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别人家的大女主《东城梦魇》

  Mare of Easttown

导演克雷格·卓贝
编剧布拉德·英格尔斯比
主演凯特·温丝莱特 / 埃文·彼得斯 / 朱丽安妮·尼科尔森 / 珍·斯马特 / 安格瑞·赖斯 / 更多...
类型: 剧情 / 悬疑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首播: 2021-04-18(美国)
集数: 7
单集片长: 60分钟













【剧透预警:

《东城梦魇》会让我想到一串网兜型的珠宝,中间镶着一颗蓝宝石,周围是一些碎钻,每一颗都晶莹剔透,互不打扰,又彼此勾连,缺一不可,构成完整有机的一件艺术品。主人公Mare(Marianne的昵称 )就是这颗蓝宝石。

但,她一点都不光彩照人。

她是小镇Easttown警察局的一名警探,从出生起就一直在这个镇上,认识镇上的每一个人。她有两个孩子,女儿高三,是名同性恋。儿子两年前在家中阁楼上吊自杀,留下和嗑药女友所生的2岁男童,这让她40出头就成了奶奶。前夫新买了房子,就在她家后院对面,并准备和新女友结婚重组家庭,前夫做晚餐时发现缺一味调料oregano,会直接到Mare家的橱柜里自取。Mare的妈妈Helen,一位爱在ipad上玩水果忍者游戏的酷老太,自从孙子自杀后便搬来和Mare同住,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Mare的爸爸也是侦探,在她13岁时吞枪自杀。孤儿寡母生活至今,四世同堂也没有其乐融融。Mare前半生唯一的高光时刻,是高中时代表校篮球队夺得冠军,作为主力得分手的她获得了lady hawk(鹰女士)的称号,那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她抽电子烟,吃垃圾食品,要约会时拉开抽屉才发现口红都断了一截还沾着灰和毛发,翻越栏杆去追小偷的时候崴了脚,给孙子的宠物龟买水族箱只买最便宜最简陋的那款。

老太太Betty发现后院有偷窥狂,直接打电话给Mare,让她来处理一下。Mare对她说,您下次能直接拨打警局的号么?Betty说,我只知道你的号。她是小镇居民遇到困难时第一个会想到的人。可她自己也是千疮百孔支离破碎需要救赎的人。

孙子Drew一直和她关系很好,某种程度上她把孙子当做了已故儿子的延续和替身,拼命地守护这份关系。Drew的亲妈一直在戒毒所,最近也差不多要戒断成功出来,也就意味着Drew将会和亲妈生活在一起。为了得到Drew的监护权,Mare铤而走险知法犯法,把警局证物室里的几包白粉藏到Drew亲妈的车上,栽赃陷害,以使得她丧失监护权。

警局头头发现了这事,顾及颜面并未声张,一个人来到Mare家,在门外小声地和Mare对峙,揭穿了Mare的把戏。他让Mare交出警徽和配枪,并接受心理治疗。他会对外宣称是暂时离职休养,不会曝光她的错误,同时他还叮嘱Mare,不要再跟进目前手头上的谋杀案。

她当然没有听话。继续私下调查,并且“利用”之前的搭档,和他私下组团探案,共同揭开是谁杀害了17岁的单亲妈妈Erin这个谜团。并同时调查一年多前另一位未成年少女妈妈失踪案——该案受害人的母亲,一位和癌症做斗争的加油站收银员,天天奔走相告,在警局前举标语喊话,质疑警察的办案能力,Mare就是那个矛头的所指。

这两个案件,铺陈了Mare的救赎之路。她从来没有真正从两年前儿子自杀还有少年时父亲自杀的阴影里走出来。她把一切的悲痛都转移到外部,去寻找“别的”受害者的加害者,去解决一桩桩“他人的”烦事,以此来躲避内心的恐惧和伤痛。“你从来都不谈论他(儿子)!你甚至连他的名字都说不出口!”Mare的前夫在和她离婚的时候说了一句。儿子上吊的阁楼,旋梯门至今也未再打开。

