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沙恩·鲍里斯 / 艾琳·卡斯帕 / 乔瑟琳·查普特 / 萨拉·多萨
主演: 米兰达·裘丽 / 卡提亚·克拉夫特 / 莫里斯·克拉夫特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加拿大 / 美国
语言: 法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22-01-20(圣丹斯电影节)
片长: 98分钟
又名: 火山之恋 / 爱蹈火 / 爱之火
IMDb: tt16227014
“我想过着精彩而短暂的一生胜过漫长却无趣的人生。”
各大流媒体平台参与影视制作方兴未艾之时,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频道)也开始进军这一领域,这两年讲述极限运动的《徒手攀岩》、回顾2018年泰国洞穴灾难事件的《泰国洞穴救援》,今年大热的《火山挚恋》,都在发挥纪实电影清新、真挚、细腻、贴心的优势,以强烈代入感直面人间生活,征服了很多电影节和挑剔的观众,口碑、票房、奖项都不错。在冬天深夜观看《火山挚恋》感受到了爱如岩浆的炽烈和浪漫,需要来一杯酒营造微醺的氛围,假装参与别人的人生。
为故去多年的人物拍摄一部纪录片是困难的,接触不到当事人,找不到合适素材呈现彼时彼刻的面貌,以及人物在时间长河的波澜起伏。《火山挚恋》挑战了这个难题,为已长眠三十年的夫妇拍了一部浪漫、精彩的纪录片,得到了影迷们的喜欢。纪录片成立的前提是,剧中主人公、火山学家卡蒂亚、莫里斯夫妇,走遍全世界100多座火山,他们也随身带着摄影机、相机边走边拍,留下了很多影像资料,有时他们还轮换着当摄影师,进行自拍、互拍。
虽然莫里斯说,他们不是导演,拍火山只是为科研和纪录,但他们执行力一流,有时比导演还强悍,在喷薄的火山口行走,在岩浆上煎鸡蛋,在彤红高温中安之若素,在天然的硫酸池上泛舟。 莫里斯还把这些影像资料剪成片子,贩卖给一些机构,获得一些资金后,继续去探险。两口子不太喜欢喧嚣熙攘的现代生活,却知道怎么样谋生,怎么样做学问,有一种在工作中“大隐”的气度。
夫妇俩生前留下来的影像素材足够海量,既有生活侧写,又有工作场景,有直观情绪,也有客观纪录,因此《火山挚恋》导演萨拉·多萨和她身后团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观看素材,理清逻辑,进行遴选、整合,最后再进行有效剪辑。某种意义上,他们像一群进行来料加工的影像工作者。
这种加工也不简单,要体现一定的作者性和导演旨趣更难。既要理清卡蒂亚、莫里斯两个人生平心路,又要复盘所有现存影像资料,让他们在主创团队心中重新活一遍。《火山挚恋》做到了,90多分钟的时长,观众看到了绚烂的火山奇观,两个火山学家的科研生活,也看到一对夫妇互相陪伴、支撑的真挚感情,他们志同道合,往来于世界各地的火山,沉迷其间不可自拔。
查了一下,两个人都是热爱冒险与自由的白羊座,有着火山一样的个性,真是绝配。他们的勇气和热情能感染很多“平庸”的人,为了热爱随时准备涉险甚至献身,多么夺人心魄。两口子只活了40多岁,却翻越了地球表面数百座火山,留下了科幻片一样的火山影像,他们研究地球深处的“心脏”脉动,用科学启示后人,规避灾害。像莫里斯所言,感觉自己活了几百年。当然,这种精神密度一般人很难到达。
卡蒂亚、莫里斯夫妇的经历带着传奇色彩,吸引了德国电影大师赫尔佐格,他们回归内心、追逐自然的生活方式,正是这些年大师所追求电影创作内核,他用两口子留下的素材,也在今年内拍出了一部名为《心火:写给火山夫妇的安魂曲》的纪录片,据说侧重点、视点和萨拉·多萨的《火山挚恋》不太一样,更有作者电影气质。我对大师这个片子充满了期待。
1991年6月3日,卡蒂亚、莫里斯夫妇在长崎云仙岳火山喷发中,没有奔逃避险,反而打开摄影机,朝前去靠近事发点观察现场情状,最后在岩流中一同殒命。这不是悲剧,是他们的个人选择,他们早有这个觉悟。就像赫尔佐格《灰熊人》、吕克.贝松《碧海蓝天》,爱德华·兹威克《燃情岁月》、朱塞佩·托纳多雷《海上钢琴师》这些电影的结尾,理想主义者最终选择和理想一起遁世,拒绝妥协,以肉身抵抗平庸,某种意义上是心灵的回归,这种选择,值得敬仰。
《火山挚恋》开头出现的意大利地中海岛屿上的斯特隆布利火山,是一座闻名遐迩的标志性火山,曾是罗西里尼导演、英格丽·褒曼主演的《火山边缘之恋》(1950)的主要外景地,南尼·莫莱蒂导演《亲爱的日记》(1994)也曾在这里取景,这两部都是个人喜欢的五星级电影。站在火山口的主人公们,似乎都传达一个心声:火山记得我爱你!
