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忻钰坤编剧: 业青 / 杨薇薇 / 徐小虎主演: 周冬雨 / 宋洋 / 袁弘 / 王皓 / 陶海 / 更多...类型: 剧情 /
犯罪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粤语
上映日期: 2023-11-30(中国大陆) /
2023-07-31(FIRST青年电影展)片长: 121分钟 / 126分钟(影展版)
又名: Trending Topic
IMDb: tt17507008
《心迷宫》《暴裂无声》后,忻钰坤导演的新片《热搜》一改我们对他的既有印象。从早年的农村背景,换位到了“钢筋水泥森林”的都市中,聚焦的话题则是我们很容易感同身受的“舆论反转”。
什么是“舆论反转”?一则新闻事件发布后,网络舆论先后酝酿爆发、风向不断转变、新的信息突然披露、全网观点迅速转向、当事人的人设反转……最终,消解在后真相时代浩如烟海的信息流中,让人看不清也想不起事件最初的原貌。
忻钰坤这次抓住的就是这些网络现象,它们被一个个掰开揉碎了呈现在观众面前。电影没有回避问题,也没有简化矛盾,而是直面现实,用锐利的视听和戏剧冲突,讲述了一个不断反转的故事。这里的“反转”不是类型意义上的,而是舆论话题意义上的。
故事围绕周冬雨饰演的自媒体主编陈妙展开,这是个特别值得玩味的角色。她有瑕疵、不完美,但反而更真实、更有力量。前期的她用行动阐释什么叫“有热点不蹭天理难容”。为了获取粉丝沉淀、引入更高投资,陈妙刻意煽动炒作,一手炮制出女生校园霸凌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大众对推人女孩张小穗的网暴式审判,赚足了流量。
但几天后,张小穗选择跳楼轻生。影片开场的一幕,以一系列蒙太奇共同组成:热搜界面、铺天盖地的谩骂、陈妙的咖啡,每个环节都象征着对张小穗跳楼的间接助推。此时舆论瞬间反转,网友开始指责陈妙的公众号吃“人血馒头”、间接行凶。在不到几分钟的时间里,陈妙就想出了收割新流量的办法——把锅甩给骂人的网友,并采访张小穗的妈妈,利用她声泪俱下的视频来进行自我洗白。
对于网感超强、深谙网友心理的陈妙而言,她的流量密码就是抓最极端的话题、爽最底层的情绪,持续打造话题间的对抗感。但随着陈妙收到了张小穗跳楼前的遗言,陈妙才发现这两步都走错了,自己成了被资本大鳄利用的舆论工具。
校园霸凌事件只是转移注意力的“水上事件”,水下藏着的,是富豪连环性侵女孩的大案。两者紧密相连,前者的发酵热议只是为了遮盖后者的声量——看似慈善的公益学校,实际上是知名富商们的罪恶聚集地。富商以公益的名义掩盖罪行,挑选女孩作为猎物,让她们成为性侵的目标。这些女孩在遭受性侵后,不仅面临身心的巨大伤害,一旦尝试在网上为自己发声,就会被做局、泼脏水,甚至承受来自全网的指责。
由于我们所处的新媒体环境越来越碎片化、片面化,一味追求时效性,事件很难被完整地呈现出来。与此同时,所有人都有发声渠道,我们看似按自主意愿说出每一句话、打下每一行字,但也有可能在不经意间被当枪使。张小穗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被害者,她被打上“校园霸凌女”的标签,不会有人想到霸凌背后其实潜藏着更庞大的黑幕。
当陈妙醒悟到幕后真相时,她愿意不惜一切去为搏命的被害者发声,为自己曾做的事负责。然而,由于这起案件并非简单的性侵,还涉及到不止一个的受害者、复杂的权钱交易,陈妙的揭露也迅速引起富商的全面威胁和打压。对方的公关团队更是制造出一系列黑料,让张小穗、陈妙的人设相继崩塌,网络争论愈演愈烈。
热搜背后的“舆论反转”战就此拉开帷幕,一群自媒体人靠文字的力量尖锐反抗强权。
此后的故事不再剧透,但可以说的是,以上作为电影开局的走向,就已经拉扯出非常复杂的社会面貌,而事实的全部真相还要被反转好几轮。从角色间激烈对抗的言语、文字,到滑动的微博界面,双方每次一来一回、调转矛头、出牌上热搜,仿佛都能让人看到“刀光剑影”。在各执一词的对峙中,没有绝对的真相,只有谣言与真相的不断交织、对冲,带来一波又一波的峰回路转。
