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过风暴》是一部描写现代女性经历家暴,继而人生全面瓦解的电影。作为一个已婚女性,看了以后特别有感触。我觉的特别好的一点是把女主角的定位放在现代受过教育,且有稳定工作的女性身上,而男主角同样受过高等教育,表面文质彬彬,顾家、爱孩子。电影想要论证的是,家暴离我们并不遥远,即使在现代社会,法律比较健全,女性被家暴的时候,都是同样无助,处在无法自救的边缘。
电影最让我惊喜的就是女主角佟丽娅,她从前的角色很多都是美丽的大飒密,比如《唐人街探案》、《超时空同居》等,但是直到《我经过风暴》,让我们看到她成功塑造了一个具有严肃内核的,非常复杂的角色。可以看到,佟丽娅从小花到实力派女演员的蜕变过程。她把一个复杂多面的角色演得深入人心,奉献了很多高光时刻。比如面对失去孩子的心痛,面对丈夫暴力时候的无助恐惧痛苦,无法放弃孩子而放弃个人意志的麻木绝望,最后法庭上的声嘶力竭。这一切都被佟丽娅演得真实动人,我们跟着她一起痛哭揪心,不知所措。这一次,她颠覆了过往人们对她的固有标签,实现了突破与飞跃。
对于中生代的女演员来说,挑选合适的好剧本特别重要,要从原来的舒适圈走出来挑战从未接触过的角色需要勇气,而佟丽娅没有固步不前,主动寻找突破口。
徐敏这个角色并不好演,首先,她是一个现代女性,受过高等教育,其次,她四肢健全,父母健在,要让观众信服她为什么绝望无助,为什么反复犹疑,为什么她最终被逼无奈走入深渊,必须通过演员从内到外的表演,真正共情角色让观众能感同身受。这一点,佟丽娅做到了。
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佟丽娅扮演的徐敏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的,一开始,丈夫打人的频率并不高,出手也不算狠,可能只是小打小闹,那时候的徐敏还有反击能力,比如用身体反抗、起诉离婚、准备行李搬出去住,在丈夫对自己好的那段时间,她还心软,以为丈夫会改,为了这个家,到底要不要离婚,她动摇过,考虑过。
在第一阶段的表演中,佟丽娅表现出坚强、忍耐。作为一个现代独立女性,她在外面独当一面,和客户喝酒,就算在厕所吐得一塌糊涂也强装镇定,吐完继续喝,就为了拿下订单。而在和客户拍照的时候,客户的咸猪手不断试图袭击徐敏的胸部,佟丽娅的表演也非常真实有效,只见她假装若无其事地将客户的手移走,脸上还要装出女强人的微笑,让人看了又心疼又难过。回家前的一秒,还要将口红抹去,生怕丈夫又看不顺眼她的浓妆艳抹。女人,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日复一日的活着。作为导演的编剧深谙此中真意,写得既真实又一针见血。
但是她的心软和动摇并没有换来丈夫的变好,而是变本加厉。第二阶段的表演,佟丽娅的表演逐渐将这个人物的脆弱展示了出来,她疲惫不堪,在这样的婚姻中消耗,虽然她依旧有坚强的内心,但是,可以看出她一点点往下沉。佟丽娅把这种细微的变化表演的恰到好处,从她的神情、妆容、动作,都可以看到一个被折磨殆尽的中年女人。最后,哪怕已经离婚,前夫还跟踪妻子并且强奸了她,而殴打,一次比一次剧烈。终于,徐敏拿起了那块石头,她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也无法忍受孩子生活在暴力的阴影中。
《我经过风暴》的导演秦海燕本身就是一位结过婚离过婚还有孩子的独立女性,她也是一位成功的编剧,编剧作品很多都上映过,取得过不俗的成绩。这是她第一次独挑大梁导演的作品,让我们很惊喜的看到,这个女性团队特别有默契。无论是导演对演员的选择,还是演员对导演的信任,都让人十分动容。只有这种互相信任的关系,才能在剧中完全呈现出如此骇人的暴力场面。这些,都要靠佟丽娅的血肉之躯完成,比如头被撞墙,比如在车库被不断拖行,比如重重的摔在地上,比如被扇耳光,反复摔打。这些实实在在的暴力场面让人看得很痛,无论身体还是心灵。
