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从头开始,让我们尝试梳理电影《封神》第一部剧情里的各种细节《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导演乌尔善
编剧冉平 / 冉甲男 / 乌尔善 / 曹升
主演费翔 / 李雪健 / 黄渤 / 于适 / 陈牧驰 / 更多...
类型: 动作 / 战争 / 奇幻 /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23-07-20(中国大陆) / 2023-07-15(大规模点映)
片长: 148分钟
又名: 封神第一部 / 封神三部曲1 / 封神演义系列·龙之战 / 封神三部曲之妖乱国殇 / Creation of the Gods Ⅰ: Kingdom of Storms / Creation of the Gods Ⅰ
IMDb: tt6979756







 第一时间看了《封神》第一部7月15号的点映。

这部我心心念念期待了五年的电影,在终于得偿心愿看完全部彩蛋的那一刻,真的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2018年听说了这部电影开始关注)

是的。我现在可以自信地说一句,乌尔善导演兑现了他的诺言,中国电影在奇幻题材上终于成功地开启了工业化制作的新征程。真给他搞出来了!

好的电影是细节堆砌的艺术,这部电影制作的周期,制作的规模和成本都堪称中国影史之最,在看的过程中,明显能感受到这部电影在制作,人物设定,场景设计,以及剧作上的各种细节填装和巧思。我文辞粗糙大家见谅,但好在我记性还行,我尽量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按照电影剧情的时间线来逐一复盘全片在剧情层面的各种细节设计。(所有信息资料均来自电影正片,彩蛋,电影预告,制作特辑和主创采访)

1. 这部电影是基于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和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两部文学作品而进行的改编。封神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完整的神话史诗,虽然后世评价其文学价值不高,但它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道教神话体系。封神的故事里有非常多家喻户晓的经典情节,最初封神的故事得以流传至今是依赖于民间的口口相传和评书来实现的,但是如果把封神的故事影视化,很多剧情就显得非常平淡,甚至是缺乏逻辑不能自圆其说。所以改编是必须的,最核心的就是给电影剧情里修改和增加新的设定。

2. 用现代话简单概述《封神演义》的原著故事:昊天上帝希望组建一家新公司(天庭)找元始天尊(阐教)和通天教主(截教)要人,两教基于不同目的,派自家弟子去人间扶植不同势力打了一场代理人战争(商周大战),最后这场大战结束后si掉的人基本都进了封神榜(编制),成为了新公司(天庭)的永久新员工。用现代的眼光看封神故事,是有一些隐喻和批判现实的。但如果《封神》电影只拍这些内容,显然是不够看的,作为一部电影,它缺乏一个相对正向的价值表达。

3. 电影开场,由姜子牙之口道出一段旁白,以远古壁画的形式动态地展开整部电影的基础世界观:盘古开天辟地,天地初分...基本上是个中国人都知道的最基础的中国创世神话。这里有一个关键点,电影里说封神榜是女娲留下的上古神器,大致意思是能够在危难时刻解救天下苍生的圣物。

4. 电影改编的第一个关键点,就在于修改和扩展了封神榜的设定。在原著里,封神榜就是一个那些预备成神的人员编制名单,在封神大战的过程中,两方势力战si的角色大多都会被吸进这个榜里,在大战结束后,姜子牙在封神台开榜封神,一一确立了365个神的神职。

5. 而电影里明确说了,封神榜是可以拯救苍生的一件神器,是能够消除“天谴”的圣物,并且只能由“天下共主”来打开,神仙都不能直接使用。(封神榜还能吸纳亡魂,这个后面再聊)

6. 然后是电影的第一个大场面:冀州攻城战。商王帝乙的小儿子殷寿(帝辛)带着殷商大军在冰天雪地里包围了冀州城。冀州候苏护和他的军队站在城门上和殷商对峙。这段戏之于原著的改动就很大:首先是电影里殷寿这个时候还没有成为王,他征讨苏护的原因电影里没有说得很具体,大概只说苏护永不朝商(不再朝拜殷商),而原著里苏护反商的原因就是不愿意把自己女儿苏妲己献给纣王。其次是,电影里加入了一个非常新的设定,殷寿带领了一支特别的军队叫质子旅。质子,就是由各大诸侯派自己的一个儿子送去殷商做人质,这是殷商对其他诸侯的统御,也是各诸侯对殷商臣服的凭证(诸侯谋反,先杀质子)。在我国古代诸侯混战割据时期,诸侯迫不得已派自己的儿子去别国做人质是很常见的事。但“八百诸侯各遣其子”,这么多质子合在一起组成一只军队,这是电影里的原创设定。而这个质子旅,是殷寿亲自培养带领的,算是殷寿的亲兵。

7. 我们的主人公,姬发,西伯侯之子,未来周朝的开国君主武王,也被设定成了一个质子(原著里并不是)。并且电影是由姬发的视角展开,他12岁就被派去朝歌做人质,跟着殷寿已经八年了。和其他质子们一样,姬发信任,崇拜殷寿,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像殷寿一样的英雄,殷寿之于质子就像自己第二个父亲。

8. 冀州候苏护的儿子苏全孝,也被设定成了殷商的质子。苏全孝跪在冀州城门下,双手举剑哭着求自己的父亲投降。劝降失败,顶级PUA讲师殷寿对着苏全孝一番耳语后,这个可怜的质子就自刎了。这段戏编写的非常好,纣王殷寿的伪善,阴狠,残忍的人物形象开场就立住了。(据说剧本写的是殷寿亲自杀的苏全孝,费翔提议改成了苏全孝自杀)殷寿的狡猾在于,逼si苏全孝一方面维系了自己之于质子旅的秩序和统御,另一方面更是点燃了其他质子的仇恨和战意(可不是我杀的苏全孝,是这个不听劝的冀州候苏护,是他害si了你们的兄弟!)所以说殷寿是一个顶级PUA大师。

9. 质子们发起了冲锋,全军高喊:“殷商勇士,踏平冀州”真的非常震撼。注意后面殷商军队的投石机,居然是安装在大象身上的。唯一这里不好的是音效没有调好,音量过曝了,我旁边的熊孩子都捂住了耳朵。(然后熊孩子就安静了,全程不吵不闹,这样也好)

10. 冀州守军在城楼上用火油阻止了殷商的攻势,城楼下的火海烧si了不少人。殷寿鞭笞姬发,责骂他畏难不敢冲锋,姬发说是因为战马怕火不能前行,然后殷寿说了一句非常关键的话:马看到什么,是取决于你能让它看到什么。殷寿用布把马的眼睛蒙住,带着质子旅冲进火海,大破冀州守军。

11. “马看到什么,是取决于你能让它看到什么。”这句话初看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结合后面的剧情,你就会发现这是编剧埋的伏笔,因为殷寿作为一个顶级PUA大师,他最擅长的就是让别人看到自己希望别人看到的东西。这也是殷寿能够统御这么多si心塌地的质子的关键。

12. 殷寿带着质子去追击溃败后的苏护全家,在混乱中,苏护另一个儿子苏全忠战si,苏妲己自刎以身殉节,殷寿在与苏护的搏杀中受伤流血,血透过雪地下的地窟渗入,意外地解开了地底下千年狐妖的封印。虚弱的九尾狐挣脱束缚,冲出地面附身到了苏妲己刚si的尸身上。(这一段也是对原著进行了巨大的改动,原著里的九尾狐是受女娲的旨意要求,主动害si了苏妲己而附身的。)

13. 附身后的苏妲己衣衫褴褛地被质子们发现,被作为战利品献给了殷寿。这里苏妲己的肢体动作,表情完全就是一个狐狸的姿态,个人觉得设计的很妙。

14. 妲己帮殷寿舔舐了一下伤口,殷寿的伤口就迅速痊愈了。(这似乎是本片九尾狐唯二的技能,另一个是附身)“我知道你想要什么,我能帮你。”结合后面的剧情一起分析,九尾狐说,它是被成汤先祖(殷寿的祖先)封印在这个轩辕坟里的,只有成汤血脉的鲜血才能打开封印,所以说在电影里殷寿之血解救了被封印的九尾狐,是偶然还是天意。另外,为什么九尾狐会说我知道里想要什么,它怎么知道的?我个人理解为,因为它舔舐了殷寿的血,它从鲜血里尝到了殷寿的欲望和野心。(这也算是一种比较写意的剧作手法了)

15. 另外注意一个细节,封印九尾狐的容器有点像一口锅,蒙着一块布,上面印着太极阴阳鱼图案和先天八卦。结合后面的剧情,这个图案就是昆仑山的LOGO,和杨戬姜子牙下山后穿的昆仑山校服上的图案一模一样。所以我个人倾向于这是某人的一件道袍。也就是说,封印九尾狐的不仅仅是成汤先祖,还有昆仑山的仙家人士。这些剧情设定也许在第二部或者第三部里会展开。

16. 殷寿带着自己的大军凯旋。然后我们看到了传说中商朝的国都,朝歌城。“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说得是这个商朝古都的大气磅礴。注意一个细节,在朝歌城里的普通民居,都是非常符合历史的茅草屋顶。

17. 殷寿的父亲和哥哥,坐着豪华的车出来迎接,质子旅献上了叛贼苏护的首级,以及用苏氏部落战旗裹着的苏妲己。这段戏可以看出一件事,殷寿在父兄面前的小心翼翼和隐忍不发,因为他父兄并没有多在意殷寿顺利平叛苏护这件事。电影中,帝乙宠爱长子微子启(殷寿的哥哥),而殷寿只是一个没有继承权的少子。

18. 紧接着,龙德殿庆功宴。质子男团表演裸上身战舞汇报演出。(又要打仗还要表演节目),帝乙非常开心,大宴群臣,据说他喝酒的人头骨酒杯,就是用苏护的头做的。殷商真的是一个野蛮的时代。

19. 殷寿的哥哥微子启突然来了兴致,拔剑和质子团共舞。帝乙更开心了:我儿要给我表演战舞了。随后微子启一剑噶了自己的父亲,抽疯一样的说自己就是王了。在一片混乱中,姬发失手误杀了微子启,短短几分钟,殷寿的父亲和哥哥都噶了~

20. 当然我们从微子启眼睛变绿的时候就知道,这是狐妖附身在作祟。殷寿意外救了九尾狐,现在九尾狐来报恩了。第一件事,就是要让殷寿当上王。

21. 可怜的姬发以为自己犯下si罪,跪地求饶,一众质子团的兄弟也为他下跪求情(注意和姬发不对付的崇应彪是最后一个跪下的)。道貌岸然的殷寿却说姬发有功,这下姬发被PUA得更si了。

22. 这段戏是电影完全的原创设定,个人觉得写的非常好,情节紧凑,迅速推动了剧情,并且对殷寿的狠辣,果决做了很好的刻画。同时姬发因为这件事,更加崇拜殷寿,认定他是自己一生要追随的大英雄,为后面的戏剧冲突做了更深的铺垫。

23. 从这里就可以完全看出,纣王和狐妖之间的关系和原著完全不一样了。原著里的纣王彷佛没了智商,完全被妲己的美色和谗言所惑,而电影里的他俩变成了一种合作,或者互相共赢。(九尾狐向殷寿报恩,殷寿利用狐妖的能力掌控权力),这样写的好处是,纣王的人物形象更复杂更立体,并且商王朝的覆灭不再是因为一个女人,而是纣王这个对权力有无限欲望的本人。这样的改编,比原著精彩多了。

24.另外,关于狐妖什么时候附身微子启,有网友说,微子启在打开战旗看到妲己的那一刻就已经附身了。如果是这样,那么殷寿和狐妖的合谋在他们回朝歌之前就安排好了。

25.“小子殷寿,从无称王之心,只是国不可一日无主...”都没人了只能我上了呗。殷寿是个行动派,马上就安排登基大典。殷商国家交响乐团现场演奏雅乐,那段“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男低音吟唱真的非常震撼。

26. “有劳王叔,敬问国运!”商代人笃信占卜,在中国古代,王或者皇帝,就是天的儿子,是天子,你能不能当这个人王,要看天的意思。

27. 比干王叔用龟甲占卜,用火灼烤龟甲,龟甲会发出响声,似是神的旨意。龟甲灼烧的裂纹,就是神谕。然后不出意外的话果然就出意外了,突然天象大变,太阳变成了邪能绿球,天空变得晦暗阴沉,龟甲破裂,此乃大凶兆!

28. 吓得比干连滚带爬给殷寿汇报:这是天谴!

29. 对此,比干的解释是,殷商杀伐太重,上天震怒。殷寿说那就搞人祭,杀一千人祭天,比干说不行,得效法成汤先祖,造祭天台,以身自焚,才可消除天谴。(商朝真的很血腥,一千人说杀就可以杀)殷寿说行,那就造祭天台,我自焚!(然后天空的颜色就稍微变化了,好家伙,直播是吧?)

30. 殷寿的好大儿殷郊,是个热血又重情的孝子,他和姬发一样,他也崇拜自己的父亲,并且,他一直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一听说自己的父亲愿意自焚而解救天下人,他也被PUA得更深了。然后他就贡献了本片我第一处笑出声的台词:请父王立即传位于我!