自然之中,既有与人类和谐共生的怡然娴静,也不乏为人类所恐惧的崇高力量。
深海、峡谷、雨林,当然还有火山。
迸发而出的岩浆,吞噬生命的火舌。
面对火山,大多数人都是敬而远之。
却有这样一对夫妇:
他们对火山的爱同岩浆般炽热,他们两人之间的爱,同火山般绚烂。
谱写出了一曲,关于火山的挚恋诗篇——
火山挚恋
Fire of Love
导演: 萨拉·多萨
编剧: 沙恩·鲍里斯 / 艾琳·卡斯帕 / 乔瑟琳·查普特 / 萨拉·多萨
主演: 米兰达·裘丽 / 卡提亚·克拉夫特 / 莫里斯·克拉夫特
上映日期: 2022-01-20(圣丹斯电影节)
片长: 98分钟
冰冷的世界中,时间冻结。
世界上有一团火,火里住着一对爱人。
影片从1991年6月2日开始,那是这对爱人生命的倒数第二天。
如果要为“天生一对”找一对代言人,卡蒂亚与莫里斯绝对是不二之选。
卡蒂亚从小,便与寻常女孩不同。
在别人还在拿着洋娃娃过家家的时候,去意大利看火山就成了她儿时的梦想。
如此叛逆的卡蒂亚,一度被父母送去了专门管教女孩的学校。
莫里斯也是如此。
离经叛道的他,自从七岁见到第一座火山,其视作是一生的追求。
二人相识于史特拉斯堡大学。
在卡蒂亚19岁那年,他们在校园的长凳上遇见。
面对二人共同的热爱——火山,他们更是能坐在咖啡馆中从天亮聊到天黑。
在地球的一个小小端点,两个渺小的个体相知相识,并且约定永不分开。
当然,最后也的确遵守了他们之间的诺言。
60年代的法国,风起云涌,存在主义思潮兴起。
他们一同经历了“五月风暴”,并坚定不移地走到了队伍的前列。
然而对于现实的不满随着1967年,美国战斗机在南越投下两枚炸弹。
越南战争的开启达到了顶峰。
莫里斯说:“因为火山远超乎了人类,成为我们想追求的目标。”
二人参与反战游行后,双双陷入了对人类失望的情绪之中,并义无反顾的走向了自然。
1970年,二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从那时开始,他们的人生只有火山。
在观察的早期,热爱可以抵消一切困难。
就像片头那样,车子抛锚是常有的事。
除了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他们连防护服也没有。
穿着长裤爬上去,下来时却只剩下了短裤和内裤。
然而二人的一腔热血,也足以与火山无情的炙热相抗衡。
莫里斯说,若能吃石头维生,他一定会永远住在山上……
他们为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影像资料。
本纪录片所有火山相关的素材,几乎出自两人当年之手。
同时,他们还留下了样本、文字、几百小时的影像、数以千计的照片。
同样以此为题材和影像资料创作的纪录片,还有赫尔佐格今年的作品《心火:写给火山夫妇的安魂曲》。
赫尔佐格用更加风格化的手法,与本片一起,共筑了卡蒂亚和莫里斯爱情的“二重唱”。
卡蒂亚和莫里斯与他们一同挚爱的火山就一直过着这样浪漫、惬意、热血的“三角恋”生活。
探寻火山的秘密终归是危险的,但他们总能不失幽默的从容应对。
一次,莫里斯不慎在高温的泥巴里烫伤。
卡蒂亚则在一旁兴致勃勃地“取笑”道,“他的皮肤在像洋葱一样剥落!”
