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涉及轻微的剧情泄露,可能影响观看】
2008年的《海角七号》,去年的《阵头》到今年的《大尾鲈鳗》,台湾电影有个趋势潮流,那就是越来越台。一个“台”字,它倒未必是统独的颜色之争,而是一个泛指的形容词。在台湾电影的上一次热潮,中影出品的国语片和新电影都非常正统,要么依仗政策,持有话语权,绝对主流;要么追求艺术身段,主动与恶趣味的商业片保持距离。如今,台湾电影重新赢得了本土观众的喜爱,并且,这些电影都有意识在强调台湾的在地特征,从风土民俗到乡音不改,从黄色笑话到族群意识,完全契合民众思潮的革新变化,刚上映的《总铺师》正是其中之一。
《总铺师》导演陈玉勋上世纪90年代发迹,他的片子称得上饶有情趣,不落俗套。正因如此,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不免对影片有更多期待。但事实证明,一旦走到了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地步,台湾电影不仅越拍越好懂,甚至主动降格,把同一个笑话和桥段重复上三五次——这也未免“太照顾观众”了。
如何形容世间最好的味道,在那场横空飞来的总铺师对决,《总铺师》居然花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来再三夸张渲染,飞天入地大声叫。应该说,食物名号是眼花缭乱,其表现手段却相当单一,并不出奇。
由于美食比赛的存在,观众很难不想起周星驰的《食神》。一碗黯然销魂饭,令薛家燕泪流满面,就地打滚,街头小报赶上路边小摊,招数尽出。而《总铺师》做的事情就是把评委人数乘以三,再把薛家燕的各种反应乘以三。但事实证明,观影愉悦感不是数学运算,这未必是一笔好买卖。
我也知道,《总铺师》的重点不在食神,不在世间最好的味道,而应该是世间最想念的味道。正因如此,我不认为《总铺师》是一部多好的电影,但称得上一部有叫你有念想的电影。当华语地区心灵鸡汤大师吴念真客串出场,他在捷运的地下铁道随便煮一锅卤白菜,底层人民一个个吃得潸然泪下,女主人公更是直往纸箱子里钻。这不是一处多高明的煽情场面,但是,我却被打动了,原来美好的食物会让人发觉,存在于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亲朋好友、爱人同志,太多念想。
原因恐怕也很简单,你吃过的世间美味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否则就是酒肉穿肠过。再新的东西,无论怎么个沉淀法,它都追赶不上你在成长经验当中的地瓜土豆——从小大鱼大肉的不在此列。就连乡间小民都会编段子,某朝皇帝如何尝遍海味山珍,突然被一碗小菜白粥给打动了。在你穷得没有选择时,有些东西会令你生恨,挤长途火车的大学生们,事业有成,再闻到扑面而来的泡面味会想吐。漂泊无定的年轻人,三餐包子煎饼拉面盖饭,发达后恐怕都痛恨地沟油。可是,有些味道你是会怀念的,它们简单,纯粹,却记录了你的生命经验。譬如,《总铺师》里头的炒米粉和菜尾汤,这些都不是什么达官贵人的食物,不说难登大雅之堂,请人都不好拿出手,只适合家中烹煮。
抄袭又一位鸡汤大师李安大人的话:总有一碗白米饭让你泪流满面,总有一道家常小菜、一样毫不起眼的味道可以打动到你。《如果·爱》里,小恋人躲在冬天的地下室,一起吃着小火锅;《天水围的日与夜》里,母子俩每天不重样,变着花样去炒个蛋。这些东西尚且如此,更不要说老北京那些豆汁卤煮。底层人民的食物,它们本就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只是你吃惯了,它就成了某种念想。
抛开技巧的流俗,阻碍《总铺师》更进一步的原因只有一个,它太台了。总铺师也就是台湾本岛和闽南地区的文化,解释起来好懂,但很多人恐怕还是不明白,为何找一个未必靠谱的师傅,而不去找一家好馆子,请来知名大厨,大伙合计搓一搓。原因在于,在村落族群以及移民来台的乡民当中,办桌之类的红白喜事未必需要有多高规格,那是传统仪式的沿袭,是根植到了日常生活。总铺师的最大追求也不是什么金钱,而是一块随时会掉到地上的猪肉,师傅带徒弟,到处走江湖。当然,在老家,他们还可以吃一些菜尾碗尾。北中南人鬼神,他们追求的也不是名利双收,而是经营一家馆子,烧一盘好菜,凭一己之力,留住好味道。
所以,我喜欢《总铺师》还有一个理由,世间总有金钱买不到的味道。你当然可以反驳,电影在矫情,一个穷鬼根本不配吃上美味可口的食物,但是,你要相信,总有那么一些逃之夭夭的味道是你一直在寻找的。古早味,古早的搞笑方式,这就是《总铺师》的成功秘诀。