在这密不透风的梦魇里,亮光和喘息来自于一个”外来者“——一位刚到小镇社区大学做访问学者的作家Richard.他和Mare在酒吧里遇见,聊着聊着就对上眼,Mare开始和他约会,一方面是对自己无聊生活的调剂,另一方面可能还暗含这对即将再婚的前夫的一种示威。她在和Richard相处的过程中渐渐打开自己,到最后Richard任期满了,调离教职,她也没有挽留,很淡然。在一次和R的谈话里,她对他说,做万众瞩目的superhero是很累的(小镇高中举行类似回忆杀环节的纪念活动,Mare当年篮球队的“英勇事迹”又被重提)。

也有一些轻松时刻。几次喜剧片段则来自于Mare和母亲的互怼。一次是参加Betty的葬礼聚餐,Betty的鳏夫突然在宴会上跟大家宣布,他曾经和Mare的妈妈Helen有过婚外情。Mare喝着啤酒,呛了一下,Mare的妈妈正端着盘子大快朵颐,噎了一下。镜头一转,母女俩开车回家,Mare一路狂笑不已,Helen嘟囔了一句,真不晓得自己看上那个老头子哪里了,非要在妻子葬礼招待会上爆这种料。说罢便像要甩掉一滩鼻涕那样嫌弃起他来。母女俩经常互相大骂,用各种脏话三字经,同时也会在约会时帮她参谋挑合适的裙子。Helen还会把冰淇淋藏在速冻蔬菜包里,偷偷拿出来吃。这个酷老太太,是Mare1.0版本,母女俩都要处理至亲在眼前自杀的余震,在小镇的人情世故关系网中跌跌撞撞活到了今天。

她没有杀伐果断,一呼百应,slay全场。

她没有A4腰直角肩和光滑的苹果肌。

她没有涂着Dior999穿着过膝皮靴化身神奇女侠——总之,她不是“爽剧大女主”。

她好像一颗坚硬冰冷的原石,敲开来都是亮晶晶的碎片。

【下面进入拉踩环节:

HBO自九十年代初开始自制短剧集开始,至今出产数量还不到30部,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过去的三十年间,他们平均每年打磨一部短剧,通常不超过10集。“制作精良,会讲故事”,就是HBO的招牌。

制作精良,也许(只是也许)资金和技术到位就能实现。但会讲故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东城梦魇》里的元素,狗血吧?同性恋、未成年妈妈、嗑药、自杀、乱伦、宗教压抑……感觉是早期青春伤痕文学会写的那些东西,比如郭某某和安妮某某,他们的作品也影视化了,是个什么样子?女主永远是海藻般幽蓝的长发遮着半边脸,像是刚从午夜凶铃的片场走出来的,永远都有一支银镯,永远热爱棉布和赤脚,闺蜜撕逼抢男人……就是纯粹一油桶的狗血泼在你脸上,撒在地上,45°仰望天空狗血逆流成河,看得人快要溺亡,认真在心底问这些人是不是真的有病(literally)?

这个发生在宾州小镇的“狗血”故事,各个人物的“狗血”人生,让人看得如此着迷。既没有猎奇围观的姿态,也没有被狗血呛到的尴尬,会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幅幅真实的生活图景。真的不一定是善和美的,但假的一定是恶和丑的。编剧对这个故事的细节描摹,人物构建,都是下了大功夫,看的时候不自知地被故事通顺自由又恰到好处的节奏给带着走,会真正理解每一个人(他们的行为、立场、情感),会真正关心每一个人(他们的来处和去处),再狗血都能接受,也最终会接受他们,从而接受了人生中一切的痛苦都是有意义的。

这种描摹某种程度上会让人想到小津安二郎和是枝裕和的电影,把小范围个体之间的羁绊像工笔画一样地呈现出来,不带批判,不预设立场,没有强情节,处处充满细节,回味无穷,末了,总会安慰自己一句:唉,不管怎样,生活总归是有希望的……(小津导演也说过,电影是以余味定输赢的。)

这些年每每看到认认真真写人、踏踏实实写故事、勤勤恳恳描摹生活的剧作,就感慨把自己全身心交给创作者的、作为观众的这份“安全感”来得太不容易了。这样的剧给让我感觉到自己在阅读一本文学作品,而不是在消费一件大数据推算出来的产品。