31. 当然,殷郊的本意是他来当王,代替自己的父亲自焚。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不怕si的孝心。但是多疑的殷寿怎么可能不认为这是自己儿子对王权的一种觊觎呢。他母亲姜王后一看就想立刻阻止他:我的傻大儿!当然,这个殷寿是不可能真正自焚的,都是权宜之计。

32. 接着视角来到了一处瑰丽幻境:5A级修仙圣地昆仑山。这部电影里对仙境的设定很有意思,一改我们之前那种云雾缭绕蓝天白云的想象,做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梦幻感和神秘感。阐教仙众十二金仙和元始天尊正在结阵冥想,讨论一件大事:天谴。

33. 结合后面的剧情,我们需要知道,这部电影对天谴的设定,不单单只是一点点自然灾害,感觉更像是西幻传说里的“世界末日”。天谴降临,天地的秩序混乱,人间生灵涂炭,甚至连神仙都可能遭难,大概意思就是创世神盘古所创的天地之间的一切都会被毁灭。

34. 原著里没有这么沉重和复杂。纣王在女娲庙对女娲不敬,触怒女娲,女娲发现成殷商数将尽,顺势而为派九尾狐祸乱纣王,加速其灭亡。在原著里没有天谴,最多只是说商朝有自己的气运。在道教的设定里,也是没有所谓的最高神的,只是三清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维的,没有任何情感的,不以任何人和事物转移的存在,你可以理解为:道。所以电影里,降下天谴这件事,是高于神仙的某种存在(元始天尊也没有办法),是符合道教设定的。

35. 十二金仙开会的时候,他们中间显现了一团红色的关于未来的全息影像,里面有大量第二部第三部的剧情片段,建议二刷时仔细观看。

36. 不得不说,陈坤饰演的元始天尊真的好仙啊。十二金仙全部是黑发,虽然不是我们设想中那般鹤发童颜的老者,但这是符合原著描写的,黑发就是修仙后获得长生的标志。注意太乙真人是冯绍峰。

38. 元始天尊说,唯有封神榜可以破解天谴。但这个封神榜只能是“天下共主”才可以打开使用,连神仙都不能使用。而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人知道谁是天下共主。因此,必须有人下山去人间找到天下共主,让他开启封神榜,拯救苍生。

39. 十二金仙每个人都跃跃欲试,自告奋勇。这个时候,姜子牙(青春版)带着哪吒杨戬闯入了会议室,向原始天尊提交了工作申请。

40. 姜子牙的理由是,因为触碰封神榜会修行清零,变成凡人,自己修为最浅,丢掉不可惜,另外自己更熟悉人间,找天下共主更容易。这个理由一出,其他人确实不好拒绝。

41. 在原著里,虽然姜子牙和十二金仙同辈,但他确实修行时间很短,三十多岁上昆仑山,修道也就四十年,基本在打杂。原始天尊说他仙缘浅(意思就是你资质不行),按照设定来说,他确实在修仙上可能不会有什么建树。虽然拯救苍生,是天下大义,但是不得不说,这对姜子牙这样的人来说,也许是个建立奇功的好机会。反过来对于其他仙众来说,修为清零恐怕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这是神仙的事儿吗?这是职场和情商啊!

42. 原著里,关于哪吒和杨戬,是有各自自己的剧情的,电影里省去了这些篇幅,直接把他们加入到姜子牙下山的剧情里,加快了进度,这个时候的哪吒已经是莲藕重生版了。我非常喜欢这个版本的哪吒和杨戬,基本上是最符合我想象的形象了。注意这里十二金仙和地三仙(姜子牙哪吒杨戬)的衣服,都是用CG做出了很仙的飘逸感。

(未完待续,暂时先写这么多,今晚二刷,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更新分割线-----------------------------------------------------------------

7月20日二刷后更新:

1. 二刷结束,我来更新了!不得不说,这电影细节确实太多了,我二刷完又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点。并且我第一遍确实也有看错的地方,大家见谅哈,话不多说我们直接开始!

2. 先修正一个地方。冀州城大战,殷寿鞭笞的确实是殷郊,殷郊的脸上后来还留了疤。看第一遍的时候可能我脸盲了。

3. 在妲己被囚禁在殷寿帐篷那段剧情之前,还有一段质子旅安营扎寨喝庆功酒的戏。这段戏其实展现了两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分别是姬发和崇应彪。崇应彪提议大家敬战死的兄弟,姬发说第一杯酒,要敬同样死去的苏全孝。

4. 崇应彪说反贼之子,没有资格做大家的兄弟,姬发说父是父,子是子,应该分开对待。然后两个人开始抬杠,开始人身攻击,最后打起来。我们不用讨论他们这两个人的观点的对错,但就人物性格来说,看完全片,你就会发现,崇应彪全程都充满了自大,傲慢和攻击性,这跟他自己的身世是有很大关系的(这个我们后面细聊)。同时这里的设置也在暗示,同为质子,每个人的处境和心境是不一样的,质子团,并不是完全同心同力,铁板一块。

5. 补充前面的:关于之前比干王叔解释天谴原因的点,其实是谴责殷商宫廷之内,子杀父(微子启杀了帝乙),臣杀君(姬发杀了微子启),这两件事,是对秩序人伦的忤逆,是天地所不容的大事,所以“天”才降下天谴。天谴昭示的真实原因我觉得应该是,“天”感应到了这是殷寿和狐妖共同的阴谋,设计杀死了自己的父兄,是败坏道德人伦的事。

6. 继续补充,接着登基大典结束后有一段重要的剧情漏了。殷郊和自己的母亲姜王后相见,王后提醒殷郊说他白天说错话了,你爸正猜忌你。(请父王传位于我!)姜王后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你不了解你父亲。”

7. 那么谁了解呢?也许姜王后是了解殷寿真面目的,面对这样强势的丈夫,姜王后是隐忍不发的。这句话其实也让殷寿的人物形象设定变得更复杂了。

8. 殷郊为了让母亲宽心,要去请殷寿过来团聚,路上就遇到了正在干饭的狐妖。注意影片的设定,九尾狐刚刚被解除封印不久,非常虚弱,需要食人肉补充元气,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狐妖形态是一种非常模糊的灵体,而到了后期,狐妖的灵体会变得越来越具体。

9. 殷郊一路追踪狐妖,来到了殷寿的寝宫鹿台(殷商著名5A级风景区)。殷郊是真莽,拿着剑就冲进了殷寿的卧室,自然是被殷寿一顿呵斥,让殷寿怀疑他是要杀父夺位。殷郊看到殷寿床上蜷缩在角落里的苏妲己,虽然不确定,但是殷郊从这时候就开始怀疑狐妖和苏妲己的关系了。

10. 被呵退的殷郊走下鹿台,姬发一路好言劝说。姬发让殷郊相信自己的父亲,说殷寿是可以为民自焚舍命的大英雄。(姬发被PUA得很彻底),殷郊反问姬发,如果是你的父亲,你会这么做?

11. 被这么一问,姬发忽然就联想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这是一个被设计的转场情节,展开后面关于西岐背景剧情的介绍。姬发摸着腰间的玉环说,自己有8年没有见过父亲了。

12. 结合后面的剧情一起说,这个玉环,是本片非常好的一处设计。西伯侯姬昌告诉姬发:环,就是返还家乡。

13. 这里我特别感慨我们的祖先对象形,字义和寓意的塑造实在是太妙了。玉环,就是一种圆形玉器,中间有一个圆孔,呈环状。环,音同还,也就是返回,所以可以寓意返回家乡。而中国还有另一种玉器叫玉玦。玦,“环之不周也”,也是一个环状玉器,但是却有一个缺口,形状上就无法“返回贯通”。而玦,音同诀,可以谕示诀别之意,也就是分别不再相见。侯孝贤的《聂隐娘》里就提到过,“玦,寓为决绝之意”。你可以这么理解古人送礼的寓意:希望对方再次相见,送玉环。和对方决意不复相见,赠玉玦。

14. 此时的周文王,西伯侯姬昌,姬发的父亲,正带着自己另一个儿子伯邑考,在西岐的麦田里查看庄稼。姬昌手碾麦穗,吹散,说朝歌的天谴,也波及到了西岐。这里对应后面的剧情,四大伯侯各自的封地,都因为这场天谴遭到不同类型的灾变。设定里西岐重农,本是粮食富庶之地,现在却“有麦无实”。然而伯邑考却说,有赖文王占卜推演的能力,提前预判到了这样的灾劫,已经储备好了三年的粮食。当然,这都是电影的原创剧情,目的是为了提示姬昌有占卜的能力。

15. 此时正值殷寿召集四大伯侯去朝歌集会,伯邑考担心父亲安危,劝说姬昌不要去,姬昌却说:“臣节不可废”。初看很容易忽略这句话,其实这句话算是非常隐晦地点出了周取代商的关键点:周礼思想。

16. 周礼,就是后来周朝建立起的一整套“制度和规范”,周礼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影响深远,它既包含了封建社会最基础的宗法等级制度,还有对整个社会所有人的行为规范约束。臣节,就是身为臣子该遵循的德行标准,也就是“礼”。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个孔子一生都在维护,希望恢复的“周礼”,在后世,在封建社会的晚期,是腐朽而落后的,是鲁迅口中的“吃人的礼教”。但对于殷商时期,那个蛮荒又血腥,那个完全不在意人命,可以随意人祭的时代,周礼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它代表的是人的理性,对原始人类欲望的约束和节制,客观上,它在那个时代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17. 整部电影,纣王殷寿都在不断地发散他的欲望,发泄他作为一个人身上的动物属性,他根本不在意人伦道德,他只要权力,他可以杀父,杀兄,甚至杀子。而姬昌,以及那些反对殷寿的忠良,他们代表的就是人的理性。商周更替为什么那么重要,最关键的点在于,周王朝取代商之后,并没有成为另一个商王朝,而是用周礼统御天下,并且影响了中国历史几千年。我们可以说,周的建立,是我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原点。

18. 姬昌临行前叮嘱伯邑考,他走之后,伯邑考就是西岐之主,让他坚守故土。其实这就表明,姬昌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他深知此去朝歌凶多吉少。

19. 文王登车临行,沿途田间的百姓无不注目向文王辞别。注意,西岐百姓辞别西伯侯,仅作拱手礼,并没有下跪,和朝歌城百姓随时下跪形成对比。这说明在西岐,百姓的人权是高于殷商的。这也许就是一种进步。

20. 视角切换到接了任务后的地三仙(姜子牙哪吒杨戬),三个人穿着凡人打扮来到朝歌,却发现朝歌进城需要通行证。这段剧情特别有趣,笑点很多,调节了前面大段剧情的紧张气氛。

21. 自诩熟悉人间的姜子牙凭借油嘴滑舌,成功地把自己和哪吒杨戬卖到了“朝歌重工·祭天台一期”项目工地打黑工。这段祭天台的场景非常震撼,古代工事全凭人力修筑,可以想象阿房宫,大明宫,长城,秦始皇陵修建时得多么壮观。

22. 祭天台塔吊因为哪吒的莽行失控,危机之时哪吒杨戬施展法术救人,被恰好在场的姬发和殷郊看见,遂引荐到宫里面见纣王。

23. 这几乎是最符合我想象中的哪吒和杨戬的形象了,哪吒的风火轮发动的时候还有高速旋转的音爆声,混天绫的挥舞也很符合物理学。杨戬的武器三尖两刃刀,居然是玉质的,果然是仙人!

24. 地三仙跟着殷郊姬发觐见纣王,而在他们来这之前,已经有一个经典人物——申公豹抢先登场了。本片修改了申公豹的设定,将申公豹改为了截教弟子(原著里是阐教弟子,和姜子牙是同辈师兄弟)并且和姜子牙互相不认识,这也许是为了给后期阐教截教对阵斗法增加看点。

25. 申公豹为什么也会出现在王宫里?这里其实就是在告诉观众,殷寿这个人就是一个狡猾的人,一方面他宣告自己愿意自焚以消天谴,所以他安排造了祭天台,另一方面,他也在广招天下能人异士献计献策,寻找其它消除天谴的办法。说白了就是不想死,但还是要做戏给天下人看。

26. 申公豹作为一个“江湖异士”,在纣王的龙德殿里表演了他的经典法术:飞头术。但是电影里并没有交代,申公豹来朝歌的真实目的,他到底是怎么被请过来的,估计会在第二部里展开。

27. 姜子牙带着哪吒杨戬,随后上殿,献上了封神榜,告诉纣王,只有天下共主才能打开封神榜,开榜就可以消除天谴。然而就在这时,听到封神榜的申公豹却说,封神榜还有别的用途。

28. 申公豹说,此物为女娲遗物,可以吸收人的亡魂,吸进去的亡魂就可以唯持榜人所调遣。(我理解的是类似巫妖王的霜之哀伤,召唤亡灵大军)。纣王一听就兴奋了,这么说死的人越多越好?原来天谴不是坏事啊!

29. 关于纣王为什么要这么理解,其实结合前面妲己的话可以分析:我知道你想要什么,你想成为,全天下的王。这里就必须要说明下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内服是商人本族的地盘,也就是商王的王畿之地,商王直接管辖的区域。外服就是附属国,由各邦伯管理,也就是诸侯封地。各附属国是对商王朝军事力量的妥协,是被迫臣服的关系,既要服从商王的调遣,还要定期向商王朝纳贡,但是本质上各附属国是由诸侯自治。总的来说,这种管理关系,松散而脆弱,随时都有诸侯可能叛乱。

30. 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理解为,殷寿不满足于现有的这种国家形式,他要做的,是全天下的王!也就是直接的中央集权制。(当然这是我猜的,殷寿你是想干秦始皇的事啊!)

31.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需要对各诸侯发起战争,如果有一支杀之不尽的不死军团,那这件事就可以干!我都把全天下打下来了,天谴不天谴的,又怎么样呢?从这里可以看出,殷寿为了权力,为了自己的野心和欲望,是根本不在意其他任何人任何事了。

32. 申公豹说,必须要验证这个封神榜的真假,只需要一个刚si之人的亡魂即可。纣王二话不说拔剑就噶了一个群演,着实把地三仙都吓了一跳:这尼玛是天下共主干得出来的事?

33. 结合后面的剧情,电影里设定封神榜是在昆仑山仙人手中保管的,也就是在阐教仙人手里。而截教弟子申公豹发现了这件宝物,就想抢过来,并且他要立即验证真伪。关于截教仙人的目的和动机,因为设定上和原著出入很大,所以在第一部里看不出来,只能等第二部来解释。

34. 姜子牙一看这情势不对就准备跑路,这纣王和申公豹都不答应啊!所以阐教的哪吒杨戬和截教的申公豹在龙德殿上演了第一次斗法。感觉这个申公豹的战斗力一般,技能太多而且前摇太长,伤害不太行,哪吒杨戬两个人很轻松就破解了。

35. 这场斗法里,哪吒和杨戬还展示一段组合技,哪吒手捏着杨戬的武器,用高速风火轮把皇家侍卫的盾牌全部切断了。杨戬也展示他的法术:水遁。(要是没有水就遁不了吗)

36. 纣王要求殷郊姬发夺回封神榜,二人纵马追出城去,一路追到了悬崖边。

37. 殷郊追到了姜子牙,二人在悬崖栈桥上对峙,姜子牙告诉他,一个草菅人命的人,根本就不是天下共主,殷郊觉得自己的父亲受到了侮辱,激动出口辩护。可以看出殷郊对他的父亲此刻依然是绝对的信任和崇拜的。

38. 随后哪吒用混天绫劫持了殷郊,姬发以抛下封神榜为要挟,要求哪吒放人。这里哪吒的爆炸脾气真的刻画的很好。“你扔一个试试!”“你还真扔啊?”看到姜子牙跳崖夺榜,杨戬还补了一句:“师叔他真跳啊?”