电影层面上,这部电影问题很多。它从一段略显生硬的爱情,直接跳将到了一段更加生硬的厨艺比赛。拆开来看,两部分内容都没有问题,可是,它们以这样的方式衔接过渡,多少显得冒失草率。至于仓促组成的草台班子还能作出美味佳肴,这些都不算什么,台湾电影最擅长让一堆破铜烂铁发光发热。可是,直接把爱情主线扔在一边的做法,根本就不是周全考虑。
至于讨债的圈套、召唤兽的努力,三八阿花吹喇叭,这些内容就见仁见智,但如果你据此认为电影在胡闹,那就未免大动干戈了。就像太过综艺节目的表演方式、夸张过火的幽默恶搞,它们恐怕已经不是什么值得说的缺点了。【城市画报 (总342) 2013 No.24】
2008年的《海角七号》,去年的《阵头》到今年的《大尾鲈鳗》,台湾电影有个趋势潮流,那就是越来越台。一个“台”字,它倒未必是统独的颜色之争,而是一个泛指的形容词。在台湾电影的上一次热潮,中影出品的国语片和新电影都非常正统,要么依仗政策,持有话语权,绝对主流;要么追求艺术身段,主动与恶趣味的商业片保持距离。如今,台湾电影重新赢得了本土观众的喜爱,并且,这些电影都有意识在强调台湾的在地特征,从风土民俗到乡音不改,从黄色笑话到族群意识,完全契合民众思潮的革新变化,刚上映的《总铺师》正是其中之一。
《总铺师》导演陈玉勋上世纪90年代发迹,他的片子称得上饶有情趣,不落俗套。正因如此,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不免对影片有更多期待。但事实证明,一旦走到了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地步,台湾电影不仅越拍越好懂,甚至主动降格,把同一个笑话和桥段重复上三五次——这也未免“太照顾观众”了。
如何形容世间最好的味道,在那场横空飞来的总铺师对决,《总铺师》居然花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来再三夸张渲染,飞天入地大声叫。应该说,食物名号是眼花缭乱,其表现手段却相当单一,并不出奇。
由于美食比赛的存在,观众很难不想起周星驰的《食神》。一碗黯然销魂饭,令薛家燕泪流满面,就地打滚,街头小报赶上路边小摊,招数尽出。而《总铺师》做的事情就是把评委人数乘以三,再把薛家燕的各种反应乘以三。但事实证明,观影愉悦感不是数学运算,这未必是一笔好买卖。
我也知道,《总铺师》的重点不在食神,不在世间最好的味道,而应该是世间最想念的味道。正因如此,我不认为《总铺师》是一部多好的电影,但称得上一部有叫你有念想的电影。当华语地区心灵鸡汤大师吴念真客串出场,他在捷运的地下铁道随便煮一锅卤白菜,底层人民一个个吃得潸然泪下,女主人公更是直往纸箱子里钻。这不是一处多高明的煽情场面,但是,我却被打动了,原来美好的食物会让人发觉,存在于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亲朋好友、爱人同志,太多念想。
原因恐怕也很简单,你吃过的世间美味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否则就是酒肉穿肠过。再新的东西,无论怎么个沉淀法,它都追赶不上你在成长经验当中的地瓜土豆——从小大鱼大肉的不在此列。就连乡间小民都会编段子,某朝皇帝如何尝遍海味山珍,突然被一碗小菜白粥给打动了。在你穷得没有选择时,有些东西会令你生恨,挤长途火车的大学生们,事业有成,再闻到扑面而来的泡面味会想吐。漂泊无定的年轻人,三餐包子煎饼拉面盖饭,发达后恐怕都痛恨地沟油。可是,有些味道你是会怀念的,它们简单,纯粹,却记录了你的生命经验。譬如,《总铺师》里头的炒米粉和菜尾汤,这些都不是什么达官贵人的食物,不说难登大雅之堂,请人都不好拿出手,只适合家中烹煮。
抄袭又一位鸡汤大师李安大人的话:总有一碗白米饭让你泪流满面,总有一道家常小菜、一样毫不起眼的味道可以打动到你。《如果·爱》里,小恋人躲在冬天的地下室,一起吃着小火锅;《天水围的日与夜》里,母子俩每天不重样,变着花样去炒个蛋。这些东西尚且如此,更不要说老北京那些豆汁卤煮。底层人民的食物,它们本就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只是你吃惯了,它就成了某种念想。
抛开技巧的流俗,阻碍《总铺师》更进一步的原因只有一个,它太台了。总铺师也就是台湾本岛和闽南地区的文化,解释起来好懂,但很多人恐怕还是不明白,为何找一个未必靠谱的师傅,而不去找一家好馆子,请来知名大厨,大伙合计搓一搓。原因在于,在村落族群以及移民来台的乡民当中,办桌之类的红白喜事未必需要有多高规格,那是传统仪式的沿袭,是根植到了日常生活。总铺师的最大追求也不是什么金钱,而是一块随时会掉到地上的猪肉,师傅带徒弟,到处走江湖。当然,在老家,他们还可以吃一些菜尾碗尾。北中南人鬼神,他们追求的也不是名利双收,而是经营一家馆子,烧一盘好菜,凭一己之力,留住好味道。
