厂的厂长,他们四人控制了整个村子从政治到经济的命脉,村民被压迫得敢怒不敢言。而叶光荣决心打破这种局面,因而他结合其他想反抗的村民一起,设计了一个“上面派人来抓熊家”的谎言,来欺骗村民们一起和他抓人,颇有点“逼上梁山”的讽刺意味。
2008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让我很是惊讶,因为这个农村题材的故事,曹保平完全用好莱坞手法去拍摄,起承转合都很漂亮。我一度认为这是最好的农村题材华语电影,迄今为止依然没有改变看法。
在经历了《李米的猜想》之后,他拍了一部至今没能公映的《狗十三》,随后迎来了去年口碑爆棚、好评如潮的《烈日灼心》。公映的三部电影都涉及犯罪元素,人性与善恶的纠缠都是当中曹保平要刻画的重点,所以理所当然的,对《追凶者也》有所期待也是情理中事。
但其实在6月的上影节看完《追凶者也》之后……有那么一点点失望。失望的原因,并不是电影拍得不好,而是相对于《烈日灼心》的“大气”,《追凶者也》显得很“小家子气”,甚至格局还不如《光荣的愤怒》。不过呢俗话说螺丝壳里做道场,因为这样,倒也显得故事更加精致有趣了,甚至还加进了和《光荣的愤怒》一样的黑色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追凶者也》根据一桩真实事件改编。一个开摩的小伙子被人杀了,凶手逃之夭夭,他的几个兄弟为了抓住凶手,踏上了寻找凶手的征途。这个故事六年前曾经被改编成电影,是由陈建斌主演的《人山人海》。而在经历了曹保平之手后,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故事已经和原来的真实事件相去甚远。曹保平和编剧只保留了“开摩的小伙子被人杀了”这个元素,追凶的和凶手的故事都经历了大换血,可以说是完全的脱胎换骨。
电影里,刘烨扮演的修车工人,被怀疑成凶手。他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开始追凶;而另一方面,被无辜当成凶手的段博文则阴差阳错的因为刘烨把他当成凶手而卷入事件。故事里最有趣的一条线,则是毫无保留给大家展现凶手的另一条故事线——张译饰演的凶手,从中途就出场。因此,这个故事和《烈日灼心》一样,谁是凶手并不重要,凶手为什么作案,成了电影要探讨的核心元素。
对于曹保平而言,这部电影是一次回归。他把发生在贵州的故事原型移花接木到了云南,回到了八年前的《光荣的愤怒》。刘烨也操起了云南方言,吃起了过桥米线。真实故事的核心元素是“平民追凶”,而经过曹保平的改造之后,《追凶者也》要展现的,是从平民、受害到凶手的“无奈”。
故事里,几乎每个主角都有自己的人生困境。东北杀手张译想要赚一笔钱和喜欢的KTV小姐买个房子结婚;在省道公路旁边开着修理厂的刘烨的家庭不完整,抚养儿子上面也着让他头疼的一堆问题;乡村非主流杀马特青年段博文则想和喜欢的姑娘私奔,但对方却未必有这个心意……而更往上一层走,还设计到官商勾结、土地拆迁等问题……
虽然电影里呈现的故事给人的感觉“格局小”,但其实细想却未必,只是曹保平很聪明地把这些元素非常隐晦地放在故事当中,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扬出来,这也使得本片的审核难度比《烈日灼心》小了很多。要知道,《烈日灼心》审核了好几年,原本一直过不了,直到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参赛的非常薄弱,这时候某大领导问,还有什么华语电影可以拿来参赛的?有人提了《烈日灼心》,这才让一直没过审的本片,顺利放映。
到了《追凶者也》,想必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严格来说,本片其实是黑色幽默的类型,更像是《疯狂的石头》这类结构喜剧,罪案本身的悲剧性和严肃性则被大大的淡化。但这样一来却并没有降低故事的现实批判力度,反倒让影片的趣味性更强了。
我最喜欢的一幕,是影片里张译准备杀段博文时,一路跟踪他,却因为太困顿,而在汽车上睡着了。醒来之后,他发现段博文不在车上。他既悲愤又无奈还跟无助地冲着坐旁边和他一起睡觉的胖女人两耳光,那时候全场爆笑,我也笑得眼泪都出来了。那是一种职业杀手面对自己职业困境的无奈,十年前看《疯狂的石头》里国际大盗迈克时有这种感受,十年后这种感受又回来了。豆瓣有人说,这电影就像是曹保平拍了宁浩的本子,我同意;不过曹保平却不是单纯的模仿宁浩。张译这条线让大家发笑,但段博文与王子文的线、刘烨的线,大家却未必能笑得出来,他们面临的人生问题,我们多多少少都经历过,总会有那么一点感同身受。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跟受害人、凶手、被冤枉的都有关的故事,而更多的则是那些“蠢货”的故事。因为一个又一个蠢货犯下的蠢事,因为这群从平民到富商都在犯蠢的社会,于是有了这部黑色幽默的讽刺电影,于是有了《追凶者也》。