而就算被逼到绝境,陈妙也能越挫越勇,说大家不敢说的话,做大家不敢做的事。剧情的前后伏笔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巧妙收束。
《热搜》最出色的地方在于,它把这几年来成为常态的“舆论反转”进行了深度解剖,把制造热搜的全流程都明晃晃地摆在台面上,告诉大家为什么受害者发声有时会那么难。
片中陈妙在舆论场上实施的大量战术,利用的是“弱者为强、沉默螺旋/反沉默螺旋、舆论倒戈”等传播规律。结合剧情,能让观众瞬间理解到——我们日常的舆论环境,究竟是被什么规则塑造出来的。总结起来,就是“弱者优势、情感强势、轻者为重、次者为主”。
世界的初始概念是强者和弱者,在现实世界中强者恒强,但在舆论世界中,往往弱者会占据优势。舆论场看似是现实世界的镜子,但它运行的规则却是与现实相反的方向。如果说现实是“物竞天择、强者生存”,那么网络则是“舆竞天择,弱者生存”。于是陈妙在对峙时,给对手岳鹏造成一种在意一时胜负的假象,以此迷惑对方,但其实她心里一直很清楚:一时的胜负不代表最终的胜负,一时的弱势反而能赢取到未来更多的同情和信任。
经常被拿出来说的“沉默螺旋”这个概念,透过电影的剧情,也拥有了一正一反的双重阐释。“沉默螺旋”通常指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愈发强势,沉默扩散成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导致人即使对明显不公义的事也敢怒不敢言。正如张小穗母亲观念陈旧、对女儿被害的真相忍气吞声,其他女性受害者也在被找上门后犹豫沉默。上层的资本大鳄全程隐身,仅仅只是让手下的团队甩黑料、收买,就能让底层的被害者们失语。
但随着舆论的不断发展,“反沉默螺旋”也由此而生。持少数意见的人发出的评论,反而更容易被注意到,他们说的话反而容易使持多数意见的公众形成舆论的倒戈。当一个受害者愿意站出来后,越来越多的人都会站出来发声,并迅速凝聚成舆论风暴的力量。这也是电影让人感动的破局点,一群女性拼尽所有去自救与互救,捍卫真相与良知。
网络时代,每个热搜背后都是对人注意力的争夺,争夺关注,更争夺情感、争夺认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也都有可能成为被利用的对象,被带完节奏后马上去追逐下个热点。《热搜》揭示出当下新媒体环境的各种疑难杂症,同时也留给我们欣慰与希望——真诚勇敢发声,是为了减少现实中强权对弱者的倾轧。网络可以杀掉一个人,但庆幸的是也可以救人。
伪现实主义与真无脑爽文
deus 评论 热搜 2023-12-01 09:46:29 已编辑 吉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对《热搜》评价如何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事先的观影期待。倘若是因为忻钰坤此前两部长片的不俗表现,期望在电影里再次看到对于人性之恶的探讨,对于不同阶层间矛盾冲突的展现,那它会让你相当之失望,除了在主要角色设定上沿袭了《暴裂无声》,同样设置了黑色的掩藏真相的有钱人,白色的追逐真相的草根,以及一个灰色的附从于有钱人,但骨子里与草根又有所共情的“仆从”,影片整体上根本看不到忻钰坤以往作品里的精妙结构与有力表达。当然,这并不意外,当他拿着别人写好的剧本,其实就意味着这次他只是扮演一个纯粹打工人而已,作者性、自我表达、风格这些都要服膺于资方的需要,哪怕拍出来的东西可能会砸掉自己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招牌。
当然,换个角度,把这部电影当成一部架空背景、架空年代,不需要脑子去看的爽片,倒也不算是那么糟糕。甚至于如果观众恰恰是电影的目标人群,又急需宣泄掉心中对于男女性别对立问题的满腔情绪怒火,它反倒是一个相当之合适的引燃媒介。个性女主编大战斯文男败类,无权无钱无势的自媒体草台班子对抗只手遮天的商业巨鳄,只有在爽文和漫画里才能上演的蚍蜉撼大树。当然,这一切成立的前提是你千万不能联想到现实,但凡联想到一点,但凡稍微带点脑子去思考电影中逻辑的各种不合理,都会毁掉它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点好感。
