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露点床戏,摇滚乐,天安门事件。
这绝不仅仅是部给少女看的电影,尽管它看上去有过于严重的青春期叛逆少女色彩。
“每个人都有权利,如果做人没有权利和自由,那做人是为什么?”在声援天安门游行的香港大学生人群中,老太太走到话筒前,振臂高呼,义正词严。那么,如果能稍带一点质疑精神的去审视这部影片,就不难发现,导演之所以要将一个特殊的爱情 故事放在两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一定不是想要靠违禁来引人耳目,她要传达给人们的其实是乱世中真爱,是由爱升华出的放肆情欲,是混乱过后无目的的恐慌,是表面的和平下依旧熊熊燃烧着的对自由的渴求。简单的概括起来,即“Love!Sex! Angst!Freedom!”—“爱情!性欲!焦虑!自由!”
比起今年火爆异常的《颐和园》,《蝴蝶》显得更加幼稚和肤浅了很多,同是讲述了一个离经叛道的女青年的人生,走的也同是张扬,抗争,受伤,妥协的成长路线,性格是同样的隐忍,连爱也同样是向着绝望奋不顾身,但却没有让我感到如《颐和园》般令人窒息的悲情与压抑,也没有其他青春片多到矫情的迷惘和绝望,麦婉欣从一个女人的视角出发,将一切难以言表的疼痛暴晒于刺目的阳光之下,幻化出绚烂的色彩和无尽的柔情,这是她眼中的“青春",洋溢着没心没肺的快乐和激情,却渗透出密密麻麻的残酷,苦涩,哀伤。
不着力渲染沉重,不固作姿态的深刻,作为一个独立于任何圈子之外的女导演,麦婉欣表现出更多的是现世平静,而这样的平静之下却包裹了太多难以磨灭的记忆,记忆不停敲击着灵魂的大门,等待重生的那一霎夺目。她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和无数人一样活在世俗压制之下的女人,灵魂在与工作狂丈夫组建的家庭中已日趋麻木,记忆也仿佛随着时光渐渐离散,剩下的只有与生活和解后的惘然,或许,还有那么一点并不自知的对破茧飞翔的期待。然而她也曾经是明媚的,热情的,像60 年代美国的每一个年轻人一样,她们在房间里贴满五颜六色的海报,beatles,blow up,Janis Joplin……她们把墙壁刷成柔和的绿色,拿着吉他弹奏着不成调的歌,她们在洒满阳光的床单上脱光了衣服抚慰彼此寂寞无助的心,在人群的最前端举起手臂呼喊“爱国无罪”,用DV记录那个动荡年代中每个年轻人熊熊燃烧的反抗意识…她们用尽全力,点燃爱情,随那个时代一起燃烧到了危险的程度,却也仅仅止步于危险而已。
之所以显得不那么沉重,也许就是因为她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吧,无论怎样的抗议,也终究不会有人拿枪对准他们的头颅。可我却宁愿相信,在她们心中,她们是比远在另一个城市示威的青年更为可悲的,因为她们甚至没有流尽鲜血,向死而生的机会,她们只能随着一个缓缓的波浪将自己掀起,然后再随其平稳的落下,情绪宣泄的意犹未尽,一切就已经过去了。
对于每一个活在疯狂躁动的青春期情绪下的人来说,死,从来不是一个可怕的字眼,相反,为理想而死被他们涂满了神圣的颜色,在她们心中,比死亡悲哀百倍的,是无疾而终,比坦克更让她胆怯的,是妈妈的眼泪。
悲伤的翅膀适时的收起,再多的不甘也会被时间湮没,以后的日子里,该结婚的结婚,该出家的出家,喧嚣过后,生活仍要继续,混乱达到顶点之后,总要归于平静。
这是放纵的真实,是真实的普通。无论在电影里,还是在生活中,真实都已难觅踪迹,大多时候人们都更安于蜷缩在自己的心灵的一角,自怨自艾,苟且偷生。而生活着的这个城市,则在一步不停的飞速向前奔跑,电视里每天都是喜悦的消息,而这名疾速狂奔的选手却早已在比赛中跑丢了灵魂。
阳光不再,摄影机里的画面也由明媚的绚烂泛起了深蓝,笼罩着那个婚后家庭中那看不到边际的沉闷和昏暗。
当然,必须有一个救世主般的人物出现,否则这便是一部传说中的现实主义题材大闷片。于是,导演安排她在超市邂逅了那个敢给她突如其来一吻的姑娘,这姑娘会弹吉他唱英文歌,说起话来嗓音沙哑低沉,还操着一嘴不那么地道的京腔儿,纯真的像个天使,又狡黠像个女巫。田原虽然演的不怎么样,但也为该片凭添了许多看点,加上她本身具有的文艺女青年气质,以及自弹自唱的原创歌曲,让剧情得以在赏心悦目中缓缓铺开。不同色调的画面代表着两个时期,回忆和现实交错闪现,不停敲击着一颗蠢蠢欲动的心灵。