PS:刘烨的云南话太不标准啦!火花社长还得再练练啊~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赤叶青枫(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085000/
文 / 赤叶青枫
乍提起“曹保平”这个名字,一般观众或许会略感陌生,但若说到他曾执导的电影《李米的猜想》以及去年叫好又叫座而且还令主演邓超、段奕宏、郭涛三人同时获得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帝殊荣的那部《烈日灼心》,也许很多人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他!而若再回顾他《光荣的愤怒》、《狗十三》等其他作品,你会发现,曹保平以往导演的电影作品虽然不是很多,但质量都有一定的保证——起码,他没有拍过烂片。
如今,曹保平带着他的新作《追凶者也》杀入今年的中秋档,和热门前作《烈日灼心》相比,相似之处在于,这部新片依旧是不乏暴力元素的犯罪题材,而且也是由一桩残忍凶杀案作为开篇,就连关键人物也是三个男人一台戏;不同之处在于,少了些许男男虐心暧昧基情,也不着重刻画犯罪后人性的自我救赎,而是侧重展现生死边缘的黑色幽默。因此此片的基调没有《烈日灼心》那般沉重压抑,相反有举重若轻之感。
全片很是扣题,紧紧围绕“追凶”展开。刘烨饰演的汽修店老板宋老二为了洗脱嫌疑,证明自己不是杀人凶手,遂以一己之力搏命追凶,从而引出与段博文饰演的游手好闲的小混混王友全、张译饰演的杀手董小凤等人之间的种种复杂纠葛。而后者为了销毁证据以及完成任务,更是展开了一系列反追凶行动。于是,一场好戏就此开锣。
在叙事结构上,影片和去年另一部犯罪题材佳作《心迷宫》颇为相似,也是采取对于同一事件从多个不同人物的角度分别陆续切入展现,但呈现方式更加商业化和清晰化,是以明显段落式章节体来讲述这个故事,再加上刘烨、张译、段博文、王子文、谭卓等专业演员的卖力演出,因此趣味性更强,同时也更容易被普通观众所理解及接受,而且很多桥段的起承转合和故事的后续发展如同片中宋老二手中突然响起的手机来电铃声——一代神曲《老司机带带我》一般既在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从而也就令影片更有看头。
另外,众演员对各自片中角色的诠释也分别赋予了明显的特征,譬如刘烨饰演的宋老二的邋遢与耿直,段博文饰演的王友全的痞帅与吊儿郎当,王子文饰演的王友全女友的清纯与单纯,谭卓饰演的坐台小姐萍姐的风尘与痴情等,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段博文与王子文深夜天台露天激情戏更是有些挑战尺度。不过若说到其中最出彩的,则非张译莫属。片中说着一口东北话的他在基本都说着云南方言的影片整体语言氛围下本身就显得较为出挑,而且他饰演的杀手董小凤一角心狠手辣之余又有点愣头愣脑,可是偏偏运气又格外不佳,因此他遭遇的一连串意外倒霉事件成为了全片最密集的笑点。
值得一提的是,三位男人公虽然性格、立场均不相同,但都非常在乎“诚信”二字。为了这两个字,即使令自己身处险境,甚至有性命之虞,也在所不惜。因此,宋老二四处奔波,得罪人无数,仍不改初衷;王友全惨被董小凤追杀,数度命悬一线,但宁死也不肯透露半点后者在乎的那件白西服的下落;至于董小凤,杀错人后没有溜之大吉,而是努力在亡羊补牢……他们的这份坚持,与金钱无关,与正邪无关,与道德亦无关,是分别属于其品格中的闪光点,在“人心不古”的当下,显得尤为珍贵。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chiseyinghua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半辈子(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093099/
演员张译的形象并不算好,不够帅,也不够丑,凡人的脸。
演员这一行当,是靠脸吃饭的,长得特别好或者特别不好,多少都会沾点光。借相声行里形容表演风格的说法,叫做“帅卖怪坏”,套在相貌上也成立,做艺人最好占一样,这叫老天爷赏饭吃。
张译这样的艺人,长得就不太被赏饭吃,熬出来不易。行走江湖没法儿指着脸吃饭,那就得靠本事,所以问题是,张译的戏有多好?