所以,我喜欢《总铺师》还有一个理由,世间总有金钱买不到的味道。你当然可以反驳,电影在矫情,一个穷鬼根本不配吃上美味可口的食物,但是,你要相信,总有那么一些逃之夭夭的味道是你一直在寻找的。古早味,古早的搞笑方式,这就是《总铺师》的成功秘诀。
电影层面上,这部电影问题很多。它从一段略显生硬的爱情,直接跳将到了一段更加生硬的厨艺比赛。拆开来看,两部分内容都没有问题,可是,它们以这样的方式衔接过渡,多少显得冒失草率。至于仓促组成的草台班子还能作出美味佳肴,这些都不算什么,台湾电影最擅长让一堆破铜烂铁发光发热。可是,直接把爱情主线扔在一边的做法,根本就不是周全考虑。
至于讨债的圈套、召唤兽的努力,三八阿花吹喇叭,这些内容就见仁见智,但如果你据此认为电影在胡闹,那就未免大动干戈了。就像太过综艺节目的表演方式、夸张过火的幽默恶搞,它们恐怕已经不是什么值得说的缺点了。【城市画报 (总342) 2013 No.24】
记得两年前,我在搞第一次电影沙龙的时候,有观众问我,想到网上看一些电影评论,哪个网站比较靠谱?我毫不迟疑的告诉他, 除了时光就是豆瓣,在当下,你没有第三个选择。在网络日新月异的当下,两年瞬息而过,微博取代了博客,微信又即将取代微博,还是没有一家网站能撼动豆瓣和时光的霸主地位。但即便如豆瓣和时光这样的小众文艺网站,也很难再保证自身的纯净,水军横行、自我审查等顽疾都在消耗着用户的信心和耐性。遥想当年,我们还在使用电话拨号上网,网速只有十几k的年代,有一个曾经辉煌一时的电影论坛,西祠胡同的后窗看电影,那才是我心目中的电影评论圣地。当年在论坛上活跃的诸多写手,如今都已成腕,成为当今电影产业里面的一份子。无论出路为何,他们当年那种对电影义无反顾的热爱,还是深深的打动了我。说后窗看电影是我的电影启蒙,亦不为过。记得当时正值台湾电影如火如荼之时,一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更是众位牛人最常提到的影片之一。然九十年代末期,流通渠道匮乏,vcd是电影传播的主流,且基本以港片和好莱坞大片为主,像《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种文艺佳作,实在难觅踪迹。以至于我产生了一个可笑的想法,那些大师名作,也许就是给那些能写出华丽文字挖掘出深刻内涵的牛人预备的,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恐怕一辈子都无缘得见。然而这种窘况,随着dvd的出现和普及,一下子被彻底改变了。从此以后,逛音像店成了我雷打不动的习惯,每次从浩如烟海的碟片中淘到心仪已久的影片的那种狂喜,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而在当年淘到的那些影片当中,还属台湾一众电影大师如杨德昌、蔡明亮、赖声川、侯孝贤等人的作品,带给我最多感动。
台湾电影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创造的辉煌,在整个华语电影圈内,直到现在都无人企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悲情城市》、《暗恋桃花源》等影片,早已成为传世名作。然而,台湾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过于看重电影的艺术性,执迷于自我的表达,完全忽视了市场和票房,所有导演的目光都局限于国外电影节和政府辅导金,最终的结果便是,台湾电影市场彻底成为好莱坞的天下,本土电影既无资金支持,也无票房收益,只能被市场淘汰,自生自灭。台湾电影兴于八十年代,盛在九十年代,衰于零零年代,短短二十年,取得的成就令人目眩神迷,但其衰落的原因,也值得我们深思。在台湾电影的全盛期时,曾涌现了一大批有想法有才华的青年导演,处女作部部惊艳,但奈何生不逢时,拍到第二三部作品,便遭遇了台湾电影的寒冬,从此再无声息,甚为可惜。从2000年起,台湾本土出品的电影每年都不超过20部,票房比重不超过2%,可以说名存实亡。在这一批生不逢时的导演当中,有杨德昌的副导演陈以文,新浪潮老将陈国富,鬼才苏照彬,以及今年的史诗大作《总铺师》的导演陈玉勋。
