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吴君如
编剧: 周运海 / 查慕春 / 王贻兴
主演: 吴君如 / 沈腾 / 岳云鹏 / 张译 / Papi酱 / 更多...
类型: 喜剧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7-12-29(中国大陆)
片长: 88分钟
又名: 妖妖铃 / 妖妖零 / 玲姐大闹萌贵坊 / 铃姐大闹萌贵坊 / Goldbuster
IMDb链接: tt7743588
编剧: 周运海 / 查慕春 / 王贻兴
主演: 吴君如 / 沈腾 / 岳云鹏 / 张译 / Papi酱 / 更多...
类型: 喜剧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7-12-29(中国大陆)
片长: 88分钟
又名: 妖妖铃 / 妖妖零 / 玲姐大闹萌贵坊 / 铃姐大闹萌贵坊 / Goldbuster
IMDb链接: tt7743588
对于众多还有老港片情怀的影迷来说,周星驰、吴君如都是香港喜剧“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的代表,再早些的许氏兄弟没赶上VCD的普及,再晚些就后继无人了。如今一提起香港搞笑路数的女艺人,人缘颇好的吴君如首当其冲,从影多年,《上海滩赌神》里那种疯疯癫癫的配角,到了《洪兴十三妹》和《金鸡》系列和《岁月神偷》后,更多了些大姐头的侠义和底层人群的坚强、励志。《妖铃铃》是吴君如第一次当导演,同时她又是主演,电影中的确主导了剧情的推进和转折,许多标志性的个人喜剧风格,虽是从香港市民喜剧中嫁接而来,但在“萌桂坊”这个几乎封闭的舞台上,也是娴熟和自洽的。 这当中必然少不了陈可辛的功劳,作为北上导演中最成功的一位,他对内地市场的品味和趋势更有经验,给《妖铃铃》做监制,就是在平衡吴君如个人风格和沈腾,岳云鹏等内地笑星的差异,伺候好更广泛的目标人群。譬如最后一场高潮堂戏,就是粤派喜剧和北方喜剧的交汇,那种一眼望去就粗糙的场景和化妆,穿着拖鞋来演戏的桥段,在老港片里很是常见,如果再像《九品芝麻官》那样套话就太简单了。倒是沈岳二人的一唱一和,说相声式的二次反转,带来了一些喜剧风格碰撞的新意,让吴君如这位“假天师”和“真导演”涉险过关。 毕竟是香港电影辉煌和由盛而衰的见证者,吴君如和陈可辛玩起那些港片梗来,比内地的后生们还是地道多了。谭咏麟的一曲《朋友》,片中用得就颇为贴切,重塑了岭姐和街坊之间的情感,片中许多底层小人的诉求,也同吴君如,周星驰和许冠文的作品一脉相承。再如方中信和吴镇宇饰演的古惑仔“阿明”和“阿仁”,第一层就让人想到《无间道》,“档案被上司删光”已成了个经典段子;更熟悉港片者还会想到方和吴也演过《洪兴十三妹》,当年迷倒女仔的可乐,如今成了秃头中年男,还在街边卖10月3张的光碟,错位的笑声里也难免有些时光是把杀猪刀的感慨 。 喜剧与惊悚的混搭早已有之,香港和好莱坞的成功案例不少,《鬼打鬼》,《僵尸先生》,《回魂夜》...如何搬到国产片中,顺应国情,这也是要好好费一番脑筋的。喜爱此类型的吴君如,初衷本就是是想拍一部自己的“丧尸/僵尸”,又要能结合到“钉子户大战房产商”的社会新闻里,就变成了一部“人骗人”的喜剧。