《老炮儿》里有场戏很耐看,张译扮演的城管,被主持公道的六爷打了嘴巴。张译挨了打的那表情很妙,一个蛮横的笑脸人被挫了,错愕、愤怒,看了周遭不利的情景,又冷静了下来,再由克制转而愤愤地收场。那场戏能拉片看,几秒钟的戏,情绪转了又转,你跟着他的情绪走了。在《亲爱的》里,主角黄渤的情感是外露的,戏好到无人能近身的程度。但张译能找到生路,他演一个束缚于理性的人,很生硬。到最后终于崩了,你才知道那是个绷紧了的弦,前面收住了,后面一放就是惊雷。
你看,凡人脸的张译总是配角,但他很抢戏。
看过《追凶者也》,你很难不注意到张译。他是冷酷的、暴力的,也是夸张的、欢脱的。他是心狠手辣的杀手,也是一脸呆萌的蠢贼。这本来是一个有点矛盾的角色,从出场到完结人物是跳跃的,乃至不那么真实了,是张译把他立住了。
我不夸张地说,张译扮演的董小凤,是这部戏的魂。曹保平也有类似的想法,作为导演他的戏总是现实的、沉重的,喜剧的成分从来都有,但也是偏黑色的。在《追凶者也》里,曹保平显然是想玩一把,来看罪案片的观众也能感受到:这真的不是一部喜剧片吗?
张译之于《追凶者也》,就是那个“玩一把”的落实者。曹保平说要颠覆张译的表演风格:“虽然是基于人物现实生活的表达,但因为其人物角色的荒诞性,以致无论是从台词还是肢体动作都带有一定的‘漫画感’”。
在一部整体格局稳重的罪案片里,要漫画感,也要立体感,怎么做?
先看爱情线,张译和女友是一双亡命鸳鸯,他们的关系简单直接,一言不合就滚到一起,很欲望。张译的方式是方言。在这样一部云南话覆盖的影片里,两个使着土到掉渣东北话的人,处境立刻就交代清楚了:他们是危险的外来者,是随时准备出走的困兽。
为什么他张译和女友的关系如此牢靠,在欲望之下,把他们绑在一起的是惶恐和逃离。一个人越是感到危险,就越是渴望可依靠的对象,两个爱人的终结让人动容,就来自他们的这份弱势。这就是为什么凶狠的杀人犯张译,反而能激起观众最终的同情,外表越是凶悍,内在越是脆弱。
再看暴力,全片最好看的戏就是张译杀人的戏。五星杀手不是玩笑话,在一派和气的唠唠嗑、洒洒水的气氛里,暴力来的突然、残忍,参杂着闯入者的喜剧因素。曹保平完全是在向科恩兄弟致敬,这是典范的“突然的暴力”。这也是张译最好的一整场戏,从攀谈到暗藏杀机,从暴力到丢失的西装,他把暴力和喜剧完美放在一起。
好的演员演戏,更是演人。如何把一个角色,制造成一个人物,这才是演技的终极问题。一个角色能被更好地接受,是因为他成为了一活生生的人。在《追凶者也》里,杀手是一个漫画感的人物,他很容易就让观众感到,这是一个“很厉害的冷血杀手”,那么喜剧从何而来?