丈夫也不甘示弱。
在观测时,时不时会有飞溅的石块,大的重达几吨,小的也有一两公斤。
在测试防护服时,丈夫也会毫不犹豫的将石块砸向爱人头上搞笑的头套。
像是只有在科幻片中才能看到的景象一般,他们身穿防护服,在1200℃的熔岩与岩浆前,开心地手舞足蹈。
每次涉险,莫里斯都会走在卡蒂亚的前面,为身后娇小的她留下了清晰的脚印。
一步又一步的脚印,不仅是卡蒂亚前进方向的指引。
同时也是整个人类火山探索的道路上的莹莹之火。
火山学家将火山进行了分门别类,但莫里斯认为每一个火山都有自己的性格。
然而,红火山的温柔与灰火山的狂暴是截然不同的。
1980年,美国的圣海伦火山爆发。
这不是夫妻二人第一次面对恐怖的灰火山。
然而满地的坑洞,迸发的岩浆,焦黑的土地再一次带来了震撼。
当然还有莫里斯手中,那盘同为火山研究学家的友人唯一的遗物——
一盘融化了的录像带。
1985年,位于哥伦比亚的内华达德鲁兹火山爆发。
但当地政府并没有采纳火山学家的警告,认为疏散成本过高,致使2.5万人在此次事件中丧生。
生灵涂炭的哀嚎,友人离去的不舍。
从那之后,莫里斯夫妇开始致力于灰火山的专门研究以及火山灾害教育普及。
一段段鲜明的影像,浪漫又恐怖。
像是绽放在地球之上爱意的玫瑰,又仿佛是地狱烈火无情的呼唤。
这些既充满艺术气息,又具有警示意义的画面,触动了人类的心灵,毕竟我们轻视自然良久。
“我知道某天火山会害死我,但我一点也不在意。”
影片以二人的去世为开端,我们越走近这一对“火的恋人”,就越对这份炙热的感情所不舍。
1991年6月3日,回到了影片开始的第二天。
卡蒂亚和莫里斯生前最后的影像
为了追逐火山活动,原本计划前往南美洲的马丁尼克岛的二人改道日本长崎。
而后在滚滚而来、能够吞噬一切的火山灰下,二人结束了对火山的探索之旅,永远的长眠于挚爱的火山之中。
然而,他们的心脏虽然停止了跳动,但是他们的贡献却一直在绵延。
一周后,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
内华达德鲁兹的悲剧终于停止了宿命般的重演,政府及时地撤离了58000余人。
而在这次菲律宾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火山灾害应急处理成功的背后,是莫里斯夫妇二人孜孜不倦摄制的影像引起的当局的重视。
影像记录了二人所热爱的一切,却唯独没有记录下与这个世界告别的片段。
甚至在热浪席卷之后,他们像是不曾来过般,未留下只言片语,孑然离开。
通过涌浪附近的地表痕迹显示,或许他们临终前就在彼此身旁,或许他们曾在火山爆发中告别。
向彼此,向火山,向自然,向人类。
莫里斯说:
“当我们远离了人类,从而重新爱上了人类。
他们因人类的互相伤害因战争而失望离开,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重获希望与爱,回过头来为世人留下有关美与爱的故事。
比起漫长而无聊的一生,我宁愿选择短暂而充满精彩的一生。”
*本文作者:浅浅
在人造物中度过一生的现代人,离完整的生态环境太远了,更不必说人迹罕至的火山周围
是的,我就是这样几十年活在钢筋水泥中的现代人,常常沉溺于向内的自我思考和情感意识追溯,向外的也常常是限于人类社会范围内,最广不过是现代社会的人类处境。没有说哪种思考更胜一筹,但作为人文社科的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全新的,地球活动的思考和体验。坦白来说,高中最讨厌的就是地理,平时也不会主动关注地质新闻。看完这部片子以后,让我有了时不时去关注地质学影像的冲动。
我看得仿佛被摄住了魂魄。内心颤抖,起鸡皮疙瘩,控制不住眼泪。异世界般陌生而神奇的火山及周围环境就足以使我目不转睛,更让我鼻头发酸的是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理念。
需要不断告诉自己,人太渺小了……不能深思,否则会失眠。庞大到失去感知的计量单位。原片中实景的感受更为震撼,以人为中心的镜头不断拉远,在没有拍到山的全貌前,人就已经消失到看不见了。
就像密密麻麻地在大象身上爬的蚂蚁,挥舞着触角和放大镜,大声说:我要认识你,为了——科学!
