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胡波
编剧: 胡波
主演: 章宇 / 王玉雯 / 彭昱畅 / 李从喜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8-02-16(柏林电影节)
片长: 230分钟(导演剪辑版)
又名: 金羊毛 / 爱在樱花盛开时 / 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
IMDb链接: tt8020896
编剧: 胡波
主演: 章宇 / 王玉雯 / 彭昱畅 / 李从喜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8-02-16(柏林电影节)
片长: 230分钟(导演剪辑版)
又名: 金羊毛 / 爱在樱花盛开时 / 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
IMDb链接: tt8020896
本文首发于:三号厅检票员工
作者:检票小哥
写在前面
今天的标题是我看《大象席地而坐》时在心里默念了好几次的话。
老实说,《大象席地而坐》这篇影评文从我来FIRST青年电影展的第一天就在脑子里转了,我给他预设过无数个标题。
可这些标题却又都在那四小时的放映里被炸成了一个又一个狗屁。
最后就只剩下今天标题里的这一句垃圾话,不停的在我大脑的沟回壑里,撒泼打滚。
一
《大象席地而坐》的导演叫胡波。
如果有关心中国电影的朋友应该知道,因为一些事情他已经走了,自杀。
这是他的处女作,同时也是遗作。
我去年的时候见过胡波。
是在FIRST青年电影展当志愿者的时候,恰巧被安排去跟了训练营,胡波是学员之一。
因为普通志愿者身份,加上工作list要求我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导师贝拉塔尔身上,所以哪怕到影展闭幕,我和每个学员都谈不上有什么交际,甚至交谈。
胡波也不例外,要说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我对他的印象更深一些。
松松垮垮的短裤,一双人字拖鞋,一头长发被扎成了一个小马揪,不怎么说话,鬓角的头发也总是被西宁的妖风吹得飘来飘去。
“这哥们真像个艺术家”
这话好像有些给他贴标签的意思,但第一回见到他,这个念头就是直愣愣的跳出来了。
再后来就是去西宁郊区勘景的那辆大巴上。
我拿了个小板凳坐在过道上,两边都坐满了学员,大家都被西宁突如其来的高温折腾的有些吃力,胡波坐在靠窗的地方托着头盯着路边不断后移的枯树。
我递了防晒霜给了后排的几个学员,只有胡波没要,说了声不用后就又把头别回窗外了。
枯树没了,他开始看路灯。
大概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吧,我突然觉得这个扎辫子的哥们,挺不一样的。
我还记得去年老爷子给的训练营拍摄命题是“午餐晚餐”。
当所有人都在用现实主义去对准极致日常的时候。
胡波却拍了一出超现实的末日食人,没想到贝拉塔尔特别喜欢,在课上还夸了几次。
大意是说,他未来会很棒。
但是谁也没想到,未来还没等来,仅仅是几个月后,等来了胡波的死讯。
他到底为什么自杀,再去追索其实已经显得有些无意义。
特别是在他给我们留下的这部电影面世之后,如果我们再去执着于那些截图和所谓真相,是不是显得有些无知?
所以,就这样吧。
我们抛开所有阴谋阳谋,仅仅就是席地而坐,聊聊他的电影就好。
《大象席地而坐》
二
《大象席地而坐》很长,四个小时。
相对应的,作为支撑,里面的叙事自然很难作简。
四个故事,四条线,并进,交织,散开,再聚拢。
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主角,四个主要人物相互串联,四场人间悲喜互相映射。
“于城”
故事发生在冬天,一座河北小城,井陉县。
这是个真实的地方,真实到你用输入法就可以直接把它打出来,像是这个魔幻现实故事里的一个现实主义托底。
故事开场是一段有些怪诞的独白。
“满洲里马戏团有一只大象,它他妈就子一直坐在那,可能有人老拿叉子扎它,也可能它就喜欢坐那,很多人就跑过去,抱着栏杆看,有时候也有人扔什么吃的过去,它也不理。”
在讲这话的人叫于城,是个混子,他身上正在发生一场惊悚的偷情游戏。
偷的是兄弟的女人,现在他正躲在房间的角落里,什么表情也没有,好像本来就在等待突然提前回家的兄弟发现自己。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压垮那个男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推门进来的一分钟里,没有争吵,没有拳脚,于城只是眼睁睁的看着他走向窗口,然后纵身一跃。
八楼,当场毙命。
于城本来想出去躲躲的,但电话响了,里面传来了母亲尖利的咒骂,“你个不要脸的东西,你弟弟被人推下楼梯,成了重伤你不管吗?”
