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奕宏原是甘肃警方的一名警探,调到湖南后,他的下属倪大红顶替了自己的位置。后来两人协同办案,谈到组织架构,段奕宏说:“你是领导,听你的。”倪大红马上生气的回了一句:“你们全家都是领导!”全场笑翻。
这是一场武戏,但里面有个十分重要的文人角色,可能被大家忽略了,就是“领导”。四大名捕之一的吴京说,“只有我哥死了,我才能当警察,还是TMD辅警。我他妈不服!操!”这种事是谁干的?领导。犯人夏雨说,“你以为我想打黑拳?你以为我想当杀手?我也想去省体工队当个教练。结果呢?被人顶了!”这种事又是谁干的?领导。
领导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在电影中,却决定了两个主角的命运,堪称最佳男配角。而包括那两位在内,多数被领导“安排”过的人,都没有什么好命。所以,当倪大红骂出那句“你们全家都是领导”时,所有人都在心里说:骂的真好。
不管在哪儿,领导都是不受待见的人。影片之后的主创见面会上,面对强行“插入”的止泻药广告问题,导演高群书直言:这是制片人干的。拍电影的时候,制片人就是领导。
尽管如此,领导还是给了高群书足够的钱,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拍出了“中国首部西部片”。骑马,追车,尘土飞扬,断壁残垣,粗犷的高原风光,加上崔健嘶哑的歌声,气氛的渲染十分到位。8个主角中有6个男人,2个女人中还有一个很能打的余男,暴力指数足够。
吴镇宇就不用多说了,有气质有身手,饰演一个杀手再合适不过。段奕宏长着一张好人的脸,不用看就是正面人物。老戏骨倪大红任何角色都信手拈来,他自己也说“全面发展”。所有的角色都各归各位,倒是夏雨,终于摆脱了因为演戏太早给人带来的小孩形象,表现得十分爷们。事实上,在这一部以动作和剧情为主的群戏里,演员的演技并不显得特别重要,有血有肉便可,要是心理活动太多,就变成文戏了,更何况还有那出陕西话版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要说剧情,也十分简单。夏雨饰演的犯人杀了人之后,带着女友杨采妮逃亡,结果被“四大名捕”(段奕宏,倪大红,吴京,张立)候个正着。但因为夏雨杀人时坏了规矩,吴镇宇和余男饰演的两名杀手一路追来。当这三拨人相遇时,就变成了警察和杀手争夺犯人的游戏。过程是犯人三度易手,结果当然以警察的胜利告终。
作为一部类型片,你不用苛求它有多复杂的剧情,那样就变成了剧情片,而且与此前的另一部类型片《敢死队》相比,角色的多元和犯人几度易手的剧情已经相当复杂了。值得一提的是,整部电影的节奏一直很紧张,并不让人觉得乏味。而导演在追求风格的凌厉的同时,还力图加入一些内涵。就像吴镇宇对余男说:“21世纪,不是杀手的天下了。”幽默指数堪比黎叔的“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最终的结果也正是如此,正反方的决斗还没开始,便被一个老奸巨猾的警察以很没人品的方式给结束了。杀手的那套伦理道德,终究抵不过一个老警察的实用主义,21世纪,果然不是杀手的天下。
与大部分警匪片类似,《西风烈》同样带有强烈的宿命论。杀手吴镇宇要带走夏雨,他说“这是我的命”。警察段奕宏说“这也是我的命”,实际上不是,这是命令。命与命令,有着本质的差别。杀手是一条不归路,尽管杀人如麻,但他们都是无法回头的可怜人。而警察,只是体制下的一颗棋子罢了,最后段奕宏的那个电话说明,他们的命运同样可悲。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比较成功的片子,应有的元素大部分都有了。但让我耿耿于怀的是,与那个醒目的止泻药广告不同,片子里唯一一段床戏,被打上了厚厚的马赛克。这可不是西部片的风格。
当然,打上马赛克,肯定也是某些领导的意愿。作为一个深受其害的观众,我必须说,领导啊,你们全家都是领导!