凯特温斯莱特的奥斯卡影后不是白拿的。她为此片特意学了当地小镇的方言,据说好几次在片场砸本子拍桌子。(人家可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

她在片子里好几个细节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

一次是在参加作家的招待酒会,侍者送上来鹅肝酱配小饼,她一大口咬完,嚼了几口,趁着没人看,把这种高级美食吐到餐巾纸里,回到家穿着松垮的家居服,吃着简陋的大号三明治,挤出黄色芥末酱。

还有一次是看到女儿正在编辑的纪录片里,有儿子小时候的片段,她盯着电脑屏幕,电脑里是儿子在海边大声说今天是我生日,她的眼眶里渐渐涌起泪水,像是海面轻轻地涌起一朵浪。她没有崩溃歇斯底里或撕心裂肺式地哭喊,悲伤却不减半分,甚至更深更猛,在那个不透光的海底,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发生着一场海啸。

第一次去心理咨询师的办公室,她的肢体语言是大大咧咧敞开双腿侧坐在沙发上,语气里对心理咨询师也都是些不敬,她只把咨询当做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坚决不信咨询能够带来什么实质的改变,或解决任何问题。她用一种“我没在怕的”姿态来掩盖内心的不安和害怕,她看似敞开,实则紧闭,她藏起来的那些东西,才是演技。她现在的成熟老道,演戏的熟稔程度像是信手拈来的,舒展自由毫不费力。不由得想到演员竞技类的综艺,所截取的比赛片段都选用那种撕逼哭戏大吼大叫强情节的戏码,好像只要哭得够大声,喊叫时有唾沫星子飙出,就是厉害的就是好的表演。

七次奥斯卡提名,一次获奖。十一次金球奖提名,四次获奖。其他各种大大小小奖更是无数。她今年45岁,结过三次婚,每一次婚姻都生了一个孩子。放在国内,这个年龄和婚姻经历,会被说成“她找男人眼光不行!”,在报道她的时候,标题大概率会是这种款式:“45岁奥斯卡影后,身材发福如今长这样” “泰坦尼克号重映,肥温素颜上街大口吃汉堡无人识” “离婚三次,肉丝找到了她的杰克吗?”

她在片中几乎素颜出演,几次“打扮”出现在和作家约会的时候,也只是随随便便涂了点口红,放下头发。瞬间她又美得像那个戴着海洋之心项链给小李子(哦,是杰克)当人体模特的肉丝了。

她的眼袋和鱼尾纹太迷人了,这些褶皱,是故事得以栖息的地方。

【小声呼吁一句:女演员们不要打肉毒了,没有皱纹的脸庞,是AI.




(文/杨时旸)

凯特·温丝莱特——《泰坦尼克号》里的rose——已经在片中出演奶奶了。这或许是很多观众在看《东城梦魇》时最惊讶的第一反应。就像凯特·温丝莱特在剧中不施粉黛的真实容颜一样,《东城梦魇》这部剧本身也致力于向人们展现美国小镇不加粉饰的现实一角。

在这个故事中,凯特·温丝莱特饰演深受居民信任的当地警探梅尔,但那小镇是个熟人社会,没什么大案,都是老年人对邻里的抱怨或者谁都认识的酒鬼毒虫滋事,除却曾经一桩久未破获的少女失踪案之外,这里算得上平静又无聊。像所有罪案剧一样,平静是被用来打破的,这一次打破平静的是一个未成年的单身妈妈的死亡,她被人枪杀之后,抛尸在森林中。梅尔开始调查,一边必须面对着旧案未破新案又起所带来的压力,另一边却不得不面对所有熟人、亲朋都落入嫌疑的窘境。