这个仿佛从天而降的姑娘带来了希望,但这希望却另她恐惧。于是她开始不承认,回避,沉默,躲躲闪闪,假装遗忘。她在世俗的安稳和疯狂的欲望中挣扎,直至最后,终于勇敢的相信真爱可以战胜一切。
结局的美好,不难看出麦婉欣仍旧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一面,她对未来还是抱有幻想的,无论是广场上被杀死的理想,还是暂时妥协于世俗压力的生活状态,她对他们都仍抱有期待。期待纯真的情感有一天死而复生,期待灵魂有一天挣脱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从这一点上看,女人终归是理想大于现实的,所以她不忍心像娄烨一样,让一个姑娘走向无尽的自我放逐。
只不过可悲的是,一部用心良苦的电影仍不得不流亡在了娱乐体制之中。到今天,田原出演的女同性恋噱头早已遮盖了电影本身所要揭示的主题,即使这部电影早已被广大奉行自由解放的文艺青年所熟知,但豆瓣一下看到的,仍旧大多是深情款款叙述同性之爱的句子。而那些隐含的试图穿越爱情透出的更深的情感,依旧被忽略。
我并不是想要证明这部电影的优秀,也不是自以为是的非要从平凡中挖掘出什么深刻的寓意。只是我看到,这里有太多太多无信仰的人们,他们在特别的日子里大肆纪念民主运动,在面对这些情欲与政治双开放的电影时却也不过是忽略政治直奔乳房。我想说的是,真正的缅怀永远藏于沉默之下,躲在隐喻之中,而大声疾呼着的,往往是死心塌地的被操控者。信仰意志的自由还是信仰哗众取宠的胜利区别就在于此,沉默的人可能只是在等待突破的机会,喧嚣着的却大都是在和平年代里空虚匮乏的灵魂。
真实的生活一直就是在简单中蕴含着丰富,平静中蕴含着冲突,蓄势待发的人总是会有着更大的包容度,就像田原在结尾处所说“每个人做不同的打算都需要付出不同的代价,我不是只想和你吃饭,睡觉,喝咖啡,我的情况比你简单,还有多余的力量,来给你信心。”
这绝不仅仅是部给少女看的电影,尽管它看上去有过于严重的青春期叛逆少女色彩。
“每个人都有权利,如果做人没有权利和自由,那做人是为什么?”在声援天安门游行的香港大学生人群中,老太太走到话筒前,振臂高呼,义正词严。那么,如果能稍带一点质疑精神的去审视这部影片,就不难发现,导演之所以要将一个特殊的爱情 故事放在两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一定不是想要靠违禁来引人耳目,她要传达给人们的其实是乱世中真爱,是由爱升华出的放肆情欲,是混乱过后无目的的恐慌,是表面的和平下依旧熊熊燃烧着的对自由的渴求。简单的概括起来,即“Love!Sex! Angst!Freedom!”—“爱情!性欲!焦虑!自由!”
比起今年火爆异常的《颐和园》,《蝴蝶》显得更加幼稚和肤浅了很多,同是讲述了一个离经叛道的女青年的人生,走的也同是张扬,抗争,受伤,妥协的成长路线,性格是同样的隐忍,连爱也同样是向着绝望奋不顾身,但却没有让我感到如《颐和园》般令人窒息的悲情与压抑,也没有其他青春片多到矫情的迷惘和绝望,麦婉欣从一个女人的视角出发,将一切难以言表的疼痛暴晒于刺目的阳光之下,幻化出绚烂的色彩和无尽的柔情,这是她眼中的“青春",洋溢着没心没肺的快乐和激情,却渗透出密密麻麻的残酷,苦涩,哀伤。
不着力渲染沉重,不固作姿态的深刻,作为一个独立于任何圈子之外的女导演,麦婉欣表现出更多的是现世平静,而这样的平静之下却包裹了太多难以磨灭的记忆,记忆不停敲击着灵魂的大门,等待重生的那一霎夺目。她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和无数人一样活在世俗压制之下的女人,灵魂在与工作狂丈夫组建的家庭中已日趋麻木,记忆也仿佛随着时光渐渐离散,剩下的只有与生活和解后的惘然,或许,还有那么一点并不自知的对破茧飞翔的期待。然而她也曾经是明媚的,热情的,像60 年代美国的每一个年轻人一样,她们在房间里贴满五颜六色的海报,beatles,blow up,Janis Joplin……她们把墙壁刷成柔和的绿色,拿着吉他弹奏着不成调的歌,她们在洒满阳光的床单上脱光了衣服抚慰彼此寂寞无助的心,在人群的最前端举起手臂呼喊“爱国无罪”,用DV记录那个动荡年代中每个年轻人熊熊燃烧的反抗意识…她们用尽全力,点燃爱情,随那个时代一起燃烧到了危险的程度,却也仅仅止步于危险而已。