正如《惊声尖笑》所恶搞的那样,被玩烂了的惊悚桥段,做得越粗糙,就越产生笑果,观众没过多久就知道了真相,后面仿佛是万圣节的派对,舞台上也成了蠢人秀。颇为难得的是,丧尸爆发那场戏处理得相当完整,与前面的僵尸完全不在一个层面,视听上的压迫感,化妆的精准,群演的细节处理,都足以与欧美丧尸片相媲美,不输《釜山行》,算是国产电影第一遭。甚至一度让人错觉,影片的喜剧类型真的突变了,拍出了一部中国版的《杀出个黎明》,那就太Cult了。 经典如《七十二家房客 》里的众生百态,三教九流,《妖铃铃》的几位街坊纵然没有《功夫》里那样深藏不露的功夫高手,身份还是颇具代表性的,尤其是被赶出家园后的无奈和不甘,从香港到沈阳全都一样。表演上张译自不用说,落魄老爸和孝顺儿子负责煽情,吴镇宇继续神经刀,首次“触电”的Papi酱挖出了“冷面毒舌”的人设,从某种角度来看,她蘑菇头+大眼镜的造型,也有吴君如早期形象的影子。
《妖铃铃》的喜剧风格有些独特。本片是香港和内地两地喜剧人合作的结果,剧组拍摄的初衷是把《妖铃铃》做成香港无厘头和北方喜剧表演的混搭。这是很有意思的尝试,两种表演流派都在观众群中很有市场,各自的表演方式很成熟。
吴君如是香港最知名的喜剧女明星,她可以掌控无厘头表演的效果;岳云鹏、沈腾是内地知名喜剧演员,他们可以掌控北方戏剧表演的效果。这两种效果放在一起,“笑果”怎么样,“笑果”有多强烈,我想陈可辛、吴君如和剧组成员都是抱着“一切等到拍完才知道”的态度,有可能大家普遍欢迎,也有可能会让一些观众感到不适。这是本片对他们来说最有挑战性的部分。
影片最终的效果并不是我预想的“混搭”,而是呈现出南北喜剧分别主导整体风格和具体内容的状态:影片整体上是无厘头的风格,主要是情节编排、场次衔接上,能看出对周星驰、吴君如等过往作品的致敬;岳云鹏、沈腾贡献了影片中最有喜感的包袱,他掌控的是影片的台词和表演层面。从某种角度看,南北两派喜剧人算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陈可辛和吴君如是理智与情感的搭配,吴君如在很多场合都表示,陈可辛觉得这种尝试要冒很大风险,因为惊喜片这种类型在内地院线从来没有过。
看完电影之后,我和媒体圈的前辈讨论了《妖铃铃》的风格问题,前辈一直都不是无厘头电影的粉丝,她认为无厘头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时间的流逝给无厘头电影套上了一层滤镜,滤镜下所有的无厘头电影,不管他们原本是好还是坏,看上去都很有质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另有一些作品很不幸,没有在问世之后这么多年获得时间滤镜的加持,如果现在尹相杰还能通过“纤夫的爱”重新获得关注,只能说明当年原本就喜欢他的那些听众,现在仍然精神百倍地给偶像站台。
所以《妖铃铃》所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挑战:强烈的风格化,会有人不喜欢,也会有人产生距离感。吴君如在首映式上哭着说“我就想要这种风格”,她非常清楚无厘头风格可能会让《妖铃铃》远离一部分观众,但她还是去做了,因为这是从她身体里和经验里长出来的电影。