“操”
于城突然不知道是该躲还是该迎头上了。
抬头,窗外依旧雾蒙蒙的,他都快想不起这座城市已经多久没有出现阳光了。
而整个故事也随着这个纵身一跃开始疯狂下坠。
“韦布”
韦布一直觉得这座城市快死了,奄奄一息,人们带着口罩和围脖在街上匆匆赶路,一个着急又傲慢的妇女在到处向路人询问有没有看见自己的狗,却不见谁抬头搭理。
今天和之前的每一次都一样,韦布被暴戾的父亲赶出了家门,在父亲的眼里,韦布“和门口的垃圾桶一样恶心”,这他都早就习惯了,“也许他没说错呢?”
毕竟连他的教导主任都说,“你们这群人在全市最烂的高中,别做梦了,你们毕业后会有一半的人去市场卖烤串。”
但今天韦布不想去想这些,因为他好像杀人了。
这件事本来和韦布没关系,不过就是好友被校霸怀疑偷了手机,韦布知道他没偷,便答应帮他站台壮胆。
好像所有的不小心都发生在胆战心惊之后,校霸在和韦布的推搡中不小心从楼梯上掉了下去,后脑坐地,一地的血。
“快跑”
这是韦布脑子里的第一反应,也是唯一的念头,
他知道校霸有个混子哥哥,不会放过他的,况且在这座小城里,弄死一个人不算什么大事。
可他不知道自己该去哪,只是突然想到了满洲里的那只大象。
“哦,那就去看看吧”
但在离开之前,韦布想再见一面黄玲。
“黄玲”
黄玲知道韦布喜欢她,但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喜不喜欢韦布。
她觉得自己很恶心,这个词每天都会出现在她妈妈的嘴里,同时出现的还会有婊子之类的近义词。
黄玲的妈妈从爸爸走后就得了躁郁症,每天都要对着黄玲大骂一遍,有时候仅仅是因为黄玲把她买的蛋糕弄花了。
大概也是因为父亲的抛弃,黄玲喜欢比自己大的男人,比如那个和自己暧昧了很久的教导副主任,尽管他已婚。
“老人”
老人其实已经都快记不起今年自己多大了,也记不清自己睡在阳台有几年了。
家里房子很小,高企的房价让他和儿子的一家三口一直龟缩在同一个屋檐下。
但最近情况开始起了些变化,儿子说的很含蓄,但老人大概听得懂,孙女要上学了,他们想把这件老房子卖了,给孩子买个学区房,然后把自己送去养老院。
他不想去养老院,却也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底气去拒绝。
只得胡乱扯了一句“养老院不能养狗,去了我的狗怎么办?”
狗,成了他在这个家最后的尊严。
三
这是这座小城里四个人的境况,却也只是个开始。
在接下来的200分钟里,每个人都像是在等待一个撑不下去的点,一个对别人动手,或者对自己动手的导火线。
也许那个点只是一件小事,但也是尖刀离心脏的最后一厘米。
韦布知道了手机真的是他朋友偷的,他背叛了他,连正义都不属于他了,什么都没有了。
黄玲被校霸拍下了和副主任在ktv约会的视频,手机被偷后,视频也被传到了学校的每一个群里,一切都完了。
老人的狗被那个妇女走丢的狗咬死了,他在这个家继续留下去的理由没有了。
每个人都像是一个弹簧,在这四个小时里,一点一点的被压到无法喘息。
胡波没有让他们四个见到的阳光,也拒绝在这四个小时里出现阳光。
甚至为了制造疏离和陌生,他们把整部片子的背景和次要人物大量虚焦,让每一次对话都变的不可调和,每一份关系都显得不堪一击。
三
到这里为止。
《大象》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主观上的“丧”,而是扩展到了对整个社会环境,人与人关系的不信任。
里面被塞满了泼妇,混蛋,狗逼,数不尽的压抑和冷漠,你能在电影的每一分钟感受到近乎锁喉的绝望和失语。
但弹簧始终是弹簧,在电影第200分钟的时候,四个人开始了对一切的反弹,压抑有多猛烈,反弹就有多剧烈。
子弹,咒骂,暴力,欺骗。
每个人都迎来了专属于自己的那个发泄词。
电影也开始了一场近半个小时的大爆发。
你仿佛在这半个小时里真的听到了一声接一声的象鸣,在枪响中,在脏话里,在两记闷棍,一场欺骗里肆意鸣叫。
但电影的高明却远远不止于此。
即使这200分钟已经让故事成了一团布满利刺的乱棘,但胡波依旧想要用最血淋淋的方式去理顺他们。
所以,四个故事也在最后30分钟走向聚拢,剩下来的三个人结伴踏上去满洲里看大象的车。
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这不是一种强制和解,也不是对悲观的放任,而是在扒开生活的骨质肌理,看见真相后,让主角们继续背负着活下去,走下去。