很简单,喜剧来自合理的细节。比方,这位厉害的杀手兄是一个近视眼,张译在会用小动作暗示你,这让他杀错了人就变得顺理成章。好的演员始终把人放在情景里,在大巴车上怒扇睡着了的无辜女乘客,点燃了影院里的爆笑,而那种疲惫和气急败坏的情绪,才是耐看的喜剧的原因。
好的演员有一种广度,好比我推崇的梁家辉,就有一般演员难以企及的广度。他可以随便从文艺小生切换到暴烈大佬,他可以是懦弱赖仔,然后一抹脸成了冷面笑匠。一个演员可以是任何人,那份出入自如,就是好演技。
从《亲爱的》、《山河故人》,再到《追凶者也》,张译展示了一种演员广度的可能性。老话说,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就是这么回事。
文/ 梦见乌鸦
初看曹保平这部新作,感觉有些似曾相识,也有些不一样之处。《追凶者也》大面上与很多疯狂喜剧类似,同样是荒诞情节与黑色幽默。但是仔细品味,电影其实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最起码在类型风格上对于华语电影来说,还是比较突出的。
之所以似曾相识,是因为电影在叙事还是元素呈现上,有点类似《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我们俗称为疯狂喜剧。
荒诞、戏谑,宁浩将黑色幽默玩到极致,尤其是《无人区》,偏远地区的犯罪活动,黑色的故事中将人性的元素放大。反观这部《追凶者也》,电影似乎给人的感觉就是“玩得不够开”,而且在故事层面也有一种不太明朗的感觉。
难道曹保平只是对国内疯狂喜剧的一味模仿吗?并不是这样。
曹保平在《追凶者也》中的表现,其实是一种类型片的尝试,让人想起了科恩兄弟,后半段尤像《冰血暴》。
三段故事、三种角度,三种类型
同一起事件,三段式的结构,三种角度,最后交汇于一点,这样的结构让人想起了《11:14》与《刺杀据点》,还有去年的那部佳作《心迷宫》。但曹保平在《追凶者也》在三段式中的尝试,是一个在统一主题下三种不同类型风格的展示。
一起凶杀案,为整个事件的起因,用行文中的俗话来说,这叫“帽子”,随后引出针对该事件正反时间差中三位主角的故事。
刘烨线
★第一段,刘烨饰演宋老二的追凶,这段内容,是悬疑片,一个企图摆脱罪名的修车匠,业余追凶的道路。引出了段博文饰演的王友全。
这段故事,主要元素是悬疑,刘烨感觉后面有人跟踪那段以及对电影故事发生场景、故事整体脉络和起因进行了大致的描述。将观众引入一根筋的追查凶手事件中。
段博文线
★第二段,段博文饰演的王友全,这段内容,是剧情片,有点类似《心迷宫》中宗耀故事线,一个逃跑的故事,亡命天涯的鸳鸯,点缀着小镇无业青年的情感。
这段故事,主要元素是剧情,对第一段追凶故事全盘否定,充当第一段故事的解答功能,看似是三段中最平淡的一个,同时也是最短的一幕,主要兼顾承上启下的作用。
张译线
★第三段,张译饰演的小凤,是喜剧片,这段内容像极了科恩兄弟,才是真正的黑色幽默,一个凶手犯罪的过程,一切故事因他而起,同时也是个错误的凶案。
这段故事,主要元素是笑料和讽刺,同时对前两段内容,以张译的视角进行补完,一步错步步错,牵扯出各种事件,单论这段故事,才是“不可掉头”类型的疯狂喜剧。
整体三段故事,互相呼应,交错连环,为观众还原一个荒诞而又离奇的事件。
平心而论,这个故事还是比较简单,而且曹保平在本片中刻意放弃了对故事的刻画,转而对类型片的研究。
追→逃→跟踪
在《烈日灼心》中,我们可以看到曹保平对警匪犯罪类电影的掌握,个人认为,到了这部《追凶者也》,曹保平有了对试验的感觉。三段故事风格统一,主题统一,但仔细研读,确实不一样的类型。
悬疑(追)、剧情(逃)、黑色(跟踪),前后情节侧重点不一,每段故事各侧重一个点,刘烨、段博文前两段一追一逃的呼应,积攒的能量到张译那段故事中得到了爆发,一个人跟踪两个,一步错步步错,最后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从看点的角度,无疑最后一段故事最好看,张译的表现非常精彩,是全片最大的亮点。但同样要考虑,没有前两段故事的铺垫,最后一段内容也无法撑起来。但这样做的缺点就是让前两部分戏剧性不强。