说电影之前,先说一个小故事。
在《妖铃铃》出电影海报的时候,讲真大聪看完海报一点兴趣都没有。
既不对吴君如导演处女电影感冒,也不因为电影有Papi眼前一亮,更无所谓小岳岳在影片中是否唱五环有一毛钱感觉。
不过,让大聪进电影的动力是源于在看其他电影的时候,前面放了《妖铃铃》的预告片,吴君如在电梯质问三位“僵尸”的那段,大聪笑出了鹅声。
好吧,可能自己笑点比较低。
总之,大聪看《妖铃铃》,不是因为对电影报有多大期待,而是年底了,大聪想尽量多笑一笑。
都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那这次大聪先给出个人对《妖铃铃》的直观数据:
剧情:☆ 无感
导演功力:★★ 起码故事说完整了,演员反应交代清楚了,剧情逻辑没毛病,但不会再有更多认可了。
演员表演:★★☆ 张译为整部电影表演多加半星。
搞笑程度:★★★ 勉强及格,大聪这次以一种很轻松的心情去看电影,尽量让自己放声笑。
综合:★★☆此前首映礼上,陈可辛对《妖铃铃》,打了及格分。
陈可辛是对电影品质要求很严格的人,能给《妖铃铃》打出及格分实在难得。
但一想到这片子他是监制,再加上导演是他老婆,这种裙带关系,他给出及格的话,观众自然要打个折。
因此对于大聪来说,《妖铃铃》自然是在及格线之下的。
如果真的要用比喻来形容《妖铃铃》的诞生,应该就是开心麻花系列电影蒸蒸日上,于是开心麻花总经理刘洪涛找上了陈可辛,陈可辛把这美差交给了吴君如,让自己老婆也尝试过一把导演瘾。
这不是大聪瞎猜的,是在《妖铃铃》首映发布会陈可辛自己陈述的。
只不过陈可辛谦虚地说自己十几年没拍喜剧了,生疏了,所以让自己老婆来导演(神逻辑)。
无论如何,这部电影你们说圈钱也好,博大家一乐也罢,对于52岁的吴君如来说,出演过一百多部电影的她,重新当新人做导演,怎么说也是需要一点勇气的。
先说《妖铃铃》最大的缺点,就是有很明显的后期修改痕迹。
比如台词明明还在说,但是人物根本没张嘴,并不是角色说粤语大聪看的是国语,而是根本嘴没带动的。
这种没钱补拍,只能补录声音的后期调整,让影片的质量直线下降。
整部影片的剧情,虽然加入了很多现在网络流行的段子,但依然感觉到了中庸的八十年代港片叙事手法。
很多桥段,都让大聪仿佛时空穿越到了三十年前。
比如影片后半段的反转,以及对铃姐的原谅,大家站成一排,大声对铃姐喊“怎么办呀...”的时候,老旧的中庸港片港剧既视感十足。
但是《妖铃铃》只是拿到了怀旧的香港船票,登上的却是现代的游艇。少了内核的港式船体,只有一些装模作样的怀旧手法,怎么看都觉得有些尴尬。
特别是拆迁楼盘的场景设计,以及沈腾地产商的集体尬舞。明里暗里都在致敬《功夫》,好听点说是致敬,直接点就是没创意。
影片还有很多这样的桥段,熟悉的套路,似曾相识的段子,显然《妖铃铃》觉得大聪笑点真的很低,但其实也没有那么低。
关于演员表演,大聪上次在@机器之血已经提过,对于商业爽片,很难立起人物的表演,更别说是一部普通的商业娱乐片。
只能说,所有人表演都在线上,包括papi刚报到的新人,表演方面不功不过。
张译在他饰演的人物上,则看出来明显比其他人都用功许多,表演也更用心,他能在群演中再把人物的诠释拔高三分,实属不易,给张译点赞!