无论是氛围设定还是案情本身,《东城梦魇》都算不上新颖,这类罪案故事也不可能再玩出什么花样,某种程度上看,这种类型比得是谁更“本分”,谁更“扎实”。客观地讲,以这样的维度去考量,《东城梅尔》算不上优异,如果不是凯特·温丝莱特极度放松、真实的演技加持,或许不会有现在的分数和关注度。任何一个罪案剧迷都能在这个故事中看见太多前作的影子,《小镇疑云》里的熟人嫌疑氛围,亲情友情与破案之间的矛盾张力,《谋杀》中被罪案翻出的每个人都并不洁净的底细,《利器》之中女主挥之不去的心魔……这一切在《东城梦魇》中都被稍稍变形之后照旧出现,但和那些对罪案精雕细琢的凛冽作品相比,这个故事似乎更接近于底层社区版的《大小谎言》和《祸根》,也就是说,相较于对罪案的聚焦,它更倾向于展览罪案所产生的环境。这种展览不能说不细致,也不能说不真实,但它就是一直停留在一种类型化、模板式的普遍描述之上,它没有特别深入地剖开每一个人。

梅尔的心魔是她吸毒成瘾最终自杀的儿子,她作为奶奶帮忙抚养的就是这个儿子留下的孩子,她和自己的母亲、女儿和孙子继续住在那栋老房子里,儿子自缢的阁楼被封闭起来,她的前夫即将再婚,却将新房买在了她家对门,家人和朋友显然更乐于与前夫接近,梅尔终日看起来满不在乎,但也郁郁寡欢,只有在心理医生面前谨慎地吐露一点点心结,她不太愿意对任何人展现内心景观,包括自己的女儿和母亲,她与她们相处的模式不过是互相嗔怪、嫌弃但又彼此扶助,说硬话做软事,刀子嘴豆腐心,她大多数时候都穿着铠甲,不想被人看见脆弱,但越是这样,就愈发显得脆弱。所以,当她遇到那个来此任教的过气作家的时候,他们的关系中才显露出一种独特的温情和无奈,她展现出一丝残存的蜜意,他施与她恰好的温柔,一种没有压迫感的主动,一种不需要承诺的放松。这是她在生活中为数不多向他人袒露自我的时刻,她在家人面前做不到如此,在那个崇拜自己最终爱上自己的年轻搭档那里也做不到如此。

从这个角度去看,梅尔深入罪案,破获罪案,走出罪案的线索其实是一场自我疗愈的过程,她意外撞破了自己未曾破获的案子,又为眼前这场死亡抽丝剥茧,她重新认识周遭所有人,看清那些好人背后的暗面,看清那些“恶人”“坏人”“怪人”的被误解,也看见自己一直逃避的暗影始终就浮动在眼前,无从躲避。当案子破获,一切水落石出,她开始走上家里的那个阁楼,终于敢于面对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旋涡。

客观地讲,这种写法非常正确,但又过于正确,这内心治愈与外部探案的对位关系过于工整也过于明显,像生怕观众看不出来一样,一直努力在段落大意之外总结中心思想。这小镇无非就是个扩大版的密室,对于这样的设定而言,最重要的是将每一个人的嫌疑都讲述充分,让每个人都显露出迥然于日常的面目,甚至更残忍一点,应该让每个人都被这怀疑撕裂、毁掉,但在《东城梦魇》中,出现了太多一闪而过的工具人角色,比如,那个进入梅尔的生活,最终离开的作家到底担任怎样的功能?梅尔的前夫,莫名落入嫌疑又旋即洗清,这节奏是不是有点过于敷衍?更不要提那个神父,早已经成了这类故事里陈词滥调的替罪羊,几乎骗不了观众。不得不说,这故事里有太多旧梗和鸡汤,只是被绝妙的演技和悬疑氛围遮住了而已。

由于这类罪案剧实在太多,所以对于每个嫌疑人的塑造要求不可避免地被抬高,他们需要具功能性和装饰性于一身。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和《东城梦魇》类似的《谋杀》,那故事中每个人被怀疑的人都被命运吞没,无论那个曾经和自己学生结婚的老师还是那个看起来一身正气的政客,每一个人都无法全身而退。但在《东城梦魇》中,很多人都是闪现一下嫌疑的暗影,然后迅速撇清与案子的关系,像是要告诉大家,我不是凶手,你们也都知道,但我必须假装有点嫌疑,营造一点曲折的氛围。