用这样一种罗曼.罗兰式的英雄主义,去消解掉前200分钟的下坠。
我们总会发现,猴子笼根本就没有猴子,满洲里也没有大象。
我们无力改变太多东西,我们看着那样的天,喝着那样的水,扎着那样的疫苗。
我们看不见星星,就像我们不被允许拥有理想主义那样。
我们无法看到我们想看的,无法说出我们想说的。
我们被误会,被忽略,被钳制。
我们阻挡不了楼房在轰鸣中倒塌,又在恶臭中建起。
我们阻挡不了远方的藏羚羊被杀,丹顶鹤被击落。
我们什么都做不了,甚至不知道该去责怪谁把眼前的一切都变成了脓疮。
我们只能呕吐,不停的呕吐。
最后
可是,尽管这样。
我们不还是得一边假装热爱,一边继续活下去,对吧?
生活,操
2017年10月12日,青年作家、导演胡迁(又名胡波)上吊自杀,他以这样决绝的方式离开了世界。
几个月后,在今年的2月24日凌晨,他生前导演的电影《大象席地而坐》斩获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论坛单元),这是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公映。
《大象席地而坐》长达近4小时,电影节官方称赞该片“这部视觉效果震撼的作品用大师级的方式,将一系列不同的主人公的传记联系在一起,讲述从黎明到黄昏的单一、张力十足的一天里发生的故事,描绘了一个以自私为标志的社会”。
整部作品沉重而压抑,一如胡迁短暂的人生历程,他的生活很窘迫,郁郁不得志,满心的疲惫和无望得不到发泄。
每个人都梦想逃离出困顿的生活,向往着去满洲里,看传说中整天席地而坐的大象。影片快结束时,当远方传来了大象嘹亮的叫声时,观影的人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了。
几个月后,在今年的2月24日凌晨,他生前导演的电影《大象席地而坐》斩获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论坛单元),这是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公映。
《大象席地而坐》长达近4小时,电影节官方称赞该片“这部视觉效果震撼的作品用大师级的方式,将一系列不同的主人公的传记联系在一起,讲述从黎明到黄昏的单一、张力十足的一天里发生的故事,描绘了一个以自私为标志的社会”。
整部作品沉重而压抑,一如胡迁短暂的人生历程,他的生活很窘迫,郁郁不得志,满心的疲惫和无望得不到发泄。
每个人都梦想逃离出困顿的生活,向往着去满洲里,看传说中整天席地而坐的大象。影片快结束时,当远方传来了大象嘹亮的叫声时,观影的人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了。
然而,现实中的胡迁没有给自己希望,找不到自我纾解的途径,屈服于命运里的困境。于是,他用一根绳索在租住的楼房过道中结束了生命,令人唏嘘不已。
眼看着光明前程就要来临时,他却永远的告别而去。他如果坚持下来,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文艺记录片大师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惜,斯人已逝,他的艺术人生止步于此。
01
胡迁出生在1988年,一名80后。
他的家庭条件一般,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出众,上的是全市最差的中学。
业余生活,他最感兴趣的就是看电影,梦想着考取一所跟电影相关的学校。周星驰的电影《喜剧之王》影响对他最深,他曾暗暗发誓不能成为一坨屎,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电影梦,摆脱生活的泥潭。
2006年,在他18岁的时候,去北京参加考试,顺利拿到了要报考的院校的专业合格证。本以为命运开始迎来了转机,只不过是空欢喜一场。因为高考文化成绩没有达到分数线,未被录取,他与梦想的电影学院擦肩而过。
为了心中的理想,胡迁选择回老家复读,再战一次。结果,家里劝他放弃考电影学院,其父还因此与其决裂。