39. 随后姬发救走了殷郊,哪吒杨戬救下了落水的姜子牙。地三仙出师不利,对天下共主的存在产生怀疑。这一大段剧情能看出,姬发和殷郊虽然都崇拜殷寿,但是对于纣王在龙德殿的暴行还是产生自己的怀疑,二人心迹的变化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同时也体现了姬发和殷郊确实是很好的兄弟,姬发为了救他,连消除天谴的封神榜都可以舍弃。

时间关系,暂时写到这,后面会继续补。后面四大伯侯密谈,大殿弑父,伯邑考献宝,文王食子,姜王后殒命的剧情都非常精彩,文本细节量更是惊人!等我更新!

----------------------------------------------更新分割线-----------------------------------------------------------------

----------7月23日更新(6000字):

1. 我来了。作为封神自来水我也不敢歇了~话不多说我们书接上回:

2. 姜子牙被哪吒杨戬救到了一处溪流水边,这里杨戬运用了法术把姜子牙体内的水逼出来了。注意这里的镜头,是在摄影棚拍的,全部场景都是人造的。

3. 哪吒和杨戬对人间的情况感到失望,哪吒说累了不想管人间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吧!姜子牙也很无奈,但他发现殷郊其实是个好孩子,和他暴虐无道的爹不一样。所以姜子牙忽然意识到,有没有一种可能,下一个天下共主,其实是殷郊?

4. 这里我们单独说一下,这个天下共主,到底是什么。我个人的理解,这就是本片的一处专有的名词设定,更通俗一点的意思,其实就是:人王。

5. 前面说了,这部电影是基于《封神演义》和《武王伐纣平话》两部作品改编的,《封神演义》本身是一部神话小说,原著里更多的是对各路神仙斗法的描绘。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封神演义》的成书,是很受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影响的,基本上有很大一部分剧情,就是对《武王伐纣平话》的扩写。而《武王伐纣平话》里的主线故事,是关于殷寿的儿子殷郊,这个被父迫害最后叛国弑父的殷商太子的。

6. 我个人认为,这个天下共主的设计,或者说人王的设计,是本片改编成功的核心。虽然封神的故事是神仙斗法,是怪力乱神,但是依然是有真实历史背景在的,武王伐纣的关键,其实是周武王。无论是周武王姬发,还是殷商太子殷郊,他们都是人,不是神仙。把剧情的主视角交给“人”,在人神共存的世界里,强调“人”的力量,描绘“人性”和人的“勇气”,是这部电影的时代表达。就像指环王的故事核心,也是在描写人王阿拉贡如何从一个游侠转变成一个带领人类打赢魔多的王者。

7. 姜子牙下山寻找天下共主,他理所应当去面见人间目前的王,只不过殷寿的所作所为让他意识到殷寿绝不可能是天下共主。而殷郊是太子,是能继承王位一统天下的人,他的品行也获得了姜子牙的认可,所以姜子牙开始觉得,天下共主,应该是殷郊。

8. 所以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这部电影其实是双男主视角的,周武王姬发和殷商太子殷郊。电影里又把这两个人设置成了好兄弟,这样复杂的羁绊关系,让后面的剧情会很有看点。

9. 哪吒说,等殷郊当上王,黄花菜都要凉了。这提醒了姜子牙,所以姜子牙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我得想办法让殷郊快点当上天下共主。

10. 就在这个时侯,天空一声巨响!一个重点五星SSR角色闪亮登场!不过姜子牙却说,这恐怕是天谴导致的妖孽降生。

11. 乘车前往朝歌的西伯侯听到雷声,意外捡到一个绿皮怪胎,这就是雷震子。在原著里,雷震子出生的时侯就是一个普通人类幼崽,是因为误食了两枚仙杏才变异成一个怪物形象的。雷震子的师父是元始天尊的徒弟云中子,也就是说雷震子和哪吒杨戬是同辈人,也是阐教第三代弟子。(哪吒师父太乙真人,杨戬师父玉鼎真人)

12. 杨戬和哪吒现身姬昌身边,说这是妖孽,将来要为祸世间,建议马上噶了以绝后患。注意这里杨戬的天眼开了,但是没有解释有什么作用。(难道是妖气指南针,妖气导航系统?)

13. 姬昌坚决不同意:就算是妖怪,小儿无罪,也要看将来对他的教诲如何。这是一段非常妙的改编,在原著里,姬昌收下雷震子作义子本身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物登场流程,但在这里却很好地体现了周文王的仁爱,慈悲和善良,他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人变成什么样子,要看怎么教。

14. 姜子牙登场,他也非常赞同姬昌,并建议把雷震子立即送去昆仑山高级修仙职业技术学院上学。(雷震子刚出生就被鸡娃),哪吒和杨戬只能接单开启了闪送服务。(不是,为啥你们要去两个人?杨戬你是不是不放心哪吒?)另外这里哪吒的风火轮特效做的很好,仔细看哪吒的风火轮关机后会变成哪吒的两个脚环。

15. 姜子牙说,原来您就是大名鼎鼎的西伯侯啊,正好啊,帮我把东南北伯侯一起找到呗!(剧情节奏很快,下一秒四大伯侯已经在女娲庙里碰面了。小说里纣王就是在女娲庙亵渎了神灵才招致后来的一系列祸事的,电影里变成了四大伯侯的碰头地点)

16. 接下来就是本片我个人认为文戏最精彩的两段剧情:四大伯侯密谈和大殿弑父。这两段剧情太精彩了,关联很紧密,信息特别多,需要结合在一起说。

17. 姜子牙向四大伯侯说了天谴的事,也说了在龙德殿上目睹了纣王的暴行,他的目的是想告诉这几个伯侯,殷寿昏庸无道,已经不配为天下共主了,要解救苍生,必须另择新主,也就是殷郊。

18. 而西伯侯姬昌,发动了一个关键技能:占卜。姬昌看了卦象说,此卦名为无妄。翻译出来就是:杀害老王帝乙的,并不是微子启。

19. 在殷商时期,占卜算卦,是那个时代所有人都非常重视和相信的事。周文王姬昌,最善卜卦,南伯侯说他从未失算。《史记》里说,文王拘而演周易,所以现代学者有人认为,《易经》就是因“周文王”而得名。(这只是周易起源的一种说法,学界没有定论)

20. 姬昌基于卦象,提出对殷商王权更替真相的质疑,说有人做了有悖人伦的事,这才引发了天谴。

21. 天谴的真正危害在这里作了全面展示,四大伯侯原本就计划带着物证去朝歌做工作汇报(姬昌之前也割了一把麦穗放进盒子里),分别是:水污染(断水),有麦无实(断粮),牲畜暴si(断肉),以及婴孩早夭。这完全就是要灭绝人类啊。

22. 所以说,天谴并不是朝歌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而姜子牙提出了解决方案:扶植真正的天下共主(他觉得是殷郊),打开封神榜,拯救天下苍生。姜子牙还说了一句超越那个时代的话: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23. 而对于四大伯侯来说,这个提议,是非常重大而震撼的,因为这就是谋反。对于像西伯侯姬昌这样遵守“臣节”的人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大逆不道。

24. 接下来,让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下这四大伯侯,和他们分别的儿子。

25. 东伯侯姜桓楚,《封神演义》里有登场,原型是商纣王大臣鬼侯,在《封神演义》里,姜桓楚是姜王后的父亲,电影里改成了姜王后的哥哥,主要原因是为了把其儿子姜文焕改成姬发他们的同辈人(因为都是质子),电影里姜桓楚变成了殷郊的舅舅,姜文焕变成了殷郊的表弟(小说里是殷郊的舅舅,降辈分了),所以殷郊的佩剑,叫鬼侯剑,这把剑应该原属于他的舅舅。饰演东伯侯的是杨立新老师,也是本片伯邑考扮演者杨玏的父亲。

26. 姜文焕他们家和殷商王室家庭是最近的,他的姑姑就是姜王后,封神官博的设定资料说,姜文焕虽然是质子,但是他最终是要回到家乡东鲁去继承自己的封地,能过上优越的生活,对于纣王日常PUA,他没有那么疯狂。

27. 北伯侯崇侯虎(就是那个大络腮胡),历史上也有原型,不过据说历史上有同名异代的两个人,特别复杂。在史记里,北伯侯是纣王的羽翼,曾经告发姬昌因为纣王暴行叹气的事,导致姬昌被纣王囚禁,算是一个反派吧。电影里,北伯侯台词不多,但是人物形象非常立体(稍后分析)。他的儿子,崇应彪(彪哥,就是和姬发不对付,处处找他麻烦的人)的性格特点,其实和他父亲是有渊源的。饰演北伯侯的是北京人艺的高冬平老师,国家一级演员,是“人艺五虎”之一。

28. 南伯侯鄂崇禹,原型是商周大臣鄂侯,与鬼侯,西伯侯同为商朝三公,为了救姜桓楚,直言进谏,被纣王杀害。在电影里,南伯侯和小说里一样,是一个仗义执言的忠臣,饰演南伯侯的是丁勇岱老师,《琅琊榜》里的梁帝,《人世间》里的周父。

29. 而南伯侯的儿子鄂顺,在封神官博的设定里是说,他的姐姐嫁给了殷商太子为妻(殷商太子就是微子启),他还有个哥哥,但是也过世了,所以虽然他是殷商质子,但是最终他是要回去继承南伯侯之位的。

30. 西伯侯姬昌和姬发我就不介绍了。四大伯侯的演员,全部都是重量级的实力派老戏骨,他们在本片都贡献了非常震撼和印象深刻的演技。

31. 听了姜子牙要另立新主的提议后,四大伯侯的反应各有不同。

32. 南伯侯鄂崇禹是最先举起叛旗的,他是第一个站出来赞成反抗殷寿的人。其实很好理解,设定里他的女儿本该是殷商的王后(如果微子启即位),而微子启和老王突然暴毙,殷寿当了王,按照逻辑他女儿的处境估计也很危险(谁知道殷寿会怎么对待他哥哥的家眷),他肯定觉得这一切都太过迅猛而蹊跷,他对殷寿当王的合法性第一个产生了质疑。

33. 东伯侯姜桓楚却说,事情没有调查清楚还不能妄下结论,他建议去了朝歌看看情况再说。东伯侯是个忠臣,但是听说自己的妹夫殷寿(电影设定)可能是一个谋权篡位的窃国者,他自己也很难抉择怎么去面对吧。

34. 北伯侯崇侯虎说,身为臣子,万不可乱了规矩。按照原著里来说,崇侯虎是纣王殷寿的羽翼,他本就是站在殷寿那边的,他这么说也非常合理。

35. 西伯侯没有表态,但他提到一个关键点:别忘了我们的儿子都还在朝歌,做质子。三伯侯都在讨论王权与大义的时候,只有西伯侯关心自己儿子的安危。从这里就能看出,西伯侯姬昌一家充满了慈悲,善良和爱。

36. 南伯侯一看,好哇,你们三个都不反是吧!没有你们,我一样反!(点赞丁勇岱老师的演技,瞬间情绪爆发梦回琅琊榜梁帝)

37. 就在四大伯侯讨论要不要反的时候,我们的男主姬发,俨然一个即将捣毁地下黑社会窝点的警察,突然跳出来要天降正义:好哇你们几个,居然聚众谋反!就在四大伯侯密会女娲庙之前,姬发背着晕过去的殷郊也逃到了这里,姬发听到了四大伯侯的对话(真不愧是殷寿的好“儿子”)

38. 几个伯侯面面相觑:您哪位啊?姬发也不管,上去一个人就咔咔单挑三位伯侯(感觉除了西伯侯,其他几位都是有战斗力的),姬昌看到了姬发腰间的玉环,才认出来:这是我儿子姬发啊!(毕竟八年没见了,送出去的时候才十二岁)

39. 可谁能想到呢,姬发一开口:我是殷商王家侍卫姬发!上来就寒了老父亲的心。

40. 北伯侯戏谑道:“看见了吧,质子当久了,真把殷寿当亲爹啊?”这句话真的是振聋发聩。这么说吧,你代入一些现在互联网的某些跪久了的人群,他们是怎么数典忘祖,是怎么认贼作父的。

41. 这个时候的姬发,对殷寿依然是崇拜和信任的,他跟着殷寿在战场上出生入si,跟着他学习武艺,尤其是他亲耳听到殷寿说要造祭天台自焚以消天谴,他怎么也不相信他眼里的英雄是这几个伯侯口中的窃国者。他只觉得这几个伯侯才是对王权的觊觎者。对他自己的父亲姬昌说,你凭借几根草棍儿就搬弄是非,是什么居心!(补充一点,姬昌在本片占卜算卦用的是草棍,应该是蓍草占卜法,很还原)

42. 三大伯侯心想,就你一个小屁孩能把我们怎么样,决定先杀了再说,姬发不敌三伯侯组合技,退败下来,门外却闯进一队人马,他们是质子旅的其他人,是来寻姬发和殷郊的。

43. 镜头一转,就来到了龙德殿(节奏真的非常快,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四大伯侯密谋造反的事情败露,四人已经被殷寿请到龙德殿里吃饭。

44. 殷寿傲慢地问姬昌,你最善卜卦,那你算一算你什么时候si?姬昌临危不乱,说卜卦者算不了自己,但我却能算出你殷寿,将来必si于血亲之手!(记下来,重点,估计第三部要考)

45. 殷寿早就安排好了。他对四伯侯的儿子们命令道:站到你们父亲面前,看清楚他们的面目,他们曾经是你们的父亲,现在却是背叛殷商的罪人!现在杀了你们的父亲,你们就能取而代之!