《东城梦魇》中的那桩旧案很容易让人想起《真探》第一季中那个扭曲的故事,但又缺乏那种深入骨髓的邪恶感,而新案像极了《谋杀》第一季中那个在汽车后备箱里被发现的女孩,但无论过程还是结局都并没有太令人唏嘘和慨叹。《东城梦魇》算得上一部不错的罪案剧,杀杀时间,但也不过尔尔。这故事显然是想展现一种去戏剧化的,贴近真实生活的罪案,写那种内爆式的,被生活日常琐细掩埋的杀意,它部分完成了,但是在很多时候,它穿插着一些没必要出现的插科打诨以及稀释了肃杀感的幽默。它与此前那部同样来自HBO的《祸根》真的很像——大牌演员加持,悬疑感十足的设定,但最终总叫人觉得很多内容都没有被真正展开,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

(本文首发北京青年报专栏)



这部剧开始的时候质感很好,败落小镇的氛围,凯特演的Mare很自然,角色很丰满,悬疑也铺的还不错,但最后很可惜是没有一个很精彩严谨的推理案件把这部戏完美的立住。就说几点我觉得的败笔吧。

第一,大个子囚禁性奴案显得非常的突兀,线索开始的莫名其妙,结束的也急急忙忙,感觉好像就是为了把男拍档写死。从这里开始就有点崩。

第二,那个牧师就是个拿来迷惑观众的工具人,这我能接受,但结尾强行升华主题,想教育观众不要带偏见看人什么的,这我就不能忍了。你自己身上有屎还不注意一点,大晚上和一个女孩单独见面这合适吗?就算见面不能要求去人多的地方避嫌吗?你不想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对吧。然后还要隐瞒案情消灭证据,这是神教你的?就这样一个骗子我们的主角Mare还对他探监的时候说:“如果你去别的地方希望那里的人对你比我们好”,感觉好像很内疚的样子。最后一集Mare变得圣母起来,人设也开始崩。再比如凶犯奇葩的一家,凶犯的母亲萝莉跟他父亲开始想合谋嫁祸给兄弟比利,甚至还想杀了他。她就是个罪犯好吗,至少是谋杀未遂案的从犯啊。警察不追究,Mare最后还去安慰她努力想挽回朋友关系。我想问这就是一个警察的三观吗?比利就不是人是吧。包括男拍档的死Mare是有很大责任的,禁止职务期间没支援贸然抓人,我觉得就是被Mare害死的。但没多久Mare就和教授又搞的火热了。当初你撇了教授找搭档,搭档尸骨未寒你又回去找教授了?辛辛苦苦建立的Mare的形象后边真是塌的厉害。

第三最重要的当然是主线逻辑经不起推敲。父母帮儿子顶罪这种反转我起码在各种剧有看过七八遍了,人家还是在单集的剧情, 你一个连续剧的主线就这?关键是逻辑完全说不过去,小孩的爸爸想顶罪,但凶器呢?连最关键的凶器都没有美国检方就可以起诉了,这也太儿戏了吧!本来小孩杀人后慌乱把凶器扔了,他爸把凶器藏起来还说的过去,但这小孩迷之操作又把枪送回去了。不用问我为什么,这不是导演要留下线索给主角破案吗?小孩拿枪不过两三小时吧,这都能碰巧被大爷发现枪是失而复得的,问题是大爷你老婆那时候还没死,清醒的很,发现枪失而复得而且子弹少了两颗怎么不去报案,现在糊里糊涂的又想起要报案了,你老婆这么喜欢报案的会放过这样奇怪的事?这样的安排也太刻意了吧?

总结来说剧还不错,但问题出在导演想把太多东西塞进去了,一个小镇这么厉害的两个案件都让女主同时遇到,亲情友情爱情,霸凌,女同,偏见等等导演都要说,反而最后收不回来。明显的例子就是女主的女儿,这可能是剧中最讨喜的角色了吧,她妈跟亲人关系都很差,女儿跟谁关系都很好,正义,漂亮,聪明,人见人爱的白月光。可是想一下,她女儿的剧情对女主角色的塑造有什么作用吗?对案件的推动有什么作用吗?把女儿的戏全部删掉对剧情一点影响都没有,这角色就像是为了政治正确硬塞进去的。最后,虽然问题很多,但即使只看凯特的表演也不亏。