其实影视剧中,对家暴的印象,还停留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阶段,那时候,冯远征扮演的安嘉和是所有人的噩梦,梅婷扮演的梅湘南那张沾满鲜血的脸曾经无数次走进女性的恐惧深处。后来,也在网络媒体上多多少少听闻一些现实中的女性遭遇家暴的案例,简直数不胜数,最让人不寒而栗的,就是26岁女孩结婚10个月就被家暴虐待致死。还有震惊全国的拉姆案,拉姆长期遭受家暴,在一次直播中,被前夫泼汽油重度烧伤。这一个个血淋淋的现实告诉我们,家暴,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经过风暴》终于能触及这一层面,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说明全社会大多数人都已经开始关注女性被家暴群体,希望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这部电影从家庭、社会、法律等各个层面深度剖析了家暴的源头,受害和是如何一步步走入深渊,施暴者又是如何一点点伸出魔爪。家暴只有零次和一百次,
但是离婚谈何容易,电影中将这种女性离婚的不容易展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相当真实。我们来看一下徐敏身边的这些人,首先是律师,在影片一开始,徐敏聘请的律师事务所都认为这又是一个普通的离婚案件,把徐敏当成难缠的委托人。佟丽娅扮演的徐敏对这个比自己小很多的菜鸟律师,从一开始的误解到后来的和解,两人经过了风暴,成为了彼此最坚强的后盾。在两人住在一起的那段时间,佟丽娅表现出母性的一面,但又有依赖的一面,表演非常细腻。
再来看警察的反应,当徐敏头被撞墙之后,第一时间选择报警,出警的警察却当起了和事佬,再一次以夫妻吵架,打打闹闹很正常,床头吵床尾和来结案。佟丽娅刻画的徐敏,面对外人询问的不知所措,关门以后的恐惧,都被刻画的真实有效。
还有社区妇联主任,一出场就摆出一副“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的态度,劝徐敏不要离婚,为了两个孩子着想,为了这个家。并把徐敏的丈夫找来了,让他们当面好好聊聊,殊不知,徐敏正是想躲避才找到了社区。
最后,是双方的父母以及丈夫的老领导。在一次家宴中,徐敏的老公忙里忙外,做了一桌好菜,又是一副人前好丈夫的形象,席间,他大谈不想离婚,却对家暴的事实只字不提。两边家长也各种好言相劝,”老领导更是摆出媒人的姿态,说什么“你们是我介绍的,我是看着你们从相爱到相知到结婚,小夫妻吵吵闹闹很正常,不能随便提离婚”。佟丽娅的眼神从无奈到空洞,这些人里没有一个是真正帮她的,她只能表面维持着体面。
这一声声的劝和背后,是徐敏的张不开口,离不了婚,摆在她面前的阻力越来越大。而徐敏的丈夫,却并未收手,而且更加疯狂,更加丧失理智。从这些旁人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对婚姻的态度,一向是劝和不劝分,当你向你的亲人、朋友讲述你的遭遇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充耳不闻,假装不知道不清楚,他们唯一希望的就是,不要离婚,不要添麻烦,让这个家族保持完整。