46. 殷寿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逻辑非常清晰。质子旅这几个人是他亲手训练培养的,他对质子的教育一直强调的是绝对的忠诚和服从,逼质子们杀自己的生身父亲,是对质子忠诚度最后的检验。而他作为一个新王刚刚登基,清理掉这几个前朝老伯侯,就是对自己王权的巩固,毕竟他还相当全天下的王。四大伯侯密谋“造反”,对殷寿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

47. “你们的父亲,把最喜欢的儿子留在身边,而把你们送来千里之外的朝歌做人质!”“你不杀父,父就会杀你!”殷寿真的很会蛊惑人心,说妲己谁是妲己啊~(注,这指的是传统“妲己”的含义,不要误会)

48. 其实殷寿说的这段话,代入的是他自己,他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不受父亲重视宠爱的儿子,他羡慕,他嫉妒,他恨,所以他要杀父,杀兄。(这种人伦悲剧没有办法,只能说封建社会要不得)

49. 但是很遗憾,殷寿这番话只对北伯侯之子崇应彪有效果,对其他三位是无效的。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看起来只有崇应彪是和殷寿一样,是自己父亲最不宠爱的儿子。

50. 崇应彪第一个拔出了剑,但即便如此,他也依然浑身震颤汗如雨下,最后跪在了父亲面,毕竟这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啊。而北伯侯(高冬平老师)似乎也意识到这一切已经注定了,起身扶起自己多年未见的儿子。就在一瞬间,崇应彪就用剑刺穿了自己的父亲。其实我们结合前面北伯侯那句质子当久了,真把殷寿当亲爹的台词就可以看出,北伯侯对自己的儿子是最没有信心的,面对拔剑相向的儿子,他也是最心虚的(因为估计他确实不太关心这个被送去当质子的儿子),父子之间的猜忌和疏离应该是很早就种下的因。殷寿很满意,告诉他你以后就是北伯侯了!

51. 鄂顺对着自己的父亲南伯侯(丁勇岱老师)迟迟下不定决心,南伯侯以为他儿子也要杀自己,情绪激动让他快动手,鄂顺听罢,却突然拔剑刺向殷寿,奈何不是殷寿的对手,瞬间被反杀,而南伯侯也在崩溃中被侍卫扑杀。(丁勇岱老师那声绝望的儿啊,震撼得我几乎泪目)。鄂顺是四个质子里唯一一个有勇气杀殷寿的,他和他父亲一样,都是最有勇气站出来率先反抗的人。比较遗憾的是,电影里估计删减了鄂顺的戏份,让鄂顺在这一刻的爆发稍显苍白,希望出导剪版补全一点。

52. 姜文焕拔出了剑但一步步后退,东伯侯(杨立新老师)却一步步逼近,他已经做好了赴si的准备,握着儿子的手,刺穿了自己的身体,多年未见的父子,在一个拥抱里生离si别。东伯侯告诉自己的儿子:你要活下去。

53. 最后剩下姬发和西伯侯了。殷寿在旁步步逼近,对于本性善良的姬发来说,眼前这场惨绝人寰的悲剧过于震撼了,他没有想到他的告发行为引起了这么巨大的变化,殷寿逼子杀父的行径也让姬发更加疑惑了。而眼下最要紧的事是,自己的父亲姬昌怎么办。

54. 姬发情急之下告诉殷寿,姬昌假借占卜聚众谋反,杀了他反而掩盖了罪行,暂时不能杀,要让他公开谢罪。

55. 姬发这招缓兵之计,让姬昌活了下来。姬发觉得,自己的父亲确实是错了,但是罪不致si。这个时候,虽然他还是坚定地追随着殷寿,但是他也决心保全自己的父亲。姬发确实是几个质子里,脑子转得最快的,他忠厚善良,但也充满智谋。

56. 这整场戏的戏剧张力实在太强了,每个演员的表演,表情,台词都堪称完美,配合大殿里摇曳闪动的烛火,急促肃杀的音乐营造出了一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紧张感和窒息感。我两次看都感觉快失去了呼吸。

57. 四伯侯密谈和大殿弑父这两场戏,登场人物多,情节紧凑,但是信息量却非常大,并且在这么急转直下的剧情里,逻辑严明通顺,每个人物都演出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尤其是每一对父子在面对这样的劫难时的反应都不一样。这两场戏发生的地点都在室内,戏剧冲突这么强烈,让人感觉在看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

58. 另外,很多人看了这段戏就说这部剧如同很多欧美影视作品一样,内嵌了一种俄狄浦斯情结。我觉得不准确,因为弑父不是这部电影要表达的主题和重点。大殿弑父这段剧情,一方面进一步展现了纣王殷寿的阴狠和残暴,他将对受宠长子的恨意转嫁给他统御的质子们,通过质子手刃生父,再一次完成他对这种事的复仇,另一方面,这段剧情对姬发来说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他又一次目睹了纣王的暴虐和残忍,殷寿的言行又一次冲击着他自己从西岐带来的善良和慈悲心。最后姬发反出朝歌的动机,是一点一点像这样铺垫起来的。

59. 不要问这个时候殷郊在哪里,殷郊晕过去还没醒过来呢。不过要是殷郊目睹这一切,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好了,暂时写到这,等我再更新!希望大家多多讨论,多多宣传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真的需要被更多人看见!

----------------------------------------------更新分割线-----------------------------------------------------------------

----------7月26日更新(5000字):

1. 我来了。为了看到第二部真的是不敢歇啊,我们直接开始!

2. 姬发能救下自己的父亲,实属侥幸。虽然嘴上说着要让姬昌谢罪,但他还是担心自己的父亲,所以他去了地牢探视。

3. 姬昌,上一秒还是堂堂西岐之主,下一秒就变成了凄惨的阶下囚。注意姬昌的脸上还被刺了字。这是古代的黥刑,就是在犯人身上打上犯罪的证明。都刺字了,真不知道还受了别的什么酷刑。

4. 看到自己的儿子来探视,年迈的西伯侯还是选择站了起来。姬发看到自己的父亲遭此大罪心中大苦,他想救自己的父亲,但此时他的思路依然是劝自己的父亲向殷寿认错。(即承认自己伪造卦象,聚众谋反)

5. 姬昌叹气,说自己确实错了,错不该把你送到这个禽兽身边当质子。姬发一听就不乐意了,说你凭什么诋毁殷寿,自己亲耳听到殷寿说要自焚消天谴,他才是为天下人谋福祉的大英雄。(这里姬发又怼了自己的老父亲,大概是说姬昌远在西岐,什么都不了解,面对天谴也什么都不作为,只会用占卜搬弄是非)

6. 姬昌说有没有一种可能,你的所见所闻,正是他希望你看到的听到的呢。这里就和前面殷寿说的,马看到什么,是人决定的对上了(伏笔回收)。

7. 姬昌说,你要真相信他,而不信我,那么在大殿之上你就已经把我杀了。姬发一听立即下跪,说你是我爸,我怎么会杀您呢!

8. 接下来姬昌对着自己的儿子说了一句提点全片的台词:“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9. 这段戏,是全片的题眼,是第一部最提纲挈领的一段戏。其实看到这儿,你会发现,电影对照了两个不同的家庭(殷寿殷郊父子,姬昌姬发父子),通过两对父子不同的关系和处境,来隐喻同一个主题: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作为年轻人,该如何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该如何去伪存真辨识忠奸,该如何做自己的选择。

10. 我要再一次重申一个观点,这部电影并不是要讨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父子关系,父权社会,什么权力与亲情,弑父情结什么的,这些都是“壳”,都是为传递真正核心思想而服务的壳。如果我们仅仅只是理解到这里,就会觉得这部电影的主题太过于粗浅和传统,因为这些主题没什么好讨论的。而真正有意义的就是姬昌的这句话。

11. “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是谁的儿子,意思就是看你的出身是什么,你是什么身份,或者你属于什么阶层,再或者我们更深一层,“你这个人,被贴上了什么标签”。

12. 你是谁的儿子,你的身份,你的家乡,你的阶层,都是你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也许是与生俱来的,这就是这个世界,以及所有的“他者”,贴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标签”。我们用这个标签寻找同类,用这个标签伸张观点,也用这个标签党同伐异。但是同样的,我们也被这些标签所限制,所规训,所囚困。而如今,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互联网世界里,某些标签已经变得越来越具有攻击性,让人们因标签而过度紧张而分化,最终形成群体之间的对立。同时这些标签也让很多人,越来越丧失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年轻人群体。

13. “永远年轻,永远被骗,永远最容易被煽动,永远被利用。”所以,“你是谁,才重要。”也许我们需要穷尽一生来问自己这个问题,或者我们到si都可能没有答案。但重要的是,我们要记得随时问问自己,“你是谁。”姬昌的这句话,也是超越那个时代的,这就是这部电影对于封神故事的时代表达。

14. 另外这段戏拍得很精彩是因为,在镜头语言上和演员台词上,导演编剧摄影,是下足了功夫去打磨的,不愧是全片的重中之重。我说两个细节:

15. 第一,姬发和姬昌对话,是隔着监狱的牢笼而展开的。姬昌在牢里,姬发在牢外。在前面部分的对话,大部分时候,透过姬发的视角,姬昌的特写是有牢笼的(表明被困的是姬昌)。而当姬昌说“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这句台词的时候,镜头给到姬发特写,变成牢笼中的姬发了。这是非常典型的镜头语言(很多电影都会通过这种小细节来展现人物关系),就是在表达,父子对话后,真正处在困境中的,恰恰是姬发。(这不是我发现的,这是我看到一个电影博主的分析,二刷的时候仔细看了一遍确认的。)

16. 第二,姬发说的那句:“您是我父亲,我怎么能杀您呢。”这简单的一句话,就体现出西伯侯一家家庭成员是靠爱与情感来维系的,而不是简单的君父臣子。当我听到姬发毫不犹豫的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给我的感受就是:比起这些所谓的“罪责和道义”,对于姬发来说,爱,亲情与家庭,更重要。

17. 接下来,视角就来到刚刚“料理”了四大伯侯的纣王这边。

在殷商5A级风景区鹿台的下面,就是我们“大美殷商,魅力朝歌”主题亲子游的重点体验项目——酒池肉林!(很抱歉,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剜眼,炮烙,虿盆等旅游项目已被取消)

18. 此时此刻,殷寿和妲己两个人正在一锅已经熬煮了一整天的猪骨浓汤里贴贴。开个玩笑哈,曾经看原著和历史课本的时候,想象了一万次,传说中的“酒池肉林”该是什么样子呢?以酒为池,以肉为林,这几乎是我们古人对穷奢极欲,荒淫无道的终极想象了吧?其实要还原这样的场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有想象上的难度的,不过电影里这个呈乳白色的酒池倒是符合了逻辑,因为在殷商时期,因为技艺的限制,我们的祖先能酿造出来的酒可能就是这种浑浊呈白色的米酒吧。(电影里也不能用现代那种透明的白酒吧)不过肉呢?我怎么没看到肉?

19. 殷寿掐着妲己的脖子说,这么美的身体,杀了真是可惜。一切由你开始,也改由你结束。看到这我才意识到,本片的殷寿是一个完全不会沉迷女色的人,他眼里只有权力,他只要权力。即便是像妲己这样的美人在侧,也不过是他攫取权力的工具人(狐)罢了。

20. 现在殷寿已经登上了王位,并且也基本剪除了四大伯侯的势力,他最大的欲望也得到了基本满足,所以妲己对她已经没有用了,所以他才说“该由你结束”。

21. 注意,我个人认为,虽然他的动机有一点复杂,但这里殷寿应该是真的想要除掉妲己的。或许他骨子里还是觉得与妖孽合谋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还是说,他知道他的祖先成汤当年封印这只九尾狐的故事,他作为成汤的后裔,要践行他先祖的遗志或者夙愿?这是我没太看明白的一点,也许在第二部第三部里会解释,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22. 但是妲己却说了,我知道你想要什么,我能让你长生不老。妲己品尝过殷寿的血,了解了殷寿的欲望,就是拥有永恒的权力和永生的能力。发现了吗,狐妖附身后的妲己,从开始到现在,她帮助殷寿如愿,所有的动机都是为了生存下去,因为它作为一个妖,它不仅想要活下去,还想变成真正的人,像人一样活得逍遥自在。(当然这只是狐妖对人的想象,它哪里知道变成人有什么好的,要上班要内卷要996)。

23. 至此,殷寿和妲己彻底形成了一对共进退的合作伙伴,殷寿利用妲己谋取天下并获得长生,妲己选择辅佐这个人王而活下去享受人生。妲己爱殷寿吗?我觉得她就是像一个宠物依赖一个人那样单纯,没有什么是非对错和善恶道德的立场。那么殷寿爱妲己吗?个人觉得一方面是利用,另一方是泄欲的工具,很难说这里面有没有爱情。

24. 就在这个时候,一身缟素的姜王后双手举起一把匕首出现。在《封神演义》原著里,姜王后为人贤良最终却含恨而终。在电影里,王后的戏份不多,但也能让人感受到一个温良贤淑,隐忍不发的好人形象。自己的儿子被殷寿无端责骂,自己的哥哥(东伯侯姜桓楚)被设计害si,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昏庸无道的丈夫。所以si谏是她最后的抉择。

25. 姜王后一番慷慨陈词,殷寿却觉得姜王后是在为反贼求情。从这里可以看出一点,殷寿和自己的妻子,可能也没有什么基本的夫妻之情。夫妻一场,更像君臣。这种古代的zhengzhi联姻,也许一开始就是悲剧。(所以封建社会真的要不得)

26. 就在姜王后准备自裁之时,妲己却站出来阻止了她。“这么美的身体,si了岂不可惜?”感觉这里妲己是在模仿殷寿的话,她似乎真的在努力模仿和学习如何做一个人。

27. 妲己说,“不如与我们同修,共享长生?”注意这里的同修,我个人觉得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个奇怪的意思”。前面说了,这部电影里的妲己作为一个狐妖,是没有什么善恶对错的道德观念的,她的所有行为动机,特别像一个单纯的动物,她要生存,想活下去,想变成一个人,也同时对人类世界的种种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我并不觉得这里的妲己在挑衅姜王后。