当然了,就像《妖铃铃》首映礼的标语:“我们开心”发布会。
嗯,主创开心就好,至于观众,尽量做到也让他们开心吧。
虽然影片剧情让大聪很无感,但影片确实有些桥段,让大聪乐个不停,比如电梯那段,比如小岳岳,沈腾的表演,其实都能单独拿出来乐一乐。
有时候大聪想,不能总是用苛刻单一的眼光审视每一部电影,这样反而显得自己很无趣,不是每部电影都想让自己走上精神升华的康庄大道。
毕竟,有些人是为了电影信仰而做导演(而且很有天赋);有些人则天时地利有机会当导演,带着学习的精神也尝试了一回导演瘾。
前者是陈可辛,后者是吴君如。
关注《大聪看电影》公众号,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八九十年代香港烂片既视感。一点都不好笑的无厘头,各种低级的装疯卖傻,全片充满着过时的网络流行老梗,让人看得相当尴尬。有点感觉像在看春晚那些一点都不好笑的小品或相声,还硬要挠观众的痒痒“你笑啊你怎么不笑啊”。
剧情弱智,表演浮夸,造型丑陋——谁说喜剧人物就一定得扮小丑呢?吴君如以后还是好好演戏吧,不是所有演员都有导演的天分,就算老公是陈可辛也没用。可怜陈可辛还为这样的电影到处路演跑场。
尽管是看的免费点映还有吴君如亲自站台,可烂片依然是烂片。接连看了两部烂片(加上前几天的《机器之血》),简直后悔莫及,就算倒贴也不该把时间浪费在这样的烂片上。
剧情弱智,表演浮夸,造型丑陋——谁说喜剧人物就一定得扮小丑呢?吴君如以后还是好好演戏吧,不是所有演员都有导演的天分,就算老公是陈可辛也没用。可怜陈可辛还为这样的电影到处路演跑场。
尽管是看的免费点映还有吴君如亲自站台,可烂片依然是烂片。接连看了两部烂片(加上前几天的《机器之血》),简直后悔莫及,就算倒贴也不该把时间浪费在这样的烂片上。
吴君如执导并主演,陈可辛监制,这个创作阵容我一直以为会拍一部《朱丽叶与梁山伯》这样的电影,毕竟陈可辛赖以成名的风格还是比较偏文艺的如《甜蜜蜜》之类的作品。又或者,是她拿金像影后的《洪兴十三妹》,那类充满江湖义气与香港味道的黑帮片。但是没想到吴君如首次执导,竟然选择的是一部喜剧片。
其实反过来想,也可以理解,因为她的搞笑片也是一枝独秀的,早年和周星驰合作就已经不少,《望夫成龙》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后面的《金鸡》系列也是脍炙人口,透过一个妓女去讲岁月变迁,让人笑中带泪。那么她自己拍电影当导演了,会不会也延续这个风格呢?
看完《妖铃铃》之后,我觉得自己想多了——这次的吴君如,很内敛的讲述了一个喜剧故事,没打算让观众笑得肝肠寸断,如她自己所讲,“觉得中国不应该分什么南北喜剧,所以拍了部我觉得能让哪个地方的人都笑的喜剧片”。
《妖铃铃》的演员阵容是豪华的,从岳云鹏到沈腾,德云社+开心麻花就已经撑起中国喜剧的半边天了,再加上拍搞笑段视频的PAPI酱、《爱笑会议室》出身的潘斌龙、《驴得水》的阿如那、大碗娱乐的许君聪都是内地喜剧节目的常客,还有吴君如的好朋友方中信和吴镇宇,以及再次尝试喜剧的张译……就这个阵容而言,完全是一部贺岁喜剧,放在元旦档倒也合适,毕竟这个档期的片子里,也只有这一部合家欢的喜剧。
但它又不是那么的合家欢——其实这是一部带有惊悚元素的喜剧片,里面有不少妖魔鬼怪;题材则是现实主义——钉子户反强拆,和无良房地产商做斗争。本来是一个非常有冲击力的故事,但碍于国内的电审环境,拍得自然不可能有多现实。于是故事就和喜剧结合起来,地产商人要赶跑这些钉子户,就派人去扮妖魔鬼怪,试图吓走他们。结果他们请来了捉妖大师,吴君如扮演的铃姐。铃姐又是个靠坑蒙拐骗行走江湖的人,电影就这么从现实主义变成了魔幻现实喜剧。