本评论严重剧透。看了一部电视剧,叫《东城梦魇》。在《东城梦魇》里出现的所有女性,都过得很辛苦,这似乎也是人生常态吧。不过最让人心疼的,还是死去的未婚少女妈妈Erin。她才17岁,只是个涉世未深的懵懂少女。但她的悲剧命运,似乎早就注定。 首先她的原生家庭很不幸。她的妈妈早早患白血病去世,她的爸爸脾气极度暴躁,就是那种吃东西被烫到嘴都要暴跳如雷的性格。和这种情绪不稳定的人相处很难,伴君如伴虎,时时刻刻都要提心吊胆,生怕自己哪里做错了,就要遭遇一顿辱骂,甚至是殴打。Erin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缺爱女孩。缺爱女孩在感情中如同乞丐,将来迟早是要吃亏的。 Erin掉入的第一个陷阱就是意外怀孕,她不得不高中辍学,在家养孩子。Erin在树林里遇到她以前的同学们,这时候她和那些女同学,已经不属于同一个世界。当时她们简单聊了几句,女同学询问她孩子的情况,除此之外,她们再无任何共同话题。当时的气氛十分尴尬,所有人都心照不宣转过头去,想结束对话。 在正常家庭中成长的女孩子,怎么可能17岁就怀孕生子呢?她们还要去读大学,拥有美好的前途,而对Erin而言,她的人生差不多就到此为止了。这一段是我觉得最心酸的情节,她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女孩,但她们的命运开始分岔。 提到孩子,就离不开男人。说说和她有关系的两个男人,这两个男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首先登场的是她的前男友Dylan,他们俩分手之后,前男友对她的态度很差,而她还是一副逆来顺受的低自尊样子。他们之间育有一个孩子叫DJ(后来发现Dylan其实是喜当爹了),明显能看出来,Erin对孩子更有感情一点,前男友对孩子的态度不冷不热。 他们之间的主要矛盾就是钱,DJ的耳朵有问题,需要做手术,做手术要钱嘛,这两人都没钱,总之就是因为钱的事情争论不休。而Erin明明知道Dylan不是孩子的爸爸,还硬要骗他背后的原因也是让人心酸,仅仅是因为Dylan的父母很不错,他们是一对好父母,那是Erin可望而不可求的家庭,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一个健康和睦的家庭中长大,这就是她撒谎的原因。 再说底层无业女孩被钱逼到绝路会干些什么呢?没错,Erin考虑过卖淫。这应该是她最后的底线,最后她还是说服不了自己,她没有做。其实Erin压根就算不上是不良少女,她只是一个没有父母关爱的误入歧途的少女而已。 她的悲剧到底是谁造成的呢,方方面面都有,但是罪魁祸首就是那个把她肚子搞大的男人。关键是这个男人还是她的亲戚(此处涉及乱伦)。一个有妻子、有孩子的中年男人,竟然一点都不知道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自我控制,什么是道德底线。这个懦弱无耻的男人毁掉了两个家庭,摧毁了好多人的一生。凡是和这种垃圾男人沾边的人,都会受到伤害。 缺爱女孩一定要远离垃圾男人,更不要早早怀孕。不知道为什么,这种家庭不幸的女孩,还偏偏要把孩子生下来,所有人都劝她打掉,她就是要生下来。这似乎是一种必然,孩子就是她人生中唯一可以获得的那么一点点甜蜜,孩子是她无法承受的贵重奢侈品,明明知道自己的条件不成熟,还是要把孩子生下来,似乎有孩子就有了家,就有了一个无条件爱自己、依赖自己的人,就拥有了无可取代的亲密关系……这种行为对孩子来说是不负责任的。DJ长大之后如果知道真相,他真能坦然接受这一切吗? 关于Erin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其实不重要,她的灵魂早就已经被生活杀死过一万次了。 Erin的悲剧是很多因素综合而成的结果,首先是她的父母不负责任,稀里糊涂结婚生子,却没有承担起关爱孩子,教育子女的责任。其次是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不到位,没有教会女性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也没教会她们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要意外怀孕。还有社会对男性教育的失败,没有教会男性管控欲望,没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对待女性。 年轻女孩,特别是出生在底层家庭中的女孩,是弱势群体中的底层。这样的女孩想要过上安稳的人生,就必须要时时警惕,一定要识别生活中的各种陷阱和深坑。如果身边没有人教育指点,那就要可以多看看书,多思考一下,以Erin的悲惨遭遇作为借鉴,可以明白很多道理。