28. 面对姜王后前面说的那些“复杂的人类道理”,她似乎根本听不懂,但是见到姜王后要自裁,她本能地希望姜王后不要si,甚至邀请她加入“长生修行(狐妖版)学习小组”,“我们一起努力,一起长生不老,好不好?”(这是什么元气小狐娘啊!~)

29. 但是妲己低估了人类的复杂。姜王后是人,面对妲己这番言语,她自然觉得这就是一种挑衅。作为正宫,姜王后决定将计就计,欲杀之后快。

30. 导演你真的不是在自我致敬《画皮2》吗,前有狐妖小唯和靖公主水中换皮,后有狐妖妲己和姜王后酒池里对峙。

31. 姜王后说,果然是一个绝世美~人~儿~!我见亦犹怜。说着姜王后就摘下了妲己的发簪。

32. 注意,这个发簪也是一处非常妙的设计。九尾狐刚刚附身妲己的尸身的时候,面对几个质子的包围,她临危不乱的捡起苏妲己的发簪,盘好头发。其实这里就是在隐喻,狐妖附身人体之后,努力想要变成一个人,因为发簪就是代表着人,是人的工艺,人的审美,是人有别于动物的象征。

33. 但是此时的姜王后,微笑着摘下了妲己的发簪,其实就是撕下了妲己的伪装,就是要告诉她:虽然你披着人皮,口吐人言,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根本就不是人。(宫里闹狐妖,自己的儿子殷郊也见到过狐妖,我相信姜王后肯定是知道什么了)所以姜王后说:“倾家丧国之物,岂可留于世间!”在姜王后眼里,妖孽只是“物”,都不是人。

34. 姜王后用妲己的发簪发动技能【水下暴杀】,猪骨浓汤瞬间变成了毛血旺。最后的结果是,妲己拿着发簪活了下来,姜王后却被刺si。看来狐妖毕竟是狐妖,被动防御能力还是很强的,普通的凡人根本不是对手。(编剧你好狠的心啊,这一把发簪,杀si了全片唯二的两个女角色)。

35. 在《封神演义》原著里,姜王后和妲己的形象,那简直是非常标准的“贤良原配”和“狐媚小三”的设定。姜王后被剜眼,双手被炮烙,被诬陷最后含恨而si,其实是为了增加妲己这个“红颜祸水”的罪孽,把这场本该归属于殷寿这个男人的错,转嫁成两个女人之间的争斗,让女人受罪也让女人背锅,这确实是非常落后而过时的男本位叙事。如果照着原著拍,就没什么新意了。

36. 姜王后这个角色是必然要下线的。但电影里的姜王后,相比原著,还是多了一份刚烈和勇敢。不知道是否也是因为时长的原因,对姜王后的戏份有所删减。

37. 最后夸一夸摄影大哥,这场戏拍的非常美,妲己的眼神清纯带着一股妖异,姜王后的眼神悲戚中带着一股坚定,两个人各有各的美。导演的审美让人安心。

38. 自己的舅舅东伯侯新亡,自己的母亲姜王后惨si,一夕之间殷郊失去了两个亲人,悲愤交加的他又一次持剑冲进了鹿台。(估计是刚刚昏迷醒来,穿着睡衣就来了),毕竟他是太子,也没人敢拦。

39. 殷郊又一次冲进了殷寿的卧室,没有找到殷寿,却看到了正仰卧在床榻上的妲己。殷郊一看作势便要杀,却突然被九尾狐妖的真身绊倒。(此时狐妖真身脱离了妲己尸身,妲己尸身目前就是一具待机的尸体)

40. 这是殷郊真正和狐妖面对面的较量了。这个狐妖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法力高强的样子,感觉其本体就是一个普通野兽的战斗力,面对殷郊的攻势,它也没有施展出其他的法术。

41. 狐妖为了活命,快速回到了妲己的尸身上,就在此时殷寿来了,殷郊在阴差阳错间,一剑捅了自己的亲爹。

42. 这下殷寿更加相信殷郊是为了谋权篡位了,殷郊百口莫辩,只能大声指控妲己不是人,是狐妖。殷寿命令拿下殷郊,情急之下,殷郊只能从鹿台跳下逃命,逃跑路上,撞到了在此护卫的姬发。

43. 面对自己的好兄弟,姬发二话不说就要帮助殷郊逃脱追杀。姬发留下殷郊的鬼侯剑,故意砍伤自己,留下堵截殷郊失败的假象。其实我觉得这没什么用,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俩的关系和感情,“北伯侯”彪哥不会信,殷寿也不会信,以至于后来在宗庙里殷寿会对姬发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做了什么。

44. 关于九尾狐妖的能力,前面我说了,电影里就展现了两个,一是附身,二是治愈。狐妖附身,从电影里交代的情景,只能是附身在一具已si的尸身上,面对活人,狐妖应该是没有办法附身的,或者说类似“心灵控制”的,不然狐妖可以直接附身殷郊以求自保的。所以这里我提一个观点,关于前面狐妖附身微子启的时间,我认为可能是在庆功宴之前,微子启就被殷寿或者妲己想办法害si了,然后狐妖才有机会附身在微子启身上。希望在第二部第三部里,会有更多关于狐妖设定的信息。

45. 时间关系暂时就写这么多了,感谢大家的阅读,等我更新!~

----------------------------------------------更新分割线-----------------------------------------------------------------

----------7月31日更新(7000字):

1. 我来了。抱歉最近很多事,但是我还是会坚持写完的!并且,我昨天参加了封神的成都路演(也是我三刷),顺利见到了主创,实在是太激动了!费翔老师本人真的好高,妲己小姐姐本人超级漂亮!

2. 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开始!三刷结束,确实又看了好多好多细节。而接下来的三幕戏“伯邑考来朝歌献宝”“纣王会见伯邑考”“文王食子”同样因为剧情很紧凑,我们结合在一起来说。

3. 上回书说到,殷郊逃走,姬发让他去找比干躲起来。镜头来到朝歌城街头,是朝歌的守卫正在张贴海捕文书,并且全城通告,我们能看到几张古代的通缉令,分别有地三仙(姜子牙杨戬哪吒)和逃走的殷郊。

4. 注意这里的背景音,一直在播报目前朝歌的情形。朝歌电台主播说:朝歌现在笼罩在天谴中,而“欲消天谴,先弭人祸”。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告诉大众,为了消除天谴,我们需要先把“人祸”给解决了,什么是“人祸”呢?主播顺着就说了:四大伯侯聚众谋反,或囚或杀。王后品行不端,已投水自尽。太子谋逆弑父,现全城通缉。

5. 天谴的原因,确实是“人祸”,但是殷寿这一招,把天谴的原因归结为“四大伯侯谋反,王后品行不端,太子谋逆”。好一手“愚民术”,完全的颠倒黑白,但这就是殷寿的手段,也对应了姬昌说的,你看到的就是他希望你看到的。“你们都看好了,天谴的原因是人祸,但跟我殷寿没有半毛钱关系!”

6. 然后,我们看到了已经是“北伯侯”的彪哥(崇应彪),骑马来到了王家侍卫营,此时的他,俨然已经是殷寿最忠诚的鹰犬了。

7. 彪哥看见带伤的姬发正在调校一把弓,带着一股胜利者的趾高气昂来挑衅他,用殷郊的鬼侯剑隔断了弓弦。(鬼侯剑很重要,贯穿三部,后面要考)

8. 姬发忍不住气和彪哥扭打在一起。注意这里,姬发的身边是有一群自己的亲卫的,也就是说,姬发虽然是质子,但是估计也是从西岐带了不少人过来,毕竟质子也算是贵族了。这也解释了后面劫法场戏份,和姬发揭竿而起的人高喊的:西岐的勇士们!(个人不认为是姬昌或者伯邑考带来的人,因为最后这拨人明显穿的是王家侍卫的装备,应该就是姬发自己带过来的人)

9. 彪哥恼羞成怒欲再来一回合,被突然降临的伯邑考用一张弓,四两拨千斤地禁锢住了。看到这里我当时非常惊喜,真的没想到原著里文弱的伯邑考在本片里竟是文武双全的设定!而且伯邑考降伏彪哥的招数一整个行云流水,彪哥完全没有还手的余地,这显示的是,伯邑考个人的战斗力基本应该是在质子团之上的。姬发那一声欣喜的“哥”,就能看出两兄弟间亲密无间的情感。

10. 伯邑考和姬发在马厩里对话这场戏,值得反复观看。不仅拍得很美,信息量还很大。

11. 这里我要先夸一夸演员杨玏,早期只有剧照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感觉,但是如果你看完电影,你会感受到,他的样貌,他的表演,完全重新定义了伯邑考的形象。我看第一遍的时候,因为知道伯邑考会si,他一出场我就开始有点心痛,因为他谦逊有礼的温柔形象就会让人容易心生怜悯。这是选角的成功。

12. 伯邑考对弟弟说,来朝歌这么多年没少受欺负吧。姬发说哪儿有,都是我欺负别人。从这里看出,姬发在自己哥哥面前总是一副要强,不甘示弱的样子,但是从伯邑考的表情看得出,他当然知道姬发是在逞强,因为他太了解弟弟了。

13. 伯邑考说,当年殷商来西岐征选质子,父亲让他俩比试射箭,是姬发在伯邑考的弓箭上做了手脚,姬发赢了比试才去的。姬发说,自己要是不做手脚,怎么比得过你。

14. 这段短短的对话,至少包含了三个信息:

15. 第一,西伯侯姬昌疼爱每一个孩子,选一个去做人质对他来说是很为难的,所以他用比试射箭的方式,让孩子们自己做决定。这对比其他诸侯是有区别的,所以殷寿说“你们的父亲把自己最宠爱的孩子留在身边,却把你们送来做质子”这样PUA的话术对姬发是无效的。

16. 第二,伯邑考是原本西岐该派来的质子。伯邑考的武功箭术远在姬发之上,并且8年前,姬发也才12岁,虽然我们看不出伯邑考的年龄设定,但是肯定武力值是在一个还没发育的孩子之上的。但是,伯邑考依然是选择了用实力去对待比赛,按说他肯定知道正常比自己会赢,也就是说肯定是自己去做质子,让弟弟留下,这说明了伯邑考愿意为弟弟做出牺牲。

17. 第三,姬发为了赢得比赛,在伯邑考的箭上做了手脚。这说明两件事,姬发确实脑子很灵活,是会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这是他能成为一代人王的优秀品质,所以前面姬发能想到缓兵之计,让自己的父亲活下来。另一方面,我们换个角度想,这有没有可能,也是姬发为了自己的哥哥伯邑考,而选择做出的另一种牺牲呢?

18. 我们要注意后面伯邑考说的一句话:“你不愿意过平淡的日子。”伯邑考是嫡长子,是西岐的世子,是能继承西岐主位的第一继承人,姬发是他的同母弟弟,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哥哥是未来的西岐之主,如果比自己更优秀的哥哥做了质子,这对西岐来说可能是莫大的损失。所以我认为,姬发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在维护自己的哥哥,从伯邑考对弟弟慈爱的眼神能看出,他对自己的弟弟来朝歌做质子,也是有一定的亏欠感的。

19. 关于西伯侯一家的人物设定,尤其是伯邑考人设,是这部电影非常大胆的改编,个人认为非常精彩。就像上面那段看似简单的对话,就把姬昌父子三人鲜活的性格都刻画出来了,这一家人都在为对方考虑,一家人都愿意为了至亲而自我牺牲。而现在,姬昌被囚,好好的一个家,陷入了至暗时刻。

20. 伯邑考说自己带了几车奇珍异宝,你看看能不能把父亲救出来。姬发面色一沉,说父亲犯的是si罪,又不肯认错,再多珍宝都不够。

21. 伯邑考叹气说父亲就是这样,违心之事,从来不做。姬发为了宽哥哥的心,说自己已经想到办法了你放心吧,伯邑考说父亲怕是等不起了。

22. 然后我们看到两匹漂亮的白马跑了进来。这一大一小,两匹雪龙驹,是姬昌送给两个孩子的礼物。伯邑考说,这两匹马我已经训好了,只要你跟他们说一声回家,它们就会带你回西岐。

23. 这是本片非常妙的设定,虽然有一点奇幻的感觉,但是这两匹马的安排,让本片传奇和史诗的味道更浓烈了。

24. 我们都知道,这两匹马最后分别驼了姬昌和姬发前往回家的路,而姬昌的马最后si了,只剩下姬发的顺利回到了西岐,这就是隐喻了两兄弟不同的命运。同时,伯邑考只带了这两匹能让家人回家的马,也喻示着自己为了救父而甘愿自我牺牲的决心。

25. 如果你看得够仔细,你就能看到,在弟弟姬发开心地骑上雪龙驹的那一刻,伯邑考的脸上露出了一秒钟难过的表情,但是马上又对着弟弟堆满了慈爱的笑意,因为他知道,这可能就是兄弟两人见的最后一面了。

26. 我们都知道伯邑考最终惨si,很多看完电影的朋友直呼伯邑考为“白月光”。

27. 没错,电影《封神》里的伯邑考对父亲和弟弟的爱令人动容,他的si令人心碎,他完美得就像白月光。

28.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兄弟俩在马厩里对话这个场景。

29. 整部电影里的朝歌,因为天谴的原因,一直笼罩在一种晦暗无光的天气里,也就是阴天。但是伯邑考和姬发在马厩里的这场戏,是朝歌里唯一一次出现了夕阳照射的太阳光,兄弟两人都被温暖的夕阳镀上了一层金色,就像他们对话里聊起了儿时的往事,让他们在风云诡谲的朝歌城里短暂地回到了那个充满阳光和人间烟火的西岐。(整部电影里出现的西岐,都是充满了让人感到温暖的阳光,西岐有别于冷冽的朝歌,简直就是一处世外桃源)