不敢说曹保平在电影中的尝试是否成功,三种类型的杂糅,缺点就是每段故事都意犹未尽,追凶悬疑不够彻底,亡命天涯跑得不high,疯狂黑色也没有玩起来。
但值得肯定的一点,就是在三种类型之下,在风格上的统一。三段故事的驱动力就是沿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格式发展,追→逃→跟,一一呼应。而真正牵动故事发展的,却是——
“面子”和“里子”。
《一代宗师》里赵本山说得,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都是时事使然。
没错,整个事件的推动就是每个人的“面子”和“里子”。这里的面子,指的是“人前背后的形象”,里子则是“行为处事的原则”。
刘烨的面子
★宋老二为了洗脱悬疑,顶着被街坊说三道四的压力,独自追凶。明明可以等待警察缉凶,却为了找回面子,不惜自己带人抓捕凶手,去“凶手”家逮猪抵债。自己花多少钱都无所谓,就是为了维护自身形象,这是一个为面子而奔波的人。
段博文的原则
★王友全逃跑过程中,得知真相后,毅然找宋老二对峙,被擒后口风不是一般的严。这是出来混的古惑仔的原则问题,他可以不要面子,甚至去借女友的钱,但必须有小混混的原则,打死也不说,也是“里子”。
张译的面子和里子
★张译这个角色比较复杂,面子与里子兼顾。行凶“买一送一”,不得不遵循一个杀手的原则,同时还死要面子活受罪。
而且张译口中一直叨念者当年抢金店的故事,就是面子与里子的具象化。行凶被骗,让自己颜面尽失,并且痛恨奸商,怒斥同伙不守原则,心里话:“看看自己,一个为原则而存在的杀手,比你们要强百倍。”
你们这帮人都不守原则
其实这段内容相当具有讽刺味道,用片中的话形容小凤就是一个“憨贼”,没啥本事还有充大头,好面子嘛。还整天吹牛逼,在女友面前,在老板面前,打肿脸充胖子。错了之后,有大量机会显示,明明可以卷钱走人,还要顾及自己的原则,一定要“服务周到”,结果当年打劫金店的故事,在《追凶者也》中,又"重演"了一遍。
结尾诉说了一达通,从金店到房子问题,意思就是“你们这帮人都不守原则”,这是一个面子与里子都想兼顾的人,虽然“面子与里子”最后都得到了,但结局也注定了。
初看曹保平这部新作,感觉有些似曾相识,也有些不一样之处。《追凶者也》大面上与很多疯狂喜剧类似,同样是荒诞情节与黑色幽默。但是仔细品味,电影其实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最起码在类型风格上对于华语电影来说,还是比较突出的。
之所以似曾相识,是因为电影在叙事还是元素呈现上,有点类似《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我们俗称为疯狂喜剧。
荒诞、戏谑,宁浩将黑色幽默玩到极致,尤其是《无人区》,偏远地区的犯罪活动,黑色的故事中将人性的元素放大。反观这部《追凶者也》,电影似乎给人的感觉就是“玩得不够开”,而且在故事层面也有一种不太明朗的感觉。
难道曹保平只是对国内疯狂喜剧的一味模仿吗?并不是这样。
曹保平在《追凶者也》中的表现,其实是一种类型片的尝试,让人想起了科恩兄弟,后半段尤像《冰血暴》。
三段故事、三种角度,三种类型
同一起事件,三段式的结构,三种角度,最后交汇于一点,这样的结构让人想起了《11:14》与《刺杀据点》,还有去年的那部佳作《心迷宫》。但曹保平在《追凶者也》在三段式中的尝试,是一个在统一主题下三种不同类型风格的展示。
一起凶杀案,为整个事件的起因,用行文中的俗话来说,这叫“帽子”,随后引出针对该事件正反时间差中三位主角的故事。
刘烨线
★第一段,刘烨饰演宋老二的追凶,这段内容,是悬疑片,一个企图摆脱罪名的修车匠,业余追凶的道路。引出了段博文饰演的王友全。
这段故事,主要元素是悬疑,刘烨感觉后面有人跟踪那段以及对电影故事发生场景、故事整体脉络和起因进行了大致的描述。将观众引入一根筋的追查凶手事件中。