《东城梦魇》是最近几年少见的好剧,尤其是在美国如今的文艺环境下。作为悬疑片它是那种即便阅片无数,对各种设置悬念技术了然于心(这部是那种每个人都参与了一点,都不是无辜的,但每个人又都不是凶手的模式),仍让人看的高潮迭起十分过瘾的剧。看到一半时我已经能猜个大概(最后发现我猜的不对,但排除的都对),仍然吸引人看下去的是它的细节,对白,演员精彩的表演。

以前看过一期《六十分》访谈,好像是说一个地区因为医生滥开处方,药房滥卖止疼片,形成了巨大的上瘾人群,有人从止疼药里提取有效成分制成毒品兜售,于是一个小镇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成了瘾君子,一部分死了,另外一些进了戒毒所或者监狱,这个小镇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祖父母带着小孩生活。后来终于有人孜孜不倦上诉,医生和药剂师都被判了刑(我记得大约是80年刑期),访谈的结尾,一对祖父母带着孩子在公园玩耍,镜头停在此处,这个年轻人死伤无数的小镇里,孩子大概是支撑老人们活下去的唯一希望了。

《东城梦魇》的“东城”,和这个报道背景很相似(是费城的一个小镇):一个小镇,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恐怖的熟人社会,每个家庭都不太如意,年轻人早早染上毒瘾(从大麻到止痛药到注射毒品都有),早早未婚先孕(大约十七岁),家庭和家庭之间都非常熟悉(我看着你长大的哦),而每个家庭又都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人的性格就是一个小镇的性格,他们坏吗?也许。青春期女孩儿霸凌同辈,拍摄视频发到网上,骄纵孩子的父母跑去打碎探员家的玻璃,各种出轨,偷情,对家庭不负责任,整个社区洋溢着一种穷山恶水泼妇刁民的氛围,Mare在家和妈妈吵架,两人Fuck来Fuck去哪怕孩子就在隔壁。但你同时也能看到他们之间如何守望相助,彼此理解,共同度过心理难关。黑人小伙子Freddie是个毒虫,为了吸毒不惜骗Katie妈妈Dawn他知道Katie下落,要五千块,她去了,没带钱,识破了他,但她什么也没说,回到家Freddie的姐姐正在帮Dawn照顾外孙,她帮她弟弟掩饰了,没有报警。Freddie的毒瘾简直毁了姐姐的婚姻,但她并没打算把他丢下不管让他自生自灭。

熟人社会里找不到出路离开是令人绝望的,这个小镇物质上并不贫乏,他们的痛苦一大半来自精神抑郁。人人都是自己的奴隶,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他们不能走出去,只能结识一个又一个身边的人,和左边邻居分手后和右边或者后院邻居交往等等。全剧的最后还是让人看到希望的,在孩子身上,即使知道DJ不是自己的孩子,多么朝三暮四,无情冷漠,偷了Erin钱的Dylan还是把钱送给照顾孩子的Lor了。而他在医院里终于放下了要捂死孩子的枕头。冲动易怒,砸碎Mare家玻璃的父亲在真相大白后主动真诚的向她道歉。Mare自杀了的儿子的女友努力戒毒把孩子当成动力和希望。这就是这个小镇熟人社会的温情,靠着这个,人们继续包扎自己的伤口,怀着希望生活下去。最后在离异父母Mare和Frank的依依惜别下,雪芳驾车从东岸到西岸的加州伯克利读她热爱的大学专业。