而他们从来不关心这个女子是不是幸福,她的婚姻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笔者认为,这是非常可悲且急需要改变的现状。一味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相当于就是助纣为虐,再一次将这个女人推向无底的深渊。是时候和“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的老思想说再见了。现代社会的婚姻需要更高的质量,因为每一个个体的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爱。
孤岛中的她终于被看见了
林山王1号 评论 我经过风暴 2023-08-17 19:04:43 已编辑 山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走进影厅之前,听见前面两个女生聊天说,“最近的电影质量都好高啊。”
也有外一对情侣散场后边走边打闹,女孩说,“你离我远一点,我现在不想看见你。”男孩就一直靠近了哄,“我跟他不一样的。”旁边的闺蜜还不忘补刀,“干嘛来看这种电影……”
我倒是想说,为什么不看?如果你们是一段以结婚为目的的认真恋爱关系,《我经过风暴》绝对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婚恋片,毕竟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之一,建议所有热恋中的情侣都要看一下,对于反家暴这种现实题材,从来不只是需要女性关注,广大男同胞也适合进行一番危机教育,“家暴最开始可能就是一次推搡,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以往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往往着重塑造一个变态的家暴男,令人惊喜的是,《我经过家暴》完全把重点放在女性视角,剧中律师李小萌作为典型的观众视角“工具人”,因为她一直陪伴徐敏,我们才可以沉浸式的,全程旁观一个深陷家暴中的女性到底经历了什么。
而佟丽娅饰演的女主角徐敏则更令人沉浸、带入,徐敏在遭遇家暴到反抗与无力反抗之间经历了多个阶段,状态大相径庭,令人叹息:徐敏第一次亮相,她妆容精致,开着宝马车,职场上独当一面、杀伐决断、进退有度,是一个很上进、努力、坚强的职场女性形象;但影片后段,李小萌透过临街玻璃、匆匆一瞥中的她,穿着肥大的毛衣,家居裤,面容憔悴、目光呆滞、略微佝偻的身形,挎着菜篮走过街头,哪里还有半点当年意气风发的样子?
一段深陷家暴深渊的婚姻,对一个女性的消耗由此可见一二。
这就是女性主创团队共情式表达的独特魅力,正因为同为女性,才能够get到这种令人一眼泪目的细节,常以温柔美丽的形象出镜的佟丽娅贡献出的毁容式演技,并不是炫技式的飙戏,而是完美还原一个女性被一段不健康的婚姻摧毁的状态。影片后半段她周身散发着疲惫与压抑,就像是被揉搓皱了的一张纸,舒展开也难掩痛苦的褶皱。
另外,《我经过风暴》第一次呈现了家暴中的女性的挣扎和无助,片中的徐敏其实一直在反抗的,她一开始哪怕困难重重,还是坚持主动离婚,就是想结束这段病态的婚姻,但为何一步步沦陷至此呢?片中给出写实又扎心的答案。
家暴男陈均非常会伪装,他在朋友、同事甚至徐敏父母眼中都一副好男人的嘴脸,他们可能对外人很好,只会欺负家中这个软弱的女人,因为他们本质上并不把妻子看做一个独立的人,也无法接受妻子拥有远远成功于自己的事业,只是担心“自己的女人”被人染指。