在复读的备考期间,由于压力过大,他开始脱发和失眠。命运又一次给他开了个玩笑,第二次又落榜了。“我佝偻着背,顶着一头稀疏的乱毛,考出了这几年来最差的成绩。”他曾如此对媒体描述当时的状态。
2008年,他去了家乡的一所专科学校,课程设置很水,宿舍也不装网络,每天就去网吧通宵看电影。网吧是学校经营的,晚上9点开始通宵,下午起床后他就和室友打打牌、吹吹牛。
他觉得自己不能这么沉沦颓废下去,在那所专科待了四个月后退学,继续重考,终于如愿所偿进入了北京电影学院。
所以说,梦想还是要有的,认定了目标坚持下去,上天也会垂青的。如果不给自己机会,不忍着牙坚持下去,成功只会是个泡影。
02
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后的胡迁,斗志昂扬、意气风发,他连上厕所都想着艺术方面的问题。
不过,现实却给他浇下一盆冷水。他的另类表达方式,受到同学们和老师的不解和质疑。无论是平时的拍摄作业,还是毕业作品,他都是在非常不情愿地按照要求完成的。
在电影学院的四年里,他没有找到知音,仿佛活在一座令人窒息的牢笼中。
毕业之后,他同样无法说服自己的内心,做不到顺从这个苟且的社会。有不少商业片找过他合作,但都被拒绝了。他真正想拍的艺术片无人赏识,几经筹划却胎死腹中。
到了2014年,他想着考了这么多年学图什么,既然不能不受限制地拍电影,不如重操旧业开始写小说。当年,中篇小说《大裂》斩获台湾第六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同名小说集也在大陆出版。
这是部作品真实地描述出了当下大学生过的日子和面临的状况,也是他为了让自己记住过去混乱不堪的日子。人们读过以后,有种皮肤被刀凌迟割开的感觉。他在书写这个世界的谎言,撕开社会血淋淋的伤口,似乎要告诉人们:这个世界远比你想象的残酷。
随后,他又出版了长篇小说作品《牛蛙》。对于胡迁的写作才华,不少业内人士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他的生活似乎没有走向更好的一面,微薄的稿费收入并不足以支撑起体面的生活。
他心心所念的还是电影的拍摄,2016年他带着原创电影剧本《金羊毛》参加了First影展创投会,经过层层筛选,《金羊毛》最终从457个报名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电影计划。该项目也获得了王小帅公司冬春影业的青睐,并以《爱在樱花盛开时》(即《大象席地而坐》)的片名进行了电影的拍摄。
然而在电影的制作后期,一切并不那么顺风顺水。胡迁把电影时长剪辑为四个小时,制片方王小帅十分不满,要求他删减到两个小时。固执的胡迁不愿妥协,仅仅删减了十分钟,又把3小时50分钟的版本还回去。
最后的结果是,制片方解聘了胡迁,剥夺了他的导演署名权,甚至要他拿出350万来买自己电影的版权。
在他最穷的时候,卡里只有三千多块钱。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熬不下去了,崩溃了。
03
有人指责监制王小帅武断,盛气凌人,如果尊重了胡迁的意见,或许可以挽救一个天才。但如果把锅全部甩给王小帅也未必公允,作为电影制片人和监制,他不仅要看重电影的艺术本身,还得考虑到后续的营销与盈利。
文艺片毕竟还是小众的艺术,市场风险很大,看看这几年,我们国家上映的文艺片,很多连成本都难收回。230分钟版本的文艺片,在众多吸金的商业片面前,绝大多数人都会用脚投票,最终的票房成绩也可想而知。
即使该片在国际上获得了声誉,大家对胡迁最多也是抱以惋惜,敬佩他的才华,但真正在国内公开上映时,估计也没多少人愿意走进影院为其买单。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追求真正的艺术注定是孤独的。
偌大的中国,养活几个文艺片导演也不是问题,首先是你得有足够的名望,有人为情怀投钱,这就要求最初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必须忍受着清贫和孤寂,能在艺术的道路上坚持下来。
比如,同是文艺片导演的贾樟柯和娄烨,他们谁不是在成名前忍受了巨大的苦痛呢?