其实对比应该更明显,蚂蚁要更小,大象应该要更大。先不提这些沉睡前年百年的火山,就连随便捡起的一块石头,都比我们活的长,人生啊,不过一瞬,不过眨眼间。
面对在空间感知上恢宏的庞大和时间感知上的近乎永恒,如小黑点一样的哺乳动物在仅仅是小小一角的凝固的黑岩浆上蹦来蹦去,在描述历史时必须采用地质时间而不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人造时间,正因如此,二人与火山的爱也显得如此磅礴,如此绵长,甚至可以说是永恒,尽管人类的时间中不可言说永恒,但这份爱确实属于永恒。
三角挚恋里,刻画的最好的是对火山的热爱。
"life would only be volcano,volcano,volcano……in this fire,two loves find home"
"我知道随时会死,但那一刻我不顾一切"
"我不遗憾,因为这些经历让我活了一百年"
"精彩而短暂的地活,不要无聊地度过一生"
"尼采说,傻子是一无所有仅剩理智的人"
这样的誓言,配上震撼人心的滚烫炙热爆发的熔岩,配上恢宏无比鬼斧神工的屹立巨物火山,让我想肤浅地大喊——浪漫主义的人间形态就是火山爆发。
对于浪漫主义,我只想引用伯林的一些话:
"它是陌生的、异国情调的、奇异的、神秘的、超自然的;
是废墟,是月光,是中魔的城堡,是狩猎的号角,是精灵,是巨人,是狮身鹫首的怪兽,是飞瀑,是弗洛斯河上古老的磨坊,是黑暗及其力量,是幽灵,是吸血鬼,是不可名状的恐惧,是非理性,是不可言说的东西。
它又是令人感到亲切的,是对自己的独特传统一种熟悉的感觉……
它是幻想,是迷醉的梦,是甜美的忧郁和苦涩的忧郁,是孤独,是放逐的苦痛,是被隔绝的感觉,是漫游于遥远的地方,特别是东方,漫游于遥远的时代,特别是中世纪。
但它也是愉快的合作,一起投身于共同的创造之中……"
更可贵的是,少年的冲动和浪漫美好但难以持久,多少人在麻木中慢慢挥发掉浪漫的气息。而他们,就这样保持至死,这样的理想主义,这样的献身于最高事业,怎么能不让人热泪盈眶!
影片后段又升华到了人文主义,宁愿一辈子活在火山上的火山学家,对人类的温情比岩浆炙热数倍。"一直活在火山上,才能爱上人类"……因为二人做的火山教育片,菲律宾的数千人,以及后世不计其数的人,免于一难。又忍不住哭了。
我确信,生命确实是微不足道的。
一开始关注的重心其实是二人的爱情,虽然越看越忘记这个初衷,但还是提一下吧,他们的爱和陪伴,使得爱情所指的形态和结构都显得单薄。
几百人的影院里,感叹声此起彼伏,最后我擦干眼泪才离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