而且家暴毕竟是发生在婚姻关系中的犯罪行为,关起门来难以取证,外人哪怕有心施以援手,但也无法置啄。比如徐敏报案后,陈均很鸡贼地展示自己脖子上被抓伤的痕迹,巧妙地把一方施暴变成双方责任。徐敏第一次提离婚冷静期,陈均特意安排那场家宴,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家暴中的女性的无助感,那是一种自己明明已深陷谷底、但所有声音都劝自己“为何不继续忍一忍”的孤独。
她不仅肉体深受折磨,精神上,徐敏也深陷孤岛。
何况婚姻不是一段非黑即白的对错关系,而且施暴的一方除了伪装性,往往也会反复无常,例如陈敏提出离婚后, 陈均确实有一段时间表现良好,加上父母、朋友等周围几乎所有人都在劝和,再看看年幼的孩子们,徐敏难免犹豫。
一个家暴中的女性,要鼓起勇气走到离婚这一步,要经历无数次的拉扯和失望,因为大众往往无视了一点,他也是枕边人,同时又是自己孩子的血缘至亲,这种亲密关系中的拉扯,当事人很难理智对待。
徐敏离婚后,又再次回到陈均身边,作为外人,可能我们会如片中小萌律师一样,有种怒其不争的愤怒,但家暴婚姻中的女性,除了自身的安危,作为一个母亲,他们无法对这段悲剧关系中的孩子置身不理,这才是“狠不下心来分开”的根源,也是无数施暴者的诡计,他们很清楚这些的女性的“软肋”。
这里再一次被佟丽娅对角色的塑造打动,当她穿着睡衣和雨靴坐在辅导班门口等孩子放学的时候,平静又形如槁木,当她在孩子和丈夫玩闹的时候,难以抑制地将指甲撕扯到流血,似乎这样才能提醒自己眼前温馨的幻象。
佩服佟丽娅的选剧本眼光和勇气,客观而言,从一个女明星的角度,这不是一次讨喜的选片,因为电影不是一个带有大女主爽感的故事,她难以带给观众们的掌声与呐喊;她也完全无法营销美貌的,这个角色需要她展现的是狼狈与难堪。而且徐敏的角色也不是完美人设,这是一个复杂的、犹豫的,甚至是举棋不定的、彻头彻尾的悲剧人设,但这样的女性故事更值得被看见。在一个女性漫长的人生,从来不会只有鲜花和掌声,也会有无数陷阱和黑洞,一旦沦陷,我们希望她,甚至我们都不会是一个人,是一座孤岛。
也很感激《我经过风暴》这样一个不讨喜的悲剧故事,我们与家暴的距离可能就是一次遇人不淑,但家暴男的招数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如果你身边有家暴行为,哪怕是疑似,也不要置身事外,可能偶尔的一次施以援手,就是对方的救命稻草。
风暴不能逃避,冲出去
Jasmine_长乐 评论 我经过风暴 2023-08-11 18:02:25 已编辑 广东
下午看了《我经过风暴》,对于家暴这种沉重的题材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看的时候还是会跟着女主角一同“窒息”。不得不说佟丽娅老师和吴昱翰老师演的真好。秦海燕导演在进行真实案例的调研后,把家暴题材拍得比较全面、真实,难能可贵。
片中有两个点我个人比较在意的。其一是女主角徐敏和年轻律师李小萌的人物关系。徐敏作为李小萌的第一个委托人,她小萌对于的意义非凡。看她俩在出租屋“抱团取暖”那段的时候,我一直在心里揣摩着,抛开律师和委托人的关系,徐敏对于李律师来说,到底像是“母亲”还是“姐姐”?还是说只是一个婚姻与爱情的“过来人”呢?后来我觉得我不必要想太多,girls help girl的情谊根本不需要用任何身份去界定。不过可能篇幅有限,李小萌这条人物线稍微粗糙了一点。
其二,就是徐敏和陈均的孩子在他俩的婚姻中起到的作用。家暴受害者或许也会因为孩子的存在,为了给孩子完整的原生家庭而对自己遭受的暴力一忍再忍。一开始我也觉得,如果没有孩子,主角的离婚会容易许多。但是到了最后,孩子又突然成了扭转剧情的关键,他们救赎了女主。所以我很好奇,现实中的家暴受害者,他们对于自己的孩子多数是抱着怎样的感情呢?