说不好笑那是不公允的,里面的这些演员都有着彼此鲜明的喜剧烙印,你如果被任何一个演员过去逗乐过,那么看这部电影同样也是笑出来。影片里我比较喜欢岳云鹏的段落,他的相声很好笑,贱兮兮的,但拍的电影一直都不怎么好笑,觉得很尴尬,感觉还是没找对自己的定位,毕竟说相声和拍电影是两码事。但是这次在《妖铃铃》里我却觉得挺有意思,大概是沈腾演他爸爸的关系,传授他了一些秘诀,演出效果比过去的作品要好了很多。这个曾经让我在剧场里笑了很多次的相声演员,终于有了第一部能让我笑出来的电影。
青涩也是有的。吴君如第一次执导,还要这么高难度的把各种喜剧风格的演员结合到一起,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像是PAPI酱这种首次演戏的网红,怎么让她从一个拍短视频的变成一个演员,怎么把段子手式的喜剧风格变成电影的喜剧风格,在保持自己喜剧风格不走样的同时进行电影化的改动,还要和电影里其他风格的喜剧演员来融合,这对于演员来说本身就已经很难,需要天分;对于导演来说也难,需要方方面面都顾及到。这种难度让吴君如一来就全部搞定,显得是不可能的。
所以影片我觉得最终还是做了一些减法,比如后半段的主题,落在了很安全的“友谊”二字上。开始讲友谊与合作了,影片的喜剧成分就少了很多,谭咏麟的歌声响起的时候,整部电影也变成了正剧。这对于想看一部纯喜剧的观众而言是不满意的,毕竟没有从头笑到尾。
港产喜剧如今越来越低迷,周星驰已经彻底北上,张家辉、葛民辉这些后起之辈也早就转型做正剧了。吴君如此刻拍这样一部集结从南到北各路喜剧明星的电影,显得有点悲壮——就像电影里萌贵坊一样,孤岛般的耸立在城市里,被熙熙攘攘的灯红酒绿所包围。而她则带着一群演员坚守在这个必然会被拆除的小天地里,抵挡着各种牛鬼蛇神的进攻。
不清楚目前这部电影里,作为监制的陈可辛能掌握多少。但从电影的成片来看,效果还是OK的。
如果是作为看了吴君如十几年的老影迷,《妖铃铃》相比于那些港产喜剧巅峰之作自然还是有一些不完美的部分。但《妖铃铃》比起这些年的国产喜剧片来说,至少在制作上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精良许多,观影的过程里也确确实实让我笑了不少地方。作为首次北上想做一部“国产喜剧”的吴君如而言,想一次就做到完美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也相信,曾经拍过《金鸡》以及《四面夏娃》这种高级喜剧的吴君如,肯定下一次会做得更好。在《四面夏娃》里,吴君如扮演了四个角色,影像风格疯癫前卫,让人大开眼界。
而这次的《妖铃铃》把惊悚元素已经港产片的很多梗拿来用,所做出的风格化喜剧,在我看来算是亮眼的尝试,也是内地喜剧片趋于同质化的如今一次很好的突破,而我也很期待,吴君如下次可以找点更多的香港喜剧人,把这种风格化的尝试和港产喜剧片的经典元素做得更好。
其实反过来想,也可以理解,因为她的搞笑片也是一枝独秀的,早年和周星驰合作就已经不少,《望夫成龙》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后面的《金鸡》系列也是脍炙人口,透过一个妓女去讲岁月变迁,让人笑中带泪。那么她自己拍电影当导演了,会不会也延续这个风格呢?