这是一场武戏,但里面有个十分重要的文人角色,可能被大家忽略了,就是“领导”。四大名捕之一的吴京说,“只有我哥死了,我才能当警察,还是TMD辅警。我他妈不服!操!”这种事是谁干的?领导。犯人夏雨说,“你以为我想打黑拳?你以为我想当杀手?我也想去省体工队当个教练。结果呢?被人顶了!”这种事又是谁干的?领导。
领导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在电影中,却决定了两个主角的命运,堪称最佳男配角。而包括那两位在内,多数被领导“安排”过的人,都没有什么好命。所以,当倪大红骂出那句“你们全家都是领导”时,所有人都在心里说:骂的真好。
不管在哪儿,领导都是不受待见的人。影片之后的主创见面会上,面对强行“插入”的止泻药广告问题,导演高群书直言:这是制片人干的。拍电影的时候,制片人就是领导。
尽管如此,领导还是给了高群书足够的钱,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拍出了“中国首部西部片”。骑马,追车,尘土飞扬,断壁残垣,粗犷的高原风光,加上崔健嘶哑的歌声,气氛的渲染十分到位。8个主角中有6个男人,2个女人中还有一个很能打的余男,暴力指数足够。
吴镇宇就不用多说了,有气质有身手,饰演一个杀手再合适不过。段奕宏长着一张好人的脸,不用看就是正面人物。老戏骨倪大红任何角色都信手拈来,他自己也说“全面发展”。所有的角色都各归各位,倒是夏雨,终于摆脱了因为演戏太早给人带来的小孩形象,表现得十分爷们。事实上,在这一部以动作和剧情为主的群戏里,演员的演技并不显得特别重要,有血有肉便可,要是心理活动太多,就变成文戏了,更何况还有那出陕西话版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要说剧情,也十分简单。夏雨饰演的犯人杀了人之后,带着女友杨采妮逃亡,结果被“四大名捕”(段奕宏,倪大红,吴京,张立)候个正着。但因为夏雨杀人时坏了规矩,吴镇宇和余男饰演的两名杀手一路追来。当这三拨人相遇时,就变成了警察和杀手争夺犯人的游戏。过程是犯人三度易手,结果当然以警察的胜利告终。
作为一部类型片,你不用苛求它有多复杂的剧情,那样就变成了剧情片,而且与此前的另一部类型片《敢死队》相比,角色的多元和犯人几度易手的剧情已经相当复杂了。值得一提的是,整部电影的节奏一直很紧张,并不让人觉得乏味。而导演在追求风格的凌厉的同时,还力图加入一些内涵。就像吴镇宇对余男说:“21世纪,不是杀手的天下了。”幽默指数堪比黎叔的“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最终的结果也正是如此,正反方的决斗还没开始,便被一个老奸巨猾的警察以很没人品的方式给结束了。杀手的那套伦理道德,终究抵不过一个老警察的实用主义,21世纪,果然不是杀手的天下。
与大部分警匪片类似,《西风烈》同样带有强烈的宿命论。杀手吴镇宇要带走夏雨,他说“这是我的命”。警察段奕宏说“这也是我的命”,实际上不是,这是命令。命与命令,有着本质的差别。杀手是一条不归路,尽管杀人如麻,但他们都是无法回头的可怜人。而警察,只是体制下的一颗棋子罢了,最后段奕宏的那个电话说明,他们的命运同样可悲。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比较成功的片子,应有的元素大部分都有了。但让我耿耿于怀的是,与那个醒目的止泻药广告不同,片子里唯一一段床戏,被打上了厚厚的马赛克。这可不是西部片的风格。
当然,打上马赛克,肯定也是某些领导的意愿。作为一个深受其害的观众,我必须说,领导啊,你们全家都是领导!