30. 这是一种非常写意的电影镜头语言,不得不说,设计得太妙了。

31. 所以比起白月光,我更愿意说,伯邑考是指引姬发回家的,金色的夕阳。

32. 接下来,就是本片极为重要的两段剧情:伯邑考面见纣王,以及文王食子。

33. 《封神演义》原著里,伯邑考带着醒酒毡,七香车和白面猿献给纣王和妲己,这些都是非常罕见的稀世珍宝,但妲己却对伯邑考本人更感兴趣,因为伯邑考是个举世无双的帅哥。其实可以这么理解,原著里的狐妖,更像一个人,她已经完全拥有了人的情感,有人的善恶美丑的判别力,更具备人的行为思考能力。伯邑考善抚琴,妲己就借口要伯邑考教授自己琴艺,趁机色诱伯邑考,伯邑考不从,惹怒了妲己,最后被杀。因此,在原著里的伯邑考,相对来说也只是具有一个工具属性的,他的惨si也是为了烘托纣王和妲己的暴虐狠毒,本身来说,只是可怜。

34. 电影里关于这一段做了巨大的改编,殷寿在鹿台的“聚仙阁”里会见伯邑考。注意,官方对鹿台的设计已经公布了详细的资料,殷寿的卧室在顶部,叫摘星楼,中间的二楼就是会见伯邑考的聚仙阁,底部的地下室就是酒池肉林。(殷寿是懂享受的。另外更正一个点,三刷的时候我发现了,酒池肉林的池子边上,确实有“肉林”,有仆从围着一个炉子在BBQ,旁边确实也有一个挂肉的架子)

35. 殷寿击鼓,伯邑考吹篪,妲己独舞,三个人完成了一段又美又诡异的殷商文艺汇演。殷寿敲的是鼍鼓,是用鳄鱼皮制成的。伯邑考吹的是篪,古代的一种类似笛子的竹制管乐器,电影里的声音是用笛子模仿的。很明显,这场表演是由殷寿主导的,他用击鼓的速度和频次控制着整段表演的节奏,妲己殷勤而谄媚地用艳异奔放的舞姿在回应他,而伯邑考只能被动地跟随他们的节奏进行配合。表演结束,妲己做了一个夸张的ending,纣王畅快地放声大笑,而伯邑考眉头紧蹙地隐忍着情绪。

36. 纣王说,你的那些宝物不能让我开心,但是你,让我很开心。伯邑考立身,下跪行礼,诚恳地向殷寿请求,自己愿意替父认罪,听凭处置。殷寿说你父亲犯的可是si罪,伯邑考说,我可以替他去si。

37. 这段剧情非常短,但是依然包含了大量信息和隐喻。

38. 首先,殷寿为什么说伯邑考让自己很开心。我们问另外一个问题,此时此刻,殷寿开不开心?殷寿在妲己的帮助下,已经成为了殷商的王,并且还设计削减了四大伯侯的势力,妲己还许诺要给他长生,此时,他欲望的满足基本已经达到了最高点,他基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关于自己的父兄,自己的妻儿,甚至所谓天谴如何,他根本不在乎了(他已经拥有了至高的权力和长生,人间的俗世道德已经约束不了他了),所以这个时候,殷寿本身就是很开心的。(自己的正妻姜皇后刚si,他根本都不感觉悲伤,因为是一点感情都没有)

39. 那么为什么,殷寿会说伯邑考让自己很开心呢?因为有个关键点,殷寿作为曾经殷商王朝一个没有任何优势的次子,或者说一个没有任何权力的身份,在看到伯邑考这个西岐的嫡长子对着自己卑躬屈膝,他本能地觉得这是他这个身份对古代继承制度的一场胜利,一次复仇。发现没有,殷寿非常在意身份,他对质子团成员的PUA话术也是用质子的身份去刺激的(你们都不受宠爱),所以他恨本片里所有拥有继承权的嫡长子,比如他的哥哥微子启,比如西岐的世子伯邑考,甚至是自己的儿子殷郊(本身对殷郊没有什么感情,又天然地觉得殷郊终将夺取自己的权力)。所以他要戏谑他,他要轻蔑他,他要玩弄他。伯邑考按礼盛装拜见他,他却穿着睡衣就来了。

40. 其次,这段表演确实充满了浓郁的xing暗示,借物写xing,是很多电影的常用表现手法,只要是个成年人,都应该能从那急促的鼓点听出一些味道来。很多人分析说这里妲己盛邀伯邑考和他们一起“同修”,我觉得并没有,这里其实主要想表达的是殷寿和妲己这两个已经没有任何人伦道德约束的人,在欲望的舞蹈中,共同完成了对伯邑考这样理性善良的人的一次践踏和羞辱。

41. 另外,我第一次看的时候,纣王和妲己的表现,其实也可以解读为两个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愉悦中,而完全轻视向他们求情的伯邑考。纣王击鼓,妲己献舞,也可以看成一个人拿着逗猫棒在逗猫,因为本片的妲己其实应该对伯邑考的请求没有什么概念的,她就是单纯地在享受和殷寿相处的过程,以及享受变成人的自由。(后面她玩累了出去淋雨其实也是在享受人的逍遥自在。)

42. 但是这对伯邑考来说,这肯定是一种莫大的羞辱,并且他非常清楚,殷寿这样的人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父子。所以,他眼神坚定地说,自己可以替父去si。

43. 这里我们可以简单来说下,伯邑考凭什么觉得,殷寿会答允自己的方案(因为纣王完全可以把他们都杀了)。很简单,伯邑考的赌注就是自己的身份——年轻有位的西岐继承人,伯邑考要表达的是,自己为了救父亲的命,什么都可以不要。他知道殷寿要的就是权力,是对各方诸侯的统御,而如果自己si了,父亲姬昌已经年迈,就算活下来也难以成事了,那么对殷商的威胁也就没有了,想来殷寿就会答应。这里也可以看出,在伯邑考眼里,自己家人的性命,也是高于任何权力的。

44. 本来,一命换一命,也就算了,如果殷寿是一个信守诺言的王,那么这件事就可以结束了。但他偏偏是殷寿,让殷寿破防的点,就在于伯邑考的这个请求。在殷寿眼里,哪有什么父子亲情,他的世界里只有权力与欲望,他根本不相信亲情。本来,他已经完成了对伯邑考的羞辱,完成了对他最憎恨的嫡长子身份的复仇,然而伯邑考却亲口告诉他,自己愿意替父还命,就好像伯邑考这样尊贵的嫡长子,又做了一件自己做不到的事,完成了对自己的另一场羞辱。

45. 所以,他不仅要杀了他,他还要把他做成肉饼,让姬昌吃下去。

46. 殷寿去地牢探访姬昌,假心假意地带了酒食去慰劳。殷寿说,我羡慕你有两个好儿子,自己只有一个儿子,他还要杀自己。姬昌,我该怎么办?

47. 姬昌戏谑道:你怎么对自己父亲兄长的,就怨不得自己的儿子怎么对自己的。姬昌坚信自己的卦象不会有错,坚持认为弑君杀兄的人就是殷寿。

48. 殷寿却说,那你知道,我父亲是怎么对我的吗。这里引述导演的爆料,关于殷寿的成长历史,在第二部里可能会展开,这是编剧对殷寿这个角色的全新设定,也是为了让纣王的人性刻画变得更丰富。导演说,殷寿脖子那块类似烧伤的疤痕,就跟他的父亲有关。(有没有一种可能,这就是殷寿发明炮烙的原因?小说里说的是妲己研发的,但史记里说的可是纣王本人所创的哦 )

49. 殷寿继续和姬昌对话,假装不经意地拿出了伯邑考的篪。(如果你看得够仔细,就会发现伯邑考的篪和姬发的玉环上刻着一模一样的凤凰纹样)。姬昌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伯邑考的随身信物,问伯邑考来朝歌了?殷寿邪魅一笑,你那么爱你自己的儿子,难道尝不出他的味道吗?

50. 这段文王食子的剧情,网上争议颇多,因为相较《封神演义》原著,电影的改动很大。最大的点有两个:

51. 第一,电影里的姬昌食子毫不知情。原著里是妲己因为伯邑考拒绝了自己而恼羞成怒,杀了伯邑考做成肉饼给姬昌吃用于测试,如果姬昌不吃就说明姬昌神机妙算,是留不得的,而如果姬昌吃了,那就证明姬昌徒有虚名,不足为惧。在演义里,姬昌的确算出了伯邑考的si,也猜到了肉饼就是伯邑考的肉,但是为了骗过盯着他的侍卫,他还是选择装不知情吃下了自己儿子的肉,等到侍卫走后才悲痛地吐出了三只兔子。

52. 如果电影按原著拍,相对来说比较离谱。电影里,姬昌为什么要伯邑考无论发生什么,一定要留在西岐,就是可能因为姬昌算到了,伯邑考会命丧朝歌,所以他无论如何也要让伯邑考留下了,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这样的安排下,伯邑考为了救自己,还是来了朝歌,所以电影里表现姬昌不知情也是很合理的。

53. 另外电影里删去了吐出兔子的设定。导演说了,伯邑考之si这场悲剧必须是彻底的,是后来武王伐纣的关键点,如果文王食子后又吐出三只兔子,一是过于离谱,其次会让人觉得伯邑考以另外的方式活了下来,削弱了这场戏的悲剧感。另外,兔子,就是吐子,本身也算是小说的一种很写意的写法,不用太较真姬昌为什么会吐兔子。(原著里,姬昌被纣王囚困在羑里,据说后来羑里的百姓也不再吃兔子了。)

54. 殷寿说:虎毒尚且不食子,你连禽兽都不如。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四周囚笼里的老虎发出了阵阵低吼。这也是本片非常巧妙的设计。首先让姬昌的牢笼里遍布老虎,其实是在展现姬昌的处境非常危险,另外在这场戏里,老虎也可以代表姬昌本人,野兽发出低吼,说明野兽痛苦到了极点,已经处在了崩溃和爆发的边缘。

55. 这场戏里,李雪健老师用他精湛的爆发式演技还原出了周文王的悲恸,绝望和崩溃,让人看得很揪心。殷寿说,你知道该怎么做吧,别忘了你还有一个儿子在我手上。

56. 随后,我们看到了年迈的文王,一身囚衣抱着装着肉饼的食盒,在朝歌城里悔罪游街。这其实就是殷寿的目的,要杀si一个人,先毁灭他的名誉,不仅要杀人,还要诛心。被殷寿愚弄的朝歌百姓,也不过是这场权力争斗的棋子。这段剧情,也基本对应上了原著里纣王希望毁去姬昌“圣人”名号的行径。

57. 与伯邑考相关剧情的改编,我认为是非常成功的,不仅把每个角色的人物形象刻画地很精彩,另外导演和编剧还在这么短暂的剧情里讨论了一个被我们反复提及过的伦理道德问题。

58. 我们知道,殷寿一家和姬昌一家两个家庭形成了对照,但两个家庭的遭遇其实在讨论同一件事:亲情的本质。我们中国文化中的孝道,其实就是从西周时期开始提出的。孝,其实就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后来因儒家思想成为主流,孝道变成了中国人的基础伦理观念,甚至演变成了一种行为准则和规范。很长一段时间里,孝敬父母,尊敬祖宗刻在了中国人的出厂设置里。

59. 但是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越来越明白,孝这件事,本身应该强调的是爱,是双向的情感呼应,而不应该是一种约束人的道德枷锁。因为我们知道,很多原生家庭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亲情和爱,强行用孝道去要求所有人是不合理的。

60. 殷寿殷郊用他们的遭遇告诉大家,如果你的父亲对你并不好,那么你可以不用去“孝顺”他们。而姬昌一家告诉我们,维系一个血缘家庭最重要的是相互之间的爱,是平等的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没有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一方索求于另一方,在亲情的能量场里,我们都应该是平等的。所以,现代社会里的我们,不需要去强调“孝”,我们只需要去感受爱,回报爱,就可以了。在最早的预告片里,殷寿有一句台词:敬天下孝子。正片里删除了这句话,我认为这样更具有现代意义。

61. 时间关系先写到这儿,等我更新!

----------------------------------------------更新分割线-----------------------------------------------------------------

----------8月15日更新(7000字):

1. 我来了,很抱歉,最近因为太忙,没有时间更新,今天有空了赶紧来填坑,抱歉抱歉!

2. 首先恭喜封神第一部票房突破20亿了!不过这还并没有达到我心理的预期,还有机会和空间!

3. 话不多说,我们书接上回接着看剧情,今天我会详细解读本片里最后两场大戏之一,“比干掏心”。

4. 姬昌认罪游街后,并没有立即被放回西岐,而是流落在朝歌泥泞不堪的市井。这里其实删除了一段戏,也就是暴雨中,一群野狗扑食姬昌怀中的肉饼盒,姬昌发疯嚎叫驱赶野狗的戏,这段戏花絮里有,李雪健老师演技大爆发,看得很让人揪心。

5. 镜头一转,是雨夜中的朝歌街头,一人身着蓑衣鬼鬼祟祟的背影,镜头角度是跟踪视角,这人正是姜子牙,他被尾随而来的姬发一把揪住。姜子牙:“团长!别开枪!是我是我!”

6. 肯定很多人会好奇,中间这段时间,姜子牙去哪儿了。其实我也很好奇,因为从四大伯侯在女娲庙被王家侍卫发现后,姜子牙就失踪了,作为“聚众谋反”的一员,他似乎并没有被抓走。

7. 难道因为他是仙人,他也有和杨戬一样类似水遁的逃生术吗?结合上下文,第一部里的姜子牙唯一会的法术,好像仅仅只有那一招不灵的掌心雷。

8. 那么姜子牙是怎么逃走的呢?电影里没有明说,但是姬发的台词给出了解释,姬发问他:你怎么还在朝歌?