看完《妖铃铃》之后,我觉得自己想多了——这次的吴君如,很内敛的讲述了一个喜剧故事,没打算让观众笑得肝肠寸断,如她自己所讲,“觉得中国不应该分什么南北喜剧,所以拍了部我觉得能让哪个地方的人都笑的喜剧片”。
《妖铃铃》的演员阵容是豪华的,从岳云鹏到沈腾,德云社+开心麻花就已经撑起中国喜剧的半边天了,再加上拍搞笑段视频的PAPI酱、《爱笑会议室》出身的潘斌龙、《驴得水》的阿如那、大碗娱乐的许君聪都是内地喜剧节目的常客,还有吴君如的好朋友方中信和吴镇宇,以及再次尝试喜剧的张译……就这个阵容而言,完全是一部贺岁喜剧,放在元旦档倒也合适,毕竟这个档期的片子里,也只有这一部合家欢的喜剧。
但它又不是那么的合家欢——其实这是一部带有惊悚元素的喜剧片,里面有不少妖魔鬼怪;题材则是现实主义——钉子户反强拆,和无良房地产商做斗争。本来是一个非常有冲击力的故事,但碍于国内的电审环境,拍得自然不可能有多现实。于是故事就和喜剧结合起来,地产商人要赶跑这些钉子户,就派人去扮妖魔鬼怪,试图吓走他们。结果他们请来了捉妖大师,吴君如扮演的铃姐。铃姐又是个靠坑蒙拐骗行走江湖的人,电影就这么从现实主义变成了魔幻现实喜剧。
说不好笑那是不公允的,里面的这些演员都有着彼此鲜明的喜剧烙印,你如果被任何一个演员过去逗乐过,那么看这部电影同样也是笑出来。影片里我比较喜欢岳云鹏的段落,他的相声很好笑,贱兮兮的,但拍的电影一直都不怎么好笑,觉得很尴尬,感觉还是没找对自己的定位,毕竟说相声和拍电影是两码事。但是这次在《妖铃铃》里我却觉得挺有意思,大概是沈腾演他爸爸的关系,传授他了一些秘诀,演出效果比过去的作品要好了很多。这个曾经让我在剧场里笑了很多次的相声演员,终于有了第一部能让我笑出来的电影。
青涩也是有的。吴君如第一次执导,还要这么高难度的把各种喜剧风格的演员结合到一起,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像是PAPI酱这种首次演戏的网红,怎么让她从一个拍短视频的变成一个演员,怎么把段子手式的喜剧风格变成电影的喜剧风格,在保持自己喜剧风格不走样的同时进行电影化的改动,还要和电影里其他风格的喜剧演员来融合,这对于演员来说本身就已经很难,需要天分;对于导演来说也难,需要方方面面都顾及到。这种难度让吴君如一来就全部搞定,显得是不可能的。
所以影片我觉得最终还是做了一些减法,比如后半段的主题,落在了很安全的“友谊”二字上。开始讲友谊与合作了,影片的喜剧成分就少了很多,谭咏麟的歌声响起的时候,整部电影也变成了正剧。这对于想看一部纯喜剧的观众而言是不满意的,毕竟没有从头笑到尾。
港产喜剧如今越来越低迷,周星驰已经彻底北上,张家辉、葛民辉这些后起之辈也早就转型做正剧了。吴君如此刻拍这样一部集结从南到北各路喜剧明星的电影,显得有点悲壮——就像电影里萌贵坊一样,孤岛般的耸立在城市里,被熙熙攘攘的灯红酒绿所包围。而她则带着一群演员坚守在这个必然会被拆除的小天地里,抵挡着各种牛鬼蛇神的进攻。
不清楚目前这部电影里,作为监制的陈可辛能掌握多少。但从电影的成片来看,效果还是OK的。
如果是作为看了吴君如十几年的老影迷,《妖铃铃》相比于那些港产喜剧巅峰之作自然还是有一些不完美的部分。但《妖铃铃》比起这些年的国产喜剧片来说,至少在制作上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精良许多,观影的过程里也确确实实让我笑了不少地方。作为首次北上想做一部“国产喜剧”的吴君如而言,想一次就做到完美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也相信,曾经拍过《金鸡》以及《四面夏娃》这种高级喜剧的吴君如,肯定下一次会做得更好。在《四面夏娃》里,吴君如扮演了四个角色,影像风格疯癫前卫,让人大开眼界。
而这次的《妖铃铃》把惊悚元素已经港产片的很多梗拿来用,所做出的风格化喜剧,在我看来算是亮眼的尝试,也是内地喜剧片趋于同质化的如今一次很好的突破,而我也很期待,吴君如下次可以找点更多的香港喜剧人,把这种风格化的尝试和港产喜剧片的经典元素做得更好。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