陈玉勋在1995年就推出了处女作《热带鱼》,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关于青春和幻想的故事,整部电影色彩夸张,人物可笑,且在嬉笑声中,不着痕迹的暴露了台湾社会诸多不合理的现象。幻想中的梦境,即便看起来如此美好,也有着诸多无奈和悲哀,本为逃避现实而臆造出的梦境,最后却和现实一脉相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热带鱼》上映以后获得了一致好评,也帮助陈玉勋拿到了政府辅助金,用于拍摄他的第二部作品。1998年,陈玉勋完成了第二部电影《爱情来了》,影片以他一贯轻松幽默的手法,将四个男女、三个故事、三段爱情组合成了一个诙谐而浪漫的都市小品。小人物的爱情观,小人物的人生百态,在这部片子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然而,当时的台湾电影,颓势已显,《爱情来了》虽有惊喜,奈何无人关注,迅速的成为历史,再也无人问津。其实何止是陈玉勋,比他资历更深的导演,都在衰退的洪流中苦苦挣扎,不知所以。曾为台湾电影新浪潮主将的陈国富,同在1998年,拍出了另一部文艺佳作《征婚启事》,巧妙的借用相亲这种模式,以小见大,道尽台湾社会百态。讽刺的是,《征婚启事》在影迷中几乎无人知晓,反而是后来冯小刚根据《征婚启事》翻拍的《非诚勿扰》却火得一塌糊涂。平心而论,《非诚勿扰》只保留了《征婚启事》的壳,却丢了《征婚启事》的魂,无魂之作也能赚的盆满钵满,个中缘由,实难说清。《征婚启事》之后,陈国富大胆转型,拍出了一部大格局的商业惊悚片《双瞳》,构思精巧、制作精良,即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也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商业片。但悲哀的是,《双瞳》的票房虽达八千多万新台币,但仍入不敷出,妄图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的陈国富终于心灰意冷,从此放弃导筒,打点行李来到内地淘金,终成华谊兄弟的金牌监制。
陈玉勋显然没有陈国富那么好的运气,进可攻退可守,实在不行还能去当监制。《爱情来了》之后,陈玉勋就此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一晃十五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杨德昌带着未竟稿的《追风》离开了人世,侯孝贤自从和舒淇金风玉露一相逢之后,匠气越发浓重,虽不时有新作面世,但基本处于吃老本的状态,蔡明亮在风格的实验上愈走愈远,完全放弃了和观众的沟通,成为神仙一般的存在。倒是几个新人导演魏德圣、九把刀靠着《海角七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和《赛德克巴莱》等少数几部片子,拿下了可观的票房,重振了台湾电影人的信心。但仅凭几部作品的大卖,难以改变台湾电影衰退的现实。2013年,一部《总铺师》再度点燃了台湾电影人的希望,该片仅在台湾地区就收获三亿新台币的票房,而此片的导演,恰恰就是阔别影坛十五载的陈玉勋。这十五年陈玉勋做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总铺师》的内容来看,陈玉勋从未放弃过电影的梦想。《总铺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和《食神》和《满汉全席》乃至《饮食男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借用传统美食和文化,通过小人物励志的故事,来完成一次台湾的文化寻根之旅。从影像风格上,《总铺师》延续了陈玉勋以往作品《爱情来了》和《热带鱼》中夸张绚丽的色彩,古怪搞笑的漫画人物造型,但叙事方面,则显得拖沓,很多喜剧桥段被刻意的放大和重复,看多了不免让人厌烦。“没有古早心,怎能做出古早味”,故事的主题一早就通过剧中人物之口道出,缺乏悬念和包袱,但对于台湾观众而言,却深得其心。因为这十几年来,能在电影里面看到对台湾传统文化的弘扬,已经是可遇而不可求之事,想要再等到下一次,又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总体来说,《总铺师》只能算一部中规中矩的商业电影,但导演陈玉勋的境遇,恰恰暗合了台湾电影跌宕起伏的命运,让我等深受台湾电影影响的影迷感同身受、唏嘘不已。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却因为大环境的改变被迫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对谁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情。古人云十年磨一剑,陈玉勋等了整整十五年,才磨出一部《总铺师》,按理说时日已足够,可惜的是成品非但没能成为神器,甚至连精品都算不上。或许对于台湾电影来说,剑已尽碎,单靠几块磨刀石和非凡的耐性,仅仅是杯水车薪,难成大器吧。