文/公元1874
我自认对酒算是有点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我的老家是著名的国酒之乡,再加上我爸从小就爱在饭桌上小斟一酌,时不时的也会给我各种白酒“抿”一小口,因此酒量也不算差。而这茅台液是出了名的高度酒,52度53度的茅台味道浓烈醇正,一直是我喝酒的首选。50多度的酒,也算是烈酒了,而茅台的烈,比起几块钱一斤的那些同样度数的酒而言,除了一样的烈,还有那些便宜货没有的东西,那就是----醇。烈固然重要,烈性迸发,喝得爽快;但醇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光烈不醇,喝完上头吐的死去活来,第二天就只剩下无止境的噩梦了。
之所以要在影评前扯一段关于品酒的八卦,是因为我觉得《西风烈》同这酒颇为类似。他的确是够“烈”,有着自己的风格,也有着高群书作品一贯的特点,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角色说人话,不装逼,台词简洁畅快,主角做事不拖泥带水。该骂娘时骂娘,该打架时打架,一点都不来软的。这是《西风烈》的一大特点,也算是填补了国产“主旋律”电影的一个空白。一个警匪对抗的故事,能拍得这么烈性十足,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说,这部电影比起高群书过去同样烈味十足的片子来说,却又是一个退步。这里先用老高的代表作《征服》举例。接着我还会回顾一下高群书过去的一些作品,请各位看官忍耐一下。再继续说征服。征服是一个电视剧,但这个电视剧拍得比很多电影都好看,故事紧凑,正邪刻画简洁有力,不像许多电视剧,仗着自己是电视剧,能够拍几十集,能够有几十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扯起家长里短来肆无忌惮,演了快一半剧情还没进入正题,《征服》一上来就用寥寥数笔把一个悍匪砸向观众,然后慢慢的将这个悍匪的前世今生不紧不慢的娓娓道来,一步一步的把观众埋进预设的“套”里,直到大家被孙红雷的这个悍匪形象完全“征服”。可以说《征服》是高群书对警匪题材的一次突破,也是内地影视剧的一个里程碑,也是那段层出不穷的警匪剧里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转行电影圈之后,高群书先是用主旋律的《东京审判》敲开电影的大门,这部受制多多的敏感题材少了股高群书过去作品里的狠劲,不过这片子却在当时给了许多主旋律片子一个标杆,在商业化的尝试和拍摄手法上,《东京审判》比起过去是一个勇敢的进步。在这部电影之后我对高群书充满了信心,直到看到他的《千钧·一发》。
这是一部我现在想起来还想拍手叫好的佳作,影片的绝对主角是一个土法拆弹的警察,片子主要围绕着他不停的拆着市内出现的炸弹而展开。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警匪片,因为对匪徒为什么要做炸弹并没有详细提及,只在最后用画外音简单交代了一下,故事主要体现的还是拆弹专家的生活。我喜欢这片子的原因是高群书对这拆弹专家的刻画,琐碎但不臃肿,细致但不腻歪,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艺术高于生活的“神”,而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好人”。很可惜,这部电影虽然取得了奖项的肯定,也让真正的片警马国伟拿到了影帝,但是发行的失败让这部片子票房不到200万,估计高群书藉此想打造一系列真实人物为原型的电影计划也就此泡汤。
也许是这种小成本片子的路走得太不顺畅,高群书的下一部电影是大张旗鼓的商业制作《风声》。刚刚看到《风声》的时候我非常激动,连夜看了原著小说,写了近万字的影评。我非常喜欢《风声》,而且我觉得这片子高群书又一次进步,或者说是进化了,因为他过去的作品还是那种贴近生活,土土的糙糙的风格,但《风声》已经是标准好莱坞商业片的范儿,这对于一直在山寨好莱坞却始终不得其法的内地大制作而言,无疑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即便这部电影现在回头来看有不足之处,但我觉得他是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册的。
所以《西风烈》从立项开始我就很关注,这是擅长警匪题材的高群书首次正儿八经的在大银幕上鼓捣自己的优势题材,再加上段奕宏和吴镇宇做正反主角,袁朗+靓坤,我操,这个组合爽啊!再加上暑假尔冬升弄出来个娘娘腔软绵绵的《枪王之王》之后,我更对《西风烈》充满了期待。毕竟高群书一直以来都保持着作品高度的纯爷们状态,有力道,有劲道,观众看得过瘾才是硬道理。
而看完《西风烈》,我最大的遗憾就是,这个片子除了烈,就什么也没有了。部分观众有喜欢它的理由,因为它还保持着过去高群书作品的特点,对白简洁有力,动作爽快干脆,没有废话真是太爽了,怎能不拍手叫好呢?但对于已经反复将高群书过去的作品看了若干遍的我来说,对《西风烈》的要求远远不止这些。因为比起他过去的作品,《西风烈》是一次极其严重的倒退,这次的倒退主要是在故事上面。