9. 姜子牙之所以没有被抓,是因为姬发主动放走了他。为什么呢?因为姬发有放走姜子牙的理由,这完全符合本片对姬发的人物设定。

10. 首先,姬发是一个仁慈的,赏罚分明的人。在进女娲庙之前,姬发已经和姜子牙打过多次照面了,姬发很清楚姜子牙这一伙昆仑仙人的目的,是要献上封神榜来解天谴,虽然姜子牙的目的和行事逻辑他不一定完全认同,但他至少认同了姜子牙要拯救天下苍生的动机。在姬发眼里,四大伯侯就不一定了,所以他定义四大伯侯是“聚众谋反”,但是姜子牙除外。还记得之前冀州城战庆功宴上,姬发要敬si去的苏全孝,说父是父,子是子,和这里一样,都是在显示,姬发就是一个赏罚分明,不会滥用权力,滥杀无辜的人。

11. 其次,姬发同时还是一个有智谋的人。前面已经提到了,姬发已经见识了两件事:一是殷寿可以滥杀无辜的残暴,二是昆仑仙人不同寻常的能力。要说他对殷寿没有质疑是不可能的,所以放走姜子牙,其实也是给自己,和最好的兄弟殷郊,留了一招后手。

12. 所以姬发会很诧异,不是放你走了吗,你怎么还在朝歌。这里我们需要再问另外一个问题,姬发这个时候,在干嘛?

13. 如果我们确认姬发很诧异姜子牙还在朝歌这件事,那么就肯定不是姬发主动找到姜子牙的,从后面的剧情我们可以得知,其实应该是姜子牙主动找的姬发(甚至是堵截姬发),因为姜子牙说了,他要通过姬发找到失踪的殷郊,他还是坚持要把封神榜交给殷郊,并且劝殷郊离开朝歌。

14. 那么姬发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我思考了很久,我觉得有两种可能性。

15. 第一种,我们注意他穿了一件黑色斗篷,那么他有没有可能又去了类似地牢的地方,去探访他的父亲,或者,是去探访他的哥哥?

16. 这就引出了我的另一个疑问,姬发如果去了地牢,他本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时候,姬昌已经出狱游街去了,伯邑考已经惨si,那么这些事情,姬发知道吗?

17. 由于本片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为了上映删减了很多剧情,导致部分剧情的衔接相对生硬,我们只能通过上下文剧情来做逻辑推导。关于姬发什么时候知道伯邑考已经惨si这件事,是我对本片剧情复盘中最大的疑惑。

18. 姬昌认罪,出狱,游街,这是朝歌城里的大事,姬发作为一个王家侍卫,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姬发如果去地牢的话,那应该是去找自己的哥哥。电影里,伯邑考为了救父,甘愿“听凭大王处置”,就算要被杀,那也要先被下大狱,所以姬发去探望身陷囹圄里的哥哥,是有可能的。而大牢里哪还有自己的哥哥,哥哥可能已经没了,那么可以推导,姬发在这个时候,已经得知哥哥的si讯,就开始在谋划后面一些列他的操作了,包括诱导殷寿妲己去宗庙,以及最后劫法场救殷郊的事。

19. 第二种,姬发放走了姜子牙,但是姜子牙没有走,依然盘桓在朝歌城,但是姜子牙主动报信给姬发,约姬发来见面,那么这个时候,姬发穿着夜行斗篷来赴约,也是说得通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姬发这个时候还不一定知道伯邑考已si。

20. 上述两种猜测,我个人觉得,其实都说得通,留给观众解读的空间其实是很大的,总之,姬发的巨大转变,已经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21. 从姬发演员于适的采访得知,姬发在逃出朝歌城之前,确认已经知道伯邑考已经si了,原因是姬发最后安排两匹雪龙驹,一匹给了自己的父亲,一匹留给了自己,只是我们不确定具体的时间点。

22. 姜子牙说,他一定要找到殷郊,他才是真正的天下共主。即便发生这么多变故,姜子牙依然在努力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找到天下共主,消除天谴。所以姬发带着姜子牙来到了殷郊藏身的宗庙。

23. 虽然姬发带姜子牙找到了殷郊,但是姬发是把姜子牙绑了去的。(姬发啊,这是你未来的相父和军师啊,对相父好一点吧~)

24. 姜子牙的目的是,赶紧找到他认为的天下共主殷郊,让殷郊赶紧跟着他一起跑路,先活下去再作打算。

25. 姜子牙的论据:你父亲滥杀无辜,根本不配为天下共主,要解救天下,得你来,你现在有危险,赶紧跟我走!

26. 殷郊的论据:我父亲是被狐妖所魅惑,他本质上是好的,都怪狐妖!殷郊到现在都坚持认为殷寿的一切行为都是因为狐妖的谗言所惑,只要干掉狐妖,或者向殷寿证明了狐妖的存在,殷寿就会“迷途知返”。全片被殷寿PUA得最深的人,果然还得是离他最近的亲儿子。(一旁的姬发一脸得意:看吧,我说他不会相信你的。)

27. 姜子牙愤怒地说:福祸无门,惟人所召,心怀恶念,妖孽自至!

28. 这句话其实是电影化用了宋代的《太上感应篇》的名句,原文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其实是一个意思。意思就是,人的福祸命运,完全都是自己召来的,善恶有报,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如果心怀恶念,这些妖孽坏事自然就登门而至。

29. 姜子牙是个道士,这是他理解的一个非常古朴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是你殷寿心术不正,滥杀无辜,怎么会把狐妖吸引过来呢,根本就不是狐妖不狐妖的问题,就是殷寿本身的问题。当然,这只是姜子牙视角下的观点,并不代表姜子牙对殷寿与狐妖关系的推测。但是,事实上,殷寿确实是因为一场意外,用自己的血意外解除了狐妖的封印。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没有说错的。

30. 这个时候,一旁的殷商大司命,殷寿的王叔,比干,站出来说,只要把妲己引到宗庙,我就有办法让她现出原形,到时候看殷寿怎么说。这里也可以看出,殷寿应该把妲己保护得很好,目前一般人都接近不了妲己,就连比干也不行。所以他们只能想办法引妲己到宗庙,才有机会让狐妖现出原形。

31. 这里我们先说下,这个大司命是什么。司命,本身是古代司掌生命的神名。虽然最后比干被姜子牙封为了文曲星神,但很明显,在电影里,比干还不是神。并且在封神演义原著里,比干就是辅佐殷寿的王叔,商朝的宰相,所以,这里的司命,大概是电影原创的一个官职,结合比干能占卜问天,你可以理解为能和神灵沟通的神谕者。电影里比干的办公地点在宗庙,你也可以理解为比干是殷商王朝主持宗族祭礼的大司仪。

32. 接下来,我们就将打卡本次“大美殷商,魅力朝歌”文化之旅的最后一个5A级风景点:比干掏心。

33. “狐妖附身”“姬昌被囚”“伯邑考献宝”“酒池肉林”“文王食子”这些封神演义原著里前期的重点剧情,是封神第一部必须要保留的经典情节。

34. 但是和前面的那些剧情一样,本片里“比干掏心”的剧情依然有非常大胆和精彩的改动,依然是在原著的经典框架下增加了新的更符合逻辑的设定。

35. 比干说要把妲己引到宗庙来,下一秒殷寿就带着妲己身着盛装华服来了。殷寿说:殷寿携美人苏氏,前来祭拜。这个时候,妲己还没有任何的封号,只能以美人+姓氏相称。关于比干是怎么说服殷寿把妲己带来宗庙的,电影没有说(依然不知道是不是删减的原因),但是结合后面的剧情,我可以大胆推测是这样的:比干向殷寿建议,姜王后已si,后宫不可无主,应该立即册封妲己为新王后,以此为由引殷寿带着妲己来宗庙敬告先祖,自己才能得以接近这只千年狐妖。这个理由,殷寿似乎没办法拒绝。历史上,妲己确实是商朝最后一位王后。

36. 比干(微微一笑):上前来,让祖宗看个清楚。妲己乖乖地跪了过去。

37. 比干(上下打量):果然天生尤物,(突然怒目抓住妲己手腕):狐妖,我已经锁住你的寸关尺脉,还不快现出原形!(同时还掏出了一把匕首)

38. 比干封住了狐妖的“寸关尺脉”,大概就像是《西游记》里孙悟空和二郎神斗法战败后,被穿了“琵琶骨”一样,暂时不能施展法术了,可以理解为:法术的开关(OFF)。

39. 所谓寸关尺,其实是中医诊脉里的脉学术语,应该分别是寸脉,尺脉,和关脉,就是人体腕部上三个不同的切脉位置。但我实在没搞懂为什么比干的台词念的是“mo”,而不是“mai”,如果有知道的小伙伴可以给我科普下。反正大概就是这是一个人体经络上的重要关键点,给你卡住你就没办法用法术了。

40. 哈基米妲己骤然被擒住,吓得魂飞魄散,她的瞳孔闪现了一道绿光,注意这个时候她什么法术都用不了,包括不能自由地脱离肉身逃跑。殷寿怒了:王叔你要干嘛啦!

41. 比干说:我这是在为民除害,替天行道!殷寿问你凭什么说她是狐妖!如果她不是狐妖,你岂不是滥杀无辜!?(殷寿同学,您在龙德殿里噶群演的时候可不是这么想的吧?您是真敢说啊~)

42. 比干大喊:殷郊!然后我们看到太子带着他的“封神绑”出现了。当然这其实是古代人请罪的行为,袒露上身,自缚双手,以表忠心,殷郊这里其实不是请罪,而是在表达自己愿意以si来劝谏殷寿:我以性命担保,妲己就是狐妖!

43. 殷寿一看殷郊就来气:逆子!果然是你!

44. 比干说,我有一颗七窍玲珑心,狐妖吃下去,就会强制现出原形!殷寿震惊:王叔为了此事,竟然愿意献出自己的心?比干:为了成汤江山,我何惜此心!你敢不敢对着列祖列宗起誓,若是狐妖现出原形,你要立刻诛杀狐妖!

45. 殷寿一脸严肃,立即对着自家祖宗牌位发誓,比干听罢,二话不说就拿匕首捅了自己的腹部,从腹腔掏出了一颗五彩斑斓的心!(这是非常严谨的掏心手法,胸部全是肋骨和隔膜,从腹部掏很符合人体解剖学)

46. 殷寿对着妲己命令:快!吃下去!哈基米还能说什么,乖乖吞下这颗心,迫不得已现出了自己的狐妖真身。

47. 然而令人震撼的事发生了,就在比干催促殷寿诛杀狐妖的时候,殷寿却反水说:你们都说狐妖是妖孽,“她mean mean是祥ray!”(商务殷语)

48. 崩溃的比干说,你就不怕祖宗降怒?殷寿一脸狞笑:祖宗在哪?Where are them?

49. 至此,压si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了,比干心中最后的精神支柱也崩塌了,这是殷商王朝礼崩乐坏的开始,所以比干只能绝望而悲愤地说,大商,要亡了。

50. 现在我们来复盘下这段剧情。我第一次看的时候,给我的感觉有两个:震撼,疑惑。

51. 为什么震撼呢,因为这段剧情过于离奇,而且发生地非常迅速,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比干会掏心而si,但是没想到比干的掏心和原著里的剧情完全是两回事。

52. 为什么疑惑呢?是因为这段剧情的改动很大,但是疑点很多,我们带着问题来一一分析。

53. 首先,我们简单地说下原著里比干掏心的剧情是什么。原著里,比干的人设就是一个忠臣形象,他最后的悲惨结局,其实和前面的姜王后,伯邑考的剧情一样,都是为了体现纣王的昏庸无道和妲己的残暴邪恶而服务的,本质上来说,都是工具属性的剧情,就是纣王和妲己“残害忠良”的罪行。在原著里,比干因为发现了妲己在鹿台上邀请了很多妖精开派对,所以派人去轩辕坟烧了妖精的洞府,烧si了很多狐妖的同胞,妲己怀恨在心想要报复,便设计说自己害病,需要比干的七窍玲珑心作药引才能活命,纣王听信谗言,要求比干“割一片心”出来救妲己,比干悲愤无奈,掏出了自己的心,最后又被妲己设计破了保命的护身符而惨si(姜子牙给的) 也就是说,在原著里,比干是因为惹恼了妲己,他们天然的产生了势不两立的矛盾,被被妲己报复而si的,本质上,是狐妖和比干的私人恩怨。

54. 但是本片里,比干主动掏出心脏,目的是为了证明妲己是狐妖,让狐妖现出真面目。这个改动本身很大胆,同时也体现出了编剧非常善于使用隐喻:比干掏心想让狐妖现出真身,但他万万没想到殷寿却现出了真面目。他和殷郊一样,都在努力地想要证明,这些天谴,这些妖异,这些反常都是狐妖闹的,却没想到,一切罪恶的根源,不在狐妖,而在殷寿本身。我们经常说,哀莫大于心si,比干的心不仅没了,也更是si了。在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殷寿的反水,比干的绝望给我带来的是原著剧情里完全没有的震撼。

55. 另外再来说疑点。有没有人觉得,比干掏心这一段,似乎发展地过快了,感觉一切都被安排得很丝滑,面对比干的逼迫,殷寿和妲己的表现似乎显得太过顺从了?(让殷寿发誓,殷寿就发誓,让妲己吞心,妲己就吞心)

56. 这是我反复思考了很久的一处疑点,在三刷完电影,结合全片的全部剧情来看,我觉得可能这是编剧安排的非常隐晦的一条暗线剧情:宗庙里发生的这一切,都是殷寿的计谋。

57. 首先,我们不要忘了本片的一个设定,“最善卜卦,从未失算”的西伯侯姬昌,在“违心之事,从来不做”的情况下,敢在龙德殿上仗义执言:你殷寿,将来必定si于血亲之手!

58. 殷寿的血亲,除了已经si了的微子启和帝乙,就只剩下自己的儿子殷郊,和自己的王叔比干。在来宗庙前,殷郊已经失踪了,如果殷寿笃信姬昌这句卦辞,那么他必定会想方设法除掉自己另一个血亲,比干。

59. 而他答应比干召他和妲己去宗庙,很难说这不是殷寿和妲己合谋出来的一场“将计就计。”

60. 注意殷寿和比干的对话,细节非常足。

61. 比干一开始要用匕首捅si妲己的时候,殷寿说如果妲己不是狐妖,你岂不是在滥杀无辜?这其实是在对这比干“将军”,用比干的行为是否道德为媒,让比干必须要付出代价来证明妲己是狐妖。所以比干说我有一颗七窍玲珑心,狐妖吃下去就会现形。

62. 可怜比干这种忠良,即便拥有“七窍玲珑心”,也未能看穿殷寿的狡诈目的,但是殷寿还在继续拱火,问:王叔为了此事,竟然愿意献出自己的心?这又将了一军,因为比干这样的人,自然会站在江山社稷大义面前,说“为了成汤江山,我何惜此心!”