家庭暴力是一种“风暴”,只要我们看到了、听说到了身边人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就被“卷入”了“风暴”当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冲出去,所以必须对家暴“零容忍”。
最后把彩蛋里的两个电话分享给有需要的人:【110】和【12338】。
要以陈均为戒,而不是徐敏
着迹 评论 我经过风暴 2023-07-30 19:52:13 已编辑 广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昨天(7 月 29 日)不抱多少期待的观看了《我经过风暴》广州首场点映,首轮 15 城点映居然没有北、上、深的场次,真是奇怪。
稍微关心近两年国内院线市场的观众不难察觉,风向又变了。反映到票房上,观众开始更加关注自我情绪的宣泄。这种转变自然被电影生产者留意并利用到,谁会和票房过不去呢,于是他们投入更多的心思在算计电影、讨好大众情绪上。只要这套票房、情绪密码还奏效,流水线式的电影成品就会继续源源不断搬上大银幕。
女性、家暴,有这两个标签无需了解更多便很容易先入为主的将《我经过风暴》也归入上面说的计算电影那一类。而看过之后,我为自己的洋洋自得的先入为主感到羞愧,还有人舍弃了速成公式在认真做电影,没有忘记电影商品之外的意义。
如果《消失的她》在你走进影院前还残留着一丝神秘、悬疑气息,防剧透措施得当的话。那么《我经过风暴》将不会带给你关于家暴任何新的东西,但它又是全新的,它将那些你可能听过的看过的家暴碎片首次以完全体的形态暴露于观众眼前,最终呈现出足以媲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家庭惊悚。
国产大银幕中,我还是第一次观看女性题材产生如此强烈的不适、压抑、窒息,但也仅能承受万分之一女主被前夫强暴后的惊恐、作呕、无力,或许这就是女性导演的女性视角的一针见血,直抵问题核心。
还没有观看的观众,尤其男性同胞千万不要因为这种不适、压抑、窒息选择轻易回避,回到舒适区。相反的,感到不适、压抑、窒息就对了,如果连观看都那么煎熬,那现实中正在承受的人呢?作为绝大多数家暴施暴方,我们只能感受她们承受之万一,没有感同身受除非你已经或者正在经历。
《我经过风暴》用徐敏、陈均这一个家庭的案例立体展现了家暴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就连导演看似不经意安排的边角、细节在电影内外都值得发现开掘出更广阔的讨论和思考空间,这些都将深刻作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
影片中,父亲陈均想通过儿子带路找到徐敏离婚后的新住所。根据片中提供的信息不难推断,儿子虽小,可他认得路。面对父亲询问,儿子选择为妈妈徐敏打掩护,谎称不记得路。还有结尾儿子在法庭为妈妈作证那段,其实孩子比妈妈以为的要懂事的多。
孩子也是家庭成员,而不是远离家庭生活只活在成人为他们搭建的乐园中的附庸。妹妹面对离婚的妈妈又是另一种反应,兄妹二人在徐敏、陈均离婚后分属两个家庭既是现实又是安排,巧妙而充满张力。
徐敏——一个接受过良好高等教育、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的女强人,脑子里同样根深蒂固地将离婚与孩子不幸福划上等号,并因此对离婚决定反复。是时候醒醒了,是时候科普了,不幸的婚姻、家庭关系远比离婚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大。生物属性使然,因为生育,女性天然承担更多的家庭生活风险。
法庭上,儿子出庭作证后徐敏终于开口说话,仿佛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气,声嘶力竭“要以我为警戒”。看到这里我绷不住了,凭什么为什么,你明明是受害者,你是被耽误的人啊,你试遍了有逃脱可能的一切办法,然而现实一次次将你送回魔窟,直到举起那块石头砸下去。
当看到陈均说:“离婚 6 个月你不还是回来了……”这段,我已经开始代入,除了结束他的生命还能有什么办法,果然。这也是现实生活中一次次上演过的极端悲剧,如有雷同,不是巧合。
所以,要以之为戒的不应该是受害者徐敏,而是千千万万个施暴者陈均,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哪怕鱼死网破。
这是一部 2019 年就已开拍的电影,却丝毫没有落后时代,因为问题还在那里。男女主角都十分贴合角色,两个看起来郎才女貌温文尔雅的人,残忍与柔弱无限放大。
首场点映结束,现场被问到作为男性观众的视角,这里补充,任何给对方造成伤害的行为、想法都一定不是爱,爱与占有存在本质区别。
男性、女性、法官、民警、已婚、未婚……推荐所有人观看。我希望《我经过风暴》能为我们的生活、社会带来些改变,去电影院观看它是个开始。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