警察深入西部抓杀手,九个字概括了《西风烈》除此之外还真没有别的了。如果是《千钧一发》这种只有一个主角而且故事点集中在“拆弹”上的片子,倒还可以容忍;但《西风烈》显然不能,夏雨X杨采妮、吴镇宇X余男、段奕宏X倪大红X吴京X张立,这是八个主演的人物架构,故事如果单薄,带来的问题是致命的----观众不会对角色有认同,进而也不会被电影的故事所带入,结果就是谁死谁生都不关观众的事,完了就完了。
看《风声》,观众会对“老鬼”是否被抓出来提心吊胆,观影的时候一直都会悬着一颗心;而《西风烈》里,吴镇宇和段奕宏谁胜谁负是不重要的,观众一是知道内地的警匪片总是警察胜利,另一方面,这两个角色的背景都极其模糊,再加上交代角色故事的混乱,所以他们是不会让观众捏一把汗的。甚至有朋友看的时候对我说,这都演一半了,我还没看出来吴镇宇和段奕宏,究竟谁才是匪徒。
《西风烈》是足够烈的,吴京开场的英雄救美,四大名捕围剿夏雨,吴镇宇截杀夏雨,乃至最后正邪的决战,都有着高群书一贯凌厉的影像风格,而对白同样有着高群书自己的特点,像那句“你们谁官大?”,或者“你全家都是领导”,都在嬉笑怒骂里道出了中国如今的某些“潜规则”。但是这些都太单薄,太苍白,无法支撑起一部近两个小时的电影,把这寥寥几点放到120分钟里,显出的是创作者的一种无能。
这种无能的直接体现是用莫名其妙的动作场面来连接剧情。开场抓夏雨和最后办公楼大战都是问题所在。这两场动作戏都缺乏剧情铺垫,以致于我根本没有办法认同主角莫名其妙耗那么大劲是为了什么。例如开头抓夏雨,直接喊一句再跑就开枪不就得了么?不是有指哪打哪的神枪手吗?至于四个人跑上跑下的嘛?看把人家倪大红累得跟什么似的!最后吴镇宇更神奇,咋就弄那么多炸药来到处炸房,一不留神还以为他是来义务拆迁的呢!这些场面虽然够大,但是因为它根本是无稽之谈,我抱着疑问去看,还得不到解答,跟着随之而来的故事都是建立在这种不信任上面,你叫我怎么可能认可它呢?
所以,我觉得这《西风烈》,的确是够烈的,但他就像装成名酒的假酒那样,够烈却不好喝,而且喝多了还会死人,这不就成了工业酒精了么?还有人会说这片子的价值过了几年才体现得出来,这句话让我感到非常好笑,因为上一次我听到人说,是《无极》上映后陈凯歌的说辞。《无极》五年过去了,价值体现出来了吗?而现在用同样的话为《西风烈》的缺陷开脱,你这是想害高群书呢还是想害高群书呢?
眼见于此,我建议老高千万别自己一揽子上,非要自导自编。你的优势是在导演上,绝对不是在剧本上。还好你下一部戏是改编海岩的小说,这样就靠谱多了。作为一个高群书的忠实粉丝,我对《西风烈》的问题可以容忍,因为至少高群书的尝试还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即便这片子再差,综合来看,也比国庆档那三个货好多了。希望下一部高群书的电影,是真正味道醇正的好酒、烈酒,而不是光烈不醇,让人事后头疼的工业酒精。
我自认对酒算是有点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我的老家是著名的国酒之乡,再加上我爸从小就爱在饭桌上小斟一酌,时不时的也会给我各种白酒“抿”一小口,因此酒量也不算差。而这茅台液是出了名的高度酒,52度53度的茅台味道浓烈醇正,一直是我喝酒的首选。50多度的酒,也算是烈酒了,而茅台的烈,比起几块钱一斤的那些同样度数的酒而言,除了一样的烈,还有那些便宜货没有的东西,那就是----醇。烈固然重要,烈性迸发,喝得爽快;但醇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光烈不醇,喝完上头吐的死去活来,第二天就只剩下无止境的噩梦了。
之所以要在影评前扯一段关于品酒的八卦,是因为我觉得《西风烈》同这酒颇为类似。他的确是够“烈”,有着自己的风格,也有着高群书作品一贯的特点,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角色说人话,不装逼,台词简洁畅快,主角做事不拖泥带水。该骂娘时骂娘,该打架时打架,一点都不来软的。这是《西风烈》的一大特点,也算是填补了国产“主旋律”电影的一个空白。一个警匪对抗的故事,能拍得这么烈性十足,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说,这部电影比起高群书过去同样烈味十足的片子来说,却又是一个退步。这里先用老高的代表作《征服》举例。接着我还会回顾一下高群书过去的一些作品,请各位看官忍耐一下。再继续说征服。征服是一个电视剧,但这个电视剧拍得比很多电影都好看,故事紧凑,正邪刻画简洁有力,不像许多电视剧,仗着自己是电视剧,能够拍几十集,能够有几十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扯起家长里短来肆无忌惮,演了快一半剧情还没进入正题,《征服》一上来就用寥寥数笔把一个悍匪砸向观众,然后慢慢的将这个悍匪的前世今生不紧不慢的娓娓道来,一步一步的把观众埋进预设的“套”里,直到大家被孙红雷的这个悍匪形象完全“征服”。可以说《征服》是高群书对警匪题材的一次突破,也是内地影视剧的一个里程碑,也是那段层出不穷的警匪剧里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转行电影圈之后,高群书先是用主旋律的《东京审判》敲开电影的大门,这部受制多多的敏感题材少了股高群书过去作品里的狠劲,不过这片子却在当时给了许多主旋律片子一个标杆,在商业化的尝试和拍摄手法上,《东京审判》比起过去是一个勇敢的进步。在这部电影之后我对高群书充满了信心,直到看到他的《千钧·一发》。