贾樟柯,这个从山西汾阳走出来的小伙子,同样没有任何背景,同样是考了三年,才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毕业那年,他拍摄的《小武》一举拿下了柏林电影节的两个奖,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投资方纷纷找上门来。
娄烨,他的作品在国内要么无法上映,要么票房惨淡,但在海外获奖无数,能够依靠国外市场销售收回投资。
如今,新生代的影视导演,大多被市场同化,走商业路线,卖卖人设、打通人脉关系。少数的走文艺情怀路线的,又缺乏前几代导演们的忍耐力,对自己坚持的东西产生了怀疑。还没打造出精品,便匆匆放弃了追求了多年的理想。
文艺青年们自以为看穿了世界看破了红尘、满腹文采,觉得得不到市场就是世界的错,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内心还没真正沉住气。每行每业的起步阶段,付出和金钱往往是不对等的、太关注后者、注定会非常痛苦。
谁活着不像是人间炼狱,愿每个为梦而活着的人都能坚持走下去,不管遭遇了什么。
去年在柏林看了马莉导演聚焦精神病院的纪录片《囚》,今年在柏林看了青年导演胡波的遗作《大象席地而坐》,两部华语片的共同点是长,前者近五个小时,后者四个小时,都是体能和精神上的一场马拉松,且看完心情都会很低沉。
提前一天就去媒体中心申请了《大象席地而坐》的票,没想到被告知已经售罄,后来辗转通过其他渠道才得到一张票。我走进影厅的时候,主持人正在台上请观众帮忙寻找身边是否还有空余的座位,直到全部座位都被填满。看见外国普通观众们兴奋期待的面孔,我心情稍微有点复杂,不知道他们是否知晓即将面对的是怎样一个故事,以及它诞生的背后又有怎样的心酸。可能很少有过这样的情况——电影节本该是一名导演最荣耀的时刻,观众翘首期盼,而后报以尊敬和掌声,可惜导演已经看不到了。
1,《大象席地而坐》讲述了四个人的困境:
(以下部分为剧透)
第一个人是社会混混A,他睡了朋友的老婆,被突然回家的朋友撞见,朋友一时受刺激跳楼了。他觉得不是自己的责任,隐瞒事实的同时想去满洲里避避风头。
第二个人是少年B,他为了帮好友摆脱校园霸凌,失手将霸凌男孩推下了楼梯。男孩有个混社会的哥哥A,少年害怕他哥哥来报复,便离家出走到处躲藏,想去满洲里看传说中整日坐着的那头大象。
第三个人是少女C,她和母亲关系恶劣,却渐渐和学校副主任产生不正当的感情。C和副主任的绯闻传遍学校,濒临崩溃之际,她决定逃去好友B提过的满洲里。
第四个人是老人D,是少年B的邻居。儿子儿媳以学区房太小住不下为由,要送他去敬老院。老人机缘巧合被卷进了A与B的争端,再加上对子女的失望,便擅自带着小孙女前往满洲里,去看看他年轻时当兵的地方。
男女老少四个人之间有着种种复杂奇妙的关联,他们四个都在遭遇接连不断的麻烦,仿佛掉进了逃不掉的人生怪圈。眼看四个主角都无路可逃的时候,传说中满洲里那头整天坐着、不为威慑和食物所动的大象似乎成了他们唯一的情感出口。
2,技术层面先营造出压抑氛围:
这部电影刻画了众多底层小人物,故事以一座并不发达的北方小城为背景,再加上非常粗糙的制作——完全不打光,多数时候画面都是偏暗的,接近消色调的,甚至看不清人脸;不怎么稳的手持镜头,嘈杂的同期声,一些素材看似并未被精剪过,很多地方的混音都出现了严重问题……首先在技术层面就营造了一种十分压抑的氛围。这一方面可能是受限于成本,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导演个人风格的选择,以及后期部门出于对导演的尊重进行了全盘保留。
【FIRST二刷补充:柏林版是调色、混音均未完成的“半成品”,后在FIRST的仗义支持下,后期制作得以全部完成,二刷技术层面的观感提升了很多】
3,一部悲观厌世的作品,但不乏作者才华:
死者为大,我很难以客观准确的语句来评价这部电影。但看的过程中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部电影实在太沮丧了,太悲观了,每个人物身上都萦绕着一股厌世情绪。但作为一部影像作品而言,它又时不时闪现出作者才华的一面。