之所以显得不那么沉重,也许就是因为她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吧,无论怎样的抗议,也终究不会有人拿枪对准他们的头颅。可我却宁愿相信,在她们心中,她们是比远在另一个城市示威的青年更为可悲的,因为她们甚至没有流尽鲜血,向死而生的机会,她们只能随着一个缓缓的波浪将自己掀起,然后再随其平稳的落下,情绪宣泄的意犹未尽,一切就已经过去了。
对于每一个活在疯狂躁动的青春期情绪下的人来说,死,从来不是一个可怕的字眼,相反,为理想而死被他们涂满了神圣的颜色,在她们心中,比死亡悲哀百倍的,是无疾而终,比坦克更让她胆怯的,是妈妈的眼泪。
悲伤的翅膀适时的收起,再多的不甘也会被时间湮没,以后的日子里,该结婚的结婚,该出家的出家,喧嚣过后,生活仍要继续,混乱达到顶点之后,总要归于平静。
这是放纵的真实,是真实的普通。无论在电影里,还是在生活中,真实都已难觅踪迹,大多时候人们都更安于蜷缩在自己的心灵的一角,自怨自艾,苟且偷生。而生活着的这个城市,则在一步不停的飞速向前奔跑,电视里每天都是喜悦的消息,而这名疾速狂奔的选手却早已在比赛中跑丢了灵魂。
阳光不再,摄影机里的画面也由明媚的绚烂泛起了深蓝,笼罩着那个婚后家庭中那看不到边际的沉闷和昏暗。
当然,必须有一个救世主般的人物出现,否则这便是一部传说中的现实主义题材大闷片。于是,导演安排她在超市邂逅了那个敢给她突如其来一吻的姑娘,这姑娘会弹吉他唱英文歌,说起话来嗓音沙哑低沉,还操着一嘴不那么地道的京腔儿,纯真的像个天使,又狡黠像个女巫。田原虽然演的不怎么样,但也为该片凭添了许多看点,加上她本身具有的文艺女青年气质,以及自弹自唱的原创歌曲,让剧情得以在赏心悦目中缓缓铺开。不同色调的画面代表着两个时期,回忆和现实交错闪现,不停敲击着一颗蠢蠢欲动的心灵。
这个仿佛从天而降的姑娘带来了希望,但这希望却另她恐惧。于是她开始不承认,回避,沉默,躲躲闪闪,假装遗忘。她在世俗的安稳和疯狂的欲望中挣扎,直至最后,终于勇敢的相信真爱可以战胜一切。
结局的美好,不难看出麦婉欣仍旧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一面,她对未来还是抱有幻想的,无论是广场上被杀死的理想,还是暂时妥协于世俗压力的生活状态,她对他们都仍抱有期待。期待纯真的情感有一天死而复生,期待灵魂有一天挣脱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从这一点上看,女人终归是理想大于现实的,所以她不忍心像娄烨一样,让一个姑娘走向无尽的自我放逐。
只不过可悲的是,一部用心良苦的电影仍不得不流亡在了娱乐体制之中。到今天,田原出演的女同性恋噱头早已遮盖了电影本身所要揭示的主题,即使这部电影早已被广大奉行自由解放的文艺青年所熟知,但豆瓣一下看到的,仍旧大多是深情款款叙述同性之爱的句子。而那些隐含的试图穿越爱情透出的更深的情感,依旧被忽略。
我并不是想要证明这部电影的优秀,也不是自以为是的非要从平凡中挖掘出什么深刻的寓意。只是我看到,这里有太多太多无信仰的人们,他们在特别的日子里大肆纪念民主运动,在面对这些情欲与政治双开放的电影时却也不过是忽略政治直奔乳房。我想说的是,真正的缅怀永远藏于沉默之下,躲在隐喻之中,而大声疾呼着的,往往是死心塌地的被操控者。信仰意志的自由还是信仰哗众取宠的胜利区别就在于此,沉默的人可能只是在等待突破的机会,喧嚣着的却大都是在和平年代里空虚匮乏的灵魂。
真实的生活一直就是在简单中蕴含着丰富,平静中蕴含着冲突,蓄势待发的人总是会有着更大的包容度,就像田原在结尾处所说“每个人做不同的打算都需要付出不同的代价,我不是只想和你吃饭,睡觉,喝咖啡,我的情况比你简单,还有多余的力量,来给你信心。”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