台湾电影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创造的辉煌,在整个华语电影圈内,直到现在都无人企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悲情城市》、《暗恋桃花源》等影片,早已成为传世名作。然而,台湾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过于看重电影的艺术性,执迷于自我的表达,完全忽视了市场和票房,所有导演的目光都局限于国外电影节和政府辅导金,最终的结果便是,台湾电影市场彻底成为好莱坞的天下,本土电影既无资金支持,也无票房收益,只能被市场淘汰,自生自灭。台湾电影兴于八十年代,盛在九十年代,衰于零零年代,短短二十年,取得的成就令人目眩神迷,但其衰落的原因,也值得我们深思。在台湾电影的全盛期时,曾涌现了一大批有想法有才华的青年导演,处女作部部惊艳,但奈何生不逢时,拍到第二三部作品,便遭遇了台湾电影的寒冬,从此再无声息,甚为可惜。从2000年起,台湾本土出品的电影每年都不超过20部,票房比重不超过2%,可以说名存实亡。在这一批生不逢时的导演当中,有杨德昌的副导演陈以文,新浪潮老将陈国富,鬼才苏照彬,以及今年的史诗大作《总铺师》的导演陈玉勋。
陈玉勋在1995年就推出了处女作《热带鱼》,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关于青春和幻想的故事,整部电影色彩夸张,人物可笑,且在嬉笑声中,不着痕迹的暴露了台湾社会诸多不合理的现象。幻想中的梦境,即便看起来如此美好,也有着诸多无奈和悲哀,本为逃避现实而臆造出的梦境,最后却和现实一脉相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热带鱼》上映以后获得了一致好评,也帮助陈玉勋拿到了政府辅助金,用于拍摄他的第二部作品。1998年,陈玉勋完成了第二部电影《爱情来了》,影片以他一贯轻松幽默的手法,将四个男女、三个故事、三段爱情组合成了一个诙谐而浪漫的都市小品。小人物的爱情观,小人物的人生百态,在这部片子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然而,当时的台湾电影,颓势已显,《爱情来了》虽有惊喜,奈何无人关注,迅速的成为历史,再也无人问津。其实何止是陈玉勋,比他资历更深的导演,都在衰退的洪流中苦苦挣扎,不知所以。曾为台湾电影新浪潮主将的陈国富,同在1998年,拍出了另一部文艺佳作《征婚启事》,巧妙的借用相亲这种模式,以小见大,道尽台湾社会百态。讽刺的是,《征婚启事》在影迷中几乎无人知晓,反而是后来冯小刚根据《征婚启事》翻拍的《非诚勿扰》却火得一塌糊涂。平心而论,《非诚勿扰》只保留了《征婚启事》的壳,却丢了《征婚启事》的魂,无魂之作也能赚的盆满钵满,个中缘由,实难说清。《征婚启事》之后,陈国富大胆转型,拍出了一部大格局的商业惊悚片《双瞳》,构思精巧、制作精良,即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也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商业片。但悲哀的是,《双瞳》的票房虽达八千多万新台币,但仍入不敷出,妄图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的陈国富终于心灰意冷,从此放弃导筒,打点行李来到内地淘金,终成华谊兄弟的金牌监制。
陈玉勋显然没有陈国富那么好的运气,进可攻退可守,实在不行还能去当监制。《爱情来了》之后,陈玉勋就此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一晃十五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杨德昌带着未竟稿的《追风》离开了人世,侯孝贤自从和舒淇金风玉露一相逢之后,匠气越发浓重,虽不时有新作面世,但基本处于吃老本的状态,蔡明亮在风格的实验上愈走愈远,完全放弃了和观众的沟通,成为神仙一般的存在。倒是几个新人导演魏德圣、九把刀靠着《海角七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和《赛德克巴莱》等少数几部片子,拿下了可观的票房,重振了台湾电影人的信心。但仅凭几部作品的大卖,难以改变台湾电影衰退的现实。2013年,一部《总铺师》再度点燃了台湾电影人的希望,该片仅在台湾地区就收获三亿新台币的票房,而此片的导演,恰恰就是阔别影坛十五载的陈玉勋。