这是一部我现在想起来还想拍手叫好的佳作,影片的绝对主角是一个土法拆弹的警察,片子主要围绕着他不停的拆着市内出现的炸弹而展开。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警匪片,因为对匪徒为什么要做炸弹并没有详细提及,只在最后用画外音简单交代了一下,故事主要体现的还是拆弹专家的生活。我喜欢这片子的原因是高群书对这拆弹专家的刻画,琐碎但不臃肿,细致但不腻歪,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艺术高于生活的“神”,而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好人”。很可惜,这部电影虽然取得了奖项的肯定,也让真正的片警马国伟拿到了影帝,但是发行的失败让这部片子票房不到200万,估计高群书藉此想打造一系列真实人物为原型的电影计划也就此泡汤。
也许是这种小成本片子的路走得太不顺畅,高群书的下一部电影是大张旗鼓的商业制作《风声》。刚刚看到《风声》的时候我非常激动,连夜看了原著小说,写了近万字的影评。我非常喜欢《风声》,而且我觉得这片子高群书又一次进步,或者说是进化了,因为他过去的作品还是那种贴近生活,土土的糙糙的风格,但《风声》已经是标准好莱坞商业片的范儿,这对于一直在山寨好莱坞却始终不得其法的内地大制作而言,无疑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即便这部电影现在回头来看有不足之处,但我觉得他是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册的。
所以《西风烈》从立项开始我就很关注,这是擅长警匪题材的高群书首次正儿八经的在大银幕上鼓捣自己的优势题材,再加上段奕宏和吴镇宇做正反主角,袁朗+靓坤,我操,这个组合爽啊!再加上暑假尔冬升弄出来个娘娘腔软绵绵的《枪王之王》之后,我更对《西风烈》充满了期待。毕竟高群书一直以来都保持着作品高度的纯爷们状态,有力道,有劲道,观众看得过瘾才是硬道理。
而看完《西风烈》,我最大的遗憾就是,这个片子除了烈,就什么也没有了。部分观众有喜欢它的理由,因为它还保持着过去高群书作品的特点,对白简洁有力,动作爽快干脆,没有废话真是太爽了,怎能不拍手叫好呢?但对于已经反复将高群书过去的作品看了若干遍的我来说,对《西风烈》的要求远远不止这些。因为比起他过去的作品,《西风烈》是一次极其严重的倒退,这次的倒退主要是在故事上面。
警察深入西部抓杀手,九个字概括了《西风烈》除此之外还真没有别的了。如果是《千钧一发》这种只有一个主角而且故事点集中在“拆弹”上的片子,倒还可以容忍;但《西风烈》显然不能,夏雨X杨采妮、吴镇宇X余男、段奕宏X倪大红X吴京X张立,这是八个主演的人物架构,故事如果单薄,带来的问题是致命的----观众不会对角色有认同,进而也不会被电影的故事所带入,结果就是谁死谁生都不关观众的事,完了就完了。
看《风声》,观众会对“老鬼”是否被抓出来提心吊胆,观影的时候一直都会悬着一颗心;而《西风烈》里,吴镇宇和段奕宏谁胜谁负是不重要的,观众一是知道内地的警匪片总是警察胜利,另一方面,这两个角色的背景都极其模糊,再加上交代角色故事的混乱,所以他们是不会让观众捏一把汗的。甚至有朋友看的时候对我说,这都演一半了,我还没看出来吴镇宇和段奕宏,究竟谁才是匪徒。
《西风烈》是足够烈的,吴京开场的英雄救美,四大名捕围剿夏雨,吴镇宇截杀夏雨,乃至最后正邪的决战,都有着高群书一贯凌厉的影像风格,而对白同样有着高群书自己的特点,像那句“你们谁官大?”,或者“你全家都是领导”,都在嬉笑怒骂里道出了中国如今的某些“潜规则”。但是这些都太单薄,太苍白,无法支撑起一部近两个小时的电影,把这寥寥几点放到120分钟里,显出的是创作者的一种无能。
这种无能的直接体现是用莫名其妙的动作场面来连接剧情。开场抓夏雨和最后办公楼大战都是问题所在。这两场动作戏都缺乏剧情铺垫,以致于我根本没有办法认同主角莫名其妙耗那么大劲是为了什么。例如开头抓夏雨,直接喊一句再跑就开枪不就得了么?不是有指哪打哪的神枪手吗?至于四个人跑上跑下的嘛?看把人家倪大红累得跟什么似的!最后吴镇宇更神奇,咋就弄那么多炸药来到处炸房,一不留神还以为他是来义务拆迁的呢!这些场面虽然够大,但是因为它根本是无稽之谈,我抱着疑问去看,还得不到解答,跟着随之而来的故事都是建立在这种不信任上面,你叫我怎么可能认可它呢?