漂浮与虚假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所在。非常好笑的一点是,这个发生于自媒体时代的故事,本身就更像是自媒体时代下大数据运算“攒”出来的产物。资方说,我们要拍一部赚钱的现实主义题材商业片,目标观影群体是二十到四十岁之间,生活在一二线大城市的年轻高知白领女性,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对于社会热点问题有所关注但又没有太深刻的思考,尤其对于女权话题和当下性别对立极为敏感。在框定好观影群体后,需要在电影里加入足够多的话题点以便在上映后翻炒热度,这些话题包括但不限于女权、男女对立、男性凝视、社会对于年轻独立女性的不包容、网络暴力、自媒体生存现状等等。这些话题中,最重要的男女对立,所以电影中要流露出足够强烈的厌男气质——男性角色分为两类,要么是禽兽董事长、斯文败类经理、帮凶校长这组,从行为到语言都以毁灭女性、玩弄女性为唯一目的。要么是沉默合伙人、听话小跟班这组,从精神到行动上都认同女主、服从女主,甘心被女主支配。
有了观影群体,有了表达主题,有了主角和配角的基本概念人设,剩下的就是按照类型片写一条取悦主流观众的故事主线。通俗化类型化的故事表达并不是原罪,没有人说此前靠作者化表达成名的导演此生就不得按照主流剧情类型片的模式拍片。但《热搜》的问题在于,明明它有《药神》这样的现成模板可以套用,它却懒得在剧情的逻辑性合理性上多做一点点打磨,完全是随着编剧的性子,随意安排各种巧合,任性地去展开和收束故事。
如果按照一种最安全最保守的思路去写故事,故事的原貌似乎更应该是这样的:陈妙曾经是个在体制内报社工作的记者,当年她大学刚刚毕业,怀揣着仗笔走天涯的梦,但体制内媒体的约束限制让她感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于是她跳出体制,创业成立自媒体公司单干,但为了顺应市场为了自我生存,她在创业过程中逐渐忘却了自己当初要坚守的正义和要追逐真相的初心,为了点击率和商业合作开始不顾底线地追逐热点博取流量,终于在技校女生跳楼这件事上翻了车。一夜之间,陈妙从加害者变为了受害者,她开始切身体会到网暴的残酷,体会到自己过往行为之龌龊,体会到社会对于年轻女性的无情,体会到乌合之众的冷漠愚昧。藉由张小穗生前好友余甜的帮助提示,陈妙逐渐开始一点点拨开了事件的真相——原来她沦为了恒世集团清除负面新闻的枪。而随着她的调查深入,恒世集团背后的肮脏内幕也逐渐暴露出来。陈妙在调查过程中经历了重重困难,身边的同伴也因为理念上的不认同、现实中的威逼利诱一个个离自己而去,她自己甚至遭遇了生命危险。就在她感到绝望的时候,以何言、艾米为代表的沉默的大多数(媒体人与受害女性)站了出来,事情发生了反转,越来越多的受害者出来指认王世民,恶人终究伏法,陈妙在这一过程中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初心以及作为媒体人的真正价值。
但在电影中,陈妙这一角色的弧光完成过程被严重简化,她的前史只在母亲的一句话里简单带过,对受害者的态度转变也仅仅是因为收到了受害者寄来的签名书,里面有受害者对事件真相的描述,然后便一夜之间突然正义感爆棚,girl help girl,要和自己的金主爸爸势不两立,根本不像是一个职场老油条的行事逻辑。电影里不顾现实真实的逻辑硬伤几乎比比皆是,譬如说几个明显的点:
1.陈妙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不会不知道新闻写作不能只相信一面之词,哪怕是自媒体公众号发文,也不能在没去核实信息真实的前提下贸然相信张小穗在签名书里的陈述。 万一是恒世集团的竞争对手想要借机诬陷打击王世民呢?万一写下那些内容的不是张小穗呢?万一张小穗写的内容不全是真实的呢?如果说一个什么也不懂,初出茅庐血气方刚的媒体人可以贸然相信。对于一个已经成为头部自媒体主编的老油条,难道连信息真实性核实的环节都省略掉,就可以直接怒气爆棚,决定为素昧平生的陌生女孩出手,而且是直面自己的金主爸爸?