63. 直到比干把心掏了出来,殷寿比他还着急,命令妲己马上把心吃了下去。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殷寿就是要确保这颗心被妲己吃进肚子里,这样比干就彻底没有活路了,最后事实也是如此。

64. 所以最后,殷寿的目的达到了,即便展露了自己的真面目又何妨?他的血亲之一比干,也要si了。

65. 在听到殷寿在宗庙里大喊祖宗在哪的时候,很多观众会惊叹,没想到殷寿还是个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呢!

66. 然而这么理解就错了。在本片里,殷寿真的不信鬼神吗?并不是,殷寿如果真的是唯物主义者,那他就不会一边修祭天台,一边又广召江湖术士破解天谴,更不会在看到妲己拥有那些超能力而利用之了。殷寿之所以敢对自己的祖先大不敬,是在于他已经达到他的目的了,比干将si,殷郊也在掌控中,妲己还许诺了自己长生,还有什么好顾及的呢。

67. 最后我们来说一说七窍玲珑心。电影里和原著里都没有很详细的说明这颗心的设定。七窍玲珑心,原意是说拥有这样的心,能和世间万物交流,还能看破一切幻象。很多人会理解为是说有7个窍孔的心,但其实七窍是指人体感官的七个孔(双眼,双耳,双鼻孔,口),所以七窍玲珑心就是一种能让人拥有超越常人的感知能力的神器,在封神演义原著里,七窍玲珑心确实是设定为吃下去可以救命的奇物。那么在本片里,这颗心被妲己吞下去了,会不会对妲己这个千年狐妖造成什么变化呢?或者妲己因此会获得了更多的能力?这些有没有可能会在第二部和第三部成为某些剧情的关键?因为我看的时候总感觉,让妲己吞下这样的史诗级强化道具,应该不会是一处闲笔。

68. 比干暴毙,一旁伪装成祭司的姜子牙看了直摇头。如果你看得够仔细,你会发现,姜子牙身后的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很多占卜用的龟甲。

69. 不止比干,同样偶像塌房的还有殷寿的好大儿殷郊,在看到自己父亲的庐山真面目后,终于蚌埠住了。

70. 殷郊崩溃痛哭,说我的命是你给的,我还给你!说着就对着殷寿发动了技能:人体野蛮冲撞。

71. 姬发一看不行,立马来了个空中导弹拦截,把横冲过来的殷郊撞到一旁的柱子上昏古七了。请听题:本片太子晕了几次?这里姬发看到殷郊撞柱子后,第一时间摸了他的脉搏,确认了他的生命体征。

72. 殷寿命令道:明日午时问斩!

73. 肯定会有人会好奇,为什么殷寿不直接在这里杀了殷郊,还要大费周章公开处刑?别忘了前面,殷寿在朝歌城里是怎么通缉殷郊这些叛臣反贼的,这些人已经被殷寿打造成了造成天谴的直接原因了,做戏做全套,杀殷郊也要当着百姓的面杀。

74. 然后,殷寿对着姬发,洋洋得意地进行了他最终极也是最后的一场PUA:杀了姬昌,你就是殷商的太子!(殷寿绕着姬发踱步的样子,我幻视了狮子王里的刀疤和辛巴)

75. 殷寿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干了什么?所有质子里,我最欣赏你!你和别人不一样!

76. 殷寿为什么坚持要让姬发杀姬昌,一方面,他还是在用同样的方法来检测姬发对自己的忠诚。另一方面,让姬发杀姬昌,是他对姬昌那句“si于血亲之手”卦辞的一场反击,“你和我,到底谁会si于血亲之手。”这一切不过是手段和说辞罢了,他怎么可能真的让姬发当太子?亲儿子都不要,何况姬发。他根本不需要也不屑于有一个王位继承人了。

77. 镜头一转,风雨交加的朝歌城,姬发找到了流落街头的可怜父亲,他真的会手刃自己的生父姬昌吗?同时在宗庙里,殷寿将自家的先祖牌位付之一炬,并与妲己在宗庙里“大兴秽乱之事”。这段蒙太奇其实就是浅浅地埋了个关子,为后来的反转做铺垫用的,熟悉原著的人肯定知道姬发当然不可能杀害姬昌的,但是别忘了,这部电影海外上映的时候,对不熟悉原著的外国观众是有用的。

好了时间关系暂时先更这么多,我会抓紧时间继续更新,感谢大家的阅读,也欢迎大家多多讨论,我还要继续去看一遍电影,希望这部电影的票房继续冲!





《封神》剧本的主要问题是无法在对人物进行改编之后理顺连带出现的一系列情节逻辑。

原作中所有问题的“根源”来自于妲己祸乱朝政,导致天下大乱,新版改编拒绝将妲己描写成为红颜祸水,而将问题根源放回到纣王自己身上,这没问题,值得鼓励。

但是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问题。

原作妲己被女娲派去迷惑纣王,同时本性残暴,导致天下大乱,新版最重要的改动是,妲己不是特务了,也不残暴了,还挺痴情,作恶的是纣王自己。好,那改编之后,就得是纣王生性残暴,才导致天下大乱。

问题是纣王不残暴啊。片中设置纣王强烈的权力欲和野心只是空喊口号,弑父杀兄天下共主了,还要啥野心要啥权力?

要成仙吗,没有啊,要享乐吗,没有啊,要酒池肉林吗,也没有啊,就只和妲己洗个澡而已简直专一纯爱,也没有什么杀人杀着玩,眼珠挖出来踩着响的变态爱好,弑父杀兄顶多算阴狠,哪里残暴了。

原作妲己要害死比干,因为比干指责她妖妃祸国,妨碍了她享乐,所以宣称要吃七窍心治病,这是有逻辑的。

新版里妲己没动机杀比干,人家就想谈个恋爱,很乖好吧;纣王无欲无求,也没想杀比干,所以最后比干只能自己跑去白送,主动剖个心。

这就是明显的改写了人物设定之后解决不了逻辑只能胡乱填窟窿。

同样的问题,伯邑考为啥要死,封神演义里妲己引诱伯邑考不成,因爱生恨陷害伯邑考然后杀了,新版里不行了,妲己是纯爱派,正眼都不看伯邑考,纣王也不讨厌伯邑考,还挺把他当知音,所以最后伯邑考也只能主动白送,要以命换命。

纣王还挺讲信用,还真给换,我觉得是个男人。

把纣王放到反派位置是对的,但是站在这个位置,就需要合理的充足的动机支持,不能靠空喊“我有野心”的口号,也不能把原作妲己做的事搬到纣王身上就完了,否则就是一连串情节错位。

全片纣王都没有什么行动动机,原作里妲己贪图享乐,所以除掉一切阻碍,新版里纣王没有同样量级的动机支撑,残暴就根本找不到落脚点。

纣王唯一的行动力来自于许诺了自己要祭天但是内心其实又不想,才开始寻访仙术,才要从姜子牙手里得到封神榜来消灾弭祸,避免自焚。

这简直不要太温良恭俭让,遇到困难先自己想办法解决,还愿意花时间学习提高自己。要是残暴,应该把所有当时在场的人全部杀光然后当成无事发生,这才残暴。

退一万步说,上了祭天台又怎么了,被捅死了妲己都能给你救活,自焚不死不是轻而易举?

所以最大的问题是,纣王到底想干什么,他的权力欲就只表现在弑父杀兄这一丁点,后来都挺老实的,几乎是全程贤者时间,自焚祭天是被PUA的,一帮忠臣死了是你们自己白送的,又不好色又不变态,顶多就是不想死,哪里像反派?

哪里像个值得三界人神共愤的反派?

出于一个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原因进行了当代改编,加分,但是没有解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带问题,扣分。

原作将巨大的动机压力丢给了外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天要灭商,妲己是这股外力的象征和中介,或者至少,纣王残暴在先,生灵涂炭,才引发天谴降临,这逻辑通顺。

新版不能讲历史周期律了,只能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问题也没生灵涂炭啊,朝歌百姓活挺好,纣王人气还挺高,水不怎么想覆舟的样子。虽然纣王是弑父杀兄了,但说到底是家事,上天为此就在四方降灾折磨无辜百姓,反过来再要挟是纣王残暴,这有点不地道。

你说老百姓都没觉得纣王有问题,你们非要来苦口婆心,搞出一堆幺蛾子教育百姓你们看纣王有问题吧,我觉得老天爷这个当爹的心态不太好。

正因为如此,片中核心的认爹故事虽然俗了点,但是比起更大的爹就好接受多了。

----------------------------------

补充一下,说纣王不残暴,是戏剧结构意义上的,不是道德伦理上的。

纣王不残暴的意思不是“杀一两个人没关系,弑父杀兄没关系,在祖坟上蹦迪没关系”,而是说“他的所作所为不足以将他推到一个神话史诗的核心反派的戏剧位置上”。

改编剧本没有给这个角色足够的压力来成为戏剧核心,确实他拿着封神榜说了死的人越多,力量就越强,内心邪恶苏醒了,但是剧本并没有匹配的行动来印证这个转变,这又不是狼人杀,你拿什么牌就当什么人。

原作妲己残忍是用事件堆积出来的,怎么挑拨,怎么陷害,怎么建摘星楼死了多少劳工,劳民伤财就为享乐,现在纣王的都快禁欲了,冲击力不要降低太多。

比干他们反对纣王是反对的什么,是反对他弑父杀兄,有悖纲常。

有悖纲常顶多算昏君,鱼肉百姓才算暴君,纣王还是进入神话叙事的历史级别的暴君。

昏君被谋反杀了就完了,暴君才需要人神共愤,除之后快。

这个角色的弱导致他只能在父子对峙当中充当反派,不足以成为天下大战中的反派,对于要引发天下大乱来说,这个纣王太善良了。




看完后的一些碎碎念

迷影生活 评论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2023-07-19 06:33:42 已编辑 上海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这种电影就算二次元来看也觉得二吧?《最佳伙伴 》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胡鹤译  /  李慧娴 主演 :  朱主爱  /  Aloysius Pang  /  权怡凤  /  葛米星  /  程旭辉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新加坡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05-26(新加坡)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Young & Fabulous IMDb链接:   tt5617274 根本国产片谐音片名基本是烂片的定律,这部新加坡的华语片也属于该定律范畴。 想不到新加坡会拍出一部很中二的二次元文化电影,我以为除了日本,大概就只有大陆的傻蠢编剧导演会拍这些尴尬电影。COSPLAY这个在电影里真很有点幼稚。《闪光少女》还能接受点。剧情主线接受不能,笑点?原谅我GET不到。比看国产青春片还要坐立不安。 男主像胡夏。女主很漂亮,原来是马来西亚新一代女神朱主爱,来中国发展吧,一定大红大紫。 都什么年代了,还用父母门第阶层来营造爱情的障碍。不时听来一段英文怪怪的,毕竟我们的语境不一样。 一部描写三个青少年朋友景天,紫甯和郝仁的成长故事,叙述他们如何通过重重挑战和难关,披荆斩棘追逐梦想。过程中,他们认识了自己,体会到友谊的真谛,了解到如何处理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鼓起勇气,捍卫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通过角色扮演这个长辈看来非常无聊的活动,三个朋友互相辅助学习,在彼此的帮助下,克服了各自的障碍。     郝仁教景天如何善用口才与供应商讨价还价来节省服装制作的成本,鼓励他勇敢表达。紫宁则把自拍绝招传授给景天,提拔他的自信心。间接的,景天克服了自己口吃的障碍,变得更有自信。紫甯和郝仁也在景天的影响下,在生活和学业上,更尽责和努力。     现今社会竞争尤其激烈,年轻的一代将如何在这个重视现实胜过创意思维的大环境下逆流而上,一路怀抱着梦想与希望寻找勇气和自信,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美妙的女性向粉紅電影《娼年》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三浦大辅 编剧 :  三浦大辅  /  石田衣良 主演 :  松坂桃李  /  真飞圣  /  富手麻妙  /  猪塚健太  /  樱井由纪  /  更多... 类型:   爱情  /  情色 官方网站:   shonen-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8-04-06(日本) 片长:   119分钟 又名:  Call Boy IMDb链接:   tt7529650 原文在medium: https://medium.com/%E7%94%B0%E4%B8%AD%E5%B0%8F%E5%B1%8B/%E5%A8%BC%E5%B9%B4-2018-%E7%BE%8E%E5%A6%99%E7%9A%84%E5%A5%B3%E6%80%A7%E5%90%91%E7%B2%89%E7%B4%85%E9%9B%BB%E5%BD%B1-6cad25ffbc97 《娼年》 其實是一場 「安全的」 性冒險、性成長的故事,這份安全感顯得原著普通,但這樣的安全感在電影,卻是與觀眾建立一種極少數的類型電影-- 女性向軟調色情(softcore pornography) --默契的開始。 女性向色情作品並不是沒有需求,這是個長遠的抑制和誤解的同謀,而近期,網站平台中的女性向推廣計劃在歐美或日本雖不乏關注,但在商業電影之中卻難得有這樣的作品,何況是這麼「好看」的作品,在電影攝製上帶有過去 粉紅電影(ピンク映画) 的榮光--尤其最終「高潮」戲十分諧趣美妙,成功地著墨出這部性成長電影的點睛之筆,靈肉結合,由性見心,敞亮的「讓我看你的性愛」就是「讓我看你的心」。啟用的演員也是頗受女性青睞的一線男星 松坂桃李 ,非常適合成為觀眾各自、私自愉悅的盤中肉(guilty pleasure)。 故事關於 桃李 飾演的男大學生成為娼夫後的見識和體悟。 石田衣良 這個作者擅長的就是把危險的因子、邊緣的樣貌收攏入他結構安穩的小宇宙,晶格銜接晶格一般讓故事世界繼續成長下去,在《娼年》之中就是性群像的疊加,是一些可以料想的微小奇觀,像扭蛋一般的分門別類精巧的固著,然而,畢竟是性事,透過再現性很強的媒介--那些特寫、耳語、室內光的影像--讓這部由男性下至女性情慾之海,在螢幕上個體過分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