所以,我觉得这《西风烈》,的确是够烈的,但他就像装成名酒的假酒那样,够烈却不好喝,而且喝多了还会死人,这不就成了工业酒精了么?还有人会说这片子的价值过了几年才体现得出来,这句话让我感到非常好笑,因为上一次我听到人说,是《无极》上映后陈凯歌的说辞。《无极》五年过去了,价值体现出来了吗?而现在用同样的话为《西风烈》的缺陷开脱,你这是想害高群书呢还是想害高群书呢?
眼见于此,我建议老高千万别自己一揽子上,非要自导自编。你的优势是在导演上,绝对不是在剧本上。还好你下一部戏是改编海岩的小说,这样就靠谱多了。作为一个高群书的忠实粉丝,我对《西风烈》的问题可以容忍,因为至少高群书的尝试还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即便这片子再差,综合来看,也比国庆档那三个货好多了。希望下一部高群书的电影,是真正味道醇正的好酒、烈酒,而不是光烈不醇,让人事后头疼的工业酒精。
背景,贪腐横行。夏雨饰演的杀手是个体育人才,当不了教练--被人家顶了,然后下海打黑拳乃至当杀手。羊倌拿过全国冠军,没门路,最后去卖苦力。哥哥死了才当个协警
这个推论是这么来的
几个名捕都认识这个人 这是线索一
线索二,四大名捕出来抓人,幕后买凶者请来雌雄杀手,其中男杀手是从来不杀警察的
线索三,豹子将功劳让给大侠(羊倌)的哥哥了,但他居然去了湖南省厅了,没功劳居然能升迁,说明--上头有人 而且,还能跟老捕头说他跟省厅说说给大侠转成正式工,说明,的确有人儿,通过后来的对话,可以知道,不是人事厅的,是省厅,省厅
线索四,单挑之后,接到女友打来电话,护照都办好了,一起走路不?为什么走路?贪官出逃的常用路数
综上分析,幕后主使很可能是豹子的准岳父,湖南省公安厅的厅长或是副厅长,而豹子很可能之前有点预感...
考虑到最近国内发生的事情,且剧中幕后人一直在汽车里不出来,考虑到这些元素, 这个人很可能也就是另一个... 李刚!(豆瓣网友对这一条有贡献)
我说,广电总局怎么审的片子阿?
这个推论是这么来的
几个名捕都认识这个人 这是线索一
线索二,四大名捕出来抓人,幕后买凶者请来雌雄杀手,其中男杀手是从来不杀警察的
线索三,豹子将功劳让给大侠(羊倌)的哥哥了,但他居然去了湖南省厅了,没功劳居然能升迁,说明--上头有人 而且,还能跟老捕头说他跟省厅说说给大侠转成正式工,说明,的确有人儿,通过后来的对话,可以知道,不是人事厅的,是省厅,省厅
线索四,单挑之后,接到女友打来电话,护照都办好了,一起走路不?为什么走路?贪官出逃的常用路数
综上分析,幕后主使很可能是豹子的准岳父,湖南省公安厅的厅长或是副厅长,而豹子很可能之前有点预感...
考虑到最近国内发生的事情,且剧中幕后人一直在汽车里不出来,考虑到这些元素, 这个人很可能也就是另一个... 李刚!(豆瓣网友对这一条有贡献)
我说,广电总局怎么审的片子阿?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