2.王世民如果真的有电影里说的有那么大本事,还犯得上去兴师动众,找头部自媒体来给一个技校没背景的小女生泼脏水?
3.这种都已经牵扯上人命,引发社会热议的案子,不会只是简单的民事纠纷,警方一定会介入其中。一个连正经采编资格都没有的自媒体主编,拉着三个同事组成的草台班子就去调查,还试图去与自己曾经的金主爸爸较量。这种事想想就好,在现实中怎么可能发生?而且想拿酒店的监控就能一下子拿到,想找当年曾经被王世民侵犯过的女生就能一下子找到。编剧未免实在是太偷懒,太相信机械降神。
4.余甜为什么在张小穗死后可以使用她的微信账号回复陈妙信息?难道她们两个已经好到可以共用一个账号了?怎么会有这样亲密的关系?
5.余甜说张小穗之所以被下套拍裸照,是因为岳鹏用了她的手机给张小穗发了信息,然后又马上删了。如果真的是十万火急的事情,难道常理不是应该张小穗直接给余甜打电话或视频语音?最不济也得发一条信息。现实中怎么可能你的朋友给你发了一条信息说自己遇到危险了,你就什么也不问直接就去了。难道没长脑子?
在逻辑不合理之外,影片另一个突出硬伤是角色普遍不讲人话,他们说的更像是影评人和自媒体账号影片解读视频里的精讲文案,是语言层更上的思想层,这些东西由评论者放在书面表达里或许很合适,但直接交由影片里的角色用嘴巴讲出来就显得异常做作。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编剧团队并没有实地对自媒体行业做过什么田野调查,也并不真正了解自媒体人的生存现状,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和手机,拿着一堆二手材料靠自我想象编出来了一个故事。看似里面堆了很多金句,但实际上和现实毫无关联。
在无法做到自我表达与生存相兼顾的情况下,先保障生存活下去,对于年轻导演来说并不是什么寒碜的事。但怕的是,当满足了生存的基本需求,甚至尝到了在舒适区里恰饭的甜头后,就甘心待在原地打转。但愿,忻钰坤也能像这部电影里的陈妙那样,因某个契机重拾自己当导演的初心,而不是像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另一位年轻导演一样,起步即巅峰,早早沦为一台无趣无聊的传声筒。
热搜之下 直面舆论 正面人生
猜想的李米 评论 热搜 2023-11-30 21:01:51 已编辑 湖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热搜》好看,但同样让人好愤怒。这种愤怒更多是源于无力感。
电影给人强烈的情绪输出,真实大胆的叙事手法,撕开了现实的遮羞布,展现了信息社会的另外一面。我们是观众,但我们也同样是电影中被所谓真相牵着鼻子走的乌合之众。
我是和朋友一起看的《热搜》首映,电影结束朋友的评价很简单,就两个字“真实”,朋友本职工作就是做艺人宣传的,所以处理舆情还有做热搜就是他的工作日常,整部电影主线十分明确,聚焦在以陈妙(周冬雨饰)和岳鹏(袁弘饰)为中心的两人,关于真相舆论的博弈,对于日常不是做宣传的观众来说,能非常好的直接了解平时我们看到的舆论发酵过程,透过舆论的表象看到背后的本质,有些真相可能不是真相,而原本的真相可能也只有经过包装传播才能被大众接受。清晰明了的故事线索,以及不停反转的剧情走向,光从一部商业片角度看就十分成功,真的做到了没有任何尿点。