电影里每个人物的台词多少都是有些深沉和文艺的,连两个中学生都是,口吻相当成年化。这些人物不停地拷问自己一些抽象的问题,也直言不讳地表达着对身边人和对这个世界的愤怒与绝望:“我什么都不是”,“你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吗?”,“我是最后一个看透你是个狗X的人”,“人渣!狗屎!恶心的玩意儿!”,“这世界可真恶心”,“你什么时候感到舒服过吗?”,“人生就是一桩接一桩的麻烦”……这样的台词比比皆是。
尽管在价值观念上我并不倡导,但不得不说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融汇成了一股颓废、堕落、歇斯底里的气质,使得这部电影别具一格。尽管也是相互穿插的多线叙事,但并没有刻意营造昆汀和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那种戏剧性的冲突和巧合,张弛有度的叙述,隐隐的情绪高潮,让四小时的片长并不觉得煎熬。片中用了很多跟在主人公背后的手持长镜头,很多场戏干脆就是一镜到底,除了人脸外几乎没有特写,很克制,还是有一些作者性的设计思维在里面的。据说导演在拍之前跟摄影师一起做了仔细的分镜,并非肆意而为。
几个主演的形象都很接地气,但演技一点都没被掩盖,尤其是彭昱畅,从《闪光少女》里的靓丽男闺蜜摇身一变,成了北方小城土里土气的中学小混混,年龄和气质竟然都毫无违和感,真是相当厉害了。个别配角演员略微出戏。
4,影片结尾向胡波致敬:
此次《大象席地而坐》开始放映之前,FIRST青年影展负责人高一天上台介绍:“这部电影可能会是今年大家看到的最长的一部,但是一点都不沉闷,它讲述了四个人的生活,生活往往比我们想象得更长一点。希望大家可以多一点耐心,共同度过接下来这四个小时。”电影开始了一段时间、交代了主角们各自的故事开头后,银幕上才打出片名,没有主创名字。
在影片结尾,屏幕上出现“原著/编剧/导演:胡波”字样,然后放了一张胡波的黑白照片,写着英文“纪念胡波”和他的生辰逝世年月;再然后打出了这部电影的版权归属者(胡波的母亲和父亲);最后才是主创人员名单的滚幕。可以看到演职人员名单中有一个后期部门,有“后期制片人”和“后期统筹”等等,他们义务帮忙做了一些胡波没能完成的收尾工作,最后还有一长串鸣谢名单。
近四小时的电影结束后,我惊讶地发现,现场依旧几乎满座,没什么人提前退场。胡波的母亲在掌声中被请上了台,她表示能来到柏林电影节既高兴又悲伤,悲伤是因为儿子为了这部“大象”失去了生命。简短的发言后,她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向观众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被搀扶着下了台,有人为她献了一束花。
不知是不是胡波导演的本意,《大象席地而坐》片尾曲的人声采样是基督教赞美诗,颇有洗礼和升华的意味。片中四位主人公最终都在那头坐着的大象身上获得了解脱,可惜在比电影更加残酷的现实世界里,胡波却没有。
(何小沁/文)
补充短评:
柏林首映:四位主人公终究在坐着的大象身上求得了解脱,可惜在比电影更残酷的现实世界里,胡波却没有。影片摒弃了一切主流的,工业的,取悦的表达,在作者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长篇影像作品里,进行了一次极端的,彻底的,自我的释放。尽管外表粗陋,内里的戏剧结构、场面调度、演员掌控都颇为出色。//FIRST二刷补充:后期补完后观感提升很多,不再因为技术瑕疵偶尔出戏,没有一分钟是多余的,如章宇所说,这个片长本身就是胡波的一种语言,这种情绪需要漫长的积累,最后时刻爆发。一刷看故事,二刷看视听语言,胡波力求每场戏一镜到底,剥离出主体,配角都是失焦的,但画外音画表现空间又很丰富。章宇和彭昱畅太好。其实几个主人公都在问为什么,人怎样看待自己的痛苦处境,到底什么因造就了什么果。坐着的大象真的很有看头吗?出路到底在哪里?可惜胡波也无法作答。结尾黑夜里那束天堂一样的光,还有基督赞美诗,大概就是无解之解吧。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