这十五年陈玉勋做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总铺师》的内容来看,陈玉勋从未放弃过电影的梦想。《总铺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和《食神》和《满汉全席》乃至《饮食男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借用传统美食和文化,通过小人物励志的故事,来完成一次台湾的文化寻根之旅。从影像风格上,《总铺师》延续了陈玉勋以往作品《爱情来了》和《热带鱼》中夸张绚丽的色彩,古怪搞笑的漫画人物造型,但叙事方面,则显得拖沓,很多喜剧桥段被刻意的放大和重复,看多了不免让人厌烦。“没有古早心,怎能做出古早味”,故事的主题一早就通过剧中人物之口道出,缺乏悬念和包袱,但对于台湾观众而言,却深得其心。因为这十几年来,能在电影里面看到对台湾传统文化的弘扬,已经是可遇而不可求之事,想要再等到下一次,又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总体来说,《总铺师》只能算一部中规中矩的商业电影,但导演陈玉勋的境遇,恰恰暗合了台湾电影跌宕起伏的命运,让我等深受台湾电影影响的影迷感同身受、唏嘘不已。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却因为大环境的改变被迫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对谁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情。古人云十年磨一剑,陈玉勋等了整整十五年,才磨出一部《总铺师》,按理说时日已足够,可惜的是成品非但没能成为神器,甚至连精品都算不上。或许对于台湾电影来说,剑已尽碎,单靠几块磨刀石和非凡的耐性,仅仅是杯水车薪,难成大器吧。
非常非常欢乐。美秀姐,又青妈,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她跳舞就想笑,然后笑着笑着眼睛就红了。这电影做作吗?有煽情,剧情薄弱问题,可是我就是觉得它很朴实,平时无华让我感动的内心触动。谁说烦躁了一定要暴躁,谁说困顿了一定要纠结,谁说不能开开心心的看部影片,忘掉那一切乱七八糟的事情。痛痛快快的笑一场,哪来这么多想不通的事情啊!(此段描述我那混乱的思想。)
喜欢这部影片的原因还有,我是一位对地方文化很感兴趣的人。我宁愿去吃当地人民的家常菜,也不愿意去连锁出名的店铺尝流水线型的食物。不是嘴刁,也不是穷屌,实际上比起这些食物,如果我们越来越少的人关注它们,也许以后想再吃到的就很困难了。我喜欢“港味”十足的港片,也喜欢“台味”十足的台湾电影,我们内地的也有自己的文化,久远深刻,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去随大流,都拍一些所谓赚大钱的大片,而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营养,宣扬了什么文化呢?我们可以有贾樟柯的电影人,为什么不能有贾樟柯的电影的上映。到底是治理重要,还是文化重要,我想这不是现今中国电影所能改变的。
地方文化很重要,可是很薄弱,随时都会消失。多一份心去学习传承它们,也许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不要说我古板,不懂追求,不会进步,传承古文化,本来就是一种进步。
喜欢这部影片的原因还有,我是一位对地方文化很感兴趣的人。我宁愿去吃当地人民的家常菜,也不愿意去连锁出名的店铺尝流水线型的食物。不是嘴刁,也不是穷屌,实际上比起这些食物,如果我们越来越少的人关注它们,也许以后想再吃到的就很困难了。我喜欢“港味”十足的港片,也喜欢“台味”十足的台湾电影,我们内地的也有自己的文化,久远深刻,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去随大流,都拍一些所谓赚大钱的大片,而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营养,宣扬了什么文化呢?我们可以有贾樟柯的电影人,为什么不能有贾樟柯的电影的上映。到底是治理重要,还是文化重要,我想这不是现今中国电影所能改变的。
地方文化很重要,可是很薄弱,随时都会消失。多一份心去学习传承它们,也许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不要说我古板,不懂追求,不会进步,传承古文化,本来就是一种进步。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