陈妙(周冬雨饰)的合伙人何言(宋洋饰)在电影中说陈妙不能自称为记者,百科上对调查记者的解释非常简单:职业新闻记者,通过独立、深入、细致、全面的侦察式、访问式调查,揭发一些被某些人或组织刻意掩盖的、损害公民权利与公众利益行为的内幕。说直白一点,就是“揭黑”,黑幕的黑。《热搜》完整地展现了陈妙如何一步步揭露了房间内的大象,我想这才是一个记者应该具有的素质。
很多电影的主角都是扁平人物,但陈妙不是,影片最开始她对事业不顾一切的追求以及对舆论系统化操控的手段,可能会让观众觉得很不适,但这种不适背后是导演对人物性格的快速塑造,让观众知道陈妙就是这般直来直往。故事的后半段,当她发现真相后为受害者争取的那一种奋不顾身也就显得更为合理了。
电影中刻画了很多角色,这些角色在面对强权时有的直接妥协,有的拼命挣扎后放弃,但只有陈妙愿意一刚到底,说她有超能力那她的力量就源自于勇气来自于她相信邪不胜正,她的这份勇气也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这份勇气最终呼唤起了女性内部互相的支持。这种力量不是自我能力的天赋异禀,而是在团结中迸发的群体力量。
在网络上,陈妙与张小穗等受害者的互动,直面了校园霸凌和性侵等问题。在这些情节中我们看到了女性对于受害者的共情能力,以及她们为了发声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这不仅仅是网络上的一种发声,更是一种对女性共同奋斗、争取正义的呼唤。
“受害者有罪论”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而影片通过张小穗等受害者的遭遇,深刻地展现了这一现象的可怕一面。观众在影片中看到女性受害者们为了讲出真相,不仅要面对实际的伤害,还需要抵抗来自网络的无情指责。在网络时代,女性发声的难度和勇气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差异。网络文化中的道德责任和言论自由的边界又到底在哪里呢,这虽然不是电影要探讨的主要内容,但也确实值得深思。
导演忻钰坤在影片中也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细腻的画面和富有创意的镜头语言,表达了对现实问题的深刻隐喻。从陈妙在咖啡厅等待咖啡的过程中,交叉剪辑出现的热搜榜上的霸凌事件,到岳鹏等富商的红酒场景,这些画面都为影片增色不少。尤其是王世民这个隐约可见的“大boss”始终没有以正脸示人,给观众留下了强权的神秘感。这种对影片细节的精心雕琢,让整个故事更具层次感和深度。
近几年“舆论反转”的事件也经常在网上发生。而电影则直接拍摄出了所谓“反转”背后的故事,真相可能是被杜撰的。电影中通过陈妙的战术运用,揭示了舆论场上的种种规律,让观众能够理解,为什么受害者发声会如此困难。电影里“弱者优势、情感强势、轻者为重、次者为主”的舆论规律剖析,也同样让观众对当下新媒体环境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柏邦妮曾经说过,“电影以余味定输赢”,而《热搜》的余味,也许能让观者在日后遇到所谓“反转舆论事件时”更多上一份自己的思考,不会成为雪崩前最后那一片雪花。
电影始终是电影,是理想主义的演绎,看电影时我就始终会想,如果这一切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女性面临的处境是否更为残酷,女性会不会更无助。即使很难拥有如陈妙般的果敢与坚定,我们也应生出多一分的责任,为困境中的人释出善意。
评论
发表评论