看这个剧主要是因为Kate Winslet,觉得她选的剧不会太差,果然她在这里的表演水乳交融,看纽时采访才知道,她也花了不少时间练习费城口音,本片就在费城当地拍摄,路人说她太强了,和我们闲聊时说伦敦音,一开始拍马上就转了。(不过我觉得这可能也不难,大约相当于北京演员说东北口音吧)。最后想到一个我觉得巨大的漏洞(所有的影视剧都有巨大的漏洞)就是那把枪,虽然最后努力兜回来了,但我觉得她那么细心敏锐的人,不可能把枪支来源线索放着不管(枪械专家报告说上一代警察用,她爸那一代)而去调查别的没什么头绪的线索。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这种电影就算二次元来看也觉得二吧?《最佳伙伴 》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胡鹤译  /  李慧娴 主演 :  朱主爱  /  Aloysius Pang  /  权怡凤  /  葛米星  /  程旭辉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新加坡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05-26(新加坡)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Young & Fabulous IMDb链接:   tt5617274 根本国产片谐音片名基本是烂片的定律,这部新加坡的华语片也属于该定律范畴。 想不到新加坡会拍出一部很中二的二次元文化电影,我以为除了日本,大概就只有大陆的傻蠢编剧导演会拍这些尴尬电影。COSPLAY这个在电影里真很有点幼稚。《闪光少女》还能接受点。剧情主线接受不能,笑点?原谅我GET不到。比看国产青春片还要坐立不安。 男主像胡夏。女主很漂亮,原来是马来西亚新一代女神朱主爱,来中国发展吧,一定大红大紫。 都什么年代了,还用父母门第阶层来营造爱情的障碍。不时听来一段英文怪怪的,毕竟我们的语境不一样。 一部描写三个青少年朋友景天,紫甯和郝仁的成长故事,叙述他们如何通过重重挑战和难关,披荆斩棘追逐梦想。过程中,他们认识了自己,体会到友谊的真谛,了解到如何处理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鼓起勇气,捍卫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通过角色扮演这个长辈看来非常无聊的活动,三个朋友互相辅助学习,在彼此的帮助下,克服了各自的障碍。     郝仁教景天如何善用口才与供应商讨价还价来节省服装制作的成本,鼓励他勇敢表达。紫宁则把自拍绝招传授给景天,提拔他的自信心。间接的,景天克服了自己口吃的障碍,变得更有自信。紫甯和郝仁也在景天的影响下,在生活和学业上,更尽责和努力。     现今社会竞争尤其激烈,年轻的一代将如何在这个重视现实胜过创意思维的大环境下逆流而上,一路怀抱着梦想与希望寻找勇气和自信,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美妙的女性向粉紅電影《娼年》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三浦大辅 编剧 :  三浦大辅  /  石田衣良 主演 :  松坂桃李  /  真飞圣  /  富手麻妙  /  猪塚健太  /  樱井由纪  /  更多... 类型:   爱情  /  情色 官方网站:   shonen-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8-04-06(日本) 片长:   119分钟 又名:  Call Boy IMDb链接:   tt7529650 原文在medium: https://medium.com/%E7%94%B0%E4%B8%AD%E5%B0%8F%E5%B1%8B/%E5%A8%BC%E5%B9%B4-2018-%E7%BE%8E%E5%A6%99%E7%9A%84%E5%A5%B3%E6%80%A7%E5%90%91%E7%B2%89%E7%B4%85%E9%9B%BB%E5%BD%B1-6cad25ffbc97 《娼年》 其實是一場 「安全的」 性冒險、性成長的故事,這份安全感顯得原著普通,但這樣的安全感在電影,卻是與觀眾建立一種極少數的類型電影-- 女性向軟調色情(softcore pornography) --默契的開始。 女性向色情作品並不是沒有需求,這是個長遠的抑制和誤解的同謀,而近期,網站平台中的女性向推廣計劃在歐美或日本雖不乏關注,但在商業電影之中卻難得有這樣的作品,何況是這麼「好看」的作品,在電影攝製上帶有過去 粉紅電影(ピンク映画) 的榮光--尤其最終「高潮」戲十分諧趣美妙,成功地著墨出這部性成長電影的點睛之筆,靈肉結合,由性見心,敞亮的「讓我看你的性愛」就是「讓我看你的心」。啟用的演員也是頗受女性青睞的一線男星 松坂桃李 ,非常適合成為觀眾各自、私自愉悅的盤中肉(guilty pleasure)。 故事關於 桃李 飾演的男大學生成為娼夫後的見識和體悟。 石田衣良 這個作者擅長的就是把危險的因子、邊緣的樣貌收攏入他結構安穩的小宇宙,晶...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