段博文线
★第二段,段博文饰演的王友全,这段内容,是剧情片,有点类似《心迷宫》中宗耀故事线,一个逃跑的故事,亡命天涯的鸳鸯,点缀着小镇无业青年的情感。
这段故事,主要元素是剧情,对第一段追凶故事全盘否定,充当第一段故事的解答功能,看似是三段中最平淡的一个,同时也是最短的一幕,主要兼顾承上启下的作用。
张译线
★第三段,张译饰演的小凤,是喜剧片,这段内容像极了科恩兄弟,才是真正的黑色幽默,一个凶手犯罪的过程,一切故事因他而起,同时也是个错误的凶案。
这段故事,主要元素是笑料和讽刺,同时对前两段内容,以张译的视角进行补完,一步错步步错,牵扯出各种事件,单论这段故事,才是“不可掉头”类型的疯狂喜剧。
整体三段故事,互相呼应,交错连环,为观众还原一个荒诞而又离奇的事件。
平心而论,这个故事还是比较简单,而且曹保平在本片中刻意放弃了对故事的刻画,转而对类型片的研究。
追→逃→跟踪
在《烈日灼心》中,我们可以看到曹保平对警匪犯罪类电影的掌握,个人认为,到了这部《追凶者也》,曹保平有了对试验的感觉。三段故事风格统一,主题统一,但仔细研读,确实不一样的类型。
悬疑(追)、剧情(逃)、黑色(跟踪),前后情节侧重点不一,每段故事各侧重一个点,刘烨、段博文前两段一追一逃的呼应,积攒的能量到张译那段故事中得到了爆发,一个人跟踪两个,一步错步步错,最后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从看点的角度,无疑最后一段故事最好看,张译的表现非常精彩,是全片最大的亮点。但同样要考虑,没有前两段故事的铺垫,最后一段内容也无法撑起来。但这样做的缺点就是让前两部分戏剧性不强。
不敢说曹保平在电影中的尝试是否成功,三种类型的杂糅,缺点就是每段故事都意犹未尽,追凶悬疑不够彻底,亡命天涯跑得不high,疯狂黑色也没有玩起来。
但值得肯定的一点,就是在三种类型之下,在风格上的统一。三段故事的驱动力就是沿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格式发展,追→逃→跟,一一呼应。而真正牵动故事发展的,却是——
“面子”和“里子”。
《一代宗师》里赵本山说得,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都是时事使然。
没错,整个事件的推动就是每个人的“面子”和“里子”。这里的面子,指的是“人前背后的形象”,里子则是“行为处事的原则”。
刘烨的面子
★宋老二为了洗脱悬疑,顶着被街坊说三道四的压力,独自追凶。明明可以等待警察缉凶,却为了找回面子,不惜自己带人抓捕凶手,去“凶手”家逮猪抵债。自己花多少钱都无所谓,就是为了维护自身形象,这是一个为面子而奔波的人。
段博文的原则
★王友全逃跑过程中,得知真相后,毅然找宋老二对峙,被擒后口风不是一般的严。这是出来混的古惑仔的原则问题,他可以不要面子,甚至去借女友的钱,但必须有小混混的原则,打死也不说,也是“里子”。
张译的面子和里子
★张译这个角色比较复杂,面子与里子兼顾。行凶“买一送一”,不得不遵循一个杀手的原则,同时还死要面子活受罪。
而且张译口中一直叨念者当年抢金店的故事,就是面子与里子的具象化。行凶被骗,让自己颜面尽失,并且痛恨奸商,怒斥同伙不守原则,心里话:“看看自己,一个为原则而存在的杀手,比你们要强百倍。”
你们这帮人都不守原则
其实这段内容相当具有讽刺味道,用片中的话形容小凤就是一个“憨贼”,没啥本事还有充大头,好面子嘛。还整天吹牛逼,在女友面前,在老板面前,打肿脸充胖子。错了之后,有大量机会显示,明明可以卷钱走人,还要顾及自己的原则,一定要“服务周到”,结果当年打劫金店的故事,在《追凶者也》中,又"重演"了一遍。
结尾诉说了一达通,从金店到房子问题,意思就是“你们这帮人都不守原则”,这是一个面子与里子都想兼顾的人,虽然“面子与里子”最后都得到了,但结局也注定了。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